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尤溪民间故事-人文遗迹传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本辑收编的《汤川洋与飞来山》等5个故事,都有其直观的历史遗迹存在,是当地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历史传说。千百年来,当地群众,以其存在的历史遗迹,当成故事传讲,在传讲中,不断夸大、神化情节,越讲越玄,形成了今天完整、有趣的精采的传说。如《后场银矿秘闻》的故事,在后场村确有银矿存在也曾有过大规模炼银的一段历史,遗迹尚存,而且,今天还有人在那里开矿炼银。对其中有从福州飞来一座小山,把矿址压在山下的神话传说,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是不可想象的,只能把它看作是当时矿工们无奈中的一种美好追求。又如《汤川洋与飞来山》的故事,顾名思义,传说那里曾有过汤泉,也有所指的一座小山峰。“汤川”的地名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对于小山是如何飞来的,汤泉又怎么变没有了?没有历史记载,人们只好把它神化了。《逢春寨之谜》的故事也一样,因为建寨主人,一夜间成了远近闻名的暴发户。按照在农村劳动的农民正常收入,不可能拿出如此巨资来建寨,而且在建寨过程中,主人的反常做法,不得不令人对其来路不明的钱财产生怀疑,用“雷公尖”变钱的神话来解脱,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几个故事,除出神话情节外,也都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都具有保护、流传的价值。

    1汤川洋与飞来山

    唐代末年,中原一带战乱频仍,加之水旱灾害连年不断,广大人民已到了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

    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潮、王审知兄弟,罗集了当地的乡民,跟随王绪组织的5000多人的武装队伍南下,渡过长江,转战江西、广东,辗转进入闽南。王潮取代王绪以后,率军打败了当地的地方势力,很快占领了福建大半,实现了他的地方割据。王潮死后,其弟王审知继续治闽。王审知于唐末被朝廷授以福建观察使;到五代初,被梁帝朱全忠于开平三年(909年)封为闽王。

    跟随王氏兄弟入闽的部众多是河南光州人,故有“光人相保聚,南徒闽中……”之说(陆游)。来到福建的这批人中,除光州人外,还有寿州人,后来他们都留居福建。随之,又有大批移民徙闽。一时间福建人口骤增,陆续经闽江流域向东向北扩散。

    部分移民来到了尤溪县汤川洋地方。最早来汤川洋的有李姓,定居于前围。随之来了方姓,定居于小林坑。继之又有陈、蒋、黄、吴、张、洪、谢、卓等八姓移入。他们来到这里定居,开发了汤川洋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

    汤川洋原名叫作洋面洋,它位于尤溪县的南部,地处海拔840米的高山上,是高州溪、新岭溪、华兰溪、后亭溪等水系的发源地。《尤溪县志》载:“汤川洋地平如掌,长约十里余”,“寻幽着履费支吾,复岭崇岗入眼无,坦履康庄何处得?汤川便是辋川图”。这个“汤川平洋”是尤溪县“十八景”之一。

    明邑人池拱辰为汤川洋胜景留诗一首:

    入望平畴阡陌交,还绕幽景照林捎。

    岩同老父曾牵犬(岩多巨人迹),剑祀夫人旧斩蛟(洋有夫人宫)。

    问水浴符曾点趣,登峰文雪穉圭嘲(北山岩精舍)。

    许多诗思奚囊里,不惮黄龙岭路坳。

    汤川洋北面有一座一字形的山峰,岩石显露,危耸陡峭。它是汤川洋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人们称它为北山岩。

    传说从前在北山岩西头的山脚下有一处天然的温泉,汤水一年四季不停地从地下涌上地面,不仅出汤量大,而且温度高、汤质好。温泉出口处的水温几近沸水。

    当地百姓为了充分利用汤泉,在那里开凿了前、后两个汤池。后池处在泉眼地方,水温很高,人们取之用于杀猪、宰鸡鸭等用;汤水从后池流入前池后,水温下降,但大致保持在人的体温上下,正适宜人们洗澡健身之用。这汤水还有一定的治病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一些皮肤病如疥疮之类,连洗三次不药自愈,对伤寒感冒也有疗效。还有,农民们每年在清明节前后要浸谷种,因山高天气寒冷种子发芽慢,可以用汤水浇灌催芽;妇女们则时常提着要洗的衣服,带上洗衣捅来到场池边洗涤……

    温泉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方便。当地人民对于这一大自然的赏赐倍加珍惜。因为那里有天然“汤泉”,后来人们便把洋面洋的地名改为汤川洋。

    农历三月初三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每年都要在昆仑山上的瑶池(又称王母池)过生日。这年的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庆祝生日,凡是天上下的各路神仙都在被邀请之列,上洞八仙当然也不例外。李铁拐、吕洞宾两位大仙正云游海内外,接到王母娘娘的邀请,决定如期赴会。

    到了临近蟠桃盛会之日,两位大仙风尘仆仆奔赴瑶池,路过汤川洋,得知那里有“汤泉”,就慕名来到汤池边上。当他们见到两池汤水清澈见底,热气弥漫,满心欢喜,又弯下身子用手试了试前池里的水温,不冷不热,舒适宜人。吕洞宾说:“我们何不下去洗个痛快,也不枉此行!”李铁拐随声附和说:“洗去全身臭气,好上瑶池赴会。”

    两位大仙趁着夜间无人,脱衣下水,在汤池里足足泡了半个时辰。他们洗完澡上来穿好衣服,觉得神清气爽,一身轻松。

    二仙正对这“宝汤”赞不绝口,突然有一股冷风从西边刮来。他们即随着风向西边举目望去,发现洋头的肥楼地方空了一个豁口;再转头向东边的洋尾看去,发现又是一个豁口,整个地势呈八字形,洋头、洋尾两头皆空。两位大仙感叹不己!

    李铁拐说:“这样好的一块风水宝地,却被西面的一处缺口破坏了,真是美中不足。”吕洞宾一向逞强好胜,当即向李铁拐夸下海口说:“这有何难,下次再来时,我一定把西面那个缺口堵起来,既可作为我们来这里洗汤泉的回报,又可造福于当地百姓。”说罢,他们带着遗憾,离开汤池赶往昆仑山赴蟠桃会去了。

    吕洞宾虽然上了昆仑山,但心里老是惦记着他洗过的“宝汤”和他夸下的海口。蟠桃会一散,便连夜独自一人再次来到汤川洋,先下汤池洗了个痛快的温水澡。之后,他趁着天尚未亮,兴致勃勃地来到北边的南平县地方,看见胡比山大小适中,就施法术拔起胡比山飞上天空,然后驾云在后面赶着大山缓缓地往汤川洋方向飞去。他想用移来的胡比山堵住汤川洋肥楼的那个缺口,作为汤川洋西边洋头的屏障。

    不料,这天清晨有一个家住汤池附近的妇女起得早,天刚蒙蒙亮就提着一大篮衣服来到场池边洗涤。正当她低头洗刷时,突然觉得头顶上的天空渐明而又复暗。她抬头向空中望去,只见一座大山正在她的头顶上缓缓飞行,遮住了熹微的晨光,她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飞来山啦!飞来山啦!”(当地方言)

    这时,吕洞宾正满怀信心地在天空驱赶着大山飞行,冷不防听到下面有人大声喊叫,心里一怔,松了劲,大山从天降落,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汤池上。两口汤池连同那洗衣妇女均被压在山下,一瞬间变出了一座小山峰。肥楼那儿的缺口没有堵成,离缺口边的山脚下却多了一个小山峰,汤泉从此也没有了,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吕洞宾眼看他搬来的大山掉落下去,也随之下了云端,站在北山岩的山顶上。心愿不能实现,他心里十分懊恼,气得他嘴里迸出“哎”的一声,提起右脚往地上狠狠一跺。

    突然间,在他跺脚的地方陷下一个深洞,一股清泉从洞中冒出,注满洞中。吕洞宾眼看自己无意中埋掉了山脚下的两口汤池,换来了山顶上的一口清池,也就松了一口气,总算对自己有个安慰吧!

    后来,人们把落下来的山峰叫作“飞来山”。当地百姓认为,“飞来山”是仙人从别处搬来的,有灵气,风水好,都争相在那里选址盖房居住。

    因为吕洞宾跺出的那口池在海拔千米的北山岩的山巅,故人们称它为“天池”;又因为它是仙人变出来的,故称它为“仙池”。这口天池长约30米,宽约15米,其形呈鞋状;无论天大旱或是天大涝,池水不涸不溢,一年四季碧绿澄清。人们到那里观赏,站在池边,可见到一池绿水深不可测,或以小石子投向池中试探深浅,但从来无人敢下去过。每年冬季,常有成群的野鸭到这里栖息,为汤川洋增添了一大景观。

    2后场银矿秘闻

    明朝正统年间,尤溪县后场曾有过一段开采、冶炼白银的历史。至今仍有“七千来去客,三千土里兵”的传说,可见当时的采矿工和挑运工之多、冶炼规模之大的热闹场面。在矿场方圆3千米内,留下竖井、矿洞几十口,个个迂回曲折,深不可测,人们若把石子丢进洞去,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由大声到小声,慢慢消失。

    矿址管空岐山腰间有一个平进矿洞遗址,洞口高3米,宽2米,深约600米。洞内有三厅五门十室,洞中高低相间,大小不一,高的有7米多,一般的在三至五米之间;矮的和小的地方,人们要俯首侧身而过;洞壁峭立,形象各异,有如走马、眠牛、游龙、飞禽、走兽,处处逼真;有似石凳、石桌、石床,多姿多态,件件神工。在炎热的夏天,走进洞内,一股凉爽清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严冬季节进洞,犹如进入温暖的春天,寒气顿消。离矿场千米公里外有地名“矿屎岭”,就是当时炼银的炉渣堆积而成的小山,几百年来栉风沐雨,仍然寸草不生。

    由于事过年湮,许多遗迹无存,但后场银矿名扬遐迩,至今仍有尤(溪)闽(清)永(泰)三县游客到此探奇览胜,并留下诗句,表达他们对银矿遗址的赞美,录其中七绝一首:

    后场银矿世间稀,好比玉华洞里奇。

    愿将古迹传佳话,莫让后人永不知。

    为何在后场留下如此规模的白银冶炼矿址呢?这要从明朝对银矿采炼业的管理制度说起。

    明太祖朱元璋初登皇位,在经济上对农民和手工业者实行了某些程度上的让步。对政府经营的矿业采取消极政策,不主张政府开矿炼银,把炼银业放开,让人民自由冶炼。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政府掌握的白银不足,又下令禁止使用白银,只准用宝钞及铜钱。但是,白银是客观的流通货币,虽然政府下令禁止,而民间交易仍用白银,禁而不止。到明英宗皇帝(1436年)时,政府不得不放松用银禁令,准许民间用白银交易,于是白银成了社会上不可缺少的流通货币,也刺激了炼银业的发展。

    政府为了掌握和操纵银矿业,实行统制政策,把所有银矿收归政府经营,无论军民人等,皆不得私自开矿炼银,在各地遍贴“矿禁”告示,并派官军到各地巡查,严拿私自采矿冶炼者,对犯者或处以极刑或家迁化外,如有不服者,即调兵剿捕。地方政府为了防止“盗矿”,划定封山“禁区”,设立“关卡”、“驿路”,驻兵防守。

    政府在矿区设立管理机构——“矿业局”或“炉局”,并设置专职官员,专门管理采冶矿业和督办矿课及巡视矿场的有关事务。管理机构设立后,便大肆征集民夫,令民夫用自带的简陋工具进行开采冶炼。政府不问实际生产如何,都要如数缴纳银课,借此搜括人民钱财。

    被招到矿场的民夫,一方面,他们脱离了生产,从事奴役般的劳动,还要向官府交纳银课,生活痛苦万分;另一方面,政府一旦关闭矿场,官差走了,丢下矿工不管,造成失业,生活无着落。这无论对于矿商或矿工而言都是灾难。他们在被迫走投无路时,便自动联合起来,携带简陋的工具、农具、刀具,逃入林菁茂密的高山大谷中,不顾官府“矿禁”,据险采矿炼银。当政府派军队追捕时,他们又必然走上武装反抗道路。

    明正统年间,浙江叶宗留就是当时空前规模的矿工起义领导者。叶宗留,浙江庆元人,少年学过武术,曾当过政府隶役。后来,由于生活所迫,成了“矿盗”。他领导矿工在福建、浙江、江西各地私办银矿。后来又与王能、郑祥四、苍火头、陈恭善等人领导的矿工会合,带领2000多矿工及技术骨干,潜入到被政府封禁区仙霞岭的铜塘山、福安宝峰、尤溪后场,私自采矿炼银。由于不断遭到官府追捕,他们便自铸兵甲,对抗官兵,实行武装开采。他一方面提出口号“矿山自由”、“听我开采”;另一方面向政府揭示“低票”(挑战书),定于某日某地决战,在福建各地杀死杀伤官兵甚多。

    后场银矿,就是叶宗留等人在政府禁令下据险经营的一个矿场。

    后场银矿的发现,是在南宋时期。当时,有位二十四都焦林尾进士出身的卢人瑞,他在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了进士,又被招为驸马,皇帝派他回尤溪找矿炼银。他在龙门、后场、七矿场三个地方找到不同的矿藏。后场银矿虽经探明,当时尚未开采冶炼。但是,后场银矿自那次探明后,就远近闻名,明正统年间,被官府列为“矿禁区”。

    后场地处尤(溪)闽(清)永(泰)三县交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远离官兵追捕,是私办银矿经营者理想地方。明正统七年(1442年),王能、苍火头带领近千名矿工和技术骨干来到后场,在管空岐秘密采矿冶炼。他们在矿区分别设立了“堂兜”(管理机构)、“街兜”(生活、经商)、“花兜”(种花、休闲)。矿场始建,矿工不足,他们用强掳办法,把当地和周边的农民以及过往行人,不论是何身份,只要被他们碰上或见到,都被抓到矿场做工。一时间,方圆三十里内,路上无行人。在矿场上的矿工及管理,后勤人员,最多时达一万多人。

    他们对矿场实行严密封闭,秘密开采。对被强征来的民夫,按十人编为一队,十队编为一个大队,有大队总管人,有工头监督人,整日在矿场巡回,严加看管,监督劳动,进了矿场的人就别想逃出去。矿工生活十分艰苦,每天只吃两餐粗粮或杂粮。吃不饱饭,还要超时超量劳动,动作稍慢,便遭鞭抽棍打,矿工苦不堪言。加上条件简陋,冒险开采,每天都有人因事故而死和累死、饿死、病死在矿场上,劳无所得,病无所养,死无所归。

    矿区边有一处地名叫“福州崙仔”,传说是从福州鼓山飞来的。说是被征来的民夫,不堪虐待,逃跑无路,活得艰难,惟有祷告天地神灵,帮他脱离苦海,终于感动了“天神”。在一天夜间,从福州鼓山飞来一座小山,把炼银场压在山下。从此,民夫们得以逃离劳役之苦。这是传说中的神话,是人们向往美好的追求。但是,在民国时期,当地群众确有在“福州崙仔”山脚下的小溪岸边被溪水冲刷过的地方,见到露在外面的厂房木料等建筑物和棕绳等日用品;在溪床水下,还拾到零散碎银。

    后场银矿,从明正统七年到十三年(1442~1448),前后有6年时间,风风火火,热门一时。后来,由于产银不多,得不敷出,加上不断遭官兵追捕,经营艰难。正处在进退维谷之际,经营者王能、苍火头得到叶宗留率各地矿工起义的消息,他立即响应,率领矿工走出后场,参加起义。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夏,银矿领导者叶宗留所经营的浙江、江西、福建的银矿,因技术落后,“所得甚微,亦不给用”,加上官兵追捕甚急,难以维持,他向矿工们提出:“以吾之众,即攫金于市,何所不得,乃至疲绝壑,捐生命,给此口食,岂吾数百人中,无一人富贵哉!”这种富有鼓动性的口号,立刻在矿工中引起强烈反映,一致赞同他的号召。叶宗留立即举起义旗,自称“大王”。他一方面把较近的浙江少阳坑、铜塘山,福建政和少亭坑等几个银矿矿工组织起来,聘龙泉葛良山为教师,教习武艺,训练队伍,并打造兵器,首先起义。另一方面向江西、福建各地银矿传递信息,一同起义。他于同年十月,从浙江庆元出发,兵分两路,一路进军福建,一路进军江西。进军福建的一路,进入浦城,经过崇安,节节胜利。在崇安战斗中,叶宗留身中流矢而死。叶宗留死后,推选叶希八为领袖,仍用叶宗留的旗号,继续率军进攻建阳,直指建宁府(今建瓯)。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邓茂七在沙县“刑白马,祭天地,歃血誓众”,竖起“铲平王”大旗,领导农民起义,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许多州县。四月,尤溪县打铁出身的炉主蒋福成,因不堪地方官府、豪绅敲诈勒索,便联络郑永祖,率领炉丁、市民及农村贫民,聚众万余人,杀死官兵,占领县城,响应邓茂七起义。

    当邓茂七听到叶宗留领导的起义军转战闽、浙、赣边境时,基于目标的一致,派人与叶希八联络,结成联盟,互相支援,并肩作战。叶希八派出陈鉴胡、陈堂、唐其带领400多人来到尤溪,接应王能、苍火头率领的后场银矿起义队伍,一同参加到邓茂七、蒋福成的起义军中去。起义军攻城掠地,诛杀贪官污吏,人心振奋,闻风归顺,从者云集,队伍日益扩大。数月中,拥有水陆军80万人、船200余艘,分设19寨36营。他们以沙县陈山寨为根据地,分驻于建瓯,邵武的夏阳,永安的贡川、玉台馆,龙岩的后洋、挂口等地,多路向官兵进攻。起义军所到之处,“民为向导”,并造“吕公车”配合作战,“出师必胜,攻城必克”。叶、邓两支起义军,先后攻克了闽北各县和闽西北、闽西、闽南的部分县,共有20多州县,前锋已攻进泉州城,甚至打到广东的潮州,震撼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

    起义军发展迅速,明王朝“闻败报踵至”,惊惶失措,立即调集重兵,令宁阳侯陈懋佩授征夷将军印,充当总兵官,统领大军;保定伯梁瑶充当左副总兵,平江伯陈豫充当右副总兵,刑部尚书金濂参赞军务,都督范雄、佥事董兴为左右参将,统领在京五军及浙江、江西、福建的兵力,一同镇压起义军,但“进兵日久,全无实效”。官军用武力征剿难以取胜,便改变策略,用间谍离间计,从起义军内部瓦解,然后,再各个击破,取得了效果。

    在斗争处于紧要关头,起义军队伍中,潜伏进来的官兵间谍罗汝先使用诡计,骗取信任,勾结官兵,预先设好埋伏,再骗邓茂七下山进攻延平城。起义军进入伏击圈,邓茂七牺牲,起义军损失惨重。邓茂七牺牲后,由他的兄子邓伯孙及“善剑尤骁捷”的女将廖氏为领袖,继续与叶希八领导的矿工起义队伍并肩作战。由于起义军领导者缺少斗争经验,又中了官兵的离间计,把自己的得力主将张留孙杀害,造成起义军队伍中,人人自疑,军心涣散,有的投降官兵,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战斗力大减,终被官兵各个击破。叶宗留、邓茂七起义联盟,并肩作战,前后经历8年,最后全部失败。

    后场银矿的矿工、民夫,大部分跟随王能、苍火头走出后场,参加起义队伍走了。附近被抓来的农民有的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外地来的矿工有的就在后场居住下来,故在黄姓入住(1506年)后场之前,曾有18姓杂居其地的传说。

    3逢春寨之谜

    尤溪县十八都有一座大土堡名逢春寨。它坐落在逢春村水尾山崙顶上,山坡陡峭,绿树成荫。寨屋占地5000平方米,寨内建有三堂五栋十八厅560间,寨墙厚度达米,在当地可称之最,寨的主人名黄廷贶。

    黄廷贶生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卒于嘉庆年间,中间跨越乾隆年代。他是个拥有资财万贯、田园千亩的暴发户,是当时尤溪县境内的一个大富翁。他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47岁开始动工建寨,到他去世时才完工,整整花了20年时间。单砌墙基一项,就用了3年时间,基石才露出地面。工期之长,也堪称当地建筑之最。

    黄廷贶本是一个农民,后来也只捐来一个贡生,他哪来的那么多资财呢?传说他拣到一个“雷公尖”宝物,他的钱财是“雷公尖”为他变来的。

    有一天,黄廷贶到一处山垅田里捞虾,忽然捞到一块黑黑的长圆条的东西,他漫不经心地把它扔了。当他到下一丘田捞虾时,又捞到那块东西,又把它扔掉。再到另一丘田捞时,又捞到那块东西。同样一块东西,连续三次在他虾网中出现,他觉得有点怪,便顺手拿起来细看,只见它有半尺多长、直径有两寸多,一头平,一头尖。虽然很黑,用水洗去附在表层的泥土,显出光滑黑亮,提在手上觉得很沉,不知是何物体,便把它带回家来,随手放进一个装谷子的竹箩筐里。让他惊奇的是,竹箩筐里原来只有没倒干净的零星谷粒,一夜之间,变成满满的一筐谷子;他又把它放在谷仓里,本来很少谷子,第二天却变成满满一仓谷子。这时,他才知道拣来的是“雷公尖”宝物。此后,他把“雷公尖”放进米桶里,就会变出一桶白米,放在钱上面,就会变出很多钱。要钱变钱,要粮变粮,要什么变什么,想要多少就会变出多少,随心所欲,一夜间,他成了尤溪县的富翁。他用变来的钱粮,买进大片良田,建造逢春大寨。

    钱多了,生活好了,人却变懒了。尤其是家里的妇女们,本来个个都是勤劳能干的,几年间,变成好吃懒做,大小事情不肯动手,所要物品都要依赖“雷公尖”给她们变。

    一年冬天,天气寒冷,一个妇女做饭懒于淘米,要“雷公尖”为她变饭。她心想,如果把“雷公尖”放进饭炊的剩饭上,变出来的是冷饭,不能吃,要是把“雷公尖”放进饭炊,再放到锅上蒸,变出来的饭就是热的,这样既不耽误一家人吃饭,又可坐在灶门口烤火取暖,一举两得。她心里这样想,也就这样做。“雷公尖”在锅里蒸了几分钟后,她打开炊盖一看,饭炊里虽然冒出蒸气,但却没有变出饭来,她还以为蒸的时间不到,又盖上炊盖再蒸。到了吃饭时间,饭炊里仍然是空空的。这时,她又想,可能“雷公尖”只会变钱、变粮、变米,不会变热饭,把它收起来放到米桶里。第二天,米桶里的米没有比原来多出来,心里有点慌,马上把它放到谷仓里,谷子也没有多出来;放在钱上,钱也没有变出来。到此,才知道“雷公尖”被蒸死了,再也不会为他们变钱变粮了。财路断了,全家人懊悔不已。

    但“雷公尖”毕竟为他们家做出贡献,功不可没,就把它用黄色绸缎一层层包裹起来,小心地收存,交给子孙代代相传下去。100多年来,他们家里每逢喜庆和节日,都要把“雷公尖”请出来,奉放在大厅堂上,供全家人祭拜,成为至尊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传家宝物。

    黄廷贶的万贯家财是“雷公尖”变来的神话,在当地及周边乡村,广泛的一直流传下来。解放后,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对“雷公尖”的传说产生了怀疑。1958年在“大炼钢铁”时,地方政府由于钢铁产量完不成任务,发动群众砸锅卖铁做贡献。逢春人把目光瞄上“雷公尖”。他们把裹着的“雷公尖”的绸缎一层层打开,共有十几层,中间露出“雷公尖”原形,竟是铁铸的形如开石头用的铁凿子,但比铁凿子粗而长,把它做为废铁卖了。

    如果说黄廷贶利用“雷公尖”的神话,作为他万贯家财来路不明的一个借口,那么,他的家财又是从哪里来的?他又为什么花巨资把寨建在交通不便、饮水困难、后人难以居住下去的高山崙顶上呢?民间还有一种传说:

    清乾隆年间,大贪官、大奸臣和珅,最受乾隆皇帝恩宠。他当宰相20多年,拉帮结派,网罗亲信,党羽遍布全国各地。他想谋夺清朝江山,派出他的党羽四处寻找屯兵积粮基地,为谋反做准备。

    有一次,黄廷贶外出做生意,在一个旅店里遇到和珅党羽,双方拉上关系。黄廷贶探知对方用意时,便大肆吹嘘,他的家乡逢春地处境福建省中心,地形复杂,山势险峻,靠近闽江,进可攻,退可守,是存兵屯粮的好地方,得到了和珅党羽的相信,骗来一大笔建寨钱。他按和珅党羽的要求,选定建寨地点后,立即动工兴建逢春寨。

    黄廷贶如此轻而易举地得来一大笔钱,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既惊喜又害怕,成天惶惶不安。他把钱拿回家后,十分害怕和珅党羽会派人在暗中监视他,对他全家不利,还有性命危险。他不得不专心致志地按和珅党羽要求,把寨建好,把钱都用在建寨上。他计算好寨的建造规模、用工,应投入的钱后,仅占他得到钱的一部分。对剩余的大笔钱,他不敢挪做他用。同时,也因为和珅举事的时机尚未成熟,不急于马上把寨建成。黄廷贶一方面等待和珅来要寨,边建边等;一方面用拖延工期,消耗钱财的办法,应付差事。因此,他对建寨工程进度要求要慢,不要快;做工的工人要懒,不要勤。被他发现手脚勤快,肯干实干的人,都要把他退回去,一个不用,对他们说:你如此勤快、卖力,不愁没有饭吃,回家或到其他地方做工,一样能赚到钱,不要在这里怠坏了。凡疲软无力,出工不出力,吊儿郎当,甚至把石头抬到山顶,又从山顶滚落山下,再从山下抬回山顶的人,统统留下。从表面看,建寨工程都在进行,从未停止,没有违背和珅党羽马上动工、不能停止的要求,但却没有工程进度,得来的钱,又都用在建寨工程上,在和珅党羽面前有个交待,他自己也问心无愧。

    直到嘉庆皇帝即位,乾隆皇帝死后和珅案发被处死,黄廷贶才加快工程进度。因而,出现建寨工期拖了20多年,头十几年进展缓慢,最后3年也就是和珅案发后,工程进展快速的反常情形。这些都足以说明,黄廷贶建寨是为了履行和珅党羽托办的事,为消耗钱财而已,不是真正为自己建造房屋的目的。不是花自己的钱他心不痛。

    以上两种传说,哪一种是真,哪一种是假,或有第三种情况,这个谜请读者一同来破解。

    4白岩山“宝库”

    地处尤溪县十九都的白岩山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流传着“枪刀库”和“千人锅”、“万人被”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唐末五代后期,代代相传,老少皆知,已经沸沸扬扬流传了千余年。

    早在唐末,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王审知,先是随王绪举起兵入闽,后承继兄业割据福建,到五代初被封为闽王。从王审知封王开始,到最后一个闽王王延政归顺南唐结束,闽国历经6主共37年,如从王氏治闽算起,前后则约历60年。

    王审知是一个较有作为的地方统治者。他礼贤下士,作风俭朴,常蹑麻屐,未尝营茸,有长者风度。在他治闽的29年间。实行轻徭薄赋、省刑惜费政策,鼓励垦荒,倡修水利,兴办学校,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福建绎济、文比的发展,公私富足,境内安恬。他死后,由他的子孙先后继承王位,然而这些子孙却个个纵淫、酗酒无度,暴虐不仁,篡位相争,互相残杀,搞得闽地一片混乱。王延翰后有王磷,王磷后有王昶,王昶后有王曦,一个接一个垂涎王位,骨肉相残,弑主自立。

    闽永隆六年(944年),王曦的臣下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趁机发难,杀了王曦自立为王,王氏家族50多口中除延政及其族子继勋、继成三人幸存外,全部被朱文进杀害。

    朱文进在福州弑主自称闽王时,王延政已于前一年在建州(今建瓯)称王,国号殷。于是,一个并不大的福建竟同时出现两个国王。

    殷王王延政在建州得知朱文进弑主篡位,杀他全族,怒不可遏,立刻倡议声讨叛逆朱文进,得到了各处响应。他首先派出统军使吴成义率兵攻打闽国都城福州。吴成义奉命进兵福州,初战失利。殷王又派部将陈敬铨率兵3000人、卢进率兵2000人分别进驻尤溪、古田等地,锁住闽江,援应吴成义。

    这时,泉州军士杀了刺史,效忠王氏族子王继勋。王继勋即派副兵马使陈洪进率兵前往建州,听从殷王调遣。随之,漳州守将程谟、汀州刺史许文稹也归顺殷王,一同讨逆。

    闽王朱文进闻泉、漳、汀三州生变,慌得手足无措,急忙贴出告示,用重金招募到新兵2万人,派林守谅、李廷锷为将,前往攻打泉州。泉州守将王维勋得报,他一方面派人急速向建州殷王求救一方面紧闭城门,严加防卫,不与对战,等待援兵到来。

    朱文进军的林、李二将,率领2万新兵,日夜兼程,来到泉州,在城外扎下营盘,第二日开始攻城。本想一举打下泉州城,生擒王维勋,但他面对坚固的城墙,严密的防卫,连日攻打,伤亡不少,未能成效。

    建州殷王王延政接到泉州来报,立即派出大将杜进率兵2万,水陆并进,不日到了泉州,在城外停下,派人进城报信。泉州城内见援兵到来,即开城出战,夹攻朱军。朱军虽有2万人马,但都是用金钱雇佣来的社会上流散游民和一些投机分子,未经严格训练,仓促上阵,战斗力低下,又连日攻城不下,士无斗志,纪律松散。这些新招来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只一仗,就被殷军打得落花流水,朱将林守谅战死,李延锷被擒。

    接着,殷王延政又命统军使吴成义进攻福州。大军声势浩大,朱文进日夜守城,危在旦夕,急忙以其子为质,向杭州的吴越王求援。但未得吴越王发兵援救,朱文进已无计可施,只有向殷王投降这一条路了。

    故事就发生在朱文进准备纳宝求降之时。

    朱文进见事已至此,忙从国库中取出最好的宝物,传来同平章事李光准,对他说:“你随我多年,一向忠心可嘉。今殷兵攻城甚急,向吴越求援已无望,城内兵力不足,军心不稳,恐不能长守,万一城破,全城军民都要遭殃。为了从大处着想,我愿向殷主奉表称臣,倾国库之宝物,献于殷主请降。有劳你前往建州一趟,所要随从由你挑选。因军情紧急,望快去快回。”

    李光准听了闽王的话后说:“我主有命,臣愿冒死前往。一定照主上旨意去办,绝不负主望。”说罢,李光准接过宫臣送来的宝物一一清点,见其中除了许多金银珠宝以外,还有堪称至宝的“千人锅”一口、“万人被”一件。

    这“千人锅”、“万人被”两件宝物究竟出于何处,因何而来,均不得而知。传说“千人锅”看起来就是一口煮饭用的铁锅,但它却不是一口平常的锅,它比寻常铁锅略小,底平、肚圆、口小,有两个耳提;奇的是只要煮满一锅饭,不论来了十人、百人,都能源源不断地从锅里盛到饭,足够吃个饱,人多饭多,人少饭少,故人们称它为“千人锅”。这“万人被”其实不是一条被子,而是一件能发出热量的宝物。把它高高悬在大堂中间、它就会自动发出热能,辐射到堂内的每一个角落;哪怕堂内能容万人,也会使每个人感到身上热乎乎的,再冷的天气,晚上睡觉也不用盖被子。因为它的作用就像一条大被子,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万人被”。

    李光准把这批宝物清点后,又从军中挑选了他信得过的10名精壮的军士做随从,把宝物分成10包,由10名随从背着。做好了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次日清晨,各人身背宝物,手提长枪,腰佩护身刀出城赶路,向建州出发。

    李光准出城上路后,才走出两天的路程,城内却发生了变故。南廊承旨林仁翰发动宫变。他首先在城厢内遍贴缴文,诈称向吴越南唐、南汉借来十万精兵,不日即到,代天伐讨朱、连二贼,篡围诛杀王族的罪行,大肆虚张声势离散兵、民之心,又号召其徒说:“我辈世代臣事王氏,今天反而受贼臣所制,倘若殷王到来,有何面目相见?”众徒们齐声响应:“愿听公命。”接着,他令众徒披甲提械,跟随他来到宫门外,他又向守宫的部众说:“殷王将要到来,恐你等要灭族了,何不一同讨逆,诛杀朱文进,赎罪立功。”守宫部众听了林仁翰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一哄而上,冲人宫内,把朱文进拖出来乱刀砍死。随后大开城门,迎接殷军吴成义进城,并附表送住建州,请殷王延政归闽为主。

    此时,李光准正带领随从运送国宝走到闽清县境内,得到宫内生变的消息,便停了下来,对随从说:“主上已死,情况有变,求降已成泡影。从这里到建州还要有几天路程,况且前方的尤溪、古田有殷军陈敬铨、卢进重兵驻守,想通过关隘困难重重,万一被殷兵抓住,不仅宝物被夺去,还会有性命危险;后面殷兵已进城,国已破,家难归,我们己到了前进不得、后退无路的境地。我权衡再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还是保全自己的性命要紧。”随从们听了李光准的话,觉得句句在理.齐声应说:“愿听安排,我等一定跟随到底。”

    他们分析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等情况后,决定避开殷军,向闽清与尤溪边界较为安全的地带进发。经过一天的路程,来到了尤溪县十九都香林村。这里地处偏僻,远离殷兵,李光准等人心里稍安,但何去何从,仍茫然无定。

    他们在香林村里住了下来,一边休息,一边商议。李光准对随从说:“这地方虽然安全,但我们带了许多宝物走路,仍是不安全,万一遇上强人,即使不死,恐怕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不如把一部分金银珠宝埋藏在这里,路上如有不测,回头还可取用。”李光准的话,得到了全体随从齐声赞同。他们把所带的金银珠宝分成两半:一半就地埋藏,一半随身带走。

    他们在香林村外一处远离村人视线的隐蔽地方埋宝后,又在崎岭尾过坪转弯处路上的一块平面石头上刻下了仅他们自己能够辨认的谶语,以便日后寻找。

    这一块石刻虽然经过1000多年风雨侵蚀,但其刻纹仍现,只是谶语已模糊不清,其中内容难以辨认。笔者年轻时听了老人的传说,曾好奇地到了那里,看到确有一块一米多见方的天然平面石头立在一丘田的后面,便下田涉水到石前用水洗涮辨认,只看到平面石头中间几十厘米见方的范围里,刻有三行十几个字,每字有一平方分米大小,只是字迹模糊,无法认清,有待专家考证。

    传说李光准等人那时在香林村整整停留了半个月,处理好埋宝的一切善后工作之后,又继续向深处进发。他们来到了东溪村。到了这里已是水的尽头了,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前有大山挡住去路。这时,李光准的随从怨声不断,一名随从说:“我们就这样盲目地向前走,要走到何时?越走遇到的困难就会越多。我们无须把这批宝物带回去送给闽王,自己又不能留存它,倒不如把“千人锅”、“万人被”以及所带的刀枪埋掉,把所剩的一半金银珠宝各人均分,大家散伙回家,也够享受一辈子。”

    这名随从的一番话,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其实,李光准早已有此想法,只是因他是统领,不便开口罢了。既然随从先开口了,而且多数人都赞同,他就来个顺水推舟说:“既然大家都这样想,我也不便阻拦。我若不同意,大家不跟我走,剩下我一个人也是寸步难行。”

    主意己定,大家就分头去寻找藏宝的合适地方。终于,他们在白岩山的半山腰下找到一块长方形的巨石。李光准就雇了当地石匠,在大石的两端,先从上而下各凿出一条能容一个人下去的深沟,后再从两条沟的底部平向石心各凿进一个洞,存入宝物:一头存放“千人锅”、“万人被”,一头存放所带的刀枪。然后再用大块溪石把两个洞口封死,再把沟填平。

    一切存放妥当后,李光准架起香案,率领全体随从,齐齐跪在香案前,共同对天发誓,立下毒咒:“我等埋宝此地,实出无奈,决无二心。此乃闽国之宝,今日让它回归天地。日后若有人擅开宝库,当遭五雷轰顶,死于非命。”李光准设下这个毒咒,既是为了警示后人,更是为了堵死身边随从人员的异心,防止宝物被盗。接着,李光准把所剩的金银珠宝分成11份,他自己及随从每人都得一份,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享受去了。

    白岩山的“千人锅”、“万人被”、“枪刀库”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有许多贪心者为此宝垂涎三尺,正因为有了这个毒咒,限制了贪心者的妄动,才使传说的这个宝库安然无恙。

    传说民国年间,本县十七都有一位姓蔡的国民党军官,慕名带领部下去白岩山挖宝。他头一天由十七都起程,到香湖乡公所住了一宿。第二天继续出发,他们出发时天空一片晴朗,而当他们走到离白岩山宝库还有几里路的岳溪村时,天空风云骤变,乌云压顶,倾刻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蔡某一行去路被阻,心中恐惧,只好中途折回。当地群众说,这是老天爷发怒,不允许他去挖宝,应了埋宝人的诅咒。

    笔者于1958年在汤川人民公社工作期间,为响应上级“大炼钢铁”的号召,除了上山找矿外,还想从“枪刀库”中挖出一批现成的钢铁来。为此请了当地老农引路来到白岩山传说藏宝的地方,看到靠近一条小溪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巨大石头,露卧在一片荒田中间,石头的两端确有两条约50厘米宽的深沟,被几块大溪石填平;各块溪石都明显地露在外面,结块熔固在一起;在两石连接处.原石好像会生长一样长出石皮,包过溪石几厘米。再经过细心察看,还发现两石的连接地方有一个朝天的小孔,用芦苇秆插进,能捅到几十厘米深。

    5无城却有城隍爷

    中国古代早先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后来称守护城池的神为城隍。可见,有城才有隍,有城垣才有城隍爷,这才符合规矩。而地处尤溪县一隅的香林村只不过是个百来户人家的小山村,为何能长期以来供奉着城隍菩萨呢?传说是当时在大闽国王朝中官居大夫的陈大年求来的。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香林原名为上林。也许是那里原是一片森林,又地处上游,顾名思义而称之为上林。后来,人们发现,在村子南面的一片林子里生长着天然的兰花,遍及几个山头,除了地下长的,还有树杈上寄生的,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全;到了花开季节,成片林子弥漫浓浓的兰花香气,于是人们就把上林村改名为香林村。

    在唐末五代各国纷争期间,中原大乱,而福建却相对稳定,于是大批北方移民涌入闽地,一时间闽南一带人口剧增,在闽地之内出现再次人口大迁移。这时,一批北方移民转移来到现在的香林村地方。这批移民中有陈、吴、罗、肖、李、宛等6个姓氏。那时还称作上林的香林还只是在茂密高大的森林中间的一片平地而已,一条小溪直贯中间,小溪两岸尽是挂竹丛,没有房子,没有人烟,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

    这批移民来到香林后,就按姓氏划地定居。6个姓氏各占一个角落,相互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在那里开山造田,兴修水利,开发出一片新的聚居点。

    唐末,王审知与其兄入闽时,就有不少名士、能人随之自中原来到福建,陈大年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时的陈大年刚30岁上下,由于他好学上进,精明能干,为人耿直,深得王审知的器重。陈大年入闽后,先在泉州王审知手下做事。王审知被五代梁帝封为闽王后,陈大年也得到擢升,直至后来官居大夫。于是,人们都称他为陈大夫。

    陈大夫的夫人赵十五姐,这时也随其亲属、族人来到香林,在陈厝壑盖了房子安顿家庭,而陈大夫本人仍在闽王朝中做官。

    陈大夫身在朝中,心系家乡,经常关心家乡的大小事情,为家乡办了许多好事。他看到直贯村中的那条小溪给两岸乡亲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便捐资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的石板桥。这座横跨村中小溪南北两岸的石板桥分为三节,在溪的当中立两个石墩,做桥面的石板材在其上对接,每节桥面用三块大石板拼排,桥面两边刻有梁贞明五年(9l9年)建造和捐建人陈大年的姓名及官号。

    在建造这第一桥之后一段时间,陈大夫的夫人赵十五姐也倾出私资在大王堂前的小溪上建造了一座风格独特的石板桥。由于那里的溪面稍宽,溪床浅显,工程采取在两岸叠石成阶方式,叠到顶上,相对的两边石阶各向溪中伸进尺余(约0.5米),使顶部跨度缩小,仅用一节石板长材对接而成桥。桥形底部宽,上部呈半圆形,远远看去形似一座石拱桥,行人从两边上桥都要登五级石阶。桥面两边同样刻有晋天福二年(937年)建造和赵十五姐捐建的落款。

    因为两座石桥是分别由陈大年夫妻捐造的,又有两种不同的建造风格,后来人们称两桥为“夫妻桥”。l000多年来,两桥安然地屹立在两溪上,造福于当地百姓,也为当地增添了一大景观。直到1970年前后,村里修拖拉机路,这两座古老而坚固的石板桥才被改建,现已无存。

    香林村的“城隍”就缘由这一位陈大夫。

    陈大夫平生信奉城隍菩萨,他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要问告于城隍爷,到了晚年更加虔诚。在他要告老还乡时,没有别的东西使他眷恋,他唯一舍不得的是他一向敬奉的城隍菩萨。

    此时已是闽王王延钧称帝期间;陈大夫向闽王谢恩告退时,闽王对他进行一番嘉勉和安慰之后说:“卿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安度晚年,这是情理之中,准卿所奏;卿有何要求,尽可奏来。”陈大夫奏说:“这里的城隍菩萨与臣多年相伴,城隍菩萨为臣避凶逢吉,有求必应,臣最舍不得的是这里的城隍菩萨。”闽王听了立即降旨:“赐卿回乡后照这里的城隍菩萨塑造一尊供奉,以慰卿的心愿。”陈大夫立刻领旨谢恩。闽王又问:“卿还有何事要奏?”陈大夫又奏说:“请求主上再赐臣在家乡建造一座鼓楼.以表主上对老臣的恩荣。”闽王又降旨:“准奏。”陈大夫再次领旨谢恩。

    闽王的恩赐满足了陈大夫的心愿,陈大夫十分高兴。不日。他从福州起程返回家乡——香林村。

    他一回到家里,立即筹办闽王恩赐他的两件大事。他一方面安排土木工匠在村子的出口处建造了一座木质结构的鼓楼;一方面又请来塑像匠师为他雕塑一尊城隍菩萨。经过他的精心安排,两件大事都如期完工。但陈大夫又大伤脑筋:闽王只赐他塑造一尊城隍菩萨,并没有赐他建造一座城隍庙,有菩萨没有庙,这事如何是好?经过一番安排后,他在村尾建造一座安奉城隍菩萨的房子,不叫“庙”,而叫“宫”。因为房子坐落在小溪西边的一个小山丘上,故称之为“西山宫”。

    西山宫开始只供奉城隍爷,后来又把陈靖姑等三位夫人请进宫里一并供奉。

    这位陈靖姑是福州下渡人.是陈大夫在朝时就熟悉和崇敬的一位女子。她到闾山学法三年回来后,用她所学到的本领,为辅佐闽王朝,解除民间疾苦.不辞劳苦,不惜性命,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这些都是陈大夫所见所闻的。陈靖姑当初在闾山学法时,她的师傅曾一再叮嘱她在24岁那年不能动用法器,若是功了法器她自己会有生命危险。后来她嫁给古田人刘杞莲为妻。在她24岁那年的五月(夏历)间,福州正遇大旱,江河干涸,水源断流,赤地千里,稻苗焦枯,当地农民焦急万分,到处求神拜佛,耗费了大量资财都无济于事。陈靖姑带着三个月的身孕回到福州下渡娘家,心里也十分焦急。她不顾师父的一再叮嘱,冒险在江上作法,祈来了一场大雨,救活了田里的禾苗,也救了当地的黎民百姓,可是,她自己却被长坑鬼暗算,坠胎落水,遭风寒侵入脏腹而死。

    闽王得知她因祈雨丧生,加封她为“崇福昭惠临水夫人”,这是在她生前闽王先后封她为“临水夫人”、“崇福临水夫人”之后的第三次加封了。

    陈靖姑死后英灵不昧,仍一如既往庇护生灵,犹为人间孕产排忧解难。民间多称陈夫人为“大奶”,汤川一带的百姓称她为“夫人奶”(方言音如“会奶”)。

    陈靖姑生前有两位结义的妹妹,一位是罗源的林九娘,一位是福清的李三娘。林、李二人都得到了陈夫人传授的闾山真法,协同陈夫人降魔除妖,为民除害。她们姐妹相伴相随,情深义重。当林、李二姐妹得到陈夫人的死讯后,悲痛成疾,不久也先后去世。闽王封林九娘和李三娘两位为“夫人”;还下旨为陈、林、李三位夫人建庙纪念,永享民间香火。

    陈夫人去世时,陈大夫已告老在家,噩耗传来,他惋惜不已,到可以奉祀了,便把陈、林、李三位夫人请进“西山宫”里供奉。

    后来,西山宫经过几次翻修扩大,又请进了岳飞父子和仁主大王公,均有金身塑像。这样,西山宫由原来只供奉城隍菩萨,成为一个多神主的道教宫庙。

    西山宫中间有一个大堂,配有左右两厢,规模可观。但宫庙尽管几经扩修,在所供奉的菩萨排位上,始终没有改变陈大夫最初的意愿,仍把城隍爷供奉在前排正中间。其他神主的排列为:岳飞及岳云、岳雷、岳霆四位将军供奉在后排正中间;陈、林、李三位夫人供奉在后排的左边;仁主大王夫妻供奉在后排的右边。村民们进宫烧香祈祷,都要把宫里的菩萨全部拜到,从头默颂一遍:“城隍主宰,四位将军,天上圣母,仁主大王。”

    西山宫在十年动乱中毁损。而当年陈大夫建造的那座鼓楼,今天也只存“鼓楼隔”的地名了。

    陈大夫在世时和他谢世后的一段时间里,香林村曾盛极一时,受到境内外人士的关注。一些文人墨客对村里的环境也赞不绝口。村里村外不同形象的自然景点被人编为“十景”,这十景即:雄狮戏球、灵鼠抱瓜、乌纱倒戴、石轿彷徨、二水明霞、夫妻双桥、三狮追逐、一磨三叠、城隍守隘、鼓楼威荣。

    香林村别号兴隆境,是一个多姓氏聚居地。第一批来到那里的6个姓氏,约在宋朝末、元朝间已陆续回迁闽南,至今只留下他们分姓氏居住的地方陈厝壑、罗厝园、吴厝、肖厝里、李厝坪、宛头壑等地名。继之第二批进来的有陈、黄、吴、马、林5个姓氏,他们分居在陈坂中(陈姓)、店前洋(黄姓)、吴厝坪(吴姓)、马太厝乾(马姓)、吴厝垅(林姓)。这批人约在明朝中期又陆续向临近的珠溪、岐坑、吴厝等地移居。随之又有第三批进来即现居住衬里的赖、池、黄、林四姓。

    虽然村民居住情况几经变换,长期以来多姓集居,但他们不论大姓小姓,都能和睦相处。传说,皆缘于村里供奉有城隍爷所致。

    特为之赋诗一首:

    兰花遐迩溢芳馨,由是香林得美名。

    五代始居分六族,千年转徙易三氓。

    鼓楼载誉城隍伴,君主遗恩大夫荣。

    多姓谐同长共处,人和景秀显文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