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给世人的50个投资启示-做出决策就要马上行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你有机会扩张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

    一般而言,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如果拥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思维敏捷、行动果断的素质,那么任何赚钱的机会都是看得见的。“投资鬼才”索罗斯的巨大成功,就与他那种敏锐的思想和坚定果断的行为是分不开的。

    索罗斯认为,思想和行动还表现在认识机会的敏锐性和捕捉机会的果断性上面。索罗斯曾经根据一场局部战争提前发觉了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价值,他抢先一步采取行动,占领高端。

    1973年,以色列遭到叙利亚和埃及联军的攻击,由于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在战争中屡屡战败。这场战争给很多国家带来启示:必须加强自己的国防力量,而加强国防力量的基本要素就是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索罗斯马上意识到美国政府将重视军工企业,这些公司的股票值得投资。索罗斯马上寻找出像洛克洛德公司这样在国防部拥有很多订单的公司。他认为这样的公司值得投资。随后,索罗斯将挖掘到的那些拥有国防部订货合同的公司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划出了一些重点公司,立即进行投资,并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从索罗斯身上,投资者可以看到果断的行动对一个优秀投资者的重要性。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后悔在某一项投资中自己错失了良机,然而,即使机会再来,他们也未必能够果断出手。果断的素质是需要培养的。索罗斯提醒投资者,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请记住别人的教训,用过去的事例告诫自己:不能再错过机会,不能再重蹈覆辙。

    比如,有一次,索罗斯在一个金融部门的营业厅办事,无意间听到一个从日本打来的电话。从工作人员与那边的对话中,索罗斯意识到日本股市形势在恶化。当时,他持有很多的日本企业股票。于是索罗斯立即对日本的市场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很快做出抛售日本企业股票的决定。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这一果断行动的正确性,日本股市很快发生了变故。

    索罗斯是第一个对现代美国银行业投资的人。美国银行业曾经在数十年中委靡不振,直到一大批商学院的学生加入其中并大力进行改革和调整,才逐渐改变了旧的面貌。索罗斯就是在银行业新老交替的时候,在华尔街上的其他投资者还没有察觉的时候,大举投资。之后随着银行业的成功转型,开始蓬勃发展,索罗斯也从中收获颇丰。

    如果看到一笔可观的利润放在那里,索罗斯就会果断地拿出资金作为赌注。当然,索罗斯的投资方式在证明自己判断力准确的同时,也反映出索罗斯能够承受失败带来的各种后果。就像索罗斯惨败香港的战役,他坦然接受,没有过多地沉浸在失败之中。因为索罗斯明白,投资会有巨额的利润产生,同时也会有和这个巨额利润相应的巨大风险。

    思想的敏锐和行动的果断,是投资者在长期投资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任何成功的投资者必须拥有的先决条件。索罗斯的敏锐性和果断性是很多的投资家所无法匹敌的。同时,他的行动也超乎常人想象得快捷。他的敏锐性和果断性是很多的投资家所无法匹敌的,同时他的行动也超乎常人想象得快捷。由于这种特点,他总是能够及时地捕捉到投资的机会,在投资市场中游刃有余。

    在投资之前,索罗斯通常会进行周密的分析,一旦选准时机,他会对自己的判断极为自信,并且会毫不犹豫地出手。市场上有些投资者虽然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市场走向,但是他们总是担心一旦预测失误或者市场趋势发生突变,将遭受损失,因此不敢建立大的头寸。而当市场趋势符合自己的预期并持续下去时,又后悔当初使用的头寸规模太小,而失去了赚钱良机。相形之下,索罗斯一旦根据有关信息做出投资决定,就绝不会轻易动摇,并且敢于在认定的机会上投入大笔资金,哪怕使用借债手段。

    在英国于1990年加入欧洲汇率体系(简称ERM)时,索罗斯就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因为当时的欧洲汇率体系要求各成员国的货币相互盯住,每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规定范围,各国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动用外汇储备买卖货币,将各成员国货币的汇价维持在稳定范围内。而每个成员国在加入这一区域货币体系之后,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将被削弱,中央银行调节本国货币流动性的职能将大大受到牵制,在应对外国游资的攻击和制定本国经济金融政策方面变得力不从心。简而言之,就是中央银行对制定经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在外汇市场上维持汇率稳定的目标,两者有一定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1992年2月欧盟当时的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之前,索罗斯已经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和国家利益的相互冲突而很难保持一致,从而对各成员国制定经济政策造成极大干扰。索罗斯敏锐地发现,一旦这一体系出现漏洞,便是他这样的投资家乘虚而入获取利益的好机会。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索罗斯所料。在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的背景下,英国想要经济发展,唯一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放松银根,刺激信贷和投资的扩张。但是受欧洲汇率体系的规定所限,在其他成员国不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况下,英国单方面降低利率,势必会造成英镑疲软,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国内维持高利率的政策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它不得不请求德国中央银行施以援手,一同降低利率以维持汇率的平衡。而此时的德国联邦银行却担心利率降低引发通胀风险,而拒绝了英国降息的请求。

    而此时,索罗斯早已瞄准了这一时机,他与其他的投机者正忙于扩张头寸规模,为他的“英镑狙击”积极备战。索罗斯率领了众多投机者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疲软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拆借巨资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水平。

    在“英镑狙击”中,英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对索罗斯的攻击,比如请求德国降低利息率,并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阻止汇率下滑,但是收效甚微。最终英国政府遭受惨败,英镑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不久之后意大利里拉和西班牙比塞塔也相继退出。

    相比较之下,索罗斯则是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役中的最大胜利者。面对英格兰银行的雄厚实力和英镑的“老牌世界货币”的地位,他从未惧怕退缩,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他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缜密的分析,早早抓住了欧洲汇率体系的漏洞而发现获利机会,并积极为后来的“攻击”行动做准备。索罗斯大胆投入巨大资金,最终撼动了英格兰银行这棵“大树”,获利接近10亿美元。此次,索罗斯可说是一战成名,很快就成为被世人所熟知的投资大师。

    有人将他的成功归因于他的投资理论和投资技巧,也有人认为索罗斯不过是个运气好的赌徒罢了。无论是哪种原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索罗斯在做出每一个重大投资决定之前,都非常善于运用自己高超的判断力辨明市场走向。索罗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一旦确定投资项目,就能够做到不受任何干扰,一往无前地执行到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