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二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兴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虽然看似有着解决的手段,但似乎是不适宜在这里说,所以,才会躲躲藏藏的这么做的。一定是这样的。“

    大景天子对于王仲的话语给了这样的判断。认为,王叔越王,虽然也是张家的老人,但宗人府只是一个掌管皇族族亲事务的存在,有些关于朝廷的大事,该回避还是回避的好。

    所以,就在王仲对于边塞的看法刚刚说了一个开头的时候,就哈哈一笑,直接用话语给撂开了,似乎是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个玩笑一样,不再继续提起了。越王人老成精,自然也是哈哈一笑略过不提。

    只是王仲自己心里明白,对于边塞的事情,在如今的这个交通以及通讯都不发达的时代,还真的想要达到稳固的边防的目的,还就是一个字,人。人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一切度不是问题。但是,偏偏就这一个字,那就是一个牵连浩大的的工程。别的不说,怎么保证边镇大将收我重兵以后的忠诚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边镇地方,不驻扎重兵,不但不足以震慑那些当地土著部族,更不利于地狱外来强者的入侵。

    记得自己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天然冲突。那是无解的原因。只有一方征服另一方以后,才会拥有和平,和仁慈以及其他的东西,全然无关。

    王仲对此深以为然。战争,暴力,杀戮。才是解决矛盾的终极手段,在无可调解的时候。但是,这么一来,那个名词可就又要被提起了,那就是藩镇。怎么保证不会出现藩镇之祸,才是朝廷所主要关注的。

    也正因为如此,强干弱枝的政策一直是历代朝廷的不变法则,这也就是边塞始终不会平静的主要原因。驻军不足以应付那里的复杂情况,仅此而已。除此以外,什么文官,教化,当然有用,但那作用不会太大,而且那时王仲拿来恶心贪腐官吏的借口而已。谁都知道,读书人高高在上,谁都不愿意去那种苦寒之地,瘴疠之地。那时对于读书人的谋害。这是所有人一致的看法。

    因为有着这种看法,先天就有着优势的文武制衡的平衡,在边塞根本就不会存在,或者说,极少存在。既然这样,一家独大,结果不用想,就是武将们在掌握重兵之后,听从一些读书人中的野心勃勃之辈的挑拨,自以为自己是什么真命天子,起兵造反,既是没有起兵的,那也是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

    这么一来,就更加的造成了藩镇之祸的可怕,以及边镇的羸弱,接下来就不用说了,几乎无解。边镇势力大了,能够抵抗外敌,也能对抗朝廷。边镇弱了,战火纷起,外地入侵,同样不是好事。别说外敌直接攻入内地,就是连年大战,都能拖垮一代王朝。这个时候,如果内部再有点风吹草动,那就是改朝换代的最好时机。

    所以说,边镇就是一把利剑,既能伤敌,也能自伤。如何把握,就看皇帝的智慧了。

    不过王仲倒是有着办法,这种办法有些复杂,还特别考验皇帝的定力。一旦使用不当,那就是昏君的帮凶,为祸天下的爪牙。但是,使用得当,绝对是现阶段朝廷最好的助力。

    只不过,他还没有相好该怎么扬长避短,和大景如今的局势相结合。更好的利用这种手段。所以,为着自己的名声以及安危来考虑,还是暂时藏拙吧。

    既然都心照不宣的不再提起额外的东西,欧阳伦一案由于和文官有着私底下的约定,基本上等于已经解决了。所以,不管是大景天子还是越王张越,都开始感到轻松,尽情的开始在富贵山各处徜徉。看看这里再王仲的管理下,究竟都做了什么,做的究竟怎么样。

    “听说你这里办了社学?带我们去看看。“

    大景天子对着王仲说道。

    说实在的,他对于王仲能够让富贵山这里的庄户人家,过得比过去好,倒是相信。毕竟一个富贵酒家加上不那么横征暴敛,也就是了。王仲这小子,有的是赚钱的办法,没看富贵酒家就已经是门庭若市,声名远播了么?新鲜的菜肴,农家风光,加上还有这皇家田庄的名号,那可都是招揽顾客的好主意。

    对于社学,他虽然也听了不少,但是没有眼见为实,始终有些怀疑。要知道,如今的大景,半大的小子,吃死老子,已经能够干些活计为家里出力了,让他们去读书?恐怕是许多的家庭还下不了这个决心。

    能够下狠心让自家孩子读书走科举道路的还是少数,家里没钱想读书?难,就是殷实之家读书读得贫困的倒有不少。十年寒窗,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怪不得村民愚昧,实在是生存为先。顾不来的。

    借此机会,天子倒要看看,这里的社学到底是真是假。

    王仲领路,都是一身便装的大景天子和王叔张越跟在后面,安步当车,走向这里的社学。

    距离社学还有一段距离,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读书声。天子不由惊讶的问道。

    “真的有社学?而且人数还不少?”

    毕竟听起来就不是一个两个孩子在读书,而是好多个,否则的话,也传不了这么远不是么?

    “真的,所有富贵山的孩子,只要年满五岁,无论男女,必须送到社学读书。一直读到十岁,才能有家里自有做主,是否继续读下去。但是,只要有着潜力的孩子,富贵酒家出资,资助他走上科举正途。”

    对于天子的怀疑,王仲解释说道。

    “你是怎么办到的?要知道,在别的地方,即便是有了社学,家里也大多不会让他们的孩子读书的,毕竟家里还需要他们做活呢。”

    听到王仲的介绍,天子还没开口,越王就关心的问道。他很清楚,真正的乡里是个什么模样。

    “简单啊,富贵山这里,他们的家里就没有活计让他们做。不读书做什么?”

    “没有活计让他们做?难道你这里不用放牧,打猪草,以及一些不用大人做的活计么?不对啊,你酒家里的鸡鸭鹅以及肥猪都从哪里来的?不说是自己养殖的么?”

    “是自己养殖的不假,但是,我们不需要孩子去做啊。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长身体,读书,识字,以后哪怕做个伙计,也比不识字强得多不是么?”

    “不用他们做?那谁来做?”

    “大人来做啊,各家的妇女或者老人,这些人虽然重活做不了,但是养殖鸡鸭鹅还是可以的。”

    “大人来做?”

    这下不但是越王,就是大景天子也有些迷糊了。

    富贵山是田庄,自然以种田为主。要不总是购买粮食养活这么多人,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就是有着富贵酒家也不行。倒不是买不起,而是粮食全凭购买,粮价波动不说,常年购买,数量巨大,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旦歉收,怎么办?而且,看着这里的田地并没有荒芜,反倒全都长得不错。应该不会是放弃了种田。

    王仲看他们这样,就知道他们是只看了富贵山的一面,对于关键的东西,大锅饭,却是根本不知道。所以,就举例解释说道。

    “我们这里的做法和别处有些不同。叔爷应该知道的,一个人如果是放牧的话,不管是鸡鸭鹅还是牛羊,他能够管理的数量是有限的,更何况一家一户还不一定有着这么多的鸡鸭鹅和牛羊供他们放牧。如此一来,一家就要占去一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但是,要是两三个人合力放牧,绝对比单个人合在一起的数目要多,而且还要多不少。种田也是大致如此,除了某些抢农时的伙计,其实不用全部的人手都拴在一件事上。”

    “所以,在富贵山这里,不管是种田,还是养殖,都是合起来做的。如此一来,单只是大人就足够了,抢农时的时候,人手稍有不足,雇些人做几天就是了。平常还会有着一些人去酒家做事呢,除此以外,酿酒,还有仓储以及别的地方,富贵山的庄户就够用了,不需要孩子出来做事的。”

    听了王仲的解说,越王感叹地说道。

    “原来如此。这也算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出泰山移了。”

    他们对于农家活路,都不陌生,只是一听王仲的解释,就全部明白了。所以,对于富贵山这里能够人能够五岁以上的孩子,全部进入社学读书,全然没有了怀疑。

    “我记得当初的时候,曾经对你说过,到时候要来查看你在这里做的怎么样的。现在有没有把握让我看看?”

    这个时候的大景天子想起了当初王仲挑中这里的时候,和自己的约定,不由得饶有兴致的看着王仲问道。

    “应该差不多吧,想看的话,恐怕今晚可就要在这里过夜了。”

    “那有什么?不是还有人送给你一处园林么?今晚朕就住那里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