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皇帝下台后的结果,袁世凯还不明白吗?那些人中只有李半仙闻风而逃,不知去向,看来真是个有点法术的道士。不过这些人本就是些小丑,不足挂齿。但也是因为袁世凯想做皇帝,所以才引起这么多人跟风产生了这些草头王。袁世凯在心里想,你们既无勇又无谋还想自称皇帝,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真是笑死人。可事情过去没多久就又有事情发生了。
上海的地下民党联络上了海军学生陈可钧,夺下了黄浦江口的肇和兵舰,然后开到江心朝着制造局开起炮来。海军司令李鼎新急忙乘海琛兵舰放炮还击,民党人数不够,只好又纷纷弃船逃走。只有陈可钧没逃脱,当场被抓住枪毙了。同时还有一部分民党从陆路攻击制造局,不过被护军使杨善德及时派兵拦住了才没有得手。民党这次行动完败。李鼎新受了处罚,杨善德则记了一功。
袁世凯认为这些完全都是小事,根本不值得上心。就是海外华侨和各国留学生一起组织的反抗帝制的各种联合会,袁世凯也全然不在意,何况他们诘责政府的信件在半路上就丢失了,根本不曾送到总统府里,袁世凯也更不可能看过。终于,十二月二十三号的时候,政事堂接到了来自云南的密电,看完后整个政事堂都不安了。写的是什么呢?原来全篇都是对袁世凯的逼问,差不多似最后的通牒。是这么写的:
北京大总统钧鉴:自国体问题发生后,群情惶骇,重以列强干涉,民气益复骚然,全谓大总统两次即位宣誓,皆言恪遵约法,拥护共和,皇天后土,实闻此言,亿兆铭心,万邦倾耳。记曰:“与国人交,止于信。”又曰:“民无信不立。”今失言背誓,何以御民?比者代表议决,吏民劝进,推戴之诚,虽若一致,然利诱威迫,非出本心,而变更国体之原动力,实发自京师,其首难之人,皆大总统之股肱心膂,盖杨度等六人所倡之筹安会,煽动于前,而段芝贵等所发各省之通电,促成于继,大总统知而不罪,民惑实滋。查三年十一月四日申令,有云:“民主共和,载在约法,邪词惑众,厥有常刑,嗣后如有造作谰言,紊乱国宪者,即照内乱罪从严惩办”等语。
今杨度等之公然集会,朱启钤等之秘密电商,皆为内乱重要罪犯,证据凿然,应请大总统查照前项申令,立将杨度、孙毓筠、严復、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及朱启钤、段芝贵、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雷震春、袁乃宽等七人,即日明正典刑,以谢天下。更为拥护共和之约言,涣发帝制永除之明誓,庶几民碞顿息,国本不摇。尧等夙蒙爱待,忝列司存,既怀同舟共济之诚,复念爱人以德之义,用敢披沥肝胆,敬效忠告,伏望我大总统改过不吝,转危为安,否则此间军民,痛愤久积,非得有中央拥护共和之实据,万难镇劝。以上所请,乞以二十四小时答复,谨率三军,翘企待命。开武将军督理云南军务唐继尧,云南巡按使任可澄叩。
政事堂意识到事关重大,只好如实禀报袁世凯。袁世凯看完后也皱起了眉,半晌才说:“不久前接到的云南那边的消息,还没有叛变的迹象啊,这会不会是乱党假冒的?”于是马上找国务卿陆征祥进来,嘱咐他说:“你以政事堂的名义向云南那边问问消息,确定一下。”陆征祥立即给云南拍去了电报,大意是说:“消息已收到,但是跟前三天统率办事处参谋部收到的消息截然不同,政府是决不会相信云南有此事发生的,如果要证明是真的,请好签名盖好章以邮寄的方式寄过来。”电报发过去后,对方竟然没有再回电了。政事堂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来信呢,谁会知道云南早就已经宣布独立,并竖起了讨伐袁世凯的大旗呢。
五十三章的时候我就曾说过,蔡锷曾派王伯群到云南报信,告诉唐继尧准备起义拥护共和。唐继尧那时就已经准备了起来,只等蔡锷回来一起讨袁了。江西都督李烈钧在从日本去香港的路上也跟唐继尧约好了起兵的日期。
十二月十七号,李烈钧带着熊克武、龚振鹏、方声涛到了云南和唐继尧面。第二天,他们就在忠烈祠开会,巡按使任可澄和军官黄毓成、赵复祥、罗佩金、邓大中、杨蓁、董鸿勋、黄永社等人也都到了,只有蔡锷没有到。他们讨论了军事财政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大致规划。但是仍然按兵不动,等蔡锷回来一举发动。
又过了两天,历经艰险的蔡将军这才走水路来到云南。你可能要问了,前面不是说袁世凯布置得天衣无缝吗?难道蔡锷会飞所以没有落入圈套?是这样的。
蔡锷先到了日本,参政员戴戡也跟着他来了日本,同时还有殷承瓛、刘云峰、杨益谦三人,他们和蔡锷都是故交,这次投奔蔡锷一起去云南。因为蔡锷的借口是去日本医院治病,并答应会经常写信报告民党的行踪。所以他在离开日本前就提前写好了十多封要寄给袁世凯的信,然后拜托朋友每隔一天就寄一封出去。自己就和戴、殷、刘、杨四人登上了去云南的船,不但袁世凯被他瞒过去了,就连监视他的陆宗舆也对此毫不知情。
五人上岸后,料想途中应该会有刺客伏击,于是就化装成了乞丐继续向南走。有一次,前面忽然出现一个大汉,长得虎背熊腰,极其凶悍。他直奔到蔡锷面前,问他说:“你们到哪去?”蔡锷说自己在路上碰到了强盗,行李都被抢走了,是准备回乡去的。话还没说完,那汉子就大声吼了起来:“你难道不是蔡锷?”蔡锷面不改色地说他认错了人,暗地里却摸出了手枪,枪声响起那汉子应声而倒。
忽然,旁边又闪出好几人跳到面前,蔡锷又连开了几枪,其他人也拿出了手枪。他们打死了好几人,只剩下一个转身想跑,被蔡锷一步追上去擒住了。那人跪下来求爷爷告奶奶地要蔡锷饶他一命,说自己是受了袁世凯的命令,不得已来此的。蔡锷听罢笑了:“饶了你可以,你正好告诉袁世凯,以后不要再用这种卑鄙手段了。”那人感恩戴德地走了。
后来,南防师长刘祖武接到了唐继尧的来电,要他迎接蔡锷。蔡锷和刘也是旧识,两人相见后别提有多高兴了。第二天,刘祖武派兵护送蔡锷进入云南。总算一路平安了。蔡锷进城时,唐继尧他们都等在了城郊迎接。父老乡亲,妇女儿童们都争着站在街道两旁,拍手欢迎。入城后,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儿,蔡锷就问起了军事方面的准备。
唐继尧说:“已经准备充分了,就等着你来扛大旗了。”蔡锷又问:“枪支弹药那些呢,准备充足了吗?”唐继尧说:“除了本省库存的器械银两外,南洋华侨自愿援助了六十万元,安南也运来了一些枪炮,算起来足够半年用的了。”蔡锷说:“袁世凯背叛民国,举国愤怒,半年以内一定可以除掉袁世凯!事不宜迟,我们早日宣布了独立吧。”唐继尧说:“海外的援助明天后天就可以到了,我们就今年起兵怎么样?”蔡锷当然赞同。唐继尧又让蔡锷好好休息了两天,才找他一起商议行军事宜。
第二天,由南洋运来的华侨援助款六十万元和由安南运来的枪炮都到了。二十二号晚,全体开大会商讨起义手续。先是以唐、任两人的名义,拍电报给袁世凯要他取消帝制,立马下位。二十三号的时候电报发出去了,限他二十四小时内答复。谁知得到的回复竟然是问他电报的真假。于是唐继尧决定正式讨伐袁世凯,并于二十五号宣告云南独立。
消息发布出去后,唐继尧就开始着手组织军队。他提议军队的名字叫共和军、滇黔联合军、中华民国第一军、靖难军等等。蔡锷听了,起身建议说:“这次起义就像国民讨伐独夫纣王一样,不好沿用‘共和’两个字,至于其他的名称,我觉得地域性太大,要么就是代表的范围太小。军人以救国为天职,这不外乎是救国的问题,要不就叫救国军吧,或者叫护国军也可以。”唐继尧说:“那就‘护国’两个字。”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蔡锷又说:“军队也必须有一个统领机关,这个名字也很重要。”各军官议论说:“应该叫元帅府或者临时元帅府。”唐继尧说:“元帅这两个字不适合我们,不如叫总司令。”蔡锷带头鼓掌表示赞成。唐继尧又说:“鄙人不才,一直做不好将军这个职位,这下蔡公来了,我就可以轻松了,鄙人情愿带兵出征,这将军的位子还是让蔡公做吧。”
蔡锷摇头说:“蔡锷来此是想要真正共和,为同胞谋福的,并不是为了自己谋名利。唐公你这样做,会让别人误会的,蔡锷哪里承受得起,不然我就只有离开了。”说完,蔡锷真的起身欲走。唐继尧连忙拉住他说:“你不愿意做的话,那我就只好让给李公了。”李烈钧也连忙推辞:“蔡公都不敢担此重任,烈钧就更不敢受了。”蔡锷又说:“今日起义的目的在于推倒袁政府,其他的事慢慢再说吧。我们就约好,战场之下归你唐公管,战场上就由蔡锷和李公代劳吧。”唐继尧还想再说什么,军官们都齐声劝道:“唐将军不要太过谦虚了,就听蔡公的吧。”唐继尧只好依了,然后又继续商议出了下面几件事:中华民国护国第一军总司令,由蔡锷担任,从四川出发,进军湘、鄂;中华民国护国第二军总司令,由李烈钧担任,从广西出发,进军粤、赣;中华民国护国第三军总司令,由唐继尧担任,防守云南本省。
云南原有二师一旅,警备队四十营,现在统统编为陆军,一共有七师,分为三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各带三个师,第三军带一个师;另外开设征兵局招募新兵入伍。各师又分编成梯团,一个梯团的兵力相当于一个旅。第一军和第二军各设四个梯团,第三军设六个梯团。各自设有司令员参谋长等,各司其职。
唐继尧一方面发出布告,要各地百姓都安心生计,一方面也承诺保护各国侨民,各种条约也继续有效。唯独不承认的是帝制发生后袁世凯和各国签订的条约,但各国的官民如果支持袁世凯那就是护国军的敌人。好在各国领事接到消息后,大都是选择默认。
二十七号,第一军总司令部已经组成了。总司令蔡锷,总参谋长罗佩金,秘书李曰垓,副官长何鹏翔,都是当时云南有名的人物。当日就下了动员令,第一梯团长刘云峰首先率领部下就向四川进发了。警报传到中央,袁世凯也急了起来,连忙赶到总统府内的丰泽园开军事会议,召集了文武百官商议南征。
呵!这些百官们都想着皇帝登基他们坐享其成,好不快活呢,谁肯出去打仗?于是纷纷献计说:“云南那个地方那么偏远,能成什么大事?只要湘、蜀等地守住了,他攻不上来自然束手待毙,不到几个月就太平了。”说得真是简单。袁世凯说:“话虽如此,可要是他煽风点火动摇了其他省怎么办,不可不防。”大家于是又说:“癸丑一役,长江南北不是都被传染了吗,当时几个月就平定了,会怕他区区一个唐继尧!”骄兵必败。
袁世凯沉思了一会儿说:“蔡锷也到了云南,这人绝对不可以轻视。他借口说去日本养病,而且前几天还有书信寄来,他倒好,瞒着我其实已经到了云南。昨天我要陆宗舆查了他看病的医院,哼,十几天前他就回国了。你们说,他能使出这样的诡计,难道不是个大患?”说话间已经非常懊恼放虎归山了。
众人安慰了几句后,袁世凯便命陆军第三师长曹锟带军赶往湖南,守住要塞。旅长马继增则带领第六师第十一旅也赶往跟曹换着防守;四川将军陈宦则守住叙州,阻止云南护国军北上。
还有最紧的一个地方就是邮局,凡是从云南发出的电报书信,只要和云南之事有关,就都扣押着不准发。袁世凯以为这个办法可以阻止乱党煽风造谣,谁知首先自己的一方就因为消息不灵导致用兵不当。本来兵就贵在神速,这样一来还如何占有先机?
二十六号的电文,袁世凯还是有着规劝的意味:“政见不同我们大可以讨论啊,但是为虎作伥就不是勇士所为了,列强的劝告并不是干涉此事,本总统的誓言是因为民意而有所变化的,既然现在全国都赞成君主立宪,云南不是也赞同吗,为何又出尔反尔?这可不是儿戏……”
二十七号的电文就更有趣了,袁世凯把罪责都推给了蔡锷,他说:“蔡锷私自跑到云南胁迫唐继尧等人谋反,你们应该醒悟过来,不要受他的谣言迷惑了……”
到了二十九号,袁世凯才死了心下命令:“参政院上报,唐、任等人犯有三大罪状:(一)私自勾结外国;(二)不顾民意,一心谋反;(三)诬告国家元首,应撤职查办,夺去爵位勋章听候发落。蔡锷行踪诡异,也要被撤职并夺去勋位勋章,由该省地方官带来京城,一起听候发落。”
另外派了张敬尧带领第七师从南苑赶往湖北,巩固湖北的兵防;还授予张子贞将军衔让他代理云南军务,授予刘祖武少卿衔,代理云南巡按使。他是想让云南内部产生内讧互相排挤,真是好打算。
可是张子贞、刘祖武两人早就归顺了唐继尧,他们是要讨伐袁世凯的,定不会再听袁世凯的调遣了,反而反过来声讨他:“袁世凯你一心想重蹈帝制,不但引起国内人民反对,列强也参与来干涉,你做出了丧权辱国的行为,亿万百姓都感到痛心疾首。本省不得不举旗起义。子贞等人一心爱国,不会因为你提出的条件而有所动摇的,大丈夫宁愿为国捐躯,正所谓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袁世凯知道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于是转头运动起了英国大使朱尔典。他想让朱尔典命驻云南的英国领事葛夫规劝云南取消独立,又拜托法国大使康悌去干涉云南边防。可两国大使都言辞躲闪,不肯为他办事,气得袁世凯顿时火冒三丈,又气愤又无奈。
就在他长吁短叹的时候,袁乃宽突然捧着件龙袍进来了。接着抖开一看,居然是五颜六色的,显得格外喜庆又好看,袁世凯不禁又转怒为喜了,连连说好。就像小孩子得到一件新衣服一样。袁乃宽接着献计说:“登基的吉时就要到了,这个月就要改元,怎么年号还没颁布呢?”袁世凯说:“年号早就已经想好了,可恨云南这时候出了这等事情,搞得我进退两难。”袁乃宽说:“这应该不碍事的呀。”袁世凯皱着眉摇了摇头,半晌才说出几句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