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给世人的50个投资启示-投资“组合拳”威力最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果发生什么就该如何应对。

    在金融市场中,专注和集中精力是应该的,但要寻找一个市场的非理性峰点却不能局限于一个篮子里。与巴菲特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忠告不同的是,索罗斯主张,鸡蛋还是应该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比较保险,这在投机家们看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深意。索罗斯本人并没有具体阐述过“他的投资方法”,对媒体,他似乎更愿意和他们探讨他所称为的“投资哲学”。

    在索罗斯乐于称道的投资哲学中,任何市场都是有缺陷的,如果能够利用市场的缺陷,也就能打开一扇不竭利润的大门。在投机方面,索罗斯的分散投资组合策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投机领域广泛,从外汇到石油、黄金、股票、债券,而且投机区域也不限于美国,哪里有机可乘就去哪里;二是每次投机都是一个周到的多重投资组合,综合应用各个金融投资工具。

    索罗斯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总是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自我突破。在他年轻时,刚进入美国证券业的他就开始尝试“组合”投资的方法。他为厄哈德·布莱卡达公司设立了一个10万美元的账户,并把这些钱分成16份,然后将其中的一份或两份投资在他认为特别有潜力的股票上,并以简报的形式写出购买它们的理由。之后,他一直密切关注每只股票的起伏,检查投资组合的缺陷,讨论股票的发展潜力,同时制作每月绩效记录表。通过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质疑,他的这个投资组合成绩出奇的良好。这个组合即后来的“第一老鹰基金”。

    1994年4月13日,美国国会为调查对冲基金而举行听证会。索罗斯交代其公司的一名主管罗伯特·约翰逊说:要改变媒体的看法。约翰逊为表达坦诚,在听证会后对媒体透露了索罗斯如何分配资产、如何使用信贷杠杆。通常,60%的资本投资于个股;很少用保证金交易,20%投资于宏观交易,在全球指数上下注;这一部分信贷杠杆达到12倍。其余20%称为“储备资金”,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作为基金,应分享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的股票收益;故而,保持一定的股票仓位是应有之举。重点研究宏观经济中各国央行的政策。分析判断各国汇率、利率的变动,以及一系列市场的“衍生变化”。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则,可直接在全球汇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股指期货上应用信用杠杆投资。二则,通过分析汇率、利率的变动(尤其是突变时)对经济中各行业的影响,从而判断相关公司业绩的盛衰,以精选个股。

    随后,索罗斯又开始了另一种组合投资,并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这个组合采用了“避险基金”(又称对冲基金)形式。尽管琼斯在1949年已经创立了第一个避险基金,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形式的基金还是鲜有人问津。它的运作方式是:基金公司或个人投资者在购买股票之后,再购入这只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最终,股票跌价的风险就得到了对冲。其基本理念是同时做空与做多,避开整个产业总体因素造成的风险,还可以从逆势表现优异的特定公司中获得利益。这种组合式的投资,可以同时拥有多空仓位,既可以提高报酬率,同时又降低暴露在市场的风险。这也是它被索罗斯选中的重要原因。索罗斯经营的这个基金,即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量子基金。

    索罗斯个人最熟练,同时也被大众所熟悉的投资领域就是外汇方面。1992年击溃英格兰银行、1997年做空泰铢引发亚洲金融危机,这些都是索罗斯在外汇市场的大手笔。而事实上,索罗斯的投机远不止这些。他选择的投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索罗斯投资的一个基本策略是将量子基金会净值的资本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将融资的部分投资于像股票指数期货、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上。这种安排是基于股票的流动性相对于金融商品而言较小,因此将部分的净值资本投资于股票上,万一需要追缴保证金时也可以从容应付。

    因此,除了为我们所熟知的外汇投机外,股票市场才是索罗斯一直孜孜不倦投资的领域。当然,索罗斯把玩股票市场凭借的是金融交易的价格和价值之间的时滞性。他已经突破了美国工业巨子洛克菲勒和卡耐基们的赚钱方法,乔治·索罗斯既没有自己的公司,又没有任何工业基地,他所做的就是在虚拟的信用市场上不停地买入、卖出股票。

    学会冒险是索罗斯从小形成的性格,风险投资让他的思维保持敏锐。但他在沉醉于风险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才能使风险降到最低,而“组合拳”出击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法。就如武侠小说中常说的那样,与人搏斗的时候,如果正确使用“组合拳”就会大获全胜。在宏观的角度上,索罗斯研究国际政治、各国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货币以及利率的变化等重大因素,他的助手则研究受金融新形势影响的行业,并找出最好的一家和最差的一家进行投资,根本不考虑在该行业中进行其他投资。从表面上看,选择同一行业中最佳和最劣股票的策略可算是一种套头行为的典型例子。但索罗斯干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套头,他相信最佳股票和最劣股票都会有上好的表现。这就是他重视这两种股票而忽略其他股票的原因。

    在金融市场中工作了半个世纪的索罗斯,熟知投资交易中的各种技巧和手段,对于分散风险这一原理当然并不陌生。在实际操作中,索罗斯也一直奉行此原则。只是他的几次行动,都给金融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以至于给人们一种风险投机家的印象。

    索罗斯的谨慎表现在很多地方,其中一条就是分散投资。分散投资可以在万一某种金融产品产生亏损,需要追缴保证金的情况下,避免整个基金都受到影响而产生灾难式崩盘。索罗斯并不介意押大注,他在确定遇到了大好机遇时,会尽可能地榨取利润,但前提是那是“绝好的机遇”。看惯了股市沉浮的索罗斯始终将保本生存放在第一位,这使得他在使用自己的资金时十分小心谨慎。他总是让他手下的投资人员,各自选择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并且从不允许他们做出孤注一掷的高风险举动。即使索罗斯本人,也不会执著于单一的投资项目或投资对象,而是把目光放在不同的项目上,尽可能地搜寻更多赚钱的机会。索罗斯的目光从不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以全球视角看待市场,在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这样就可以把他的投资风险分散化了。

    就拿索罗斯掌控的量子基金来说,他就不仅仅投资于一种金融产品。这也是索罗斯规避风险的一种很重要的分散投资方式。

    索罗斯拥有的量子基金本身属于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的“对冲”特点,就是在多头和空头方向两面下注,相当于一种套头交易。而对冲基金最初出现的目的,就是规避风险。对冲操作基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基金管理者在购入一种股票后,也同时买入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基金管理者可将手中持有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这样,无论股票跌到何种价位,基金管理者总可以在期权规定的价格卖出,相当于给股票的价位定了一个下降的限度,这样就将股票下跌的风险转嫁给了期权卖方。第二种是基金经理人首先选定某类行情看涨的行业,买进该行业中看好的几只优质股,同时以一定比率卖出该行业中几个较差的劣质股。这样组合的结果是,如果该行业一直表现良好,买进的优质股涨幅必然超过其他同行业股票,买入优质股的收益将大于卖空劣质股产生的损失。如果该行业业绩下滑,股票全部下跌,则较差公司的股票的跌幅也必然大于优质股的跌幅,所以卖掉劣质股所获的利润也必然高于买入优质股所造成的损失。这样的分散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风险。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量子基金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对冲基金的原意,变成了利用金融衍生品和杠杆效应从事高风险交易的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索罗斯的成功依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冲基金,因为对冲基金的赢利是众多投资工具中最高的。所以,有人声称索罗斯的成功,就是因为他选择了对冲基金作为工具。索罗斯是使用对冲基金的高手,也是投资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高手。这些衍生产品包括期权、期货、掉期和互换等。他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来分散风险,在投资组合中把风险资产的组成多样化,从而有效地避免风险。

    正如巴菲特曾说过的话:“只有当你对投资的公司一无所知的时候才需要分散投资。”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让投资者盯紧一个投资项目倾囊投入,而是说那些不懂得投资的人才会把资金投在各个不同的、自己也不了解的领域。事实上,分散投资并不等于没有原则地过于分散,或者没有取舍地将资金平均分散于所有的投资项目。投资大师们总是避免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盲目投入资金,而只在熟悉的领域里选择投资组合。以索罗斯为例,他就从未将资金投资于实业,因为他只了解资本运作,他也不像巴菲特那样寻找合适的上市公司,再长期持有其股票,而是瞅准市场混乱的时机,运用短期的买卖获取利润。因为这样的做法才是他所熟悉的,才符合他自身的投资系统。同样,我们也不能想象巴菲特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疯狂地做多或做空,因为这也是他所不擅长的。索罗斯却恰恰能利用这些金融衍生品组合的互相对冲,再通过他的娴熟技巧来达到分散风险和博取利润的双重目的。

    索罗斯虽然喜欢集中巨额资金赢取丰厚利润,但同时也不会忽视分散风险。作为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大师,索罗斯总是能够将冒险博利的精神和小心谨慎的品质很好地结合,为自己的投资获利打下基础。因此,投资者要想全面学习索罗斯的投资技巧,也应该两面兼顾,在冒险中不失谨慎,谨慎中藏有几分适度的冒险精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