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五十三章 国成都在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起来也是我们这位陛下的精明,总是在和别人斗不说,还是挑动起别人来斗,他自己却总是躲在一旁,既不会牵扯到他自己,还假惺惺的在某个有利的时机,跳出来,做一个裁决者。总之,怎么做他都不吃亏。只不过,这种手段玩得多了,不免会被别人看穿,所以,别看他高贵如天子,却是少有真正的心腹,就连自己的儿子,也有些怨恨于他。”

    “那倒也是,有些手段有用,还不会花费太大的精力,让人用的顺手了,恐怕会成为惯用伎俩,搞得遇到任何事情都免不了要用上一用。”

    “不错,左相李善长谋反一案,就是这样,和他在许多时候的手法几乎一样不说,还由于他已经做了皇帝,而且,权威日盛。我感觉,这一次恐怕他是有些玩得过了。最后不得不杀了李善长不说,还一狠心直接来了一个抄家灭门,株连九族。”

    “额,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了,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如今的皇帝的名讳,以及我们这个时候国朝的名号,只是知道似乎是大业的年号。”

    “呵呵,你居然连这个还不知道?不是故意胡说?”

    “真的不知道,我除了背医书,就是跟着爷爷学医,而且南州这里偏僻,你不信出去问一问,除了当官的和和衙门有着牵扯的人,谁知道这些,谁又关心这些?不管是谁做皇帝,屁民重视还得交赋税不是?就是偶尔面一次,恐怕还会被衙门隐瞒。上面说免,下面照收。再遇到一个和元灵一样狠得,直接预征。你说交还是不交?不交就是抗税,还会有个谋逆的帽子。屁民艰难,知道那些有用么?”

    提起这个,王仲嘴里不打磕巴的说了一通,最后只换来穆先生一个是字。不过他也不恼,只不过是顺嘴说出来而已。相信诸如穆先生这样从乱世过来的存在,遇到的东西比他说的会过分的太多。

    “你说的是,我遇到过得有些比你说的嗨呀过分,是不需要知道谁坐了龙庭,当了皇帝。只要自己努力,让利给家里过得好一些,才是实际。要是能够过得下去,谁会提着脑袋出来造反啊。”

    “不过么,如今总算是太平了,可是却遇到一个不省心,偏要折腾的皇帝。记好了。皇家姓张,却是有个大号,叫做放牛。全是由于他父亲希望家里有牛可以让他放,或者说,他以后可以有着一个放牛的差事。即便是没有成人,也会有着一个吃饭的地方。在做了义军首领之后,才觉得不好听,于是取名为珏,也就是美玉那个珏。号为世诚。”

    “至于国朝的过好么,由于当初借用的那个宗教是由波斯传播而来的一种宗教,在我们这里都是在下层传播,所以,国号为景。被称作大景王朝。年号到是你说的那个,陛下大业成就,所以,叫做大业。记住了?“

    “这个一说就好,不过,你说的李善长谋逆是陛下手段玩得过了,究竟是个怎么回事儿?”

    “对于这个么,我也属于猜测。究竟是不是真的,却是有待一些证据,不过事情已经过了,要不是你今天问起,我都不会想到这个。既然说到这里了,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希望对你去到京城有所作用。最起码也知道一些我们那个陛下的一些性情和手段。”

    “我说过的,我们这个陛下张放牛一直在斗,从他在做乞丐做和尚的时候开始,只不过还都是,挑动别人在斗,而他总是在一旁获利。而且,在有些时候,他也下得了狠手。告诉你,我说过的,他是在寺庙里面觉得过不下去才拉人投奔义军的。详细细节没有说。“

    “当时的寺庙,被流寇劫掠,存粮损失大半,又遇到荒年大旱,所以土地歉收,如果依照当时寺庙的存粮,只要不再有人过来劫掠,大家苦一点儿,熬到新粮下来,也就算是度过了难关,毕竟寺庙里面有诸多田地,而且即便是乱世,也不会有人去褫夺寺庙的田产。只不过就是流寇也是要挟粮食和钱钞而已。但张放牛却是直接挑动那些农户,在他的几个要好兄弟的窜托下,直接冲击寺庙,杀了里面的所有和尚,才带着所有找到的粮食投奔的义军,据说,就连佛像里面的装藏都扒出来,作为军资献给了大首领,这才有了他在义军中的立足之地。“

    “而后来的娶亲还有假借幼教主名义,还有打天下的时候,无一没有用过这种手段的时候。可是他在做了皇帝,还用这种手段,却是忘记了,他自己的身份已经不一样,有一部义军首领变成了一言九鼎的皇帝,就是他使用手段的对象,也不是刚刚脱离了田地的泥腿子,而是历经无数次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所以,他才会第一次玩脱了。不过,以他的秉性么,既然错了,那就错下去。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以免后患。”

    “他究竟是怎么玩脱的呢?”

    “这要从他做了首领说起,说句实在话,不管是做首领,还是做皇帝,基本都一样,就是把握好平衡,其中遇着旧部和新进者的平衡,也有武人和文人的平衡,世子说的广了一些,还有同乡和外人的平衡等等。不过么,在做首领的时候,挑动部下互相争斗,自己把握平衡的时候,由于不过是一部义军首领而已,即便有着过火一些的争斗,谁也不是孤家寡人,总会有人出来劝解,才会给没做陛下的张放牛插手的机会和借口。”

    “但是,在他做了皇帝以后,不说大家看透了他的手段,就是皇帝和首领都拥有着绝对的不一样,那个时候,一言不合,可以求去,带有合作的性质。而如今他却是皇帝,一言九鼎。再加上李善长本事是有,做人却有些跋扈,依仗着和皇帝是同乡不说,还有些渊源,放牛这个名字,据说就是当初希望去他家放牛所起的。而陛下却是也给他家放过牛,那个时候,李善长对待陛下还不错。但谁都知道,陛下虽然知道了有人说出他的这个名字面上笑嘻嘻,但在心中却是怎么想的,谁都清楚,只有李善长自己不以为意。”

    “有了这些,再加上觊觎李善长左相权势的有心人的挑动,和笔下的有意无意的推动,就有人跳出来说,李善长到处安插亲信,有谋反之意。陛下不动声色,不做表态,只是叫人查查看。如果这个时候,李善长不是个跋扈的性子,也有人提醒,去找陛下请罪,不说安然度过难关,最起码不会落到后来满门抄斩还株连九族的下场。可他偏偏自持功劳,还觉得是陛下的恩主,所以,一概不理。于是群情激愤,许多人弹劾他谋逆。“

    “皇帝将李善长下狱,刑部审理之后,禀报谋逆一事,或许有,也或许没有。只不过牵涉到这种大罪,一般是有杀错,没放过,所以,判定斩李善长一人。家眷不做牵连。皇帝直接退回重审,还派人到狱中传话李善长认罪,或者求饶。但李却置之不理。还狂言要看陛下如何对待功臣。”

    “据说陛下得知他的言论之后,良久没有说话,只是吩咐三法司重审。这下,莫须有的谋逆变成了大不敬,依旧是判定斩一人保一家,到了陛下面前,以及被打回。如是者三,陛下下旨御审。当着百官的面,亲自审问,李善长在大殿上一言不发,最后搞得陛下直接询问群臣,该如何处置。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坚持三法司的决断,那也就纠缠落幕,毕竟有着三法司的判词在,就是陛下也不可能怪罪出言说话建议的人。可就是那么古怪,满朝文武无人开口,气的皇帝指着李善长连说几个你字,愤而退朝,三天以后,发出圣旨,谋逆,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这下李善长才慌了手脚,急忙连上三道认罪表章,却诡异的没有到皇帝手中,自然也就没有了宽恕的后命。当李善长全家被杀之后,才看到那三道表章的皇帝顿时泪流满面,却也无济于事。所以,在后续的追究之上,皇后直接保下大小姐,皇帝很干脆的直接认可,还赦免了许多被李善长安插到各处的亲信。由此,国朝第一大案就此落幕。至于说其中的一切,谁也不明白全部。我的判断也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

    “原来如此。到是精彩。只不过能否说说国朝的官制和我们这次上京祝寿有着关系的一些衙门呢?”

    “这个么,你不问我也是要说的。”

    于是,一个说,一个听,如同老师授业一般,直接说了整整一天,才算是结束。

    当王仲踏出府衙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他借助府衙门口处的灯笼,看看自己面前的那条延伸到黑暗处的道路。不由得感叹一声。

    “都在斗啊,我也要被卷入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