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大景天子了,就是一向不管事的越王都看出来个七七八八。知道许多文管的龌龊事。只不过,他们都觉得一旦揭穿,朝局动荡,怎么都不是好事。大景初立,还需要哪些前朝旧臣,维持如今的局面。
虽然都是惧怕朝局动荡,但他们绝对想不到的是,王仲的这个惧怕,可不是和他们一样,还想着让这些贪腐之人,维持如今局面的原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今要是不刹住这股贪腐之风,可以说,有样学样的,即便是科举上来的进士,也依旧是这些人的徒子徒孙。到时候,一代比一代,而且花样翻新,那才是罪不可收拾的局面呢。
不过,王仲知道现在并不是他直接揭出一些事情的时候,所以,右相贾旭过来的时候,对他提起和文官的妥协,他才会勉强答应的。而且,还装作勉为其难的说服大景天子,和欧阳伦之事一起,做个了断。
从贾旭那里得知的一些内幕,让王仲觉得能够发泄一些自己所感觉到的怨气,这才是王仲答应的主要原因。他也想把那些自己看不惯的家伙统统打到在地,但是,那根本不现实,别的不说,大景天子都不会答应的。
王仲知道,天子这是相信了那些读书人嘴里的高尚,却没有想到,高尚不过是他们的嘴炮,用来约束和教育别人,标榜自己的叫嚣而已,真的扒开一个个嘴炮无敌的家伙的外衣来看的话,绝对的没有一个可以例外,都是一些黑心肠的自私的家伙。甚至有些人比自私还要堕落的多。他们已经到了即便是损人不利己,只要看你不顺眼,也要动手的地步。这也就是已经到了道德以及法律的极限了。
不过么,对于这些人,确实不能心急,毕竟他们的人数太多,势力太大,徐徐图之,慢慢来,抓住证据,发现一个,打击一个,只要打击,就别让他能够逃掉,在附以必要的手段监督,就不信刹不住这股歪风邪气。
其实,到了如今的王仲,才是真正的被那些人给激怒了。为了私利,可以枉顾自己还在松潘地狱黄头鞑靼和白草吐蕃,拿着撤守松潘,来不顾川中的危急,作为借口,打压自己不说,还耍弄手段,让自己顶风冒雪,冒着生命危险,不得不在这个季节下高原赶赴京师。
原本自己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等到到了京师才知道,没有大事,只是想要自己跑一趟,看看会不会死在那些高原深处的雪山里面而已。
当然了,在他们看来,王仲也是人,而且是生于南州的人,绝对不会适应北地的气候和高原的环境,这种季节,这种天气,必死无疑。
既然自己没死,那么算计自己的人麻烦就大了,否则的话,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要在看自己不顺眼的时候,来这么一手,自己的安稳日子还过不过了?
所以,即便是王仲答应了贾旭,和文官和解,但是,对于在这中间,直接出手的人,王仲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这也是王仲当面提出的条件,只有允与不允的选择,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也是当初右相贾旭已经达到了大部分目的,却依旧阴沉着脸的缘故。
他不能不答应,否则的话,王仲就会借助欧阳伦之事掀起轩然大波,到了那个时候,砍头或许并不至于,但是,丢官罢职的人,绝对不会少。那样的话,就会便宜了在暗处虎视眈眈的人。
贾旭也觉得在暗中,有人窥探大景江山,之事并不知道是谁。
他已经做到了右相的高位,除非谋逆后能够登上九五之尊,否则的话,造反谋逆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属于出力不讨好。李善长也是如此。不过,李善长有些愣头青,所以,依旧被谋逆而砍头。他是审时度势,保住了官位和性命。
所以说,不希望大景垮台的人中间,贾旭绝对是一个。只不过,他也有着追求,那就是士大夫共天下。当然了,这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境界。至今都没有人能够达到。
王仲知道,这不过是理想状态下的一整,理论罢了,谁当真,谁是傻子。可偏偏傻子不少,你有什么办法?
追求么,谁都有,王仲不看好那个追求,并不等于自己可以鄙视追求那个目标的人,但是,你要拿着你的追求,让别人做出牺牲,那就不要怪老子要反击了。
所以,王仲强硬的要到了某些东西。才邀请皇帝以及越王来自己这里参与一次豆腐宴。不过,倒也没有白开这个宴会,目的达到了不说,你看看皇后贵妃以及公主还有那些小小子小姑娘脸上的笑容,能说这次豆腐宴不成功么?
不过,作为大景天子,皇帝还是装了一把矜持,在自以为逼出了王仲的一些心思之后,才故作勉强的默许文官的要求。反正审案的是越王张越,而提供证据以及把握火候的反倒还是王仲,嘿嘿,你们的事情,自己商量去,老子还有事问你呢,小子,别跑。
“子仲啊。你也在川中以及松潘,待了不少的时日,你觉得,本着自己的心来说,边塞之地,就不会安定下来么?”
这是大景天子的一个思索了许久,都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现在拿来询问王仲。
不得不说,历朝历代一来,边塞问题,绝对是最大的问题,十个王朝的衰落,都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内外交困,才能击倒一代王朝。从而改朝换代的。
而就是王朝强盛的时候,边塞之地,也是叛乱不断,外敌入侵,难道就真的没有相对有效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状况么?他一直没有找到答案,今天抓住机会,才开口询问这个聪慧异常,还在松潘那种地方呆了许久,过得几乎是如鱼得水的王仲。想要找到应该会有的答案。
“这个么,那要看是怎么说了,也要看是什么样的边塞。”
王仲对于这个问题,思索一会,开口说道。
他的这个回答,让大景天子顿时有些惊呆了。
他所问的这个问题,说是问王仲,倒不如说是在感慨。并不是真的觉得王仲会给出答案。但现在看王仲回答的意思,难道他还真的有解决的办法不成?
不管真假,大景天子都觉得自己应该听一听王仲的办法。
“怎么说?难道各处边塞,还有区别不成?”
“当然啊,南方和北方怎么一样?海上和陆地也是截然不同。面对的是野蛮部族和统一王朝自然也区别极大。怎么能够一视同仁,有着包治百病的万应灵药呢。”
“那你就分别说说吧。”
“对于边塞的问题,有着内忧和外患两种情况,那么是不是说,没有内忧只有外患,就能够算是解决了问题呢?”
大景天子很清楚,所谓的边塞,就是边防要塞地方。那里之所以令人头疼,也就在于内忧外患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要是单纯的没有内忧,只有外患的话,也基本上算是解决了问题。而那些地方,全部都是华夷杂处的地方,叛乱要是不论大小的话,那就是天天都有,就没有闲着的时候。要想彻底解决内忧,谈何容易不说,那可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梦寐以求的事情。能够做到这一步,称得上一句千古一帝,绝对不是虚夸。
“如果能够解决内忧,也算是你过了关吧。”
说话之间,大景天子这是吧这场谈话,当做了对于王仲的考校?可是现在的王仲,知道想这个没用,还是把心思用在皇帝的实际问题上吧。
“要说内忧,说的不好听一点,那就是有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野性难驯,另一个么,就是官逼民反。”
说道这里,王仲看看皇帝,见他在仔细的听,对于自己的话语没有反感,就大胆说道。
“其实,着些问题,归根结底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野性难驯,简单啊,教化啊。我们有的是以教化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以后那些地方的土司土官,在加封的时候,都要派一个我们的人,作为辅导官,一来是引导那些野蛮部族走向文明,另一个也是预防他们不时的叛乱。毕竟有人在他们那里,就是想要叛乱,阻止或许不能。但是,通风报信还是应该可以的么。”
“这样一来,慢慢的引导他们走上正途,不就是在为改土归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么?”
王仲说道这里,大景天子忽然明白过来。
什么教化啊,辅导官,改土归流,走向文明。这分明是这小子在给那些文官继续下套,打击报复呢。那些读书人要是能够做到这些,历朝历代的流放官员多了去了,怎么都是在喊冤叫屈,怎么没有一个能够在那些地方,做出些什么呢?可见这路子绝对是行不通的。
不过么,在这小子的话语中,似乎真的有着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