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大讲堂-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清谈墨子的生活智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强本节用”是墨子思想的主题,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节用只求实用不求华丽,但是现代人却忘记了路边还有饿殍,不仅讲究华丽还讲究奢侈。人,在不知足中绝对地追求,在自得其乐中相对地满足。“人心不足蛇吞象”用作欲望无限膨胀的比喻符号,是节俭生命的一种的反向修辞设计。

    强本节用,去除铺张浪费恶俗

    【原文】欲其富而恶其贫。(《墨子·天志下》)

    【大意】喜欢人类富有而讨厌他们贫穷。

    墨子认为富足能解放人性,而贫穷饥馑会使人性异化。《七患》言:“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在墨子看来,所谓的行“义政”,要使国民富足。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之时,有一段时间混得只有野菜汤喝,非常狼狈。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孔子的徒弟子路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头小猪,杀了给孔子打牙祭,孔子问都不问便大嚼起来。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用来换酒,孔子也不问酒从何来张口就饮。鼓吹礼教的老祖宗一点礼义廉耻的影儿都没有了。

    后来孔子到了鲁国,鲁哀公久闻其大名,待为座上宾。在鲁哀公的欢迎宴上,筵席摆得不端正孔子不坐,割下的肉不方正孔子不吃。

    子路颇为惊诧,上前问道:

    “先生为什么跟在陈、蔡时的态度相反呀?”

    孔子说:

    “过来,让我告诉你。从前我们是苟且偷生,现在我们则是要获取道义。”

    饥饿困逼之时,则不惜妄取以求活命,礼义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到了饱食有余之际,礼节规矩就来了。

    如果礼义只在不饥不寒、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才适用,那么,这种礼义就该打个问号了。要么是礼义本身是虚伪的,要么鼓吹礼义的人是虚伪的。

    墨子要求执政者“兴天下之利”,这里所说的“利”,主要指使民“富庶”。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墨子提出要增产节约“强本节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指的是开发本国资源,再加上节俭。

    节俭为何?墨子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且还是一个以民众言论与利益判断是非利害的实用主义者。墨子“言必三表”的另外“两表”说得很明白。“有原之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指的是倚重民声。“有用之者”:“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指的是可否为民众带来实际利益。(见《墨子·非命上》)

    重要的是,墨子认为国俭才能民富,“强本节用”首要在于反对国家官员的铺张浪费。他的《节用》《节葬》《非乐》都把矛头直接对准当时的天子国君,《辞过》篇中也激烈批评“当今之主”“暴夺、民衣食之财”造成“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可以说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反腐败理论的思想家。

    在当时受儒家的厚葬观念影响,贫困的百姓往往因离世的家人一个葬礼被弄得倾家荡产,节葬可使百姓节省财力物力,王官贵族的隆重葬礼其背后是更变本加厉地剥削百姓,节葬更是反对王公贵族死后以活人殉葬,使百姓家破人亡,在今天,依然有人不顾一切要厚葬的。一位乡村村长的母亲死了竟然发动全村搞了一个极其隆重的葬礼,又有一个村委人都还没死就花一百多万为自己建了一个高度华丽的坟墓。

    节用对象只求实用不求华丽,吃饭只求吃饱和达到营养目的就够,不必吃得高档,街上许多辛勤的拾荒者要吃顿好饭都多么不容易,而一些人却能一餐吃上万块,还是用公款,饭菜非要吃剩一大半才叫有面子,才叫派头,买衣服一定要买最时尚的最流行的最名牌的,要是他们节省下来的钱能顺应天的意志去帮助有困难的人那多有意义啊,据说世界上最贵的数码产品,最名牌的服装,在我国的销量是最高的,许多追求时尚的人一年就换两三次手机,手机其实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打电话和发短信,信号收得好就已经很足够了,这功能那功能其实又有多少是常用的。世界上石油能源非常大,也造成很大的浪费,又没做好环境保护,形势很不乐观,而且据绿色和平调查,按现在世界上这种开采的速度,地球的石油也只能开采多40年就完了。节用对世界每个人都是要学习的。

    我们不一定要做到像墨家弟子那样以苦为极乐,但起码我们要学习墨家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家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就如后来陈仲和许行提出的“贤者与民同耕,反对不劳而食”。

    知足就是富有

    【原文】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倍乎,若则不难。(《墨子·节用上》)

    【大意】制造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财物不浪费,民众不劳乏,兴起的利益就多了。去掉王公大人所爱好搜集的珠玉、鸟兽、狗马,用来增加衣服、房屋、兵器、车船的数量,使之增加一倍,这也是不难的。

    能用就可以,知足才是富有这一切都是源于不知足的心态,如果有知足的心态,节位就自然行之,知道满足就是富有。

    远古时期,物资贫乏,强本节用便成为利民兴国的重要手段。因而,古时候贤明的君主,为倡导节约,常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规定。

    技艺:凡天下百工,如制车轮的、造车子的、制皮革的、烧陶器的、冶炼金属的、当木匠的等,使各人从事自己擅长的技艺,以满足民众的需要就可以了。

    饮食:足以充饥增气,强壮手脚身体,耳聪目明,就可以了。不极尽五味的调匀和香气的调和,不招致远方珍贵奇异的食物。

    衣服:冬天穿天青色的衣服,又轻又暖和;夏天穿细葛布或粗麻布,又轻又清凉,就可以了。

    房屋:房屋四旁可以抵御风寒,上面可以防御雪霜雨露,房屋里面光明洁净,可以祭祀,墙壁足以使男女分别居住,就可以了。

    丧葬:衣三件,足以使死者肉体朽烂在里面;棺木三寸厚,足以使死者骨头朽烂在里面;掘墓穴,要深但不通泉水,尸体的气味不发泄出来,死者既已埋葬,生者就不要长久因丧致哀。——《墨子·节用中》

    请不要在这些近乎苛刻的规范面前闭上眼睛。正因为有这种尚勤节俭精神的传扬,人们才不至于被铺张浪费、花天酒地的腐朽意识所淹没,才一点一滴地积累起为我们生存所需的物质文明。

    正如墨子所说的:“衣食是人活着时利益之所在,然而犹且崇尚节制;葬埋是人死后的利益之所在,为何独不对此加以节制呢?”

    节用就是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穷奢极欲,崇尚节俭。凡事以够用即可,而不要追逐奢侈。节葬就是提倡安葬从简。众所周知,儒家提倡的葬礼也是有很多讲究的。父母妻子逝世,均要服丧礼三年,并且在服丧期间要简居少食,人饿的脸发青眼发黑身子不能走路才算孝道。墨子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三年不仅浪费时间,荒废耕作,而且因此妨碍人丁增长,造成生产落后,国力削弱。他认为,人死后往土里一埋就可以了,恢复正常的生产劳作,这样才有利于人民本身和国家。儒家是讲究厚葬的,对于各个等级的人制定了不同的厚葬标准。墨子反对厚葬,认为人死后有三件衣服三寸棺木埋在土里不让尸臭飘出来就可以了,所有的陪葬殉葬奢侈陵墓都是浪费人民的财产。毫无疑问,墨子的这些观点即使放到现在也是正确的。两千多年过去了,繁文缛节,铺张浪费,还在像蛀虫一样危害着我们。

    因为知足就不觉得还缺什么,而什么也不觉得缺少就是富裕。俗语有云:“知足者常乐。”老子也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会感到永远快乐。

    如果把“知足常乐”转换为弗洛伊德笔下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升华——那不也是一个伴随着个体生命始终的、在“知足”与“常乐”之间重建平衡支点的过程吗?阿Q得意的时候,想着“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但无收敛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有限机会之间,只能达到暂时的、相对的和谐,主体也只能得到暂时的满足。而人生在世,却有做不完的玫瑰色的梦。学者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其中有一段话大意是:一欲既终,他欲随之,终竟慰藉不可得。这就是涌动不息的欲望之潮。个体自有生命开始,就意味着需要的产生。随着人体的发育,以及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需要也随之不断升华,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体的自身生长发育便会受到阻碍。这种生理上的、物质上的需要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对这些需要要求得过分,便又会陷入欲望膨胀的泥潭。人都有欲望。人的欲望与生俱来,挥之难去,但同时人又是具有理性的高级动物,应该而且能够把握好欲望的“度”。人活在世上,有些东西应该得到,也能够得到;有些东西不该享有,也不能攫取。老子曾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纵观今日一些落马之人,探其原由,“祸咎”概莫能出其“不知足”和“欲得”之外。王宝森、胡长清、成克杰……贪婪的欲望使得一个又一个春风得意的“能人”,从马上倏然坠地,沦为“阶下囚”,甚至走上“断头台”。

    一位古人说过:“善行乐者必先知足”,即:“穷人行乐之方,无他秘巧,亦止有退一步法。我以为贫,更有贫于我者;我以为贱,更有贱于我者;我以妻子为累,尚有鳏寡孤独之民,求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我以胼胝为劳,尚有身系狱廷,荒芜田地,求安耕凿之生而不可得者。以此居心,则苦海尽成乐地。”换成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该知足了。从物质享受角度考虑,我们每个人确实应当有个知足的心态,因为“人心难满,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知足者常乐,知足便不作非分之想;知足便不好高骛远;知足便安若止水、气静心平;知足便不贪婪、不奢求、不豪夺巧取。知足者温饱不虑便是幸事;知足者无病无灾便是福泽。所谓养性修身,参禅悟道,在常人理解,无非就是个散淡随缘,乐天知命。“知份心自足,委顺常自安”,这其中的玄机,就靠自己去参悟了。过分的贪取、无理的要求,只是徒然带给自己烦恼而已,在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还没有尝到快乐之前,已饱受痛苦煎熬了。因此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我们如果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驾驭好自己的欲望,不贪得、不觊觎,做到寡欲无求,役物而不为物役,生活上自然能够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了。

    人,在不知足中绝对地追求,在自得其乐中相对地满足。知足,使得人在自我释放和自我克制之间,砌筑了一个生命安顿的心理平台。在“见好就收”的意义上,提前规避了未知的风险。知足常乐,在相对满足和绝对追求之间,重建了一种平衡。一方面,知足常乐少了些焦躁、少了些由色而空的虚无。比起“无欲”的禁锢,“知足”多了一层人情味;比起“一无所有”的自得与佯狂,“知足常乐”返回了世俗理性。“人心不足蛇吞象”用作欲望无限膨胀的喻象符号,是“知足常乐”的反向修辞设计。

    死者与生者

    【原文】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墨子·节葬》)

    【大意】死者既葬,生者不要久久因丧而哀。

    死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人都难免一死。

    对每一个生命来说生是短暂的,死才是永恒的。

    死者死了,活着的人该怎么办?

    一种是更加健康、积极地生活,以绚烂多彩和丰富的人生来祭奠死者的亡灵。这样,死者的生命便在生者身上得到了延续,代代相承,所谓历史和民族就是这样形成的。

    祭奠死者,不仅是缅怀,而且是使生者更有生的勇气。

    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只会激起后面的战士更勇猛地冲上前去。所以说,死不仅仅是肉体的消亡,它是为生者铺平前进的道路。

    即使是非正常的死亡,如意外灾祸、自杀等,也能够带给生者以提醒和反思。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要防患和警惕的。

    另一种是不管情不情愿,乐不乐意,整日为死者哭哭啼啼、悲悲切切,人生道路便从此蒙上阴影,从此失去许多选择的自由。死者死了,生者也因此而进入半死不活的状态。

    为失去亲人、朋友而悲痛,这是人之常情,但因此而成为对人的一种要求和规范,并由此而制定出一整套礼节和仪式,则是一种罪恶。

    古时,最极端的就是王公贵族的葬礼,用活生生的生命去殉葬,这是为公开杀人找了一个最无耻的借口。

    丈夫死了,要号召女人守寡,最好是跟着去死,这样就被称为烈女,树碑立传以留后世。杀人不用自己动手,其手段更为卑劣狡猾。

    再次是久丧,国君或长辈死了,三年五载,大臣不理政务,农人不事农活,学子不读书修业,生命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死人夺去了一大部分。

    儒家在中国盛行几千年,有利有弊,鼓吹礼教则为弊端之首。

    墨子反儒,意在反这些戕害人性的僵死的教条。

    害人不浅的历史厚葬陋俗

    【原文】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墨子·节葬》)

    【大意】算厚葬之事,实在是大量浪费钱财;计算长久服丧之事,实在是长久禁止人们去做事。财产已形成了的,掩在棺材里埋掉了;丧后应当生产的,又被长时间禁止。用这种做法去追求财富,就好像禁止耕田而想求收获一样。

    墨子认为实行厚葬,居丧时间长,做几层的套棺,做很多衣服、被子,送殡像搬家一样;三年服丧期内哭哭啼啼,别人扶着才能站起来,拄了拐杖才能行走,耳朵听不见声音,眼睛看不见东西。这足以丧亡天下。

    按照丧礼,国君、父母、妻子、长子死了,要服丧三年;伯父、叔父、兄弟死了,要服丧一年;族人死了,要服丧五个月;姑、姊、舅、甥死了,都有几个月的丧期。这些都是应该废止的。

    人难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无论是泰山或是鸿毛,死后都一样,都是化作一股轻烟,一堆白骨。人来自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这是自然的法则。

    但有些人却不信这个,偏偏要与自然规律较劲儿,总想弄个长生不老、不死之类的,所以中国古代炼丹术特别发达,寻求长生不老的人也特别多。实在抗不过死,怎么办?那就搞厚葬,活着用不尽了,死了也要带着走。

    仔细想来,这些人在世时并没好好地生活过,一心想的是死后怎么办,该住什么样的房子,穿什么样的衣服,睡什么样的棺材,如何使那一堆臭肉十年百年不烂,等等。于是,年纪轻轻就为自己修墓穴,把金银财宝大批大批地往土里面埋,把自己的家奴、仆人杀掉陪葬。

    这些人活着总在想死,死后还害人。

    这些人能是吃不饱、穿不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贫苦百姓吗?

    厚葬之风,一害自己,二害他人,实不该有。

    鼓吹厚葬的人,要么是权欲熏天、要么是财迷心窍,腐化堕落;要么是讨王公大人的欢心,捞几个赏钱,反正没一个是生理正常的人。

    这最后一类比前两类更为可恶。自己并不富有,却鼓吹厚葬,很有些在富人面前摇尾巴的味道。对广大贫苦百姓来说,则又是一种麻痹和腐蚀,让穷人放松警惕,以为富人的荒唐有理,以为富人的举动值得羡慕,跟着眼馋跟着心热。

    然而厚葬居然能成为一种风俗和潮流,可见流毒之深。近代以来,文物出土不时爆出轰动性消息,不少人为发现了一座又一座古墓而奔走相告,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悲哀。在一具具殉葬的幼童骨骸面前,我们还高兴得起来吗?

    厚葬在近代已不像古代那么盛行,但流毒未曾肃清,因而在某些物质丰富而又精神匮乏的地区,又有死灰复燃之势。

    厚葬曾害了我们无数的祖先,难道还能让它继续害我们的后代吗?

    早在两千多年前,圣者墨子就对此痛加指责:厚葬在王公大人家中,棺木必定要多层,葬埋必定要深厚,随葬的文绣必定要繁富,坟墓必定要造得高大;这种情况在匹夫贱民家里也存在,他们竭尽全力不惜倾家荡产;在诸侯豪族家中,死人身上装饰着金玉珠宝,裹束着丝绸绶带。并把车子、马匹埋葬在墓穴里,还要多多制造帷幕帐幔,钟鼎和鼓、几筵、酒壶镜鉴、戈矛宝剑、羽旄旗帜、象牙皮革,将这些东西放到死者寝宫一起埋掉,内心才满足。至于生者陪死者而葬,天子、诸侯死了杀掉的殉葬者,多的几百,少的几十;将军、大夫死了杀掉的殉葬者,多的几十,少的也有好几人。若此风盛行,国家必定贫穷,人民必定减少,刑法政事必定紊乱,生命将在这样血腥的习俗中变得灰暗无光。

    丧葬与人道

    【原文】哭泣不秩,声翁,缞绖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陬,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墨子·节葬》)

    【大意】哭泣无时,不相更代,披缞系绖,垂下眼泪,住在(守丧期所住的)倚庐中,睡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又竞相强忍着不吃而任自己饥饿,衣服穿得单薄而任自己寒冷。使自己面目干瘦,颜色黝黑,耳朵不聪敏,眼睛不明亮,手足不强劲,(因之)不能做事情。

    人死了,哀婉痛惜,人之常情。祭奠以作永远的告别,居丧以告慰逝者的英魂,活着的人能从这些仪式中感受到人世的温暖和亲情。

    丧葬的本义是人道。但具体的丧葬行为,却与人道相悖甚远。

    古时,王公大人办理丧葬,必定是大棺套中棺,皮革裹三层,随葬的璧玉准备好,加上戈剑鼎鼓壶大盆,刺绣衣服和白练,车马的璎珞上万件,车马女乐也都准备齐全,还必定要除清墓道,修建的陵墓比山陵还要高。

    如此巨额的财富是从何而来?自然是用百姓的血汗换来的,就这样轻易地埋到地下,加剧了百姓生活的贫困。

    现代人不以古人为鉴,并做出一些错上加错的蠢事。有权的迫令职员下属为自己过世的亲人披麻戴孝;有钱的大肆修陵凿墓,不知用这些钱来为社会多行善事。这足令人深省。

    古时候居丧的方式,更无人道可言。

    无论是否真的哀痛,也无论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按既定的方式行事:哭泣不分昼夜以致声咽,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守在墓旁边的茅屋里,睡在茅草上并枕在土块上,还要相互强制着不进食而挨饿,少穿衣服而受冻,弄得脸色又黑又黄,消瘦不堪,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手脚无力,不听使唤。

    可见,凡属与人道相悖的丧葬,都该废止。

    现今已没有古时候的丧葬仪式了,但实质上相仿的东西,是否还在束缚着我们呢?

    墨子与现代人的修身

    【原文】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修身》)

    【大意】好的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的方法树立,君子必须具有君子的品行,必须用身体力行来得到美誉。

    墨子认为那些平素简单而草率地做事、为人惯于以巧诈方法投机取巧的人,是不会赢得名望、树立美誉的。他强调有高尚德行的人要“以身戴行”,要行得端,做得正,言行合一。墨子说:“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声称那种总是思考着如何谋求好处、忽视树立好的名声、苟且行事、却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是从来不曾有过的。

    墨子在《修身》篇中主张君子要言行合一,要重视好的名誉,并一再强调名誉的得来要靠自身不断努力修养,“言不信者,行不果”,“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及墨家学派的其他成员大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手工业者,他们有着丰富的劳动经历,十分注重实践的价值和作用,因而墨家自始至终都竭力宣称要躬身实践,不崇尚空谈。在他们看来,名誉由实践行动而来。

    在今天,人们要获得好的名声,赢得别人的称誉和赞美,也要通过自身的身体力行才能达到,不能靠苟且行事,投机取巧来实现。人们应该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不可一味追名逐利,沽名钓誉,而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说则已,一旦说了,就一定要说到做到,要以“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则要求自己,真正做到言行合一,“以身戴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好的名誉,树立起好的声望。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在

    【原文】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墨子·修身》)

    【大意】说话不图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明白。

    墨子认为,说话不需要太复杂,只要含智慧,别人听得明白就行,文章不需要太华丽,只要能看得明白就行。墨子简单的几句话给了我们深刻的道理。做人就是要有简单的心态。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整天考虑的是他人对自己如何如何评论,必然活得累;自觉追求淡然恬静的人,自然是荣辱毁誉不上心,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人,做个古人所说的:“没事汉,清闲人”。

    “没事汉,清闲人”看似简单,实际上可隐藏着做人的大学问。

    “没事”与“清闲”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精神上的自由。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到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似乎不谋而合。萨特在他的《苍蝇》一剧中,借众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说:“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类是自由的。”

    就像卢梭所说:“在所有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做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当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规则的,所谓“绝对的自由世界”纯属子虚乌有。

    说到底,自由就是顺心尽兴,但能顺心尽兴不是酒色财气,吃喝嫖赌,而是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要奉献,但不亏心。要顺和,但不违心,不同流合污。所谓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是说,人生无论宏大的还是微小的,总要或总在追求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求。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付出所得,似乎也应受之无愧。但若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变成无止境的追求,并以此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会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评职称,一次调级,一次提干没能满足,甚至其中有明显不公,也不可耿耿于怀,伤心劳神而穷追不放,甚至于放肆撒泼。这样既无面子,又不宜养生。

    与人相处得理时,别咬住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那些非原则的小事不要太认真儿,闹得不欢而散。如此日久天长,就成为“有人缘”的好人。但是生活是复杂的,处处有矛盾,事事有原则。

    经验告诉我们,心愿与现实常常阴差阳错,或歪打正着。你想当演员,各种因素却同时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还得钻地沟。但只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断充实自己,“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天生我材必有用”。“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不死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起码也落个精神充实自由,在精神世界里汪洋恣肆、自由腾飞。

    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只要你愿意做个“精神漫步者”。

    还是卢梭说得对:“人的自由并不仅仅是在于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能够做他不愿做的事”。把做事,做人分开,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红尘滚滚,步履匆匆。为名来,为利往,为一日三餐奔波。浮躁的心难得被什么打动。

    不经意间,却听到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一对年已耄耋的夫妇,女的因偏瘫长年卧床,男的亦患上轻度的老年性痴呆症。每天每天,做丈夫的总是坐在妻子的床旁,默默地陪伴着老妻,偶尔说上几句话。做妻子的则总是抓住丈夫的一只手,无言地摩挲着。到了吃饭的时间,丈夫就会搀扶起妻子,走到饭桌边,和儿子一家共进餐。老妇人如果不慎呛一下,就会有一只布满老人斑的大手轻轻拍拍她的背……

    吃过饭,两位老人就手拉手地在沙发上小坐,看着儿孙们收拾饭桌。一日又一日,老人就这样和儿子一家过着清贫的生活。

    呵,黄金万两又怎样?黄金年华又怎样?从这对老夫妇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中,我们读出了他们在几十年沧桑岁月中相濡以沫的幸福。最重要的是人间至情啊,他们拥有了。

    作家刘心武说过:“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简单是一种美,是一种朴实且散发着灵魂香味的美。简单不是粗陋,不是做作,而是一种真正的大彻大悟之后的升华。

    现代人的生活过得太复杂了,到处都充斥着金钱、功名、利欲的角逐,到处都充斥着新奇和时髦的事物。被这样复杂的生活所牵扯,我们能不疲惫吗?

    梭罗有一句名言感人至深:“简单点儿,再简单点儿!奢侈与舒适的生活,实际上妨碍了人类的进步。”他发现,当他生活上的需要简化到最低限度时,生活反而更加充实。因为他已经无须为了满足那些不必要的欲望而使心神分散。

    简单地做人,简单地生活,想想也没什么不好。金钱、功名、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当然是一种人生。但能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斤斤计较、欲望和诱惑之外,不依附权势,不贪求金钱,心静如水,无怨无争,拥有一份简单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人生吗?毕竟,你用不着挖空心思去追逐名利,用不着留意别人看你的眼神,没有锁链的心灵,快乐而自由,随心所欲,该哭就哭,想笑就笑,虽不能活得出人头地、风风光光,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活未必都要轰轰烈烈,“云霞青松作我伴,一壶浊酒清淡心,”这种意境不是也很清静自然,像清澈的溪流一样富于诗意吗?生活在简单中自有简单的美好,这是生活在喧嚣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晋代的陶渊明似乎早已明了其中的真意,所以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简单地生活其实是很迷人的:窗外云淡风轻,屋内香茶萦绕,一束插在牛奶瓶里的漂亮水仙,穿透洁净的耀眼阳光,美丽地开放着;在阳光灿烂的午后,你终于又来到年轻时的山坡,放飞着童年时的风筝;落日的余晖之中,你静静地享受着夕阳下清心寡欲的快乐……

    简单是美,是一种高品位的美。

    高石子背禄向义给现代人的启示

    【原文】夫倍义而乡禄者,我常闻之矣。倍禄而乡义者,于高石子焉见之也。(《墨子·耕柱》)

    【大意】违背义而向往俸禄,我常常听到,拒绝俸禄而向往义,从高石子这里我见到了。

    高石子,墨子弟子之一,墨子曾叫人向卫国君王推荐他,卫君给他的俸禄优厚,位于卿大夫之列。但高石子三次朝见卫君,竭尽其言,卫君却不采纳实行,于是高石子毅然辞去了卫国的高官厚禄。这种“背禄向义”的高尚品质得到了墨子的高度赞赏。

    在这里,“禄”与“义”代表了“个人索取”与“奉献社会”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墨家所提倡的“义”是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主要内容的。在墨子眼中,万事莫贵于“义”,甚至珍贵于生命,更别说高官厚禄这些身外之物了。所以当他的另一个学生胜绰为了厚禄,竟然违背道义,纵容齐国大将项子牛三侵鲁国时,墨子严厉批评了他这种“向禄而背义”的行为,并派另一个学生高孙子前去请求项子牛辞退胜绰。墨子这种“背禄向义”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此后几千年的国人。

    托尔斯泰说过:“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入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儿欲望,多一点快乐,有什么不好!

    一个人的快乐,

    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

    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钓者之恭非为鱼

    【原文】约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鲁问》)

    【大意】钓鱼人躬着身子,并不是对鱼表示恭敬;用虫子作为捕鼠的诱饵,并不是喜爱老鼠。

    鲁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各有所长,一个酷爱学习,一个好善乐施。鲁君因此而深感为难,不知将来把皇位传给谁好,就向墨子请教。对此,墨子以钓鱼和捕鼠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指出:钓鱼者躬着身子钓鱼,并不是对鱼表示恭顺;捕鼠者以内饵引诱老鼠,也不是对老鼠有所偏爱,恭顺与赐饵的背后都隐藏着捕杀的动机。每种行为表面的背后,都深深地隐藏着不以示人的本质。只有将其表面行为、内心的动机和最终的效果结合考察,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做到省察事物的本质。所以墨子建议鲁君“合其志功而观焉”。

    在中国人崇尚谦逊礼让的传统氛围中,如果急功近利,则往往欲速不达。相反,表现得淡泊名利,名声反而越大,获取权力地位的可能就越大。因此世人常为追逐权力而用各种假象来伪装自己,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例如隋朝的亡国昏君隋炀帝杨广,为了争当太子,就很会“矫饰”自己。

    荣誉有虚实之分,有些人的荣誉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是通过投机取巧,蒙混过关,得一虚名,招摇过市,终有一日这种虚名就会被人戳穿而狼狈不堪。

    现在还有一种人是靠着手中的权势自封荣誉光圈,什么先进工作者、什么模范等,现在都成了机关单位某些领导的专用称号,所有的光环都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样才像个人物。比如成克杰、胡长清等都是各种荣誉的获得者和享受者,但是终究成为人民的千古罪人,戴在他们脖子上的荣誉光环,最后成了他们罪行的枷锁。

    荣誉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价值得到公众的承认,是社会根据他的贡献馈赠给他的,不是你可以伸手要到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能够最终获得荣誉。

    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的儿子,是专管天下商业的神灵,就像中国的财神爷一样,他想考证一下他自己在人间百姓中的地位有多高,就来到人间。一天,他化装成顾客来到一家雕刻店,指着宙斯的头像,问店主:“这个值多少钱?”店主告诉他值七赫拉,他又走到自己的头像前,问道:“这个值多少钱!”店主指着宙斯的像说:“假如你买那个,这个就算是添头,不要钱,白送。”赫尔墨斯本来想听听人们对他的赞赏,想了解一下自己在人间的地位有多高,也就是想知道他的荣誉怎么样,没想到吃了一鼻子灰,讨了个没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名利荣誉,不顾自己的死活,玩命地奋斗,不分白天和黑夜,最后虽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名利荣誉,但是自己生命也耗完了,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为了追求虚幻的东西而失去了实在的生命,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

    实实在在地生活,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不要为了一个虚名而活,也不要强求人家怎么看你,只要你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只要你活得有价值,对别人有好处,你自然就会获得一定的荣誉。如果为了荣誉而活,那你就会感到活得很累,活得失去了自己,活得没有了快乐,所以,人的荣誉和名利不可以强求。

    名誉毕竟是人的身外之物,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誉,而影响、损害、甚至送掉性命,就是舍本逐末。

    我们社会中许多人,他们常常在各种名誉下,生活得很苦很累,失去了常人生活的乐趣,总是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就像给自己带上了名誉的枷锁,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命的本真。

    不为虚名所累,就是一切以人为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要被眼前的花环、桂冠挡住了前面的道路,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拨开这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不因小成就而妨碍自己的大成功,这样,才能使你获得真正的荣誉。

    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沉重

    【原文】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墨子·亲士》)

    【大意】我曾听说:“我不是没有安定的住处,而是自己没有安定之心;不是没有丰足的财产,而是怀着无法满足的心。”

    墨子指出,没有知足则会产生恶,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欲望太多了,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每个人都应学会轻载,学会知足常乐,因为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沉重。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穿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头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头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流浪汉,于是就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丢掉了。”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

    “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故事很简单,却耐人寻味。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边,贪婪无边。

    贪婪的人,是欲望的奴隶,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不知所终。

    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却最终一无所获。

    古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能没有欲望;不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婪,因为贪欲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类欲望本身并没有贪欲,如果一个人从烟雾弥漫的城市里来到一个松林里,吸到清新的空气,非常高兴,谁也不会说他消耗氧气是过于贪婪。贪婪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盗窃,从邻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一个穷人会缺很多东西,但是,一个贪婪者却什么都会缺!

    贫穷的人只要一点东西就可以感到满足,奢侈的人需要很多东西也可满足,但是贪婪的人却永远也满足了。所以贪婪的人总是不知足,他们天天生活在不满足的痛苦中,贪婪者想得到一切,但最终两手空空。

    《圣经》上说,如果你得到的是整个世界,而丧失了自我的生命,那么,你也得不偿失。因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朋友,为了让生活充满快乐,丢掉贪婪的包袱吧!

    身外物,不奢恶

    【原文】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墨子·节用中》)

    【大意】墨子说:“除去无用的费用,是圣王之道,天下的大利呀。”

    墨子在《节用》中一再强调要强本节用,有用就可以,不要不知足。

    你应该明白: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但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

    终日奔忙为了饥,

    才得饱食又思衣,

    冬穿绫罗夏穿衫,

    堂前缺少笑貌妻,

    娶下三妻并四妾,

    又怕无官受人欺,

    四品三品嫌官小,

    又想面南做皇帝,

    一朝登了金銮殿,

    却慕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

    又问哪有上天梯,

    若非此人大限到,

    上到九天还嫌低。

    这首诗对那些贪心不足者的恶性发展写得淋漓尽致。物欲太盛使灵魂变态,就是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人越贪婪,人生越易致祸。古往今来,被难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贪婪者,多得不可计数。

    托尔斯泰还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其实,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统统视为身外之物。

    卡耐基曾说:“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认为,哲学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罗马政治学家及哲学家塞尼加也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且让我们记住,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可如此享受,而且他们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身外物,不奢恋”,是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胸怀。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遇事想得开,放得下。

    懂得放弃,洒脱生活

    【原文】昔上世暴王,不忍其耳目之淫,心涂之辟,不顺其亲戚,遂以亡失国家,倾覆社稷。(《墨子·非命中》)

    【大意】古时前代的暴君,不能忍住耳目的贪婪,心里的邪僻,不听从他的双亲,以至于国家灭亡,社稷绝灭。

    墨子指出,贪婪是心里的邪僻,是国家灭亡的原因。在现实社会有太多太多的诱惑,有太多太多的欲望,而许多人却无从选择,为名利蒙住双眼,不懂得放弃。

    有只狐狸被猎人用套套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生命,这是好死不如贱活式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在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在欧洲,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格言: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却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不懂得及早放弃的恶果。

    生活中,常有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比如大学毕业分手的那一刻,当同窗数载的朋友紧握双手,互相轻声说保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止不住泪流满面……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能长相厮守呢?固守着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友情天空。

    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景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点苦苦地守望呢?不如冷静地后退一步,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

    放弃也是一种明智。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你完全可以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甘拜下风,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两败俱伤;当你在家庭生活中发生摩擦时,放弃争执,保持缄默,就可以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使家庭保持和睦温馨。

    生命和死亡一直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小王第一次面对死亡是在14岁,爷爷过世,他第一次感到在生死之间人们真的是无能为力的,生命在那时告诉他的就是人类的渺小和卑微,没有人们能够留住的东西,几十年的生命都留不住,更不要说稍纵即逝的一种感觉。

    20岁那年,无休止的生病,那整整一年的时间,亲情一层一层的把他跟外面隔离。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小王打翻了药瓶,1000多粒的白色药片(维生素C)洒满了房间,它们躺在地下对他露出阴冷的笑容,小王跪在冰凉的水泥地上,边拣边哭,那时,他对生命厌倦了,他看见了天堂里的春天,于是,小王吃下了几个月才吃得下的药片后还割了手腕,这是他第二次自杀。

    小王在昏迷了两天之后被救了过来,醒来的时候,他看见的是一个洁白的世界和那么多带着泪水的笑脸,很多亲人同学都在小王的身边,那是他第一次看见刚毅的父亲抱着他痛哭,父亲的憔悴,母亲的悲痛欲绝,奶奶的病倒,小王在那一刹那明白了生命其实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活着,是一种责任,对每个爱他的人来说,活着就是对他们最根本最完整的报答,生命不是我们自己的,没有权利选择生的我们也没有权利选择死,那里不仅仅是因为道德良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爱,爱自己,爱别人,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有位心理学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累了,真的,真的不想活了,她说,死是一种解脱。是的,死仅仅对去了的人来说是一种解脱,而留下的人呢?你解脱了所带给他们的痛苦,要大于你生存的痛苦,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属于你的苦你就要承受,无论是生是死,你都不能把它们加到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身上,因为爱毕竟没有错,活着,在你最不堪的时候,你只要做到仅仅是活着就够了,死亡只是一种诱惑,它不是牵引,什么都可以放弃,唯有生命不能。

    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战争,疾病,车祸,事故,伤害,每天都有那么多向往阳光和空气的人在无辜地接受死亡,那是一种不得已,而我们能够平安的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享受着家人带来的温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生命呢?

    生命原本是简单的,很多东西我们要学会放弃,包括死亡。能够放弃就是一种跨越,当你能够放弃一切做到简单从容地活着的时候,你生命里的低谷就过去了。

    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名利会使人相互残害

    【原文】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墨子·鲁问》)

    【大意】大国进攻小国,是相互残害,其结果必然祸及本国。

    齐国打算攻打鲁国,墨子对齐将项子牛说:“攻打鲁国,是齐国的大错。从前是吴王夫差向东攻打越国,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向西攻伐楚国,楚人被迫保护楚昭王逃往随国;向北讨伐齐国,俘虏齐将国书,并把他押回吴国。结果诸侯们来报仇,百姓因疲惫不堪而不肯效力,因而国家灭亡了,吴王自己也被杀死了。从前,晋国的智伯攻打范氏、中行氏,兼并了他们两家的土地,结果引来诸侯报仇,百姓也因过于劳苦而不肯听命,因而国破家亡,自己也遭杀身之祸。所以大国攻打小国,是相互残害,灾祸必反过来殃及本国。”

    墨子“非攻”的主题就是反对大国对小国的侵略,谴责大欺小、强凌弱的暴行。为了制止这种非正义的战争,墨子站在大国的角度上,从两个方面讲述了侵略他人、灾祸必将反及于己的道理。首先,大国攻打小国,不仅耗尽了本国的资财,民众也因不停的征战而疲惫不堪,怨言四起,这样就将失掉民心,虽然兼并了大批土地,也不能保有。其次,不停地攻伐他国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必将引起天下诸侯的恐惧与愤恨。“唇亡齿寒”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天下诸侯一定会群起而攻之,这样国破身亡的结局就自然不可避免了。

    可惜在名与利的诱惑下,能清楚地认识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见。

    有的人为了名和利铤而走险,最终身败名裂,有的人是为了名和利什么事情都敢做。

    人生就是一个名利场,时时处处充斥着各种诱惑。但她又不只是一个名利场,每个人都应该想到在世上留下些什么,而不是他自己得到了什么。做人不应“享一时之寂寞,取万古之凄凉”,追名逐利时,奉劝诸君少些贪欲,多些知足,莫为名利遮望眼。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刘希夷写了一首诗《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刘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之问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刘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给人看。宋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刘希夷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

    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刘希夷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叫塔尔达利亚的数学家,在国内的数学擂台赛上享有“不可战胜者”的盛誉,他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找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这时,有个叫卡尔丹诺的人找到了他,声称自己有千万项发明,只有三次方程式对他是不解之谜,并为此而痛苦不堪。善良的塔尔达利亚顿生同情之心,把自己的新发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谁知,几天后,卡尔丹诺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三次方程的新解法,将成果据为己有,他的做法虽然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欺瞒了人们,但真相终究还是大白于天下。现在,卡尔丹诺的名字在数学史上已经成了科学骗子的代名词。

    宋之问、卡尔丹诺等也并非无能之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是很有建树的人。就宋之问来说,纵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名扬天下。糟糕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出名之事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一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咱们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美名变成恶名。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分追求,若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已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振,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何其可悲。

    勤俭节约则昌

    【原文】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节用中》)

    【大意】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这一点宋儒司马光有过很精彩的论述。他认为当时“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随,吾不以为病,……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当时就有人讥笑司马光糊涂,不开化,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有道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人生活上俭,需求上就少,欲望少,就可直道而行;而多欲,则必贪富贵,想富贵,但钱不够用,这样在官则必贪,在民则必盗。

    司马光的要义在崇俭鄙奢,以为俭乃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美德,弃俭而尚奢,无异于本末倒置,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从老年人的角度视之,年青一代不知世事艰难,更不明“梁肉不企骄奢,而骄奢自来”的道理。且年轻人正在长知识、求进取之时,在物质享受上耽陷太多的精力,过于追求美食、鲜服,就会徒耗许多宝贵时间。其实这不仅仅是家庭和个人经济条件如何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风气和修养的问题。司马光反对当时风俗侈靡,请客送礼,大肆铺张,坚持淳厚风俗、以俭为美。这使我们很自然地就联想起今天的情况来。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人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年轻人讲享受,谈消费,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在观念上完全不同了。司马光若能看到今天的情况,真不知该发何议论!或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观念自然要变,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是会随之变化的,有何可非议的呢?其实,这里边有个作风的问题。过于吝啬自然可笑,肆意铺张浪费则更属可恶。穿往于细事之中,礼尚往来之际,确有个修养问题。将物质文明孤立起来,抽掉了精神文明,无论如何总是一种缺憾。司马光“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的说法就非常可取,无论朋友亲戚,常聚常会,年节假日纪念性或象征性的礼品相酬,彼此其乐融融。情厚不在礼重,反之,情薄而处利害中倒可能要以厚礼维系。那种以厚礼相交的友情不是很悲哀、很尴尬的事吗?

    司马光还列举了大量正反两面的例子,说明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以俭立名,以侈自败”,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恐怕亦不乏实例,差不多人人都可以举出一些。说到底,俭是一种克制,奢是一种放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没有克制和自持,是不可想象的。明代姚舜牧说得好:“惟清修可胜富贵,虽富贵不可不清修。”洋人歌德说得亦好:“低等动物受它的器官的指导;人类则指导他的器官并且还控制着它们”,“毫无节制的活动,无论属于什么性质,最后必将一败涂地”。司马光文中历数了不少一败涂地者,这是很值得那些在物质欲望方面恶性膨胀之辈深思的。

    分出生活的轻重缓急

    【原文】择务而从事焉。(《墨子·鲁问》)

    【大意】选择最重要的事情进行。

    人生有很多事情要等你去完成,然而生命有限,时间不等人,你不可能每件事都能完成。所以就分出轻重来,事有轻重缓急。

    哲学上讲究“两点论”和“重点论”,既要抓重点又要顾及全面,主张在保证大局无碍之时先做些重点紧急之事,而后再做其他的事,目标的实现就容易多了。人生的事情也应如此。

    根据你的人生目标,你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制订一个顺序。有助你实现目标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面,依次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个顺序,并把它记在一张纸上,就成了事情表。养成这样一个良好习惯,会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标靠近一步。

    我们可以每天早上制订一个先后表,然后再加上一个进度表,就会更有利于我们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了。

    美国的卡耐基在教授别人期间,有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他,看到卡耐基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他问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在哪儿呢?”

    卡耐基说:“我所有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你今天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老板紧迫着问。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卡耐基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位公司老板困惑的神态,卡耐基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地处理。结果,完了。”说到这儿,卡耐基双手一摊,耸了耸肩。

    “噢,我明白了,谢谢你,卡耐基先生。”几周以后,这位公司的老板请卡耐基参观其宽敞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感谢你教给了我处理事务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样,一张桌子不够,就用三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法子以后,情况好多了,瞧,再也没有没处理完的事情了。”

    这位公司的老板,就这样找到了处事的办法,几年以后,成为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我们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出一个事情表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制订一个顺序表,你会对突然涌来的大量事务手足无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