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最少的付出,最多的收获
第一个关键词叫最大化。什么是最大化?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把阿基米德的话运用到商业模式上来说,就是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多的收获。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考虑最大化的原则。
麦当劳变成24小时经营之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多了8个小时的运营时间。对麦当劳来说,这8个小时它有额外增加租金的成本吗?没有!所以让同样一份租金的效益达到了最大化。前面我们提到的钻石能量水的案例,他不用大量的人员,因此用工成本非常低,可以说在人员使用上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企业家的最高追求是价值的最大化。
系统化是用更少获得更多的最佳途径,完善的系统决定于三件事:标准化、科技化与人性化。公司与团队的所有工作流程都要建立标准化的程序,以方便复制与培训;要运用科技化的工具以创造更高的效率与效能;而当程序标准化,工具科技化之后,更需要人性化的操作与用心的投入,才能让系统发挥从优秀到卓越的影响力!这也正是麦当劳如何超越中国的肉夹馍,在全球各地都能大量开店的原因!
企业价值-投资在今天,成就在明天,收获在后天
第二个关键词叫做企业价值。老板注重的是企业的价值,员工关注的或者高管关注的是企业的绩效。这有什么差别呢?
关注企业价值才能持续获利
有两个老板,一个叫左老板,一个叫右老板,两个人是同行,互为竞争对手。这两个老板的公司去年的营业额都是1000万元,但同时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市场就这么大,营业额很难再提高了,除非改变企业的价值追求,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但是要把商业模式规划好,首先要投400万元来改善整个企业的运营现状。
左老板说我不投这400万元,因为我满足现状。我去年有1000万元的营业额,看起来还挺不错。而右老板则投了400万元放在提升企业价值上,那么他的账上金额今年还剩下600万元。
左老板去年的营业额是1000万元,那么明年呢?左老板明年的营业额最多能做多少?1000万元?
错!左老板去年能做1000万元,是因为他的竞争对手跟他一样,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他们可以各自分到1000万元的市场。今年能做到1000万元,是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正在做出改变,往企业价值上投入,竞争力还没体现出来。而明年,左老板最多只能做到600万元,右老板则会做到1400万元,左老板不见的400万元都跑到右老板那里去了。再过一年,左老板最多只能做到200万元,右老板则会做到1800万元。因为右老板投在企业价值上的每一分钱,都由左老板帮他买单。
这就是关注企业价值和只重视眼前绩效的区别。
什么是老板?老板懂得投资在今天,成就在明天,收获在后天。老板懂得今天的账面上是负的,明天是平的,后天是正的。老板懂得今天投资别人,明天帮别人赚钱,到了后天别人回过头来就会帮老板赚钱。这才是真正的老板,也是注重并且投资企业价值之后一定会有的回报!
企业利益相关者-智慧要分享,利益要分配,责任要分担
第三个关键词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可以遇到的人,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家就是老板,当然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此外,投资者、高管、员工、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同行、负责物流的人员、提供无形资产智能产权的人、企业所在的社区、企业所处的社会、企业所在的国家……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
可是很多老板遇到的问题是,一旦挣了钱,只记得最大利益相关者是自己,忘记给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分钱了。所以老板有三分天下的说法。哪三分?第一个叫分享,第二个叫分配,第三个叫分担。智慧要分享,利益要分配,责任要分担。
如果我在这个商业平台上,老板愿意教我,彼此的智慧可以交流,伙伴们可以共同成长,那么我会更用心地工作,这个商业平台会越来越好,这个商业模式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如果在一个商业平台上,利益不是被少数人集中,而是大家都可以获得,普遍公平地分配,那么大家愿不愿意留下来一起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呢?肯定愿意。如果在这个商业平台上,有人愿意帮我扛责任,我怎么可能不愿意愿留下来呢?分担就不孤单。为什么很多人到最后不愿意留下来?原因是觉得好像被孤立在圈子之外了。所以老板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照顾好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享、分配与分担。
在海峡两岸都享有盛名的王品集团,旗下拥有王品台塑牛排等多个品牌,已经上市,并且造就了200多个千万富翁,在台湾的股价比郭台铭的鸿海集团还高4倍,主要就来自于集团领导人戴胜益先生的分享与分配哲学,公司拥有完整而公开的利益分配与激励系统,每个员工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的奉献与收入,可以得到多少相应的回报,也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成长与提升,自然,员工就更有积极工作的信心了!
君悦酒店为员工建五星级俱乐部
着名的君悦酒店就尽量与员工分享,成立了一个内部俱乐部,不是一般顾客的俱乐部,而是专属员工的俱乐部。里面的设备跟五星级收费的专为有钱人设置的俱乐部完全一样。君悦为什么这么做?
理由很简单,在酒店里,员工每天都在服务别人,每天都在为别人忙活,很多人一天到晚都在受气,受气的员工心里会不会比较郁闷?看看自己忙活到半夜,还在为酒店里的客人服务,自己家里的衣服却没有人洗,没有时间约会、看电影,即便不受客人的气,自己心里也会有气。君悦深刻了解员工的需要,就为他们专门建了一个俱乐部。
当在工作间隙,你可以去喝咖啡,在家里没时间洗衣服,你可以拿到这里来,俱乐部帮你洗,洗完后就收一般洗衣店的费用,却享受到了五星级酒店的服务。你没有时间订电影票,俱乐部帮你订。每个员工都享受到像他们的顾客所能享受到的服务,因此君悦的效益特别好,挣了很多的钱。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利益的相关者,企业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们就为企业创造利润,实现创收。
不仅仅是员工,每一个跟企业相关的人都能创造营收,甚至是产品也能创收,比如美国乐事薯片。有时候做广告,你买了一盒薯片后,回家拆开后,发现里面有张纸,拿着这张纸,你可以到肯德基换一杯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和乐事薯片是同一家公司生产的,这就是靠自己的产品为自己创造价值,产品卖出去的时候,这个产品还帮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比如说,有人拿着那张纸去肯德基兑换百事可乐,随之而来的是什么?是顺便买炸鸡汉堡和肯德基的其他食品。所以产品也是企业利益的相关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企业不仅仅让企业利益相关者为自己创造价值,实现利润,还需要通过角色的转换让企业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系更为紧密。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有自己的客户群,也就是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而一些大公司则有大股东,消费者和公司股东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消费者股东”的说法?
比如说,到了年底,你可能会收到上岛咖啡给你写的信,上面写着某某股东收。你会很奇怪:我怎么成了上岛咖啡的股东呢?你打开信之后,上面写着:
亲爱的股东:
您好!
非常感谢您一年来对上岛的投资。您这一年来对上岛的投资总额是3756元(为什么?这是根据电脑里面的记录,你去年一年在全国的上岛咖啡一共消费了3756元),今年公司的运营不错,因此公司决定对股东给予10%的红利分配(信里附上一个密码,用这个密码可以登录上岛的网站,然后这笔钱就会直接打到你的会员卡里,你的会员卡里会多出375.6元,即10%的股东红利)。非常感谢股东的支持,并且邀请您尽情地到我们店里享受红利。
这笔钱当然只能在上岛咖啡店里使用。
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个跟送消费券、打折券不是一回事吗?事实上就是一回事。但是仅仅换了一种说法,让我们感觉就是不一样,那么结果就不一样。我们感觉成了上岛的股东,以后会更频繁地光顾上岛,甚至在和朋友聚会、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都会为上岛咖啡主动美言几句。这不是开玩笑,不要小看这种称呼的改变,角色的转变。企业让客户的感觉更好,就是为客户创造了价值,那么客户就会为企业创造利润。
提供服务-服务越多,收获越多
第四个关键词叫提供服务。如果你可以为越多的人提供服务,那么就可以为自己创造越多的财富。
苹果公司的手机iPhone,它已经被下载了超过100亿次的软件,包含了各种应用软件以及游戏软件。在iPhone的商业游戏规则当中,刚开始下载这些东西时,都是免费的,它先给你玩。当你参与进去后,你觉得这个东西不错,那么软件会不会升级,会不会更新?答案是会。当软件升级更新的时候,要不要钱? 毫无疑问,肯定会要钱。先免费为你服务,然后再来创造价值和收益,这就是服务最多数人的力量。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当中,要把目前占中国43%的服务业提高到50%,以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来说,7%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但我们即使提升到了50%,跟全球先进国家70%~80%的服务业比例来说,仍然是落后的。所以提升服务业在行业中的比重是我国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平台上,如何对越多的人提供服务,就能收获更多的企业价值。
以中国2011年在美国市场上市的多家公司为例,包含优酷、当当网以及人人网,没有一家不是拥有最庞大的会员基础,也都是以大量的免费服务去服务最大多数的人。建立起最庞大的会员数据库之后,自然就有创利机会以及赢利模式,可以在后面创造更多的广告以及增值服务来增加企业的收入!
歌星赚得多还是经纪人赚得多
很多歌星在舞台上光鲜照人,他们好像很能赚钱,那么是歌星赚得多还是他们的经纪人赚得多呢?
我们都知道,王菲很能挣钱,一场演唱会就能收入几千万元。王菲的经纪人叫邱黎宽,你觉得邱黎宽能赚钱还是王菲能赚钱?
如果邱黎宽手里的歌星只有王菲一个人,那么就是王菲能赚钱。因为王菲拿收入的七成,邱黎宽拿三成,在王菲出名更大以后,大概王菲拿八成,邱黎宽拿两成。
可是邱黎宽手里不只有一个艺人,她为更多的艺人服务,包装他们,推广他们。她从每个艺人身上平均拿走三成,如果手下有10个艺人,那么就是拿了300%,而每个艺人只拿到70%,当然是邱黎宽能赚钱。
而且不要忘记一个事实,那些拿70%的歌星,在台上唱唱跳跳,比较辛苦,而且狗仔队还到处追踪他们,让他们不得安宁,可是邱黎宽她是谁?在街上走来走去都没人知道,但是她才是真正有钱的老板。这就是为越多的人服务,就为自己创造越多的财富。
交易结构-决定商业模式的价值
最后一个关键词叫做交易结构。我们说整个企业利益相关者在这盘游戏当中一起来玩游戏,整个游戏的关键就是要让企业商业模式的价值最大化。如何判断这个商业模式好,还是那个商业模式好,就决定于哪个商业模式的价值大。商业模式的价值由两件事决定:一个叫做交易价值,一个叫做交易成本。
很多老板很可爱,说我们公司今年营业额有2亿元,其中1.8亿是我这个老板挣回来的。这样的老板真是太辛苦了,因为这个交易成本太大了,交易风险太高了。如果万一这个老板发生意外,躺在医院3个月,那么公司营业额的5000万就没有了。这个老板用全世界最贵的交易成本在做这个业务。这个老板没有去造船,没有去培养官兵,反而自己去当官兵了。
再比如说,有两家公司到了年底纯利润各比去年多赚了10%,表面上两个老板一样高兴,其实其中一个老板心里很不高兴,因为这个老板用的是10%的银行利息,比另一个老板多付出一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同样的10%。这就是说,他的成本比别人贵一倍。很多老板并没有真的去算过自己的交易成本,他们以为交易价值很大,自己就是赚钱了,其实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
真正好的商业模式,要创造最大的商业模式价值,而交易价值的最大化,以及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才能创造出最大的商业模式价值。
陈佩斯、赵本山、冯小刚谁最赚钱
今天不代表明天,更不代表后天,所以我们只是以现阶段来讨论三人的商业模式。我们就拿这三位全国知名人物来对比一下吧。一位叫陈佩斯,一位是赵本山赵大叔,还有一位则是冯小刚导演。大家思考一下,这三个人谁比较会赚钱,为什么?他们谁的交易成本最低,交易价值最大?
就目前来说,最会赚钱的是冯小刚,未来有机会的是赵本山,如果陈佩斯做对了,未来最会赚钱的就是他。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说真正的财富是由商业模式决定的。陈佩斯现在所采取的商业模式跟全中国很多的企业家所采取的商业模式是一样的。陈佩斯是怎么做的呢?陈佩斯以前是一个小品演员,干得不错,自己出来走穴一次,就能挣十几万元,自己赚自己花挺快意。后来为了理想跑去搞舞台剧、搞话剧,一整场演出酬劳才十几万元。导演分钱,演员分钱,助理分钱,场务分钱,道具要花钱,舞台要花钱……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十几万元的收益,你分一点,他分一点,最后搞不好还要赔钱。这就是产销一条龙,从头忙到尾。陈佩斯几年前在接受电视台记者访问的时候说,我现在开的车子是桑塔纳2000,基本上可以进汽车博物馆,身上穿的毛衣是十年前买的,不敢去高档餐厅吃饭。他生活得非常辛苦,其实他本来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很能挣钱的演员。中国有很多人干销售,干得不错,就自己开一个公司当老板,可是当他们做了老板之后,才发现老板的钱要分给很多人。有很多老板自己单干,干得还不错,一旦带领一伙人一起干,就很可能赔钱。所以说做企业其实很辛苦。
我们再看一下本山大叔。本山大叔的东北二人转很不错,只不过在中国中部、华东或者南部,接受东北二人转成为常态性表演的人比较少。刘老根大舞台在北方挺挣钱的,可是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几乎看不到刘老根大舞台。所以我们的本山大叔还面临着挑战,那就是东北二人转地域性太强,普遍性不足。不过我们相信本山大叔正在调整策略,比如他的很多系列小品,他的电影《大笑江湖》等,都正向冯小刚模式靠拢。
冯小刚导演用的什么商业模式呢?冯导一年只做一件事-拍贺岁片。他就做这件事,一直做下去,积累起来的就是企业价值。冯导前几年贺岁片的收入是多少呢?《甲方乙方》票房收入3600万元,《不见不散》票房收入4000万元,《没完没了》票房收入3000万元,《大腕》票房收入3800万元,《手机》票房收入5000万元,《天下无贼》票房收入1.25亿元,《夜宴》1.3亿元,《集结号》票房收入2.6亿元。而现在冯导随便拍一部电影,票房收入比前七年票房收入的总和还要多。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如果冯导不是投了七年的时间,一步一步修正、改善、提升了企业的价值,那么就没有办法达到今天的成就。所以企业价值是需要积累的。
这三个人的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陈佩斯的商业模式用10个字可以概括:产销一条龙,从头忙到尾。啥都是自己干,卖票、训练演员、演出、道具、舞台,啥都要操心,忙到最后可能还没赚到钱。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交易环节要少,赢利点要多;而陈佩斯则恰好相反,交易环节一大堆,但赢利点却只有门票收入一项,自然做得很辛苦!我们的本山大叔的商业模式则是:到处是朋友,收益他独享。在这个平台当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师傅带徒弟出来了,因为师傅在徒弟身上投资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当挣钱的时候,师傅在很长时间内都多留一点钱,这很正常。就像张惠妹一样,张惠妹出道前五年,大家看她光鲜亮丽,每张唱片都卖到百万张以上,但其实个人收入很低。因为唱片公司觉得前面投资给张惠妹这么多钱,让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全亚洲知名的人物。然而当张惠妹五年合约到期的时候,她还会留在这个公司吗?不会。这个公司培养了她,让她出了名,但也从她身上挣了大把的钱。所以如何处理利益分配,如何合理地让员工享受到公司的收益,是任何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的问题。
冯小刚的商业模式也是10个字:成本变收益,处处是利润。本来应该花出去的钱,却变成赚回来的钱。比如在《非诚勿扰》里面,舒淇跟葛优去的一个地方-日本的北海道,白天葛优去教堂忏悔,晚上去了四姐妹喝酒,后来舒淇去跳海,最后两人坐了邮轮回来了。在这部电影中,冯导要去四姐妹拍电影,因为冯导来拍电影,所以四姐妹要停止营业,因为停止营业,所以会造成损失。按照以前经营的思路,四姐妹要跟冯小刚索要赔款,但实际上是四姐妹给冯小刚钱。葛优和舒淇坐海南航空的航班去北海道,是海南航空给他们钱。在《非诚勿扰》里有一堆人给冯小刚钱。《非诚勿扰》放映之后,中国人出国旅游,去北海道的人最多,去教堂忏悔,去四姐妹喝酒,去舒淇跳海的地方看看。在《非诚勿扰2》中,同样的套路再来一次,只剩下两个城市,一个叫三亚,一个叫北京。因为这两个地方给了冯小刚最多的支持。在电影里又是海南航空免费提供的私人飞机,葛优跟舒淇要去试婚,住在3号别墅,3号别墅从此身价暴涨,被称为3号蜜月房。冯小刚非但没有给这家酒店钱,反而这家酒店的开发商给冯小刚钱,免费让葛优和舒淇住。他们住的那个房间,在2010年“五一”期间房价是1450元,装修完毕之后是2250元,冯导拍完戏后是6750元,现在9999元都住不上。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些人因为冯小刚全都挣钱了。
我们前面讨论过,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家为了最大化的企业价值而构建的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的交易结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要改变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这句话什么意思?顾客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化会不会改变?当然会。比如说最早开餐厅的,目的是要让顾客吃饱,后来开餐厅是要让顾客吃好,以后开餐厅则要让顾客吃得营养健康、吃得少,所以要改变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第二,改变满足顾客需求的人。以前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干的,现在发现,我们亲力亲为的成本比较高,有些东西找别人和我们一起干,反而会降低成本。比如,中国与印度的竞争中,就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我们的钱几乎都是用劳动力赚回来的,而印度人的钱大多是坐在空调办公室里面,用第三方外包的方法赚回来的。
我们要去了解怎么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因为顾客的需求正在改变,不可能跟原来一模一样,所以才会有以前吃饱后来吃好以后可能要吃少的说法,一步一步调整。当顾客在改变,而你的经营思路没却有改变,那么企业是发展不下去的。比如说一个美国人,买了一个手机之后,发现手机有问题,就按照说明书上面的免付费电话打了过去。这个在美国的美国人不知道那个电话已经被自动转接到印度去,一个印度人接到了这个电话,用非常流利的英语回答了那个美国人所问的一切问题。美国人依然不知道是一个在印度的印度人回答了他的问题,放下电话之后,还不知道他已经去印度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这就是第三方外包呼叫服务中心。
北京中关村有一家公司,它的工作已经能做到跟印度的公司一样厉害。传统的做法,美国的工厂到了晚上不上班,派一个警卫站在门口。到了半夜两点这个警卫打瞌睡,半夜三点快睡着了,半夜四点已经打呼噜了。如果派这样的警卫在门口站岗,那么小偷潜进来,他也不知道。但是美国的晚上是我们北京的白天,所以我们北京中关村的那家公司就有人精神抖擞地在星巴克、85度C咖啡面包店、上岛咖啡等咖啡美食的陪伴下,坐在电脑面前,用监视器看着美国的工厂,每个角落都能看得到。那个在美国的警卫,如果晚上有小偷来了,他唯一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按警铃。但很多时候,他都睡着了,怎么按呢?我们在北京的人一看有人进来了,就按警铃,美国工厂的警铃一样会响,警察一样会来。这就是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以及满足顾客需求的人都改变了,让双方都能轻松地创造价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