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起事失败后的军队则逃到了吴淞口,之前守炮台的姜文舟早就逃走了,现在归总司令居正在管辖。居正和陈其美等人是一伙的,自然将他们全部收留在了炮台。松军司令钮永建和福字营司令刘福彪也先后投奔了居正,跟他一起驻守在了吴淞。郑汝成、李鼎新等人认为吴淞是一处要地,于是就决定调遣水陆两军继续围攻,又听说海军总长刘冠雄是袁世凯特地派来攻击吴淞炮台的,两人于是打算等刘冠雄来了以后再作打算。
再说黄兴。他听闻赣徐沪三路人马屡战屡败后,就知道南军大势已去,他暗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于是他就跟军中士兵说自己要亲自去前线督战,但他没说明要去的是哪里。七月二十八号半夜,黄兴与代理都督事章梓改换了洋装,然后和几个日本人一起,每人手里拿着一盏电灯去车站乘车。身后还跟有一个连护送他们出城。
到了下关,黄兴赏了护送的士兵二百洋元,士兵们排着队拿着枪目送黄兴等人登船离开。黄兴到了上海之后本打算和孙中山、岑春煊等人商议接下来的事情的,谁知道上海领事团已经让总巡捕房发出了通知,说要缉拿几名乱党:第一个就是黄兴,其他几个是李烈钧、柏文蔚、陈其美、钮永建、刘福彪、居正……还有工部局也亮出公文说要驱逐孙中山、岑春煊、李平书、王一亭等人,不准他们在租界内逗留。
这下黄兴无处栖身了,他只好转去吴淞找钮永建和居正,几人只好聚在一起叹息。黄兴又从钮永建那里得知孙中山、岑春煊都已经去了香港,陈其美也没有在上海了,很快会迁到这里来。黄兴于是说:“大势已去,单靠吴淞炮台能撑多久?”钮永建说:“只要它在一天的话就可以尽到一天的心意,到时候再做打算吧。”黄兴不免继续叹气。晚上,黄兴在营内辗转难眠,他想,这一个孤立的炮台是肯定撑不了多久的,还不如逃去海外,自己又随身带有足够的外币,路费倒是不用担心了。打定主意后,黄兴就安安稳稳地睡了。第二天公鸡才刚刚报晓,黄兴就醒了。他立即起身出营,都没有和钮永建告辞,就独自带着皮包乘商船去了外国。
呵!黄兴的确和袁世凯有仇,但是他和外国领事团也有矛盾吗?为何上海租界也要捉拿他呢?这也是袁世凯安排的,他让驻北京的各国公使转达上海租界协同捉拿黄兴等人。通告是这样写的:
大总统副总统各省都督各使各军长旅长鉴:黄兴毫无学问,素不知兵,然屡自称总司令,俨然上级军官。凡为军人者,皆应有效死疆埸之精神,而黄兴从前于安南边境,屡战屡逃,其后广州之役,汉阳之役,其同党多力战以死,而黄兴皆以总司令资格,闻炮先逃,其同党之恨之者,皆曰逃将军。其人怯懦畏死,可想而知。其以他人性命为儿戏,又极可恨。此次乘兵谋叛,彼非不知兵力不足以敌中央,不过其胸中有一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秘诀,一旦事机不妙,即办一条跑路,而其同谋作乱者,则任其诛锄杀戮,不稍顾恤,其不勇不仁,一至于此。苟非明正典刑,不足惩警凶逆。我军各处将领,于并力攻剿之外,并当严防黄兴逃走,多设侦探,密为防范,无使元凶逃逸,以贻他日生民之患。旅京各省军界人同叩。
黄兴离开后,南京就没有主事者了。师长洪承点也已经悄悄逃走,代理民政长蔡寅于是请了第八师师长陈之骥、第一师师长周应时、要塞司令马锦春、宪兵司令茅乃葑、警察厅厅长吴忠信还有仇继恒等人一起前来开会,并当场商议了七件事:(一)南京取消独立;(二)安抚百姓;(三)请程都督回来;(四)请程都督转告中央说,各战地一律停战;(五)请上海筹集军饷给江宁;(六)军马都暂时不准调动,不准进城或者出城;(七)军警要负责保护好城内外。这七件事一宣布,人心都稍微安定了点。
参谋盛南苕和军务课长王楚二人马上前去迎接程都督回来。但是程都督却不肯回去,而且第一师师长洪承点已经出走,于是程德全特令杜淮川继任第一师师长。可是当时军民们已经推选了旅长周应时接任第一师师长,也把这件事告诉了程都督,程德全不但没有允许,反而将周应时的旅长都给撤了。这下军民心里不平衡了,甚至有人还开始还有了异心。
杜淮川到任的时候正值张勋、冯国璋二军从徐州过来,杜淮川于是带人出城迎接。这个时候,上海民权报的主编何海鸣趁机带着一百多名党徒闯进了南京都督府。他们首先宣布了程德全、应德闳的罪状,然后出示告令说要恢复南京独立。一百多个人都可以入城胡来,江宁城的军士们是干什么用的?
正在这时第八师师长陈之骥来了,何海鸣向他行礼表示欢迎。陈之骥笑着问他说:“何先生,你带了多少银两来呀?”何海鸣回答说:“造纸币的地方取之不尽。”陈之骥又问:“有多少兵力呢?”何海鸣回答说:“都督的兵就是我的兵呀。”陈之骥听后对左右说:“这些乱党们真是胆大妄为,快给我捆起来。”现在说别人是乱党,那之前为何要欢迎黄兴等人呢?于是左右立即将何海鸣拿下,还包括他的十多名手下。陈之骥又指着何海鸣说:“我暂时不会杀你,等到程都督的命令下来了再做定夺。”陈之骥将何海鸣等人都关到了狱中,然后取消独立,全城这才重新安定。
南京地方维持会早就知道了张勋的大名,他们担心他的军队进城以后会蹂躏居民,于是就和商会一起派代表去找冯军使求他保护;另一方面也婉言告诉张勋说,请他千万不要入城。冯国璋答应了代表们的请求。于是陈之骥亲自去拜访冯国璋,跟他接洽一切。
第一师听说陈之骥出城后竟然去抢劫了第八师司令部,还和第八师吵了起来。第八师猝不及防,又敌不过第一师,只好倾巢而出迎战。第一师又放出了何海鸣,他来到都督府再次宣告南京独立。不用说,第一师肯定是受了何海鸣的鼓吹。城内的商民们又一次吓得魂都要掉了,只好关门闭市,连城门也不敢开。
何海鸣又设立了卫戍司令,委任了各种职务、什么参谋长、团长旅长,又是一派稀里糊涂乱七八糟的场面,跟唱戏一样。城里的乡绅们急得没办法,只好又邀请军人开大会。没想到那些军人只会纷纷伸手要钱,说给钱就会罢休。但是宁城已经被掏得精光了,哪来的钱呢?只好作罢。何海鸣则继续使出哄骗手段,他说只要第一师和第八师守住了要害之地,将来有福同享,有的是好处。两师都被他说动了,只有第八师第三十团不肯附和,于是何海鸣勒令他们缴械,然后统统解散回乡。不久南京就又开始和北军对峙,冯、张两人来到这里时免不了又会有战争。
再说海军总长。刘冠雄带领的水师在吴淞口受到了阻碍,于是他就绕到上海浦东的川沙东滩上岸,暂时驻扎在制造局,和郑汝成、李鼎新等人一起整理军队,准备进攻吴淞炮台。
八月一号,他们带着军舰来到了距离炮台大约九英里的地方,然后开炮轰击,吴淞炮台也反应很快,马上开炮回击。居正亲自督战,一个小时后还是未分胜负,双方于是停炮。过了两天又发生了小战。三天后,海圻、海容、海琛三门军舰一起朝吴淞炮台开炮,击中了炮台内的土墙,泥土和黑烟立刻飞得满天都是。炮台稍微受了伤,但是还是立马又开炮回击,三军舰却不再攻击,只是按原路返回。
原来,刘冠雄知道吴淞一带还有居民,如果用猛烈炮火攻击的话肯定会毁坏民宅,而且探子回报的消息说,炮台的守兵缺粮缺饷,没什么斗志,不如静观其变,然后找机会一举拿下。所以他只派军舰时不时去鸣炮示威,消磨掉他们的意志,然后又给程德全传话,让他劝居正等人投降。
居正、钮永建等人当然不肯,唯独刘福彪起了异心,他竟然打算将炮台送给刘冠雄,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敢死队头目的?居正觉察了这件事后,下令开炮轰击刘福彪,刘福彪仓皇逃走,紧接着就向程德全投诚,情愿为他效劳。刘冠雄得知此事后,于是调齐上海陆军打算进行大围攻。海军总司令是刘冠雄,舰队总司令是李鼎新,江湾张华浜也派遣了陆军助攻,郑汝成是总司令。三路夹击,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远近的居民们都望风而逃。就是距离吴淞口四十多里的居民也觉得岌岌可危,纷纷惊惶不已。
红十字会会长沈敦和特地带着西医柯某坐小轮船去了战地,想劝钮永建不要开战。柯医借收集伤兵为由,冒险进入了宝山城求见司令部的钮永建。钮永建问他有多少伤兵?柯某叹了口气回答说:“尸骸遍地,满目疮痍。民心凋敝,颠沛流离,几乎是暗无天日啊。你也是吴淞人,难道就忍心看着家乡变成这样?”钮永建也叹息着说:“事已至此,已经是骑虎难下了。我也是爱莫能助啊,如何是好?”柯某于是出主意说:“你不是自命为讨袁总司令吗?袁世凯还没讨伐呢,故乡就已经被讨伐干净了。你问问你自己的良心,它安心吗?”单刀直入。钮永建不禁失声说:“既然你已经来了,那为何不教教我怎么做呢?”柯某回答说:“现在赣、宁、湘、皖各省都已经被北军占领了,四路大军都来进攻吴淞,将军虽然勇气过人,但始终是寡不敌众啊,难道还能坚持很久吗?就算是百战百胜的项王,遇到垓下之围也不能脱身,今天吴淞也差不多跟垓下情况类似,依我看,将军决不用效仿项王轻生,倒不如全身而退,明哲保身。这样的话,淞、沪两地的生灵也免了一场大劫,这是一举两得,我想你应该是赞成的。”这话句句说到了人心坎里,怎么会不赞成呢?钮永建也觉得心里一动,于是缓缓说道:“你说得很对。我怎么能忍心让江东父老替我受罪呢?”柯某继续说:“将军为何不写个条件给我,我可以替将军去拜访刘总长,就算是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钮永建听后,亲手写下了条约书交给柯某说:“我和刘总长算有些交情,就劳烦你给我介绍了,但是你只能交给刘冠雄,不能让别人给。”柯某连声答应,然后告辞出城,乘着红十字会的小轮船去了海圻军舰。那里正炮弹纷飞,两边打得正欢。柯某拿着红十字旗挥了起来,示意双方停战。
两边暂时休战后,柯某进入海圻军舰跟刘总长协商起了此事。刘冠雄觉得可行,于是将舰队驶回,又和李、郑两司令商议了两个多小时后意见才达成了一致。柯某跟沈敦和会合后,写信给钮永建,请他兑现自己的诺言,钮永建回复说好。八月十三号,柯某再次带领救护队进入宝山城,街上果然已经没有一个士兵了。再到司令部一看,钮永建已经离开,只留下四个职员做交接。柯某和他们见面后,他们交给柯某钮永建留下的手书,柯某展开一看,上面写着:
永建无状,负桑梓父老兄弟,罪大恶极,百身莫赎。前席呈词,畅闻明训,甘践信约,不俟驾临,率卫队三百人,退三十英里。炮台已饬竖海军旗,以坚北军之信。钮永建临行走笔。
柯某读完又来到吴淞口,挥着红十字旗走到炮台前一看,果然除了居正外,所有的军官和兵士都已经归顺了北军,他们一齐欢迎柯某,然后将炮门卸下,将炮口收回了门内,枪支也全部都卸下了子弹。柯某嘉奖了他们一番,大家都表示对他心悦诚服。柯某又登上炮台,竖起了红十字会旗。
不久,有几艘军舰朝这边驶来,接着有五十个人登上了炮台。又有几艘军舰来了,一共八艘,都停泊在了炮台前。镇守炮台的士兵们都擎枪表示致敬,刘冠雄立即传令下去,每个门派四个水兵把守,其余的几条要道派重兵把守。原来的守城士兵先各司其职,等大总统的命令下来再作安排。然后刘冠雄派人将红十字旗卸下,改升海军旗。换旗帜时,全体军队都向红十字会旗行了三呼礼道谢。柯医和救护人员还有水陆军还合影留念了。柯医真是不愧为鲁仲连。
刘冠雄将吴淞的情形悉数告知了袁世凯。恰逢长江查办使雷震春和陆军二十师师长潘矩楹奉命前来上海,郑汝成于是将吴淞的情况详细告诉了两人,两人都深感欣慰。雷、潘两人这次南下就是来助攻吴淞炮台的,听说炮台已经收复了,就给袁世凯回电请他指示。袁世凯便命刘冠雄兼任南洋巡阅使,雷震春为巡阅副使,和潘矩楹一起出发去江宁。接到命令后,雷震春就带领潘军乘船离开了。郑汝成也接到了袁世凯的电文,要他捉拿陈其美、钮永建、居正、何嘉禄等人。于是郑汝成派出密探,寻找钮永建等人的踪迹。现在陈其美和居正等人藏的藏,逃的逃,根本无踪迹可寻,只知道钮永建从宝山退到了嘉定。海军司令李鼎新和旅长李厚基便兵分两路前去捉拿,钮永建只好逃向太仓,再后来他乘美国轮船出海去了。陈其美、居正等人也陆续出海去外国避难了。李烈钧从南昌出走,柏文蔚从安庆出走,辗转反复,结果都是流落海外。就是欧阳武、陈炯明等人也都因政府在悬赏缉拿他们而狼狈逃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