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演义-袁家女人的把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袁世凯和袁乃宽叔侄俩此时正谈论着改年号登位之事。袁世凯有些担心地说:“我的计划可能要推迟了,照目前的情势来看,登基还要从长计议。云南之事我倒是不怕,我担心的是外交那方面如果再惹出什么麻烦,就不得了了。”

    袁乃宽安慰他说:“圣上明察秋毫,臣侄非常钦佩,只因为云南之事延迟大典,恐怕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再者夜长梦多,拖着怕是不妥。试想云南地域宽广,要扫平的话没有几个月是做不到的。但到那时候就是明诏了,明诏改年号不合历数,这也要好好考虑啊!”袁世凯说:“我也正是这么想,就是没什么好办法,不过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先改了年号再说。”袁乃宽说:“那登基呢?”袁世凯沉吟了一会儿说:“这……这事以后再说。”袁乃宽奇怪地说:“改了年号却不登基?”袁世凯说:“我自有主意,你不用问了。”袁乃宽于是唯唯诺诺地退下了。

    第二天就是阳历除夕了。早晨过后,并没有什么改年号登基的消息传出来,众臣于是都有些按捺不住了,纷纷去政事堂打听,什么消息也没有。连国务卿陆征祥都猜不透袁世凯的意思,众人只好回去了。直到下午,袁世凯改年号的命令才露面:据大典筹备处奏请建元,着以民国五年,改为洪宪元年。

    众人见了此令,免不了疑惑地去问袁乃宽,总统是不是在元旦登基啊?袁乃宽于是将袁世凯的话又说了一遍,众人的疑惑又变成了诧异,但是又不能多问,只好在私下里纷纷议论着。

    除夕当晚,总统府里照例守岁。袁世凯和家人子女一起吃年夜饭共度除夕,团圆宴也叫作合家欢筵席。也是提前庆祝改元。候补皇妃、候补皇子皇孙和候补皇女等人也都来了。厅中央有两排座位,两旁依次站有陪侍。真是花团锦簇,玉绕珠环。

    先介绍一下袁世凯的各位小妾:(一)闵氏:小名叫碧蝉,是朝鲜人。听说原本姓金,但小时候被朝鲜王妃母家收养了,做了闵氏的养女。(二)黄氏:绰号小白菜,和袁世凯是同乡,她是豆腐作坊黄氏之女。(三)何氏:苏州商人的女儿,小名阿桂。(四)柳氏:小名三儿,天津韩家班名妓。(五)洪氏:洪述祖的妹妹。之前还有一个第五小妾名叫红红,也是勾栏中人。袁世凯在做鲁抚的时候,红红和男仆私通被袁世凯发现,然后杀掉了。(六)范氏:袁世凯的同乡,袁侞媪的女儿,小名凤儿。(七)叶氏:扬州人。父亲叫叶巽,是候补河南知县,父亲死后家道中落,叶氏就被转赠给袁做妾。(八)贵儿:盛氏的婢女,姓名不知,小名贵儿,扬州人。(九)大小尹氏:最初都是六姨太洪氏的丫鬟,她们是同胞姐妹,但不知道是哪里人。(十)汪氏:袁世凯同乡,榜人之女。(十一)周氏:杭州名妓,擅长作诗,别号忆秦楼。(十二)虞氏:原本是袁家的侍婢,小名叫阿香,姓氏不详。(十三)洪氏:洪述祖的侄女,小名翠媛,和六姨太洪氏还是姑侄。

    袁家还有十五个儿子:(一)袁克定:生母于夫人。(二)袁克文:生母闵氏,也有人说是黄氏所生。(三)袁克良:生母黄氏。(四)袁克端:生母何氏。(五)袁克权:生母六姨太洪氏。(六)袁克桓:生母柳氏。(七)袁克齐:生母何氏。(八)袁克轸:生母叶氏。(九)袁克玖:生母叶氏。袁克坚、袁克安、袁克度、袁克相、袁克捷、袁克和:生母均不详。

    袁家的十四个女儿:(一)袁淑贤:生母闵氏。擅长诗和工画。嫁给了张氏。(二)袁淑顺:生母何氏。嫁给沈氏后守寡,之后留居在母家。(三)袁淑婉:生母叶氏,婚配对象不详。(四)袁淑贞:生母柳氏。(五)袁淑芳:生母不详。(六)袁淑兰:生母叶氏。袁淑缇、袁淑瑾、袁淑珍、袁淑梅、袁淑芸、袁淑玲、袁淑英、袁淑X:生母均不详。

    袁世凯坐在首位,他环顾了一下周围,除了长女淑贤,三女淑婉已经嫁出去了外,其余的统统都到了。只有于夫人还没有来。袁世凯于是命人再去请。酒过三巡后,于夫人的位置还是空的,袁世凯就不免有些懊恼了,再次让婢女去催。于夫人这才出来。于夫人刚走到座位旁就听见袁世凯厉声说道:“你有什么要紧事要挨到现在才来?”于夫人慢条斯理地回答他:“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皇帝的位子还没坐上呢,就先摆起架子来了?你要知道,你我是夫妻,就算你做了皇帝也不能大声呵斥我。”

    袁世凯一听这话,顿时怒不可遏地说:“你这黄脸婆太不识抬举了,我若是登上大位,就先把你贬入冷宫。”于夫人也气愤地回道:“你这个没良心的,不顾夫妻之情也就算了,袁家世代受清室恩惠,你也是做过官拿过俸禄的,不想着报恩,反而乘革命逼清帝退位要自己做皇帝,不但袁家的列祖列宗容不下你,清朝的列祖列宗泉下有知更加不会容你的。你还要用皇帝来吓我?”借于夫人之口痛骂袁世凯一番,而且句句在理,并非捏造。

    袁世凯听了,气得把袖子一卷就要用拳头说话。于夫人干脆不管不顾地接着说:“我早就知道会有今天的。你已经儿孙满堂小妾成群了,还要我有何用,我还是早死了吧。”说着,已经泪流满面地朝袁世凯撞了过去。幸亏众小妾拉住了两人,又调解了许久,这才没动起手来。于夫人最后负气而去,袁世凯则一脸恨恨的阴沉表情,饭桌上一片沉闷,谁都不敢开口说话了。也许这就叫“不祥之兆”。

    洪姨见气氛僵住了,于是首先举起酒杯来给袁世凯敬酒,其他人也相继举起了杯子,袁世凯不忍心拂了大家的好意,只能勉勉强强地又喝了数杯。谁知闷酒入肠更容易醉,眼看又到了半夜,袁世凯禁不住有些睡眼朦胧了,洪姨上前扶他进去躺床上休息。袁世凯合衣躺下后,洪姨找了袁乃宽进来,两人秘密商量了很久,然后又找了众人一起筹划,众人连连点头,只有袁克文、淑顺两人默不作声。

    等到袁乃宽离开的时候,天已经破晓。洪姨手捧龙袍,然后搀起睡眼惺忪的袁世凯,替他穿上衣服。袁世凯从梦中惊醒,问道何事?洪姨只骗他说:“天气突然冷了,要多穿点衣服。”袁世凯又迷迷糊糊地问:“是扶我去睡吗?”洪姨说是,然后命人扶着袁世凯登上了肩舆。袁世凯在府里也经常以肩舆代步,所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继续打着瞌睡。

    到了居仁堂,袁世凯这才觉得情况有些不对,睁开眼一瞧,只见堂中站着国务卿及一班大臣,堂上摆着一个宝座,两手处是檀香雕成的互相蟠绕的龙,位子上垫着用绣着龙纹的红缎,再一看自己,居然穿着遍体赤龙的帝服,袁世凯不禁大吃一惊。又往头上一摸,发现还没有戴上帝冠,不禁暗笑了起来,于是慢腾腾地下了肩舆,突然发觉背后有人跟着自己,回头一瞧,原来是手捧着帝冕的侄儿袁乃宽,袁世凯于是微笑着问道:“你们为什么演这出戏?”话音还没落,又听到“皇帝万岁”的声音响起了,简直是震耳欲聋,绕梁不绝。袁世凯既不好承认,又不好推辞拒绝,只好向众人说了几句套话,无非是自己德才不行日后再议这类。

    话才说完,众人又叫起了“皇帝万岁”。然后是六君子十三太保走到袁世凯面前,请他登位。袁乃宽也跪下捧起帝冕,袁世凯却不敢马上接受,只是在宝座前踌躇着,先徐徐地踱到座位后面,再徐徐地踱到前面,如此反复了三次后这才下了决心说:“命令虽然已经下达了,但登基之日还要再考虑,你们先回去吧!”究竟还是不敢登台。众人于是意兴阑珊地散了。只有侄儿袁乃宽仍然跟着袁世凯进了内室。

    一问才知道是洪姨出的主意。可巧洪姨邀了众小妾打扮得花枝招展来道贺,袁世凯却笑着对她说:“你们很想册封做妃嫔吗?但现在未免也太早了。”洪姨却说:“妾身特来贺喜的,哪有改了年号却不登基的天子呢?”袁世凯说:“你们晓得什么?”洪姨却回答:“妾身还真知道,陛下担心的,无非是外交方面的关系,其实此事何必忧心。袁家做皇帝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况且陛下是做中国皇帝,又不是做外国皇帝。今天是新元年,臣妾等人就此恭贺皇上!”说完拉着袁世凯坐下,然后和众人一起大呼了三声娇滴滴的万岁,直把袁世凯乐得心里开了花,正襟危坐地受了三跪九叩首大礼。

    众小妾朝拜完,袁世凯的兴致也大发了起来,他兴致勃勃地下令,改总统府叫新华宫,府内收文的地方改称奏事处,府上总指挥处改叫大内总指挥处,还打算恢复坛庙制度,并将袁氏的祖坟改为陵寝……

    这是中华民国五年第一天。虽然袁世凯自建了年号,改民国为洪宪元年元旦,但按理说来,这已经是背叛民国了,况且国民们并不赞同帝制,所以我仍然要用民国历法,这是不能不谨慎的。恰巧云南军政府也是同一天成立。先是废除了将军和巡按使两种名目,然后照民国元二年的旧制重新组建了都督府。都督是大众推举出来的唐继尧,然后告知全国:

    北京各堂处部院局所,各省将军巡按使,都统办事长官,巡阅使,护军使,镇守使,全国各报馆商会鉴:袁氏谋覆民国,约法上之谋叛罪,业已成立,当然丧失总统资格。在新总统未经举定以前,云南公民,公举唐公继尧为云南都督,奉民国之正朔,守民国之疆土。昨闻电传伪令,尚有特任督理云南军务,及云南巡按使字样,当然认为无效。唐公与民国共存亡,吾滇千七百余万人,誓与唐公共生死,此为吾滇真确民意,不容元恶假借,合电奉闻。

    唐继尧担任云南都督后,就和蔡锷、李烈钧等人,于民国五年正月朔日率全军到校场祭告天地,正式誓师。唐继尧亲自大声朗读了誓文:

    维中华民国五年元旦,继尧等谨以牺牲酒醴,昭告昊天后土。而誓于师曰:呜呼!民贵君轻,万邦是式,贼仁残义,一夫可诛。矧国是之久成,何逆谋之可宥?鲁连蹈海,尚耻帝秦,管宁适辽,不甘臣魏,岂有国步方艰,群情望治,遂乃妄侈边幅,效井底之蛙鸣,夷我华宗,戴冢中之枯骨者哉?粤自武昌首义,中土云从,五族一家,亿姓同德,扫除专制,创建共和,应世界之文明,为友邦所承认。乃者袁逆世凯,谋叛民国,复兴帝制,黄屋大纛,遽兴非分之思,砺山带河,无复未寒之约。移钟簴于反掌,家天下局势已成,输岁币以寻盟,小朝廷面目安在?急子孙万世之私计,误国家百年之远图。

    本都督服役民国,作镇滇疆,痛国家之将沈,恨独夫之不剪。爰整义旅,恭行天讨,击祖逖渡江之楫,誓清中原,问新莽指斗之杓,能持几日。嗟尔有众,尚其弼予!呜呼!尔惟克奋厥武,实乃无疆之休,予亦允报汝功,永有不次之赏。嗟尔有众,尚钦念哉!

    誓言读完,全军上下都高声齐呼:“民国万岁!”这声音响彻山谷,经久不绝。比袁世凯的呼声还要大呢!等唐都督他们返回的时候,父老乡亲和男女学生们早就聚集在门口了,手里拿着鲜花庆祝共和,大声喊着“民国万岁!”真是众志成城,何其威武!人心不死,正气犹存,中国的锦绣山河,绝对不容袁世凯有所染指。后面还有一道讨伐袁世凯的檄文,也是民国五年元日发出来的,用的是云南护国军的名义,数出了袁世凯的十九条大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