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玩家赵匡胤-宋太祖的名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早些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还颇有看头,不像最近几年的《老无所依》《国王的演讲》这么不知所云。我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部90年代的外语片相当出名,人称它“是一部史诗,一段历史,一个民族的创伤与心灵”,还有赞誉曰“它的存在是电影的一种永恒,奥斯卡金像奖只能算是它的一个褪色的陪衬”,肉麻之词让我多年后记忆犹新,而且在追女孩子的时候将主语换成人名,使用多次。

    这部得到如此高度赞誉的电影,叫《辛德勒的名单》,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不过很遗憾,此片刚上映之时,徒步连中文字也认不了几个,更别说英文。等到学识渊博了,中文字认识很多的时候被人推荐再看此片,介绍者又称其为《希特勒的名单》。于是在本人的印象里,此片讲述的故事,是希特勒打印了一份印着无数即将被杀者名字的名单,然后每杀一人,就打一勾,后来惊觉,丫的那希特勒不成了收费杀人、拿计件工资的刺客了么。

    刚巧,乾德二年(964年)的赵匡胤,也做了这么一份名单。

    从建国前就开始为赵匡胤鞍前马后出谋划策,接下来在平定二李叛乱、精兵繁政、攻打荆湖众多事件中都有出色表现的赵普,在赵匡胤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虽然建宋之初为了安抚后周重臣,赵匡胤不得不起用范质、王溥、魏仁浦为宰相,可三年下来,几位宰相并没有过人的谋略,倒是在众多战略规划上,赵普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今对荆南武平初战告捷,政治稳定,赵匡胤开始考虑把当初这些旧臣换掉了。

    建隆三年(962年)十月,赵匡胤赶走了从后周留用的枢密使吴廷祚,擢升原任枢密副使赵普为枢密使。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范质等人是何等的俊杰之士,刚刚上任就向赵匡胤提出撤掉自己的椅子,现在还能看不出赵匡胤的心思?想到两年前赵匡胤一曲《秋天里》,让石守信等人回去生病养老;再耗一阵,说不定赵匡胤过年时候就要请咱们仨喝茶,配上一曲《冬天里》,咱们也该回家被生病了。

    横竖都是下岗,何不主动辞职。

    于是在改元之后的乾德二年(964年)正月,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同时向赵匡胤提交辞呈。

    赵匡胤正想把他们换掉,却苦于没有罢相理由,见到三人的辞职报告,心下激动,立刻签字。

    但他疏忽了一件大事,于是闹了一个几百年都没有皇帝闹过的笑话。

    因为他忘了任命新宰相的敕书上是要有现任宰相签字的。

    从秦始皇正式设立宰相一职以来,一千多年来一直遵循严格的新宰相任命制度,而赵匡胤练武出身,小时候辛文悦老师传授知识有限,连相等周长的几何图形中圆面积最大都没教会他,自然也不会教他这么一个细节,加上当初急于签字,更是考虑不周;赵普学识不多,几个成语都认不全,更是全然不懂其中礼数,于是在新宰相的任命典礼上,赵匡胤赵普发现这个问题之后都是暗暗着急,场面十分尴尬。

    着急的赵匡胤问赵普:要么我自己给你签个字算了。

    赵普无奈:万万不行,这是下属干的事,你不能以帝王的身份干。

    赵匡胤只好求助陶谷,这个画了多年葫芦的翰林学士终于没有让他失望,说,昔日甘露之变后大唐也是数日无宰相,所有文书交由左仆射(约相当于副尚书)令狐楚签署,咱们现在也可以让尚书令签字。

    陶谷所称的甘露之变,发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其时宦官专权,文宗为了夺回权力,与宰相李训等密谋诛杀宦官,不料事败,李训出逃,宰相舒元舆等被捕下狱,其他朝廷重要官员也被宦官杀死无数,所以随后朝廷出现数日无宰相的奇观。

    工部尚书窦仪见陶谷引用此例,上前说,甘露之变发生之时,政府已处紧急状况,这种特例岂可效法?如今赵光义已担任同平章事之职,虽无实权,也算山寨版的宰相,让他签字即可。

    于是最终赵匡胤听从窦仪意见,以皇弟、“使相”赵光义代为签署敕书,这是自唐中叶设使相以来,使相行使宰相职权唯一的一次。从这个角度来说,“使相”们俨然如今每年三月进京开会的代表,当然,唯一的区别是后者自从几十年前开设至今,连行使职权唯一的一次机会也不曾有过。

    尴尬并没有妨碍赵普从此开始飞黄腾达,并逐渐达到其政治生涯的顶点。从乾德二年拜相,直到开宝六年(973年)被罢免,赵普独行宰相大权十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忠于职守、力谏陈事、排斥异己、专横独断、假公济私等众多意思完全相反的词语都能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当然,刚刚拜相的赵普还是相当谦卑,虚心接受意见;赵匡胤也每每回忆起多年前自己带着两个小兵站在门外等赵普午觉睡醒的场景,兄弟之谊,何等难忘。于是赵匡胤时常督促赵普要多学文化,好好读书,赵普的家里,随后就多了一本《论语》。

    后世人们为了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往往相信赵普确曾缔造过一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奇。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学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对这种不着边际的故事,徒步以为,单靠写一本书就能教会别人治国平天下,那么作者自然至少也该位极人臣;好比李光耀写书教你如何治国,自然很有看头,可是若是把书的作者改成卡扎菲,那就只好被咱扔厕所里去了——写出《论语》之后的孔子尚且一生颠沛流离东奔西走,“累累若丧家之狗”,你还能指望他的读者能取得多大成就?况且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在赵普生前并未流传,死后一百多年才突然被人重视,就更证明其荒诞不经了。

    写到这里我总是不由自主想到李开复,此人东打一天工,西上一天班,突然在前几年以成功人士的形象出现,辅导全世界的青年人追求梦想,又是演讲又是出书,不知成效如何;但见此人近年又转而研究微博之类雕虫之技,写出一本《微博改变一切》,简直令人大惑不解:这比老母鸡生蛋还要无聊的把戏,也值得写一本书来研究么。当然,此乃题外话。

    不过既然有此半本书治天下一说,那么徒步就姑妄言之,读者也请姑妄听之了。

    乾德二年的春节刚刚过完,冬天未尽,开封城里还在下雪。

    那时候天冷,老百姓吃完晚饭又没有《新闻联播》可看,了解不到自己现在过得多么舒坦,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到辽国人南唐人过得多么艰难,所以培养不了自己的幸福感,只好早早睡觉,识字的就把窗子扒开,就着雪光,在家里看书。

    下班回家的赵普没什么事干,想到皇帝的吩咐多多读书,于是翻出《论语》,就像当年徒步读到的第一句论语一样,赵普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赵普迟疑,这个说字什么意思。

    正在这时,门外有人敲门,赵普心里一动,这个说,难道就是老朋友来了要说话吗。于是赶紧开门,看到了从雪里走来的赵匡胤。

    赵匡胤说宰相啊,你看天气这么差,晚上雪下个不停,心里烦,过来看看你们夫妻。然后喊赵普的老婆,嫂子,家里烤肉烧酒什么的都有吗,咱们来吃个烧烤,聊聊天。赵普赶忙说这个可以有,而且真有。于是夫妻迅速备好,这时赵光义已经赶到,君臣三人围着炉火吃着烤肉,气氛融洽和谐。那一刻,室内肉香四溢,屋外落雪无声。

    赵匡胤喝了一杯,说,其实我和二弟今晚过来,也不是光为了吃肉的。

    赵普点头称是,说那是,人活着可不是为了吃肉,但吃肉是为了活着。

    在肉香里,皇帝、宰相、使相共同分析了当今天下的形势。

    虽然荆湖已经平定,但南方还远未统一,还剩五个割据政权,分别是南唐,吴越,后蜀,南汉,闽南,五大块加起来,面积比大宋还大,人口比大宋还多。

    此外北方的辽汉父子政权,占据了燕云十六州的辽国,面积同样比大宋还大;何况辽国三十万骑兵,对南方兵种优势明显,光脚的跑不过穿鞋的,走路的也肯定杀不过骑马的,一旦对方大举杀入,放马啃啃草都能把北宋啃得只剩泥土。

    更远,还有云南大理西北党项等国,万一惹起来也是相当不妙,因为听说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很是厉害,宛如遥控的激光武器,两军对垒时,对方只需要配合凌波微步发射此武器,基本上大宋的军队没有还手的机会。

    分析的结果是,目前的大宋,内忧外患。

    赵匡胤再喝了一杯,开始变得愁眉苦脸,说不看不知道,分析完吓一跳,真没想到咱们的生存环境这么恶劣。你看人家俄罗斯,从东到西九千公里,跨十一个时区,坐火车要三天三夜;从南到北四千多公里,骑马也要三天三夜,那叫一个地大物博。咱们国家面积这么小,没事了想骑马跑一圈,结果一天就到头了。咱们应该把这些国家一一平定,在我看来,这九个里面最弱又近的是刘承钧的汉朝,咱们先打太原,如何。

    赵普吃了一块肉,然后回答:陛下的意思,我有点不懂,我以为,如今的形势,与几年前周世宗所面临大略相同。难道陛下忘了当年王朴在《开边策》里面提出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了吗?

    北汉地挡西北二边,与辽国、党项相连。太原城池坚固,如果真打过去,一时半会未必能攻克,打起了持久战,恐怕不是好事。况且北汉国小民穷,取之不足以富国。再说,就算迅速灭了北汉,那西北二边的外患就要由咱们独自抵挡了,既然如此,让北汉挡着不好么?

    至于南方诸国,后蜀孟昶荒淫政乱;南汉主昏臣佞;只江南地大,政局稳定,但国君仁懦,宿将凋零。待陛下削平南方诸国,得了大片肥沃土地,国力愈强,则北汉弹丸之地,又逃得了么?

    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下来,赵匡胤点头称赞,拿酒敬了赵普一杯,说,宰相的分析真是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刚才只不过想抛石引玉,试探一下你的意思罢了。

    赵普哈哈一笑,说既然咱们意思一致,那么就拟定一个名单,然后照着名单办事吧。

    于是君臣在飘雪的夜里拟定了这份经天纬地的名单,史称《宋太祖的名单》。

    赵匡胤和赵普的名单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取长江上游的蜀国,得其丰饶之地,而且方便日后顺流而下。

    第二步,次取中下游的南唐,吴越,南汉。

    第三步,开船不能抵达的北汉,辽国,一并收拾。

    名单既成,太祖大喜,有此一序,天下可定矣!

    应该说,跟从柴荣与后蜀、南唐、契丹都有交战经验的赵匡胤,对时局有着甚至比柴荣都更为客观的认识。南方诸国物产富饶,商业繁荣非中原地区所能及,而这些小国军事实力都很薄弱,就算把他们所有军力相加,也未必能抵得过辽国一国,而且这些国家之间也屡有摩擦,更是不可避免地又消耗一部分力量。若是把他们各个击破,一方面军力消耗不如攻打辽国那么巨大,另一方面得到这些地区之后,对宋廷的财政也是大有裨益,按照上述顺序进行,比之当年柴荣直接举兵北上,显然具有更易实现的战略意义。

    而对于更遥远的未列入上述名单的党项大理,赵匡胤则采用了另外的处置之法。地处宋朝西北边陲的党项,其节度使李彝兴向与中原政权通好,某日遣使向宋廷贡马300匹。赵匡胤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命玉工赶制一条玉带回赐李彝兴。为制玉带,赵匡胤甚至特地询问党项来使:“彝兴腹围几何?”使者答复:“彝兴大腰腹。”赵匡胤随即命玉工打造一条“大如合抱之木”的玉带,李彝兴得到玉带后十分感动,决心效力宋廷。后来,宋军进攻北汉时,李彝兴果然予以大力支持。

    一条腰带就能搞定一个小国,这点很让徒步惊叹于如今通货膨胀的力量,如果你不理解,可以设想一下,对今天跟咱们关系密切的P国如朝鲜伊朗之流,你向金正日等人赠送一条合抱粗的玉带看看效果。虽然胖子腰粗如大象,一条玉带造起来也是费用不菲,但很明显他收了之后也不会买你的账,伟大友谊什么的,都是浮云。

    而日后王全斌平蜀,进驻成都之后曾把南疆地图快马加鞭送进开封,向赵匡胤请示是否还要继续向南进兵,一并歼灭大理。赵匡胤用手中玉斧在地图上大渡河一带挥舞了一下,一句“此外非吾有也”,就让大渡河以南的大理国民众免于刀兵烽火。

    太祖这个举动让后人赞赏不已,乃至后世孙髯在昆明大观楼前豪情万丈地撰出那副号称古今第一长联时,在上联浓墨重彩歌颂了五百里滇池“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的美景之后,不无感慨地于下联缅怀云南历史,将赵匡胤一并歌颂于其中:“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古之人诚不余欺也。

    稍作补充,解释一下上面四个典故:

    汉习楼船:《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

    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在这个雪夜吃肉列名单的故事里,赵光义以皇弟身份作为会议的出席者,似乎并没有提出什么拿得上台面的意见,那么徒步只好让他多吃几块肉,以便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只见太祖挑出一块烤得里焦外嫩的牛肉,说,二弟,天冷,你多吃点,不要剩,面前这么大一盘子肉,终归是咱们三人要吃完的。

    于是饥肠辘辘的赵光义很快将一盘子肉吃光了,皇帝宰相看得目瞪口呆。

    需作补充的是,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计划书总是难免有一些变动的,譬如此计划中第二步就要征服的吴越被放在了平定天下的最后,未出一兵一卒而自动归附;而对于辽国,太祖后来干脆采取了存钱设封桩库,等银两充足再向其赎回失地的做法,与最初武力平定的设想差异甚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