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理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月经前后或行经时,以下腹及腰部疼痛为主的一种病症。导致本病的原因可有气滞、血瘀、寒凝、气虚等不同。经前下腹痛,痛连胁肋,或兼见乳胀者,多因气滞所致。经前或月经刚来时,少腹刺痛拒按,经色紫暗,或有瘀块者,多因血瘀所致。下腹冷痛或绞痛,热熨则痛减。经行不畅,色暗滞者,多因寒凝所致。行经过后腹部及腰部绵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而稀等,多因气虚所致。治疗原则以行气、活血、温经、益气为主。
治疗痛经的药酒
当归元胡酒
【配方】当归、元胡、制没药、红花各15克,白酒1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共捣碎,白夏布包,用酒浸泡于净器中,1周后即可取用。每日早、晚各空腹温饮1杯。
【功效】适用于月经欲来、腹中胀痛。
山楂酒
【配方】干山楂片500克,60度白酒300毫升。
【制法与服法】把干山楂片洗净、去核,放入500克装的细口瓶内约半再添加白酒至瓶满,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1周后可饮用。每次10~20毫升,边用边添加白酒(约200毫升)。
【功效】活血,舒筋。可治劳动过力身痛疲倦和妇女痛经等症。
调经酒
【配方】当归、川芎、吴茱萸各120克,炒白芍、白茯苓、陈皮,元胡、丹皮各90克,熟地、醋香附各180克,小茴香、砂仁各60克,烧酒15升,黄酒10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用绢袋盛之,浸人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1.5小时后,放凉,再浸数日即可饮用。适量饮用,每天2次。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夹有寒邪所致的经行腹胀疼痛、经血量少、色暗有块以及月经不调等症。
牛膝参归酒
【配方】牛膝30克,党参、当归、香附各15克,红花、肉桂各9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切碎,浸入酒中,容器密封7天即成。
早、晚各服1次,早5~10毫升,晚10~20毫升,服至月经来潮为止。如果身体强壮,能够耐受,也可适度增饮20~30毫升,有利于缩短疗程。
【功效】适用于妇女闭经。
红花酒
【配方】红花60克,白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一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封好袋口,放入酒坛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成。日服1~2次,每次服20~30毫升。
【功效】养血活血,散瘀止痛,通经。适用于妇女血瘀性痛经等。
毛鸡药酒
【配方】干毛鸡160克(或鲜毛鸡320克,均除去毛和内脏),当归160克,川芎160克,白芷160克,红花160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千年健160克,茯苓20克,白酒17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9味,干毛鸡用蒸汽蒸15分钟,放冷,用白酒适量浸泡25天后与当归等8味同置容器中,加白酒密封浸泡45~55天,滤过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15~30毫升。
【功效】温经祛风,活血化瘀。适用于产后眩晕、痛经、四肢酸痛无力等。
地血香酒
【配方】地血香根100克,歪叶子兰50克,胡椒3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3味洗净切碎,人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去药袋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10毫升。
【功效】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适用于痛经。
香附子酒
【配方】香附子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香附子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摇动1次,浸泡10天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20毫升。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宽中和胃。适用于肝郁胁痛、经期腹痛、脘腹胀痛等。
凤仙酒
【配方】白凤仙花120克,黑豆6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成。月经来潮前7天,每日早、晚口服20毫升。
【功效】和血调经。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
调经酒
【配方】当归、吴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茯苓、陈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各36克,小茴香(盐炒)、砂仁各12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捣碎,装入绢布袋里,与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后放进锅内隔水煮2小时,静置24小时便可服用。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20毫升。
【功效】活血调经,开郁行气。适用于月经不调、腹内疼痛或小腹内有结块,伴有胀、满、痛等症。
玫瑰山楂酒
【配方】玫瑰花15克,山楂60克,黄酒500毫升,红糖20克,冰糖10克。
【制法与服法】山楂切片,同玫瑰花、红糖、冰糖共入黄酒瓶中,加盖密封,浸泡7日后即成。行经前3日起,每晚临睡前服15毫升。
【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治疗痛经的药膳
乌鸡汤
【配方】雄乌骨鸡400克,陈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草果2枚,葱、醋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鸡切块,与上述各味同煮,文火炖烂。每日2次,吃肉,喝汤。
【功效】温中健胃,补益气血。适用于妇女痛经之属于气血双亏偏于虚寒者。
姜枣花椒汤
【配方】生姜24克,大枣30克,花椒9克。
【制法与服法】将生姜、大枣洗净,姜切薄片,同花椒一起置锅内加适量水,以小火煎成1碗汤汁即成。每日2次。
【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寒性痛经。
山楂葵子汤
【配方】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
【制法与服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置火上炖为汤即成。饮服,每日2次,于行经前2~3日服用效果更好。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虚型痛经。
吴茱萸粥
【配方】吴茱萸2克,粳米50克,生姜2片,葱白2茎。
【制法与服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萸及生姜、葱白,同焖为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
【功效】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型痛经及脘腹冷痛、呕逆吐酸。
当归粥
【配方】当归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先将当归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红糖共煮成粥。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1~2次,温热服。
【功效】行气养血,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益母草茶
【配方】益母草(干品)15克,绿茶1克。
【制法与服法】将益母草、绿茶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可饮。痛经时代茶饮用。
【功效】活血调经,降压利水,兴奋神经。适用于原发性痛经。
姜艾薏苡仁粥
【配方】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
【制法与服法】先将干姜、艾叶煎水取汁,然后加入洗净的薏苡仁煮粥。每日2次,温热食。
【功效】温经化瘀,散寒除湿。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症见经前或行经期少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暗有块、恶寒肢冷、大便溏泻、苔白腻、脉沉紧。
桂浆粥
【配方】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粳米加水适量,煮沸后,调入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1~2克调入粥内同煮。每日2次,3~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性痛经以及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等。
玉簪花粥
【配方】玉簪花12~15克,红花6~12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玉簪花、红花煎取浓汁去渣,粳米加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药汁及红糖,同煮为粥。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1~2次,温热服。
【功效】活血行瘀,养血育阴。适用于气血瘀阻之痛经、月经不调症。
痛经茶
【配方】香附、乌药、延胡各10克,肉桂3克。
【制法与服法】上药共研碎末后,以沸水冲泡为茶。每日1剂,连服3~5天。
【功效】温经理气,止痛。适用于青年女性月经前或经行时少腹部隐痛、时有胀满感,或时感少腹冷、得热则舒等症。
生姜红糖饮
【配方】生姜3片,红糖100克。
【制法与服法】生姜加水适量,入锅中略煮,再加红糖即成。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方】羊肉250克,生姜60克,当归15克,料酒、葱白、精盐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羊肉切片,用素油炒,加水1000毫升,并加当归、生姜、料酒、葱白和精盐,炖至羊肉熟烂即成。充药,吃肉喝汤。食后避风。
【功效】适用于肝肾亏虚型痛经。
橘饼木耳胡椒汤
【配方】橘饼3个,黑木耳15克,白胡椒1克。
【制法与服法】将橘饼、黑木耳、白胡椒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煎至水沸,再煎2分钟即成。每日1剂,连用7~10日。
【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山楂鲜姜红糖汤
【配方】焦山楂15克,鲜姜15克,红糖15克。
【制法与服法】将焦山楂洗净切片,同鲜姜共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煎汤后,加入红糖即可。每日1次,连用7~10日。
【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玫瑰月季茶
【配方】玫瑰花5克,月季花5克。
【制法与服法】将玫瑰花和月季花共入保暖杯中,加入开水冲泡即成。代茶饮,经常饮用。
【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山楂葵花子汤
【配方】山楂50克,葵花子仁50克,红糖100克。
【制法与服法】将山楂和葵花子仁加水适量,置火上炖30分钟后,加红糖搅匀即成。饮服,每日2次,于行经前2~3日服用效果更好。
【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黑豆煮鸡蛋
【配方】黑豆60克,鸡蛋2个,米酒12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黑豆、鸡蛋洗净放锅中,加适量水,用小火煮,鸡蛋熟后取出去壳,放入锅中,再煮一会儿即成。吃蛋,喝汤,服时加米酒,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肝肾亏虚型痛经。
生姜红枣花椒汤
【配方】生姜24克,红枣30克,花椒9克。
【制法与服法】将生姜、红枣洗净,姜切薄片,同花椒一起置锅内,加适量水,以小火煎成1碗汤汁即成。热服,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槟榔橘皮莱菔子汤
【配方】槟榔10克,炒莱菔子10克,橘皮1块,白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槟榔打碎,莱菔子用纱布包好,同橘皮共入锅中,加水煮沸去渣。温时代茶饮,饮时放入白糖。
【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产后体虚发病机理孕妇产后体力消耗过多,则表现为气血亏虚的症状,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淡白等,即为产后体虚。故食疗应多用一些补益气血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产后进补时宜少量多餐,否则反而容易损伤脾胃,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
治疗产后体虚的药酒
灵芝桂圆酒
【配方】灵芝100克,桂圆肉50克,黄精(制)100克,党参50克,枸杞子50克,黄芪(蜜炙)50克,制何首乌100克,山药25克,当归50克,熟地黄50克,茯苓25克,陈皮25克,红枣25克,白酒7000毫升,冰糖70克。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13味粉碎成细粉,用白酒作溶剂,进行渗滤,收集滤液,加入冰糖70克使溶解,再加白酒调整总量至7000毫升,静置,滤过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15~25毫升。凡感冒发热、喉痛、眼赤、阴虚火旺者忌服。邪实体壮者慎用。此药酒有成品出售。
【功效】滋补强壮,温补气血,健脾益肺,保肝保肾。适用于身体虚弱、产后虚弱、贫血、须发早白等。
糯米甜酒
【配方】糯米4000克,冰糖500克,米酒2000毫升,甜酒粉适量。
【制法与服法】先将糯米淘后,置盆中加水适量,在锅中蒸饭,刚熟时取出摊开降温。当降至手触糯米饭感到温手时即可均匀地撒上甜酒粉,然后装入容器中,密封,保温24~48小时,加入米酒和冰糖,再次密封,次日便成。日服1次,每次服50~100毫升。
【功效】温中益气,补气养颜。用于产后虚弱不华、自汗,或平素体质虚弱、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少气乏力、中虚胃痛、便溏等症。
五加皮酒方
【配方】五加皮、枸杞子各200克,干地黄、丹参各60克,杜仲500克,干姜90克,天门冬120克,蛇床子100克,白酒4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8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50毫升,渐加至100毫升,日服2次。不善饮酒者可对冷开水冲服。
【功效】益肾壮腰,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经散寒。适用于产后癖瘦、玉门冷。
山莲藕酒
【配方】山莲藕60~100克,白酒500~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功效】润肺滋肾,舒筋活络。适用于妇女产后血虚及跌打损伤、腰腿痛。
杜仲酒
【配方】杜仲(炙微黄)60克,桂心、丹参、当归、川芎、牛膝、桑寄生、制附子、熟地黄各30克,川椒15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0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毫升,日服2~3次。
【功效】益肾壮腰,活血通络。适用于产后体虚、腰部疼痛、肢节不利。
治疗产后体虚的药膳
白果莲子乌骨鸡
【配方】白果仁15克,莲子15克,乌骨鸡1只,胡椒3克,食盐少许。
【制法与服法】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将白果仁、莲子、胡椒装入鸡腹内,以线缝合,置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至烂熟,调入食盐即成。佐餐服食,2日内吃完。
【功效】适用于产后体虚。
豆腐猪蹄瓜菇汤
【配方】豆腐500克,香菇30克,丝瓜250克,猪蹄1只,姜丝、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香菇以温水泡后洗净,丝瓜洗净切片,猪蹄剁开。先将猪蹄入锅中,加水适量煮10分钟,再入香菇、姜丝、食盐,慢炖20分钟后下丝瓜和豆腐,炖至熟烂离火,调人味精即成。佐餐服食,1~2日内食完。
【功效】适用于产后体虚。
当归炖羊肉
【配方】精羊肉120克,当15克,生姜5片,精盐少许。
【制法与服法】羊肉洗净后切块,加当归、生姜及水适量,共入沙锅中,煮至肉烂,加盐后即可。分娩后经常佐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产后体虚。
红枣党参炖老母鸡
【配方】老母鸡1只,生姜60克,党参20克,红枣10枚,食盐适量。
【制法与服法】老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加入生姜、党参和红枣,水煮3小时以上,去汤面上的浮油,加盐调味即成。吃肉喝汤,2~3日吃完。
【功效】适用于产后体虚。
龟肉粥
【配方】活乌龟1只,糯米100克,料酒、葱、姜、精盐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龟入开水锅中稍煮捞起,剁开龟甲,除去内脏,切成小块,再洗净,放入锅中,加料酒、葱、姜、精盐和水适量,上火炖烂,除掉姜、葱及龟骨,入糯米共煮成粥,调味即成。供早晚餐服食。
【功效】适用于产后体虚。
益母红枣汤
【配方】红枣60克,益母草30克,红糖60克。
【制法与服法】将红枣、益母草洗净,加水入锅中,旺火煮沸,然后加红糖。分娩后每晚临睡前温服,连服30日。
【功效】适用于产后体虚。
闭经发病机理闭经中医习惯称为“经闭”。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之后至正常绝经之前的任何时间内(除外妊娠及哺乳期),出现月经闭止,并超过3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中医将以上情况也称为“不月”。对妇女身无它病而月经又不按月来潮者,如2个月来1次月经,称“并月”;3个月来J次者,称“居经”或“季经”;1年才来1次者,称“避年”;甚者有终身不行经,或每月届期仅有腰酸感觉而能受孕者,称为“暗经”。以上均不能与经闭同样对待。闭经的主要原因为血虚和血滞2大类。以下介绍治疗经闭的5种药酒,临证宜分清虚实而用之。
治疗闭经的药酒
蚕沙酒
【配方】蚕沙120克,黄酒6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蚕沙炒至半黄,与黄酒共入坛中,密封,隔水煮1小时即成。日服1次,每次服30~60毫升。
【功效】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适用于妇女月经久闭,或风湿性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等。
牛膝参归酒
【配方】牛膝60克,党参60克,当归30克,香附30克,红花18克,肉桂18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6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10毫升。凡心脏病患者及白带过多者慎用。
【功效】疏肝理气,温经活血。适用于妇女闭经,出现小腹胀痛或冷痛、面色黯、腰酸痛等症。
女贞根酒
【配方】女贞根250克,女儿茶根120克,红藤12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3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天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10毫升。
【功效】理气止痛。适用于妇女闭经、咳嗽等。
五龙根酒
【配方】五龙根2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五龙根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天后去渣即成。日服1次,每次服10毫升。
【功效】祛风湿,壮筋骨,祛瘀消肿。适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妇人经闭、带下、乳少等。
当归桃仁酒
【配方】当归100克,桃仁100克,黄酒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先将当归切碎,桃仁去皮捣烂,置容器中,密封,蒸15分钟,倒出晒干。以上2味入布袋,置黄酒中浸泡7天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30毫升。
【功效】适用于经闭症瘕、瘀血肿痛、血燥便秘、跌打损伤等。
治疗闭经的药膳
鳖甲炖鸽肉
【配方】鳖甲30克,鸽子1只,米酒少许,油、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鸽子宰杀,去毛及内脏。把鳖甲打碎放入鸽子腹腔内,加清水、米酒适量,置瓦盅内隔水炖熟,加油、盐、味精调味即可。
吃鸽肉喝汤。
【功效】滋肾益气,散结通经。适用于因身体虚弱引起的闭经。
牛膝炖猪蹄
【配方】川牛膝15克,猪蹄1~2只,黄酒50~1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猪蹄刮净毛,翻开切成数小块,与牛膝一起放入大炖盅内,加水500毫升,隔水炖至猪蹄熟烂,去牛膝,加黄酒送服。
【功效】活血通经。适用于妇女气滞血瘀型闭经。
川芎煮鸡蛋
【配方】川芎8个,鸡蛋2个,红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川芎、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加红糖调味即成。每日分2次服,每月连服5~7剂。吃蛋饮汤。
【功效】活血行气。适用于气血瘀滞型闭经。
姜丝炒墨鱼
【配方】生姜5~100克,墨鱼(去骨)400克,油、盐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姜丝切细丝,墨鱼洗净切片,放油、盐同炒。每日2次,佐膳。
【功效】补血通经,益脾胃,散风寒。适用于血虚闭经。
天香炉煲猪肉
【配方】天香炉30克,猪瘦肉100克,食盐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猪瘦肉切成块,再与天香炉一起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调味即成。
【功效】适用于血虚闭经。
姜丝炒墨鱼
【配方】生姜50~100克,墨鱼(去骨)400克,油、盐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姜丝切细丝,墨鱼洗净切片,放油、盐同炒。
每日2次,佐膳。
【功效】通经血,益脾胃,散风寒。适用于血虚闭经。
黑豆益母草汤
【配方】黑豆50克,益母草30克,红糖30~50克,米酒2汤匙。
【制法与服法】将益母草洗净,切成寸段,人瓦煲加水500~800毫升,煎沸30分钟以上,去渣留汤。
黑豆淘洗干净,倒入益母草汁中,继续煎煮至黑豆熟烂时,调入红糖和米酒即可。食黑豆饮汤。
【功效】活血,祛瘀,调经。适用于闭经。
墨斗鱼羹
【配方】墨斗鱼300克,桃仁10枚,食盐、油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①将墨斗鱼放入盆内,倒入适量清水。浸泡3~4小时,去其骨和内脏洗净;将桃仁去杂质,洗净,放入锅内;再将洗净的墨斗鱼放入,加适量水上火煮。②先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熟烂时放调料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养血滋阴。可辅治血虚经闭,崩漏带下。
兰花粥
【配方】泽兰30克,粳米50克。
【制法与服法】先煎泽兰,去渣取汁,入粳米煮作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活血,行水,解郁。适用于妇女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小便不利。
糯米鸡内金粥
【配方】鸡内金15克,生山药45克,糯米50克。
【制法与服法】先以文火煮鸡内金1小时后,加糯米及山药再煮。每日分2次服。
【功效】活血通经,健胃消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以及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和小儿疳积等症。
桃花蜂蜜糯米粥
【配方】桃花50克,蜂蜜、白糖各25克,糯米100克。
【制法与服法】糯米洗净下锅,加水1000毫升煮粥,粥将熟时,入桃花、蜂蜜及白糖,稍煮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利水,通便。适用于闭经。
丹参糖茶
【配方】丹参、红糖各60克。
【制法与服法】将丹参同红糖放入锅中以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活血祛瘀,养血调经。适用于闭经,因阴血不足、血脉空虚所致之闭经、血色淡黄、精神疲倦、头晕耳鸣。
茜草茶
【配方】茜草根60克。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以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解郁。适用于闭经,因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所致精神郁闷不乐、烦躁易怒、胸脘胀闷、小腹作胀、两胁胀痛。
红枣木耳老母鸡
【配方】老母鸡1只,红枣10枚,黑木耳30克。
【制法与服法】老母鸡洗净切块,同红枣、黑木耳共入沙锅中,炖至烂熟。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用5~7日。
【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
鸭血豆腐汤
【配方】鸭血块2块,生姜、料酒、葱花、麻油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鸭血块和嫩豆腐先入沸水锅中煮1分钟,取出后切成小块,再放入沙锅中,加生姜、料酒,小火炖40分钟,再撒葱花、淋麻油即成。佐餐服食。
【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
丝瓜内金乌骨鸡
【配方】乌骨鸡肉150克,丝瓜30克,鸡内金9克。
【制法与服法】丝瓜切块,同鸡肉、鸡内金共入锅中,煮汤调味即可。每日1剂,连用7~10剂。
【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
红枣木瓜猪肝汤
【配方】木瓜1个,红枣20枚,猪肝30克。
【制法与服法】将木瓜去皮、核,同红枣、猪肝共入锅中加水煮熟。晚餐时服,每日1次,连用5~7日。
【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
茯苓益母草粥
【配方】茯苓20克,益母草30克,粳米100克。
【制法与服法】将茯苓研细粉备用。益母草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20分钟,滤渣取汁一大碗,再同粳米和茯苓粉共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熬粥即成。早晚分2次服,连用7~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实证闭经。
鸡血藤煮鸡蛋
【配方】鸡血藤30克,鸡蛋2个。
【制法与服法】鸡血藤和鸡蛋主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去壳后再煮片刻,去药渣,取蛋及汁水即成。吃蛋喝汤,每日1次,连服10~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闭经。
黑豆红花汤
【配方】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红花用纱布包好,与黑豆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黑豆酥烂,去红花加糖即可。每日1剂,连用5~7日。
【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
生姜红枣红糖汤
【配方】红枣100克,生姜15克,红糖100克。
【制法与服法】红枣洗净后加水适量,煮至红枣酥烂,加入洗净切片的生姜,再加入红糖即成。吃红枣喝汤。连用7~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
黄芪炖猪肝
【配方】猪肝500克,黄芪60克,葱、姜、花椒、精盐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猪肝洗净切片,加水烧开,放入用纱布包好的黄芪及葱、姜、花椒、精盐,煮至肝熟即成。吃肝喝汤,佐餐服食。
【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
山楂红花益母草汤
【配方】山楂15克,红花6克,益母草6克,红糖30克。
【制法与服法】将山楂洗净,同红花、益母草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加红糖,再煮片刻后即成。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功效】适用于实证闭经。
月经过多发病机理经量超过正常,或经来日子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经血过多,但仍不失1月1次的周期性,概称“月经过多”。本症主要是因血热、冲任受损或气虚不摄血等因素所致。经血深红,质稠浓或有秽臭者,多因血热;月经绵延不断,经色暗淡而质稀薄者,为冲任受损所致;经色淡,量多而伴有气弱懒言、面色淡白者,为气虚所致。以下介绍几种治疗本症的药酒。芍药黄芪酒可用于气虚、冲任受损引起的月经过多;地榆酒可用于血热所致的月经过多。
治疗月经过多的药酒
地榆酒
【配方】地榆62克,甜酒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地榆研成细末,用甜酒煎服。日服2次,每次服10~30毫升。
【功效】清热凉血。适用于月经过多,或过期不止、经色深红、质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等。
十全大补酒
【配方】党参80克,白术(炒)80克,茯苓80克,甘草(蜜炙)40克,当归120克,川芎40克,白芍(炒)80克,熟地黄120克,黄芪(蜜炙)80克,肉桂20克,白酒1720毫升,蔗糖172克。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10味粉碎成粗粉,用白酒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毫升的速度缓缓渗漉,加入蔗糖,搅匀,静置,滤过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15~30毫升。凡外感风寒、风热,阴虚阳亢者不宜服用。此药酒有成品出售。
【功效】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
治疗月经过多的药膳芹菜益母汤【配方】芹菜25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油、盐各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汤,加油、盐调昧。每日分2次食,食蛋,饮汤。
【功效】补血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
荠菜汤
【配方】新鲜带根荠菜500克。
【制法与服法】将上味洗净、切碎,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不必加油、盐等配料),用中火煮沸即可。饮服,每日1次,服500毫升左右。
【功效】利水,止血,明目。适用于月经过多、产后流血、流产出血等症。
当归延胡汤
【配方】当归9克,延胡索5克,生姜2片。
【制法与服法】将上3味一同水煎。连服3剂,每日1剂。
【功效】活血散寒调经。适用于月经后期,兼治闭经。
党参黄芪羊肉汤
【配方】黄芪、党参、当归各25克,羊肉500克,生姜50克。
【制法与服法】将生姜、羊肉洗净切块;药物用布包好,同放沙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炖2小时,去药包,调味服食。月经后,每天1次,连服3~5天。
【功效】补益气血。适用于血虚型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小腹疼痛、面色苍白等。
补中升阳粥
【配方】黄芪30克,人参5~10克,柴胡、升麻各3克,粳米30克,红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先煎黄芪、人参、柴胡、升麻,去渣取药汁,和粳米共煮粥。加红糖调味。分2次,温热服。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不足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神疲倦怠、面色不华、气短心悸、小腹有空坠感、舌质淡、苔薄。
两地槐花粥
【配方】生地、地骨皮、槐花各30克,粳米30~60克。
【制法与服法】将生地、地骨皮、槐花洗净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共煮为粥。每日1次,可连服3~5日。
【功效】清热固经。适用于月经过多、经色深红或紫红、质地黏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四炭止血茶
【配方】乌梅炭、棕榈炭、地榆炭各500克,干姜炭750克。
【制法与服法】先将前3味共研为粗粉,过60目筛;再将干姜炭加水煎沸30分钟,过滤;再加水煎沸20分钟,再过滤,并将药渣压榨取汁与两次滤液合并,浓缩成1:1姜液;加适量黏合剂,拌和上药粉,压制成块状,晒干或烘干备用。每块重9克,相当于生药14克。每日2块,每次1块,开水冲泡2~3次,代茶,饮用。
【功效】凉血止血,温中下气。适用于月经过多、崩漏不止。饮服此茶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黑木耳红枣茶
【配方】黑木耳50克,红枣20枚。
【制法与服法】上2味共煎煮汤服。每日1次,连服之。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止血。适用于身体虚弱、贫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
青蒿丹皮茶
【配方】青蒿、丹皮各6克,茶叶3克,冰糖15克。
【制法与服法】将前3味洗净,加茶叶,置茶杯中,用鲜开水浸泡15~20分钟,加入冰糖令溶即得。不拘量,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月经先期或1月2次、量多、色紫、质地黏稠,或心胸烦热、小便黄赤、白带腥臭、舌质红、苔厚黄、脉数有力。
发病机理赤白带下是指从妇女阴道流出赤白夹杂的黏液,连绵不断的病证。多因肝郁犯脾,湿热下注冲任、带脉所致。以下收载治疗本病的药酒配方,主要是治妇人血伤兼赤白带下,故人酒药物以益气养血为主。
治疗赤白带下的药酒鳖甲酒【配方】鳖甲9克,酒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鳖甲焙黄后研末。备用。日服1次,每次服9克药末,用酒送服。
【功效】补肾滋阴。适用于肾虚带下,多因分娩次数过多或早婚而损伤肾气,带下量多、淋漓不断、腰胀。
龟胶酒
【配方】龟板胶10克,黄酒5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龟板胶用黄酒煮化,即成。每日早晨空腹服1剂,连服5~17天为1个疗程。凡脾胃虚寒、腹胀便溏者忌服。
【功效】滋阴补血,止血止带。适用于妇女赤白带下、淋漓不止等。
芍药黄芪酒【配方】白芍100克,黄芪100克,生地黄100克,艾叶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4味共捣粗碎,人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1000毫升。每日饭前随意饮服。
【功效】调经止带。适用于赤白带下、月经过多等。
龟胶酒
【配方】龟板胶10克,黄酒50毫升。
【制法与服法】用酒将龟板煮化即成。每日1次,每日清晨空腹服1剂,连服5~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补血,止血止带。适用于妇女赤白带下,淋漓不止。
地骨皮杜仲酒
【配方】地骨皮90克,萆(炙)50克,杜仲(炙)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3味捣细,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煮1小时,取出候冷即成。不拘时饮用,常令微醉。
【功效】利湿祛风,补肝益肾。适用于妇女带下、风湿腰痛、小便频数混浊等。
翻白草根酒
【配方】翻白草根15~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翻白草根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1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消肿。适用于流产、下血、崩漏、赤白带下等。
冬瓜子酒
【配方】冬瓜子200克,黄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冬瓜子炒黄压碎,浸于酒中,泡10天。每日2次,每次饮服15~20毫升。
【功效】祛湿利尿,解毒消炎,滋阴补肾。适用于妇女白带、肾虚尿浊。
治疗赤白带下的药膳
石榴皮粥
【配方】石榴皮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先将石榴皮洗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去渣,再人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空腹温热服。
【功效】温肾止带。适用于脾肾虚弱、带下绵绵、腰酸腹痛。
白果莲肉粥【配方】白果6克,莲肉15克,粳米50克,乌骨鸡1只去内脏。
【制法与服法】先将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食肉饮粥,日服2次。
【功效】补肝肾,止带浊。适用于下元虚惫、赤白带下。
山萸肉粥
【配方】山茱萸肉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先将山茱萸洗净,去核,再与粳米同人沙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每日1~2次,3~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敛汗。适用于肝肾不足、带下、遗尿、小便频数等。
白果通淋茶
【配方】白果50克,冬瓜子25克,莲子20克,胡椒粉15克,白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白果去皮心,冬瓜子、莲子去心,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煎煮4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胡椒粉和白糖,搅匀即成。
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补肾,通淋止带。适用于白带、淋浊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