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二百九十七章 翁婿夜谈话松潘(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景天子也知道,巡检司的权力不能过大。它毕竟也是一个有着武力做后盾的暴力组织。一旦他的权力过大,那就会有失控的危险。试想一下,在一个王朝中,有着一个可能随时失控的暴力的存在,虽说巡检司的人数不多,但那也不是皇帝能够容许他存在的。

    所以,他对于王仲说的不能赋予巡检司随意行动的这个权力是相当的赞成。

    但是,他也知道,毕竟巡检司就有着捕盗安靖地方的权力,可是这么一来,不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存在的本意,而成了一个基本属于监视而存在的东西?这恐怕是不行的。

    但他把这个疑问提出来的时候,王仲只是一笑解释说道。

    “很简单啊,巡检司内部本来也需要监督,让这个本来就需要,但是还没来得及建立的机构负责我所说的那些事情也就是了。普通的巡检司依旧是原本的职责。这样一来,不就可以两相兼顾了么?”

    听到王仲这么一说,大景天子的眼前一亮。

    “对啊,原本的巡检司是按照军中的架构组成的。现在等于是多了一个监控地方各个衙门的职能,既然如此,那几干脆增加些人手,表面上看似加强了巡检司的重视力度,但是在实际上等于是原来的巡检司里面,多了一个不公开的监视机构而已。而有着巡检司原本的武力保护,相信监控的人,能够更加的安全不是么?再说了,本来就已经有着松潘以及蓝关巡检司交给了銮仪卫。和自己的最初的銮仪卫监察天下的初衷相符合。看来还是年轻人的脑子灵活,这么一结合两者的作用,不用多出一个新的机构,还能隐藏在如今已经遍布各地的巡检司名下,岂不是少了许多科道言官的罗嗦?

    本来在建立銮仪卫的时候,就有科道言官上书反对,后来是看銮仪卫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才偃旗息鼓不在上书的。如果自己敢于明言再新建一个监控各方的存在,估计皇宫都会被那些上书所淹没的。

    想起那个场景,还有一上朝就会有人提起这件事,虽然皇帝不会妥协,但是,麻烦么,谁都不想要,还是少些最好。而且那些科道言官平常没事都要找些事情上书显示自己的存在,现在给了他们机会,还不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前赴后继的全都上书显示自己的存在?

    所以,对于王仲的设想或者说规划,大景天子是绝对赞同的,这也表明,这个自己看好的小子,那也是用了心的。

    但是,王仲对此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说道。

    “前一段时间,銮仪卫为了平息刘三省的那次科举南北之争,不得不招募了一批科举无望的读书人,进入銮仪卫做了官吏,这样的话,不正好把他们分派到各处巡检司负责监控各方事宜。那些原本的巡检司,负责原本的职能,兼以听从这些文官的指挥来监控各方,对于探听到的各方消息,形成文书禀报京师銮仪卫,筛选之后,选择有用的东西禀报陛下,这样一来,不但能够随时知晓天下各处的情况,对于天下各处的官员动向,不也是可以随时预知?这样一来,虽然不能杜绝贪腐以及残民作恶,最起码每一位官员在任上做的如何,陛下心里也会有个数,在以后的提拔重用中,做个参考也是不错的。“

    大景天子听了王仲的这番解说,相当的深以为然。但是,现在的这样,只是听到了王仲对于对方各处官员衙门的应对,对于军中,似乎很少涉及。但是,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怎么会不知道王仲的顾虑?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所以,也就看似随意的开口问道。

    “你说了这么多,似乎只是对于地方官员的应对。那么军中呢?”

    “这个恐怕不是我所能够随意臧否得吧?”

    听到皇帝这么问,王仲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迟疑着说道。

    “这有什么为难的?你是驸马都尉,本就是武职,再说了,你也还是川中都司。你敢说你不是武官?还是说 ,你在针对文官,而是为了帮助武官?”

    看似笑眯眯的一番话,不轻不重,直接把王仲给推到了文武之争的境地,由不得他不开口。

    “既然陛下说了驸马都尉也是武职,我又是川中都司,自然也是武职,怎么会对军中忌讳若深呢?不过是放到最后来说罢了,毕竟藩镇之祸谁都知道,一旦爆发就是乱世开始,人间惨剧。所以,不得不慎重对待。既要保持朝廷能够防范外敌内乱,又要避免藩镇之忧,才算是最好的办法。“

    “额,那你说说,难道还真的有两全之法么?”

    听到王仲这么说,大景天子兴趣大增,毕竟在他心里,不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而武将作乱,一声令下,就是冷厉风行。不得不防,也由不得他不多加重视。

    “其实对于军中来说,这种问题并不难解决。前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不过在后世的逐渐演变之中,被人有意无意的给忽略了而已。真要是想要解决,却也不难。“

    前面说的慎重,现在居然又说不难,这让大景天子疑惑的看着王仲,不解的问道。

    “真的么?你切说来。”

    “不知道陛下注意过没有,在最早的时候,实际上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藩镇这种祸乱之源的。一来是那个时候,大多疆域不大,所以传讯不是如今这么耗时艰难,二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实际上的那个时候,文武分界并不是现在这么明显的。就是这样,依旧在军中有着预防大将造反作乱的措施。所以,在那个时候,既没有文武之争,也没有藩镇之祸。到了如今,科举的举行虽然让寒门子弟有了上进的通道,却也让文武分界,更加的明显,反而有了文武之争。“

    “而在军中,就是武将一家独大,文官只能在军营以外的地方,想尽办法遏制藩镇祸乱和武将造反。即便是军中有着一些文人,也不过是依附于大将的幕僚以及吏员而已,手中无兵无权,自然不能够有着抗衡武将的能力,自然也不能避免藩镇祸乱以及让武将打消他的野心。”

    “在那个时候,军中文人,或者说代表朝廷的制衡大将的职位,一为长史,一为司马。长史掌管军中往来文书军令,司马掌管军中法纪后勤,作为军中大将,只是负责行军打仗,军之大事。而且,长史司马均能参与军中机要,与闻大事,这样一来,将军所为,不能独断专行不说,还要随时被朝廷中枢所知。哪里来的什么作乱以及藩镇?“

    “那个时候的长史以及司马,几乎是上马冲锋,下马理事,无所不能。而到了后来,文人能够上阵者,几乎是万里无一不说,还把进入军中,看作是粗鄙之事。所以才有了武将的一家独大。甚至有着将门的延续存在。如此一来,父子相传,始终在一个地方,乃至于一方军中,不是藩镇也是藩镇,没有野心,但看着自己的实力日渐增大,还有一些不良文人的幕后推动,没有野心也逐渐滋生出来了。”

    “这才有了,后来的藩镇出现,以及藩镇祸乱天下的诸多现实发生。”

    说道这里,大景天子沉默一会,才开口说道。

    “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及目前的大景来说,怎么做到没有这种祸端呢?”

    “如今的大景,其实陛下已经在做了,只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够而已,不能完全避免这种可能出现。只要再有所补充或者加重,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你说。”

    “如今的大景,军方事务,五军都督府就是原本的大军之中的将军,而兵部就是军中长史。但是,缺少一个存在,那就是军中司马。不过,陛下也在军中设立了镇抚一职,掌管军法。后勤则是直接交给了地方,以及文官掌管。但是,不论镇抚还是掌管后勤的官员,都不能参与机要,就不能察觉一些异常情况。镇抚职位太低,后勤属于菲军方存在。这么一来,只是在朝堂上,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制衡,能够实现,但却是于事无补不说,还容易陷入文武之争,使得诸多精力都在内斗中耗尽,长此以往,文武敌视,无心军事,到时候,岂不是万般打算,也都会落空?所以说,制衡大将,预防藩镇,要在军中内部着眼,否则的话,就会出现,有军无力,有兵难战的局面。原因很简单,外面有人拖后腿,将军不能无视后勤辎重打仗,而文官不放心将军,只能以此用作辖制。虽然眼下这种情况还不明显,但是,看看这次有人建议的撤守松潘,不就是拿着后勤辎重的难易运输在做文章么?他们根本不看松潘对于大景以及川中的重要性,因为,人家不用为军中具体事务来考虑,那是你川中都司该考虑的东西,守土有责,你敢不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