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尤溪民间故事-人物传奇故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本辑收编的《朱文公出世》等10个人物传奇故事,都是在不地乃至全国负有盛名的历史传说,每个故事都有其真实的出处和传说中的人物姓名,有的在有关史料和《尤溪县志》、《姓民家谱》中不可查得到,但故事情节有虚有实。对其中夸张、神奇的内容,虽然不可信,但它在当地民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成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口头传统,今天作为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予以整理、保护,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朱文公出世

    朱文公,名朱熹,字元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其父朱松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调任尤溪县尉(相当现在的县公安局长职务),五年任满后,在尤溪城关水南他的挚友郑义斋馆就教。祝氏夫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午时在郑义斋别墅生下朱熹。那时,尤溪县名称沈溪,因为朱熹出生在沈溪南畔,故小名沈郎。

    尤溪城北离城五里许,有一座山,重峦叠嶂,高而不危,远看像个“文”字,故名文山。城南溪边一山名毓秀山,山形峻峭,气势巍峨。东西两山相接,东山形如“丿”,西山形如“丶”,两山之间下有一小山,形如“厶”,三山配成一“公”字,故名公山。公山之麓,就是朱松就馆的郑义斋,朱熹的诞生地。

    文山、公山,两山隔溪相对,山上草木茂盛,覆盖了山之原形。在朱熹出生之时,两山野火同焚,烧去山上植被,山形毕露,俨若“文公”二字,喜报一位大贤人在此时此地降生。明提学罗璟诗云:

    文山隔水公山对,书院宏开不偶然。

    人杰地灵终契合,要思朱子未生前。

    清通判杨毓健诗云:

    纬地经天岂易名,燎原野烧势纵横。

    天开万古文明运,故倩山灵妙写生。

    尤溪城西通驷桥下,有一口金鱼井。泉水甘洌,长涌不息,大旱不竭,饮者数千家。传说,金鱼井里有金鱼,常人无缘得见,如能见到金鱼出现,此人必能登第出仕。朱熹幼年时,常到金鱼井边游玩,并长期饮用金鱼井的泉水。有一天,他亲眼见到井里有金鱼出现。据说,这是朱熹已注定一生命运的先兆。

    朱熹从小天资高妙,勤奋好思,过目成诵,智能超常。4岁时,他父亲指着天对他说:“上面是天。”他就问:“天的上面又是什么?”他5岁进学馆攻读诗书。

    在他6岁那年的一天,上街闲逛,遇到一位从外地来的象棋大师,当街摆下棋局,等人与他对弈。朱熹好奇地上前探问:“我想这位师父,一定棋艺不凡,有心请教,不知可否赏脸?”这位自称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棋王”,性狂气傲,看到眼前是一位乳臭未干的小孩,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用蔑视的眼光说:“小孩如愿意与我对局,我就让你车马炮三子如何?”朱熹说:“我不要你让棋子,只想与你切磋棋艺,如果我连输三局,就拜你为师!”“棋王”接过话说:“如果我连输三局,立即离开此地,从此匿迹江湖。”于是两人当众对弈,一时间,来往行人都驻足观看。朱熹虽然年少,但棋艺高超,出手不凡。这位自称天下无敌手的“棋王”,才知道这回真正遇到了对手,他不得不提起精神,使出浑身解数,但都连连失手,三局皆输,当众出丑,不得不心服口服地感叹道:“想不到,我走遍天下与人对弈,从来没有输过,今天却输给一个小孩,真是尤溪出圣人哪!”只好默默地离开,从此不再在尤溪出现。

    朱熹幼年时还在南溪书院内亲手植下两株樟树,时过800多年的今天,两株樟树仍然树干参天、枝叶茂盛,巍然屹立。

    朱熹7岁随父母迁居建瓯,14岁丧父。后遵父遗嘱来到崇安,跟从他父亲的友人刘白水、刘屏山、胡宪求学。刘白水以女许配朱熹为妻。

    朱熹19岁春中进士,后在福建任过同安县主簿、漳州府知州。在南京、浙江、江西等地任过劝农事、茶盐事、刑狱、安抚等一类官职。

    朱熹一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他多次上书进谏皇上,提出修明除弊,举贤任能,振纪朝纲,变化民风,爱养民心等大政方略,并得到皇上召见,与皇帝奏对于垂拱殿。

    宋宁宗即位后的第二年(1196年),朱熹被任命为侍讲,为皇帝讲学。不久,朝中大臣之间陷入了一场斗争漩涡,宋宁宗重用奸臣,韩侂胄,朝擅权乱政,刚正的朱熹遭到陷害,被定为“逆党”,他的学说,被诬为“伪学”,被罢免侍讲职务。他辞官回家后,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把全部精力放在著书、讲学上。

    朱熹自登第进士后到71岁逝世的50多年里,为官9年,在朝侍讲46天,其余40多年都是在潜心研究孔孟之道,著书立说,奔波于各地,收徒讲学传道,从事教育活动,门生遍布天下。他的门人有467人,弟子21人,而受其学风与教风影响慕名求教的则数以千计。他一生著书60多部400多卷,他的《四书集注》被元、明、清三朝钦定为科举取士必读之书,有“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之说。朱熹的理学教育,对元、明、清三代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第二。蔡元培先生曾把朱熹比做孔子,认为朱熹和孔子一样,都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集大成者。辛弃疾对朱熹的学问与人格极为敬佩,写下了“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二三人”的赞词。这些赞誉对朱熹来讲,的克是受之无愧。

    一代贤人、后世宋师朱熹,是集尤溪山川毓秀之灵气而降生,饮金鱼井甘泉成长而敦敏,他的基本素质是尤溪的灵秀赐予的。虽然他7岁离开尤溪,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块沃土。进入仕途以后,他曾多次回到尤溪故里,留下许多赋诗、撰文、题铭,如《玉溪桥》、《立春大雪游天湖》、《九日登天湖》、《观书有感》、《明伦堂铭》、《与林择之书》等诗文、书铭和“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等条匾,今天成了珍贵文物被保护下来。其中有:宋乾道四年(1168年)回尤溪,于重九日登高游天湖山,留诗一首:

    去岁潇湘重九时,满城寒雨客思归。

    故山此日还佳节,黄菊清樽更晚辉。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且吹衣。

    相看下视人寰小,只合从今老翠微。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回到他已阔别三十五年的故乡尤溪,瞻仰他父亲朱松任所遗址时,留书“韦斋旧治”四个大字,当时知县为之刻石立碑。当来到他出生地郑义斋馆门前时,几到小时的熟悉的方形水塘,依然如故,清彻见底,即兴赋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乾道九年(1173年),朱熹回到尤溪县,重修学宫,并亲手撰写了《重修尤溪庙学记》,题书“明伦堂”制匾悬挂于学宫正堂。同年,他倡建“传心阁”于尤溪学宫东侧,收藏经、史、子、集诸书,以供学子们阅读。

    他还为尤溪办了一件大好事,回报家乡人民。

    有一次皇帝召见朱熹时,问朱熹:“你家乡有何宝物可进贡朝廷?”朱熹答:“有吃的,有用的,容臣回家乡带点献给皇上。”于是他暗下决心,借此机会,要为尤溪百姓办一件好事。他回到尤溪要了一粒桐子果、一粒梨子、一株连根带叶的小竹子和几片毛竹叶子。他再次进京时,带去尤溪的四件“宝物”,作为进贡皇上的礼物。他上殿先向皇上献上一粒桐子说:“这是我家乡百姓吃的雪梨,请皇上品尝。”皇帝接过桐子,啃了一下,又苦又涩,沉下脸来,责问朱熹:“你好大的胆,敢用这不能吃的东西戏弄朕。”朱熹伏地启奏:“臣怎敢欺骗皇上,我家乡尤溪山上种的都是这种梨,黎民百姓确实都吃这种梨,如不信,我这里还有一粒,我吃给皇上看。”说着,从怀里取出一粒真梨,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因为桐子果与梨的外形相像,皇帝高坐在龙椅上,远看自己吃的与他吃的“梨”一样,不加细察,难以分辨。他心想大概那地方山穷人穷,人们吃惯了这种东西,也就不怪罪了。皇帝又问朱熹:“你从家乡还带来什么贡品?”朱熹又献上连根带叶的小竹子说:“臣家乡满山遍野都生长这种竹子。”双手递上,皇上接过拿在手里,只见竹子枝小叶大,像是在高寒贫脊山地上长不大的植物,不停地摇头说:“这么小的竹子有何用处!”朱熹又拿出毛竹叶子说:“我还带来比这更小的竹叶子呢!”皇帝看朱熹手里的竹叶子比他手里的小竹叶子还要小,心想,竹叶子更小,那竹子身一定更小,便开口说:“尤溪地方真穷,山瘠民贫,百姓真苦,那里的山税就免了吧!”从此以后,尤溪人民一律免交山税。朱熹为尤溪百姓减轻了负担,办了一件大好事。

    朱熹去世后,宁宗皇帝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追谥为“文公”,正好与他出生时野火焚烧文,公二山显现的山形巧合。几百年来,人们都称朱熹为朱文公。朱熹的牌位被抬进孔庙,被当作神受人礼拜。

    2御封兵马司

    地处尤溪县十九都的白岩山中段,有一个村子名叫君竹溪,村里住着几十户林氏族人。明代后期,村里有一个农民叫林文盛,父亲早逝,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过日子。母子俩的生活主要靠养鸭群卖鸭蛋来维持,同时兼种少量粮食,生活十分贫困。林文盛擅长上山捕猎,他经常在劳动空隙或晚上时间上山捕猎,所捕来的野猪、野猫、山鸡等飞禽走兽,除自己吃以外,还挑到村里村外出卖,换些粮食。由于家里穷,林文盛无钱娶亲,到了中年仍是单身一人。

    离君竹溪几里路的山兜村,有个名叫黄金使的女子。她长得很丑,不仅面貌难看,身材之丑在十里八村内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据说,她的两个乳房像两只小麻袋挂在胸前,下垂过脐,如果从肩上甩到背后或是从腋下伸向背后,背在背上的孩子就能吸到她的奶。因为她长得丑,已经两次嫁人,到了婆家没几天就被送了回来。由于女儿两次被退回,时间被耽误了,年龄已经将近30岁了,父母不能不对她的婚事心急如焚,到处托媒说合,并许诺只要有男肯娶,彩礼什么的一切费用都不要。尽管这样,仍然没有人肯娶她。

    有一天,林文盛的母亲到外村卖鸭蛋,听到了黄金使及她父母的许诺的消息后,回到家里与儿子商量说:“听说山兜有一个女子,为人不错,只是长得很丑,嫁不出去,她父母许诺只要有人肯接纳,什么彩礼、费用都不要。我们家穷,没有钱给你娶妻,有钱人家也不会嫁到我们家来。我想,只要那女子心地好,能节俭,能管家,能为我们林家生儿育女,就是长得丑点也没有关系。我想托人去说说看,不知我儿愿意不愿意?”林文盛听了母亲的话,经过一番思考,觉得母亲说的话有道理,就答应了。

    第二天,母亲请村里一位与山兜村那边有亲戚关系的婶婶为媒,去登门说亲。这位媒人到了山兜黄金使家里,见了她的母亲,就直截了当地说:“我给你道喜来了,你愁女儿嫁,我今天来就是受人所托,向你的女儿提亲的。”黄金使的母亲听到有人提亲,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她等不及与丈夫商量,也顾不得详问男方家庭情况,就一口答应下来。她说:“只要人家愿意娶,婚事从简办理,全凭男方主张。”

    媒人当天下午就赶回村里,向林文盛母子回话。又把带回的女方生辰八字交给林文盛母亲。

    林文盛的母亲听了媒人的话后,心里十分高兴,但想到这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是关系到儿子以后夫妻和睦、白头到老,关系到林家传宗接代的大事,她一时间又有些犹豫起来。

    于是,她急忙到邻村,找算命先生为他们两人“合婚”。算命先生排完他们两人的生辰八字后,说男命带“铁扫帚”,女命带“铁畚斗”,正配一对,女命有帮夫助子之命。这样,林母总算放心了,这门亲事也就定了下来,就近选定了日期,简简单单地把新媳妇接进门来。

    黄金使的父母把女儿送出门后,大大松了一口气。但母亲心里仍七上八下,担心女儿会像前两次那样又被送回来。

    时间过得真快,女儿过门已经满一个月了,按照当地的风俗,本来过门三天就该把女儿、女婿请回门来。但母亲心里害怕女儿请回门来送不走,只好用拖延时间的办法来避过这一习俗。

    黄金使离开娘家,嫁入林家后,觉得林家虽然穷些,但一切还顺遂,只是心里想着父母亲,很想回家探望一次。这天,她丈夫上山捕到一只野猫,正好可以给她带去作为第一次回门给父母亲的见面礼。夫妻俩商量好后,当天晚上把野猫宰了。第二天清早,夫妻俩带上野猫肉双双上路了。

    当他们俩刚出现在山兜村的路口,就被黄金使的母亲看见了。这时,母亲心里又是一阵紧张,心想:“糟了,女儿又被送回来了。”立即把家门关紧,躲在门后连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听着外面的动静。

    黄金使到了家门外,看到家门紧闭,心里已经明白,便大声喊叫:“母亲,我这次是送野猫肉给您吃的。”躲在门后的母亲听到女儿的话,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马上开门迎接女儿和新女婿进门,全家高兴得掉下了眼泪。

    黄金使嫁到夫家后,勤劳俭朴,能孝敬公婆,夫妻相敬,团结邻里。她的手很灵巧,不仅把一个家料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下地帮助丈夫干农活。婆婆也十分喜欢她。自她进门后,家里一切顺意,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村里人都说:黄金使虽然人长得难看,但她心地善良,手巧能干,是一个难得的好媳妇。

    后来,黄金使为林家生有4个儿子。长子、次子均为太学生,三子是县尹。她的孙子林尚乔是皇上御笔亲点的承德郎。她的曾孙林万植官居兵马司,就是下面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林万植,字敬泉,小名洁洁,他的父亲是林尚乔,哥哥名叫林万材。万植从小生性顽皮,喜欢打闹玩耍,难以约束。到了读书年龄时,父亲把他送到村里的一所私塾读书。他到了学堂后仍然静不下来,在课堂上东溜溜西走走,先生讲的话他听不进去。他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跑到山上去摘果子,到河里去游泳、抓鱼。他读书不肯用心,玩耍却很在行,练得一身好水性;笛子也吹得相当好,成天东游西逛,浪荡成性。

    父亲对他严加管教,打他、骂他、不给他饭吃,但他都不在乎。父亲对他采用硬的办法不灵,又改用软的办法,向他讲道理,开导他:“要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书读好了,将来能上京赶考,如能考中了,就能当官,过上好的日子。古人说: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不读书是不能当官出仕的,一辈子都要种田,过着苦日子。”

    林万植对这些道理一听就不耐烦,你讲你的道理,他有他的想法,反其道而行之。他向父亲争辩说:“靠读书做官能有几人,要想当官,就要闯荡,家无浪荡子,官从何处来。”几句话把父亲气得半死。

    父亲对他采用硬的办法、软的办法都不见效,已经失去信心,实在不得已,就把他带在身边,逼他下田劳动。林万植无可奈何。

    有一天,林万植正要去玩,父亲却要他同哥哥林万材一起下田劳动,走在路上,他心里很不情愿,一边走一边想,“这时候要是头痛、肚子痛,病在床上不要去劳动多好!”

    就在这时,路边出现一条叫“赤尾沙”的毒蛇。林万植灵机一动,办法来了,他把右脚姆趾伸到毒蛇嘴边,希望毒蛇咬他一口,让蛇毒发作,就可安安稳稳在家休息。可是,他一次再次把脚姆趾伸到毒蛇嘴边,那毒蛇只是把头歪到一边,不咬他但也不走开。

    林万植觉得很奇怪,对他的哥哥说:“哥哥,这条蛇很奇怪,不会咬人。”他哥哥好奇,走近毒蛇想用自己的脚姆趾试试,可是,当他把脚姆趾伸过去还未碰到蛇嘴,就被狠狠地咬了一口,毒性马上发作。林万植赶忙把哥哥送回家医治,哥哥这下要有个把月时间不能下田劳动了。

    父亲对此十分恼火,大骂林万值:“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你自己不想劳动,还要害你哥哥也不能下田。家里留你何用,你给我滚出去!”父亲下了狠心,就这样把林万植赶出了家门。

    林万植就穿着身上的一套衣服,带上他平时喜欢玩的一支笛子离开了家门。但他无怨无悔,不愁不恼,仍然乐观自在。他离家后的头个把月,在村里村外游荡,靠亲戚给他一点帮助,留他吃几餐饭或住上几天。后来,他慢慢流浪到外地,闯码头、进妓院、逛赌场,过着浪子的生活。

    他闯荡在江湖上,丰富了社会经验,结交了许多朋友,并且练就了一身功夫,吃喝玩乐更是样样皆通。他有一样好处,别人有难,他总要出力相帮;路见不平,他从不装聋作哑。一时间林万植名声在外,成了尤溪县境内外闻名的浪荡汉子。

    有一次,他乘船从南平到尤溪口,正好新任尤溪知县带着夫人和孩儿也坐在这条船上。这位知县大人与他的同行人在闲谈中谈到:“听说本县境内有一个名叫洁洁的青年,是县里出了名的浪荡子,地方上哪能容得这等游手好闲的人。我这次到任后,要好好治一治像洁洁这种人,以正社会风气。”

    知县大人的话恰好被同船的林万植听到,他想:“你想治治我,没有那么容易,我还要给你一个颜色看看,先教训教训你。”林万植脑子在转动,眼睛在观察,正好这时知县夫人怀抱的婴儿哭着要吃奶,知县夫人就解开衣服露出右边乳房喂奶。林万植发现她的乳房下有一颗黑痣,灵机一动,办法有了。

    他此时仍镇静自若,不动声色。等船到了尤溪码头上岸后,林万植很坦然地伸出右手拉住知县夫人的手说:“快跟我回家!”知县夫人见是一个陌生人拉住她的手,吃了一惊,就一边用力甩开对方的手,一边大声喊叫:“这人好无道理,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拉妇人!”林万植又伸出左手,一个巴掌打在知县夫人的脸上,骂道:“你这个没良心的女人,见到当官的,就不认我这个丈夫了,难道还想跟他走不成!”这时知县急忙过来,训斥林万植说:“她是我的妻子,你胆敢当众冒认,难道就不怕王法吗?”林万植说:“她分明是我的妻子,怎么说是你的?你说她是你的妻子,有什么凭证?”知县反问说:“你说她是你的妻子,有什么凭证?”林万植说:“我当然有凭证,她的身上有暗记。你知道吗?”知县平时没有留意自己妻子身上有什么暗记,一时间答不上来。林万植又逼进一步说:“你说不出来,我说得出来,怎么样?”知县不服气地说:“你能说出她身上的暗记来,她就是你的妻子。”林万植不慌不忙说出她的右边乳房下有一颗黑痣为暗记,可以当即查验一点不差,弄得这位县太爷在围观的众人面前哑口无言,狼狈不堪。

    林万植见教训县太爷的目的已经达到,当着众人表白:“我就是洁洁,你说要治一治我,怕没有那么容易。我今天只想给你一个教训,没有别的目的,你的妻子还是你的。今后你我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说罢扬长而去,气得这位县太爷一时间讲不出话来。

    这年夏季的一天,林万植来到延平域。夜晚天气闷热,他饭后独自一人来到江边,在一块石头上坐下,边乘凉边吹笛子。悠扬的笛子声音吸引了周围的不少游人。

    有一位从扬州清江浦来到闽北做茶叶生意的李姓客商,这天晚上饭后也闲着无事,散步到了江边。听到笛子声,他顺着声音走到林万植身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静静地听林万植吹完一曲后,与林万植打了个招呼说:“这位客官笛子吹得真好。”林万植看了看这位陌生人说:“我只是在这里消闲,献丑了。客官,听你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请问贵地何处,来这里做何生意?”李客商说出了自己的籍贯、姓名和所做的生意,接着,两人又互相介绍当地风土人情,谈得很投机,真可谓一见如故。

    林万植多年闯荡江湖,为人耿直,豁达豪爽,好交朋友,肯帮助人,而且无事一身轻,有的是时间陪朋友。李客商为人豪爽,好交朋友,又是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正需要有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引路做帮手。就这样,林万植和李客商结成了一对好朋友。

    他们两人在延平住了几天,后又到了建瓯县。做完了一笔茶叶生意,李客商在要动身回清江浦的前一天,对林万植说:“你没有事务缠身,不如同我到清江浦去,在路上我们两人有个伴,清江浦靠近扬州,是游玩的好地方,到了那里,你可以帮我做生意,空余时间还可以领略一下那里的山水风光,不知你是否愿去?”林万植本是个无牵无挂,到处飘泊,四海为家的浪荡汉,到哪里都无所谓;而且,几年下来的经历,他自己也知道如果长期这样浪荡下去总不是办法。现在受到李客商的邀请,他高兴地说:“李老兄的好意,我十分愿意,只是从这里到清江浦路途遥远,我身无盘钱,想去也去不成。”李客商说:“只要你愿意去,盘钱就不用你费心了,全部用我的。到那里后,你帮我做生意,也能得到一定的报酬,够你生活了。”

    第二天清早,两人从建瓯动身,翻过武夷山脉,一路向清江浦进发。因为天气炎热,他们清晨赶路,中午太阳正旺的那一段时间停下休息,过午再走,到了天大黑才住店。不多日,林万植随李客商来到了清江浦,在李客商的生意行里当上了一名伙计。

    明武宗皇帝是一个生性好游玩的主。他常常不顾群臣的谏阻微服出游。他曾带随从人员偷出东安门,越过居庸关,到关外欣赏风景,探寻民间美人。后来,他又去了西安,转道太原,游山玩水,寻花问柳。一出去,他就往往被那里的美丽景色和民间美女迷住,舍不得回宫。江南景色秀丽,他早就想南巡,只是一时找不到理由,怕群臣多舌。

    一天,武宗皇帝接到巡抚赣南王王守仁奏报,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造反。这一奏报,开始时让武宗皇帝吓了一跳。转而想想后,又觉得这是南巡的太好机会。于是,他借出兵清剿叛逆为名,下旨御驾亲征。群臣得知皇上要出征,纷纷上书谏阻,但他一概不听,传下旨意:“宸濠悖逆无道,谋为不法,即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统各镇边兵征剿。”他自己随大军南下,名为征剿,实为游山玩水,选采民间美女。

    他来到南京,玩够后又说:“朕在京城时,曾听到苏州多美女、杭州多胜景的传闻,到那里看看去。”于是他又从南京出发到了苏州、杭州,一路上忽忽悠悠又过了半年时间。

    到了第二年夏天,他仍不想回京,便又继续乘船南渡到了扬州,接着又来到了清江浦,住在太监张阳家里。

    张阳为讨皇上欢心,除了张灯结彩,大摆宴席以外,少不了征选民间美女。君臣同乐,接连三日。而后,武宗问张阳:“朕过去游湖,观鱼自适,颇足快意。清江浦是著名水乡,谅亦有湖沼大泽,足以观鱼。”张阳回说:“此间有一积水池,汇集涧溪各流,水势甚深,鱼族繁衍,还可以布网呢。”武宗皇帝听了很高兴,对张阳说:“你可先去预备网具,朕择明日游湖观鱼。”张阳领旨即去办理渔具。

    到了第二天,武宗皇帝带着随从来到积水池滨。举目望去,层山百叠,古木千章,环抱湖泽,涧壑清幽,别具一番雅致。武宗皇帝对张阳说:“此湖占地不多,颇觉幽意,但想取鱼,不能驾大船,只能用小舟。”张阳说:“湖中有小舟,多在芦苇中,可以取用。”

    武宗皇帝便登上渔船,行不到一里路程,果见湖的两岸泊有密密麻麻的小舟,即命随从人员,各驾小舟,四散捕鱼。

    武宗皇帝在渔船上看了一会,不觉兴发,也改乘小舟亲自捕鱼。他跨登小舟,4名太监随着下舟,两个太监划船,两个太监布网。

    小舟渐渐荡入中流。水中突然出现一条白鱼,银鳞灿灿,晔晔生光。武宗皇帝说:“这鱼真可爱,何不捕住它!”两个太监领命张网。偏偏这条白鱼刁滑得很,不肯投网,网到东鱼到西,网到西鱼到东,网来网去总不能网住它。武宗皇帝急了起来,顺手从舟中取了一把鱼叉,向白鱼投去。不料因用力太猛,小舟倾向一侧,“扑通扑通”数声,小舟上5个人全部跌落水中。各船闻讯齐集,虽说个个心急如焚,但随从们都是旱鸭子,没有一个人能下水救人。

    林万植跟随李客商来到清江浦已一个多月了,时令已届金秋季节,这一天适逢他休息,又遇上天高气爽、日丽风和的好天气,正是游览湖景的好时机。他清早就来到湖边,雇了一条渔舟。当他在舟上游兴正浓时,突然传来皇帝要游湖的消息,各渔舟都被封禁在湖边不能动,人也不许上岸。林万植坐的渔舟也就地停靠。于是他坐在船上观看皇帝捕鱼。

    正当武宗皇帝的小舟靠近林万植坐的渔舟边时,突然小舟翻倒,皇上落水。林万植见无人下水救驾,便不加思索地纵身跳入水中,双手抓定武宗皇帝,用力将他托出水面,船上随从接住,七手八脚地把武宗皇帝救上了船。落水的4个太监中有两个有点水性,自己勉强爬上了船;另两个不会水性,也被林万植救起。

    武宗皇帝生平未曾下过水,当然不识水性,并且日日纵欲,元气大亏,加上秋天气候清凉,秋风吹在身上,寒冷彻骨,这时他虽然遇救,但却鼻息细微,人事不省。

    林万植不仅水性好,对溺水急救法也很内行。他跟着上船,极力抢救。经抢救,武宗皇帝吐出腹中的水,慢慢苏醒过来后,睁开双眼看到傍立一个陌生人,开口问张太监:“他是何人?”张太监说:“皇上在水中就是他扶上来的。”林万植立即跪下奏说:“草民林万植,是福建尤溪县人,今日到此有幸遇见皇上,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武宗皇帝说:“你是朕的救命恩人,朕要带你进京,你愿意跟朕去吗?”林万植立即叩头谢恩,说:“草民愿随皇上进京,为朝廷效力。”

    这时,武宗皇帝觉得疲倦难支,游兴也被湖水冲散了,即传旨回京。武宗皇帝回到北京后,祭告宗庙社稷,封赏有功人员,忙碌了好一阵子。

    武宗皇帝为了报答他的救命恩人,传旨宣林万植上殿,要封他官职。但他要先试试林万植的官运如何,命太监带领林万植到专门存放朝官服装的库房去,由他自己选一顶官帽来。

    库房里,各个品级官吏的衣服、帽子、鞋子都有,品种齐全,等级分明。各种服饰分门别类排放,整齐有序。林万植进了库房,来到排放官帽的柜子边,展现在他眼前的各种各色的帽子林林总总,花花绿绿,都是他从未曾见过的。一时间看得他眼花缭乱,不知该选什么帽子好。他看到靠近身边排放着的一顶帽子式样不错,颜色也好看,就顺手拿来,回到殿上跪下叩头谢恩。

    武宗皇帝看到林万植手里拿的是一顶马倌的帽子,心想:“这么多帽子怎么就挑了这一顶。按帽子只能封他去养马,但他是朕的救命恩人,怎能叫他去养马。要是那样,不仅薄待了救命恩人,还会让天下人耻笑,骂朕知恩不报。”他略加思索后,即降旨封林万植为北京北城兵马指挥司。这个官职在民间则简称“兵马司”。

    后来,林万植迁仕四川东州府通判。

    在这之后,皇上下旨封林万植的父亲林尚乔为承德郎,并敕建石坊一座;封林母蒋氏为安人。

    林万植即将圣恩递报家中,又遵旨为其父在去君竹溪的中途半山坡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石牌坊,石坊上端正中嵌上一块圣旨牌,正面刻有“圣旨”二字,背面刻有“恩人”二字。

    后来,人们把建石坊的地方称为石坊岭。前些年村里开公路,这座石牌坊已毁,只有那块圣旨牌由村里人收存。

    3兵部郎中卓子立

    元朝末年,汤川乡北洋居住有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小孩,名叫卓子立。他原籍莆田县,随父亲全家移居到这里不久。卓子立在他的三兄弟中排行第三,在莆田时已是庠生。

    有一天,卓子立的母亲请算命先生给他算了一命,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带印,注定不凡,将来必能一举成名,官运亨通,是一个少有的好命。

    这位算命先生为卓子立算命后,到了奎兜,又被一户人家请去为一个名叫陈其瑞的小孩算命。

    陈其瑞年龄与卓子立不相上下,算命先生为他排完八字后,发现又碰上一个好命的小孩,心里却也高兴,他照实断命。陈其瑞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后,得意地伸出大拇指说:“怎么样,我的命算是最好的吧!”算命先生是个直肠子,立即阻止说:“且慢!还有一个小孩的命比你更好!”陈问:“还有谁的命会比我更好?”算命先生答:“本地北洋的卓子立。”

    陈其瑞听到有人的命比他的命更好,心怀嫉妒,进而产生杀人的念头。一天,他手持利刃,面带杀气,来到北洋卓子立家里,问卓母说;“我要找卓子立,他现在哪里?”卓母面对这位不速之客,心里已猜出八九分,见来者不善,便哄骗他说:“他不在家,钓鱼去了。”

    这本是为了支开这位陌生人而随口说的谎话,却不料卓子立这时真的在考坞溪边钓鱼。

    陈其瑞来到溪边,见有一个年龄与自己相仿的小孩坐在那里垂钓。他不认得卓子立,便上前探问:“有没有见到卓子立?”卓子立听到身后有人问话,便回头望去,只见来者是一位素不相识的持刀人,行踪可疑,立即警惕起来,就对来人说:“他在匏杓丘头。”陈其瑞听后匆忙往匏杓丘方向走去。

    这时,卓子立已预感到此人对自己不利,他心想:虽然把他支走了,但只是暂时的,此人马上就会返回,自己会有性命危险。于是,趁他离开之机,急忙走进山边上的夫人宫里,跪在夫人菩萨神像前,诚心祷告:“弟子卓子立今日大难临头,祈求菩萨保佑,脱离此难;他日若有出头之时,定要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我卓子立将来如能做县官,就把庙扩建成县衙规模;如能做府官,就把庙扩建成府衙规模;如能做京官,就把庙扩建成金銮殿规模。”祷告之后,他静静地蜷缩在案前供桌下,由垂下的桌裙遮挡着,屏住大气,默不作声。

    陈其瑞到了匏杓丘头一看,不见有人,猛然醒悟,他的母亲明明告诉我,他在溪边钓鱼,刚才见到钓鱼的必是卓子立,而自己却一时粗心,当面错过。他立即回头再到考坞溪边,那人已不见了。陈其瑞四周一看,没有别处可去,断定他必躲进夫人宫里,即追进宫里,扫视宫内上下左右及其周围,见除了堂上坐着的菩萨外,空无一人,只好空手回去。

    卓子立躲在供桌下,只有一层桌裙遮住,生怕陈其瑞动手掀开桌裙,会被发现。他心里直打鼓,口里不停地默念:“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庆幸的是,陈其瑞只是进庙里看了一眼便离去了。后来人们都说:是庙里三位菩萨显灵,保佑他躲过了这一难。

    这件事情的突然发生,使卓子立深感意外,卓子立的父母更是提心吊胆。他们寻思,虽然躲过今日,而危险仍然存在,不知哪一天又会发生今日所发生的事,一家人心神不宁。经过商量,父母决定把卓子立暗中送往莆田县去,寄在他舅舅家里读书。

    此后,陈其瑞又几次意欲动手除掉这位命运超过自己的卓子立,但都因其下落不明,不得不就此作罢。

    卓子立长期住在莆田舅舅家里,虽远离父母,倒也清静,于是发奋读书,立志上进。功夫不负有心入,他终于在元顺帝至正年间,两榜连捷,先中了举人,进京应试又中第40名进士,一举成名,官授行人司正。

    那时,盐贩出身的张士诚率盐丁起兵,占领江浙一带,称王称霸,元廷屡遣使臣前往安抚,张终于同意归顺元廷。元顺帝在至正十七年(1357年)钦点新科进士、行人司正卓子立为钦差。前往江苏,宣旨册封张士诚为太尉。卓子立顺利完成了差事回京。随后,元顺帝又派遣他到福建办事,他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两任钦差,不负圣望,卓子立得到了元顺帝的嘉许,被提升为兵部郎中、中顺大夫,加衔卓帖木儿。

    卓子立如愿以偿,做了京官,仍念念不忘他少年时在家乡夫人宫的菩萨面前许下的心愿,于是他奏请皇上恩准,衣锦还乡,还愿夫人宫。

    这座夫人宫的宫址在北洋牛角山下,建于宋初,只有一个大殿,规模狭小,十分简陋。卓子立回乡后,首先买下了牛角山的一片田地,聘请工匠,大兴土木,仿照金銮殿的格式,在原夫人宫旧址上,扩建成一座造型别致的新夫人宫。同时,还添置了部分庙田,雇了庙祝。

    卓子立在元朝供职到了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那一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上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到了八月,明军进入京城,元顺帝退出皇位北奔,元朝灭亡。卓子立随元顺帝逃到了甘肃境内,被明军所杀。他的族人为了对卓公尽一分孝心,就在家乡的牛角山下为他建造了一座衣冠冢,以让他永享子孙后代祭拜。

    卓子立新建的这座夫人宫后来在明清两代又经过维修扩建。清朝乾隆年间,乡人卓济立捐银一万两重修,并扩建了前厅和戏台。至此,宫庙占地约有2000多平方米。人们走在路上,很远处就可看到山脚下这一座规模宏大、雕梁画栋、连成一片的宫庙。

    这座宫庙前后长百米,左右宽30余米,呈长方形;宫外四周是土石结构、灰墙青瓦,墙内是纵形排列的三座木质结构的传统瓦屋楼房,由前楼至后楼,一座比一座宏伟壮观。

    人们走到庙前,首先看到的是正大门上方悬挂着的一块蓝底黑字的直匾,上面书有“天后宫”三个大字。进了大门,右边是烧纸钱的补库房,左边是存放迎神用的各种旗杆、仪仗等道具库房。

    门内第一座楼是戏台,戏台前两旁是看楼,上有供人们看戏的坐台。戏台是由多根石柱子撑起来的,每根石柱上端雕刻有各种花卉、禽兽图案,戏台前及左右两旁三面垂挂木质台裙,上面刻有古典名著中的各种各式人物,木刻浮雕里外有三层,立体感特强,台正中上端屋檐下悬挂一块写着“乐乐乐”三个大字的横匠,台中镶嵌有八块屏风,工艺精湛,古朴典雅。

    戏台前是天井,过了天井进入前殿。前殿分楼上、楼下二堂。楼上是观音佛堂,左右两旁悬挂有大钟、大鼓。大鼓直径约有15米。大钟重约半吨,钟鼓之声宏亮,可传遍整个汤川洋面;楼下为六司厅,厅上的檩下悬挂一块写着“仰瞻”二字的匾额。厅的两旁安放着六部尚书神龛,内供六尊神像,有文的,有武的,有的拿笔,有的拿书,有的拿算盘,有的拿剑,体现出各自的职能不同,各司其职,神态各异,活灵活现。

    走过前殿,又是一个天井,中间有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桥,渭之“天子桥”。左右两厢站立着“千里眼”、“顺风耳”两尊神像,形象高大,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

    过了“天子桥”便是主殿了。主殿建筑高大宏伟,分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殿顶是藻井,藻井上刻画着龙凤、花草、飞禽、走兽,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大殿中层供奉着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位夫人的神像,每尊高一米多,分别身着红、黄、绿三色龙袍,头戴银质凤冠,栩栩如生。由于虔诚的子民不断捐奉,三位夫人身上穿的各种绸制、呢制的里外袍褂多至30多层,重达10多千克。这三尊神像坐的神轿可供人抬动。每逢迎神时,乡民们都把这三尊神像抬出宫殿,在乡中游行,供人们瞻仰朝拜。两厢塑有形象各异的36尊婆姐小神像。各个小神像都脸朝殿堂上的三位夫人,显示出她们忠心供职,随时听从主人调遣的神态。

    大殿底层亦塑有与楼上同样的三位夫人和36尊婆姐神像的副像,与楼上所不同的是,她们是固定的,不能移动,永镇殿堂。

    这座天后宫的建筑规模为汤川庙宇之最。它集中了古代土木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精华,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解放前,善男信女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宫庙更是烟火弥漫,鼓乐喧天,还请来戏班子演上几天几夜的戏。一时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民国初年,里人卓松曾赋诗二首,后被刻在八块屏风上置于戏台。

    其一曰:

    规模壮大此中天,无数霓裳奏管弦。

    响压云端声嘹亮,长飞月下舞翩跹。

    新歌旧调腔相洽,浓抹淡妆态骈研。

    风雅宜人同乐趣,瑶台彻唱太平年。

    其二曰:

    大块文章寓此中,鉴今窥古尚心同。

    悲欢何必分真伪,褒贬由来别佞忠。

    万里河山归尺地,一时歌舞彻长空。

    从兹好奏升平曲,盈耳洋洋颂邦隆。

    到了解放初,神像被毁。而在十年动乱期间宫殿亦被拆除,宫址成为汤川造纸厂的厂房。

    4国师的故事

    清朝初期,汤川乡阳星村际下地方,有一个林姓汉子,名叫石虎。他平日辛勤劳作,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白手起家,创下了一笔丰厚的家业。他在际下村下寨地方亲手盖了一座宽阔漂亮的房屋,添置了大片良田及山林,雇了十几个长工,佃户遍及附近的几个乡村,每年可收田租13300多担(每担为50千克),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林石虎虽然家存万担粮,但他良心善良,乐于行善,对穷人和过往僧人都肯于施舍。

    有一次,他开仓出粮,加工了100担大米,雇了挑夫从际下把大米挑到樟湖板,再装船水运到福州去,打算出售换银元。

    当他的大米运到福州上了码头后,不断被一伙无赖盯上了。这伙无赖大概认为石虎是山里人好欺,对他加以诱骗、威胁,说地盘是他们的,叫石虎去找“铺保”,这分明是硬要把这批大米抢去。石虎从山村来到城市,人地生疏,求救无门,一时又无法摆脱无赖之手,心里焦急万分。

    他走在街上,边走边想,看到沿街流落着许多饥民、乞丐,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顿生怜悯之心。他想,这批大米与其白白地被无赖们抢去,倒不如用于赈济福州的饥民,不但做了一件好事,还会留下一个好名声。

    于是,他下定决心,立即行动。他一方面让人与无赖们讨价还价,以拖延时间;一方面亲自向当地官府报告,称他是专程运大米来福州赈济饥民的,请官府出面为他主持秩序。官府见是有人行善,发放赈济来,自然照准。

    得到官府的准许后,他立即带着公差返回码头贴出文告:“尤溪人林石虎特地从山村运大米来福州赈济饥民,已经府衙准许。从即日起,在福州街头放赈大米三日。”

    文告一出,轰动了福州城,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饥民们个个携男带女,手提米袋,争先恐后来排队领取赈济大米。

    石虎有官府的支持,有民众的拥护,再也不受无赖们的威胁,很顺利地发完了100担大米。他自己心里也轻松了好一阵子。

    石虎的这一善举,不仅得到当地百姓的高度赞扬,还受到官府的嘉奖,官府授给他一块“赈济饥民”的牌匾。他运去一批大米,运回一块金字牌匾,挂在林家祖祠上,流传后世,被后人传为佳话。

    林石虎有两个儿子,都在他身边帮助他管理家财、账务。林家里里外外,进出收支,都交由两个儿子料理,但家里大事小事都要由他自己主张,不能有半点马虎。

    不久,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给他添了一个孙子,长孙名士毅,次孙名士彦。堂兄弟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同在一张饭桌上吃饭,年龄也不相上下。对石虎来说,有了丰厚的家财,又人丁兴旺,三代同堂,他感到心满意足了。所以,他对两个孙子特别疼爱,舍得在孙子身上花大钱,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两个孙子能读书上进,将来考取功名,求得一官半职。于是他不惜重金请了远近有名的塾师到家里教孙子读书、写字,后来又把两个孙子送到县城去拜请名师。

    士毅、士彦兄弟不负祖望,两人生性聪明,好学上进,在学业上并驾齐驱,相互勉励,谁都怕自己落后,甚至到了互相嫉妒的地步。堂弟士彦有点跛脚,平时书读得比他堂兄士毅略好些。有一天他看到堂兄埋头苦读,整日未发一言时,便取笑堂兄说:“我的‘白米’没有粜出去,你的‘赤米’还想粜出去!”这虽然是随意说的一句玩笑话,但对不甘落后的士毅来说,却是一种压力,又成了他的动力。他对堂弟的话虽然沉默不语,心里却暗下决心,加倍努力攻读。

    清朝从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就宣布完全按照明朝制度,按期举行科举考试,即三年一科举,省城乡试,京城会试。这年到了三年一次的考期,士毅、士彦两兄弟一同赴省赶考。

    张榜公布时一看,士毅中了举人,而士彦榜上无名。两兄弟赴考时满怀信心,一路上有说有笑;而在考后的回家路上,各人的心情截然不同。堂兄士毅兴高采烈,堂弟士彦垂头丧气。士毅一时高兴,用士彦当初曾取笑他的话反问堂弟说:“我的‘赤米’已经粜出去,为什么你的‘白米’还没有粜出去?”士毅本来并不是有意去伤堂弟的心,但对士彦来说,正是点到了他的心病,他一时间无言以对。

    当林士毅中了举人的喜报送到家里,一家人高兴得喜笑颜开。小山村里像锅里烧开的水一样,一下子沸腾起来,乡亲们奔走相告,个个对士毅大加赞扬,都说“士毅这孩子有出息,林家祖上积德,石虎教导有方。”远亲近邻登门祝贺的人络绎不绝,林家门庭若市。石虎在家里大摆筵席三天,款待邻里乡亲,一时间热闹非凡。

    家人、乡亲们对已考中的士毅大加赞扬的同时,也对士彦加以安慰和鼓励。但士彦觉得与堂兄相比之下,自己显得冷落难堪,无颜面对乡亲父老,暗地里哭了好几回。

    后来,他感到在家乡失去脸面,便带了银两到北京,通过关系,花钱向国子监捐了一个贡生,被留在翰林院帮助抄抄写写,总算找到了一份差事。林士彦虽是在山村里长大的,但他受过名师教诲,加上自己的努力,故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他对儒学精通。不仅文章写得好,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他为人忠厚,极好相处,在翰林院与同事们关系融洽,大家都愿意与他共事。

    顺治皇帝在位18年去世后,由他年仅8岁的第三子玄烨继位。遗诏中已做好安排,委托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政。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此时已成了太皇后,在她的主持下,太子玄烨登上了皇位,改次年为康熙元年(1662年)。

    在康熙即位的第五天,太皇太后便向王室宗亲、文武大臣发出谕旨,要他们尽心协力共辅幼主。她除了参与决策朝政外,还亲自担负起辅佐幼主康熙的重任。为了指导康熙学习执政,太皇太后不仅自己对幼主康熙谆谆教导,而且还专门从翰林院选调一位知识洲博的师傅进宫伴随幼主读书。

    才华出众的林士彦就这样被选调进宫,作为幼主康熙的老师。为此,太皇太后让皇上降旨赐林士彦“补进士第三十五名”,并封他为国师。林士彦于康熙元年进宫,朝夕伴随在幼主康熙身边,尽他平生所学,教读诗书,习学礼乐,由浅入深,细心教诲,尽心尽责。

    康熙皇帝后来当政长达61年。他是一位重视知识、广揽人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尤为重视汉族历史传统与儒家文化,千方百计吸引各种人才,要求各级官员都要将自己知道的学行兼优之士举荐给朝廷,以便朝廷录用。康熙帝对各地进京应试者不仅在生活方面给以优待,在阅卷上也十分迁就。这样一位皇帝,当然对老师的为人和渊博的知识更是敬重十分,他从各方面都给老师以照顾和优待,君臣之间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感情。

    林士彦进宫时已是30岁出头的人了,他在宫里奉职达20多年之久。当他年过半百后,常有思乡之心,一心想告老还乡,叶落归根。

    一天,林士彦跪奏皇上说:“臣已年老,思念家乡心切,恳请皇上赐臣告老还乡,过几年安静生活。”康熙皇帝立即降旨:“准国师告老还乡,赐国师黄金、白银各三百两,以安度晚年。”林士彦谢恩退出,刚走到门口,又回头进殿。皇上看到国师走了又回来,不解地问:“国师为何去而复来,还有何事要奏?”士彦奏说:“臣在宫里生活了20多年,习惯了这里的环境,舍不得这里金碧辉煌的金銮殿。”康熙皇帝降旨:“准国师回乡照金銮殿的式样仿建一座楼堂。”士彦谢恩退出,才走几步,又回头站住。皇上又问:“国师还有何事要奏?”士彦又奏说:“臣还舍不得这里的牌坊、鼓楼。”康熙皇帝又降旨:“准国师回乡照样建造一座木牌坊和一座鼓楼。”林士彦再次谢恩退出。

    林士彦的心愿已全部实现,心里格外高兴。他满载圣恩,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里——福建省尤溪县十九都的际下老家。

    他回乡后,遵旨重修林家祠堂。这座林家祠堂坐北朝南,一堂二进,大厅内四柱落地,正大门上方竖一块“帝心鉴在”的直牌匾;另在祠堂左边沿着山的斜坡度,按金銮殿楼堂的式样建造一座堂屋,从下到上拾阶而上,高处中间设一个方形平台,象征着皇位。堂屋也叫林家祖祠,但堂上不常设香位,只是逢到节日才把祠堂的祖宗香位请到这里让族人拜祭。这座楼堂自然没有红墙黄瓦,只用灰墙青瓦,与金銮殿是不可相比的。此外,祖祠门前不远处的上右角边建了一座鼓楼,下左角边建了一座木牌坊,木牌坊上挂一块“恩荣圣旨”的牌子。

    可惜的是,鼓楼、牌坊均于1967年被破坏,按照金鸾殿式样建造的林家祖祠也已破烂不堪。原来在神祠堂内挂的多块“文魁”牌匾以及“赈济饥民”等各种各样的牌匾,也已无存了,只是国师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5王御使巧点姻缘谱

    南宋咸淳年间,尤溪县城内有个秀才名张松茂,从小好读诗书,要求上进。因双亲早逝,家境贫寒,年近而立尚未娶妻,单身一人,以读书、耕田过日子。

    离他家不远处,有一邻居,名金媚兰,是一位聪慧过人,仪态出众,秀外慧中的妇人。不幸的是,正当她鲜花艳开的年华,丈夫去世,守寡在家。她在丈夫去世后的头几年里,谨遵妇道,把紧门户,侍候公婆,过着平静的日子。但岁月漫长,寂寞难熬,日复一日,独守空房,一盏孤灯对着愁眠,免不了春心浮动,红杏出墙。她与张松茂是邻居,出门走路经常碰面,孤男寡女,久而久之,各自心中都埋下爱慕之心,进而发展到“相约在今宵”。他们两人常常在更深夜静时,越房相会,花前月下,山盟海誓,锦绣被中,兴云施雨,颠鸾倒凤,做了一对暗里夫妻。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在两人混得如胶似漆,难分难舍之时,他们的风流韵事被周围的人传开了。

    男的偷情,伤风败俗,女的失节,不守妇道,都是有违人伦、败坏道德关系到民风淳朴,人心敦厚的大事,在过去是绝不能容许的。朝廷明律规定,奸夫淫妇都要处以极刑。两人被告上官府。县官见是有关伦常风化案由,下令即办,双双被官府抓去关在牢里。

    在张松茂、金媚兰被关进牢里后不久,正巧皇帝派探花出身的御使王刚中南巡查案子。王御使来到尤溪,查阅过县太爷已经审理结案的卷档,又查看未经审理的案情,发现张松茂、金媚兰二人一案是一桩因奸情关在狱中多年的积案。他详细审阅案情经过,得知张松茂是个读书人,是当地有名的才子,金媚兰也是从小熟读诗书,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女人,顿生怜惜之心,决定亲自审理此案。

    他从狱中提出二人上堂,令当班去掉二人身上枷锁,当堂审理。他坐在堂上举眼看去,只见跪在堂下的张松茂,虽衣衫褴褛,但气质清俊,举止温良,一股书生气;金媚兰,虽然面容憔悴,蓬头垢面,但体态苗条,内里透出妩媚动人的秀质。王御使暗暗欣羡,心想:这一对男女,年龄相当,义气相投,孤男寡女,好比干柴遇到烈火,怎有不燃烧之理,也真难为他们了。问过两人口供,明白了这一桩奸情案,完全出于双方自觉自愿。王御使听了他们在公堂之上各自诉说自己的过错,都把罪过往自己身上包揽,宁愿自己受过,陈词恳切,情意绵绵,信誓旦旦,感人至深,有心成全他们。这时,王御使又想试试他们两人的才华,随手指向堂前屋檐下正网着一只蝴蝶的蜘蛛网,对张松茂说:“你能以此做诗一首吗?”张松茂抬头看去,略加思索后吟道:

    只因贼性太癫狂,游遍花丛觅异香;

    今日误投罗网里,脱身还借探花郎。

    王御使点头称善,心里高兴。他又指着堂上的竹帘对金媚兰说:“你能以此做首诗吗?”金媚兰看后也随口吟道:

    绿筠劈破条条直,红线相连眼眼奇;

    只为如花成片段,遂令失节致参差。

    王御使听后更是喜形于色,见他们两人才思敏捷,以物喻己,并含蓄地求他成全,诗句虽然浅显,但比喻合适,押韵得当,大加赞赏,即提笔判道:

    佳人才子两相宜,致福端由祸所基;

    判作夫妻永偕老,不劳钻穴隙相窥。

    即令当堂释放,并为他们两人披红主婚,结为夫妻,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王御使巧判张松茂、金媚兰,成就一对美好姻缘,从此成为佳话,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

    6田一圳的故事

    田一圳,家住尤溪城关北门。他幼年时,家境贫寒,生活困苦,但他天赋聪明,勤奋好学,才华超人。明嘉靖年间,进京应试,名列二甲头名(第四名)进士。

    在这之前,玉池村王新口有一户姓王的员外,选好了一块地,要在那里盖新房。这块地上有一棵树,树杈上筑有一个喜鹊巢,几只小鸟在窝里嗷嗷待哺。王员外为了盖房子,要砍掉这棵树。当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树上的喜鹊求他,不要马上砍那棵树,待它窝里的小鸟会飞了再砍。然而,王员外不把它当真,第二天把树砍了,树倒小鸟死。一对雌雄大鸟飞在另一棵树上喳喳哭叫。这一天,正好有一们仙人路过此地,看到一对喜鹊在惨叫,他虽听不懂鸟语,但却能明白其中缘由,动了怜惜之心。他想:“虽然是禽类,但也是有生命的,求你缓几天砍树都不听,如此狠心之人,应该受到惩罚。”于是,他把雄鸟送往城内田家投胎,生下一男名一圳;让雌鸟投胎王家,生下一女名翠娥。生前一对雌雄鸟,来世有缘成夫妻。田家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王家是当地首富,富甲一方。由于田家与王家贫富差异,成了后来在父女之间、翁婿之间的一段波折,王员外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田一圳和王翠娥乃是宿世姻缘,天遣成配,两人逐渐长大成人后,有缘相识,一见钟情。田一圳托媒向王家求亲,但王员外嫌田家贫穷,一口回绝了。然而,王翠娥只看准了田一圳的人,不计较他家境如何,与田一圳情投意合。她不顾父亲反对,拼死拼活,非田一圳不嫁。翠娥母亲爱女心切,同情女儿的选择,也从旁劝说翠娥的父亲。王员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但心里却十分不情愿。

    王翠娥嫁到田家后,心甘情愿地跟随田一圳过清贫生活,少年夫妻,和睦恩爱,相敬如宾。翠娥娴淑贤慧,一心一意帮助丈夫安排好家庭,分担家务事,让丈夫专心读书,求取功名。

    田一圳就读于南溪书院,从北门到南溪,要走过一段很长的路,每天在路上花费去许多时间。他为有更多时间用在读书上,把午饭带到学堂上吃。王翠娥为了丈夫带去学堂的一餐午饭,费尽心思。她自己在家里吃稀喝汤,省吃俭用,尽量把好的饭菜给丈夫带去。家里穷得丁当响,再好的饭也只有主粮、杂粮凑合着。好菜更谈不上,每天只有红糟煮盐巴。一年到头,天天如此,田一圳在众学友面前吃得都抬不起头了。有一天,他回到家里,紧销双眉,心事重重。翠娥见了安慰说:“大丈夫功名将有际会,何必忧愁伤身。目下专心读书为是。”田一圳说:“感谢你的厚意,为我分担忧愁,只是家贫如洗,衣食无措,在家里苦了你,我在学堂里吃午饭,天天红糟当菜,惟我寒酸,被人取笑。”翠娥说:“家中困难,我尽力为你分担,共同克服,在学堂里吃的一餐饭菜,再想想法子,切不可因此而误了功名。”

    后来,还是翠娥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木头做成个鸡腿模型,放在红糟杯子里,让田一圳带到学堂里,吃午饭时他吃一口饭,抓起木鸡腿往嘴里吸一下。虽然吸得仍是红糟,但手里拿的是“鸡腿”,周围的人不辨真假,都以为田一圳家里生活变好了,天天都有鸡腿吃,减少了许多寒酸气。

    田家左边邻居是严家,田家穷,严家富,虽然是邻居,但两家合不到一处,矛盾不断,田一圳常常被严家人欺侮。有一天,严家的一只鸡,关在笼子里,叠放在装有谷子的竹箩筐上面。不知怎的,鸡会钻到笼子下的箩筐里吃谷子。鸡不见了,严家人在房前屋后找了几遍,没有找到,又听到与田一圳同在南溪书院读书的小孩说,田一圳在学堂里天天都有鸡腿吃,便怀疑田一圳偷了他家的鸡。这时,严家仅仅是怀疑,还不敢断定。他又到城隍庙问城隍爷,他跪在城隍菩萨面前,说明丢鸡的事后,说:“如果鸡是田一圳偷的,请城隍爷圣驾金杯。”他提起两片茭杯,边掷三次都是一片阴一片阳,说明城隍爷断定鸡是田一圳偷的,便深信无疑了。他来到田一圳家,胁迫田一圳承认偷鸡的事,并要田一圳加倍赔偿,一时闹得满城风雨。几天后,严家从鸡笼下的箩筐里找到了那只鸡,才平息了一场丢鸡的风波。

    王员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田一圳,田家最穷,这门亲事本来王员外是坚决反对的。女儿嫁过去后,他心里仍然不顺,越想越气,火气越来越大,对待女儿女婿如冤家对头;而第二、三女儿都嫁给富家子弟,是王员外亲自挑选、最感到满意的两门亲事,对他们是亲上加亲,关爱备至。

    王员外60大寿这一天,他在家中摆下几十桌酒席,请了许多亲戚朋友,登门祝寿的人络绎不绝,送来的贺礼也丰富多采。正厅堂上“寿”幅大字高挂,两旁寿烛对对。大厅、二厅上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一天,更是女儿女婿出手摆阔、炫耀实力的时候。第二、三女婿送来大担小担的贵重礼物,王员外高兴得合不上嘴,在众人面前吹嘘他的二、三女儿、女婿懂事、孝顺。而大女婿田一圳虽也尽力筹办,但送去的只有一把粉干、几个鸡蛋和由翠娥亲手缝制的一双布袜子,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寒酸。当他把礼物送到岳父面前时,王员外不理不睬,连一眼都不看。二、三女婿进门后端坐在大庭广众之中,高谈阔论,神气十足。而田一圳进门来,放下礼物,就到里屋缚起围裙,帮这帮那,忙碌起来。这些活都是王员外家里下人干的,田一圳主动去干,王员外越看越觉得这大女婿没出息,更加鄙视他,越是把他当下人看待。

    到上桌排座位时,王员外把二、三女婿排在正厅席上,而把田一圳排在厅下边角与轿夫坐在一桌。开席之后,三妹来到正厅、二厅屏后往外扫视,却不见大姐夫,进内问大姐:“姐夫怎么不在酒席上?”翠娥说:“不会吧!是你没有看到!”三妹说:“我一桌桌看过去,就是不见姐夫!”翠娥听后,急忙跑出来,找来找去,在厅下面轿夫桌上找到了丈夫,气得她再也忍耐不住了。她二话不说,一把抓起丈夫的手说:“太欺侮人了,我们不吃了,回家去。”而田一圳不计较这些,对翠娥说:“大桌小桌都一样吃菜喝酒,有什么关系。我还没有吃饱呢!不回去。”翠娥虽然在气头上,但她见到丈夫毫不在意,气一下消了许多,便退了回去。田一圳仍旧与轿夫们谈笑风生,大口吃菜,大杯喝酒。

    酒一直吃到傍晚才散席。天都快黑了,田一圳回家的路程很远。但王员外没有让田一圳夫妇住下的打算。翠娥气愤地问父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能断定我丈夫就没有出头的日子吗?”王员外指着女儿骂道:“你丈夫如有出头之日,我在门前铺石板路给他走,拆掉大门让他的大轿进来。”

    翠娥流着泪说:“我会记住父亲今天说的这句话的。”随手拉着丈夫出门离去。

    天已经黑了下来,田一圳喝得酩酊大醉,翠娥气呼呼地扶着丈夫出门回家。一路走到七口村桥头,田一圳一屁股坐在桥头上呼呼大睡。翠娥再也扶不动了,她只好坐在丈夫身边守候着,为丈夫打扇子散热,驱蚊子。

    七口村三车厝里有人生病,这天晚上病人家里请道士,在路口摆供品做迷信,叫“出路”。有两个小鬼吃了“出路”供品后,要从桥上走回去,他们来到对面桥头,一个小鬼说,“田大人坐在那边,不敢过去。”这边桥头与那边桥头,只隔一条小河,几丈长的桥面,更深夜静,翠娥听得清清楚楚,有人说“田大人”。她扫视一下周围,不见有别的人,只有她与丈夫两人,自己丈夫又正好是姓田,这时她心里已明白是鬼神之言,心想,这“田大人”不就是自己的丈夫吗?心中一股暖流油然而生,全部倾注在丈夫身上,顺手拉起身上裙子的一角,遮盖在丈夫身上。又听到小鬼说:“现在田大人不在了,可以过去。”翠娥听后心想,明明坐在这里没有动,又说不在了!她立刻把盖在丈夫身上的裙子拿开,又听小鬼说:“田大人还在那里,不敢过去。”从那以后,翠娥深信自己的丈夫不同于一般人,将来一定会有出头之日,更加坚定信念。她呕心沥血,安排为家务。对丈夫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极力支持丈夫攻读诗书,求取功名。田一圳自己也不辜负妻子对他期望,埋头攻读,学业大有长进。

    当地有人看到,一天晚上有许多灯笼排成长龙,朝田一圳家大门进去,人们叫它为“鬼迎灯”,说是给田一圳报喜来的。

    来年是朝廷开科取士之年,翠娥对自己丈夫信心十足,早早就为丈夫赴京赶考做准备。她除了平时给人做针线工挣到的和省吃俭用积蓄下的一点钱以外,又东奔西走,向亲戚朋友挪借,凑足了路费;夏冬衣裳、常备书籍、日常用品等一应行装,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不让丈夫有半点愁心。田一圳不负妻子的一片苦心,平日里埋头读书,做好赴考前的各种准备,按时赴京赶考。

    田一圳离家后,一路上早出晚宿,省吃俭用。他无心路上的山光水色,专心赶路,按预期来到京城。开考之日,进场应试。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如愿以偿。开卷时,主考官阅过田一圳的考卷,通篇锦绣,句句高论,字字珠玑,拍案叫好,被评为第一。本想点他为头名进士,但看了他的名字叫田一圳,心想:这田在上,圳在下,是逆天道、反常规的名字,如果点他为头名,恐怕会天怒人怨,带来三年大旱。但他又想,开科取士,为的是选拔天下人才,像田一圳这样难得的人才,不能名列前茅,又有点可惜。他思前想后,还是不点他为好。他找田一圳说:“文章你第一,一甲头名没你份,二甲头名是你的。原因是被你那不好名字害了,我为你改一下名字叫‘田一系’,如何?。”田一圳点头致谢。

    田一圳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心情格外兴奋。他回到家里,与妻子暗中商量,再去试探一下岳父,看他是否回心转意,改变过去那种重富欺贫的势利眼。夫妻商定,由田一圳独自一人,仍穿那件破旧衣裳,装做一副穷酸相,来到岳父家里。

    王员外对大女婿的态度不仅没有丝毫改变,甚至更加冷漠无情,不理不睬。田一圳进门后,独身一人坐在厅下门边西窗下的一个墩头上。从早上一直坐到过午,他们家里的人吃过午饭后,才有人给他送来一杯茶,后才叫他去吃饭。给田一圳吃的是隔夜白粿,表面已经发霉长毛,一碟腌姜,一碗连根带叶的野菜,汤是吃过剩下的,壶里的酒也是剩下不多的酒底。田一圳不计较这些,高兴地拿来就吃。吃过饭后,他向家人借来笔砚,在墙上写下一首诗:

    独坐西窗日已斜,伕童才进一杯茶。

    老姜浸醋酸喉舌,野菜连根塞齿牙。

    宿粿好比云遮月,壶中几盏伴流霞。

    不是岳翁无招待,暂留余腹食皇家。

    田一圳放下笔,不辞而别。田一圳走后,王员外见到墙上的题诗,拍着桌子大骂:“你这天生的一副穷鬼相,我就不信你有出头之日!”

    田一圳回到家中,把今天在岳父家遭冷遇的事告诉了翠娥,气得翠娥不得不对自己绝情绝义的父亲心灰意冷。她流下眼泪说:“对自己的父亲本应不计前嫌,要忘掉过去。想不到,父亲至今仍是如前一样,没有丝毫改变。他无情我有义,已到了仁至义尽的地步,如果不给他一点难堪,今后仍然不把我们夫妻放在眼里,仍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欺侮我们。”她决定先给父亲寄去一封信,信中写道:“父亲大人膝下:我夫君田一圳,进京应试,承蒙皇恩,金榜题名,今日衣锦还乡,特定于某日,登门拜见父亲大人,大轿到时,请父亲勿忘当初诺言。”

    王员外接到女儿翠娥的信,心里一怔,目瞪口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几年来对待女儿、女婿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在脑海中浮现,一时间无地自容,内疚至极。但他又回过头来一想,翠娥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只要我改变过去的态度,兑现当初的诺言,谅她不敢对父亲怎么样,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他立刻雇来人工,在门前铺了一段石板路。至于拆掉大门的事,他站在大门前端详一番,觉得轿子能够过得去,不拆也可以。

    到了约定之日,田一圳夫妻各乘一顶特制的八抬大轿,前有鸣锣开道,后有役夫跟随,一路上吹吹打打,风风光光地回娘家。走过王员外新铺的石板路,来到大门前,谁知大轿正好比大门大一点点,进不去。田一圳对翠娥说:“我们下轿走进去吧!”翠娥不允,非要坐在轿车里抬进去不可。王员外只好拆掉大门,让大轿通过。

    可见人生荣华富贵,或是一时穷困潦倒,眼前不可断定,要看到头结果,不要得意一时,过于势利。人生一世,沧海桑田,王员外早知有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田一圳的岳母与岳父不同,她对待大女儿、小女儿一样疼爱,对田一圳也没有过激的地方。所以,田一圳对岳母一向很好,非常敬重岳母。这次他来到岳母面前,请了安,行过大礼后,问岳母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尽管对他提出来。岳母说:“我想要的东西都有了,什么都不想要,只是家里用水困难。”田一圳当即表示,帮助解决用水困难。过后,他雇来工人,为岳母开了一条二里长的水圳,要求:圳要宽,水要足,用一个沙箕从圳头放流到圳尾,能一路顺流通过。后来,人们把这条水圳称之为“沙箕圳”。

    田一圳做了大官后,打算把他在北门的房子改建扩大,需占用旧屋旁的城隍庙。他打算把城隍庙移到下面已盖好的一座规模更宏大的新庙内。到移动城隍菩萨这天,他请来几个人要抬走城隍菩萨,想不到,无论多么用力都抬不动。这时,田一圳走到城隍爷面前说:“城隍爷!请你自己回想一下,我读书时候,你有无过错?”

    当年严家丢了鸡去问城隍爷,城隍爷还帮严家诬陷田一圳,害得田一圳背了个贼名,还要受到严家胁迫,这个过错,城隍爷怎能忘记?田一圳的一句话,就轻轻松松地抬起城隍菩萨,顺顺利利地把城隍庙移走。

    田一圳做官后,又想为他先父田濡找一个风水好的墓地,他看中了天湖山尼姑庵这块风水宝地,但这块地早已为尼姑庵所拥有。这时,虽然庙堂冷落,但还有几个老尼姑住着。田一圳把庙堂里的尼姑赶走,拆掉庙堂,为他先父田濡做墓,有一个老尼姑被逼得投身在庙前悬崖下。

    田一圳虽然居官在外,而在家里却买下大片良田。告老还乡后,他又请来工人,在与人相邻的田埂上,全部用石板砌筑。有一天,他带了8岁的孙子到田边看工人砌石板,孙子突然问:“爷爷!以后我要把它卖掉,是先卖石板呀?还是先卖田?”童语无心,随口说出的一句人世间真话,在田一圳心中却掀起了无限波涛。他忽然省悟,心想:买田置产,贪心不足,得了四两,还想半斤,自己还能享受多少?为的是儿孙后代,而儿孙是下一辈人的事,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是快要入土的人了,有一天撒手而去,丢下自己苦心经营的田产,到了儿孙们手上,还不知道是祸还是福,或者白白地落入他人之手也难说,今日又何苦费尽心机,争一时之欲望呢?想到这里,他感慨万千,看破世事,思想上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停止买田,田埂石板也不做了。清静悠闲地度过他的余年。

    7钦命长随太监陈显

    元延祐年间,尤溪县洪牌村有位名叫陈显的青年。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自幼勤奋好学,为人刚直侠义,都20出头了尚未娶妻,跟随父亲在家过着耕田、读书生活。

    一天,有位名叫蒋世辉的大田县人,骑着马来到洪牌,正朝着陈氏祠堂门前直奔而来。陈显见来人如此无礼,冲上前去拦阻,并责问:“再大的官到陈氏祠堂前都要下马步行,你敢不下马,分明是欺我陈家无人!”随手从地上拾起一根木棍,朝马脚打去。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惊动了周围的人。人们从不同方向聚拢,越来越多,大家都帮着陈显责骂蒋世辉。蒋世辉见势不妙,拉着马低着头溜走了。

    蒋世辉从人群中走出来后,心中愤愤不平。一路上越想越气,便来到县衙状告陈显。县太爷受理此案,传讯陈显到堂受审。陈显应传来到县衙公堂上,见蒋世辉先他立在堂上,他心里明白被传的原因。他在公堂之上照实回答了县太爷的问话,而蒋世辉却有意扩大事实。公堂之上,两人各不相让,把县太爷弄得听谁的都不是,感到为难,无法决断,只好把案情转送到府衙审理。陈显、蒋世辉在府衙上又各陈其词各说各的道理,府衙也难断他们之间的事,又把案情呈报到省里。在省府公堂上,两人在陈述各自的道理之后,当堂判陈显无理。陈显受到四十大板责打后,被关进狱中。

    蒋世辉把陈显告进狱中,赢得了这场官司,仍不肯罢手,还要置陈显于死地。他花钱买通受理本案的官吏、狱卒,不要给陈显送饭,断其粮食,要把他活活饿死在狱中。十天过去,蒋世辉心想,这一下陈显一定饿死了,他高兴地来到狱前查看,见陈显在牢里不但没有死,而且面色红润,精神焕发。蒋世辉心想:一定是狱卒得了他的钱财,却不为他办事,便找狱卒责问。狱卒冤枉地说:“我这十天里按你的吩咐,没有给他送过一次饭,连一滴水都没有给他喝。他为何饿不死,我也觉得奇怪。”

    蒋世辉眼看用饿的办法不行,又想用钱买通狱卒,把陈显关进蛇笼里,让毒蛇咬死他。第二天,他到蛇笼前一看,毒蛇像是怕陈显一样,蜷缩成一团,躲在角落一动不动,与陈显离得远远的。这一怪事,不仅出乎蒋世辉意料之外,连在场的人见到都惊讶不已。

    蒋世辉两次要害死陈显都没有得手,心里很不甘愿,又用钱买通狱卒,把陈显送入虎笼,要他与老虎同住。他想:你陈显再有本事,也逃不出虎口。第二天,他来到虎笼外探看,更加令他大吃一惊。陈显睡在虎笼里,以虎体当枕头,与老虎同眠,睡得正香。

    蒋世辉连下三次毒手,陈显都安然无恙,不仅自己心里不痛快,还使得官吏、狱卒惊恐,都说陈显不是凡人,有神护着他,再对他下毒手,会引起神人共怒,不敢再审理此案。省府就把全案呈报朝廷。省府在呈报时,不仅把案情经过详细报送,同时,更将陈显在狱中连续三次遇险不死的怪事照实上报。

    陈显的神奇事迹被元英宗皇帝得知后,皇帝出于好奇,要亲自查问明白。即下旨带陈显、蒋世辉上殿,英宗皇帝草草问了案情发生经过,他更关心的是陈显为何连续三次遇险不死的原因。问陈显:“你用何法术,能饥饿不死、毒蛇不伤、与虎同眠?”陈显答:“罪民自己没有任何法术,也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我来时带了马仙来,是马仙保护着我。”英宗皇帝问:“马仙何许人?”陈显答:“马仙是我家乡里供奉的神祇,十分灵验。”英宗说:“你能把马仙请来,让朕看看,朕就赐你无罪,并封你官职。否则,你就是妖言惑众,戏弄朕,罪不可赦。”陈显说:“皇上要见马仙,恐怕不妥,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呀!”英宗问:“这是为何?”陈显说:“请来马仙,怕会惊恐皇上,罪民担当不起。”英宗说:“这个无妨,朕赐你无罪。”陈显说:“皇上一定要见马仙,罪民请来就是。请皇上在殿前搭一个神台,燃香、点烛,供上茶酒果品,罪民才敢请马仙降临。”英宗下旨照办。

    陈显来到神台前,合掌默念祈祷,叫声:“请马氏三仙姑显达台前。”瞬间,天空传来鼓乐声,异香盈庭,由远及近,三位仙姑伴随着鼓乐声袅娜而至,停立在殿前屋椽上。英宗抬头见三位仙姑体态轻盈,雍容华贵,仪表万方,自助有一种动人的丰韵,是人间少见的美女,有心留她们在宫中陪伴与他,连声命陈显:“快把三位美人请下殿来陪朕。”三位仙姑见皇帝如此无礼,心中不悦,威严地开口责备英宗皇帝:“你身居皇位,成天沉缅酒色,疏于朝政,导致灾害四起,殃及黎民百姓,至今仍执迷不悟,还敢羞辱仙界,亵渎神灵,难道不怕天道降罪吗?”这时,英宗皇帝见三仙发怒,惊恐不已。陈显见状跪奏说:“这是罪民的过错,害皇上受惊了。”英宗说:“是朕要见仙姑的,朕不怪你,你平身。”英宗即传旨,封马氏三位仙姑为公主,命陈显辞送马仙。马氏三仙得到封赏,腾空而去,去霞闪烁,鸾鹤缭绕,观者悉叹不已。

    英宗皇帝心想,陈显有仙人随身保护,一定是一个非凡之人,也许是我朝栋梁之材;蒋世辉能来到殿上,与朕见面对话,也是有缘之人,决定对他们二人封官赏赐。便叫当值太监领他们二人到衣帽库房里,各选一顶他自己最喜欢的官帽来。

    陈显、蒋世辉都在山村里长大的,初次进京,许多东西都是他们从未见过和听说的。他们不知道官帽是表示官衔,更不懂得哪个帽官大、哪个帽官小,只觉得自己喜欢,随手拿一顶就可以了。于是,他们二人各选了一顶帽子拿在手里回到殿上,跪在皇上面前。

    英宗皇帝见蒋世辉选到一顶将军帽,当即封他为将军,见陈显手里拿的是顶太监帽,就赐他为太监。至治二年(1322年),元英宗封陈显为太监,经过对他净身后,留在宫里侍候皇上。

    在尤溪,位于柳塘、真地、林源、绿柳之间,平地拔起的一座山峰名秀峰山,海拔870米,为周边群山之巅,一柱冲天,四周旷野无垠。山顶上建有一亭,称秀峰亭,是一座供奉马仙的小庙。人们站在亭前极目远眺,群峰遍布,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尽在脚下。文笔山一峰突起,遥遥相对,犹如面前的一支插笔。近山有五龙朝聚,钟灵毓秀,拥抱一峰。柳塘水库,人造平湖,澈静如镜,镶嵌山间。此风景朝纳晨曦清气,晚披夕阳红霞,堪称人间仙境,令人陶然若醉。后人为赞美秀峰山景作诗一首:

    宋明古迹说秀峰,一枝文笔插天峰。

    面对湖水清如镜,金殿三仙俨九重。

    保护陈显的马氏三仙,就是他家乡秀峰亭所供奉的神祇。

    传说宋代年间,录角村有一位懂地理的先生名叫翁洪生,他看到秀峰山是一块风水宝地,携带妻子在秀峰山顶搭棚居住。一天傍晚,天下着蒙蒙细雨,门外突然出现一位讨饭的老妇,要求借宿。翁洪生夫妻见到老妇孤苦伶仃,有心接纳,但又怕老妇住下后不走,就对老妇说:“因天色已晚,又下着雨,留你住一夜无妨,但明天一定要离去。”老妇满口答应,并写下字据为凭。当晚,翁洪生夫妻安排老妇吃住,以礼相待。

    第二天,老妇仍住着不走,翁洪生问:“昨晚明说只住一夜,今天何故不走?”老妇说:“因字据写的日期未到。”翁洪生心想,字据里明写着只住一夜,你想赖不成,我取来字据看你又有何说。他取来字据一看,“一夜”变成了“十夜”。这里翁洪生好似哑巴吃黄连,有口难申辩,只好让老妇再住下。

    十天期限已到,老妇仍不想走,问她时,又说字据时限未到,取来字据一看,“十夜”变成了“千夜”。翁洪生夫妻心里纳闷,字据没有离开自己手里,为何一夜变十夜,十夜又变千夜?其中原因不得而知,只好自己带着妻子离开秀峰山回到录角村,把草棚让给老妇居住。

    半个月后翁洪生心想,老妇一人住在山顶上,缺衣少吃,生活不便,是否活着未可知,便想上去看看。他来到山顶草棚,不见老妇,只见桌上留下一只香炉,还点着香火,旁留一纸条,写着“马氏”二字。这时,他才知道讨饭赖住的老妇是马仙变的。马仙留下的香炉,后人称它为“宋代飞炉”。

    马仙,是湖南永邑铜盘村人,有姐妹三人。她来到永安桃源泉洞修炼成仙后,姐妹三人分别显灵于不同地方。大姐来到秀峰山顶,当地人奉她为附近各境的保护神。由鲁坑人出米、蛇坑人捐木、水坑人献水,共同在秀峰山顶建造一座亭供奉马仙。后来,当地人又把在外地的马氏二仙也请来,供奉在亭里。

    元泰定帝又赐陈显家乡的马仙公主庙仿金銮殿建造,排公主銮驾,享民间烟火。陈显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奉旨回乡,邀同十境民众改秀峰亭为“蕊珠宫”,按金銮殿格式建造,门立圣旨牌楼,供奉马氏三仙,傍列銮驾仪仗。故当地有“不识金銮看秀峰”之说。

    陈显回到京都后,皇帝封他为常随太监。他尽心侍候皇上,得到皇上恩宠。在他告老返乡时,皇上赐他铜拳头、铁巴掌。他在返乡路上,途经古田水口时,因下河洗澡得病而死,其棺柩运回尤溪县城,葬于利见桥后山上。由于他中途暴死,他随身带回皇上赏赐的铜拳头、铁巴掌被人偷换成木质的仿制品,供奉在蕊珠宫里。

    秀峰山名闻遐迩,明进士邑人田项偕友王小平登秀峰山留诗一首:

    绝顶喜逢王子晋,相看一笑近亭秋。

    琼枝瑶草春长满,翠壑苍岩晚更幽。

    锦石泠泠疏叶下,碧窗淰淰暮云浮。

    他时白日生毛羽,迟尔蓬山十二丘。

    8一字值千金

    明朝年间,汤川乡北洋地方有一座文昌阁,是二堂三层的楼房。文昌阁内设有一所学馆,在那里教书的先生是当地下井村的一位秀才,名叫蒋泰权。这里流传着一则动人的故事。

    有一位家住兴化的读书人名叫卓迈,因家境贫寒,以挑盐为业,经常往返于汤川洋面。

    一个夏天的中午,泰权正在午休,卓迈挑盐路过文昌阁门前停下歇脚。他看到学堂外有几个学生在玩耍,学堂内空无一人,塾师的书案上摆着许多书籍及文房四宝,便进内坐下,拿起桌上的书本翻阅,看到书里夹有一张用白纸写的一副字联,拿在手上细看,“子当承父者,臣必报君恩”,心想:先子后父,先臣后君,颠倒三纲五常,是一对不合孔法的字联。倔顺手提笔改为“君恩臣必报,父志子当承。”他把改过的字联,放在案上,动过的书也不加整理就离开了。

    泰权午休起床后来到书案座位上,发现有人动了他案上的东西,并改他的字联,颇为生气,便责问学生说:“何人在我这里乱翻,胆敢改我的字联?”学生回答说:“我看见那个经常挑盐从门前经过的人坐在这里休息,一定是他动。”泰权听了学生的话后,心想:“这位陌生的挑盐客竟会改我的字联,绝不是胸无点墨的平庸之辈。”

    估计挑盐客将要来,泰权有意写下一副对联的上联:“野狗无知,敢入深山欺虎豹”,压在书案上,并交待学生说:“那位挑盐客再来时,如要进来就让他进来,不要去阻挡。”他自己照常午休。

    这天中午,卓迈挑盐又来到文昌阁门前。他果然又放下担子进到学馆内,坐在案桌前看书休息。他看到案头上留下一副上联,心里明白主人的用意,便提笔续了下联:“困龙未遇,暂游浅水伴鱼虾”,写罢放下笔继续看书,稍后离去。

    泰权午休起床,看到案上的对句语出惊人,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便对这位挑盐客肃然起敬,决意要会会他。

    又过了一些时间,预计盐客这天又会来时,他中午不休息,在学馆坐等挑盐客的到来,并安排学生在门口守候禀报。

    当卓迈挑盐来到学馆门前时,守候的学生立刻进内报告先生说:“那位挑盐客又来了。”泰权踱步到门外相迎,礼貌地对客人说:“请先生入内就坐。”并奉上烟、茶招待。

    泰权问挑盐客说:“先生贵居何地,为何以挑盐为业?”客人说:“我是本省兴化人,姓卓名迈,父母早亡,小时曾读过几年私塾,由于时运不济,谋事无成,家境贫寒,为生计不得不卖苦力以挑盐为业。前几日斗胆班门弄斧,失礼之处,敬请先生原谅。”泰权也客气地向客人介绍了当地一些风土人情等等。主客之间谈得十分融洽。

    泰权一时兴起,有意拿客人的籍贯开玩笑,便随口念道:“兴化猴,仙游猴,猴猴絮语。”卓迈接口答对:“东来凤,西栖凤,凤凤齐鸣。”

    泰权对卓迈对答迅速,才思敏捷,心服口服,意欲让馆于他。卓迈以君子不夺人之口食为由,坚辞不受,从而使泰权对他更为钦服。他对卓迈说:“我十分敬佩先生的人品和才华,离这里不远的赤墓村正缺一位教馆先生,我有意推荐先生去那里教馆,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卓迈说:“这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怎敢说不愿意!难得先生对我的关心与厚爱,卓某感激不尽。”

    卓迈回家做了一切安排后,按约定的日期来到汤川蒋泰权的学馆里,由泰权亲自带路来到了赤墓村,将卓迈介绍给卓逸山。从此,卓迈在卓逸山家做了几年教馆先生。

    卓逸山是汤川乡首富,有家资百万,早欲聘一位饱学先生到他家里教馆,只是一时找不到他满意的教馆先生。蒋泰权介绍卓迈到他家教馆,他心里十分高兴,即日安排馆址,置办课桌、文具等物,忙碌了好几天。一切就绪后,他把自己的儿子及其族中的子弟召集来,交给卓迈,请卓迈先生开馆教读。

    卓逸山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云蛟,次子名云程,他们两人虽然是同胞兄弟,但其性格却完全相反。云蛟为人诚实,读书勤奋,深得先生的喜爱。云程生性顽皮,不想读书,阔少爷习气较重。卓迈开导他说:“要好好读书,须知一字值千金。”云程不以为然地说:“字会值得几何,我请人一餐饭,他会帮我写出一箩筐。”

    这云程不爱读书,但作弄人的心计却很多。当他得知先生只有一套体面衣服,难以换洗时,便有意寻隙作弄他。

    有一天,卓迈身上的裤子脏了,一清早晚下洗过后晒在太阳下,而身上没有裤子换,只有用长衫遮体,急等着那条裤子尽快晒干。云程认为正好可以作弄先生了,于是他趁先生不注意,不断地往晒在外面的那条裤子上洒水:见裤子快干时洒上一点水,过了一会儿见裤子又快干了,便再洒上一点水,因而尽管太阳很大,但裤子就是晒不干。

    到了中午,他又执意请先生到他家吃饭。卓迈只有长衫遮体,觉得实在不便出门,更不便到学生家里去。而云程偏要先生去,强拖硬拉,把先生拉到家里,叫家人摆上酒菜,请先生上座吃饭。

    接着,他又想办法让先生出乖露丑。几杯酒落肚后,云程突然离座,到处面转了一下又回来落座,而后大惊小怪地说:“老夫人给我的那块银手帕刚才还在这里,这会儿怎么不见了?”而后又问:“有外人来吗?”家人回答说:“这里家里没有别的外人,只有先生一人。”云程说:“那一定是先生拿了我的银手帕了。”卓迈辩解说:“你家的银手帕我连见也没见过,怎么会拿呢?”云程说:“你说没有拿,口说无凭,让我搜检一下,才能相信。”卓迈坚持不让搜查。云程坚持要卓迈撩起长衫察看,一时相持不下。为了避免出丑,卓迈只好违心地说:“不要搜了,既然东西不见了,我照赔就是。”这才结束了这场无中生有的闹剧。

    秋去冬来,转眼间卓迈在赤墓村教馆已经半年时间了。一天,他忽然接到家中来信,信中写有“家中的五条洋船已被海盗劫去两条,蔡一哥中了探花,家事纷纷,速回家里料理”等话。卓迈将家信向东家及学生出示,决定回家一趟。

    他的得意学生卓云蛟得知先生要回家去,怕他一个人路上不便,决意要送先生到家。卓迈因为家穷,怕被学生知道,回来后难以立足,坚持不让云蛟相送。但云蛟执意要送,卓迈摆脱不掉,只好让云蛟随他回兴化老家。

    师生两人经过几天赶路,进入兴化地界,离家只有十里地了。卓迈见到路边野菜,就顺路采拔。

    云蛟不解地问:“先生,你拔这么多野菜何用?”这时,卓迈不得不以实情相告,他对云蛟说:“我家很穷,一贫如洗。此次我离家已大半年,家中想必没有菜吃,这些野菜甚好,我顺便带点回家食用。家信写的其实都是家中的暗语。‘洋船’指的是母鸭,家中平时靠几只母鸭生蛋换油盐,维持生活,‘海盗’是指野猫,即是母鸭现已被野猫叨去两只;‘蔡一哥中了探花’指的是芥菜已开花,又到了种下一季菜的时候了,要我回家下种。我估计家中粮食已吃完,今日还要在离家五里的米店顺便买几斤大米带回去。”

    云蛟进了先生家里,一看果然贫穷,先生家院子四周围的是竹篱笆,住的是茅草屋,破水缸只剩半边;师娘生火做好饭时天已黑了,吃饭没有油灯,由先生的女儿打着火把照明;其时又逢天上下雨,风吹得茅屋“沙沙”作响,屋里不停地漏雨,滴在盛漏的盆里,“滴滴答答”地响个不停。

    卓迈与云蛟师生两人在家里住了几天后,回到了赤墓。村里人和学生们都关注着老师的家庭情况,见到云蛟回来,大家都围着云蛟问:“老师家境如何?房屋漂亮不漂亮?那里好玩不好玩?”你一言我一语,盼着云蛟回答。

    云蛟早已预计到会有这一情况,在路上就编好了一套话,十分巧妙地回答了大家的提问。他说:“先生乃是一流的家庭,财产难以估计。”接着又说:“先生家,有十里菜坪五里仓,琉璃屋瓦响叮当;柱子千根落地,天井三十六个;水缸半边放,灯马值千金。”“不但他的蔡一哥中了探花,他的蔡老伯已有百子千孙。”云蛟的这一番生动的答话,既是先生在十里路边拔野菜,五里途中买大米,风吹茅屋的响声,用许多小竹子围的篱笆,屋内数十个漏雨点,以及口剩半边的破水缸和他的“千金”小组打火把照明这些穷困情形的真实写照,又是用了十分美丽夸张的词语掩饰了先生的穷困景况。

    大家听了以后,都识认为先生是个大富翁,再也不敢看轻先生了。

    卓迈在赤墓村馆期间,应乡人的邀请,为丘山村水尾黄龙岭头的凉亭写了一副对联:“步履上云霄,白马黄龙从胯下;达观弥宇宙,高山流水会胸中。”这副对联短短24个字,概括了那里上黄龙岭下白马潭的地理位置,又写出了身处凉亭高处,俯观群山秀水的美丽景色,还体现了豁然广达的心中感受,颇得时人好评,至今仍存。

    后来,卓迈赴京赶考,结果榜上有名,留在京城做官,直至官居侍郎。

    有一次,他奉旨出巡江南,来到闽清县,恰逢他在赤墓村教馆时的学生卓云程做木材生意,有一批木材水运到了闽清口江边。卓大人得知后,取来官府封条,亲手在上面写下一“封”字,派人去把云程水上的木排全部封住。云程的木排被封而无法通行,又不知何故,他不得不到当地府衙交涉。

    他来到衙门,低着头进大堂跪地求饶说:“我的木排被老爷封住了,请老爷开恩放行。”云程这里当然不知道堂上坐的就是他当年的先生,而堂上的老爷却知道堂下跪的是他过去的顽皮学生。卓大人开口说:“堂下之人,抬起头来。”云程抬头一看,原来是草日塾师在坐堂,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先生”。卓大人对云程说:“我曾对你说过‘一字值千金’的话,你还记得吗?”云程说:“学生记得。”卓大人说:“你看这‘封’字值不值千金?”云程连连叩头说:“学生知错了。”卓迈封云程木排的用意本是为了给他点儿教诲和教训,他见目的已达到,立即下令拆封放行。

    卓迈的得意学生卓云蛟,经先生启蒙点拨,加上自己刻苦功读,果然不负所望,后来也一举成名。经卓迈的推荐,曾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出任河南巩县典史。

    9一瓮“腌菜”的故事

    明朝年间,尤溪县小焦地方有一富翁名叫黄呐呢。他膝下有三男一女,三男在家务农,一女嫁与村南吴精西为儿媳。

    黄呐呢一家人披星戴月,早起晚眠。睡醒来,千思想,万计算。平日里,省吃俭用,一文不使,两文不用,得一望十,得十望百,不肯轻易花掉一个钱,辛辛苦苦赚下一笔家财。他把积下的钱,用于购置田产,每年可收240担田租,成了当地出了名的富翁。他把全部田产契据用一个腌菜的瓷瓮装盛,瓮口用竹叶包紧,再用泥巴密封,对人说是一瓮“腌菜”,放在自己身边,小心保存。

    黄呐呢为人吝啬,对佃户和债户刻薄计较,斤两不让,自己舍不得吃穿用,而对官府却奉承拍马,趋附权势,舍得花钱。有一年,他还精心挑选当地的名贵特产和金银珠宝,亲自奉送到京,进贡朝廷,表现出他对朝廷之赤诚之心。皇帝见他如此至诚,便赐他一把黄凉遮伞,以旌表彰。黄呐呢把皇上的赐物视为珍宝,收存家中,以此炫耀门庭,抬高自己。

    黄呐呢在他五十大寿这一天,三子为父亲置酒庆寿。黄呐呢端坐堂上,见三子三媳以及女儿女婿齐聚一堂,高兴地说:“我虽劳碌一生,但皇天庇佑,积下一份田产,又蒙皇恩普照,钦赐黄凉伞一把,也算不枉此生。你们都已长大成人,媳妇也都娶进门来,完成了我的心愿。趁今日大家相聚之时,我把田地、财产按三份均分,三兄弟各得一份,你们各自安排生活,我就可放心了。惟有皇上赐的黄凉伞只有一把,难以分平,使得我整日在发愁。”他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一计,按原样仿制两把,把皇上赐的真品分给长子,仿制的两把分给二子和三子。这样,总算解决了他心中的难题,完成了最后一个心愿。

    黄凉伞是皇帝御赐之物,仿制黄凉伞就犯下杀头之罪,这个利害关系,黄呐呢也知道,但他原以为山高皇帝远,偷偷复制家存,不对外张扬,皇帝是不会知道的。想不到村里平日受黄呐呢刻薄过的人,探知他伪制黄凉伞,立即到官府告发,说:“黄呐呢自制黄凉伞,要谋反。”官府听到有人谋反,不敢怠慢,立刻派兵辑拿黄呐呢一家人,抄没他的家财,搜出伪制的黄凉伞,证据确凿,经奏明皇上,满门抄斩。

    在官兵到来之时,黄呐呢见势不妙,机灵地抱起一瓮“腌菜”,偷偷从后门溜出,往山上逃走,侥幸逃脱。事件过后,他独自一人躲到他的女儿家里。

    女儿亲家吴精西,是村南有名的精细鬼。他平日少不得晨朝早起,晚夕迟眠,白日里千想万想,见便宜就钻,节衣缩食,家中一切开动都是量入而出,手头上用来用去,精心安排,毫不含糊。若有几个铜钱,便存着不动,放在枕边,夜来摩弄一番,方才睡下。每年到年终结算时,都会剩下十万个铜钱(折银百两),所以,当地人都叫他“剩十万”。

    黄呐呢来到“剩十万”家里,除随身带的一瓮“腌菜”外,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他将带来的一瓮“腌菜”,放在自己的床头边,天天看护着,不让别人动。农家人对“腌菜”并不看重,家家都有,习以为常,对黄呐呢带来的一瓮“腌菜”,也不足以奇,谁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更没有人怀疑过瓮里的“腌菜”是真是假。

    黄呐呢本想在他女儿家里,由其照料,颐养天年,到了最后时刻把他存在瓮里的240担田租契据以做答谢。想不到,他刚进门时,一家人对他以礼相待,几个月后,慢慢受到冷落,连小小的外生男也对他疏远了。一天早晨起床洗过脸后,在大厅外两个亲家对坐闲聊。外生男来到两老跟前叫:“爷爷吃饭了。”黄呐呢随口答应:“好!”外生男抢白说:“谁叫你!妈妈只说叫我自己的爸爸吃饭。”天真无邪的小孩一句话,却道出了吴精西一家人的心思。这深深地刺痛了黄呐呢的心。这时,黄呐呢头脑里轰的一声,双耳鸣响,全身茫然,心里想着:“都说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一点不差,看来想要靠女儿养老终身,是无望了。”于是,他横下一条心,步履蹒跚地跟在亲家后面上桌,三口两口地吃完早饭,走进房里抱起一瓮“腌菜”,向董山永和寺走去。

    永和寺位于尤溪九都南洋村董山,始建于五代大闽国龙启二年。寺庙规模宏大,长期香火兴旺,是尤溪佛教道场一胜地。黄呐呢来到永和寺,拜见主持长老,说明他家遭不幸,孤单一人,要在寺里出家,请求接纳。长老见其老迈,遭此不幸,十分同情,答应了他的请求,黄呐呢高兴地在寺里住下。

    生活一段后,他深深感到,长老对自己关爱,与道友们也能友好相处,心里充满了温馨和满足,庆幸自己找到一个可以依托晚年的地方。这时,黄呐呢高兴地搬出“腌菜瓮”来到长老面前,打开瓮盖,取出他收存的240担田租契据奉献给寺里,作为他进见礼物。全寺上下对黄呐呢的举动,既惊奇,又高兴,无不对他感恩,敬重,长老更是兴奋不已。从此,黄呐呢在永和寺度过他的余年。永和寺由一个穷寺变成富寺,重新修缮寺庙,扩大规模,再塑金身。不仅永和寺人对黄呐呢的贡献感激不尽,连周围乡村百姓也无不交口称赞,在他死后,为他在寺里立碑奉祀。

    10张招官计走寻仇人

    清嘉庆年间,尤溪县二十都上三坊村郑厝出了一位名叫张招官的武师。他从小潜心练武,擅长南拳、轻功;到了中年已是武艺超群,身怀绝技。他便离乡外出,以办武馆收徒传艺为业,一时间成了远近闻名的武林高手。

    有一次,他来到南平县馆传艺。一天,当地两族人家因事纠纷,当街大打出手。张招官出于义气,为帮助朋友,上前去边劝边帮,不慎失手打死了人,从而激起民愤,使得矛盾激化。地方上的民众看到发生了人命案就一拥而出,一方面报官,一方面在大街两头和各个通道装上木栅栏把路封死,沿街各户紧闭大门,配合官府捕捉凶手。

    张招官在官民的追捕下,已是插翅难飞,成了瓮中之鳖。张招官虽是失手误伤了人命,这时追悔莫及,但一时间无法辩白。面对人潮如涌、喊声四起、群情激怒的危急关头,如不设法逃去,必死无疑。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施展出轻功绝技:纵身一跃,上了当街的一间房子的屋顶,双手扫拢一叠瓦片夹在腋下,又纵身跳下房子,再跨出城墙到了江边。接着,他将夹来的一叠瓦片向江中撒去,一块块瓦片在水面上跳跃前进,一直排向对岸,张招官两脚顺势疾速点踏在水面跳跃的瓦块上,飞走过江,脱险而去。已赶到岸边的官民人等眼看这位武师有如此绝技,个个目瞪口呆,感叹不已。张招官这一精采功夫,被人们称为“撇瓦过江”,神话般地在民间流传下来。

    张招官在南平失手出了人命案后,回到了上三坊老家,此后,不再外出传艺,静心在家务农。但对于习武之人来说,练功已成了嗜好。他以农为主,抽空练拳,劳武结合,一年到头拳不离手,始终保持他的高超武艺。

    被他失手打死的那个人的亲属打听到武馆的武师名叫张招官,是尤溪县三坊人。但慑于张招官武功高强,不敢贸然行动,一时间报仇无望,只能做长期打算。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户人家便让死者的女儿去习武,准备待她学成之后再往报仇。

    死者女儿十分争气,果然不忘父仇,潜心苦练南拳、猴拳。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高师传授和她自己发奋努力,随着年龄增长,她的功夫也不断长进。她自己觉得到了有把握打败张招官的时候,便寻找仇人报仇了。

    这天,她一路寻问来到了上三坊。在她到达之前,因在路上问路,已有人从她问话中探知她是来找张招官报仇的,便立即抄近路给张招官报信。

    张招官对过去一时不慎失手打死的事,心里已十分内疚,不愿再与人争斗。为了避免这场交手,他决定设计把寻仇人吓走。

    在来人到家之前,他在自己的头发上涂上一层油,再用头向大厅前的一个石臼内摩擦,并特地在石臼里沾上几根头发,又把石臼从地上搬放在厅头的小桌上,然后向他妻子授计,而他自己则躲藏起来。

    这位寻仇女子来到张招官家,问他的妻子:“张招官在不在家?”张妻答:“他不在家。”女子又问:“他到哪里去了?”张妻漫不经心地说:“不知道他去哪里,你到厅上看一下他的‘斗笠’在不在,如‘斗笠’在,人不会远去,如‘斗笠’不在,可能远出了。”

    这位女子到大厅上寻找,不见有什么斗笠,只有一个石臼放在厅头的小桌上。她靠近石臼细看,发现臼内有油质和头发丝,断定这就是张妻所说的“斗笠”了。空虚石臼约有一二百千克重,那女子搬起石臼,扣在头上,走出大厅,在下埕打拳,来回才走三步,心里想:“我戴它打拳,只走三步就受不了,他能把它作斗笠戴,他的功夫一定比我高得多。”心中自感不如,立即转身回家。

    那女子回家后再下工夫,又苦练了三年,这时她的功夫如前又大大长进。于是她再次来到上三坊寻找仇人。

    她在去上三坊路过一处地名叫告告洋时,正好遇上张招官在那里看鸭群。仇人相遇互不认识。寻仇女子问张招官说:“请问去上三坊怎么走?”张反问说:“你去上三坊何事?”女子说:“我要找张招官。”张说:“你找他何事?”女子说:“我去找他比试功夫,报杀父之仇。”张说:“他的功夫十分利害,怕你不是他的对手。我是他的徒弟,你先同我比试一下,如能打得过我,可去。如连我都打不过,劝你别去枉送自己的性命。”

    两人就在田边路上交起手来。这时,张招官已是60岁出头的人,体力已大不如前,手脚也不像当年那么灵活。相比之下,两人的功夫相差甚远。女子出手只一掌,就把张招官打出几丈远。张招官从田里爬起来,对那女子连声说:“你有这般功夫,可去得!可去得!他今天正好在家,你定能找到。”那女子立即往上三坊方向走去。

    张招官在寻仇女子走后,静下心来一想:“幸好她不认识我,否则今天难以逃出她的手掌。”他立即把鸭群关进笼子里存好,自己到附近的亲戚家里避难去了。

    这位女子到上三坊张招官家,很快就打听到,在告告洋路上放鸭与自己交手的那个人正是张招官,由于不相识,错过了报仇机会,为此悔恨不已。她明白,这次报不了仇,下次报仇更是无望,深感父仇不能报,于心有愧,当场流下眼泪哭着回家去。从此,她再也没有在汤川出现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