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游泳-游泳安全常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游泳运动员由于本身运动项目的影响,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肩部的动作很多,如果不注意及时调整动作和训练负荷,那么在做剧烈动作或反复动作的时候很容易造成肩部脱位和肩组织损伤。这类损伤通常发生在游泳、伸展练习或在健身房进行力量练习的训练中。容易发生损伤包括以下几种:

    足部伤害

    主要发生在自由式或蛙式游泳时脚踝过度向下弯曲,因而引起小腿前侧肌腱发炎。

    足部肌肉的痉挛现象是由足弓长时间的弯屈引起的。在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通过血管时运送排出体外的,而当肌肉处于长时间的收缩状态(游泳项目中称之为双足蹬水动作)时,其血管也随着肌肉收缩而收缩了,也就是说,这些废物不能及时地被运走,从而它们便长时间地存留在血管中,使肌肉得不到放松。

    游泳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特别是进行蹬水动作时,始终要不断地弯屈足部肌肉,而蹬池壁的动作使原本已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更加收缩了,这就很容易使他们的足部产生痛感。足部肌肉的痉挛有时甚至严重地影响了游泳运动员训练的情绪,使他们产生了一种谈水色变的感觉。

    如果发生了肌肉痉挛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处置呢?“解决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如果症状较轻,运动员可以继续保持游泳状态;如果痛感很强烈,那么最好的处理方法:运动员要对足部做缓慢的、长时间的、稳定的伸展动作,直至痛感完全消失。”根据麦圭尔教授的经验,足部肌肉的伸展练习最好是在池壁边进行;双足跟着地,向上尽量抬高足尖,贴靠池壁的上沿。然后双足尖沿池壁做下推动作。最大程度地伸展足弓肌肉。每次伸展动作保持20秒,直至足弓肌肉完全放松。另外,对已经感到痉挛的肌肉群实施局部按摩,同样可以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不过,如果肌肉正处在痉挛状态中,运动员最好不要马上进行按摩,因为那样做会更加刺激肌肉,使痉挛感倍增。

    由于在冷水中很容易发紧;因此,运动员一旦有经常性的痉挛产生,最好测量一下水温,不要在过冷的水中训练。相反地来讲,运动员如果把双足放进热水中,或是在温泉中浸泡一段时间,可有利于减轻痉挛的发生。热,扩张了血管,使血管能不断地向足部肌肉提供养料,加速了二氧化碳的排除。

    肩部伤害

    这是最常见的游泳运动伤害。

    主要发生在自由式游泳手臂抬高时,肩关节外转不够,造成肩膀肌腱(棘上肌或肱二头肌)因摩擦而发炎。

    1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准备活动不足,在游泳正式训练前,忽视肩关节的准备活动,因而在训练中动作僵硬、不协调而致伤。技术动作不规范,错误的划水和移臂技术动作,违反了机体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而导致损伤。肩部负荷过重,训练内容单调,长时间采用单一的蹬腿或划水练习的局部负担以及有时的动作速度过快,用力过猛均能导致肩关节损伤。缺乏放松练习,训练时肩关节肌群负荷过重,训练后缺乏放松练习和牵引练习,往往造成肌肉疲劳积累,肌肉僵硬,在连续训练时受伤。

    2肩关节损伤的症状。

    游泳运动员肩部肌肉劳损初期,肌肉的酸痛比平时加重,继续训练后,疼痛会加重,一旦由于肌腱或韧带与骨摩擦出现炎症反应时,肩部向上方活动便会感到深处疼痛,尤其是推水阶段,提肩移臂(仰泳)、提肘移臂(自由泳、蝶泳)时疼痛加剧。虽然此时仍可坚持游泳,但在不断挥动手臂时,由于肌腱、韧带与骨摩擦,使有炎症的肌腱暂时消肿,痛感减轻。当停止活动后,将臂再朝头部上方活动时,肩部又会出现阵痛及发硬的感觉。

    3肩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

    损伤初期可用冰块或超声波按摩肩前部穴位20~30分钟,每天一两次,于游泳前后进行,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并有消肿作用。此外,服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可减少痛感和减轻炎症,一般使用阿司匹林比较安全。可按不同年龄,饭后服一两片,疗程7~10天,一般可收到效果。休息时疼痛复发,但不影响比赛,此时为损伤中期。其治疗方法与初期相同,同时采用针灸、理疗,在训练中应减少蝶泳的划水练习或取消只用臂划水的练习,将长游改短游,以减轻肩部肌肉的负担,若关节运动受限,可采用关节被动运动手法。对于经常性疼痛,肩周一触即痛,尤以晚间为甚的较重的肩关节损伤,此时应马上休息辅之理疗和抗炎症药疗相结合,直至恢复到初、中期的症状,才允许参与训练。

    颈椎损伤

    跳水时发生颈椎损伤大多是跳水不得法所致。例如,从出发台跳出时蹬台无力,或入水点太近,或蹬台时髋关节未伸直,或入水角度太大,或入水时撞击正在游泳者的身上等等。此外,游泳池水太浅(不足2米)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是在江河湖泊中跳水,河底太浅或水中有木桩、石块等障碍物则是造成颈椎损伤的主要原因。每逢夏季,跳水的人头撞击到河底或障碍物时,引起头颈部扭曲而造成颈椎骨折与脱位的事故时有发生。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在游泳中经常能碰到。手臂、小腿、大腿、小腹等都会出现痉挛。其中,小腿和足部抽筋的情况最多。这是因为,当肌肉处于运动状态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乳酸等废物。在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通过血管运送排出体外的,而当肌肉处于长时间的收缩状态时,血管随着肌肉收缩而收缩了,这些废物不能及时被运走,从而它们便长时间地存留在血管中,使肌肉得不到放松。

    为防止抽筋,可以采取些措施。如游泳时运动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下水之前,池水的温度也要有所考虑,一般27摄氏度左右的水温比较合适,再低身体就容易发僵。如果下水后游一段时间仍然感到身体发冷,活动不开,这时最好上岸,防止抽筋。如果游泳过程中腿部抽筋了,要全身放松,使自己尽量仰面漂浮在水面上,并用手扳住患肢,往身体方向拉自己的大脚趾。一般过一段时间,情况就会缓解,万一在水中局面难以控制,要迅速上岸。不能及时游回岸边的,要及时呼叫救护员了。

    海水的3个无情伤害

    1海水的碱性伤害:海水里含的碱性成分对于头发的伤害不亚于化学品,而且海水与头皮长期接触还会令头皮过敏,令头发减少弹性、失去光泽与褪色……原因是海水中的碱性成分会打乱头发的PH值,从而令头发变得枯黄易打结。

    解决方法:佩戴泳帽减少伤害;定期做头发及头皮的营养护理以供给头发所减少的养分;游泳前涂一些发端修护液。

    2沙粒摩擦伤害:细小的沙粒也是头发的隐藏杀手之一。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原来沙粒并非都是圆形的,大多呈不规则多棱角状,对头发而言非常锋利。湿漉或半干状态的头发毛鳞片全部打开,此时很容易被沙粒摩擦弄伤。

    解决方法:减少接触沙粒,阳光浴时最好在头发下垫浴巾。

    3紫外线的伤害:

    皮肤涂过SPF30的防晒露了,可你的秀发用了吗?太阳的紫外线及热伤害会令头发枯黄干燥。

    解决方法:给头发抹上火局油膏,之后在阳光下来个自然加热,或者不妨在发梢处也抹点防晒露。

    以上所提的几种运动伤害,除了急性期给予冰敷、适当的休息及药物治疗。之后还可接受短波、超声波或干扰波等物理治疗。很多游泳伤害是由于泳前热身运量不够,游泳姿势不当,游泳时间过长造成的。那么如何进行游泳前的准备活动?

    入水前要做必要的准备活动,如做体操,可以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状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准备工作以后,心脏和呼吸器官的活动加强,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的过程加快,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大,灵活性提高。体内的这些变化,有利于身体更快地适应游泳活动时的需要。同时对预防肌肉抽筋和拉伤有一定的作用。有的人没有做准备活动就进入水中,所以,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和心慌等不适感觉,或发生肌肉痉挛和拉伤。

    (1)作好专项准备活动,防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水中抽筋。

    防止半月板损伤的准备活动的方法有跪地后仰和深蹲转膝等,跪地后仰的要领是两手扶地,两踝关节外翻着地,膝关节反复向地面下压;深蹲转膝的要领是体前屈两手扶膝深蹲后绕环。利用这两种方法来充分伸展膝关节内外侧韧带,为蹬夹腿技术提供良好的柔韧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止在蹬夹腿时损伤膝关节半月板。

    防止水中抽筋的最有效的准备活动方法是脚趾运动。其要领是直腿坐于地面,一腿直腿抬起并用手分别反复扳脚趾。以提高脚趾和大小腿后侧肌肉群的柔韧性,防止抽筋现象的发生。

    (2)认真作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量的大小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不要急于下水,树立下水前要作好准备活动的意识。但准备运动不能过分剧烈,因为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一般情况下准备活动的时间掌握在5-10分钟左右,气温和水温低时,例如阴天、风天,准备活动的时间要长而且量稍大一点。再有准备活动时要积极投入,动作准确,协调有力,舒展流畅。准备活动充分的表现是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发热、出汗,关节灵活,动作轻松有力。

    准备活动目的在于增加肌肉的协调性,一般可以跑跑步,做几节徒手操,如摆臂踢腿、扭腰转体,屈膝下蹲、向上跳起和俯卧撑等动作,弯腰、压腿、摆手等,主要使颈、肩、腕、髋、膝、踝关节和韧带,上下肢、腰腹部的肌肉,都得到活动。对于不同姿势的游泳方法,准备活动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如蛙泳重点在下肢、膝关节,爬泳重点在上肢、肩关节等等。除身体活动以外,在下水时,还应该先用水擦擦面部、背部、胸部和大腿,使身体对冷水的刺激逐渐适应以后,再进入水中。

    一般的下水前热身包括两部分:

    第一步

    从头到脚活动各个关节。

    头部、肩关节、扩胸、振臂、体转、腰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第二步

    根据你要进行的泳姿练习内容作陆上模仿动作。

    另外第一步时,也根据泳姿练习内容的不同有所侧重。例如自由泳要多做头部运动,防止换气时扭伤脖子,练习出发则要多做腰腹运动,防止腰部扭伤。

    通常的热身还包括下水之后的热身。也就是说,下水之后不要立刻全力游进,应该慢游一段距离适应水温,并找找感觉,再开始锻炼身体。

    成人游泳安全常识

    游泳是一项水上运动,经常游泳对锻炼身体有好处。但水火无情,游泳中不幸溺水死亡的事故经常发生,游泳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一般参加游泳运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游泳者应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并根据自身情况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如水镜、救生圈等。下水前应作陆上热身,以免发生抽筋等不适反应现象。饱餐或酒后、身体状态不好或过度疲劳都不宜下水游泳,一般饭后一小时再下水较好,游泳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两小时。

    2无论是选择室内游泳馆、池,或是自然公开水域,首先要了解水情,特别是自然水域,要清楚水的深度,水下是否有淤泥和水草、暗礁、水母等。初学者不要到深水处游泳;避免在泳池旁追跑和推撞任何人下水,以免滑倒受伤或跌落池中;跳水时应确保附近无人;戏水时切勿将别人按下水中或长时间潜水,以免窒息;当发觉有抽筋现象时应立即上岸休息。携带儿童游泳者,要看管好孩子,最好与孩子同游。

    3游泳过程中,如遇意外及危险时,应及时大声向救生员及周围人求救,并高举双手,以引起救生员的注意。不要因逞强及不好意思呼救而出事。此外,儿童未得到家长同意不可擅自到海滩游泳或玩耍;游泳时应选择有救生员值班的泳池及海滩游泳;水质脏及危险的地点绝对不能游泳,小孩也不要在此玩耍。如果沙滩挂起红旗,表示有风浪危险,即使游泳技术好的人也不可以冒险游泳,游泳不要离海岸太远,避免水流急而将游泳者冲至不安全的地方或没有足够力气游回岸边。

    4不要冒险跳水。在天然水域游泳要充分了解水域的水底情况。一些学生为了逞强好胜,在不知水底的情况下,就潜入水底,很容易因体力不支而溺水。到一些水深,有漩涡,有障碍物等水域游泳时容易发生危险。

    5不要饭前饭后游泳。饥饿时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如这时游泳就会出现头晕、昏厥以致溺水。饱食后游泳则血液分布发生变化,脑部血液供给不足,也会出现头晕,造成险情。过度疲劳后游泳容易造成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这类事件在小学生中容易发生。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6在海中游泳时,必须了解潮汐情况。总是与海岸线平行游。注意同一海域的其他船只。

    7在海岸边游泳要了解潮汐规律,摸清涨潮、退潮时间。尽量不要远离海边,沿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不要离开浅水区太远。选定岸上某个标记,随时留意,以便观察自己有没有被冲出大海。不要顺流游出去,否则就有可能无法游回来。

    8万一在水中抽筋时亦不要慌张,可以先吸一口气,然后站在水底用手按摩抽筋的部位,并且尽量把脚掌向上翘,逐渐就可以恢复正常了。若还未有好转,则可以尝试仰浮水面,用臂划水慢慢游返岸边。如果自己没有把握游回岸边,就应及早呼救。

    9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喊,积极抢救,不要害怕逃走。对没有自主呼吸能力的溺水者,要立即施行人工抢救。

    孩子游泳安全常识

    1不要在游泳池四周打闹。

    游泳池的四周大多是马赛克地面,游泳的人在上面来回走动,留下了许多水,因此地面很滑。孩子们好动,常在上面跑着追逐打闹,一旦摔倒,就会出现危险。

    2切勿倒着身子跳水。

    有的孩子喜欢在池边倒着身子跳水,认为很刺激,但殊不知这里面隐藏着险情。孩子倒着身子跳水,身体稍微一斜,下巴很容易碰到池边被磕破。有的孩子则头朝下扎猛子,认为很好玩;可有的泳池水不深,为此头触池底碰破头者时有发生,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3防止腿抽筋。

    孩子初学游泳,心存恐慌,加上水凉,泡在水里时间一长,就有可能腿抽筋。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都不要太过紧张,要立即让孩子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有效地防止抽筋的方法之一是在游泳前做好准备工作,头、颈、双肩、双臂、腰腿、手、脚的关节都要活动开。有时家长还可以先在孩子的四肢泼点水,让孩子逐渐适应水温,然后再下水游泳。还可以预先喝点淡盐水。

    4不让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

    孩子年龄过小,对安全少有概念。所以孩子游泳时,家长必须随时留意,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即使孩子学会了游泳,或者所在的区域看起来比较安全,家长还是最好时时将视线放在孩子身上,这样,才能在察觉到情况不妙时立即采取行动。

    5不到江河湖海和水库游泳。

    尽量不让孩子到江、河、湖、海及水库里游泳,这些地方的水看似平静,可是由于水下暗藏漩涡,一入水中便有可能被漩涡卷走。如果要去这些地方,也务必要有家长相伴,并带上浮漂等安全装备。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地方游泳更要小心,如果水下有障碍物的话,撞上硬的东西或被水下之物缠住就会出现危险。

    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4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5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不宜游泳的情况

    1单身一个人不能外出游泳。没有同伴,单身一个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学生游泳应该有家长或成年人陪同,否则,禁止外出游泳。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者都不能去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或意外。

    4被污染了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汇合处以及落差较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山塘水库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游泳意外事故处理

    落水者怎样进行自救

    遇到溺水危险时,可用下述简易方法自救。首先,身体放松,深呼吸一口气后面向水底四肢放松下垂,让头部、后颈部露出水面,直到感到需要呼吸时为止。其次,当想呼吸时,将双臂慢慢抬到肩部高度,同时一腿向上抬到脐部高度,另一腿尽量向上屈,头部不变,这样可节省气力和防止身体下沉。第三,将头部仰起呼吸,同时双手猛力向下推双脚向下蹬,换气时向别人呼救。第四,吸气后又恢复开始姿势,反复进行,可保持身体不会下沉,直到获救。落水后或在游泳碰到腿抽筋时,应立即采取仰游姿势,头部向后仰,口鼻可露出水面,吸气宜浅,呼气加深,从而使肺内保留较多余气以增加浮力,使自己浮在水面上,利用仰泳游向岸边。

    怎样抢救落水者

    第一救人者下水前尽量脱去外衣,下水后应从落水者背后接近救护,或扔下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相助。如救出后落水者已失去知觉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抢救。

    抢救时,第一,使其头偏向一侧,并立即撬开口,清除口鼻内泥沙、污物,将舌头拉出口外,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二,救护者取半跪姿势将溺水者俯卧,将其腹部横放在膝盖上,轻压其背部;或取站立位;用双手抱溺水者腹部,使其胃和气管内的水排出;或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扛着快步奔跑,使其积水倒出(切忌因倒水过久,而忽视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如其呼吸心跳停止,应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时按压或用针刺激其人中、十宣等穴位。如果抢救无效应及时请医务人员进行具体的抢救。自动呼吸恢复后,可活动、按摩四肢(向心性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也可喂些热茶、姜糖水、热酒。

    怎样预防溺水

    一般来讲,不识水性时千万不要在不知深浅的水域单独学习游泳。下水前要做好准备运动以免由于冷水刺激而产生痉挛,疲劳、饥饿时不应下水,患有冠心病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宜单独行动,以防在游泳中发病而淹溺死亡。游泳前不宜过度换气,以免呼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体内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以致不能刺激呼吸中枢以兴奋呼吸,因而在水中不知不觉地陷入昏迷状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