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有我们的心灵拥有了力量,才能对别人产生心理影响,帮助他们唤醒心灵的力量。
心理影响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它让人们面临抉择时,能够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分析决断,而忽略掉自身的内心意愿。强大的心理影响能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我们的意愿,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的思想当做自己的主见。这些人很高兴有人能帮助他们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修养,也很愿意在别人的引领下不断净化心灵,迈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因为他们的内在缺乏正义和道德的力量,心灵如同一潭死水没有生机。
“很可笑的是,”源赖朝说,“很多人以为依靠神秘的巫术或者迷信的方法就能令自己像历史上那些影响深远的大人物一样,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实,真正的影响力来自于我们如流水般源源不断的意志力,它让我们的头脑完全听从心灵的指挥和命令。
“千锤百炼所形成的坚定意志可以让一个人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一般人很难抗拒它的影响。不管人们是否有所察觉,其实早就置身在他影响力的磁场氛围里,把自己和他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而从未想过生活在一个不受其影响的世界里。
“事实上,那些深具影响力的人往往行事低调谨慎,几乎从不刻意炫耀吹嘘自己来扩大影响、提高声誉。相反,那些通过自吹自擂骗取人们信任的人,往往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卑鄙和懦弱。
“真正有影响力的人一生都在不断地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他们是极少数敢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从不把问题归结于外部影响的人;也是极少数在取得成功时,把一切荣耀归功于别人对他们的影响和帮助的人。
“而绝大多数人在遭遇挫折后,都喜欢把问题怪罪在别人身上,大声埋怨说,如果不是听从别人的建议,自己根本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懦弱的人因为惧怕承担责任而畏手畏脚,不敢放手行动。除非有人对他们施加影响,激励他们勇敢前进,他们才愿意付出努力。这样万一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轻易地把责任转嫁到提建议的人身上,为自己逃避的行为找到借口。
“生活中有很多心术不正的人,我们要提高警惕,与他们保持距离。他们人数众多,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并在别人的支持和鼓励下获得从事违背良知道义行为的动力。
“他们天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没有坚定的立场。他们的一生如随波逐流的浮萍,是依附别人而生的可怜虫。
“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悲观地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不可能取得任何成绩。但是,他们善于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些人无所顾忌地剽窃他人成果的精华,还厚颜无耻地宣称是自己的成就,以博得人们的认可和赞赏。而成果的真正主人却因为他们不道德的行为而显得默默无闻,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
“我认识一对兄弟,他们出于信仰而致力于研究翻译寺院里古代墓碑的碑文。
“其中年纪小的弟弟尽管学识浅薄,却喜欢卖弄自己,经常向别人高谈阔论自己的学术研究。
“而他的哥哥却深居简出,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很少与人打交道。他言语不多,几乎没有一句闲谈或废话。当人们向他提出与研究有关的问题时,他也只是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地回答几句。人们看到他的样子,开始怀疑他是否因压力过大或者考虑得太多而显得有些不太正常。
“弟弟除了公开表示对哥哥的尊敬和赞扬之外,从不在人们面前谈论哥哥的事情,因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但是当人们和他探讨学术研究时,他却因为心虚而不像平时那样自信。
“公众的认可给他带来不小的压力,他不得不装出一副博学多才的样子,谎称没有真才实学的哥哥剽窃了他的研究成果。很明显,这些有失公正的言论破坏了兄弟之间的手足情谊。但是人们对他的尊敬和赞扬却与日俱增。
“当哥哥离开人世时,他的死亡就如同他的一生,默默无闻,无人关注,甚至没人为他的死而感到遗憾伤心。后来人们发现他们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存在严重的纰漏,理所当然地把问题归结在哥哥头上,批判他是个毫无建树的剽窃者。然而只有弟弟心中清楚,哥哥其实是一个真正才华横溢的学者。
“哥哥的去世对弟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由于不能再剽窃哥哥的成果,才疏学浅的弟弟根本无法开展研究工作,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于是,他头顶的光环渐渐黯淡下来。
“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开始翻译一些古代的佛经,并逐渐对这门博大精深的宗教和它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但是,他的著作中错误层出不穷,而且有很多明显的疏漏和低级的错误,实在令人大失所望,人们逐渐开始怀疑他的学识和能力。我们不难发现,治学是哥哥擅长的领域,而弟弟的优势在于煽动宣传。他曾经借用哥哥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成果成功地为自己推广宣传,让自己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源赖朝补充说:
“毋庸置疑,如果能克服心灵的阴暗面和人格的缺陷,不断健全完善品格和精神修养,将会大大增加我们的个人魅力,扩大我们的影响范围,帮助我们赢得成功所必需的资源和条件,协助我们实现目标。这远远超过单纯依靠个人的踏实苦干而获得的回报,成功的概率也会高出很多倍。
“因此,有时候我们必须善于凝聚周围的一切力量,借助它们达成我们期待的目标。
“一个人从第一次置身于某种影响之下,直到完全认可接受这种影响,并在它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必须经历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才能产生最终的觉悟。这个过程很像人们从入睡到深度睡眠的整个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也和人们从睡梦中醒来直到完全清醒的过程类似。起初我们迷迷糊糊地醒来,梦中的记忆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但是我们可能会突然想起梦中的某个片段,并在一段时间内对它牢记不忘。人们的这种反应完全出自直觉和本能。
“我们知道,用眼神注视别人可以对人施加影响,甚至可以对人进行催眠。当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别人时,他们的视线就被我们所吸引,逐渐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然后他们的眼睛开始逐渐僵化,视线逐渐固定,再然后视力慢慢变得模糊起来,直到彻底呆滞。最后,他们的眼皮耷拉下来,完全进入睡眠状态。这是一种最快速、最科学的催眠方法。
“此前我曾详细介绍过眼神的影响力,在这里我想强调如何让眼神的影响力变得更加强大。当我们顺利地靠近想要施加影响的对象后,我们用手轻轻拍打他的肩膀,把大拇指对准他后脖子呈水平放置,保持其余四个手指头与地面垂直的姿势。
“为了防止对方察觉后本能或是刻意地回避,我们最好站在被实施催眠的人的身体的侧后方。在开始催眠之前,我们应该和他进行一段时间轻松愉快的交流,让他们浑身放松,然后再自然缓慢地举起双手,轻轻放置在他的肩膀上。
“这个步骤很难操作,因为如果要产生催眠效果,我们至少要让双手在他肩膀上的停留时间超过一分钟。
“因此想要获得成功的话,催眠者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
“如果他有超级强大坚定的意念,即使催眠对象没有完全进入睡眠状态,他也能够遵循催眠者的意愿,完全按照指令行动。
“在催眠过程中,催眠者的注意力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摒弃一切杂念,全神凝视催眠对象,这样才能控制他们的意志。如果催眠者精力不集中,哪怕只是片刻的分神,那么他所有的努力就都将白费,根本达不到催眠的效果。
“由于凝视的催眠技巧对催眠者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最简单有效的催眠方法是借助语言等媒介的引导,刺激催眠对象在心中形成某个事物或场景的具体画面,并把全部注意力固定在心中出现的画面上,这样他就可以达到一种恍惚的、类似熟睡的冥思状态。
“例如,为了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催眠者可以准备一张画有某人在铺满手稿的桌子面前或在灯光昏暗的地下室里钻研科学问题的图画。引导催眠对象把自己想象成画面中的人,他正在专注地研究古代碑文,试图解读它们的含义,寻找打开历史真相的钥匙。
“如果要激励人们的斗志,可以暗示他们联想到自己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把敌人撕成碎片的英雄壮举,这样就能逐渐唤起他们的战斗士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和催眠的原理一样,如果你想要影响和改变一个人,你可以用目标不断刺激他,帮助他在头脑中坚定对目标的信念,最终实现目标。
“同时,非常重要的技巧是刺激过程中的语言一定要清楚明了,指示一定要精确无误,这样人们对目标才有明确的认知,才能不断强化它的印象。
“例如,你应该这样鼓励一个缺乏勇气和决心的人:
“‘抬起头来,让脸部显出凶狠的样子。尽量保持这个表情,不能放松或泄气,是不是感觉很难?是不是快要超过承受的底线了?必须坚持住,不要放弃。记住,你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一定学会面对恐惧时,面不改色、泰然处之。’
“说这番话时,你的口吻必须坚定有力,同时还要配合自信犀利的眼神凝视他,加强对他的影响。当你的意念里伴随着一股矢志不移的力量时,即使最倔强叛逆的人也会被你深深打动,最漫不经心、桀骜不驯的人也不得不洗耳恭听你的教导。
“人类的精神领袖必须坚信的一个真理是,意志力的能量能够传送到他们打算影响的人的头脑里,并逐渐影响改变他们的思想。
“要让意志力发挥影响力,要让被影响的对象折服,需要谨记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安静聆听别人的谈话。
“当你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谈话时,尽量不要和对方产生眼神的碰撞,这样你才能不被对方的思想和观点所影响,你才有可能在随后的交谈中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对方。如果你开始就不由自主地赞同并接受对方的观点,那你必须加强意念以捍卫心灵的力量,用这股内在的神秘力量来支持你的观点和谈话。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希望对方完全遵从你的建议,比如阻止对方不道德、遭人谴责的行为,或者完全放弃违背你的价值的思想或举动,你应该通过建议的方法,巧妙地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影响他的决断。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前面的方法,不要直视对方的眼睛而是注视他鼻梁骨上端的T字部位,真诚地劝道:‘你不应该做这些不好的事,因为它会玷污你的心灵,让你感到痛苦不安。’或是说:‘你必须这样做,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初次尝试后并不奏效,你应该反复劝说直到他接受你的建议。
“我们期待看到你的建议发挥作用,你的影响力帮助他逐渐唤醒内心的信念。随着意志的坚定,他将慢慢改变犹豫胆怯的性格,他将在你的鼓舞之下变得更加果断勇敢。”
源赖朝还强调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他介绍了一些治疗疾病的辅助方法。
同时他也提醒我们不要滥用这些疗法,一定要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适度使用。
他说:“如果直截了当地告诉病人或者强迫病人相信,他所谓的身体疾病其实只是心理作用的结果,不但达不到治愈的效果,反而对治疗不利。
“最好的方法是同情病人的处境和痛苦感受,向他灌输病情正在一天天好转的消息,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直到确信自己痊愈。
“为了让病人坚定康复的信念,除了这个方法以外,我们也要通过安慰和思想鼓励等一系列的手段,帮助病人一点点恢复健康。起初他可能只是相信自己有痊愈的可能性,然后或许感到治愈的希望很大,接着他就坚定了康复的信念,最后他就真的完全恢复了健康。”
在结束心理影响的话题前,我想引用源赖朝曾经说过的话:
“影响力,”他说,“是‘意志转换’的代名词。在某些情况下心灵‘创造’出一种与固有思维截然不同的意念。一类性格软弱、心智不健全的人,意志和精神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的心灵如同干涸的荒漠需要影响力的雨露滋养;另一类人消极悲观、品行恶劣、素质低下,很容易被环境和周遭所左右,他们都是我们能够用施加正面积极的影响去改变的对象。
“当正邪两股均衡的力量在人们心中交汇时,人们更容易接纳邪恶力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为很多平凡的心灵注入更多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帮助培养和完善他们不具备的道德和品质。
“那些悲观消极、品行恶劣的人往往在邪恶力量的驱使下,把精力耗费在纵欲享乐上,谋取眼前短暂的快乐。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放纵生活的危害,也缺乏改过自新的动力,并可悲地沦为内心邪恶势力的奴隶。
“只有大彻大悟的精神导师才能实现净化人类心灵的宏伟目标,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爱和真理,可以帮助人们改正欺骗、虚伪、消极悲观的思想和行为。
“言行不一的人往往不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因此也很难让人信服,对人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要发挥影响力,我们必须严于律己,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因为任何一处细节、一个举动、一句话语其实都是我们内在的流露。”
我们惊讶地发现源赖朝的很多思想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不谋而合,下面的教导就很好地印证了现代心理学的某些原理。
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拥有渴望影响他人的精神。而只有拥有这种精神,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从心出发,让别人对我们产生信心,这样才能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影响。所以,有时候与其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思想,倒不如让思想的力量一点点渗透他们的生活,直到他们完全接纳我们的观点。这就是表面附和与内心认同之间的差别,我们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
它们的区别在于,如果一个人认同某种思想,他将会应用我们在前面一章中列举的方法,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别人,希望影响和改变他们,他就可能成为极富影响力的精神导师;如果一个人强行接受某种思想,他将丧失理智,沦为思想的奴隶,并在别人的意识强迫下行事。
认同某种思想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他可以受到这种思想氛围的感染,然后经过讨论、推理论证甚至质疑的阶段后作出最终判断,并逐渐从理性上接受这样的思想。
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的思想不可能具有影响力。
只有当我们自己对某种思想深信不疑时,我们才能用打动人心的语言去传播这样的理念,并让听我们说话的人也接受这样的观点。因此,信念能够成就一个人的影响力。
比如,所有的传教士在开始传教前都接受过信仰的洗礼,让他们坚信自己将承担起宣扬真理和福音的使命。真正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传教士对自己宣讲的一切满怀信心,毫不怀疑。他们在演讲时所传递出的信仰的虔诚和精神的感召,能够深深地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让人们甘愿接受影响和改变。与单纯的宗教热情相比,信念的感染力要强大无数倍。
他们通过至情至真的传教,把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天生善于思考的意志坚定者而不是宗教狂热者的心田上,并逐渐萌芽生长,然后再对人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虔诚的信徒和宗教狂热者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就好像两个在森林里砍到数量相等的木柴的人。当他们回到家后,点火取暖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其中的一个人让炉火熊熊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看到火炉里的木头快要燃尽,火焰渐渐黯淡时,他会继续往里面添一把柴火,让炉火继续热腾腾地燃烧。他一边欣赏着明亮的火光,一边享受着炉火的温暖舒适。
可是他很快就燃尽了所有的木柴,红彤彤的炉火逐渐熄灭,变成硬邦邦、冷冰冰的灰炭,最后化为一堆盖在壁炉底的灰烬。
他只得出门寻找新的木柴。当他路过朋友的小屋时惊奇地发现袅袅炊烟升腾。朋友的那堆木柴只用去了很少的部分,还剩下一大堆码放在房屋门口。
他走进朋友的房间,炉火的温度虽然不高,可是他全身立刻充满了温暖。他发现壁炉里用炭灰掩盖的木材在缓缓地燃烧,徐徐释放出温暖。人们围站在壁炉四周,活动着双臂,不时跺跺脚来回走走,脸上洋溢着温暖的快乐!
所以,如果将一种思想缓缓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会立即带来巨大的转变,可是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最终能够一点点接受这样的观点和真理。其实,要对一个人施加影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我们掌握发挥影响力的有效方法。我们向那些我们认为能够接受真理、容易被影响和改变的人施加影响,逐渐向他们传播真理。当他们真正接受这些真理后,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去传播这样的理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