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四原则:正见-卷二 为人四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内在的道德、气质,

    外在的形象、处世,

    经常左右他一生的发展与人际关系。

    为人四要

    一个人内在的道德、气质,外在的形象、处世,经常左右他一生的发展与人际关系。假如过于自我设限、自我封闭,为人容易失败,没有未来;相反的,你为人健全明朗、思想开阔、广结善缘,必定“去处尽通”。为人处世的要素有哪些呢?以下四点提供参考:

    第一,耳听他人意见

    倾听是维护人际关系的一门艺术。历史上,关羽由于过于自信,不听他人意见而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勉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就是希望他能亲近贤臣,听取正确意见。而近代有“日本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曾说,他的成功要诀在于“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可见倾听的重要。学习倾听,不仅是一种耐心、让步和宽容,也可从中吸取经验、增长智慧。

    第二,眼光广阔远大

    一个人所以进步不大,大半在于眼光短小,只看到近处,看不到远处;只看到浅处,看不到深处。假如只是汲汲于眼前的利益得失,只顾小我而忘记大众,如此心量,纵然有成就,也是极为有限。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当眼光广阔远大,胸怀大志,眼前的短视小利,又如何撼动我们的雄心壮志呢?

    第三,身体勤劳力行

    《长阿含经》云:“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为务;事业无不成,至终无忧患。”《大智度论》也说:“如农夫勤修,所收必丰实;亦如涉远路,勤行必能达。”此皆说明身体力行的重要。为人力行勤劳,不论读书、做事会有成就,人品、道德也必定能受人敬重。

    第四,心意灵巧通达

    一个灵巧通达的人,做事上懂得顾全大局,委曲求全,处事上能够明白事理,知道进退,在与人相处上,懂得为人设想,尊重他人。这样的人,怎么不会获得人缘,受人重用呢?因此,学习心意灵巧通达,实在是为人处世的关键。

    一个人能接受他人意见,具有远大眼光,能够勤劳耐苦,懂得灵巧通达,他的心灵会有一番体悟,生命也必定有不断的活水源头。

    待人四不

    在我们平常接触的人群里,或是相交深厚的朋友当中,有一些人总给人如沐春风一般,欢喜亲近,有的人则令人望而生畏,不敢恭维,甚至相处一回之后,就永远不想再见面了。人,总希望给人怀念,不要给人怀恨;要想留给人好的印象,就不得不注意平时待人的态度。有一个“待人四不”,提供参考:

    第一,慈悲关爱,不望回报

    任何的赞美、恭维,都不及在苦难时接受到别人的关怀,因此做人要不吝将慈悲、关怀给人。但是所谓“施人之恩,不发之于言;受人之惠,不忘之于心”。当别人有恩于我,虽受一分的恩惠,也要回报百分的心意;反之,如果我曾对人付出一点点的关怀,不但不图回报,甚至不足挂怀。一个施恩望报的人,难免给人沽名钓誉之嫌;能够对人付出关爱而不望回报,才是真正的慈悲。

    第二,宽容谦让,不生嗔恨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能以宽容谦让之心待人,别人或许有得罪你、冒犯你、对不起你的地方,你都能以体谅、慈悲之心包容他、原谅他,如此自然不会生起嗔恨、怨尤之心。一个人能够待人少怨尤,做人自然会圆满。

    第三,分别抉择,不可愚执

    佛经云:“法无善恶,善恶是法。”又说“烦恼痛苦都是从妄想分别而来”。尽管在出世间法的理上说,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但是,从世间法的相上看,事情有大小、好坏、轻重、善恶,所以我们要抉择什么能做、应做,什么是不能做、不应做。有了权衡轻重、辨别是非、认识善恶的能力,就是明理,就是智慧,否则就是愚痴,就是无明。明理可以判断是非,智慧可以分别善恶;是非善恶,为人不可不辨也。

    第四,谦恭柔和,不能傲慢

    向尊长谦恭是本分,向平辈谦虚是和善。一个人能够对人谦虚、恭敬而不傲慢,一定能留给人温和、有礼、慈悲、亲切的好印象,并且乐于亲近、敢于亲近。所以,能以谦恭柔和待人,自然可以广获善缘。

    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待人行事永不变易的定理。平日待人处事,如果不将别人的短处视为缺失,而抱持“结缘,不结怨”的态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时机成熟时,一定可以获得对方的尊重。

    待人四要

    人,大都同时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例如是儿女,也是父母;是属下,也是主管;是师长,也是朋友;甚至是爱人,也是仇敌。不管身属哪一种角色,待人都要以真以诚,都要有情有义,都要有雅量、有包容。“待人四要”,就是待人的四个要诀:

    第一,对待爱人要有真心

    世界上当然有很多是我们所爱的人,例如父母、妻子、儿女、兄弟、朋友,甚至领袖、长官。如果他们是你所尊敬、所爱戴的人,你要付给他们什么?要有真心。人生在世,钱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绝对万能的,有钱可以买得到群众,却买不到真心。所以当你希望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待,唯有先以真心待人;你对人虚情假意,别人也不可能对你真心诚意。所以,待人以真心,这是待人的第一要。

    第二,对待好友要有义气

    你有好朋友吗?你怎样对待你的好朋友呢?好朋友不能只有金钱上的往来,朋友虽然有通财之义,但朋友更难能可贵的是互相规过劝善,彼此提携,互为镜子。当朋友遭逢困难,你能输家毁难,固然是义;平时勇于劝谏,导向善道,更是义不容辞。所以对待朋友,重要的是要有义气;朋友相交,彼此讲义,比得到财富更为可贵。

    第三,对待后进要有雅量

    身为主管,对部属要供养好因好缘、供养和颜悦色、供养慈悲爱护。主管平时不能做老大,不能高高在上,对待后进要有雅量。有雅量者,后辈有时讲错了话,你要有雅量包容他;后辈难免做错了事,你要有雅量原谅他。总之,他是后辈、是后进,他还在学习期间,如果你没有雅量包容他、指导他,自己也愧为长辈。所以身为长者、主管,要有雅量提拔后进,不能妒贤害能,这是最好的供养。

    第四,对待敌人要有包容

    所谓敌人者,商场上有利益冲突的敌人,政治上有政见对立的敌人,工作场中也有打击障碍你的敌人。面对各种立场、利害、主张不同的敌对之人,都要有包容心化他、摄受他。能以包容心化敌为友,不但少了一个敌人,而且多了一个朋友,日后他也可能成为你成功立业的助缘,所以,对待敌人要有包容心。

    有形的财富有限,钱财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能以慈悲待人,会让对方毕生难忘。

    做人四原则

    做人要“不变随缘”,但是随缘并非随波逐流,所以做人也要懂得“随缘不变”,也就是要有不变的原则。做人应有的四个原则,提供参考:

    第一,礼为处事之本

    礼,是人际关系的规范,合乎伦理,就是有礼。有了礼节的规范,人与人之间比较能保持良好而恰当的关系,所以,礼是人和人之间相处必要的条件。礼貌的养成,要从小教育起,从小在父母师长教育下,人知道有尊卑、长幼之分,这就是有礼。有了礼貌,就有规矩,有了礼貌,待人处事就不会逾矩。

    第二,义为待人之方

    義,从字形上会意:“羊”有美善之义;一己(我)所表现的美善,就称之为“义”。如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做人要有义,有情有义的人,对物“义然后取”,对人对事更是“见义勇为”、“义无反顾”、“义不容辞”。所以义气是待人之方,不讲义气的人没有朋友,人要有义气才尊贵。

    第三,廉为应世之道

    廉者,品行方正也。为官廉明才能爱民,做人廉洁才会爱己。以清廉应世,即能不贪;不贪,自然不会因利之所趋,而做出有害人格操守的事,做出不利社会人群的行为,所以,廉为应世之道。

    第四,耻为修养之妙

    耻者,羞愧之心也。人而无耻,如树无皮;人能知耻,如穿华服。羞耻之心,是人所以异于禽兽的地方;人若无耻,则无恶不作,失去人格,其与禽兽何异?所以做人要知耻,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会、耻有所不净。一个人如果没有惭耻之心,永远不能进步;没有羞愧之心,永远不能成功。所以“知耻近乎勇”,能知耻辱,必成大器。

    做人要平淡而不平凡。平淡者,要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平凡者,对道德人格、义利成败要看得清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人四不可

    做人要与人为善,做人要从善如流,做人要乐善好施,做人要广结善缘。凡是对人有益的好事、善事、美事,我们都应该尽量去做;反之,如果于人有害的事,即使有利于己,我们都应该断然拒绝,这是做人应该有的道德良知。做人有四不可,提供参考:

    第一,不可以趁火打劫

    人性有善恶的两面,在面临灾难时最容易看得出来。有的人见人危难,奋不顾身加入抢救;有的人袖手旁观,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有的人不仅作壁上观,甚至趁火打劫,发灾难财。试想,当别人发生困难,你还觊觎他的钱财;当别人发生不幸,你还落井下石;当别人跌倒,你又再踹他一脚。如此顺势欺人、趁火打劫的小人行径,岂不可耻?所以,做人不可以趁火打劫。

    第二,不可以雪上加霜

    俗语说:“济人须济急时无”,当一个人口渴时,送给他一杯白开水,胜于平时的一杯鲜果汁,所以做人能“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但是现在社会上肯“雪中送炭”的固然有,“雪上加霜”的也不在少数,例如一些残疾人靠着卖彩券,自力更生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却被恶霸勒索、诈骗,致使血本无归,家计无着,如此岂非“雪上加霜”。所以,有能力济人燃眉之急固然好,不能的话,至少不能“雪上加霜”,陷人于绝境。

    第三,不可以因噎废食

    人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几率各半,就看各人有无智慧与毅力去突破困难。有的人做事稍稍出了一点问题,他就停下不干,这种人“因噎废食”,就如小孩子学走路,因为跌倒一次就停止,如此永远只能在地上爬。所以做事碰到困难,应该研究问题症结所在,然后加以解决,而不是因噎废食,否则只有饿死一途。

    第四,不可以因人废言

    “广开言听”“察纳雅言”,这是一个成功领导者不可以少的心量。但是有的人听话是有选择性的,例如专家、权威、长官,或是亲信的话才能入耳,对于属下或名不见经传的人所作的建言,总是充耳不闻。所谓“人微言轻”,其实也不尽然,“愚者千虑也有一得”,所以听话应该着重于这句话有无建设性,有无启发性,千万不能因人废言,才不会有遗珠之憾。

    做人要厚道,不可以乘人之危;做人更要有智慧,不可以事理不明。

    做人四要(一)

    《新唐书·裴行俭传》云:“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古人修身治学,首重做人的度量与见识,期许达到大仁、大智、大勇的境地。我们都不是一出生就能把人做得圆满的,无不是一次一次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如何积累?以下有“做人四要”:

    第一,要以益任事

    不论从事任何工作,要能利益他人。当官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家庭,办事要对家人有益;交朋友,要时时想到给朋友利益。一如《优婆塞戒经》云:“不念自利,常念他利,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自己若得到好处,也应抱持十方共有的观念,如此才能成就善因好缘。

    第二,要以谦防傲

    傲慢、自负者,其格局、度量必不大,容易丧失许多宝贵的因缘,改进之道,唯有谦虚。有人问禅师:“宇宙有多大?”禅师回答:“五尺高。”此人不解地问:“多数人皆超过五尺呀,又当如何?”禅师说:“所以凡事不得不低头啊!”意思是我们平时处事对人,在语言、态度上,必须谦虚为怀,不可傲慢自大,方能所向尽通。

    第三,要以学启智

    学习,是开启智慧、增广见闻的途径。所以孔子说:“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学生学习,增加学力;技术师学习,增强技能;修行者学习,增长道业。不论哪一行业,都需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增加智慧。程颐说:“进学在致知”,唯有增进学识,方能将知识推上极致。我们立身社会,怎能不广泛学习呢?

    第四,要以守自安

    做人要守道、守节、守法、守信、守分,有了美好的道德,如同一道围墙能保全自己的行为和名声。创业之际,守得住艰难,则成功在望;与人为友,守得住道义,就不至人格扫地;修道者,守持戒律,才能趋向正道。乃至“守口如瓶”者,令人信赖;“守住岗位”者,受人重用。因此,守得住这许多内在的涵养德行,人生就能如履平地般安全坦然。

    《菜根谭》云:“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做人不一定要成就轰轰烈烈的事业,才称得上成功,凡事利人、处事谦虚、不断学习、守住道德,就是上等之人。

    做人四要(二)

    做人,总想得到利益、得到好处、得到平安、得到顺利。那么怎样做人,才能所求如愿呢?有四点看法:

    第一,做人要利好邻

    所谓“居要好邻,行要好伴”,你要有好邻居,才能得到平安。过去“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一再搬家?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接受善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人格。现在的父母也常常为了子女,希望选择一个好的社区,所以懂得好邻居的重要,平时就应该好好敦亲睦邻。

    第二,做人要安好友

    朋友对一个人的一生,常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但是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才好呢?儒家所谓“友直、友谅、友多闻”,所交的朋友要很诚实耿直,要有学问道德;不但博学多闻,而且善良厚道。平时能相互勉励向上,彼此规过劝善,尤其对于我的无心之过,能够包容、不计较,这就是值得结交的朋友。

    第三,做人要读好书

    书跟人一样,人有益友有损友;书也是有善书有恶书。过去讲“开卷有益”,但是现在有的八卦书籍、黄色书刊,读了不但没有利益,反而引人误入歧途,所以读书要选好书。最好的书籍是有益智性的书,有励志性的书,读了能给人增进品德,增长知识,才是好书。

    第四,做人要行好事

    做人,要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永恒,要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所以平时要多做好事。举凡对人有利益的事情,对社会有利益的事情,对国家有利益的事情,对大众有利益的事,我都尽力去做。从工作、服务中,散发生命的能量,不但利人,同时利己。

    做人四则

    身而为人,我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圆满人生。如何圆满?首重“做人”之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敬爱、朋友交心……这些不仅是人伦之理,也是做人之要。做人,要心性真善美,行为正而不斜,才能进入圆满的境地。做人有四点准则:

    第一,不鲁莽而谨慎

    谨慎是很好的人生态度。《大般涅槃经》说:“谨慎无放逸,是处名甘露;放逸不谨慎,是名为死句。”处事谨慎,做事才不会失败;说话谨慎,才不致造成误会;思想谨慎,才会拿捏分寸,懂得进退。生活处处谨言慎行而不鲁莽,方可免去失足之恨。

    第二,不糊涂而理智

    大凡成功者,无不以理智的头脑来处人处事。理智,是一种心灵清明的状态,让我们不论处在任何情境,都能保持冷静而不糊涂。人一旦糊涂,就容易迷失方向,随情绪左右而任意行事,陷入混乱的境地。将相带兵,理智判断,可以赢得一场战争;从商者,理智沉着,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理智而不糊涂,便能让自己走向成功。

    第三,不欺瞒而坦诚

    坦诚的心,最为可贵。凡事应该讲清楚、说明白,若一味地欺瞒蒙骗,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遭人诟病。《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说:“言行,君子之枢机,苟能诚实,斯则可法。”做人处事,能以坦诚的心面对一切,自能“不愧不怍”“俯仰无愧”,无所畏惧了!

    第四,不奸诈而正直

    正直,就是言行一致,忠于自己。《净名经》说:“直心就是道场,直心就是净土。”心不歪曲、不谄媚、不奸诈,就是正直,就能坦荡。唐贞观年间的谏议大夫魏征,性情刚正不阿,曾于《十渐不克终疏》里,直指唐太宗的过错与过失,太宗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以贤士善待。所以,做人不奸诈而正直,终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并且欢喜亲近。

    为了圆满我们的人生,处事上要谨慎、理智;待人则应坦诚、正直,唯有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相同的对待。

    最怕四事

    人皆有所畏,有的人怕暗,有的人怕苦,有的人怕痛,有的人怕死。也有人说,战争最可怕,因为刀枪子弹不长眼睛;更有人说,天灾地变最可怕,因为水火风灾最是无情。其实,世间上最可怕的不是外来的暴力;外境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为什么自己最可怕呢?有四点说明:

    第一,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才能。

    俗语说“一钱逼死英雄汉”,贫穷有时的确会让英雄气短,但所谓“人穷志不穷”,只要自己有才智,肯努力,终有鲤跃龙门、扬眉吐气的一天。反之,一个人最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既无一技之长,又不肯勤劳奋发,如此不但贫穷很可怕,即使家财万贯,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所以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才能。

    第二,卑贱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志气。

    佛经云:“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既然人人本具,本不该有贵贱之分,然而凡夫众生总要从人的出身、职业、求学经历来分个高低、贵贱。佛陀时代的古印度便有四姓阶级之分,在佛陀的弟子中如尼提、优婆离,都是人称贱种的首陀罗,然而他们并不因此而丧志,或是自怨自艾,反而在跟随佛陀出家后,精进修道,终于证果成圣。此即所谓“英雄不怕出身低,自古将相本无种”。一个人只要有志气,就有力量脱困而出;反之,不立志,终将一事无成,所以卑贱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志气。

    第三,疲累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毅力。

    人的体力有限,长时间工作难免有疲累的时候,所以要适度地休息。所谓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一个人不怕一时的疲倦,最怕的是在工作上遇到挫折,从此灰心丧志,觉得自己疲倦了,没有力气了,失去了上进的毅力,因而一蹶不振,此即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无心于事,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这是很可怕的危机;反之,只要有心,就有力量,就能继续向前走,所以只要有毅力,疲累不可怕。

    第四,慌乱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仪制。

    人在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定力、修养,有的人遇事容易紧张、慌乱,有的人即使生命攸关之际,他都不露声色。东晋时代的谢安,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他们在大军压境时,依然气定神闲,指挥若定,实非一般人所能及。不过,遇事忙乱、慌张都还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有自我安定的力量,自己要有仪制,不能慌张出丑,甚至失去风度,否则自己定力、涵养不够,难免遗人笑柄。

    人,不一定要当天下无敌的勇者,但绝不能做一个被自己打败的懦夫。

    涉身四难

    有一个哲学家说,宇宙只有五尺高,六尺之躯的人身想要在其中生存,就必须懂得低头。此中说明,人要想顶天立地于天地间,难免会有一些境界觉得难以过关,姑且称为“涉身四难”。有四点说明:

    第一,立身以无愧为难

    做人能“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这是君子不同于小人的德行,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然而一般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真的都能做到问心无愧吗?例如对国家社会善尽义务了吗?对父母长辈善尽孝道了吗?对家庭眷属善尽职责了吗?对朋友里人都能有情有义吗?甚至对不相识的人乃至对宇宙万物,都能慈心对待,不留愧憾吗?能够如此,庶几无愧于人。

    第二,守身以无污为难

    玉无瑕疵,故能为人所珍藏;人无污点,才会被人所尊敬,因此做人要洁身自爱,要守身如玉。然而一般人在社会上做事,与人相处,真能一点污点都没有、一点过失都没有吗?例如做官不贪污、临财不苟得、见利不忘义、遇难不变节,这都要有相当的修养与定力才能做到。尤其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染缸,要想涉身其间而不同流合污,并非容易,何况要出淤泥而不染,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所以守身无污确实不容易。

    第三,保身以无罪为难

    过去儒家学者常说“达则兼善天下,不达则独善其身”。有的人虽然善于“明哲保身”,一直用心在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违反道德、违反法律、违反公论。只是从佛教来讲,凡夫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在无形的起心动念中,如何确保自己念念清净,念念不起非法,念念不去造作罪业,这才是保身之道。

    第四,安身以无恼为难

    人在世界上生活,总要为自己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有的人以功名为求,有的人以金钱为重,有的人以爱情为寄托,有的人以事业为目标。不管把身心安住在何处,都难保不起烦恼。

    因为有所住,就有得失好坏,有了得失之心,一旦达不到预期的理想,自然生起懊恼,有了懊恼,即非安身之道,所以说安身以无恼为难。

    做人要想求全,并非易事,所以,在很多为难的情况之下,我们自己要尽量做到无愧、无污、无罪、无恼,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人四不

    现代人相当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包括亲子、夫妻、朋友、职场、师生之间等等,社会上也提供了各种人际、情绪管理训练。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和人相处,彼此就是有缘分。如何经营一份好缘分,有以下四点:

    第一,不亏人

    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所不公与欠缺,在吃亏时不计较,可以积累人生的经验;从吃亏中不比较,可以学会处世的退让。鲍叔牙肯吃亏,不但交到一位好朋友,自己也流芳万世;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犹不忘记亏欠邻人一只鸡尚未偿还。一般人大都不愿意“吃亏”,其实喜欢占便宜的人,到头来是真正吃亏的人。

    第二,不昧心

    任何人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但不能不怕自己的良心,不能不怕因果报应。古德云:“诚者万善之本。”无论做什么,纵使不能事事尽如人意,也要无愧于心。有些人昧于事理,为了个人私欲,不惜牺牲大众利益,一旦让人失去信任,自然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待人处世要不昧良心,才能活得心安理得。

    第三,不欺瞒

    现在是讲究“透明化”的时代,凡事要能摊在阳光下,经得起别人的检视。古人有“君子不欺暗室”之教,曾子也云:“十目所视,十指所指,其严乎。”一个人有“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坦荡胸怀,不论临众或独处,都能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没有半分伪装巧饰,心地质直无曲,就能够得到大众的信赖与尊重。

    第四,不遮掩

    人都会有所期望与追求,正当的欲求是被允许的。孔子言:“君子坦荡荡。”君子行事不遮掩,即使犯错也不怕人知,因为他们有心改过,甚至庆幸他人知道,以此警惕自己不能蒙混过关,自我欺瞒。因此,即使是一个平凡人,如果他的思想行为有如朗月入怀,光明彻见,所行所欲,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自然有他的人格与修养。

    所谓:“勿计得失,应计善恶;勿计成败,应计是非;勿计贬褒,应计心安;勿计收获,应计耕耘。”为人之道要能知理、知事、知人、知情,不必患人不重己,应患己不重人。只要自己人格上养深积厚,人际间广结善缘,坚守分际,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念佛四利

    念佛是最容易的修行方法,有人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消灾延寿药师佛,也有人念观世音菩萨或地藏菩萨,但最多的还是念阿弥陀佛。我们看到不管老年人、年轻人、小孩子,周六都会到寺庙共修念佛,甚至还要参加“打佛七”法会。当他眼睛闭起来念“阿弥陀佛……”有什么意思吗?主要我们容易胡思乱想,借由念佛,可以让我们集中意志、统一精神,用正念对治妄念,把妄心息下来。念佛也等于念自己的心,你不断念,念到最后,会把心念得明白起来,念得清净起来,会明白自心是佛,即佛即心。念佛的好处说不尽,以下四点说明:

    第一,诸佛守护

    我们念佛,佛会守护我们。《阿弥陀经》说:“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念佛的人,受到诸佛力量的护念、加持,所以心中会有力量,不会恐惧,不会退转。

    第二,常遇善友

    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佛光菜根谭》也说:“念佛时,自己心念专一,是自受用,他人看了起信,是他受用。”所谓“物以类聚”,由于你念佛,想到的都是好人,内心清净,和气迎人,善良的朋友自然会跟你在一起。

    第三,福慧圆满

    佛经云:“念佛一句,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一句佛号,它包含无尽意义,忆念诸佛万德庄严,里面有无限福德智慧。所谓“一句佛号的舟航,能载罪障,不落轮回苦海;一句佛号的内容,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是智慧的明灯”。你不断地念,会念出福慧圆满的人生。

    第四,命终欢喜

    《宝积经》云:“高声念佛,魔军退散。”念佛的人,心无怖畏,正念现前,不会怕下地狱,或堕落到畜生、饿鬼道。老的时候,念佛可以打发时间;临命终时,西方极乐净土现前,会得到安慰、得到欢喜。

    所以,白居易有一首诗偈说得好:“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弥陀;早也阿弥陀,晚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养成念佛的习惯,念佛的利益和价值,生的时候也会受用得到。

    一个有修持的人,会把“念佛”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绵绵不绝的佛号,就如喝水、吃饭、睡觉、刷牙、盥洗一样自然。如此一来,当下就会获得念佛的利益。

    四恩总报

    人要知恩图报。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俗语说:“喝水不忘开井人”,乌鸦尚且知道反哺,羔羊也懂得跪乳,人怎能不知感恩图报呢?佛教有谓“四恩总报”,就是告诉我们有四种恩不能不报,也就是:

    第一,父母养育之恩,要孝敬以报

    父母恩重,山高水深,《诗经》以“昊天罔极”来形容父母如苍天般广大的恩德,难以回报;《父母恩重难报经》也提到父母的十种恩德,浩瀚至极。对于父母的恩德,我们要如何回馈呢?报答父母恩有三个层次:所谓“生、养、死、葬”,这是属于初级的孝顺;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算是中等的孝顺;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让父母宗亲得度,永断三途之苦,这才是最高层次的孝顺。

    第二,师长教导之恩,要正行以报

    师长苦心教导我们,让我们知书达礼,让我们接受正法,我们要如何回报呢?要以“师志为己志”“师心为己心”,要做一个正正当当的人,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要将师长所教导的学业,充分发扬光大,甚至“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如此才能报答师长的教导之恩。

    第三,国家护卫之恩,要忠爱以报

    国家是我们的根,提供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有国家我们才有人权,有国家我们才能安身立命。国家设立学校、美术馆、博物馆、国家公园等,让我们有学习知识、陶冶性情的场所;设立医院、道路、法律、军队等,让我们的健康、生存有保障。所以我们要忠心爱国,要发心为国效命,以此来报答国家的护卫之恩。

    第四,众生成就之恩,要回馈以报

    人之所以能安然地在世间生活,是因为一切众生的相互成就,我们的生活周围,没有一样不是取之于大众。如农夫种植米麦、果菜,让我们生存;工人建造房子、桥梁道路,供我们使用;商人经营企业,满足我们的日用所需;纺织人员缝制衣物,让我们寒暑适宜;新闻人员贡献信息,让我们能知天下事;甚至公共汽车的驾驶,都给予我们交通便利之恩。所以我们应该回馈社会,以报答众生成就之恩。

    人要有感恩心,才懂得回馈社会;有感恩心的人,才能知福、惜福,感恩是人类最珍贵的美德。

    人体四大

    常有人问:“人是怎样形成的?”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佛教讲的“四大”说起。

    佛法讲,人是假“四大”因缘和合而形成的,“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都是地、水、火、风等四种因缘所组成。例如建筑一栋房子,钢筋、砖瓦、水泥等坚硬性的东西如“地”;水泥需要水的搅拌才能凝固,所以水泥有潮湿性的东西如“水”;钢筋需要高温熔铸,才能成钢,所以钢筋有燥热性的东西如“火”;砖瓦不但要经过窑烧,还要风化才能成砖成瓦,所以砖瓦有流通性的东西如“风”。

    即使是一朵花,也需要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等因缘助成,花才能开放,所以花也是由地、水、火、风所成就。

    人,经由地、水、火、风等“四大”因缘和合而成,因此称“人体四大”,就是:

    第一,骨肉毛发坚硬性如“地”:人体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是坚硬性的,这是“地大”。

    第二,唾涕便溺潮湿性如“水”:人体的唾涕、脓血、痰泪、大小便是潮湿性的,这是“水大”。

    第三,体温暖气燥热性如“火”:人体的体温热度是燥热性的,这是“火大”。

    第四,气息呼吸流动性如“风”:人体的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这是“风大”。

    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如果身体有一大不调合,就会呈现病相。所以“缘聚则成,缘散则灭”。

    当然,人是由父精母血为缘,生下我们这个四大和合的身体。既然是因缘合则成,因缘灭则散,因此讲“四大皆空”。但是这个“空”并不是“没有”;空,有时候是一种存在的意思。空,是包容的,空,是建设有的意思;因为空,所以“空中生妙有”。比方说,房子是空的,人才能居住在里面,所以“空”才能生“有”。

    因为本来没有这个人,四大因缘一和合,不就有人的存在了吗?“四大皆空”就是说,地水火风这四大种的元素,他不能独立存在、不能个体成就,他是假因缘和合才成的。

    四知应学

    人生是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学习,对于世间一切学问,我们要有渴求的心态,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人应知的学问太多了,在千知万知当中,每个人基本上应该知道的有“四知”。对于“四知应学”,有四点意见:

    第一,人能知“道”,则不自矜

    人在世间生活,必先知“道”;“道”就是真理,“道”就是我们的路。自古大道在于“理”,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理不通,道不懂,就是愚昧、就是糊涂、就是无明。不明“道理”的人,常常自以为是,因此自负、自夸;能知“道”,才知谦虚,才不自矜。

    第二,人能知“义”,则不贪取

    人能知“道”,还要知“义”。宇宙间的各种学问、各种事业,凡事、凡物都有其意义在其中。一个人对于事物的义理都能深究、都能知道的话,就不会自觉我有所得。因为“道”充满了宇宙世间,“义”则平等无所不在,所以知“义”就不会有“我所有”的观念,便不会贪取。

    第三,人能知“德”,则不沽名

    君子养德,小人养威;有德之人,人必尊之。中国儒家倡导“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四维八德;乃至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都是合乎人间的道德。有了人间道德,就不会任意侵犯别人,更不会胡作非为;有了道德心的人,凡有所做,但为利益他人,不计一己得失,自不会沽名钓誉。

    第四,人能知“学”,则不荒嬉

    世间的学问,各种技能、各种知识,终其一生,真是“活到老,学不了”。人所应该学习的领域实在太广了,因此现在社会提倡“终生学习”;能够把社会当成一所大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人生就不会荒废、虚度。

    知,是了解、是明白。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是不明理;不能认清世间实相,不能明白因果道理,不能圆融人我关系,不能了知众生同体,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人当四思

    “我思,故我在”!人因为有思想、有意志,所以会有种种的行为造作。思想是行为的动力,思是因,行是果,一个人如果思想不正确,行为自然产生偏差,因此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平常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嘴巴所说、身体所做,更要谨慎思维,千万不能乱看、乱听、乱说、乱动,否则往往招致无妄之灾!是故“人当四思”,有四点意见:

    第一,目欲视,当思其邪与正

    眼睛是灵魂之窗,透过眼睛才能欣赏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但是“五色令人盲”,因此当眼睛要看东西时,必先思维应看不应看。所谓“非礼勿视”,不应该看的不要看,对你没有帮助的不去看。尤其现在台湾社会治安不好,有时候随便乱看,看得不当,对方可能捅你一刀、给你一拳,这是很危险的。所以目欲视,当思其邪与正。

    第二,耳欲听,当思其是与非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透过耳闻每日接收来自各方的信息。但是有时不当听而听,也会听出烦恼来。所以当耳朵要听声音时,应该先思考这个话能听不能听,适不适合自己听,所谓“非礼勿听”,千万不能不分是非好坏,不管青红皂白,一味地好奇乱听。有时就算听到了,也要思其是与非,不可一味地听信。

    第三,口欲言,当思其可与否

    人生七窍,眼、耳、鼻都是成双,唯有嘴巴只有一个,表示做人要多听少讲。即使有话要说时,也应思其可说不可说?所谓“非礼勿言”,可以说的话多说几句,无关紧要;不可以说的话,一句也不轻易出口,否则“祸从口出”。因此,话不能乱说,欲说当思其可与否。

    第四,事欲决,当思其利与弊

    凡事在做决定之前,应该理智地慎思后果是利是弊,有利于人的事,尽管受人奚落、揶揄,也要尽力去做;反之,于人有害,再多的理由也不能从事。有的人决定事情,但凭一时的情绪冲动,结果害人害己,所以事欲决,当思其利与弊。

    人因为有思想,故能开发智慧,因此佛教云:“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当思想到了极致,就是开悟。

    四不长久

    佛教讲“诸行无常”,世间的一切随时随地都在生灭变化,因此世界有成住坏空,人身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异灭。世间的一切都不能久长,所谓“世事无常”,你能认清这个实相,则处顺境时不会太得意,面对失败也不会太挂碍。因为你能明白这是世间不变的真理,就会有力量重新出发,所以我们对于人生“四不久长”,应该有所认识:

    第一,人我毁誉不久长

    人家称赞我、毁谤我,不必太过计较,一切的毁誉,不会永远存在。陶觉说:“闻誉勿喜,且虑其或无;闻毁勿怒,且虑其或有。”我们面对指责,只要能改过,或是问心无愧,毁谤与批评很容易就会过去;面对赞美,只要你懈怠,或是没有增加新知,称赞与荣耀很容易就会被他人取代。因此称讥毁誉,都是缘起缘灭,不会长久。

    第二,人情浓淡不久长

    人情的厚薄浓淡,不必太在意,世间之事随时随地、随着因缘在改变,因此人情是不可能不变的。俗语说:“世事如棋,局局新”,只要能把握当下的因缘,好好与人广结善缘,今日的美好就是明日永恒的回忆。如宋代词人朱敦儒说:“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真是一语道尽世情。

    第三,人世盛衰不久长

    人世间有时候兴盛,有时候衰败,这些都是一时的现象,不要太过挂碍,也不要太过计较,因为这是不久长的。以经济来说,繁荣、衰退、复苏、萧条,都是周期性的正常循环现象;以政治来讲,改朝换代是人间常有的事;以国运而言,荣枯盛衰是人世之常情。因此,一时的胜利,如果不继续用心,则会守不住;衰败了,如果能再努力,就会更好。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碰到挫折而能以乐观之心勇敢面对,则“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面对无常,要从积极面去思考,这才重要。

    第四,人心爱憎不久长

    世间的友情、爱情,有时欢喜有时悲,面对这一切的爱憎,不要太计较。看看历史上,有些被皇帝宠幸的贵妃、皇后,有时不小心触怒皇帝,一声令下就可能被拖出去斩首。再好的夫妻,恩恩爱爱大半辈子,也会因为一点口角而离婚。所以人情是变化无常的,面对人心爱憎的无常变易,无需患得患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

    世情总在无常变化之中,我们要在这不久长的世事里找到个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唯有认清、接受世间的无常之理,能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进而获得“涅槃寂静”,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不非礼

    儒家对礼的看法,有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为”。佛教讲六根不能随便放逸,例如眼睛要慈眼视众生;耳朵要善听、全听、谛听;语言要说善良的语言、真实的语言;身体不可以杀、盗、淫、妄,这也是佛教对“礼”的自我修行。关于“四不非礼”,有四点说明:

    第一,非礼不视,其目自明

    对于不合礼的、不善的、不应看的,我不看。如史搢臣说:“入人私室,勿侧目旁视”,这就是对于非礼的、不是我所有的,我不但视而不见,甚至没有想看的心。如此不但心地清净,让眼睛所见皆是善良,其眼必能明亮,更能以慈眼视众生。

    第二,非礼不听,其耳自聪

    我们的耳朵要听世间美好的声音,但是,一般人总喜欢听别人不知道的“八卦”消息。除此之外,还喜欢听别人对我的吹捧、谗言,这些声音就像包着糖衣的毒药,让自己萎靡堕落。古德们“闻功则惧、闻过则喜”,是让耳朵听真实之语,并欣然改过,所以我们不要听闲言,不要听是非,不要听粗言恶语,如此耳朵就会清净聪颖。

    第三,非礼不说,其口自清

    毁谤、讥讽、恶口、妄语、两舌等,不合礼的语言我不说。孙子说:“赠人以言,重如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话一讲出去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子,使用不当则必伤人于无形。所以,我们要谨言慎行,不说粗恶、虚妄、沮丧、过头的话;而应该说慈悲、诚实、鼓励、谦虚的语言,如此口舌自然就会清净。

    第四,非礼不为,其身自定

    孟子曰:“善养浩然正气”,就是“礼”的养成。不合礼的事我不做,比方说杀生、偷盗、邪淫等不善的行为不做,如此自然身能安稳,进退得宜,行止合度,浩然正定之气自然养成。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逾矩、不越本分,才是“礼”的表现,否则就是无礼。人若无礼,则与禽兽无异,因此“四不非礼”,人皆应知、应行。

    生命四依

    渡河要靠船筏,登高要靠阶梯。人从小就要依靠父母的养育,社会大众等诸多因缘的成就,才能生存在世间。但是依靠外界的帮助,所谓“靠山山倒,靠人人老”,因此人生最大的依靠是自己,自己有信心、有智慧、有慈悲喜舍之心,才是最有力的依靠。“生命四依”,有四点说明:

    第一,以信心为手杖

    人生在世,要想获得别人的肯定,必须对自己产生信心,没有信心的人,就无法给人信心;自己都不能肯定的事,当然也不能取得别人的肯定。信心就如手杖一样,老年人有了手杖,就能步伐稳健,行走安全。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我们有了信心作为手杖,就不怕路途遥远,崎岖难行,而能安然抵达目标。所以,信心就是手杖,信心就是力量。

    第二,以智慧为明灯

    智慧就像一盏明灯,昏暗的室内有了灯光的照明,则“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人有了无明,要靠智慧来照破,智慧的明灯可以破除无明愚迷。所以,当我们面对人生的是是非非、好好坏坏,有很多的不懂,有很多的难解,要靠着智慧来辨别是非,明白善恶,权衡轻重,知道好坏。智慧就是我们的明灯,因此佛教非常重视般若智慧。

    第三,以慈悲为宝筏

    佛法里常将人生比喻为“茫茫苦海”。在无边的苦海里,我们必须要有一艘救生艇、要有一个宝筏,借此才能安渡彼岸,而不会被海浪给吞没。什么是我们的苦海茫茫的宝筏呢?慈悲!我有慈悲心,就不怕坏人陷害,就无惧恶人加害。甚至于野兽见到有慈悲心的修道者,它都会心生尊敬,不会加以伤害。所以慈悲是横渡茫茫人海的宝筏。

    第四,以喜舍为珍宝

    一般社会人士,生活中总要积聚许多的钱财、珍宝,诸如土地、房屋、股票、黄金、钻石,甚至美钞等。其实我们真正的财宝,就是喜舍。你能欢喜服务、奉献,乐于助人、结缘,从喜舍中培养因缘,就是我们无上的珍宝。

    因此,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

    处世四不可

    人在世间生活,总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有的人能将“情”运用得轻松自如,有的却被“情”所困,搞得身心俱疲,甚至昏头转向,惹来祸事。曾国藩认为交友贵在“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其实,不论是友情、爱情或是亲情,都要有雅量与包容,才能恰如其分地与各种人相处,而不会被好坏得失所困。关于“处世四不可”有四点意见:

    第一,对恶人不可树敌

    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人有好坏、善恶、圣凡、贤愚等不同。与好人、贤人、善人相处,他不会为了枝节小事与人计较,甚至你忽视他的存在,他也不会在意。但是对于恶人,如果你占他一点便宜,甚至跟他结怨、树敌,他必然会怀恨在心,时时计划如何阴谋暗算你。所以管子说:“宁过于君子,勿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所以,不与恶人树敌是保身之道,否则就像在自己的身边,埋了枚定时炸弹一样危险。

    第二,对朋友不可欺负

    对待朋友,不要只想得到利益,因为朋友之交贵义,彼此之间应该以信用、品德、正义、知识往来,而不是在利益上相互计较,或是在名位上相互觊觎,甚至在智能上相互比较。隋朝王通说过:“以势交友,势倾则绝;以利交友,利穷则散。”朋友往来要能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更要彼此尊重,不能自恃才高,因而处处占人的便宜,甚至瞧不起他人、欺负他人。能够以平等、共荣、共尊往来,才是真正的友谊。

    第三,对亲人不可疏远

    对待亲人、眷属,不可以太疏远,如果因事忙碌而疏远,要找时间关心问候;如果背亲离乡,远赴外地,也要时常打电话或写信嘘寒问暖、分享生活点滴。人,不管是小孩、青年、老年,对于亲情的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亲人是你永远的靠山,亲人也是眷顾你长大的支柱。人要有感恩的心,要对亲人保持亲切往来,但不需要形式上的应酬,而是发自内心的笃实恭敬。

    第四,对情爱不可迷恋

    不管对什么人,投入太多的感情,都是一种束缚。有的人对物品太过迷恋,却被物品桎梏;有的人爱花鸟虫鱼,花鸟死了,却如丧考妣;有的人爱父母、亲人,却被亲情缠绕牵制;有的人爱异性情人,却作茧自缚、痛苦不堪,甚而自伤伤人。佛陀说:“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情爱的煎熬痛苦,来自占有执着的心。因此,淡化爱嗔、净化情爱,将迷恋的情爱升华为奉献,才能免于痛苦。

    “爱不重不生娑婆”,人,是感情的动物,人的一生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在各种情爱当中,如何透过良性的互动,善加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四有的深意

    孔子的学生仲弓出身贫寒,但其德行被孔子誉为有“王者之相”。所以一个人只要有内涵、有才华,所谓“英雄不怕出身低”,终究能受人重视;反之,自己德学不具,即使出身名门,也不会受人尊敬。因此,一个人的成就,重要的是自己要具足各种条件与能力。“四有的深意”,有四点说明:

    第一,有志不在年高

    有的人活了大半辈子,一生中却毫无所成,因为他没有志向,没有立定目标。假如有志的话,年龄大小并不重要,例如甘罗12岁拜相,项橐7岁与孔子辩论,被称为“孔子师”,因此一个人立“志”,是很重要的。

    第二,有理不在声大

    我们常看到有的人说话时,总是扯开喉咙,脸红脖子粗地大声说理。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只要你有理,即使小小的声音,也能震撼人心。同样的,如果你没有理,即使声音如雷、喊破喉咙,别人也不一定信服你。所以与人沟通,除了要听听别人的看法,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外,更要以“理”为出发点,不可以硬将自己的思想加诸别人身上,强迫别人服从,往往适得其反。

    第三,有心不在言表

    凡事只要有心,不一定要用语言多加解释说明,用心就能让事情做得更好。因为用心,才能观察到一切的细节;用心,才能感受到别人对你的关怀;用心,才能省察到自己的缺失;用心,才能发现他人的需要。一个不肯用心的人,对周遭的事物必然是视而不见,听而不觉,食而不知其味。如此之人,在生活中即使多做言语表态,亦难以和他人契理应机。

    第四,有才不在现用

    有的人才能很高,他怕别人不知道,怕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急于表现。其实只要自己有才能,不怕别人不主动求教。看看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周朝时,姜太公在渭水“离水三寸无钩垂钓”,他们都是在等待适当时机以便一展长才。由此可以了解,只要自己有才华,何必急于一时的表现呢?

    俗语说:“唯有埋头,才能出头。”谦卑礼让是韬光养晦,是养深积厚。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就不怕没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如姜太公告诉武王说:“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所以凡事只要有“志”、有“理”、有“心”、有“才”,还怕没有成功的一日吗?

    四事不可靠

    人生在世,什么最可靠?靠父母亲友,父母亲友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靠社会国家,社会国家如果治理不当,也会动乱不安;靠房屋田产,天灾人祸一来更是难保永恒。所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年少力壮终会衰老、身强体健终会死亡、亲朋眷属终会别离、金钱财宝终会耗尽。关于“四事不可靠”,说明如下:

    第一,年少力壮终会衰老

    宋朝朱熹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有的人仗恃自己年轻力盛、青春貌美,所以尽情玩乐、虚度光阴,不知趁着年轻好好学习,等到年老力衰才来感慨岁月无情,却为时晚矣,只有徒叹奈何。懂得人生无常,知道年少力壮终会衰老,那么就应该善加利用时光,好好充实自己的知识、能力与见闻,增加自己精神上的智慧,这才是永不衰老的生命。

    第二,身强体健终会死亡

    有的人依赖身强体健,但是健壮的身体究竟能保持多久呢?世界上无论你是达官贵人、无论你多么的富甲天下,终归难免一死,所以身体是不可靠的。江淹在《恨赋》中说:“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在一期的生命中,无论是朝生暮死或是百年一世,我们都应该好好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充实自己的心灵内涵,发挥璀璨的生命之光,才不会空到人间走一遭。

    第三,亲朋眷属终会别离

    人生聚散无常,再好的亲朋好友总有离开我们的一天,如《大般涅槃经》说:“一切诸行皆悉无常,合会恩爱必归别离。”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永远长相聚守,这就是佛教所谓的“爱别离苦”。因为生老病死本是世间实相,了解无常苦空的人生实相以后,就能看淡一切,而不会为亲朋眷属远去而苦,生活自能安然自在。

    第四,金钱财宝终会耗尽

    有的人仗着家里有钱,整日吃喝嫖赌、挥霍无度,又不事生产,尽管祖上留下再多的财富,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所以佛法说,财富为“五家”所共有:贪官污吏可以假借权势,敲你竹杠;水火无情,可使你的财富毁于一旦;土匪盗贼,可强迫你交出所有财富;不肖的子孙,可让你倾家荡产。所以金钱财富也是靠不住的。

    知道了“四事不可靠”,那么世界上究竟什么才是靠得住的呢?慈悲、智慧、欢喜、人缘、道德、佛法,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开发内心的能量,这才是永恒的财富。

    行为四戒

    《佛光菜根谭》说:“戒是安乐的根本,无戒则纷乱必起。”戒不是束缚,而是规则;戒不是拘束,而是纪律。生活中有了规则、纪律,行为上就不会逾矩、脱序,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地善待自己。兹有四点意见提供:

    第一,做人不可患得患失

    世间无常,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异生灭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心有生住异灭,世有成住坏空,你想要没有生老病死等,必定事与愿违。尤其心里的患得患失,就会生起种种挂碍、恐怖,终日忧虑,不能安然自在,所以生活里千万不要患得患失。

    第二,做事不可顾此失彼

    世界上的人事复杂无比,常常会顾此失彼,有时顾到这个人,忘记那个人;有时重视这件事,疏忽了那件事。所以,做人处事,要能“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凡是彼此的互动,事前的计划,必须要考虑周全;对于前因后果、左右关系,都要有全方位的认识。

    第三,说话不可自吹自擂

    《法华经》说:“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以深净妙声,闻者皆欢喜。”说话,要有条理,要有原则;说话,要谦虚有礼,要柔和善良。说话不可自吹自擂,哗众取宠,因为傲慢自大,不仅不会受人尊重,也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与认同。

    第四,走路不可摇摆蛇行

    有的人走路摇摆蛇行,奔跑跳跃。平时站没站相,弯腰叉手,倚墙靠背,坐下来的时候,东倒西歪,坐没坐相。所谓“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没有四威仪,就会被人看轻,就很难在人群里受人重视。

    一个人内在的道德仁义,别人不容易一下子就看出,但外在的生活威仪却能一目了然。行为不端庄,轻浮暴躁;自己的眼耳鼻舌身都管理不好,如何给人看得起呢?所以“生活四戒”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时时自我检验。

    四等资质

    佛陀在《阿含经》里说,世间有四种马:第一等马,能与御者心意相应,只要车夫扬起马鞭,就会风驰电掣地向前跑;第二等马,只要车夫吆喝一声,就知道要加快脚步奔驰;第三等马,必须御者鞭策,才能惊觉快行;第四等马非常驽钝,即使狠狠抽打,也不肯快行。我们看世间上的人,各有各的脾气、性格,也可区分为上等、中等、三等和劣等四种人:

    第一,慈悲厚重是上等资质

    慈悲厚重是做人的根本;慈悲没有敌人,厚重必为人尊。一个待人慈悲厚重、待己严格谨慎的人,诚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此才能让人尊你为圣贤君子。所以,为人慈悲敦厚,这是上等人的资质。

    第二,笃实才华是中等资质

    世界上有的人做人老成实在,但欠缺才华;有的人才华横溢,却不够诚敬笃实。如果做人笃实,做事又能适时展现才华,应该就是属于中等人了。

    第三,老练圆滑是三等资质

    有的人做人处事非常老练,也非常圆滑,任何时候他都跟你打哈哈,懂得讨巧,但不务实。对于自我的利益非常重视,时时提防,唯恐自己吃亏。与人相交,看不出他的诚意,也无法了解他的真心;虽不会说话得罪别人,但也不会真诚以待,这是第三等资质的人。

    第四,虚浮夸大是劣等资质

    更有甚者,有的人虚浮夸大,做人工于心计,善于伪装,常常算计别人的利益,占尽别人的便宜,让周遭的人吃他的亏、上他的当、受他的气,这种人无才无德,应该算是第四等的人。

    我们自己是哪一等人?这需要经常自我检讨:我明理吗?我懂得惭愧吗?我有感恩心吗?我在道德品格上能不断力求上进吗?唯有不断自我观照、自我反省、自我改进,才能不断进步。

    求法四想

    在社会上,做一个学生要求学;做一个宗教徒要求法。学生求学,要懂得自我用功;信徒求法,也要懂得求法的要领。在佛经里讲到求法要有四种想法:

    第一,于自身心,生病苦想

    你要求知识、求技能、求学问、求佛法,首先必须自觉自己本身的不足。所谓“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足”。懂得自己的不足,才会上进;就如有病了,才要看医生。一个人没有知识、没有学问,也是人生之病,一定要找高明的医生来为自己治疗。所以,求法的人,对于自己的缺陷、不足,要生病苦想。

    第二,于善知识,生医王想

    我们遇到好的老师,遇到善于教导我们的圣贤、善知识,我要把他当成医王一样,要想:我找到名医了、找到专家了,我要信赖他、依靠他,让他来替我治疗疾病。所以,一个对善知识能生医王想的人,就能得救。

    第三,于所说法,生良药想

    学生上课,对于老师讲的话,你要注意听,要去思维、接受;不接受,永远不会成为你的。身为一个宗教徒,要听善知识的指导,要虚心接受;不接受,就无法受用。如同医生开药方给我们,我要照着药方抓药来吃;你不吃,病就不会好。所以佛经里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意思就是说,再好的医生,开了药方给你,如果你不吃药,病永远不会好,这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医生无能。

    第四,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我们平常讲修行,就是要“修正”过去不好的“行为”,也就是说,为什么要修行?因为身心有了问题,有了毛病,所以要修正他、治疗他。比方说,贪欲心重的人,“贪心”就是病,你必须要有“喜舍心”的药来去除;嗔恨心强的人,“嗔心”也是病,你必须要有“慈悲心”来去除;邪见心、愚痴心等,都是病,必须要用“正知正见”的药方来去除。

    进德四莫

    每一个人,在世界上做学问,总希望学问能进步;创造事业,也希望事业能成就。尤其在道德修养上,更希望日有所增,时有所进。至于如何增进道德,有“进德四莫”提供参考:

    第一,安莫安于满足

    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平安不是靠佛祖、神明赐给我们的,平安要靠自己创造平安的环境、平安的条件。平安的条件,最重要的就是要满足。对于名位,你能满足,自然没有人能阻碍你;对于财富,你能满足,自然不会妄心贪求,更不会侵犯别人,如此自然能得平安。

    第二,危莫危于多言

    俗语说:“言多必失”,有的人不经意地说错了一句话,或泄漏了一个机密,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危莫危于多言”。其实说话的目的,主要是沟通彼此的思想、看法,一句话说出来,除了传达自己的意思,也要能让对方欢喜接受;如果经常发言不当,造成对人的伤害,最好能学习古人“沉默是金”。再不然,至少要能先思而后发言,如此可以减少说话的过失。

    第三,贵莫贵于无求

    一个人,不必以华丽的衣着来妆饰自己,应该重视的是内在的修持,要以高贵的气质来涵育自己,以道德修养来庄严自己。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有的人因为贪心、多求,自然为人所看轻,因此,人要懂得自尊自重,人能无求,高贵的品格、清净的自性自然能升华起来。

    第四,贱莫贱于无格

    古人云:“无位非贱,无耻为贱。”一个人的道德观念有多重,人格就有多高。有的人虽然有钱有势,但到处被人瞧不起,因为他不重视道德人格的涵养,例如言语轻浮、行为不检、背信忘义、贪得无厌等,如此作践自己,当然不会被人所看重。因此,人间最美、最宝贵的,就是道德、人格;反之,一个人无德、无格,最为卑贱。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律己四要

    人,习惯要求别人“你要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如果无法达到目的,便容易生气,甚至反目成仇。实际上,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更重要,一个懂得律己的人,他懂得自爱,必定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人要自律,有“律己四要”提供参考:

    第一,具有主见,则不轻信他人

    有的人耳根子太软,这个人讲是就是,那个人讲非就非,毫无见地;有的人立场不稳,就像墙头草,随风两面倒;有的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永远是一个听众,永远做不了自己的主人。做人要有立场,要有主见,才不会随便轻信他人之语,才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第二,独立生活,则不依赖他人

    小鸟长大了,要离巢而飞;动物长大了,也要离开母体而生存。一个人不能老是存心依赖他人,总是要求父母供给我钱财富贵,仰望亲戚提供给我帮忙资助,或是希求国家社会不断供应我的所需。人要有独立生活的主张,甚至不但要自立自强,当自己生活有力量的时候,还能够再去随喜帮忙别人。

    第三,光明磊落,则不批评他人

    《礼记·大学篇》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宋朝陆九渊也说:“古人谓戒谨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庸敢有戏论乎?”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不会在背后议论别人的长短,也不会落井下石,批评别人的得失。一个人如果不守口德,常常批评、议论别人,难道别人就不会在背后批评、议论你吗?尤其是背后的议论,一旦传到他人的耳中,不但让其伤心、寒心,对自己更是不利。

    第四,正直无私,则不伤害他人

    元朝刘唐卿说:“见义当为真男子,则是我正直无私大丈夫。”正直的人没有私心,他不会在暗中耍手段,用计谋去伤害别人;即使在无人之处,他也会持心端正,无愧于天地,此即所谓“君子不欺暗室”。

    宋朝林逋的《省心录》说:“倾财可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知己、律己,是立身处世之要道;容他、助他,是人际相处的良津。一位善于论人的人,察己必疏;相反的,善于自省者,律己必甚严。

    为学四要

    要完成任何事,都要知其诀窍、要领。建一栋房子,要先有设计图、准备各式建材,技术人员施工等;做一件衣服,要先设计款式、画出样板、选择布料,以及裁缝师的缝制等。先有规划,按部就班实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要拥有扎实的学问,也要具备各种要领。为学的要领,归纳为四点:

    第一,要学而不厌

    “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才有求上进的动力。一旦满足所学,就会生厌停顿。连庄子那样的大哲学家,都要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一般人对学问,怎么可以浅尝辄止?除了知不足,还要“不耻下问”,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碍于面子,即使不懂,也不敢或不屑请教别人,那就与“进步”无缘。

    第二,要精益求精

    学问愈钻研,愈能体会个中滋味。以量子物理为例,以前质子或中子被认为是最小单位,后来物理学家又发现,质子和中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又如“纳米”科技的发明,将分子电子学向前推进一大步。这些推陈出新,都是精益求精得来,保持这种态度,才会不断超越。

    第三,要自我改善

    学习不能抱持“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应随着学问的进展而调整学习的方法。如果能以“觉今是而昨非”的眼光来督促自己,必然更鞭策自己不断改善,日将月就,积累每日、每月的点滴工夫,学问才能有所成就。

    第四,要不断更新

    吸收新知是一门重要功课,信息日新月异,若不积极吸收新知识,很快就会遭到淘汰。佛陀在《八大人觉经》中教诫弟子要“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即使菩萨要教化众生,也需广学八万四千法门,才能应付众生种种的需求。

    所以真正会读书、会做学问的人,要像海绵一样,随时吸收新知,并灵活运用。

    四重之要

    古谚语云:“为学尚厚实,不重花巧,毕竟沃枝叶,不如培根本。”用来比喻为人做事,必须从基础的根本处做起;就好像浇灌树木的枝叶,不如从根部培养起,才能发挥究竟之真实义。什么是做事的根本真实义呢?

    第一,语言重在流利,更重在得体

    我们跟人讲话,要紧的是要讲得很流利,不能参差、颠倒,但是更重要的是得体。《论语》记载孔子在家乡和人谈话的时候,态度谦虚恭顺,就好像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在宗庙、朝廷上讲话的时候,就非常明白流畅;与士大夫说话时,又表现得刚强而正直。

    佛陀说法时,更是观机逗教,应机说法。佛陀教导在家弟子,以奉行五戒十善,获得现法喜乐的人乘法为主;教导出家弟子,则重在都摄根门,勤修禅定等修持,以证悟涅槃妙境。儒家贤人、佛教圣者的言谈,皆是得体的表现。

    第二,衣着重在朴素,更重在实用

    人不能不穿衣服,衣服不但可用来御寒,更是人的礼貌、尊重。当然我们穿衣服时要重视简单朴素,更重要的是实用。什么实用?意喻在什么场合,就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不能错乱,不能不讲究仪容。例如工作时要穿工作服;睡觉时要穿睡衣;会客时当然就要穿礼服了,否则岂不有失礼节。所以衣着以实用为第一真实之义。

    第三,文章重在通畅,更重在内容

    一个文人、作家,把文章写得很通顺,并不算是有可读性。文章重在有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觉到文章里面发扬的义理和教示;让读者读了以后得到很多知识、感动和启发,这才是文章第一真实之义。

    第四,表达重在明白,更重在真诚

    我们和他人的沟通表达,要强调字句清楚明白,但更重要的是态度要真诚。真诚的态度用在文字上来表达,可以传达思想;用在语言上来表达,可以传达感情;用在手势上来表达,可以让人体会真心妙用。所以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来表达,都要真诚实意,这才是表达的第一真实之义。

    修身四法

    修身是生活的基本,如果一个人不讲究修身,又何以能过好每一天的生活,进而拓展生命的领域?《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指修养自身,治理好家务,即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所以自古以来的君子文人,都是讲究慎独以修身。《佛治身经》载:“己得身心教,复不难教他,若欲教余者,先须教自己。”也说明做一个老师,首先要修养自身。在生活中如何修身?有四点意见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以朴素为生活

    简单朴素的生活,不论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看,对人类都是有益的。生活朴素的人,不为形役,不为物转,对于生活中的一切所有,有重新估定价值的看法。所以朴素的生活可以使人知足常乐,更能使人趋向真理。

    第二,以慈悲来待人

    一般人对自己所爱、所熟识的人施予慈悲,相当容易,但是对于陌生人,甚至怨怼的人,就难以生起慈悲了。慈悲是升华的大爱,是平等的包容,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才是真慈悲。如果生活中能以《优婆塞戒经》所载,尽量做到“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就能算是以慈悲待人了。

    第三,以忍耐来处事

    有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告诉我们,面对逆境选择退步的人,不是怯懦怕事,不是保守消极,而是做事成功的不二要则。《罗云忍辱经》载:“世无所怙为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本生心地观经》也说:“世间众生同父母,我如男女行孝养,被他打骂不嗔嫌,勤修忍辱无怨嫉。”是处事和平成功之法。

    第四,以结缘来交友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身,常为众生作“不请之友”。所以,人民将最好的厅堂用来供奉观世音菩萨,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礼拜观音菩萨的圣容,皆因观世音菩萨广结善缘。我们也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不必等到别人有求于我,我就能主动去关怀众生,尽量满足大众的需求。在生活中,随手布施、随口赞叹、随心祝福、随意结缘,都可聚沙成塔,成就无边的功德善缘,结交无量的善友。

    “好”之四弊

    正当的“爱好”,对我们是有利的;不当的“爱好”,对我们是有弊的。《左传》载:“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帝王好小脚,才有裹脚的陋习。这就是喜好的弊端,桀纣幽厉贪图酒色,所以遭到亡国之难。像周敦颐爱莲,像陶渊明爱菊,爱山爱水都是陶情养性的好习惯,所以关于爱好之弊,下列四点说明如下:

    第一,好嗜欲,则贪爱生

    有的人欲望很强烈,比方说贪财好色、贪花恋酒、贪小便宜、贪图荣华、贪婪无厌,甚至私窃他人之功,侵占别人的成就,这些都是因为贪心不足,不明因果关系,痴心狂妄,陷入欲望之深谷。蚊虫贪光而死,鱼虾贪饵而亡,所以为人不能贪小失大,拥有得失,各有因缘,只有培植因缘,何患没有果报呢?

    第二,好利养,则增私心

    有的人喜好人家的恭维、喜好他人的利养,在贪图便宜、贪图富贵、贪婪利养,就是一个喜好修道的人也喜好做上中前,所以在名关、利关、恭敬关的诱惑下而无法突破,即使修行数十年也无法成功,佛陀曾说过:“骡子怀孕了,芭蕉心实了,小人的供养多了,就离死期不远了。”所以有私心的人,不能不努力去除私心,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我们赞美有道德的人,说他公而忘私,我们不能不注意这些好的习性。更要记取“以羊诱虎,虎贪羊而落井;以饵投鱼,鱼贪饵而忘命”的教训。所以,莫贪一时的蝇头小利,而忘记后面的大灾祸。五欲之害就如刀口之蜜,以舌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第三,好阿谀,则小人合

    有的人,欢喜听好话,欢喜有人捧场、赞美,所以一有了阿谀的喜好,那许多逢迎谄媚,顺从意旨,专门吹牛、拍马屁逢迎的小人,都会来跟你撮合在一起。君岂不知?那些小人交友起初亲密狎昵,让你犹如吃到美味一样,但是一旦你失意的时候,他的态度立刻变换如两人,甚至对你气势凌人,把你当作仇敌看待。所以交友之道,要以义为重,能患难相交,像管鲍的友谊,成为千古人间美谈。

    第四,好胜负,则挂碍升

    有的人胜负得失之心十分强烈,什么事情总欢喜和人较量,欲胜他人、要比人强、要比人高。如果是正当的竞争,倒也罢了,但是大多时候都是暗箭伤人,把痛苦给人,自取其利,这就不值得说了。古来君子有争但不伤人。例如赵国廉颇大将军与蔺相如上卿争胜,东汉贾复与大将寇恂计较,所幸及时改变观念,消除误会,才不至于酿成国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