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1月24日,中国谈判代表团前往美国进行第二轮关于卫星商业发射服务问题的会谈,代表团团长为孙家栋。
这天,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副部长刘纪原亲临机场送行。临上飞机时,刘纪原握住孙家栋的手,一再嘱咐说:“这次谈判,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阻力,只能成功,不可失败!”
飞机起飞时,清晨的阳光洒满北京首都机场。机场上,送行的人群使劲儿地挥动着祝愿的手臂;其中两位女士,眼里还含着泪水。
发射外国卫星,看起来好像只是一次国际性的商业活动,但实际上除了两个公司之间要签订有关合同外,两国政府之间还必须签署正式的协议文件。
这就需要谈判。
而此次谈判,若是成功,“亚星”的出境许可证便可颁发;倘若失败,则一切就此告吹!
因此,中国代表团此次出征,不管是飞机上的谈判代表,还是飞机下的送行人员,无不感到深深的忧虑与担心。
上月初,中国航空航天部起草了一封信函,通过中国驻美大使韩叙转交给美国国会。在这封信中,主要阐明了中国卫星发射进入国际商业市场的理由。
美国国会收到中方信函后,由美国空间委员会主席罗伯特·罗埃先生召集国会有关人员讨论了中方的意见,然后将国会意见提交里根政府。里根在原则上表示同意,但要求中美双方必须就如下三个问题进行会谈:
第一,卫星是高技术出口,中方如何保证其技术安全;
第二,中国不属于联合国空间责任条约国,万一火箭发射失败,危及第三方国家,如何承担责任;
第三,有关卫星发射中的商务问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条款中。
于是,上月中旬,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钓鱼台,就卫星技术的安全问题和卫星发射的责任问题,举行了第一轮会谈。
会谈中,双方各持一个谈判稿。几轮谈判下来,中美两国政府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关于《卫星技术安全》和《卫星发射责任》两个协议备忘录。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也通过了加入外层空间三个条约的决议,为“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奠定了相互信任的基础,并具备了可靠的法律保证。
可惜,此次谈判终未达成一致协议,故两国政府的谈判桌,这次又从中国搬到了美国。
飞机穿破云层,在一万两千米的高空翱翔。
飞机下方,就是波涛滚滚的太平洋,但机上的中国代表团所有成员,谁也顾不上去望一眼。
本来,上月北京谈判结束时,双方约定,这次在美国的谈判,由美方先拿出一个谈判意见稿,作为谈判的基础,但不知何故,美方却迟迟未将意见稿寄出。后几经催促,直到前天下午,中方才收到美方寄来的谈判稿。中方打开谈判稿一看,意见相差甚远。本想推迟谈判,机票已经订好,只好匆匆启程。
为了在这次谈判中争取主动,一上飞机,中国代表团便分为三个小组,对美方提交的谈判稿进行修改。小组修改完之后,再交到孙家栋的手上。
孙家栋是此次赴美代表团的团长。此刻,他靠在舷窗前,正逐字逐句地推敲着美方拟定的谈判稿。
孙家栋是东北辽宁人。1950年,哈军工尚未毕业,他便参了军,成为志愿军空军一名年轻而出色的翻译官。1952年,他赴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深造。在六年的学习中,他因各科成绩优异,荣获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金质奖章。
1958年,孙家栋回国,因他俄语出色,常作为高级翻译陪同中国代表团前往苏联进行有关谈判。1982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出席了联合国空间代表大会;1984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先后同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进行过有关空间合作的谈判;1986年,他同巴西进行过关于中巴资源卫星合作的谈判。因此在国际谈判席上,他堪称一位经验丰富的高手。
孙家栋宽宽的额头,胖胖的脸,留着一个小平头。他能说善辩,口才极好,特别能讲故事。他肚子里似乎装有一个故事公司,一讲便是一个系列。无论多么重大复杂的事情,他只讲一个小小的故事,便可让你一清二楚。并且,每当讲话时,孙家栋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充满智慧与慈善的微笑。这种微笑,能让你获得一种信任,感到一种轻松,留下很难抹去的印象。
但此刻,孙家栋的脸上毫无笑容,全是忧虑。等他合上谈判稿,抬起头来,将疲惫的目光投向窗外时,旧金山已历历在目。
华盛顿。美国总统商务代表处。
这是一幢充满商业气息的简易小楼。中国代表团到华盛顿的第二天,双方便在此摆开了谈判的阵容。
美国总统商务代表处,是美国总统下设的一个商务机构。世界各国同美国的各种贸易活动,都必须与美国总统商务代表处洽谈后,再由商务代表处向总统直接报告。
中国代表团25日抵达旧金山后,一下飞机,便用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对美方的谈判稿再次进行复议、修改,并将修改后的中文稿译成了英文。第二天下午,又从旧金山赶到华盛顿。一到华盛顿,马上又找到中国驻美大使馆大使韩叙,就此次谈判一事,专门做了汇报。
韩叙大使是中国第一任驻美大使,在美国政界享有很高的威望。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作为周恩来总理政府代表团的随行人员,参加过1954年和1961年的两次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万隆会议;出访过欧亚十一国;曾参与接待了大量来访的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比如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3年出任中国驻美国第一任联络处副主任,曾参与接待1973年尼克松访华、1982年中美“八一七公报”的后期谈判以及1984年两国首脑的互访等。1982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985年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
韩叙大使听了代表团情况汇报后,和代表团经过商量,决定第二天就开始与美方谈判。
当晚,代表团在大使馆,就第二天谈判的有关对策,再次进行了讨论。
代表团成员中,有一位叫王秀亭的女士,因一路匆忙,昼夜加班,头发乱得不成样子了也顾不上。大使馆的理发员小王发现后,主动找上门来,要为王秀亭烫发。小王说:“明天就要谈判了,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美国人好好看看,咱们中国女谈判家的形象!”于是,小王连夜为王秀亭烫了一个漂亮的“东方式”。
第二天一早,中美双方拉开了谈判的序幕。
美方代表团可谓实力雄厚。团长是尤金·麦卡里斯特先生。首席谈判代表是威克逊先生。威克逊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有着多年外交工作经历的谈判老手。美国同国外的所有商务联系,几乎都是由他出面进行主谈,因而在西欧诸国享有盛名。
美国人似乎天生富有幽默感。这天,中美双方代表在谈判席上刚一握手相见,威克逊先生便指着楼下的房间,对中方代表说:“尊敬的中国朋友们,你们远道而来,请允许我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不过,在谈判前,我想提醒一句:你们知道我这楼下过去是干什么的吗?”
中方代表看了看,不知所以然。
“告诉你们吧,”威克逊先生说,“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儿曾是专门关押俘虏的地方!”
“关押俘虏的地方?”中方代表更是不解。
“是的。”威克逊先生说,“你们这次要是谈输了,我就把你们留在楼下啦!”说罢,威克逊先生笑了。
中方代表这才恍然大悟。
“尊敬的威克逊先生,”孙家栋笑眯眯地接过话茬道,“这次我们要是谈赢了呢?”
“那……那就把我关在楼下!”威克逊先生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我看啊,”上官世盘插话道,“最好的结局,是谁都不要被关在楼下。”
“对对对,睡席梦思毕竟比躺地板强!”威克逊说完,双方代表都笑了。
威克逊先生的开场白,看似一个玩笑,但中方代表分明预感到,这是对方有意发出的一个挑战信号,此次谈判,绝不会轻松。
果然,第一个回合下来,美方便占了上风。
美方在谈判中说:中国的火箭不应进入国际市场,因为有国家力量的支持;而美国的火箭公司是商业性的私人公司。这就构成了对西方火箭公司的威胁,违背了平等竞争的商业原则,不符合一般商业规律。
美方在谈判中还说:中国的火箭发射价格太低,是利用倾销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扰乱了国际市场价。此外,中国在挤进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过程中,某些做法不符合商业规则。
…………
此次谈判,由于一开始是以美方的谈判文本为基础,加之中方代表团又是第一次触及此类问题,所以一涉及对外发射服务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中国代表团就感到很陌生,一下子就处于被动局面。
中方出师不利:有人面露尴尬,有人忐忑不安。
而恰在这时,中方的主谈人又不幸病倒。
下一步怎么办?
谁来接替原来的主谈人?
当晚,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了集体失眠。
身为团长的孙家栋自然更是睡不着了,本来就发白的头发一夜间仿佛又白了许多。他深知这次谈判的重要,清楚一旦谈判失败,后果是什么。
中国的火箭要发射美国的卫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呼声都越来越高。前天,他刚到美国,就接到不少美籍华人朋友打来的电话,纷纷询问中国代表团这次谈判情况,并向他表示鼓励与祝愿。有的在电话里当即表示:“一定尽全力支持中国谈判代表团!”有的在电话里深有感情地说:“中国的火箭只有成功地走向了世界,我们这些海外的中华儿女,才真正抬得起头,挺得起腰杆!”
孙家栋再也无法入睡了。他把代表团全体成员召集起来,再一次认真研究了美方的谈判文本,然后具体拟定了第二天的谈判对策。鉴于原主谈人生病,他又果断决定:由上官世盘出任主谈人。
第二天,上官世盘的发言,有理有节,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在外交分寸的把握上恰到好处,游刃有余。于是局势开始发生好转。
第二个回合,双方打了个平局。
谈判仍在继续,且越谈越难。
二十天时间,一晃而过。
谈判,从第一稿,谈到第十稿。
1988年12月17日,孙家栋终于代表中国代表团草签了中美两国政府间的最后一个协议文件——《关于商业发射服务的国际贸易问题协议备忘录》。
中国代表团离开美国那天,美方代表团的团长尤金·麦卡里斯特先生前往机场送行。麦卡里斯特先生握着孙家栋的手,说:“孙先生,这次谈判我什么都想到了,但就是有一点没想到。”
孙家栋问:“哪一点没想到?”
麦卡里斯特说:“你们在飞机上,竟然就将谈判文本改了一稿!”
孙家栋忍不住笑了,说:“麦卡里斯特先生,我们这也是被你们逼上梁山的啊!”
麦卡里斯特说:“中国代表团不仅效率高,谈判水平也高。我祝贺你们!”
孙家栋说:“祝愿我们下一步的合作,顺利进行!”
麦卡里斯特说:“好,希望如此。”
北京。首都机场。
这一天,以刘纪原为首的欢迎中国谈判代表团凯旋的队伍,早在机场等候多时。
中国谈判代表团乘坐的飞机刚一着陆,人群一片欢呼。
孙家栋率先走出机舱。他一边向迎接的人群挥手致意,一边匆匆走下舷梯,然后抢先握住刘纪原的手,第一句话就说:“老刘,谈判成功了!”
望着孙家栋明显消瘦的脸庞,刘纪原副部长笑了:“当然成功了,你不想想,你们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