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中,有沈(一作聃),为子爵,称沈子国,在今河南平舆北,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后为蔡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就是沈氏。古代还有一个沈国,在今山西汾河流域,为少昊金天氏所建,春秋时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也姓沈。
沈氏主要是在中原南部和湖北北部发展繁衍。有沈郢,为聃之裔孙,居沈丘,有高行,秦征为相,不就,作沈亭于颖水之滨,游钓终身。沈郢之孙沈遂,为秦博士,其孙沈遵,曾任齐王太傅,封敷德侯,徙居九江寿春。沈遵的9世孙沈靖,任济阴太守,避王莽之难,隐居于桐柏山,有三子:勋、戎、台。沈戎,任九江从事,因说降“剧贼”尹良,被封为海昏侯,沈戎坚辞不受,徙居会稽之乌程(吴兴)。吴兴沈氏累世官宦,发展成为名门巨族。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家有万户之富,却在沈家之中排名第三,所以又称万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吴兴南浔人,随父沈佑迁居平江路长洲县东蔡村。说是迁徙,实则不过是世家大族的惯用后手之一,把族中有着潜力的旁支子孙,以迁徙的名义分散出去,自我创业,有家族在暗中协助,成功以后,表面上属于另外一家,实际上依旧是沈家的人而已。一旦主家有难,还能留下一脉血裔,延续后代,主家落魄,也能有着东山再起的资本。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可是动不动满门抄斩,株连九族都不稀奇的年代,世家大族没有一点儿保命的手段怎么能行?
起初沈家在周庄耕种的是一片低洼地,只出产芦苇和茅草。但他们勤于耕作,使之成了产量颇高的熟地。周庄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历来是种植粮食和油菜,种桑养蚕的好地方。沈万三随父亲来到这里,主要也是依靠发展农业生产,"躬耕起家",随即"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致"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周庄八景之一"东庄积雪",描绘的正是沈氏庄园当年的景色。东庄有着许多巨大的粮仓,每年都储藏着无以计数的粮食。
沈万三早死,留下一子名茂,再传子名荣,又传子名森。
如今的这一支沈家,就是沈森当家。
沈家巨富,民间传说,沈万三有一只聚宝盆,放进一支金钗,能取出一大把金钗;放进一只银元宝,就能取出一盆银元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才能富甲天下。
但是,对于 沈森来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那不过是乡里人谣传而已。
当初曾祖离开本家,一条木船载有家人,来到吴兴,定居周庄,却是依靠种地安定下来,随后乱世到来,依靠本家的资助,精通水性的沈家老祖,有了几条大船,本地富产米粮,所以,借助海上封锁不严,往来于朝廷和义军之间,贩运米粮,积攒下不少的财富。
同乡陆姓商贾,本是沈家的合作伙伴,陆家是吴兴本地人,交游广阔,加之自家的田土出产米粮不少,所以,陆家收购,沈家贩运出售,两家合作无间,共同发财致富。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陆家巨富,人尽皆知,有乱兵盯上陆家,月黑风高夜,一股脑打破陆家,冲进去劫掠一空之后,还唯恐陆家报复,干脆满门灭绝。
这样一来。陆家的所有财富除了被劫掠的那些以外,就没了主人,本就是隐秘往来的沈家因此得到了陆家的大部分财富,一举凭空跃升一个大台阶。不但走私贩运的生意得意扩大,就是购买田土的数量也极具增加。
所以,除了聚宝盆的传说之外,沈家又有了耕读传家,垦殖发家的有一个合理说法。
乱世之中,即便是鱼米之乡,许多田土也是出于撂荒,无人敢于耕种的境地,所以,沈家有着巨富的财力以及充足的护卫人手,得意极快的扩大发展。
大景建立,海上生意尽管还有些利润,但打交道的对象已经有相对讲道理的义军变成了凶残的海盗。加上大景水军的打击和缉拿,越来越不好做的沈家,干脆舍弃了那些生意,吧海上的船只出售,购买内河船只,用于河道运输,不缺水手人力的沈家再一次走到了发家致富的前列。
除此以外,家中的垦殖生意,依旧要做,而且还要扩大。土地粮米什么时候都是根本不是么?
大景建都京师,而经过乱世之后,京师人口凋零,不得不迁移富户补充京师,沈家也只好顺应潮流,派出家人嫡系,来到淳化居住,来应对朝廷的迁移政策。
原本在最初的时候,沈家本就在淳化遇着购买的田土,这次过来的负责者,不过是吧这里发扬广大就是。
可谁知道,原本已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一桩谋算,居然被人看出了破绽,已经在那里丈地测量了。
有些着急的淳化沈家的主事人沈慧急忙找到早已熟悉的县衙书吏,询问自己该如何应对,毕竟对方可是皇庄。
那书吏听了之后,捻着自己的老鼠胡须,嘴里冒出一句。
“这可不太好办啊,对方毕竟是皇亲国戚。”
此言一出,沈慧自然知道对方要做什么,不过是索要好处而已,一锭十两的白银递过去之后,对方翻出在县衙的土地皇册,看过之后,很是笃定的告诉自己,说道。
“告状。”
这句话几乎要吓得沈慧差一点儿瘫在那里了。
“坑了别人的地,居然还要告状?对方可是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啊,这不是要自己早死么?
“你不懂,当今天子,出身寒微,最为痛恨的就是鱼肉乡里,仗势欺人,欺压小民。只要民户和权贵打官司,即便民户输了,也不会有这多重的惩罚,顶多就是磕头道歉而已,不会获罪。而且,你对上的居然会是皇庄,这就更加有利了。皇庄管事一般是由内监充任的,打官司的话,内监还不能露面,他需要报给宫中,有宫内派人到我们县衙才行。想想看,本来富贵山哪里的情况,你也知道的。那就是一个宫中的流放之地,倒霉到快要死了的家伙,才会被派到这里做个管事,他敢要求宫里出面派人替他打官司么?绝对不敢。可他自己又不能出面,只要他一露头,依照天子所立的铁律,他就有着杀头的危险。嘿嘿。“
说道这里,书吏停下了,又一锭银子递过去,他才继续开口说道。
“既然对方无人过来应诉,那还不是你说什么是什么?只要县太爷的判词一下,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即便是有着错误,只要不牵涉十恶不赦的罪名,天子来了,也不会改判。毕竟,谁让他们无人应诉呢?县太爷做的绝对没错,反倒有功。至于你这里么,还不是想怎么样,怎么样?你觉得如何?银子不会让你白花的。我一向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推磨算个屁。”
听了书吏的解说,沈慧放下心来,直接一纸诉状递进县衙,吧和对面富贵山的皇庄给告了。
县太爷倒也干脆,接到诉状之后,一张牌票就送到了富贵山,这样一来,官司可就大半在握了。
可就在沈慧洋洋得意,等待判词到手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富贵山派人过来打官司了,还是公主驸马齐齐出动,带着一位武侯世子,就住在保圣寺。如今那里已经是几乎就要不让外人靠近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沈慧两眼一黑,几乎就要一头栽倒在地。诉状已经递上去了,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可怎么就会有人过来应诉打官司呢?书吏不是说了,要宫中派人才行的么?他有些感觉,这一次自己恐怕就要倒霉了。
他倒是不知道的是,皇庄也是有着分别的,属于皇帝皇后的皇庄,自然不会让皇帝皇后来县衙打官司不是么?自然有宫中派人代劳。但是皇庄可也有着赐给皇子公主的啊,人家不想理会你了,派个家令过来就行,毕竟家令就是负责府中外务的,愿意而且不怕丢脸的,自己过来打官司算个屁啊,而且,这一次的王仲本就是有意这么做的,反正他自己在朝臣眼中,不过是一个来自于边郡的好运小子而已,丢脸?不算什么,如今避开京师城里的乱局才是最为主要的。
所以,顺道带着韩惊鸿出来游玩加散心的王仲,就大张旗鼓的来到了淳化县应诉打官司了。
“这可该怎么办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