为什么这个把BB机和互联网衔接起来听上去很美的生意亏了呢?因为马化腾1998年创业的时候,BB机要没落了,手机即将普及。所以创业一定要找一部上升的电梯,你想要拯救一个没落的行业,肯定会成为一个殉葬者。腾讯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然后怎么办?他们跑到全国各地卖网络寻呼系统。有一次,曾李青到广州电信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招标书,招标什么东西?当时中国出现了一个ICQ,这个产品是三个以色列的人发明的。ICQ就是IM系统,通过ICQ可以在网上和朋友对话。1998年左右,这家公司被当时全世界最贵的互联网新闻集团——美国在线以三四亿美金收购了。美国在线开发这个产品,ICQ就在全世界被拷贝,当时中国也有很多人复制。从现有资料看,台湾的资讯人公司第一个推出了繁体中文版ICQ,起名为CICQ,1998年8月,资讯人进入大陆市场,推出简体中文版的PICQ。几乎与此同时,南京有两位青年工程师创立北极星软件公司,推出了一款类似ICQ的产品“网际精灵”。
曾李青看到广东电信招标书时,广州电信问有没有人可以开发一个ICQ的产品给我们,我们愿意花钱买。曾李青就问张小龙能不能弄,他说我们可以弄,然后就应标,结果落了,那个标早就被定了。他们就说养着吧,因为已经开发出来了。于是就把ICQ养在那里,想一个名字叫OICQ。
那个时候他们开了一个会来讨论腾讯未来要怎么样。五个人讨论出的一个结果是这个公司要活下来,我们目标是什么?我们目标是三年后我们这个公司要到18个人,第二件事是要把OICQ养起来。OICQ的用户最大的规模在三年内要达到多少?马化腾的QQ号是10001,5位数,他们认为OICQ的极限用户是99999人,十万人是极限了。他们编码就是5位,现在的QQ号有10位数了。
这个时候的腾讯经历着一个连滚带爬的过程。你会问我为什么全国模仿ICQ有这么多,但活下来只有OICQ?现在ICQ还在吗?我模仿你你为什么不在了?那么多人模仿为什么我活下来了?腾讯做ICQ的时候,团队就一直在研究IM系统怎么适应中国的国情,他们找到了一点,这一点现在看来是上帝给的礼物,他们发现了一个事实——欧美市场的电脑使用者和中国市场的电脑使用者的最大区别就是欧美人的电脑是他们自己家的,中国绝大多数人使用的电脑是网吧的。中国有十万个网吧,像赛格软件园,腾讯在二楼,三楼就是网吧,他们第一个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是涉及一个很大的技术迭代。
如果所有人都拥有电脑的时候,我开发一个软件,就要把所有的信息留存在客户端。如果这个电脑不是你的,你今天在网吧上网,明天换一个网吧,所有的信息都不见了,那怎么办?ICQ和OICQ看上去是一模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信息不是在客户端,而是在服务器。当信息在服务器的时候,信息可以从服务器中被调取出来,这是腾讯第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是上帝给的礼物,全中国所有做ICQ的模仿者都是按照ICQ来做的,所以他们没有活下来。腾讯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程序写作的问题,是一个协议的问题,ICQ的协议是TCP协议,TCP是比较轻级的协议,腾讯的QQ是UDP协议,是要从服务器调取,对服务器的容量要求比较大,所以腾讯早期很烧钱就是这个原因。那个时候服务器很贵,他们大量的钱用在服务器上。
腾讯的OICQ上线了以后,他们保持了一个两周一次迭代的战略。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产品的用户都是在不断地适应的,你永远无法一次性完成一个完美的产品,任何产品都存在着错误。这是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最大的区别,所谓的制造业就是做标准化的产品,这个产品一定要完美无缺,而且可以被无限制地拷贝,在拷贝的过程中降低成本。互联网产品不完美,怎么办?我可以在和用户交互的过程中不断的迭代,所以他们从第一天起就和之前模仿者不一样,腾讯QQ有几百个迭代产品,QQ632版就是第六版本第32次迭代。
早期,腾讯除了把信息从客户端转移到服务器以后,另外还不断地开发出一些新的技术功能。比如说,OICQ比ICQ先进就是开发了离线消息。ICQ是在线的时候可以交流,你下线别人就找不到你了;OICQ是你下线了也没有关系,你上线就可以看到别人的留言。
再然后他们推出的产品是陌生好友。ICQ必须是熟人之间的关系,OICQ则是在BBS里看到一个陌生人就可以邀请他成为好友来进行交流。陌生的好友被使用以后,互联网在疆域的意义上就被彻底击穿了。
早年大家用QQ,会发现消息到了的声音是很像BB机的声音。腾讯早期有讨论过,ICQ是没有提示音的,但是腾讯有提示音,就是BB机的声音。所以说,腾讯有很浓重的BB机情结,最后就是体现在这个声音上。
QQ上线是1999年2月10日。腾讯是1998年年底创办的,前面三个月到半年这段时间是一个焦头烂额完全找不到方向的阶段。在腾讯创办3个多月的时候,它做了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开始做了很多的创新。这些创新使腾讯在早年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它曾经有一段时间保持了60天用户翻4倍的记录,后来到了1999年年底,通过一年时间它的用户已经达到几千万。
但是有一个很糟糕的地方,就是它始终不知道怎么赚钱,IM软件怎么赚钱?ICQ到死的时候都没有找到赚钱的方法。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很有意思,你可以说它是仿冒的结果,但你会发现,最终成长了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公司是有它的创新的,它可能在技术方面有创新,可能在商业模式方面有创新,可能在用户关系方面有创新。为什么2016年全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是本国人的产品,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明天脸书、推特这些公司进入中国,他也未必打得赢中国公司。中国十多年来,这批互联网公司进行了无数的基于本土化的微创新。
2004年,MSN到最后也没有想到中国市场有一个显著的本土化特点——中国网吧市场。
1999年、2000年是纳斯达克泡沫非常非常大的时期,当时中国的新浪、搜狐和网易都是在2000年4月到7月之间在纳斯达克上市。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到达5048.62,之后纳斯达克就下滑了,中国的三家门户上市完成,他们通过上市获得了资金。那个时候是门户时代,腾讯还没有上市,它做的IM产品不在主流市场的视野内,腾讯过冬的资金是在2000年4月拿到的风险投资。
马化腾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风险投资,他当时实在活不下去了,就想要借钱。我听到两个人和我讲这个故事,不过马化腾自己亲口否决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有一个人借他20万,马化腾说我换股票给你,那个人说我和你爸爸是朋友,钱还不还不要紧,股票不要了,这个公司肯定没有未来的。马化腾曾经到北京见了很多人,没有人看好他。但是他运气很好,在2000年4月和2001年5月得到了IDG和盈科的投资,IDG是中国最早做风险投资的,当时看中这个项目的是王树,投资了220万美金,估投后为500万美金的市值,所以IDG和盈科共拿了40%的股份,IDG拿了20%,盈科拿了20%。
盈科的老板是李泽楷,如果2000年4月李泽楷投资了腾讯以后忘记了这个事情,今天他就是首富。胡润富豪榜最新公布的榜单显示,中国首富王健林有2100多亿人民币,如果李泽楷这部分股票在的话就有1.5个王健林,大概是4000多亿港币左右,但是很可惜他在2001年6月把这部分股票卖掉了。这可能是他一生中犯的最大的错误。
2000年4月腾讯融资以后,5月股灾就到了,那一年,整个纳斯达克股市跌了1万亿美金,互联网很多公司市值都跌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网易差点退市。马化腾又没钱了。这个时候,有一个美国人出现了,他叫网大为,现在还是腾讯的高管之一,他在腾讯的职位是CXO——首席探索官。
网大为见马化腾的时候,QQ用户已经过亿。他推荐了南非的公司MIH以6000万美金拿了腾讯32.8%的股份,而且到今天也没有减持过,所以,腾讯股东里面最赚钱的是这家南非公司。在这个过程中,盈科全部出光了所持股份,IDG留了7.2%,后来在腾讯上市前也基本出完了,今天IDG最痛心事情就是把腾讯的股份卖了,如果不卖的话他将是最赚钱的风险投资公司。
腾讯当年在最艰难的时期就是靠了IDG、盈科和MIH躲过了股灾。经历过股灾的人都说,在最冷的冬天最需要的是现金,就是这个道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