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三十年2:天下第一帮-帮规行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下面,我要详细介绍盗窃行业里的秘密,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阅读下一章。

    攫取别人的财富,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抢,一种是偷。抢是强盗,偷是盗贼。在江湖中,盗贼是看不起强盗的。盗贼依靠手艺吃饭,富有“技术含量”。在江湖中,算命的自称相,盗窃的自称谋,在江湖中地位都很高。

    盗贼都有师承,有自己的一张江湖网络。没有师承的小毛贼,不会在江湖上立足,不是被驱逐,就是被抓捕。盗贼是一个富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入这一行的,也不是谁都能够做盗贼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去做盗贼,就会马上被捉。

    要做盗贼,需要条件。首先,身形瘦削,行动敏捷,反应机警,能够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能够预测到危险降临,能够瞬间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能做贼的,都是人精。

    盗贼一般都有比较好的身手,最少也要有点武术基础,关键时刻可以脱身。盗贼的常用工具中,有一种叫软竿,我在前面介绍过这种盗窃工具,是攀越墙壁房屋使用的。软竿用头发或者丝线编织而成,极富有韧性,一端附有挠钩。盗贼出门时,软竿缠在腰间,外罩衣衫,丝毫也不会有人怀疑。遇到紧急情况,软竿可以作为武器,当软兵器使用。盗贼都能熟练使用软兵器。

    下面再接着说盗贼的分类。

    盗窃集团分为好多个帮派,划分有地盘,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里,也会有不同的帮派,尤其是在今天这种城镇化愈演愈烈的时期。老城区是一个团伙的地盘,新城区是另一个团伙的地盘。如果你的后台背景足够硬,足够广,只要记清楚你是在哪里丢失了东西,告诉你的后台,一般都是能够找到的。这个我在前面已经说过。

    盗窃团伙分为好多个类型,在行话中,每个类型都有不同的名称。上面是按照地盘来划分,下面则是按照手法来划分。

    盗窃的时候,采取不同手法的盗贼,彼此是不常来往的,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个门派。

    按照偷窃手法来划分,可以分为很多种,非常复杂。这里,我就只说说陆上的盗贼。

    比如,要进入一户人家偷窃,不同的帮派,所采用的手法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的手法来划分,可以分为五派。江湖中人只要看看他们入室偷窃的手法,就知道属于哪一帮派。

    翻高头。这个帮派指的是翻墙进入,实施盗窃。其中的高手可以不借助任何器物,直接攀上高墙。行话叫作上手把子。而借助器物上高墙的,叫作下手把子。像冰溜子和我这样扛着竹竿偷虎爪家的,是下手把子。我们仅是盗窃集团中的小毛贼。

    开天窗。攀上屋顶,揭开屋瓦,从房顶进入屋内偷窃。这类盗贼需要有点轻功基础。

    开桃园。从墙壁上挖洞进入,实施偷窃。洞口越小,水平越高。从所挖的洞口形状,也能够判断出是哪一个帮派。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菱形。江湖之外的人看不出这些形状的区别,而江湖中人一看到这些形状,就知道是哪个帮派在干活。

    闯窑堂。乔装打扮,进入房屋,巧言令辞,趁人不备偷窃。

    吃恰子。撬门扭锁,直接进入。

    江湖上的大多数帮派,都遵循自己的偷窃规则。但也有帮派,大小通吃,手法不限,比如山东梁山帮,什么手法都会一些,但什么手法都不精。梁山帮,是江湖上的杂食动物。这种行为,为江湖不齿。

    入室偷盗说完了,再说说户外偷窃。户外偷窃也分好多种,一般来说,有三种:

    拍花。这是江湖上极为恶劣的一种盗窃手法,就是用迷药,迷翻路人,实施盗窃。

    插手。也就是扒手。就是用手指或者器物插入路人衣兜里进行盗窃。用手指的是其中的高手。用器物的,比如镊子之类的,是庸手。

    对买。就是掉包。用同等外形或者重量的物品,更换所要偷窃的财物。

    下面,我接着说盗贼偷窃的程序。

    盗贼偷窃,分两种。一种是独立行动,一种是集团合作。无论是哪一种偷窃,都会严格遵守程序。

    盗贼在偷窃前,一定会有周密的计划,他们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们每次偷窃前,都在心中无数次推演了整个偷窃的过程,设想了种种意外,和应对意外的办法。

    偷窃前,绝对会踩点。寻找偷窃的目标,熟悉周围的环境。财物藏在什么地方,家中有几口人,有没有狗,如何进入院子,如何进入房间,会不会惊动邻居,邻居都是什么人。有没有人打更巡逻,打更的和巡逻的,会相隔多长时间来一趟……这一切都了解后,盗贼才会准备偷窃。

    确定好了偷窃对象后,也就是踩好点后,要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偷窃。这个适当的时间包括天气、季节。夜间是偷窃的最佳时机,而雨天、雾天、冬季,则是偷窃的黄金时段。夜间,则多为后半夜,人们熟睡后,听觉不敏锐,可以下手;雨天,风雨交加,户外声音驳杂,可以掩盖脚步声和偷窃声;雾天,能见度不高,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偷窃地点;冬季,夜晚漫长,天寒地冻,人们缩在屋内,靠近炉火,很少走出室外,更有利于行窃。

    还有,和夏季比起来,冬季人们更容易深睡,身体懒惰,不愿起床。而夏天蚊蚋飞舞,昼长夜短,不利于行窃。

    上面说的很繁琐,用盗贼行当中的一句话来说,是这样的:“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

    这句行话的具体含义,我就不解释了,一看便知。

    点踩好了,时机选好了,下来就是怎么偷窃。

    上面说了,能够做盗贼的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能做贼的。上面写到过虎爪击败京津十大高手,从这个事例中能够看出来,盗贼的手法、眼法、身法都是极快的,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窃取你的财物,而你浑然不觉,即使你发觉了,也找不到你的财物,因为他们已经转手了。

    很多失主事后回想说,他在大街上只是被某一个人撞了一下,就不见了钱包。他怀疑是撞他的那个人偷去了自己的钱包,上去追问,而那个人两手空空,表示自己没有偷窃。其实,就在他撞你的那一瞬间,你的钱包已经到了他手中;就在你转身追问他的那一瞬间,钱包已经转手了。

    盗贼都是经过了特殊训练的一批人。盗贼是怎么训练的?我后面会慢慢说。

    现在,先说说盗贼的偷盗技巧。

    偷窃技巧分几大类,每一类都有非常复杂的分支。鉴于这类文字阅读性不强,又篇数所限,我就只说说陆地上最主要的两类,一类是入室行窃,一类是街道行窃。

    入室盗窃的程序,按照行话来说,分别是:

    投石先问路,下手不用愁;进屋先掩门,不怕鬼附身;咳嗽不起床,鞋响不离房。

    入室行窃的第一步是投石问路。

    盗贼爬上了墙头,先给院子里丢块石头,探听虚实。如果主人没有睡觉,就会出声询问。盗贼发出猫叫声,或者狗叫声,迷惑主人。有的盗贼还会搓动竹筷,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这种声音很像猫吃完食物的咂嘴声音。主人没有睡觉,就不能进去,退回来,耐心等待。估摸着主人睡熟了,再攀上墙头,如法炮制。院墙里没有询问声,就溜进院内,大胆行窃。

    进了院子后,立即拔掉院门门闩,虚掩大门,这一步非常要紧,也非常关键。万一在院子里行窃时,被主人发觉,就赶紧从院门逃出。而拔掉门闩,虚掩大门,这是第二步。第二步在江湖黑话中是这样解释的:“进屋先掩门,不怕鬼附身。”拔掉门闩,是为了自己逃跑方便;虚掩大门,是为了防范门外的打更人和巡逻人。如果打更的人和巡逻的人看到深更半夜,这家院门打开,一定会生疑的。

    第三步,是接近房屋,实施偷窃。如果在偷窃的时候,听到房中主人的咳嗽声,或者鞋只的拖拉声,有经验的窃贼是丝毫也不害怕的。因为主人只是在虚张声势,并不会真的前来抓捕。这就是“咳嗽不起床,鞋响不离房。”窃贼怕主人,主人同样也害怕窃贼。这时候,谁胆正胆壮谁就赢了。主人如果大声吆喝,窃贼一般就会赶紧逃窜。如果主人胆战不语,窃贼就会得手。

    入室偷窃,就写到这里。下面,我来写街道行窃。

    街道行窃主要有这么几种:锦囊儿、开口儿、屏障儿、掉包儿、罩棺材、缩骨法。

    锦囊儿,就是用手指或者器物直接从你身上取出钱物。窃贼的手艺很高,只要让他看到你的钱包藏在他视线能够看到的地方,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取走。

    开口儿,就是划开口子,将钱物取走。如果你的钱包藏在内衣口袋中,不在他的视线之内,他就会开口儿。开口儿原来最常见的是康熙皇,后来多用胡刀片。

    屏障儿,就是用物品遮挡视线,实施偷窃。窃贼选择遮挡的物品非常多,一般是衣服和报纸,更有的是用帽子、箱子,有的甚至用手中的婴儿。

    掉包儿,一般多出现在车上、候车室、走廊、过道和公共场所,盗窃的是行李包、背包,所以叫掉包儿。行话中还叫狸猫换太子。

    罩棺材,所偷窃的也是行李包、背包。窃贼拿一个特制的大号手提箱,中空无底,罩在所要偷窃的物品上,按动按钮,底部两片板就会合拢,将你的行李包装进他的大号箱子里。

    缩骨法,是窃贼钻进行李箱,在托运行李的货运车上行窃。

    罩棺材和缩骨法,都是后期才出现的新技艺。而前面四种技艺,历史非常悠久。

    需要提醒的是,盗窃行业中有一种女贼,一般都窈窕漂亮,风情万种,技艺高超,她们会假扮成各种身份,运用美人计等各种计策,实施盗窃。

    所以,如果你在旅途中,看到有年轻貌美的女人主动和你搭讪,你一定要留意了。她不是看上了你的人,而是看上了你的钱。

    说完了窃贼常用的偷窃方法,再说说窃贼的训练方法。

    窃贼的训练地点是非常隐秘的,训练方法也是秘而不宣,外界人根本就不能知道。

    窃贼的训练方法分三部分:手法、眼法、身法。

    手法讲究快,眼法讲究准,身法讲究狠。

    手法的练习是循序渐进,仅以其中一种方法为例。把铁球放入铁锅里,用两根手指快速夹出;后给铁锅倒入黄豆,还用两根手指夹出;再后给铁锅注入滚水,还是用两根手指夹出;最后给铁锅中注入滚油,依然是用两根手指夹出。能够从滚油中夹出铁球,那么就出师了。这个时候,出手如电,迅疾无比,你还没有看他如何出手,他已经从你口袋里夹走了钱包。

    眼法的训练,是判断钱包藏在什么地方。有经验的窃贼,只需看一眼,就能够看出钱包的位置。如果判断不准,他们会凑近你进行试探,碰一下,推一把,就能够准确判断。

    身法的训练,就是练武,关键时刻,被逼上绝路,能够自保,能够逃脱。

    窃贼有黑话,他们会通过你所听不懂的黑话,把信息传达给同伙。上衣口袋,叫天窗;裤子口袋,叫地道。金镯子,叫铐子;金耳环,叫篷子;手表,叫转子;钱袋,叫皮子;钞票,叫蒿子。准备偷窃,叫哈风;正在偷窃,叫困风;偷窃被发觉,叫透风;偷窃得手,叫困着。敢于冒险偷窃的,则叫作牛金星。

    过去,窃贼行当中还有人专门偷帽子、偷衣服。现在,除非一些流窜的小毛贼,受过正式训练的窃贼,是看不上帽子和衣服的。

    偷盗离不开计策,所有计策的目的,无非是让对方转移注意力,以便自己下手。

    偷盗的计策大约有这些:偷梁换柱、金蝉脱壳、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瞒天过海、调虎离山、打草惊蛇、无中生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