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 阿里-灾难如魔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阿里高原,大部分是农牧民,牧业成分更高一些。牲畜饲草,粮食一般重要,现实却是,春瘦、夏壮、秋肥、冬死。七月草绿,八月草黄,九月下雪。

    雪灾、旱灾、风灾、冰雹、霜冻、虫害等等,自然灾害,如影相随。

    1976年,措勤县遭受特大风灾,大风袭击了县城内房子上的铁皮及30间左右土房子。被大风袭击后牲畜完全不能归圈,帐篷被大风刮得所剩无几,号称高原之宝的牦牛,也被大风淹没100头左右。两群绵羊和山羊共2000只,被大风刮到大湖中致死。十级左右的狂风卷起沙石,带着盐湖的硝末,染白了草原,染白了帐篷和羊圈,不生红柳的夏东公社,到处都是柳枝,平整的耕地,变成了荒丘,成堆的肥料一扫而光,就连根深蒂固的嵩草,也拔地而起。

    当地人对那年的风沙依然刻骨铭心。说那时候风沙非常大,两米高的房顶上,沙子呼呼地飞过。起风的第二天,房门都打不开,沙子堆得像墙一样高。

    噶尔县境内的道路每年需要雇用推土机推沙两次。一年到头都是扬沙天,沙子常常堆至窗台高,人们出远门回家,第一件事不是打水洗漱,而是在家门外除沙。

    阿里地区气候干燥,人口稀少,野驴、鼠、兔、旱獭等,野生动物繁衍生殖较快,与高原毛虫一并危害草场,形成兽、虫灾害,并引发许多人畜共患疾病。

    风雪冰雹,旱涝虫害,构成了阿里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些灾害,魔鬼一般高悬在老百姓的头顶,时时提防,却防不胜防。这些还不是阿里高原的全部杀手,还有一个美丽的杀手,名叫醉马草,学名叫冰川棘豆。

    醉马草,早于其他牧草长出地面,鲜嫩清香,毒性极强,牲畜非常喜欢啃食。少食则无害,一旦多食,如醉酒一样步履蹒跚,直至死亡。科研人员和牧民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扼制住醉马草的生长。

    长期以来,阿里高原很少有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的景象,草场广阔而贫瘠。原本可以增加草场肥力的牛羊粪,被农牧民当做主要燃料。农牧民心中,牛羊粪比粮食还重要。

    边境贸易旺季,远方的牧人赶着牛羊来交换青稞、毛毯、盐巴等生活必需品,为了抢拾牛羊粪,孩子们背上筐子,跟着牛群。阿里人说的牛,指的是牦牛。

    你盯几头,我跟几头,牦牛尾巴一翘,大声抢先声明,嘿,那是我的牛,是我的牛粪,你们快走开。牛粪一落地,便伸手得意地装进自己的筐里。就这样,追一头拾一堆,装满筐子,高兴而归。无劳力的农家,燃料紧缺的时候,手拿钢针,一粒一粒,扎拾羊粪。

    牧区,牛羊粪还起到报平安的作用。牧民常常一家一户,居住分散,亲戚邻居之间,远远看见这家人的帐篷冒着炊烟,说明这家人生活正常。如果几天不见帐篷冒烟,说明这家人已经被冻死、饿死,或被野狼吃掉。

    好不容易养肥了牛羊,一场暴风雪,一场旱灾,连牲畜带人,全部毁灭,回归自然。脆弱的草场,养育着脆弱的生灵。生命在灾难面前,细微得如一缕清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