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王仲这个来自于后世的存在,对于战争之中的什么经济战,封锁,以及还有什么臭名卓著的三光政策,那可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所以,很明白经济和物资封锁,对于一个处于保卫之中的敌对势力的巨大威力。
而播州本就是川贵交界的一个地方而已,充其量地盘大一些,但是,他的组织能力,绝对比不上后世那些顽强的割据势力,所以,这一摘哦经济封锁,可以说正好敲在播州五姓七家的七寸关键位置。
战争么,打的就是经济实力和人口。播州这里本就是处于奴隶社会的时代,五姓七家看待他们治下的百姓,那就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他们仓库里面的粮食,那可是要用来养兵和供自己挥霍的,不是为了拿来养活那些百姓的,别说百姓了,就是被他们招募过来的那些为他们打仗的生苗部落的人,也是使用的时候,才会有着报酬,平时不管,只不过有着额外的协议,那就是打仗时候战利品有一部分归生苗所有。
这样的条件,在最初的时候,不管是播州还是生苗部落的人,都觉得满意。毕竟,那个时候的播州军处于攻势,自然是攻城略地的主动者,所以,生苗部落不但能够获取许多钱财,还有粮食,以及酒类,所以日子过得不错。但是,进入对峙之后,就没有当初的那种收获了,不过这个时候,五姓七家的底气还有,也就大方的继续维持着对于生苗部族的供给。
所以,在进攻蔺州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就动用了生苗部落,来打头阵,不管是否坏事,但最少五姓七家避免了自己属下兵力的伤亡。
可是,由于生苗部落的桀骜以及野蛮,没有严格按照杨宠的预定来做,不但杀了杨国柱还有李廷栋,就连蔺州都被生苗们来了个屠城,彻底惹怒了大景朝廷,直接宣布播州有叛乱,升格成为叛逆,这就代表,没有了缓和的余地。
眼看大战将起,不管怎么说,生苗们也是播州均可以使用的一支武力,还是不用可惜的那种,所以,怎么说,杨宠都不会放他们离开的。
可这样一来,就要五姓七家出血粮米来养着这些人了。
要是依旧和往常一样,多些人吃饭而已,不会成为播州的负担。但是,如今却不一样了。
由于王仲的封锁,加上老国公沐天博的跟进,不管是川中还是贵州,所有的巡检司包括占据关隘要道的那些大景军士,一律对于播州实行了断绝政策,不管是人还是物,一律不准进也不准出。
这下,原本出产富裕的播州,可就有些难过了。不,应该是极其的难过。
原本播州的富裕和底气,来源于他的出产可以用来交换大景的粮食以及金钱,就是需要的一些军器军械,无非也就是稍作掩人耳目之举,就能够轻易运回播州,还有粮食等许多他们需要的东西,即便是叛乱的时候,都没有断绝过这种交易。
可如今这么一来,他们手中拥有的最多的东西,银钱,就直接给废掉了。不能进出播州,拿着钱,有用么?运不出去,运不进来。想买什么都白搭。
粮食么,播州倒是出产一些,但是,本就是崇山峻岭的地方,加之以前播州有钱,缺粮了可以购买,所以,对于粮食种植根本没有重视不说,就是有些土地,也要优先种植茶叶,那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东西。可现在需要粮食了,临时改变都来不及。
再说了,如今可是两军对垒,想要做些什么,没人全都白搭。
可人总是要吃饭的,于是,五姓七家只好一边打开自己的仓库,用存粮供应所有的人,一边想办法筹粮。
短时间外购是不可能了,那么久内部挖潜,毕竟在播州的辖地里面还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他们手中,应该有些粮米的。有人提出,是不是找他们借来一些?事情过了在归还他们就是了。
可播州本就是许多部族杂处的地方,于是,就有人提出,是不是要谨慎一些?毕竟那些粮米是人家部族自己的,现在这个局面,你要拿钱来买,人家都不一定愿意。
这个提醒一出来,马上就被别人给否决了。
“我们才是播州的主人,现在事态紧急,暂借而已,随后,会归还给他们的。”
高高在上,习惯了的五姓七家,怎么会把小部族的死活放在眼中?所以,借粮就成了定局。
归还?许多人是不信得,但是碍于五姓七家的强势,和自己的弱小,不得不屈服于淫威之下。
但是,偏偏有人不识趣,居然敢于直接拒绝。
这下正好,原本借一些而已,现在可就要全部拿走了,就是这个部族的土地以及个别的东西,那都要归于播州军了。
所以协商不成,就成了抢劫。
可这个部族不大,但人家也是也是有着同族的。加上五姓七家筹粮的消息传来,谁会愿意把自己的粮食白白送给别人?自己部族还不够吃呢。
于是,这个部族联合了同族的几个部落,一起反对五姓七家的筹粮。既然反对,那么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派兵,灭了他们,他们的一切都是我们的。
但战事一起,播州军就有些傻眼了,感情人家也是有着底气的。
这几个部族全部都是苗族村寨,虽然不是野蛮的生苗,但也和生苗部族的渊源极深。
虽说播州雇佣了生苗部落的人,但是交易怎么比得上同族的情谊?再说了,所谓部族的建立,不就是抱团取暖的结果么?所以战事一起,驻扎在播州这里的那些生苗部族,路连个招呼都没打,直接上手。
"妈的,欺负我们是把?那就打回去。“
这是所有彪悍部族的第一想法,根本不用考虑别的。
于是,一时之间,谁都没有想到,原本最忌雇佣的生苗部落的人,居然第一时间,就成了播州的敌人。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部族之间的仇杀,就是这样,一旦开始,想要平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同族都是帮亲不帮理,我们是同族,那就是出手的最大理由,所以部族仇杀,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有可能。
而且,时间越久,卷入的部族越多。规模也越大。
杨宠在得知生苗作乱的时候,局势基本上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了。他很清楚这种事情一旦开头,想要结束,除非是一方的人,全部死光,或者落荒而逃。但,逃走的一方,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但是如今的播州,本就被朝廷所包围,往哪里跑?所以,杨宠当机立断,调集重兵,灭了生苗部族,越快越好。他害怕朝廷得知消息以后,趁火打劫。
“回去禀告老国公,不到时候呢,暂时别急。等等再说。”
杨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老国公得知播州内乱,不但老怀大慰,还特意派人到成都府征求王仲的意见,看是不是乘机发起攻击。但是,王仲却老神在在的对于信使这么说道。
“既然有人带头,自然还有人会跟随,有些东西,只要开头,想要结束,不会那么容易的。等等再说。”
老国公在得知王仲的意思之后,猛然一愣,随后,笑着说道。
“是我着急了,没想到打了一辈子的仗,还没有那小子看的透彻。”
要知道,苗族部落在播州可不是什么大部族,基本上属于最小的那种。五姓七家也是先挑弱小的部族开刀,倒是没想到,一开始,就闹出了这等动静,那要是轮到大一些的部族的时候,岂不是还要有着更大的内乱?那个时候,才是五姓七家焦头烂额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在进攻,才是最好的时机。
如今的派去攻打苗寨的不过是驻扎在海龙囤的播州后备军而已,那些防守者朝廷的关隘那里的兵力,可是还没动静呢。这个时候进攻,不是最好的时机。
不过即便如此,能够引得播州内乱,可就证明,王仲策略极其有效,最起码以后,进攻播州,不用担心,悍不畏死的生苗部落的人了。
而且,在得知播州杀了他们的同族以后,有些原本中立的熟苗部族,已经有着表示要帮助朝廷了。
眼看形势越来越好,已经可以预见得到,播州叛乱平息有望了。而且还是不怎么费力的那种。
但是,令王仲和老国公臆想不到的是,如今远在几千里外的京师,正有人在拿着他们封锁播州这件事情,来做文章,直接上书弹劾他们,理由是,为了军功,枉顾大景百姓死活。封锁播州,导致那里的百姓饥无可食,几乎已经到了就要吃人的边缘。
“看看,为了一点私利,有人脸皮都不要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