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留名:王昭君-汉匈和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昭君在宫中过的是暗无天日的生活,正是为了不再这样过下去,才铤而走险选择远嫁匈奴,那么,昭君的塞外生活又将如何?

    (一)昭君出塞,西出玉关

    昭君跟随呼韩邪单于的一行人马,浩浩荡荡来到匈奴。这一路,风餐露宿、长途跋涉。

    汉朝帮助呼韩邪单于统一草原之后,呼韩邪单于入主王庭,但草原上并不安宁,还是有一些屠耆和郅支的残余军队在草原兴风作浪。这次听说呼韩邪单于已经和汉朝和亲,并正和迎娶的公主行进在回匈奴的途中,便趁机从中挑起是非,希望呼韩邪单于和大汉再起争端,好渔翁得利。

    因此,昭君这一路并不太平,沿途遭到很多的袭击和掠杀,昭君也承受很多委屈和风险。此时正是中原春暖花开的三月,但在塞外却还是寒风凛冽的季节。这样的艰辛致使王昭君病倒在漫漫长路中,车帐只得暂时停止前进。养病期间,她想起了父母兄弟,再看到塞外的萧瑟秋风,心中不免伤感,但想法从来没有改变。呼韩邪单于和汉朝也都以和亲为重,相互信任,才没有中奸人的计策,破坏汉匈和亲的大计。

    就这样,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的车毡马队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一路散发从长安带来的粮种,受到百姓的爱戴。

    昭君出塞,在路上就走了一年多,终于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各个部族的盛大欢迎。大家争相出来观看这个汉家来的阏氏,一睹昭君的芳容。看到自己的单于娶了这么美丽的女子,大家都非常高兴。

    呼韩邪单于,被称为草原上的英雄,兼具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又有远见卓识,虽然英武彪悍,尚武善战,却并不是和其他匈奴首领一样,认为匈奴是最优秀的民族,汉匈关系势不两立。呼韩邪单于早就认识到汉匈和亲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呼韩邪单于,在年龄上和元帝不相上下,简直可以做昭君的父亲了,当元帝的女婿也是无奈之举。呼韩邪单于,就是草原上的皇帝,皇帝自然不止有一个女人,呼韩邪单于也一样,在昭君前来草原以前,呼韩邪单于已经有了五个阏氏,儿子女儿也已经一大堆了,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会有幸福吗?

    这一天,呼韩邪单于的人马分成两队,欢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的归来。人群看见呼韩邪单于手拉一个女人慢慢朝着王庭走来,大家欢呼道:“我们新阏氏回来了,单于回来了!”呼韩邪单于满面笑容,高兴地宣布:“这位汉朝公主,就是我给咱们匈奴带回来的新阏氏,我封她为‘宁胡阏氏’,希望她能给匈奴带来和平和安宁,从今天起,她就是你们新的女主人,也是我的最后一个阏氏。”人群开始欢呼起来。

    昭君已经在宫中被冷落了很久,她没有想到,在远离汉朝的草原上,能受到这样隆重的欢迎和爱戴,能获得这样的殊荣,呼韩邪单于竟然宣布她就是单于的最后一个阏氏,对于一个女人,这真的是天大的恩宠了。

    善良的人们仰望着昭君,不停地发出赞叹声,草原上一片欢腾,年迈的呼韩邪单于也笑逐颜开。看着这一片祥和景象,想着呼韩邪单于这一路对自己的呵护和爱惜,昭君突然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些陌生的子民,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人群中,还有五个女人,她们就是呼韩邪单于的五个阏氏。大阏氏简直被昭君的美貌吸引了,说:“她真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人,她就是昆仑神赐给我们匈奴的礼物。我能看出来,她不仅美丽,而且善良,我已经喜欢上她了。”二阏氏也说:“是的,她简直就是天下最美丽的女人了,你看我们的单于,从来没见他笑得这么开心,他一定非常爱这位宁胡阏氏。”

    五位阏氏中,只有五阏氏闷闷不乐,看见单于柔情似水地看着昭君的眼神,五阏氏既羡慕又嫉妒。在没有这个汉朝公主之前,单于只有看自己时才有这种眼神,但是现在这个汉朝公主来了。五阏氏恨恨地说:“看吧,快看吧,看看我们的单于看这汉朝公主的眼神,简直恨不得把她给看化了。这位公主一来,就要把单于对我们的爱全部抢走了。”

    五阏氏本想让其他阏氏和自己站在一起,不料四阏氏冷笑着说:“没有关系,反正宁胡阏氏没来之前,你也已经把单于的爱全抢去了。”

    人群中的举莫车看见五阏氏又羞又气,便偷偷地把五阏氏拉过来,告诉五阏氏:“这位汉朝公主虽然长得漂亮,但并不是什么公主,只是一个顶替公主的普通人家的女子罢了。看她现在高兴的样子,简直真把自己当做尊贵的公主了,五阏氏你何不去羞辱她一番呢?”

    五阏氏愤愤地冲到人群前面:“这位汉朝公主,我要问你,我听说你并不是真正的公主,你们汉人为什么找个假的公主来欺骗我们呢?”昭君镇定地朗声回答:“因为我比那些真的公主更愿意到匈奴来!”昭君刚回答完就得到下面人群的响应。

    五阏氏还是不甘心,说:“可是你们汉朝派个假的公主来我们匈奴,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匈奴吗?这简直就是对我们匈奴的侮辱!”昭君正要回答,呼韩邪单于答道:“如果真的是这样,就更表达了大汉的诚意。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昭君真的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子,她这么美丽,汉朝皇帝完全可以将她留在自己身边,但他还是让宁胡阏氏到我们匈奴来了,这不正体现了皇帝的诚意吗?再说了,是不是真的公主又有什么要紧,她就是天下最好的女人,是昆仑神赐给我们匈奴的最好礼物。”人群开始欢呼起来,喊着“宁胡阏氏”的封号。

    五阏氏灰溜溜地退下去了。

    就这样,王昭君开始了在匈奴的生活。

    在中原和匈奴的外交关系中,和亲之所以成为最受欢迎的方式,还有一个原因。原来,匈奴的阏氏虽然在地位上相当于汉朝的皇后,但实际上,在匈奴的风俗中,男尊女卑的观念并不严重,因此,匈奴的阏氏并不像中原的皇后一样,只能管理后宫,不能过问朝政。匈奴是一个游牧的民族,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和礼数,谁讲的有道理就听谁的。所以,匈奴的阏氏拥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在朝政上辅佐单于。也因为这样,汉朝才愿意采取和亲的政策,汉家的女儿到了胡地,便可以辅佐单于,为汉匈和好做出贡献。

    依匈奴习俗,都是男人出去打猎,女人负责将男人带回来的皮毛做成衣服,在饮食上也是茹毛饮血。生病了,并不去看医生,而是请巫祝来施法袪除。如果需要什么匈奴没有的东西,就赶着牛羊前去边境的关市上换。看见这样的情形,昭君上书汉朝,请求汉朝可以送一些种子和器具给匈奴。

    这时在位的已经是汉成帝了。看见现在汉匈和睦,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成帝爽快地答应了。

    这些东西送到匈奴,大家都很惊奇。昭君便亲自教她们如何使用织布机,如何种植庄稼。遇到有人生病,昭君还亲自前去探望,并送去药材。闲时还向他们讲解中原的风土人情,传播汉朝的文化和礼数,教她们学习汉字。人们都开始称颂宁胡阏氏,昭君也越来越受到匈奴人民的欢迎和爱戴。

    呼韩邪单于看到自己竟然从汉朝娶回来这么美貌贤惠的阏氏,对汉朝天子感恩戴德,安心发展匈奴、促进汉匈和好,对汉朝也忠诚不贰。

    (二)入乡随俗,夫死从子

    得到昭君这样既美丽贤惠,又热爱匈奴的女子,老迈的呼韩邪单于如获至宝,对昭君疼爱有加。昭君也没有想到,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荒漠上,竟然还能享受到单于这样的恩宠,对呼韩邪单于也更加感激,尽心尽力辅佐单于。

    转眼间,昭君已经在匈奴度过了几年的时光,和呼韩邪单于相敬如宾,生活非常美满,并生下了一个儿子,呼韩邪单于为儿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谷蠡王。然而,呼韩邪单于还是老了,又过了一年,老迈的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这一年王昭君才24岁。

    按照匈奴的风俗,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单于的王位,成为复株累单于。

    前面已经说过,匈奴人骑马射箭,弱肉强食,保留着很多比较原始的风俗,其中就有一个让昭君难以接受的礼俗收继婚制。“父死,妻其后母”,意思是说,父亲死了,做儿子的可以继承父位,同时可以将自己的后母娶过来做自己的妻子。这个习俗,是和汉朝的礼数相违背的。在汉朝,母即是母,子即是子,作为儿子的,不论如何也不能对自己的母亲有非分之想。匈奴这样的风俗,在汉朝中原就算乱伦了。

    本来,呼韩邪单于去世以后,昭君就万念俱灰,现在听说这个风俗,更是不能接受,立即上书汉朝皇帝,说明匈奴的风俗与礼教的背离,请求归汉。昭君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现在匈奴的收继婚制风俗有悖自己的伦理观,汉朝一定不会同意的。昭君也坚信,汉朝不会让自己的公主在匈奴受这样的侮辱。

    但是,现在在位的已经不是那个对昭君依依不舍的元帝了,而是元帝的儿子汉成帝。成帝对昭君并没有什么印象,而且,虽然得到了公主的封号,但王昭君毕竟不是汉朝的公主。看到昭君的书信,汉成帝几乎毫不犹豫地从汉朝利益出发,下诏书,令王昭君以大局为重,继续待在匈奴,并入乡随俗,继续做新单于雕陶莫皋的阏氏。

    昭君已经在塞外待了好几年,虽然呼韩邪单于对她不薄,但毕竟呼韩邪单于已死,昭君想要回到汉朝,也是合情合理。昭君满怀希望,终于等到汉成帝的诏书,结果却是命自己入乡随俗,昭君欲哭无泪,也只好忍受极大的耻辱做了雕陶莫皋单于的阏氏。

    再说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与昭君年纪相仿,也是一代豪杰,继承了呼韩邪单于的谋略和才能,既骁勇善战,又具有远见卓识,自从在汉朝见到王昭君,就对王昭君念念不忘,梦想也能够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娶到这样的女子。在匈奴人的草原上,美丽的女子就应该得到大家的喜爱,这是毋庸置疑的。父亲去世,长子娶自己的继母,也是司空见惯的,呼韩邪单于当年就娶了自己的继母。

    可是,雕陶莫皋单于也知道,这次的情形不一样。这次自己想要娶的是汉朝公主,虽然她现在身在匈奴,也能够遵从匈奴大部分的习俗,但这个习俗与中原的礼教相差太多,雕陶莫皋单于也不能勉强她。听说昭君已经上书皇帝,请求归汉,雕陶莫皋单于也只有听从天命,任昭君去留。

    这一天,听说汉朝皇帝的诏书下来了,雕陶莫皋心情忐忑,以为自己不但不能娶到昭君,而且怕是连昭君的面也见不到了。雕陶莫皋单于听完成帝的圣旨,喜出望外,汉成帝不但没有将昭君接回,反而尊重自己民族的风俗,让昭君做自己的阏氏。雕陶莫皋单于惊喜万分,对汉成帝也感恩戴德,更加忠贞不贰。

    就这样,雕陶莫皋单于高高兴兴地迎娶了自己心爱的女子王昭君,王昭君继续待在匈奴做宁胡阏氏。年轻的雕陶莫皋单于能够如愿以偿地娶到梦寐以求的女子,因此对自己的妻子更加疼爱,匈奴的人民也因为善良美丽的宁胡阏氏能够继续留在匈奴而一片欢腾。昭君和复株累单于开始了新的生活。

    虽然雕陶莫皋单于对昭君十分疼爱和包容,但有一点,复株累始终耿耿于怀,那就是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孩子伊屠智伢师。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一方面,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刚过门的妻子带来的孩子,复株累单于从伊屠智伢师的兄长变成了继父。但是,复株累单于已经有了自己中意的继承人,谁能保证这个小家伙长大以后,不会篡夺自己的单于之位呢?于是,复株累单于一狠心,还是将昭君带来的孩子杀掉了。这就是《南匈奴列传》中记载的:“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智伢师,以次当位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智伢师。”

    从这天起,昭君开始和自己的第二任丈夫过新的生活。此后十一年,是昭君最为稳定和幸福的时期,她和复株累单于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冷清的毡房,照进明媚的阳光,传出孩子清脆的笑声。两个女儿长大后分别嫁给了匈奴的贵族。

    纵观昭君的一生,应选进宫、和亲出塞、再嫁风波,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前途未卜的铤而走险,可能真的是天佑佳人,昭君的每一步都有惊无险,在远离国土的千里之外,昭君得到了呼韩邪单于和复株累这两个首领的疼爱,这也算是对昭君出塞的一份补偿了。

    十一年后,复株累单于也去世了,此时的昭君已经35岁,再也没有了婚姻的想法,而大汉朝,似乎也已经把这个毛遂自荐的民间公主给忘记了,此后,再也没有圣旨传来。此时的昭君已经将自己的一切留在了草原,也不再惦记归汉的事,便整日在匈奴参加一些活动,切实为匈奴的发展和汉匈和睦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昭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汉匈和睦做出了贡献,让汉朝和匈奴换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这份安宁一直维持到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走向历史舞台王莽。王莽是元帝在位时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篡位以后,匈奴和汉朝的和亲关系也就解除了,再加上匈奴并不认同这个“王氏政权”,便重新开始在边境活动起来,中原和匈奴的关系再度恶化。

    眼看着自己辛苦维持的和平局面开始瓦解,昭君郁郁而终。

    昭君究竟死于何年何月,史书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昭君死后,在漠南和漠北地区,匈奴人和汉人共同为昭君修建了十几座昭君墓,佐证了昭君的诺言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留在了塞北草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