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古典音乐的40堂课-威武雄壮的铜管乐器家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顾名思义,“铜管乐器”就是用铜所制成的管乐器。在一个标准编制的交响乐团中,通常铜管乐器包括小号、法国号、长号(又称伸缩喇叭)与低音号(又称低音喇叭)。有些铜管乐器(例如小号、法国号与长号)又有各自不同音高类型的喇叭。例如,小号有音域更高的高音喇叭,长号有音域更低的低音长号。铜管乐器家族的性格鲜明,充满了阳刚之气,声势磅礡,是除了管风琴之外音量最大声的乐器。

    铜管乐器的发展,要追溯到非常远古的时期。人类在还没发明出文字以前,可能就已开始使用取材自动、植物身上的材料制成的号角,作为传递信息、彼此沟通的工具。最常见的,就是古代人类社会(更准确地说,是“部落”)在战场上、打猎时或祭祀的场合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号角。

    17世纪以前,金属冶炼的工艺技术尚不成熟,无法制作出弯弯曲曲、复杂的金属管子。在那之前,铜管的材质有时也混合了木头与皮革,因此,所有的管乐器在早期发展时,都面临几个问题:1.音准;2.音调;3.音域;4.音色。

    铜管乐器的制作,和几何原理与数学关系非常密切。管乐器的管子就像一把大尺,必须先在大尺上精准平均刻划出它的单位长度,再依照这些单位长度的比例,钻出一个个的孔,装制上按键,才能吹出不同的音高。而随着音乐创作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吹奏者需要吹更多的音与更高更低的音,管子也因而必须越来越长、钻更多的孔。

    但管子不可能无限延长,制作乐器的师父就将管子弯起来,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铜管乐器都有一堆弯弯曲曲管子的造型,原因就在于此。

    铜管乐器有个很重要的装置——按键活塞。这个机械装置可以让铜管乐器吹出所有大小调的每个音。19世纪以前,这个装置尚未发展出来,不论是小号或法国号,吹奏时都是靠嘴唇与移动乐器上特定的管子,来吹出不同的音高。这种没有按键活塞的喇叭称为“自然号”,能够吹出的音调非常有限,这可以从19世纪以前作曲家写给铜管乐器曲子的调号得到印证。不论是巴赫、海顿还是莫扎特,只要是写给有铜管乐器在内的作品(包括管弦乐组曲、小夜曲、协奏曲或交响曲等乐种),鲜有超过三个升降记号的调。

    在铜管乐器中,伸缩喇叭是特例,它几乎不需要这种复杂的按键活塞装置。取名“伸缩喇叭”,正是因为它有一副可以前后移动的管子。这个可移动的管子取代了按键活塞的功能,可以很自然地吹出其他铜管乐器较难做到的“滑音”。

    和木管乐器一样,铜管乐器也有吹嘴的装置。不同的是,铜管乐器的吹嘴没有簧片,都是金属做成,尺寸则依据喇叭的大小,由小而大。

    铜管乐器最经典的组合是铜管五重奏,包括两把小号(高音声部)、一把法国号(中高音声部)、一把伸缩号(中低音声部)与一把低音号(低音声部)。铜管五重奏是非常和谐的管乐组合,曲目包含了宗教性的圣乐、具有高度娱乐性质的轻松小品,它们在西欧古典音乐的器乐重奏中,地位非常重要。

    管乐团的配乐,是学校成功举办重大典礼活动的重要因素,其中大部分的音乐,来自19世纪美国军乐作曲家苏沙的创作。在古典音乐的创作中,有许多写给铜管乐声部的经典乐段。例如:写给自然号的亨德尔《水上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在壮盛的铜管乐声中,象征着战胜命运的正向力量),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中的《婚礼进行曲》,以及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第四号交响曲》第一与第四乐章,《第五号交响曲》第二乐章(写给法国号独奏),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中的《基辅的城门》,等等。

    欣赏完精彩的铜管音乐之后,如果你也想吹奏铜管乐器,别忘了先锻炼自己的心肺功能,它可是很花费体力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