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纲-美国的独立战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8世纪60、70年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欧洲再一次发生的显著的不稳定的景象,不再有统一的政治和统一的宗教观念。然而,通过由印刷的书籍、地图以及新的航海船激起的无边的想象力,使人们在这种混乱、竞争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控制世界上所有的海岸。进取心的无计划的、不连贯的爆发,取决于暂时的、甚至是偶然的超过其他人类的优势。通过这些优势的作用,这片新的仍然大部分荒芜的美洲大陆上,都住满了主要从西欧来的人们,而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作为欧洲人未来的家园被记下。

    促使哥伦布到美洲,达·伽马到印度的本来动机,是自古以来所有水手的永恒的第一动力——贸易。虽然到人口稠密、出产丰富的东方进行贸易的动机仍是主要的,并且欧洲的殖民者是商业殖民者,欧洲居民的梦想,是回到本国去消费他们赚取的钱财。而对于到美洲的欧洲人来说,生产力极为低下,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坚持下来的诱因,即寻找金矿、银矿。西班牙统治的美洲内的矿上,尤为盛产白银。到美洲去的欧洲人不仅有武装的商人,还有淘金者、开矿者、自然物资勘探者,以及不久之后的农耕者。在北方,他们征收毛皮。由于开矿和种植必须定居,他们迫使人民在海外永久定居。最终,出于多种原因,如同17世纪初英国清教徒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来到新英格兰,18世纪奥格尔索普把因负债坐牢的罪犯遣送到佐治亚,18世纪末荷兰把孤儿送到好望角一样,许多欧洲人干脆自己渡过海洋来寻找美好的家园。到了19世纪,尤其是轮船出现以后,欧洲人潮水般的涌入美洲和澳洲这两个新大陆,这股移民潮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达到了一个非常大的移民比率。

    就这样,出现了永久的欧洲海外人口,欧洲文化也传播到了比其发源国更为广阔的土地上。这些海外新团体把一些已有的文明带到新大陆上来,不过这种文明的发展正如它本身所体现的那样,是既无计划性又无预见性的;欧洲的政策制订者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对他们的处理方式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殖民地人民已经发展出对独立的社会生活的渴望,很长时间以后,欧洲的政治家和大臣们仍把新大陆当作远征的殖民地、国家收入的源泉、“领土”及“属地”。并且在殖民地的人口向内陆发展,摆脱了来自海洋的任何有效的惩罚措施以后,欧洲人仍把他们看作是母国的无能的属民。

    我们必须记住,直到进入19世纪,这些海外帝国之间的联系全靠海上的船只。陆地上最快捷的方式仍然是骑马,陆地上政治组织的团结及统一仍然受到马车交通的局限性的限制。

    18世纪60、70年代末期,北美洲北部的三分之二领土属于英国。法国已经放弃了美洲。除了巴西属于葡萄牙,一两个小岛和小片领土属于法国、英国、丹麦和荷兰之外,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加利福尼亚以及整个南美地区,都属于西班牙。最先证明帆船不足以把海外人口维持在一种政治系统下的,是缅因及安大略湖以南的英属殖民地。

    这些英属殖民地的来源和性质都很不相同。居民中不仅有英国人,还有法国人、瑞典人和荷兰人;马里兰的英国人信天主教,新英格兰的英国人则是激进的新教徒。一方面新西兰的移民们耕种自己的土地,公开谴责奴隶制度;另一方面,弗吉尼亚和南方的种植园主却日益增加对黑人奴隶的使用。在各州之间没有天然的普通的联系,从一州到另一州去,可能意味着必须沿海岸航行,这几乎与横渡大西洋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来源和自然条件否定了联盟的产生,但是由于在伦敦的英国政府的自私和愚蠢,他们被迫联合起来。他们被收税,但却没有关于税收花费的任何解释;他们的贸易被奉献给英国的商业利益;英国政府继续进行能够获得暴利的奴隶贸易,全然不顾弗吉尼亚人民的反对——虽然他们非常愿意保有和使用奴隶的——他们担心遭到日益增加的野蛮的黑色人种的反抗。

    当时,英国正划向更为专制的君主政体,乔治三世(1760~1820)的顽固的性格,更加剧了本国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冲突是由一项立法引起的,这项立法偏袒东印度公司而损害了美洲船主的利益。按照新条例规定运到美洲的三船茶叶,在波士顿港口被一队乔装的印第安人扔进了海里(1773年)。1775年,当英国政府企图在波士顿附近的莱克星顿逮捕两个美国领袖时,战争爆发了。英国人在莱克星顿开了第一枪;第一次战争却是在康科德发生的。(西北大学版147下)

    美洲的独立战争就这样开始了,虽然有一年多的时间,英国移民都表示不愿切断他们和母国的联系。直到1776年6月,起义各州代表召开的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与当时美洲殖民地的许多领袖一样,乔治·华盛顿拥有一支在与法国人交战中得到训练的军队,因此被推选为全国的总司令。1777年,一位英国将军伯戈因企图从加拿大进军纽约,途经弗里曼斯农场时被击败,并被迫在萨拉托加投降。同年,法国和西班牙向英国宣战,大大妨碍了英国的海上交通。1781年,康沃利斯将军统率的英国军队在弗吉尼亚的约克敦半岛被包围,被迫投降。1783年,在巴黎签署了停战协议,从缅因到佐治亚的十三州组成了一个独立的、拥有主权的州的联盟,美国宣告成立。不过在加拿大,英国国旗仍在飘扬。(西北大学版151右上)

    在四年的时间里,这些州只有一个借助联邦条约维持着的非常软弱的中央政府,他们似乎注定要分裂成相对独立的团体。但是考虑到英国的敌意和法国某种程度的侵略,分裂被推迟了。一旦分裂,立刻就会出现危险。1788年,宪法得到了通过,于是成立了一个更为有效的联邦政府,并拥有一个握有大量权力的总统。微弱的国家统一意识,也在1812年与英国第二次战争时得到改善。然而,各州覆盖的范围如此辽阔,而当时各州之间的利益如此不同——如果不是后来交通变得方便起来——以致于同盟崩溃并分裂成诸如欧洲各国一样大小的许多国家,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对于边远各州的议员来说,出席在华盛顿召开的会议是一个漫长、沉闷而又不安全的旅行。此外,在公共教育和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播中,机械的障碍事实上是不可逾越的。但是,对抗分裂的各种力量,也正在世界各地发挥作用。蒸汽轮船出现在内河,铁路和电报也相继出现。它们把美国从分裂中救了出来,把散漫的人民再次结合起来,使美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国。

    22年以后,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也效仿美国十三州,与欧洲脱离了关系。不过由于它们散布于大陆各处,受到山脉、荒原、森林和葡萄牙属巴西帝国的隔阻,所以始终没能联合起来,而是成立了一个个独立的共和国。在初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革命。

    巴西则是通过另一条途径走上了不可避免的独立道路。1807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占领了母国葡萄牙,葡萄牙国王逃到巴西避难。从那时开始一直到巴西独立,与其说巴西是葡萄牙的属地,倒不如说葡萄牙是巴西的属地。1822年,巴西宣布成为独立的帝国,由葡萄牙国王之子彼得一世统治。但是新世界从来没有赞成君主政体。1889年,巴西的皇帝被暗中遣回欧洲,从此巴西联合国就和其它美洲国家一样,走上了共和之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