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第二天上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天上午,一个年轻人开着一辆轿车来了。这个人进了门说自己就是李红兵。他握着老七的手说:“老李大叔,听到你昨天晚上的电话,我一夜都没敢合眼,我想了很多很多。决定过来采访你,为农民兄弟呐喊呐喊。”

    老七是知道有这么一份报纸的,但村里订的报纸都在村长家里,平常日子他也看不到,也不知道里面都写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老七认识的字也不多,给他一张报纸他也读不到底。可他知道,能够上报纸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以前他爱看电视里的《焦点访谈》,里面常常会为老百姓说话,可是这几年焦点访谈和以前的不大一样了,老是表扬表扬的,就没劲了,他看得也就少了。现在记者来找他,要为他呐喊。虽说呐喊的准确意思他还理解不了,但他想,反正是让乡里弄成这个样子了,人不人鬼不鬼了,不如就呐喊一回吧。

    他就招呼记者坐下来,找出过春节没舍得吸完的香烟给他吸。记者也不客气,点上吸了几口,打开一个名叫录音机的盒子,要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说一遍。老七就从上一回县长来送温暖,村里的老九被人喊成了老冒说起,一口气说到了昨天下午到乡政府大门口喝农药。不过他没把瓶子里盛的是肥皂水一事说出去,他觉得那样说了丢人现眼哩。等记者问他要喝的是什么农药时,他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是乐果。

    说完了后,记者要给老七来一张照片,老七手里捏着那个他没舍得丢掉的瓶子,做出一个要喝的姿势。记者咔嚓一下拍下来,又拍了空荡荡的猪圈,再拍了几张老七家里的照片,然后跟老七说:“大叔你就好好等着吧,事情很快就会有结果出来的。到时候你就扬眉了吐气了。那时再也没人会叫你老冒了。”

    老七千恩万谢,要留记者吃一顿饭,记者笑着说:“我们有纪律的,不能在这里吃饭。再说事情还没解决,也不敢吃啊。”

    然后他就出门,钻进轿车里,呼地一声走了。

    村里来轿车的机会不多。以前乡长来找村长,开着轿车来,但乡长来找村长的时候也不多。再就是县长来的两次坐了轿车。所以村里来个轿车很是稀罕。更加稀罕的是这轿车里面的人是来找老七的。村里来看热闹的人就觉得这老七有点门道,纷纷过来打听。老七呢,现在还不能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只是笑,说:“我一个老冒的,哪里有啥门道?人家是走路走渴了,进来讨一碗水喝呢!”

    如果有人真的来讨一碗水喝,也不会转弯抹角的跑老七家讨。况且还是个开着轿车的有钱人呢?大伙就越发觉得老七有点门道。老七呢,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把一张脸里里外外都弄得灿烂无比。

    中午老七就把过春节剩下的半瓶白酒拎出来,叫老婆弄了两个菜,美美地喝了一通。喝醉了,满嘴胡话,骂过了村长骂乡长,骂得痛快,最后连那个笑容可掬的县长也骂到了。

    下午醒了酒,老七就出门乱走。村里现在都闲着,满大街都是人。老七专门挑人多的地方去,跟人家闲扯。这时关于老七到乡政府大门口喝农药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人们就问他这事儿。老七嗤嗤着笑,说:“我能做那事?喝农药?我家里哪里有啥农药啊?要是讲喝酒还行,晌午我就喝了一瓶。不信你闻闻。”

    他张着嘴巴让别人闻,别人就说:“还喝酒哩,圈里的猪都让乡里拖走了,尽剩下吹牛不上税了。”

    老七很自信地说:“他们是拖回去替我养活着呢,是想替我省下猪饲料哩。到时候他们还不得乖乖给我送回来?要是少了一根猪毛,我都得让他们给赔一根金毛哩。”

    都说老七疯了,好好的一个人硬是为了贪图县长的那点东西,让人给弄疯了。还说老七也没吃亏,不是有一顶老冒的帽子吗?这回谁也抢不去了。

    老七也不跟他们争辩,把两只手反背到身后,往别处去了。嘴里还哼着一支当地有名的黄色小曲儿,显得很是开心。村里人纳闷是纳闷,但都明白,要是这样的事情摊在自己身上,要是自己家圈里的猪让乡里给拖走了,自己的表现不会比老七更好。

    其实呢,老七心里也在捉摸这事情,也没什么大把握。只是事到如今,死马也得当成活马医治了,且先把派头摆弄出来,唬唬村里那些眼皮子浅的人。万一来呐喊的呐喊不出来,再另想办法吧。反正大不了不活了。要是真到了自己非要戴上那顶老冒的帽子,而且再也摘不下去了的地步,说不好,就是真的揣一瓶剧毒的农药到乡里或者干脆到县里去喝,也未可知。

    接下来老七就一心一意地等着结果。

    不过想想,那个他并不认识的骑自行车的人,他跟他非亲非故的,他为什么要帮他啊?而且他怎么就能从兜里掏出张记者的名片来给他啊?那个年轻的嘴巴上刚刚长出毛来的小伙子,就听他那么一说,再拍两张照片,自己家的那口可怜的猪就会自己跑回来,跳进圈里去?

    太传奇了吧?

    老七想,要是真的,那不比电视剧里面演的还要厉害?

    电视剧可是一些人吃饱了撑的编出来的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