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松子的妹妹因为常年卧病在床,父亲对她照顾有加,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那个生病的小女孩身上。松子不理解,她也希望能够得到父亲的爱。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做了一个搞怪又搞笑的鬼脸,逗得父亲笑了。她试了几次,很有效。自那以后,她便把做鬼脸当成了自己的招牌动作,遇到可怕或难堪的事情时,就会做这样的动作。
长大以后,她依然刻意讨好着周围的人,在爱情里更是卑微。就算被男友大骂,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也不肯离开,还在奉献着自己的爱。影片中说,她所给予的是“上帝之爱”,她所有的努力讨好,不过是不想一个人生活。可最后呢?没有人同情她,珍惜她。她在孤独与可怜中死去。
真希望,每个女人都能从松子的人生悲剧里领悟到一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会有和松子一样的遭遇,可那种刻意讨好、用卑微的姿态博取他人好感的事情,在生活的细微角落里却总能找得到。也许,你希望对方可以成为你的知己,所以迁就着他的每种情绪;也许,你希冀着他人能赞美自己,违心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收敛着自己的真性情。可是结果,就跟松子一样,并不能让每个人都对你感到满意。
从小到大,受父母和环境的影响,她一直生活在纠结里。她已经记不清了,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然不知何谓快乐,每天只是为了讨好别人活着。只要别人能满意、能开心,她就会倾尽心力去做,哪怕是她讨厌的事。
结婚后,她依然是这样。为了孩子和丈夫,她不停地忙活,除了顺从就是受气,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活得小心翼翼。老公若是开心,她的心就会长舒一口气;老公若是绷着脸,她就不敢大声言语。她像是一只木偶,麻木地活着。丈夫总是疏远她,孩子也不愿意和她多讲话。这样的日子,让她倍感压抑,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到底是为了谁?
绝望的时候,她在网上给一位心理医生留言说,她想死,了却这一生。
心理医生收到消息后,马上打电话给她,说要跟她见面谈谈。
她没有拒绝。或许,她并不是真的想结束生命,她只是压抑了太久,希望有人理解。
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她说出自己的成长经历。她的父亲是个保守又严厉的人,不允许她出去玩,也不允许其他伙伴到家里找她,母亲每天小心翼翼地陪伴着,稍不留意就会招来打骂。她已经记不清楚自己挨过多少次打骂,只记得很多次她都在睡梦中被父亲的打骂声惊醒。父亲的坏脾气,让她慢慢地学会了顺从别人,隐藏自己。
在别人面前,她很少讲话,只是尽力去做事。在学校里,唯有学习能给她一点安慰。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可很少有人知道,她为了让别人高兴,无数次地委屈了自己,明明做着不喜欢的事,却还要装出开心的样子。
大学毕业后,她依照父母的意思,相亲结婚。之后,就过起平淡的日子。起初,丈夫对她呵护有加,可如今却疏远了自己。看到丈夫和孩子与自己不亲近,而别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她实在无法面对,活得越来越痛苦。
她说起,为了讨好别人做出过怎样的努力,为得到别人认可怎样委屈自己,多么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多么害怕遭到抛弃。
心理医生告诉她,正是这种心情和做法,让她在生活里受尽了折磨。她不懂什么是爱,也不知道怎么去爱,只是在用努力讨好别人,博得好感。做这些事的时候,她已经失去了自己。为了遮掩自己的内心,刻意压制着各种情绪,外在的自己和内在的自己不停地争斗,在自伤的同时也被亲人疏远。
多么悲哀的女人!为了讨好别人,承受着不必要的委屈和伤痛。
女人要跳出别人的视线,跳出别人的世界,当别人疏远自己的时候,认真考虑: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他人的问题?有错的话就不要找借口逃避,没错的话就抬头挺胸做自己。你若只顾得讨好别人,连自己都没有了,你还如何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做事之前,想想是心甘情愿的,还是被迫勉强的?想想现在做了,日后会不会后悔?如果是真心想去做,那么自然会做得很好,彼此都快乐;如果自己并非出自真心,能够付出的也有限,那就不要强迫自己。就算有人说你不好,也不必太介意。
讨好别人,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方方面面都让别人满意。与其如此,不如讨好自己。讨好自己,并不是教女人自私,而是学会“保护自己”。流言蜚语任它去,在心里设置一道隔音的墙,不让它扰乱自己的心智;烦躁压抑时,给自己找一个发泄的途径,买件礼物,享受美食,无不可以;受挫的时候,允许自己哭,允许自己闹,然后再好好安慰自己。做女人,这一辈子都要冷暖自知,唯有爱自己,讨好自己,才能培养出开朗自信的心境,坦然面对所有,不为外界的纷扰而痛哭流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