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二百九十五章 翁婿夜谈话松潘(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是我阴险,我的所作所为都能摆在台面上去说。试看看,我对于他们是不是和大景子民一视同仁?只要愿意做我大景子民的土番部族,大景子民有什么,他们就有什么,土地牧场,该有的我一点都不会少给他们。赋税也和大景子民一样,该交多少交多少,分毫都不会增加。至于募兵,番兵营也是战兵一员,军饷抚恤,我任何该有的东西一点都不会少给。”

    “但是,既然做了我大景子民,就要照着我大景的规矩来,番兵营押哦听从号令,该派往哪里就派往哪里。至于作战的方式和战中损伤,总不能也要我给他们打包票吧?要是这样,我自己就做了,还用他们?”

    “而且,对于我的这个条件,松潘的土番部族听了我的建议,绝对是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同意不说,还踊跃加入番兵营,要不是害怕朝廷诸位大人诟病,那个番兵营敞开了收,恐怕再有一倍也打不住。这样的所作所为,谁敢说我阴险?”

    “总不能吧这些新加入的土番部族,和我们大景子民区别对待吧?再说了,这样对待他们,已经是绝对的好了。以他们以往的经历,不能说是朝不保夕,最起码在几乎是大部的时间,需要面对高原那里的马匪以及恶劣的气候环境,许多的儿童几乎是活不到成年就会夭折,所以,他们一有机会就生孩子,为的就是预防绝后,以及多谢人口才是家族部族兴旺的基础。而现在好了,住在松潘地域,最起码马匪是绝对不会再随时过来骚扰他们的。更不会有着各部族之间的仇杀以及抢夺土地牧场的械斗。老人孩子病了,有着松潘城里的医馆,即便是遇到着慌大旱,也有朝廷救济。加上,原本的土番部族的男人青壮,在原来本就是在家中属于护卫一家安全的角色,老人和女人还有孩子,才是种地放牧的主力,所以,即便是男人进了番兵营,前去打仗,也不过是和过去一样,换来他们的绝对安全而已。而且,对于番兵营,我们还要训练他们,发给铠甲兵器,有着军饷粮秣。“

    “这样的好事,他们过去敢这么想?随便找个土番部族的人问问,看看哪一个不愿意做我大景之人?别的不说,同样是种和过去一样的土地,经营原本面积大小的牧场,假如我大景以后,光是盐巴和茶砖的花费和我们一样的话,就会给每一个部族节省一大笔。他们不是觉得我阴险,而是觉得我太过大方,最初说出来的时候,有人甚至不信,还对我说,哪怕是少一些也行,直到看到真的盐巴和茶砖就放在商议的大帐外面,等着他们答应以后,就会按照人头让他们购买的时候,这才将信将疑的在契约盟书上,滴血盟誓。世代做我大景子民,永不背叛,如有背叛者,大家共击之。“

    说道这里,王仲忽然想起来,就随口问道。

    “对了,当初的经过以及盟约,我曾经派人送至成都府,要求布政司转交朝廷用印。难道陛下没有看到么?”

    “什么?你曾经给过朝廷解说以及送回盟约?”

    “对啊,我只不过是川中都司而已,负责的是当时的平叛以及安定松潘,将军府的建立,是军务,再说了我又有着笔下的虎头金牌,自然有权做出临时处置。以后,朝廷觉得不合适了,可以改变的。所以,吴元义也不过是署理松潘将军而已。至于说,和那些土番部族的盟约,那是朝廷官府的权力,以后也要纳入官府管辖的,赋税的收取以及所有事务,那也是官服的事情。不给他们给谁?不会是朝廷对此一无所知吧?”

    看着皇帝的样子,对于松潘那里,似乎是只是知道自己建立了一个将军府,代替了原本的军民指挥使,至于别的,几乎是一概不知的样子。王仲不由心里大惊。

    “难道川中那些家伙居然胆大到敢于扣押转交的文书和奏折?还是朝廷中某些人在暗中作祟?”

    皇帝一看这个样子,就知道其中必有缘故,但是今天最主要的是,听从王仲对于松潘或者边镇的处置以及想法,至于别的,随后在问明处置也不晚。所以,皇帝尽管知道其中有着隐情,但是,也故作大度的一挥手说道。

    “那些稍后再说,听你的意思,松潘将军府只是一个军事机构,掌管松潘哪里的战兵?”

    “对啊,将军将军,不管打仗管什么?出了打仗练兵以及军方事务,至于别的,他想管,别的衙门也得愿意才行啊。治安有着巡检司,关口税赋以及茶马交易,又饿茶马司,至于民政民事以及随后的那里子民的管理还有官司词讼,自然还要有着官府衙门呢。他一个将军府,又不是都督府,想全部管了,是想造反么?”

    大景天子听到这里,惊讶的问道。

    “这么说,以后松潘那里还要建立一个府衙?”

    松潘苦寒不假,人口似乎也不多,但是,也不是一个县令就能打发得了的。绝对要有一个府衙存在的。但是,前不久朝廷还在为着撤守松潘而激烈争论,刻着转眼又要在那里设立知府衙门?这不是在胡说搞笑吧?

    但是皇帝知道,王仲这个时候,会和自己开玩笑么?这是君臣召对,不是私下闲聊。再说了,王仲敢和自己开这种玩笑么?而且听他的意思,松潘那里还是正经的知府衙门,不是什么土司土官?

    “你也不用惊讶和怀疑。我是这么打算的。松潘那里,属于边镇,没有军方驻扎,那是绝对不行的。至于说撤守,那就是一个笑话而已。但是,那里苦寒不说,松潘外面的若尔盖,还有这太多的部族,不是羌人,就是原本的吐蕃在他们的古格王朝覆灭之后的凌乱部落。尽管我收拢了不少的土番部族,进入松潘成为大景子民。但是,那里只要一旦空虚,就会有着别的部族和吐蕃部落游弋过来,填补哪里的空虚。毕竟高原苦寒,有着一个能够放牧和种植的地方不容易。那里虽然我们看不上眼,但在高原,也算是一等一的好田土和优质的牧场了。“

    “这么一来,内患虽除,外忧接踵而来。要想一劳永逸,不是处处设防,松潘那里不但不能撤防,而且要往前推一步,还的是一大步,控制若尔盖链接吐蕃高原的山口,吧整个若尔盖拿到我们手中才行。这样一来,我们只要守住不多的几个山口,不但可以免受外部的他们的袭扰,还能有着一个巨大的若尔盖草原作为我们的养马牧马之地。减少对于茶马交易的依赖。”

    “但是,不管是现在应对黄头鞑靼还是白草吐蕃,还是以后推进占有整个若尔盖,都需要在松潘有着一个总览全局的地方,那就是松潘将军府。等到所有目标达成,那几个山口究竟是设立守御千户所,还是保留将军府,到时候再说。”

    “这么一来,整个松潘的衙门,就要有着惯例民政民事的知府衙门,守护缉私的巡检司,管理茶马交易以及随后会有的榷场的茶马司和户部税吏,以及管理矿场的工部大使。甚至还要在那里建立学宫,设立学官,以便教化哪里的土番部族。他们之间互相牵制制衡,平时各司其职,战时将军府统揽一切事物。这才是我最为理想的松潘格局。做的好了,还说什么以后改土归流,现在就可以直接着手。等到冬季过去,直接派人过去就是,相比哪个时候,播州叛乱已平,携大胜之威,黄头鞑靼和白草吐蕃何所惧,一鼓荡平即可,直接推进到若尔盖大草原的边缘,占据不多的几处山口通道,建立关城,可以说,以后的松潘,就是内地,而不是边塞了。他的作用就是支撑那几处山口通道而已。“

    一口气说完了这些之后,王仲又提起刚才的那个问题。

    “这个东西和设想,我都在奏折里有所阐述,难道朝廷没有看到?”

    问完之后,却又说道。

    “我看朝廷不杀也不放,以为是默许了我的动作,所以,才会大张旗鼓的直接按照这个思路来走了。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以后该怎么办?”

    皇帝明白,朝廷的有些事情,奏折送上来,不一定会有着明确的肯定指示,毕竟有些事情它做的说不得。所以,没有任何消息,就是说你先做着,随后再议。可现在听到王仲的再三询问。皇帝不由得想到。

    “怪不得,这小子居然敢于如此的大胆。原来是有着奏折送回来的,但是不知被谁给漂没吞掉了。我说这家伙以前那么的精明,这一次居然敢于如此的大胆,感情还有这么一出啊。有些人的官当的久了,连带的胆子也大到了没边儿的程度了啊。此事过后,看来要速去肃清吏治了。否则的话,会坏了大事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