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培养男孩的财商,提高男孩的理财能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理财能力是男孩将来生存、发展的必备技能,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幸福。因此,父母要及早对男孩进行财商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他的理财能力,才能给他一个富有的人生。

    要重视男孩财商的培养

    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财富及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金钱价值观”;二是正确应用财富及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

    西方国家从小就很重视培养孩子的财商,美国着名的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就深得其中要义。他在孩子7岁以后,每人每周发给3角钱的津贴,同时发给他们一个小记账本,要求他们记载每一分钱的用途和花钱的时间,周末还要孩子们交上自己的账本,以审查其开支的合理性。洛克菲勒在谈到让孩子记账时曾说:“要让他们懂得金钱的价值,不要乱花乱用,把钱花在益处。”

    很多西方国家从小就很重视培养男孩的理财能力,并不断提前。例如法国,早在儿童3~4岁阶段,家长们便开展家庭理财课程,教育基本的货币观念;10岁左右,法国家长就开始为孩子设立独立的银行账户,积极培养孩子的理财观。美国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13岁开始打工赚钱、学习运用基金与股票等投资工具进行理财。

    这些令孩子受益一生的“理财教育”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中国家庭教育所忽略的内容,也是我们的小男子汉最缺乏的一种素质。

    据儿童行为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比如,2~4岁是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期;4~6岁是培养儿童数理能力的关键期;而理财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则为5~14岁。

    然而,在我们国家,5~14岁的男孩往往不是在伸手找家长要钱去买零食,就是要家长帮他去买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东西。据调查显示,中国孩子在四五岁时就能做到美国孩子11岁的事——发现广告中的事实,并准确无误地告诉家长“去买”;而美国孩子在12~13岁学会的东西——熟悉银行的业务以及金融投资等技能,中国孩子往往要到20岁左右才开始去学习。由此不难看出,和一些发达国家性比较,我国的理财教育显然要落后很多。

    其实,人人都有致富的潜在能力,但是每个人的致富行为都离不开财商的参与。百万富翁并非智力天才,他们中的多数人在智力条件上与普通人相比,也没有特别之处,他们的赚钱创意或许也并不稀奇。他们之所以能敏锐地发现很多人视而不见的财富机遇,并牢牢抓住,秘密就在于他们具有较高的财商。

    财商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像其他知识一样,可以通过后天的专门训练和学习得以改变。现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你不理财,才不理你。”这是一个不讳言金钱的时代,父母应该注重男孩的财商培养,从而提高男孩的生存技能。

    育儿心经

    财商对男孩来说是迫切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会理财的人才有能力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并充分发挥财富的价值。父母应该从小就注重男孩财商的培养,不断提高男孩的财商,为男孩将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带男孩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看

    一堂课上,老师问了一个问题:“要怎样才能赚到钱?”他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条上,结果交上来的答案五花八门,而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和父母要”。

    一次,家里发生了意外事件,财产几乎损失精光。就在爸爸和妈妈一筹莫展的时候,儿子却对爸爸说:“爸,明天是我们班长的生日,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你给我300块钱,我要请他到卡拉OK包厢过生日。”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要拿钱给同学包包厢过生日?”儿子的话,让爸爸震惊不已,儿子这样的消费观念,更是让爸爸担忧。爸爸对儿子说:“儿子,咱家最近出了意外,你是知道的,爸爸哪有钱给你请同学过生日?再说,同学过生日,你送点小礼物祝福一下就好,为什么非要请他到那种场所消费?”

    没想到,儿子不以为然地回答:“我知道你最近没钱,可300块总拿得出吧?再说,他可是班长,这样我多有面子啊!”儿子的理直气壮让爸爸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

    孩子不知道金钱的价值,不懂得赚钱的艰辛,和父母的家庭教育有着重大的关系。在中国,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过早接触金钱没有好处,孩子的零花钱、压岁钱都由父母一手控制和管理。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没钱找父母要”、“没钱就去银行取”,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会像变戏法一样拿出钱来……这样的认识不仅会导致孩子缺少赚取金钱的能力,更会让孩子严重缺乏感恩的心态,一味向父母索取,不懂得节俭,不知回报。

    父母只有先让男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男孩才能更好地懂得金钱的价值,也才可能树立正常的金钱观,学会珍惜金钱的同时,想出赚钱的方法。父母可以带男孩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让男孩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这样不仅能让男孩知道“工资”是怎么赚来的,还能让男孩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学会珍惜。

    这天,儿子满眼期待地对爸爸说:“爸爸,我也想和同学一样骑电动车上学,你也给我买一辆吧,要不我那老土的自行车太没面子了。”一辆电动车大概要花掉家里2000块钱,这可是妻子两个月的工资。为了让儿子接受自己的拒绝,爸爸决定带儿子到妈妈打工的工厂进行参观。到了工厂,看到妈妈辛苦的身影,爸爸问儿子:“妈妈工作苦不苦?”儿子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父亲接着引导儿子:“你妈妈这样每天辛苦工作8小时才能挣50块钱,你却一张口就要一辆上千元的电动车,你算算妈妈要干多少天这样劳累的活才能够买?”儿子不说话,但眼里汗漫了泪水。从那之后,儿子再没有提过买电动车的事,用钱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了。

    很多父母宁可自己吃很多苦,也不愿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辛苦,不忍心拒绝孩子的要求。父母越是这样,孩子往往越是不知道合理花销。因此,带孩子到自己动作的地方看看,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他才会明确地知道金钱是怎么来的,也才会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即便是一些金钱无忧的家长,也应当在生活中施行这一教育方法,让男孩知道金钱来之不易,让男孩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育儿心经

    要帮助男孩正确认识“钱是怎么赚来的”这个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赚钱的不容易。这样才能让孩子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才能让孩子树立起价值观。

    培养男孩对金钱的正确认识

    培养男孩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其实就是要帮助男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切勿因金钱而丧失自由、丧失人格,要建立完善的人格,才会享受到金钱的快乐。”男孩对金钱的认识,对男孩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拥有了正确的金钱观,那么他就拥有了一半的理财能力。很多时候,男孩由于年龄小,对金钱的认识往往是不正确或不全面的,这就需要父母多给予孩子一些正面的教育和示范,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那么,如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做起:

    1.不回避金钱方面的问题

    在生活中,金钱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当大人在处理金钱时,孩子往往会充满好奇,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很多父母会回避和孩子谈论金钱,认为孩子还小,不明白。其实,家长完全没回避金钱方面的问题,更没必要“谈钱色变”。对于孩子的好奇或疑虑,父母完全可以用孩子懂得语言加以说明,适时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

    2.视需求必要性给零用钱

    美国的一家杂志经过调查指出:如果一个孩子有着固定的零用钱,那么这个孩子的储蓄也就比较多,这个孩子在花钱的时候也会比较理智,对钱的感受性对也比较快乐;而一个没有固定零花钱的孩子,几乎没什么储蓄,拿到钱就会乱花。

    父母应该适当给男孩一些零花钱,这样不仅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还能让孩子学会自主计划和管理。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算出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所需要的开销,然后父母再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给予。

    3.让男孩学会取舍

    人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两个东西,都非常喜欢,但是由于经济状况或别的原因,只能买其中的一个。父母要让男孩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他们必须要学会取舍。

    4.让男孩在金钱面前保持自尊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因为金钱而失去了自己的自尊,做出了一些没有尊严的额事情。因此,父母要让男孩学会在金钱面前不弯腰,保持自己的自尊。父母应该为男孩做出表率,在面对金钱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反面的教材,让男孩知道为了金钱出卖自己尊严的人,不仅会受到众人的唾弃,还会迷失自我。

    5.告诉男孩金钱不是万能的

    这个世界上,除了赚钱,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做。金钱很重要,但要让男孩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只有让男孩形成这样的认识,男孩才不会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也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快乐。

    育儿心经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不行的。父母要引导男孩正确认识金钱,帮助男孩培养健康的金钱观。这样,男孩才不会在成长中迷失自我,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也才能更好地去感受生活的乐趣,享受成长的快乐。

    告诉男孩:要花钱,自己挣

    曾连续两年排名“财富500强”首位的沃尔顿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可是公司董事长的孩子却从小就被要求通过自己的力量挣取零花钱。孩子们很小的时候,老沃尔顿的四个孩子就都开始给父亲“打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他们跪在在商店里擦地板,帮忙修补仓库的房顶,晚上帮助装卸简单的货物……而他们的父亲则按照他们的劳动量,根据一般的工人标准付给他们“工资”。

    李嘉诚是儿子眼中的“小气爸爸”,因为他不仅很少给儿子零花钱,还常常鼓励儿子勤工俭学,自己挣零用钱,所以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杂工、侍应生。这样的教育不仅让儿子体会到了赚钱的辛苦,培养了儿子独立自主的性格,还让儿子学会了感恩和帮助他人。

    人们常说:“对富孩子的教育,要比对穷孩子的教育难得多,因为这些孩子从小生长在黄金窝里,他们并不理解金钱来之不易。”现在的孩子大多衣食无忧,父母要让男孩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学会告诉男孩:“要花钱,自己挣。”

    1.帮助男孩树立“要花钱,自己挣”的意识

    要帮助男孩树立“要花钱,自己挣”的意识,父母应该首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要舍不得孩子吃苦,更不能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父母要从小向男孩灌输这样的思想:“任何事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辛苦和代价。”只有男孩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劳者不得食”,他才可能会有相应的行动。

    2.帮助男孩发现挣钱的机会

    生活中并不缺少让孩子自己赚取零用钱的机会,孩子们也并不缺少勇气和力气,他们只需要来自父母的一点点正确“引导”。

    一个日本的小男孩家境很好,可是父母给他的零用钱却很少,因为父母总是告诉他,赚钱要靠自己付出劳动,因为他现在什么都不能干,所以零花钱自然就少。有一天,妈妈对他说:“儿子,你不是想有更多的零用钱吗?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什么办法?”小男孩急切地问。“我们这里的垃圾箱里有很多的饮料瓶,你可以捡来卖啊。”从此以后,小男孩就利用空闲的时间去捡饮料瓶,有时还到邻居家上门收购。靠着卖饮料瓶,小男孩已经挣到了一笔小钱。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是一件光荣而值得骄傲的事。父母应该根据男孩的年龄和能力,给孩子提供适合的机会,并引导孩子去发现机会,这是提高男孩财商的一个有效方法。

    3.鼓励男孩利用节假日去打工

    有关专家认为,父母应该让中学阶段的孩子利用节假日去打工,让他们通过打工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滋味,也让他们知道赚钱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劳动的,这样才会让他们更加珍惜金钱。

    有的家长把对男孩的财商教育仅仅局限在家庭生活中,比如,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然后给予一定的报酬和奖励等。这对男孩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男孩学会生存,学会在社会上找到发展的空间,父母就应该尽早让孩子接触社会,鼓励孩子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财商。鼓励男孩利用节假日去打工,还可以让男孩接触到更多的人,提高男孩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育儿心经

    父母要让男孩知道,金钱和物质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辛勤劳动换来的。父母应该从小就让男孩养成“要花钱,自己挣”的意识,积极引导男孩在生活中发现创造财富的机会,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男孩的财商。

    分阶段对男孩进行理财教育

    和很多能力的培养一样,男孩理财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对男孩的理财教育,应遵循其智力发展规律,按照其年龄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具体来说,父母可以根据男孩的年龄,分三个阶段对男孩进行理财教育,分阶段提高男孩的理财能力。

    1.学龄前(5岁之前)

    这个阶段对男孩进行理财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正确意识,让孩子知道“钱是什么”、“钱有什么用”。5岁之前的孩子,大多无法理解抽象概念,他们只对具体的东西感兴趣。因此,此阶段父母只需对孩子传授一些简单的金钱知识。例如,教孩子认识纸币、硬币,让孩子学会辨认币值;告诉孩子钱可以用来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不是全部,有时候要求孩子做出选择和取舍;让孩子知道把钱放进储蓄罐里,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实现一定的心愿等等。

    孩子不良消费习惯的养成,往往在5岁前就初露端倪了。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父母要学会拒绝男孩不合理的要求,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哭闹,就心生不忍,进而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协只会让男孩渐渐养成欲望无度的恶习,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比较有限。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给他解释,特别是在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时,父母更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向他解释父母这样做的原因。这样,时间长了,男孩就能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认识和习惯了。

    2.童年(6~11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主消费能力,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让孩子学会理智消费。比如: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每周或每月给男孩固定的零花钱,并教给孩子“预算”的概念,鼓励孩子进行收支预算并养成记账的习惯。父母要引导男孩区分“需要”和“想要”这两个概念,让男孩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把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当男孩需要有额外消费时,父母应该要求孩子讲出理由,如果理由正当则予以支持,否则就应该拒绝,这样可以让男孩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消费。

    这一阶段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让男孩接触银行,接触“储蓄”、“投资”等概念。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定下一个长期或短期的储蓄目标,男孩在目标的激励下,就会有节制、有计划的花钱。当父母到银行办理开户,或是到银行存钱时,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并且对储蓄以及利率等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识。父母还可以以男孩的名义,为男孩开立一个银行账户,鼓励孩子把攒下来的钱存入银行。

    3.青少年期(12~16岁)

    这个阶段父母应该让男孩养成计划消费、理智消费的习惯,除了教孩子一些辨别货物品质的知识外,还应使用一些促进孩子计划用钱的技巧。例如,针对某件物品,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适当的购买价位,并告诉孩子:如果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多余的差价就是你的。如此,孩子就会积极地进行比较消费,进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其次,父母还应该积极为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提供自己赚钱的机会,并鼓励男孩用心去发现创造财富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力。父母还应该给男孩灌输“投资”的意识,鼓励孩子去接触和学习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学会“生钱”。

    育儿心经

    男孩的财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提高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制定合理的财商培养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这样才能全面地培养和提高男孩的财商。

    教给男孩一些投资理财的方法

    理财专家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培养理财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教男孩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并教给他一些投资的技巧。因为,只有学会了储蓄,他才能养成节省“自己的钱”的习惯;只有学会了投资,他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率先学得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1.从小培养小男子汉的储蓄意识

    男孩的储蓄意识,应当从小就加以培养。父母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送给孩子一个储蓄罐,鼓励孩子把没用完的零花钱存起来。男孩到了六七岁时,父母就应给予他一个懂得为短期目标存钱的思想。比如,孩子要买一件自己喜欢的、并不太贵的玩具时,父母可以协助孩子订一个明确的计划:每天应该存多少钱,存多少天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孩子就会有目的地把父母给的零花钱积攒起来。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年龄段的孩子存钱的耐心至多只能有3个星期,时间太长会使孩子感到灰心,失去存钱的兴趣。大约到了9岁,孩子才能懂得为远一些的目标而存钱的道理。

    2.以孩子的名义开设银行账户

    美国着名的教育专家戈弗雷在谈到储蓄原则时指出:孩子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3个罐子里,第一个罐子里的钱用于日常开销,购买在超级市场和商店里看到的“必需品”;第二个罐子里的钱用于短期储蓄,为购买较贵重物品积攒资金;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银行里。

    为了鼓励存钱,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存钱,并以孩子的名义开一个户头,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孩子坐下来算:这个户头得了多少利息,并教孩子一些利息的计算方法。

    3.教给孩子一些投资方法

    男孩在10岁生日时,得到一台割草机作为生日礼物,母亲明智地给他买了一台。到那年夏末,男孩已靠替人割草赚了400美元。这时,父亲建议他用这些钱做点投资,于是喜欢运动的男孩决定购买耐克公司的股票。此后,男孩对股市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报纸的财经版内容。

    当储蓄积累到一定的金额,适时地教给男孩一些投资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男孩接触股票、基金、债券、拍卖等理财知识,比如:给孩子讲一些相关人物的故事,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投资理财的节目并和孩子一起讨论,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活动等。千万不要认为儿子还小,给他讲解关于投资的知识他也不明白。只要巧妙地将投资的意识融会在生活中,融会在游戏中,孩子自然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育儿心经

    喜欢探索是男孩的天性,当他知道用适当的方法可以使金钱变得更多,并体会到投资的收益和好处时,他就会对理财活动充满了兴趣,并会为此而变得积极努力起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