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报恩寺大佛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听了王三的解说,以及韩胤在一边的补充,王仲算是暂时放下心来,毕竟在这种严格的制度管理环境之下,有人想要不露任何行迹的来带京师,还要针对有着朝廷组织的这次售卖做出些事情,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处于对于许会耀透露出来的情况,王仲却又感觉到不会是太过于乐观。看许会耀表露出来的感觉,倒不是他自己对于要来得人有着什么看法,他也不敢。而是天子本人似乎对于来者还有这,某种幻想或者说还有着情谊在。

    天子做了皇帝也是个人,更何况还是出身于底层的普通人,虽然机缘巧合做了至尊,但是要想让他完全脱离当初的草莽习气,不说可不可能,就是皇帝本人也得相信或者愿意不是么?

    对方不但是他的当初教友,更是陪着他度过最难的时候的战友。如果如今的大景真的是一片和谐,没有人掣肘,估计皇帝还会狠心一些,来收拾这些对于他江山的羁绊者。

    可如今的大景虽然不说是内忧外患,最起码也是表面平静,实际上危机四伏,所以,这个时候的皇帝绝对不能按照常理来推测他的想法和举动。本就是曾经在一起并肩作战的存在,重新 吧他们招募到自己麾下,一举两得解决诸多麻烦,可别说天子没有这个意思。

    王仲可不是被皇权以及什么天命可以忽悠的人,所以,在他的心里,一听完许会耀的话语,自己思考半天,就有了这个预感。也更加的了解许会耀为什么会那么的烦恼了。

    作为一个拱卫司的指挥使,手中握有拱卫司的数万大军,加上地位的不一样,要是真的任由他肆意而为,不说什么余孽,就是正面对阵的大军,也不会让这个久经战阵的将军感到苦恼的。

    那么,现在唯一能够给他制造苦恼的来源,就是皇帝。

    不用怀疑,虽说他也是当初的景教中人,但是天子选择他做了拱卫司指挥使,就表明了他的立场和态度,所以说,别看许会耀地位崇高,但确实是最没有自己思想的一个位置,他的职责就是护卫皇帝以及京师的安全。没有别的。

    所以,只有皇帝自己的思想左右摇摆,才是他有些不知所措,相当烦恼的源头。

    也正是皇帝的不确定以及模糊的态度决定了他不能大张旗鼓的来发动各种力量来应对这次危机,只能暗地里告知王仲,做好防范。

    “原来如此。”

    想通了这些以后,王仲看着等候自己吩咐的王三以及好奇自己会怎么应对的韩胤,却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又开口问道。

    “所有的人离开原籍居住地都要有着路引么?有没有别的不用路引却能堂而皇之到处走动的存在呢?”

    王仲问这个,可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记得,自己和韩胤来京师可不就没有什么路引?别说他们两个了,就是随行的护卫可也都没有听说有那个东西,不也依旧来了京师,而且还无人过问?

    “当然有了,官员不用,军方的人不用。要不我们怎么来的京师?不过官员要住驿站,路上这样,到了京师也是一样,除了家在京师的,和我一样的官员,别的一律要住驿站。至于说五军都督府的武官,路上要么住军营,要么住驿站,到了京师,家在京师的可以回家,余者有五军都督府安置住进军营。至于别的么,我就不知道了。对了,开科举的时候,举人秀才为了应考,可以有官府发给文书,代替路引,离开原籍。”

    “游学要不要路引?”

    这个时候,王仲忽然想起一个传闻,说是士子游学由于有着功名,可以不用路引。所以,开口问道。

    “当然也要,不过就是由于他们有着功名,路引的获取及其的容易罢了。”

    “原来是这样的。”

    王仲听到回答,若有所思。但就在这个时候,王三却突然说道。

    “驸马爷,我还知道,有一种人,不,是有两种人不需要路引可以四处走动的。”

    “额,快说说。”

    “和尚和道士。他们都有度牒或者道篆,那是官府发给的。所以不用路引。”

    “真的么?”

    听到这个,王仲有些惊讶了,景教本就已经融入佛教和道门,如果,和尚和道士真的不用路引可以四处游走,这可就有些不好说了。

    “反正我在街上,倒是知道这些。至于是不是真的。我不敢肯定。"

    “叫随越过来。他应该知道,即便不知道,也找个人问清楚。”

    没有多久,公主府的家令,随越来了,一听是要询问这个问题,他还真的知道。

    “是的,他们不用路引,可以四处游走,只要持有僧篆司或者道篆司发给的度牒就行。不过,度牒也是要经过各处官府考试经文学识以后才会颁发给他们的。而且在游历修行的时候,不得入住客栈以及民宅,要么住在荒郊破庙,要么到各处寺庙道观挂单。尤其不得出入大小官员宅院。“

    “这么严格?”

    听随越这么说了以后,王仲惊讶的问道。

    “确实如此,就连举办法会这些大型活动,都要官府有司准许之后,才能筹办,否则的话,就是淫邪行径,轻的会追回度牒,流放边郡,重则直接打死无论。至于是死是活,就看问案官员的意思了。不管怎么一个结果,都不会有人过问的。”

    听到随越说道这里,王仲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天子虽然是做过和尚,明了其中的奥秘和古怪,但是居然对于僧道如此的严厉,看来也是心中有着顾忌啊。

    既然得到了证实,那就好办了。直接吩咐王三和他的那些街痞子兄弟,注意最近来到京师的碍眼人物,不用他们主动做些什么,只是注意而已。至于说发现以后,怎么做,倒是简单,直接回来禀告王仲就是,在有他决定,是否知会许会耀。

    对于王仲来说,什么恩怨,景教,和自己一概无关。只不过人家居然会选择在他主持的售卖上做文章,他不得不如此认真对待而已。总不能把售卖当做一个大众厕所,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高兴了,还要出个幺蛾子,你让新扎的驸马爷的脸面往哪里放?

    王仲这里在积极的应对这次突如其来的危机。他也想不到得是,那些被许会耀获知消息,想要搅乱售卖,给天子一个警醒的存在,这会儿已经到了京师。而且存身的地方确是王仲怎么也不会想到的一个地方。

    大报恩寺。

    说起来,这里是王仲在这个世界第一次去过的佛家寺院,最初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韩胤和韩惊鸿不闷在府中找的一个祈福的借口,想要乘机见识一下十里秦淮河而已。

    不但在那里遇到了当今的大景天子,还是微服出行的那种。相互匿名交谈之后,让天子对于他和南州有了兴趣。

    不得不说,后面的所有和他以及南州有关的决断,和那一次的无意相遇,关系匪浅。

    大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为着报答恩德而建的。

    皇家敕建,就表明皇帝为了感念某人恩德所致。大家都在说,这是天子为了思念故去的皇后所建,但这不过是表面的含义,实际上许多人觉得,感念一个故去得人不假,不过似乎应该不是故皇后,而是皇后的父亲,当今天子的岳父。

    毕竟,皇帝出身低微,如过不是故皇后的父亲,一力主张,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怎么会有后来他的崛起?

    可以说,天子的江山基业,最初的基础,就来自于他的岳父。

    不但如此,就连在那位义军的首领意外死后,所有的余部也在故皇后的协助下,公推天子做了这一只义军的新首领。要不是他岳父的余威尚在,就是故皇后也是无可奈何,做不到这些的。

    所以,在大景建立之后,天子下诏,建起一座寺院,名为大报恩寺。不管是感念谁的恩德,但是想要报恩的意思,却是相当的明显。

    不过么,谁都知道的,在大报恩寺之中,却古怪的在这座敕建的寺院里面,建起了一座大佛殿,终年紧闭,根本不对外打开殿门。

    有人说,那是皇帝为故去的皇后所单独修建的佛殿,却不想让人窥得皇后的容貌,所以,佛典终年紧闭,不会打开,只有在皇帝带领儿子们单独到的时候,才会打开一次,进去上香供奉。

    但也有人传说,那里面不是故去的皇后,而是皇后的父亲,那位义军的老首领,皇帝的大恩人。

    不过么,不管怎么说,都离不开报恩感念这个范畴,只不过对象不同而已。

    但是,这些说法都是凭空猜测而已,顶多是根据大报恩寺的名称而推论出来的猜测。和实际绝对是相距太远。如果有人可以进去的话,就会发现,那里面和别的佛殿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只不过,所有的人都想不到得是,佛殿里面可不是仅仅紧闭殿门不让外人观看而已,最为主要得是,里面住的有人。就是作为大报恩寺的主持智永大师,也不清楚他的身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