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很多的投资者都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留在市场,并要有一定的行动,只有这样投资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于是他们就参与到争当“兢兢业业”的“勤劳者”的行列中,但最后却成为股市的牺牲品。因此,他们总会事后抱怨:为什么时机总是青睐那些已经非常成功的投资者,而自己时刻在为自己的投资绞尽脑汁却不见回报?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对股票的操控太频繁,股价还未发展到顶峰,他们就将股票抛售了,而在股票未达低谷,就急着大量买进股票。这样的投资又怎么能够获得高回报呢?
然而对于投资大师们来说,投资并不是要求你必须时刻待在股市中,而是要耐心等待。与其他普通的投资者在等待时机的时候出现的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的现象截然不同的是,索罗斯反而认为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好地反省市场的时间。因为长期在股市上奔波,是很容易疲劳的,而这段时间自己完全可以充分地好好休息。索罗斯说过:“该休息的时候就静下心来好好休息。因为任何投资者都渴望成功,而为了成功,你必须休息,更需要时间来思考自己的投资计划。”对于索罗斯来说,在这个最重要的时期,最好不要对自己所持有的股票进行任何没有把握的操控,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多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耐心地等待和思考。
由于股市中的很多变化都是在利率或货币变动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出来的,所以索罗斯总是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时,索罗斯都有足够的耐心。他乐于等待最佳时机,并且做好一切准备,迎接任何的挑战。他知道,一旦自己无法忍受等待的寂寞,就可能错过转瞬即逝的机会。但这种情况在索罗斯的投资中几乎还没有出现过,因为他有超乎寻常的耐心,而这种耐心是其他投资者所很难具备的。
耐心是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品质。对索罗斯更是如此,只要他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股票,即使股市正处在投资者所期盼的牛市,他也照样不会盲目地去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他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等待投资机遇的到来。投资天才索罗斯的投资得到了金融界的一致好评,投资大师罗伯特·斯莱特在评价索罗斯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要问索罗斯成功投资的秘诀是什么?我首先要说的就是耐心,其次才是其他的。”
索罗斯往往在投资机遇未到之前,把时间用在思考反省市场上,有时还会利用一部分时间去分析一些自己比较看好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经营情况,企图通过看似细微的地方寻觅有价值的股票。正是因为索罗斯具备如此的耐心和超然物外的心态,才使他在股市中挥洒自如,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大可不必担心自己会遭遇什么重大的损失。因此,他也比其他投资者生活得舒适坦然。
索罗斯也经常对身边的投资者们说,要想获得高额的回报,首先就要拥有无限的耐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索罗斯的投资中明显地看出来。
1981年的1月,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在里根总统执政的前期阶段,大量外资的流入,使美元市场和资本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刺激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而这时,美国决心对抗苏联,在政策上更加开放,欢迎外国投资者参与美国经济的扩张。自信状态的美国自然就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这又使更多的资金蜂拥而至,美元更加坚挺。索罗斯通过分析,确信美国经济将会开始一个新的“盛--衰”序列:“里根大循环”。
于是,索罗斯开始果断投资。正如索罗斯所预测的那样,在减税和增加国防开支的新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开始走向繁荣。1982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得到了巨大发展。索罗斯渐渐从1981年的阴影中走出来。
从本质看,“盛--衰”序列暗示了这种经济最终一定会崩溃的,债务成本超过重新借债的能力的时候是它能够存在的最后界限。甚至在这之前,许多力量都可能戳破它。于是,美元贬值,大量投机资本外逃,这反过来又导致了经济的衰退,造成螺旋下降的局面。在他的投资日记中,索罗斯也认为“大循环”已经开始蹒跚,因此美元疲软,利率回升和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此时,原油价格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开始下跌,这给美元带来了巨大的贬值压力。同时解体造成美国通货膨胀开始下降,这又引起了利率的下降,最终,由于连带现象,美元贬值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索罗斯准确把握时机,预测美国政府将采取措施支持美元贬值。同时,他还预测德国马克和日元即将升值。
后来,美元也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表现得越来越坚挺,同时,美国贸易逆差以惊人的速度上升,预算赤字也在逐年增加,此时的索罗斯确信美国正在走向萧条,美国经济也将遭遇一场不可避免的经济风暴。而他则决定在这场经济风暴中大大地搏击一番。
从1985年9月开始,索罗斯开始做多马克和日元。他先期持有的马克和日元的多头头寸达7亿美元,已超过了量子基金的全部价值。三周以后,即9月6日,他并没有得到利润。马克和日元贬值,而索罗斯在这两种货币上的多头生意已达7亿美元,超过了基金总值,因此他损失惨重。截止到9月6日,他手中的马克和日元已接近8亿美元,几乎超出基金总值2亿美元。
由于他坚信自己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虽然遭受了一些损失,但他又大胆增加了差不多8亿美元的多头头寸。索罗斯之所以一直增加投入,是因为他认为浮动汇率的短期变化只发生在转折点上,一旦趋势形成,它就消失了。他要趁其他投机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一转折点之时,利用美元的下跌赚更多的钱。当然,索罗斯增加投入的前提是他深信逆转已不复存在,因为一旦趋势逆转,哪怕是暂时的,他也将拥抱灾难。
在他的9月6日的投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持有的马克为4.91亿美元,日元为3.08亿美元,总计7.99亿美元,超过基金总值。到9月27日,马克对美元的汇率从2.92∶1变为2.68∶1,升值9%,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则从242∶1变为217∶1,升值11.5%。下大赌注的结果使两种货币的持有量之和从7.91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但由于股票和石油市场的亏损,整个基金的净利润为7.6%,也就是说8%~10%的利润被其他方面的损失所抵消。到了9月22日,事情开始有了转机,逐渐朝索罗斯所预测的方向发展了。美国新任财长詹姆士·贝克和法国、西德、日本、英国的四位财政部部长于星期日在纽约的普拉扎宾馆开会,商讨美元贬值问题,并签订了《普拉扎协议》。该协议的出台意味着中央银行必须低估美元价值,迫使美元贬值。
索罗斯及时洞察了这一消息,当天晚上就大量买进日元,其资产一下子增加了10%,持有量达4.58亿美元。在9月28日的日记里,他将这次财长行长会议协定描绘为“生命中的一次挑战,一周的利润足以弥补4年来货币买卖损失的总和。”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美元继续贬值。到10月底,美元已跌落13%,且1美元兑换205日元。到了1986年9月,美元更是跌至1美元兑换153日元。索罗斯在这场大手笔的金融行动中前后总计赚了大约1.5亿美元。
也许对于很多人而言,4年时间太长了,但索罗斯并不这样认为。相反,这是一场持久战,而且是十分值得坚持下去的持久战。
很多投资者称索罗斯是泰国市场上的恶魔,他能够在泰国蒸蒸日上的时候,重拳出击,使泰国股市一夜之间大崩盘。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索罗斯有着无限的耐心,他能够在投资者们疯狂的投资泰国股票的时候不做任何的反应。而等真正的时机到来时,索罗斯只是做了一个短线投资者所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投资就如同跑马拉松,在途中最好不要做任何比赛之外的事情,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坚持到最后。
索罗斯之所以能够在股市中叱咤风云,与他所特有的韧性和理性是分不开的。索罗斯始终都能够忍受住股市带来的一切压力,虽然对失败带来的痛苦非常厌恶,但他绝不会刻意躲避。索罗斯被华尔街投资者们称为是“走在股市前面的人”。但索罗斯并不会像其他的投资者那样,每天都围着股市这样那样的曲线和表格转。索罗斯曾经说过:“我只上有意义的班,做有意义的事。投资对于华尔街上的投资者来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有很多的投资者却每天都在忙碌,每天都在做事,根本不知道哪些事有意义的,只是想着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所以,很多的投资者每天都在想着如何变着花样调整自己的投资,最后甚至稀里糊涂地结束了自己的投资。
盲目地对自己的投资计划做频繁的更改,这样做只会导致最后一无所获,两手空空而去。而索罗斯却会很耐心地等待投资机遇。在投资过程中,索罗斯一再强调耐心的重要性。当然耐心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具备的,但是无论投资者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选择自己所要投资的股票,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承受得住股市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并坚持到最后,万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只能被股市赶出市场,做了投机者的战利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