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人间:精进-卷一 调适生命之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难免会有起起落落,

    若能懂得调适,逆境也会成为顺境。

    生命需要调适,尤其是观念的调适最为重要。

    何谓道?

    我们听到释迦牟尼佛,就会觉得是有道者;听到耶稣,也知道是有道者;甚至孔子、孟子、诸大圣贤,都是有道之人。乃至社会上有些人发言、处世有着相当的内容、内涵,就会说:“这后面一定是有道高人给他意见、给他指点。”高人,人人可做,但它不是玄虚、神秘、高不可测,它必须有道。有“道”,就能带上所谓“高人”的智慧。

    什么是“道”呢?以下四点:

    第一,慈悯好学谓之“道”

    “道”在哪里?在于慈悯好学之心。心能好学,会有力量督促自己进步、增上;有慈悯心,会有悲愿促使自己升华、扩大。你能好学慈悯不间断,可能一时之间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功效,经过日积月累,就会把自己打造成有道之人。

    第二,正心善行谓之“道”

    所谓:“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一个人能持守正心,不扬己善,不做害人之事、不说伤人之语,时时自我省察,正心诚意而行善,道便会在你的心中滋长。这样的道德行为,会获得众人的敬重。

    第三,觉己利人谓之“道”

    宋朝大慧普觉禅师说:“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我们每一天中,心里都要挪出一个位置来自我反观、反省,你可以觉悟到:我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应该负什么责任?我怎么样说话与人有利、做事与人有利?如何去帮助别人、服务别人?对社会国家尽心尽力?能如此觉己利人,这就是道的养成。

    第四,升华净化谓之“道”

    一个人如何生活?吃饭,良田万顷,你日食几何?睡觉,华屋千间,夜眠不过八尺,生活中的行住坐卧,真是有限。历史上,明朝于谦“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唐朝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都叫人欣羡不已。假如你也能够把自己人格升华、道德增上、慈悲善心扩大,这就是所谓道。

    所以,人在世间,金银财势不是最富贵,权利名位也非最富有,重要的是有没有“道”。一个有道者,比拥有名利富贵更为人所敬仰。

    何谓“道”,遵循以上四点,就不难体会了。

    路

    你走过路吗?小孩子出生,第一个就要让他学会走路;进入佛学院读书,第一堂课也是教你如何排班走路。可见走路是人生一件重要的功课。路有很多种,火车在铁路上行驶,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飞机航行在天际中,船只运行在海中央。人生有多少宽广大路?有多少崎岖小径?有的人在巷道里,绕来绕去绕不出来;有的人在康庄大道上,却不知道前途目标在哪里。走到好路,走到不好的路,有时候也难以抉择。在此提供四种路作为参考。

    第一,船的路是海洋

    船要走路,走什么路?汪洋就是船的路。多少客船,多少旅人,远渡重洋,行走他乡;多少商船,多少货柜,飘洋渡海,载至远方。有船,海洋给游子带来归情;有船,海洋给商人带来希望。

    第二,灯的路是夜晚

    我们点的灯也有路,灯的路是在哪里?夜晚。夜里给人不安恐惧,黑暗让人迷失方向。有了明灯,夜晚会给迟归的人安心;有了光明,黑暗中,迷路的人就有了目标。

    第三,人的路是行善

    人也要走路,人走什么路?有两条路,一条是善路,一条是恶路,当然我们要走善的那一条。行善,引导人们走向美好;行善,可以让人获得幸福。但是,有的人是“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他偏要走上恶路,那也只有等到他尝到恶果,幡然醒悟时,才有回头转身的路了。

    第四,道的路是悲智

    所谓“道路”,道就是路。道的路是什么?慈悲和智慧。佛陀有“两足尊”之称,因为他悲智双运,所以福慧具足。因此,我们修道,就要以行佛为路。行佛,就是行佛陀之所行,因为晦暗的世界,唯有佛日慈悲才能增辉;蒙眬的人心,唯有法灯智慧才能照亮。我们学道,以悲智为路,慈悲如两足,能遍行各地,了无障碍;智慧如双目,能洞察真伪,发现实相。你用慈悲待人,彼此会和谐自在;你用智慧处事,凡事会顺利圆满。飞鸟以翱翔为路,鱼儿以悠游为路;军人的路是服从,哲人的路是思考;商人勤奋就有致富之路,农夫耕作就有丰收之路;吾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走什么路?

    走信仰的路,走慈悲的路,走诚信的路,走真心的路。你要走奉献众生的路,要走服务社会的路?我对自己、对大众铺好了什么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种种大道入长安;羊肠小路不好走,穷途末路不可行;不管你走什么路,就是千万不要走上“不归路”。

    学道的方向

    无论信仰宗教或是道德的养成,想要探究真理,深入精髓,都需要经历一番身心的努力。学道,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过程,偶尔难免会迷失,但只要不失方向,最终必能彻见真理风光。如何看清自己学道的目标与方向,有以下四点:

    第一,道之成在我

    一位信徒问赵州禅师:“如何参禅悟道?”禅师不予理会,撇撇嘴说:“我要小便去。”走了几步,停下来回头告诉信徒:“你看!这等小事,还要我自己去,别人替代不了啊!”这意思是,学道是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过程,点点滴滴,都需要亲身经历,如实感受,才能内化成为生命的体验。因此,道之所成,是要靠自己去实践、去圆满的。

    第二,道之行在时

    世间万事万物的完成,都需要时间的酝酿。好比花苞要经过时间的含待,才能绽放,鸡蛋也需要时间的孵育,小鸡才会诞生。修道也是一样,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要成熟心志、坚固道心,时间的历练与耐心的养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第三,道之美在人

    道之美,在于人的实践彰显。像佛陀时代担粪尼提、贫女难陀,他们的身份虽然卑贱,生活穷困,但心中对法的恭敬与供养,却是无上庄严清净,流露的道气,也因而美丽高贵。学道的人,重视的是内在的修持,以道德涵养自心,庄严自己,才能显出道的美。

    第四,道之证在修

    佛教有所谓“修所成慧”,意即透过实修来体证自我的心性是否觉悟,道业是否增上。修,就是实践,就是行持。好比要获得一项专业技能,必须自我努力修习、专研,才能获得;一如道业的成就,也要透过修行、内观、参访、服务等种种法门,以体验宗教精神,体证真理。因此,道之证在修。

    学道,不必拘泥身份,出家是学道,在家也一样可以学道,二六时中,各行各业,都不妨碍学道,学道也不妨碍工作。

    调适生命之道

    人生难免会有起起落落,若能懂得调适,逆境也会成为顺境。生命需要调适,尤其是观念的调适最为重要;拥有平静的心灵,才能拥有善美的人生。调适生命之道有四点建议:

    第一,学习吃亏能养德

    比较、计较的日子不好过,因此人要学习吃亏。吃亏只是一时之失,得到长久的心安,讨便宜虽是一时之胜,却难保永久的胜利,好比兄弟相处,若互不相让,则有兄弟阋墙之虞;朋友之间若互相占便宜,则不得深厚友谊。所以,从吃亏中学习退让,久而久之,人的气量就会增大,人缘也就更广了。

    第二,人我互调能慈悲

    要做好人际沟通,最强调的就是同理心,处处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事情,待人才能更圆融。如果每个人在埋怨别人前,都能人我互调地去考量别人的言行,那么也就不容易起嗔心。好比你是一名员工,就必须考虑到主管的难处;你是主管,就应该照顾到员工的利益。凡事都能“待人如己”,为他人着想,才能和他人友好相处。

    第三,当然如此能自在

    一个人想要拥有智慧,观念的建立很重要。受苦时,不以为苦,想当然也;受挫时,绝不灰心,想当然尔。能够坦然接受人生的各种考验,生活才会过得自在安忍;凡事如果都认为自己有理,则经常要怨天尤人,人生不易成长,唯有去除我见、我执,当然如此地接受,才是一种进步。

    第四,享有就好能常乐

    人生不一定要拥有,享有就好。好比山河大地虽然不是我的,但是我可以悠游其中;别人拥有古董,宝贝不是我的,但是我的眼睛能够欣赏。富有之人,即使拥有广厦千间,患得患失,又有何幸福可言;平民百姓虽然没有荣华富贵,却能随心所欲,安然自在。有的人见不得人家拥有,给予抢夺、侵犯。

    其实,能随喜赞叹,享有欢喜不是更好吗?世间不可能样样拥有,但是享有的乐趣却是无穷尽的。

    调适生命是人一生的功课。人人若能调适生命,生命净化,社会也将呈现一片祥和。

    修道者以何为法乐(一)

    思想是人类生命最重要的轴心,以正知、正见为首的“八正道”,是生命积极的道路。所谓修道或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人间事物赋予积极、正面、欢喜的眼光,对生活重新估定价值,以此清净、解脱与“缘起性空”相应的新价值观,走向圆满究竟的生命。所以修行者当以实践新价值观为其“法乐”。修道者以何为法乐?

    第一,以自我革新为乐

    凡有心修道者,应在自心中常念:世间无常迅速,生命在呼吸间,怎能浪费珍贵的时间在无明与烦恼之中?修道者认清生命的事实,但求转烦恼为菩提、转黑暗为光明、化嗔怨为欢喜,不断地革除陋习,修正自我的思想行为,从点点滴滴的小小体悟,汇集成豁然开朗的大彻大悟。

    第二,以诵经念佛为乐

    修道者以开悟圣者为学习目标,特别是对佛陀圣教的学习,都要实践于日常生活中。但在扰攘的红尘俗世,常会听到人们说长论短或制造是非。如果将专注于是非烦恼的心思,用来听闻诵经的清净梵音,专注在念佛的海潮音声中,会让内心生起法喜法乐。所以,在佛门里面,与人打招呼,以一声包含祝福对方无量光明与欢喜的“阿弥陀佛”,来表示自己的真诚心意。念念不离佛号,把一声“阿弥陀佛”念到一切时、一切处,走到哪里都能欢喜自在。

    第三,以禅坐经行为乐

    “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这是维摩居士最有名的一句法语。学佛禅修者,可以到设有禅堂的寺院道场学习禅修,也可以抄经、拜佛、诵经、持咒等,这些方法,都能将身心上的负担放下或沉淀,体验佛法之妙,自然带来再出发的活力。

    第四,以布施结缘为乐

    布施结缘是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也是家庭圆满的重要内涵,甚至做人处事、修行佛道,也离不开布施。布施还要结善缘,例如以鼓励之语言、真诚的赞美来激励他人,能增加他人信心;布施时间,陪伴孤独,加持勇气于他人,能帮助他人破茧而出。无论对亲朋好友或是素昧平生之人,如果明白对方有这样的需求,随时一句贴心的关怀,甚至精心营造的欢乐,都能温暖人间。如果人人都欢喜布施结缘,你、我、他都能欢喜和谐、同体共生。

    修道者处于世间,但在他们眼中,“慈眼视众生”比“心中只有我”更重要。他们如世人一般有着事业职务,需要日常饮食,心境却是远离红尘,与世无争,散发出与自然相应的气质,有着超然物外的情操。发心修道的人,内不着妄心,外不着妄境,不以世俗五欲为乐,内心有着更多的法喜自在。

    修道者以何为法乐(二)

    有志修行者,既以人间为道场,平时应注重群我关系,关怀身心家国世界,适时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又能“以众为我”,以“有愿担当”为荣,以“力行实践”为乐,为人间增进真善美的境界。什么是修道者的快乐呢?以下列举四点:

    第一,以奉献服务为乐

    一般人的想法,总以为自己过得舒服最快乐,修道者却认为,要能奉献生命的光与热,才是长久的快乐。因此,他们发心做义工,投入小区服务,为伤残人士争取福利,帮助特教儿童等。他们奉献一己之能,以助人为乐,乐此不疲。以服务奉献为乐之人,具有菩萨的性格,提升自我的人格也比一般人快速,心中也比一般人法喜。这就是投身服务工作带来的附加善果。

    第二,以感恩知足为乐

    世间上有钱、有权、有名、有利的人,如果少了感恩知足,就会过得空虚而缺少内涵。缺少物质还不是生命的大患,生命缺少感恩知足的欢喜,则一生悲苦不平、扰攘不宁。做人做事要能感恩图报,甚至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为快乐是来自于心中的能源。举例说,如果老板不懂得感恩员工,只知压榨员工血汗,公司业务必然难以发展,甚至很快面临困境。员工不知感恩公司,只知索求无度,劳资双方都会两败俱伤。反之,如果能够彼此感恩,互相体谅,以真心诚意研讨得失对策,必定能够合作无间,大展宏图。

    第三,以随缘方便为乐

    修行的法门为什么会有“八万四千种”呢?因为“法”是为人而说的,又因为每个人的根基不同,所以要有许多方便法门来对治。但这些法门都不离开重要的轴心,在佛教谓“观机逗教”,在儒家曰“因材施教”,只要随顺众生的觉性,随缘方便度化,应机说法,无论是本身的修行,或在日常生活中助他、度他,必能在随缘中得到自在。

    第四,以宣扬正法为乐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后,立即到鹿野苑转法轮、度化五比丘,打开了世间光明的大道。此后四十九年间,为宣扬正法而行脚弘化,直至涅槃。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乐于到偏远蛮荒之地弘法;印度弘扬空观思想的圣僧龙树、提婆菩萨,弘扬唯识思想的世亲、无着菩萨,都是将一生奉献给弘扬佛法的工作,今日才有这些生命的佛法明灯,照亮千古的轮回之路。今日的修行者,也应以弘扬正法,流传世世代代的未来,报答佛陀及先圣先哲的恩德,圆满本身的功行。如此,有能力为正法尽一己之力者,乃是世间至高幸福之人。

    如是,修道者从奉献服务中升华生命,从感恩知足中充实内涵,在随缘方便中安顿身心,于宣扬正法中圆满自他。

    求道四心

    大部分的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所追求,童年、青少年时期要求学;长大成人要追求婚姻伴侣;毕业后要追求具足财富、事业发展等等,在各方面都有基础后,他可能对这世间种种物质外在感到不能满足,因此他开始求道。求道也要有求道的心,才能有所成就,以下四种心是必须具备的:

    第一,能舍一切所有而不望报

    有的时候,我们懂得布施、懂得慈悲、懂得服务,但是,在布施、慈悲、服务之余,总希望别人能回报于我们。一有这种贪求望报的心理,就不是真的“道”,不是真正的功德。求道的人,他能舍一切所有而不望报,就好像太阳普照大地,而没有要求大地万物回报它,所以太阳才成其扩大、成其普遍、成其永恒。

    第二,能失生命财产而不舍法

    一个求道人,他宁可以损失财产,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会舍弃自己的道、自己的佛法、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宗教。能视自己的道德、人格、信仰更重于生命财产,把道、信仰看成比生命财产还重要,这才是求道之心。

    第三,能信甚深因果而不疑惑

    有时候,有的人对于自己一时的荣辱得失际遇,就心起怀疑,不信因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是不会错误的,因果的法则,比计算机还要准确,对于甚深因果不要疑惑,它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而是我们心中的一把尺,度量自己的命运。因此,深信因果,就能为自己承担、负责。

    第四,能持清净戒法而不毁犯

    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持戒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修道者,甚至只是一个沙弥,对矜持的信仰戒条,都不会轻易去毁犯。守持戒律时,应把握戒的基本精神,才不会拘泥戒条的形式,而能与时俱进,安顿身心,净化社会。

    求道是为了升华我们的人格,为了净化我们的烦恼,为了扩大我们的心胸,为了庄严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的生命更长久,更有意义。以上求道四心,是我们应抱持的信念。

    道心

    在佛教丛林里看人,不一定看他的聪明、能力,主要是看他的道心。他爱护不爱护公家的物品,这就是道心;他对大众护持不护持,这就是道心;他对团体尽忠不尽忠,这就是道心;他对奉献服务勤劳不勤劳,这就是道心。此外,什么是道心?有四点说明:

    第一,直心无谄是道心

    直心就是没有谄曲、没有献媚、没有逢迎、没有虚假,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直心才容易入道,所以在《维摩经》里说:“直心是道场。”平常我们与人交朋友,乃至待人处世,也要用一颗平直无谄曲的心,才合乎道德;如果没有直心,缺乏真诚,那就不合乎道德。

    第二,正心无邪是道心

    正心就是公正平等之心。一般人的心,都是不平等的,对于我所亲爱的人,或是我的同学、我的同事、我的同乡,就对他好一点;我所不爱的人,或是跟我不同思想、不同种族的人,就对他差一点。因为不能用平等心待人,所以有偏见、有邪见,这就难以入道;能够正心无私,才是道心。

    第三,真心无伪是道心

    真心就是没有虚假、没有污染的心。一个人若无真心,做事容易起烦恼;一份“真心”,内含恭敬、平等、慈悲、智慧、谦虚等美德。所以有真心的人讲话,都是真实语、如实语、不异语、不妄语;做人也都是真实、单纯而没有虚假,这就是道心。

    第四,慈心无暴是道心

    佛经云:“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悲心就是给人欢喜,给人快乐,给人幸福,给人方便;能够拔除别人的痛苦,消除别人的困难,就是慈悲心。

    有慈悲心的人自然不会用暴力待人,也不会用欺骗的手段或耍各种计谋来打击别人,这就是道心。

    学道的准则

    世间上每个人追求的目标都不一样,有的人一心只想赚钱,有的人醉心迷恋于爱情,有的人希求名闻利养,有的人志在求道修行。

    在佛门里有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求道学法的人最怕心态不对而走偏了路,甚至着了魔道,所以有心学道修行的人,应该注意六点:

    第一,不得贪求神通

    学道的人有时候希求神通,例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等,佛教称为“六通”。但是一个人有了“神通”真的很好吗?比方说有人在背后毁谤你、批评你、谩骂你,你没有天耳通,听不到,日子比较安然好过;如果你有了天耳通,但却没有很好的修养、道德,你听到人家批评你、毁谤你,心里一定不好受。你有天眼通,别人瞒着你做一些对不起你的事,你也会很难受;如果你没有天眼通,看不到,自然“眼不见,心不烦”。所以,学道的人如果自己的成就、道念还没有到达一定的程度,最好还是不要贪求神通,有神通未必是好事!

    第二,不能用心邪道

    有的人学道总是抱着一份好奇心,希望这个也学、那个也学;这个参加、那个也要参加。其实,平常心就是道,不必好奇;你念佛,就把一句佛号念好;你打坐,就好好地老实打坐。尤其学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正见,千万不能用心邪道,否则学道不成反为魔用。

    第三,不必希求妙果

    一般学道修行的人,莫不希望赶快开悟,马上证果,马上得到许多玄奇神妙的灵异。由于最初的用心不正,所谓“因地不正,果遭迂曲”。这也是学道者所应注意的。

    第四,不可自生疑虑

    信仰宗教的人,应该依着善知识指导修行,千万不可自己盲修瞎练,或是患得患失,心里产生疑虑,这是自寻苦恼,自找麻烦!

    第五,不起恐怖妄想

    学道的人,懂得“如是因,感如是果”,就没有什么恐怖的。因为自己没有造下恶因,自然不怕自食恶果;反之,如果你造下了五逆大罪,即使怕堕地狱,也不是怕就能躲得了的。所以自己要有信心,不必恐怖!

    第六,肯定自心是佛

    学佛的人对自我的尊重,尊重自我的性灵,尊重自我的佛性,尊重我自己“自心是佛”,这是最重要的。所谓“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你有信心自己可以成佛,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事不能成的呢?

    超越世间

    世间人为了生死,悲喜交替;为了生计,忧悲苦恼;为了贫富,斤斤计较;为了有无,惶惶不安。一天当中,忽悲忽喜,忽苦忽乐,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失去了方向。因此,在这一个动乱的生活里,总想有一点解脱自在的生活,超越现实,超越对待。如何超越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要视生死一如也

    一般人以为生可喜、死可悲,开悟的禅师却视生死一如,坐脱立亡,来去自如。生死,也是观念的转变。过去有位母亲想要寻死,老和尚告诉她:“既然你生命不要了,就把它奉献给佛教吧!”她若有所悟,从此在服务的义工生活里,获得欢喜,也获得重生。生死是什么?如薪尽火传、如蝉脱壳,此死彼生,“生未尝生,死未尝死”;视生死一如,就能超越限制,超越轮回。

    第二,要视苦乐一味也

    在中药里,甘草味甘,具清热解毒之效;黄连味苦,亦可解热去毒,可见甘苦同功也。练功,下苦功夫,才会有所荣耀成就;小丑,内化辛酸,带给世人欢乐,苦乐亦是同体也。能将苦乐调为一味,认知苦是一种奋斗、一种增上、一种成果,也就能“处苦境不觉得苦,处乐境也不以为乐”,超越感受,体会中道的生活。

    第三,要视贫富一念也

    人生的幸福快乐,贫富不是绝对的条件,也不是判定人格尊严的标准;有人粗茶淡饭不改其乐,有人富甲一方,仍然忧愁烦恼。如果心里拥有满足、欢喜、豁达、缘分、平安,即使身无立锥之地,也可以超越贫富,享有三千大千世界。

    第四,要视空有一体也

    大部分的人视“空”和“有”为截然不同的境界,“有”的,就不是“空”,“空”的,绝对不可能“有”,用二分法把空、有的关系一刀两断。事实上,空、有是一体两面,好比手心和手背都是肉,又好比孪生兄弟,两者相需相求、相生相成。如同杯子空了,可以装水;口袋空了,可以置物。认识空有一体,可以发挥无限。

    超越世间,就要超越对待,就要超越分别。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面对纷扰生活,面对万花世界,内心不会动摇,这就是超越。

    修道者的心

    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不管信仰什么宗教的人,都要讲究修道。修道者要有修道者的心;如果光有一个修道的名,而没有修道的心,那也是徒具虚名。

    什么是修道者的心呢?有四点:

    第一,浓淡,要有不拘的中道心

    在这个世间上,人情有浓有淡,有时候别人对我们表现得很亲、很浓,有时候又觉得很疏、很淡。在时浓时淡的人情里,有的人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就被人情束缚了;如果你能具有浓淡不拘的中道心,那么你就能获得解脱自在,这就是一个修道的人。

    第二,顺逆,要有不忧的雅量心

    顺境、逆境,这是人生必然的境遇!有的人顺境来了就好高兴;逆境来了就很烦恼、很排拒,这是表示自己没有力量,不仅忧愁担当不起,欢喜也没有修养接受,所以在顺逆的境界里动荡不已。假如能够有顺逆不忧的雅量心,就如同弥勒菩萨的乾坤袋,好和不好都放到他的乾坤袋里,何等自在!所以,我们要想学习布袋和尚的自在,应该要有顺逆不忧的雅量心。

    第三,哀乐,要有不入的平常心

    荣枯、哀乐,这也是人生的实相。能够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纵,喜乐悲哀都不会侵入我的心里,我都能消融它、化解它,这就是一种修道者的心了。

    第四,有无,要有不计的平等心

    世间上的人,每天总在“有无”里计较:有钱财,无钱财;有人喜欢我,没有人喜欢我;我有了一栋大楼,我又倒闭了。天天就在“有无”里面上下起舞,终日不得安宁。如果我们能够懂得,有,有也不是我的,是共有的财产;无,无也没有关系,无是无量、无边、无限,无会更多。能够有这种“有”“无”皆不计较的平等心,那就能与道相应了。

    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妄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无染着,自然就能放下身心挂碍的世界。念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念到自己佛性出来,那就达到念佛的目的了。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要对治妄念,可以用念佛法门;对治散乱,则可用数息的方式。《六妙法门》云:“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数息就是数自己的息,呼气、吸气,这一呼一吸称作一息。呼吸要长短分明,缓慢地一进一出。调至呼吸平稳,气息不粗喘,慢慢地,平常生活、待人处事中,也就能不慌不忙,气定神闲了。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常怀感恩心,是做人处事重要的修行。感恩是美德,感恩是富有。因为感恩,所以能懂得惜福爱物,不致浪费。匮乏的人,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富有的人,却是心存感谢,时时想要施与别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东西要能与人共有共享,才能共荣共存。能够懂得感恩、惜福爱物、分享布施的人,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者。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好比陷入错误的泥淖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或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而不肯自拔,则将愈陷愈深,终致灭顶。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当无明烦恼生起现行时,只要察觉并懂得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个人常常忏悔,言行就会进步;人人都有惭愧忏悔的心,人我之间就没有争执,这个社会就会共生吉祥。

    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有修行才有福德,人生也才会圆满。

    现代的道场

    自古以来,寺院就是艺术的殿堂,佛像雕刻、绘画,乃至寺院本身的建筑之美,令人自然心生宁静祥和之感。置身其间,聆听晨钟暮鼓、磬渔梵唱,带给人心灵的净化、精神的鼓舞、思想的启发,对社会人心产生一股道德的自我约束力。时至现代化的今日,道场的功能又扩大了,有哪些功用呢?

    第一,传统与现代结合

    传统丛林有着早晚课诵、钟板号令、禅修念佛与法会等修持特色,现代的寺院,除此之外,更具有现代化的设备,如千人用餐的斋堂、宽敞的会议室、讲说的经堂、方便的视听室等等,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给予契理契机的接引因缘。结合寺院传统的特色与现代化的功能,发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的力量更大。

    第二,僧众与信众共有

    过去的寺院道场都是出家人所有,过去的佛教,也主要靠出家人来弘扬发展。时至今日,佛教已经传播到全球五大洲,仅凭少数出家人的努力,显然不足;尤其随着教育的普及,在家众中,才学丰富者也不在少数。因此,现代化的寺院道场,在一个教主佛陀的感召之下,寺院道场为僧信二众共有,彼此敞开心胸,相互融和帮助;在一个人间佛教的信仰之下动员,彼此尊重包容,共同发挥弘化的力量。

    第三,行持与慧解并重

    现代的寺院道场,有着行解并重的功能。所谓:“行在禅净双修,解在一切佛法”。除了禅堂、念佛、礼忏、法会等共修课程,让身心达到安定、净化之效,并有讲经说法,以增进慧解,消除烦恼。此外,也举办各种社教课程、活动,从自利利他中,福慧双修、知行合一。

    第四,宗教与艺文合一

    传统寺院本来就具有艺文之美,雕梁画栋、歌呗赞咏、诗书画作等,都给予众生不同的心灵感受。现代化的寺院道场,更是重视艺文的内涵,其举办各种文学、心理、艺术等讲座,各种讲习会、读书会、研习营,并设有滴水坊、陈列馆、展览馆、宝藏馆、美术馆等,可以说,让佛教与艺文结合外,更展现寺院多元化的功能。

    佛教寺院的意义何在?世间的钱财,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无法熄灭贪嗔痴三毒;佛法的布施,能更进一步地净化心灵,孕育法身慧命,使人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其影响及于生生世世,这才是最彻底的慈善事业。今日现代化的佛教,寺院道场就是学校,就是加油站,就是百货公司,它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生活,扩大我们的愿心,升华我们的生命。

    修行

    修行不是专指宗教的行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内心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升华。所谓“有德者得民心,有道者受人钦”,春秋时期,宋国宰相子罕注重修行,贤名远播,即使宋国受到三个强国包围,都没有受到侵犯;战国时期,魏国的段干木德行高尚,秦国因尊重他而撤兵。如何是修行之道?有四点意见:

    第一,处众时,要有敏锐的触觉

    大众犹如一个大冶洪炉,冶炼每个人的性情。处在形形色色的大众中,待人处事,都要培养敏锐的觉知。像处理事情时,要能从一个点联想到其他的点,由点而线,再由线考虑到全面,对于事物能有整体的观念,时空都能拿捏得恰如其分,就不会挂一漏万。

    第二,劳动中,要有植福的观念

    许多年轻人畏惧劳动,害怕劳动,这样容易养成懈怠懒惰。佛门里训练人才,经常要他从搬柴运水、舂米种菜、厨房典座、行堂扫地,为大众服务开始。甚至连百丈禅师都说:“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由此可知,从劳动中培植福德,不仅学习谦卑忍耐,也养成坚韧的意志。

    第三,布施时,要有无相的慧解

    佛门里常对布施者赞叹说:“功德无量。”所谓无量,不在数字的大小,而在发心。你心量有多大,结的缘就有多广。《金刚经》云:“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就是说,布施时,不执着有布施的我、布施的东西,以及受布施的人,当然更不心存回报的念头。如此布施,自然了无牵挂,自、他都自在。

    第四,心灵内,要有道德的基础

    西晋名将羊祜,无论为官或治军,皆重视仁德,并为朝廷举荐人才,不为人知;在阵前,他厚待敌军降将,使得归降者愈来愈多。宋朝赵概位居翰林学士,为人仁慈宽厚,救济他人,严谨行事,克己修身,每日以黑豆计算恶念,黄豆计算善念,随时内省策励,终于成为德行高尚之人。

    修行不需到远处,而是要从日常自我的修正做起,超越自己,健全自己,进而开发生命内涵与意义。

    修行之人

    修行,含有实习、修养、实践之意;简单地说,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宗教本即有信仰与修行的双重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实现佛陀体验之境界,而专心精研修养,则称为“修行”;而实行修行功夫者,则称之为“行者”。一般来说,我们看到出家人,便说这是修行的人;看到学佛的居士,也说这是修行的人;或者看到吃素的人,甚至看到有道德、有慈悲的圣贤,也称之为有修行的人。到底什么是修行之人?有四点看法:

    第一,能为众生说因果

    一个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能不信因果,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因果是非常科学的法则,一个人有了因果观念,就不敢为非作歹;有了因果观念,就不至于乱了自己的生活,乱了社会的秩序。因此,凡是能为人宣说因果道理的人,就是修行之人。

    第二,能为众生解困厄

    当众生有困难、苦厄时,我能帮他解除,就等于他挑的担子太重了,我帮他分担一点;他心中的障碍太多了,我替他分忧解劳。尤其能用佛法让人远离无明,让人解除心里的烦恼、束缚,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为修行之人。

    第三,能与众生共患难

    有的人有福能同享,有难却不能同当。一个修行的人,当别人有了困难时,应该立刻给予帮助。例如当别人需要协助的时候,给他一些助缘,陪他共渡难关;当别人伤心、失意时,给他一个笑容、一句鼓励,助他走出心情的低谷。像这样的人,也是修行之人。

    第四,能与众生共安乐

    愿意与人共患难的人固然难得,有时当别人欢喜快乐时,也要能随顺众生,跟着大家一起同乐。如果别人欢喜,你却哭丧着脸,不但自己痛苦,也破坏别人欢喜的心情。因此,当别人快乐时,不能破坏他、忌妒他、伤害他,而要懂得随喜赞叹,懂得助人之兴,懂得与大家共安乐,这种人也可称为修行之人。

    所谓“修行”,不一定要每天诵多少经、拜多少佛、做多少功德善事;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时时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随喜随缘的助人、与人为善,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修行之要

    我们常听人说:要“修心养性”,“心”固然要修行,其实身体的六根,眼睛要修行,耳朵要修行,嘴巴要修行,五官四肢都要修行。所以,修行之要,也不光只是修心,而是应该从身到心,里外都要修行。

    兹有四点意见提供参考:

    第一,面上无嗔是供养

    佛教讲供养,一般信徒对佛菩萨有“十供养”,就是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实我们对人最好的供养,也不一定要在物质上讲究,有的人送红包、送水果、送纪念品,但是如果没有真心诚意,板着一个面孔,也没有意思;倒不如一脸真诚、无嗔地微笑,更能给人欢喜。微笑是最美丽的色彩,世界上哪一个人不希望看到别人对他微笑呢?所以,“面上无嗔”,这是最好的供养。

    第二,口中赞叹出妙香

    现在是一个很重视色彩、声音的时代,我们除了脸上要常保笑容以外,口里更要经常有赞叹的音声。你看,现在的广播电台、电视公司,都很讲究音响,有的音响音质很美,价值几十万元;有的音响杂音很多,只值几千元钱。音响有好坏,我们人的口也有好坏,有的人一开口说话,就是要损人,所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有的人说话如天籁,如花香,让人听了心花怒放,乐于亲近。能够说出让人欢喜、受用的话,才有价值,才是最好的供养。

    第三,心里慈悲无价宝

    一般人的心中,经常被贪嗔痴所占据,所以要“修心”。心要怎么修?最要紧的是修出慈悲来。佛教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的定义就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能够带给别人快乐,拔除别人的痛苦,这就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上的无价之宝。

    第四,佛光普照福寿康

    常有人问“佛在哪里”?佛在常寂光净土里,佛在极乐世界里,佛在虚空法界里,这种种的说法都没有错。但是,学佛最重要的,要把佛修到自己的心里来,要把佛修到自己的感觉里。假如你的心中有佛,你感觉得到佛的存在,你能与佛的法身同在,所谓“佛光普照”,自然能够获得福寿永康宁。所以,我们讲修行,最好是六根互用、六根共修。

    六根修行

    常听人说:“人要修心养性。”其实光是修心还是不够的。人体有眼、耳、鼻、舌、身、心等六根,他们每天接触六尘,攀缘外境,引诱我们造作种种的恶业,因此佛经形容六根如同六个盗贼,时时在窃取我们的功德法财。我们要如何避免受到“六根”所害,就是要做好六根的修行。六根如何修行,说明如下:

    第一,眼能见己身之过

    一般人的眼睛,都是用来看别人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的缺失,因此整天讨厌这个、不满那个。如果我们能改变自己,不再光看到别人的不是,而能“反观自照”,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的不是,这就是眼睛的修行。

    第二,耳能闻逆耳之言

    俗语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一般人的耳朵,只喜欢听别人赞美我,说我的好话,但对朋友诚恳的忠告,却是置若罔闻,甚至心生反感。如果我们现在能欢喜纳受别人的规过、劝谏之声,甚至“闻过则喜”,这就是耳朵的修行。

    第三,鼻能嗅圣贤之香

    有人形容,鼻子追逐香臭之味,就像“探子”打听军情一样,可见鼻子的敏锐。不过一般人的鼻子,一天到晚只是追逐饮食的香味,如果我们能进而嗅到圣贤道德的芬芳之味,这就是鼻子的修行。

    第四,舌能尝真理之味

    舌能尝鲜,是谓“口福”,一般人更以能够尝尽天下的珍馐美味,是为莫大的福报。不过,“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也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所以我们最好要让舌头经常咀嚼真理的法味,进而能口宣佛法真理,这就是舌头的修行。

    第五,身能触清净之境

    人的身体喜欢接触冷热适中、柔软细滑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坐沙发、睡床铺,享受冷气等。如果能偶尔到寺院道场去禅坐、礼拜、端身、正直,让身体感触清净的境界,这就是身体的修行。

    第六,意能思慈和之乐

    俗语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般人每天心心念念想到的,都是自己如何获利、如何扬名、如何发财、如何成功。如果我们能够进而想到:我要慈悲、我要公正、我要和平、我要助人。尤其要能够有“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之念,这就是心的修行。

    修行非口头上、意念上、说给人家听的修行,而是要能真正地去实修、实行。修行不必谈了生脱死,先把六根修得好,就已是功德无量。

    眼根修行

    眼睛是灵魂之窗,如果没有眼睛,不但生活上将会造成诸多的不便,而且无法欣赏到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不过凡事有利亦有弊,眼睛有时候不当看而看,或是看错了,也会造成人际之间许多的是非与纠纷。如何才能发挥眼睛应有的功能而不致产生麻烦,首先要做好“眼根”的修行。有四点说明:

    第一,我们要修慈眼

    慈悲是人间最美好的无价之宝,观世音菩萨所以能被家家户户所信仰,就是因为观世音很慈悲。所谓“慈眼视众生”,能以慈悲的眼睛看人,人人都是菩萨,所以我们不要用怀疑的心眼看人,不要用不信任的眼光看人,不要用先入为主的观念看人,而要以慈悲心待人,以慈悲的眼睛看人,则不但所遇都是诸上善人,其实当下自己就是慈悲的观世音。

    第二,我们要修慧眼

    慧眼就是真理的眼睛、智慧的眼睛。一个人能透过般若智慧的眼睛来辨别是非、权衡轻重、知道善恶、了解好坏,这就是慧眼。有很多人不明理,就是因为智慧不够,看不清事实真相,所以能修出一双智慧的眼睛,才不会被假相所迷惑。

    第三,我们要修法眼

    法眼就是对真理的认识,例如对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对宇宙的起源与还灭,乃至对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对世间的成、住、坏、空,对心念的生、住、异、灭等,我们要用法眼去透视。法眼就如显微镜,再细微的事物,经过显微镜一放大,真相就会显现出来。所以我们要修出一双法眼,才能看清人生实相。

    第四,我们要修佛眼

    佛就是觉悟真理的人。能用佛眼看这个世间的一切众生,彼此都是平等无差别;能用佛眼看这个世间上的众生,都如佛子罗睺罗,所以佛眼就是智慧、就是慈悲。能用佛眼来观照人间,世间人人都是佛;反之,你用仇视的眼睛看人,人人都是冤家对头,唯有用清净的双眼,才能见到清净的自性。

    每个人都有一双肉眼,但是肉眼所见有限,肉眼只识大不观小,所以,“眼根的修行”,除了要修出一双慈悲的眼睛、智能的眼睛以外,进而要修法眼,要能见到过去、现在、未来,且能看里看外、看大看小,甚至要修“佛眼”,所谓“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不过眼根修行更重要的还是要多看自己,要检讨自己的过失;要看别人,以期见贤思齐;要看世界,以拓展自己的心胸;要看未来,以建设人间净土。

    耳根修行

    人的习气,耳朵喜欢听“赞美语”、“秘密语”、“是非语”、“甜言蜜语”,甚至无修养、无意义的话语;唯独不喜欢听“劝诫”、“忠告”的逆耳之语,这些都是不会听话。真正会听话的人,不但是“非礼勿听”,而且要能善听、谛听、兼听、全听。关于耳根的修行,说明如下:

    第一,要善听

    人要善于听话,才会进步。所谓“善听”,就是能把不好的话都听成是好话;反之,不善听的人,有时候好话也会听成坏话。中国的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骑鳌鱼、文殊菩萨骑狮子、普贤菩萨骑大象、地藏菩萨座下骑的就是叫“善听”的白犬。会听话的人,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不会听话的人,左耳入,右耳出,把别人的话当耳边风,甚至“闻善言不着意”,这就是不会听话。

    第二,要谛听

    “谛听”就是要认真听、注意听,不要听错了!有时候下属对领导报告,领导没有用心听;有时候领导吩咐部下,他只听了前面的一句,后面没有听完全,这就是没有谛听。所以耳朵的修行要会谛听,像《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嘱咐须菩提要“谛听!谛听!”就是不要听错了。

    第三,要兼听

    兼听就是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要采纳各方的建言,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懂得兼听的人,他能“闻一知十”;不会兼听的人,听了十句,他只懂得一句、两句。所以,弘法传教之人能兼听,多听别人的意见,才能观机逗教;一般人能多听别人之言,才能善解人意、才能融入群众。

    第四,要全听

    全听就是不要断章取义,对于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头到尾,我都能听清楚,都能了解。因为一切事必有它的前因、有它的背景、有它相关的历史因缘。历史,不仅记载了先人努力创业的经过,亦为后人留下了祖先永恒的智慧;透过对历史的认识,可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根。所以听话要全听,没有全听,就不能完全了然。

    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唯耳能自闻其声,因此,为人应该“慎言语以养其德”,尤其应该学会听话的艺术,这就是耳根的修行。

    鼻子的修行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透过鼻子的呼吸,生命才能经由一呼一吸而持续存在,如果有一天忽然一口气上不来,一期的生命就会终止,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死亡。鼻子除了司职呼吸外,它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能嗅香臭味,因而产生好恶分别,进而生起爱憎之心,乃至起惑造业,所以鼻子需要修行。关于鼻根的重要与修行,有四点说明:

    第一,它是生命的泉源

    人要呼吸才能生存,呼吸主要的器官就是口鼻,有时我们不小心感冒了,鼻涕直流,造成呼吸不顺畅,人就会很不舒服。或是有的人不幸发生意外,想要探知此人是否还活着,大都会先摸摸他的鼻子,试试看到底还有没有气息,一旦没有了气息,可能就是死亡了。因为鼻子关乎我们的生死存活,所以不但在人体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修行上也要靠它助长生命的发展。

    第二,它如香臭的探子

    鼻子是一个探子,它像情报员一样,空气中弥漫什么味道,不管是香、是臭,是新鲜的空气,或是污浊不堪,乃至有毒的煤气、瓦斯等味道,都是由它最先察觉,然后知会其他五根,进而产生好恶。一般来说,当人闻到芬芳花香,就有清净的感觉;闻到喜欢的香味,就觉得很有气氛。所以,佛教徒燃香供佛,在香烟缭绕、香味芬芳的环境里,能让我们身心自在,增加修行的效果。

    第三,它作善恶的辨别

    闻香逐臭是鼻子的专长,它不但和舌头一样,对味道特别敏感,如果不合其意的味道就会排斥、打喷嚏;反之,适合它需要的空气,则会尽情地多吸几口。此外,一个人的善恶好坏,鼻子也能嗅出几分,我们有时处在一个诡谲的环境里,面对一个不怀善意的人,空气中自然散发出不一样的气氛,这时鼻子也能感觉得到。所以,菜肴的咸淡要靠舌头品尝;空气的净秽、人格的善恶,要由鼻子来辨别。

    第四,它懂人生的风味

    人生充满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这就是人生的滋味。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不幸的遭遇,自然为之鼻酸,甚至一掬同情之泪;有时候朋友欢聚的场合,总会烹调一些美味佳肴,我们也能闻香而来,同享快乐的气氛。

    所以,随着鼻子的触觉宽广,我们也能感受不同的人生风味,体会各种人生百态,这也是人生的修行。

    在人体六根当中,鼻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对人的生存和修行,都有重要的地位。

    舌根修行

    一个人的六根,可以说舌头最容易造罪,因为舌头不容易说好话,甚至不肯说真话,所谓“三寸不烂之舌”,假的可以说成真的,好的也能说成坏的。不过,若能善用舌头,有时候“舌灿莲花”,透过舌头说法,这是无上的布施;或是说一些赞美、鼓励、给人信心的好话,都能成就别人的好事,也是自己最好的修行。所以“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舌头最是需要修行,有四点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能说爱语

    爱语如阳光,可以把温暖散播十方;爱语如花香,能够把欢喜带给众生。平时与人相处,脸上常露笑容,口中常说爱语的人,其亲切、慈悲,自然可以赢得人缘。若由个人扩而大之,让社会上人人都能常说爱语,必能创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所以,“爱语”一句,不但给人欢喜,也是自己最简易的修行。

    第二,要能说慰言

    一个人遭逢失意的时候,朋友能适时给予几句安慰、鼓励的话,有时胜过千金的资助。因为人在挫折、丧志,对前途感到灰心绝望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舞;能够重新燃起希望,重新建立信心,重新鼓舞勇气,就有力量东山再起。所以,我们平时说话,要能给人信心,这是莫大的功德;反之,说话伤人,让人丧失求生的意志,形同杀生,不可不慎。

    第三,要能说善事

    古人将“隐恶扬善”视为美德,今人则以“隐善扬恶”为能事。其实,中国人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短处、隐私被人揭发,所以做人要将心比心。对于别人的善行好事,我们要替他宣扬;反之,别人的缺失则应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所谓“扬善如报恩”“隐恶是修养”,一个有道德的正人君子,能够常说好话,口宣善事,必然常保口气芳芬。

    第四,要能说佛法

    《金刚经》说,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不及流通四句偈的功德,所以有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物质的布施,只能救济一时之贫;一句佛法真理,能够让人明理、有智慧,不但能济今生之苦,而且生生世世受用无穷。所以,一个人若能对人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甚至效法佛陀出广长舌,宣说佛法真理,这才是最究竟的慈善,也是舌根最大的修行。

    舌根的修行,就是平时说话除了不能恶口、两舌、妄言、绮语以外,进而要说爱语、慰言、善事、佛法,让人听后心生欢喜、充满信心、提升道德、开启智慧,这就是舌根的修行。希望大家都能善护口业,好好修行,切莫造殃。

    身根修行

    有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一位老禅师在深山里打坐修行,有一个魔王想来吓他、破坏他的道行,因此见了禅师后,身体一变,两只眼睛没有了,只剩两个窟窿,当然很可怕!但是老禅师一点也不害怕,他说:“哦!这是什么东西呀?怎么没有眼睛呢?不过也好,没有眼睛以后就不会乱看了!”魔王发现没有眼睛并不能吓倒禅师,便又摇身一变,没了耳朵!“哎呦!怎么没有耳朵?也好,没有耳朵以后就不会随便听信谗言了!”魔王一看,吓不倒禅师,又再一变,鼻子没了!老禅师又说:“没有鼻子也好,以后就不会乱闻香、闻臭了!”魔王再变,舌头、嘴巴也没有了!老禅师又说:“哎呦!没有舌头很好,以后就不会乱说话、乱骂人了!”魔王不死心,又再一变,连身体都没有了!老禅师说:“没身体更好,既不会打人,也不会做坏事。”

    老子说:“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身体是纯大苦聚,是万恶的渊薮;但是佛教认为,身体虽是四大假合而有,是虚妄不实的,然而我们必须“借假”才能“修真”。所以,对于身体,我们还是要好好照顾,更要好好修行。

    身的修行有四点:

    第一,要威仪端庄

    佛门非常注重威仪,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僧伽的一袭袈裟,乃至举手投足间,都能展现威仪度众;尤其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更是令人折服。平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威仪,当我们跟人见面时,外表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固然重要;尤其“诚于中,形于外”,外表威仪端庄的人,必然也有一颗真挚诚恳的心。能够里外一如,威仪端庄,这就是修行。

    第二,要礼拜谦恭

    我们平时跟人见了面,都会礼貌性地点头招呼,尤其见到长辈或圣贤的肖像,都会礼拜,表示恭敬,这就是身体的修行。另外,佛教徒平时要礼佛、拜忏、跑香、打坐等,这主要就是身的修行。

    第三,要气质善良

    人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可以知书达礼,可以改变气质;佛教徒为什么要修行?也是为了净化心灵,培养慈悲心、喜舍心、感恩心、惭愧心等。当内心有了善良的心性,自然能变化气质,表现在外的举手投足,乃至从面孔一看,自然会给人一种祥和、亲切的感觉,这就是修行。

    第四,要勤劳服务

    修行不是懒惰的代名词,不是隐遁深山、自修自了;真正的修行要在日常生活里,从工作中发心为人服务、为人解难、为人说法。透过勤劳服务,与人广结善缘,实践菩萨道,这才是修行的真义。

    佛经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们今生有幸得生为人,应该把握难得的人身,好好修行,切莫空负此生。

    心的修行

    佛经里有个譬喻说:人的身体就像一座村庄,在这个村庄里住了六个人,就是眼、耳、鼻、舌、身、心。他们犹如六个强盗土匪,日夜在我们身体的村庄里扰乱,使我们不得安宁。而这六个盗贼平时由心当首脑,心是大元帅,统领着六根,他叫眼睛乱看、耳朵乱听、鼻子乱嗅、舌头乱尝、手脚乱做。所以讲到六根的修行,所谓“擒贼先擒王”,心的修行最为重要!有四点意见:

    第一,要会思维

    思想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动力,人因为有思想,故能开发智慧,因而佛教讲“以闻思修而人三摩地”,儒家也主张“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想到了极致,就是开悟。当初佛陀的悟道,也是经过苦思冥想,才能悟出宇宙人生的道理,而能了然于心。所以,我们的心平时要常思维真理,要多想好事。

    第二,要具灵巧

    人有好多种,有的人很笨拙,有的人很灵巧。笨拙的人不容易受人欣赏,灵巧的人到处受人喜爱。灵巧有时候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候靠后天用心学习,也能转笨拙为灵巧。学佛修行,首先要有一颗灵巧的心,要会变化,不要太刻板,不能太执着,才能对真理心领神会。

    第三,要肯接受

    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接受。不能接受,父母、师长传授给你再好的道理、再好的方法、再好的东西,都不能成为你的;唯有接受,才能成为自己的资粮与养料,所以佛经里譬喻闻法要“如器受于水”。乃至世间举凡正当的、清净的、善良的、真实的知识、道理、技术,都应该好好接受,自己才会不断进步、成长。

    第四,要能包容

    世间是一半一半的世界,白天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的一半、坏的一半……我们对于好的固然要接受,对于不好的也要能包容;唯有好坏都能接受、包容,才能成就全面的人生。所以,学习包容,就是扩大自己、升华自己、圆满自己。

    俗语说:“浇花要浇根,修行要修心。”心修得正、修得好,自然一切皆正、一切都好,所以佛教有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居家的修行

    人都要修行,修行不是出家人的专利,在家也能修行。修行也不一定要到寺庙里去,家庭就是道场,就是修行的好地方。

    关于居家修行,有四点看法:

    第一,恭敬父母,尽心孝养

    敬事长上,孝养父母,这是居家的第一修行。所谓“堂前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父母是我们现世的福田,父母就如佛菩萨一样,是我们应该恭敬的对象。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懂得要孝顺,说他能为天下众生服务,说他能对佛菩萨恭敬,实在不免让人质疑。

    第二,恒以善法,教育眷属

    家庭里,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伯叔妯娌,我和这许多眷属相处,应该要施以道德、慈悲、仁爱、因果等善法,要用这许多好的道理来教育眷属,影响眷属,让大家每天都活在善法里面,不要走岔了路,否则一失足成千恨,将来难以回头,实在很可惜。这是居家的第二修行。

    第三,悯念童仆,知其有无

    有的人家里雇有童仆,或者公司聘用职员,要懂得爱护他、照顾他,尤其要知道他的需要。有时候属下缺少资用,生活有了困难,你能适时帮助他解决,他就能一心一意地为你服务;如果你不能善体他的需要,不能解决他的问题,虽然他的人在你身边服务,心没有跟随你,这就是失败的领导人。所以,悯念童仆,知其有无,这也是修行。

    第四,近善知识,远离恶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我们的人生旅途里,有了善知识的扶持,才能免于走上歧途。甚至我们不仅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进而能成为别人的善知识,劝善规过,这是居家的第四修行。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解”。真正的修行,要从生活中去体证、落实。

    修行在人间

    一般人谈到修行,总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修行若不是在佛堂里诵经拜佛,就是到深山里遗世独立,不食人间烟火,这就叫作修行。其实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真正的修行,要从生活的做人处事做起,你能待人慈悲,就是修行;你能负起应负的责任,就是修行;你的言行举止安详从容,与人和乐相处,也是修行。修行不是口号,不是仪式,而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这才是真修行,所以离开生活,离开人间,别无修行可言。

    至于如何在人间修行?有以下四点意见:

    第一,学习爱语

    俗语说:“好话不怕千回说。”一个人要做人成功,爱语要说得多;工作要做得成,爱语也不能少;凡是所行所做,对待朋友,都要有爱语。世间上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一个人常常说好话,你就会变成好人,你的事就会变成好事,当然,别人也欢喜你这个好人好事。所以平时要多说爱语,多说赞美的话、尊重的话、成就别人的话,这些都是多多益善。甚至有时说一些不切实的赞美来替他人戴高帽子,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德。

    第二,学习关怀

    对人有了爱语,还要有切实的行动,用真心去关怀别人。比方说,力量不足的人,给他一些助力;财力贫乏的人,给他一些布施;学问不够的人,传授他一点知识;技艺不精的人,教导他一些技能。懂得关怀别人,这就是慈悲,就是修行。

    第三,学习应对

    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不懂得应对,总是愚人。平时待人处事,举止进退,都要懂得分寸。当人家待我一分好,我要加倍对他;别人跟我说一句话,我要回应他两句;别人给我一个微笑,我要报以二次、三次的微笑。一个懂得应对的人,人际关系必然和谐。

    第四,学习忍耐

    在生活、工作里,最大的力量就是忍耐。忍耐可以激发心中的力量,有力量自然就不会烦恼、不会动心、不会起嗔,且能愈挫愈勇,忍到最后就有智慧看世间万象,这就是最大的修行。

    共修共学

    修行和学习,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自修、自学,有的时候也需要共修、共学。自修、自学就是我有自己的课程安排,我有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是属于我自己个人的密行,我可以自由调配时间,自己安排内容。共修、共学就是跟大家一起学习,配合大众的时间一起切磋勉励。关于共修共学,有四点意见:

    第一,有个人,更要有大众

    人,不能离群独居,不能孤芳自赏,虽然每个人每一天都应该有自己独处的时间,但更多的时间要和群众在一起。尤其在学习修行上,不能闭门造车,不要自修自了,而要走入群众,与人互动,所以佛门有所谓的共修、参访等活动,也就是要去和合群众,要与大众融和在一起。

    第二,有分工,更要有团结

    所谓分工,就是分层负责,各自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但是个人承担,有时候还需要大众的帮助,所以,分工之余,还要懂得合作。能够分工而又团结合作;有分有合,能合能分,才能发挥群策群力,达到集体创作的效果,完成更大的任务。就如寺院道场,平时也要和其他的友寺往来、联谊,彼此互相观摩、学习;个人的修行学习,也要有很多的道友、同参一起切磋琢磨,所以,有分工也要有团结。

    第三,有人情,更要有公德

    人生处事,离不开情、理、法,有时候在不影响大众权益的情况下,固然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需要,甚至有时候不能不做个顺水人情。但是所谓“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做人情”。在佛法真理之前,甚至在公理正义之前,也要有道德勇气,要顾及大众的需要,要有公共的道德,要有公共的服务,要有公共的来往,如此在修学的路上才能更有成就。

    第四,有内修,更要有外缘

    有的人光是自己修行,平时不肯跟人结缘,如此即使自己修得再好,果真能够放下万缘,真能修得与世无争,甚至无欲无求;但是,因为缺乏外缘,到处不受人欢迎,不受人欢喜,也不名为修行。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做人不是光靠一个人就能存在,所以修行和做人都要培养很多的因缘,有了因缘,个人才能存在。

    人难免有惰性,透过共修、共学,可以借助于大众的力量,督促自己用功,借助于外缘的砥砺而不致懈怠。共修、共学的好处,就像一根木材烧出来的火,火光很有限;结合很多的木材,就能烧出熊熊的火焰,热力就大了。又如一个手指头打人,没有力量,五个手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就有力量,所以共修共学在我们学道的过程中,有时也是很重要的。

    六种修行

    修行的方法很多,但不外要在举心动念和言语行为之中去做功夫。以下六种方法,提供参考。

    第一,面孔要有表情,要有微笑

    微笑,是最美的色彩;有了表情,人间就会变得多姿多彩,生命也会变得朝气蓬勃。无论男女老少,一个微笑的表情,就像盛开的花朵,它能使颓唐的人得到鼓励,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使疲劳的人得到安适,使悲伤的人得到安慰。

    第二,眼睛要有慈悲,要有关怀

    善目可以鼓励别人,你看,讲演者需要聆听者专注的眼神,表演者需要观赏者肯定的眼神。观世音菩萨因为“慈眼视众生”,给人护念,给人救苦,所以能为众生作慈航。

    第三,口中要有好话,要有赞美

    口,是修行最好的方便,但也是最难修行的关口。不懂得说话的艺术,容易祸从口出,招怨惹嫌;会说爱语的人,能以好话给人赞叹、给人信心、给人欢喜,所以到处广结善缘。

    第四,耳朵要有善听,要有分辨

    有的人会听话,善解人意;有的人不会听话,误解人意。所以佛教里有谓“善听”“谛听”“兼听”“全听”。听话,要能听得出人家的话中之意,要懂得思考分辨,尤其要不听是非而听实话。

    第五,手脚要有服务,要有助人

    我们的手脚,要用来为人服务。例如,人不识路,你为他指一下方向;走路不方便的人,你能搀扶他一下。能用手脚为人服务,才能发挥手脚的功用。

    第六,心里要有祝福,要有尊重

    我们有时发心布施,或捐助金钱,或赠以物资,其实都还是有限的,心香一瓣,才更可贵。世间上,有形有相的东西总会无常;无形的祝福,才是无限无量。

    修行离不开行住坐卧,生活中掌握这六种原则,面带微笑,慈眼视人,口说好话,善听分辨,为人服务,心常祝福,不仅为世间留下善用,也是最简便、最具体的修行道场。

    “无”的修行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欲则能刚强,你“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就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不是没有,“无”是无限量、无穷尽。那么,我们怎样有一个“无”的生活呢?有四个修行方法:

    第一,诸恶无染

    “染”有渐进的力量,不容易使人察觉,因此,对于一切的恶习、恶念、恶事、恶友,我们不要去沾染,一旦沾染,就不容易舍离。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只要为人正派,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去做,自然不会招惹无谓的麻烦。

    第二,诸行无私

    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无私,所以成其大;日月无私,所以能遍照。人生假如想要有一番作为,你凡事只想到自己,只有招致自私的结果,没有人缘、没人帮忙,势单力薄,难以成事。反之,若是心念作为皆能为大众设想,自然会有大众的因缘共同来成就,结果必定会更好。

    第三,诸心无住

    倘若我们平常的举心动念都住在五欲六尘里,念念在金钱上,念念在爱情上,念念在名位上,必然患得患失,不得安宁。《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所住,就能无所不住,“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如虚空一般,生命必然扩大无比。

    第四,诸情无执

    一般人与人互动付出时,总希望能获得对方同等分量的回报,用情愈深,期待愈大,如果没有符合自己所预期,烦恼也就越多。佛教则主张用理智净化感情,用慈悲升华感情。你的感情升华了,你不执着,就不会有情执。古人有谓“情到浓时反为薄,情到深处无怨尤”;佛门也说“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你没有执着,看起来好像无情,其实平平淡淡最是真,平平常常最永恒,其中蕴含无限慈悲,无限智慧。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我们薄地凡夫虽尚未能体证,至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努力做到以上的四种“无”。

    真修行

    有的人把佛法研究得很透彻,有的人讲经讲得很精湛,有的人禅坐的功夫非常深,有的人念佛念得很迫切。什么是真修行?修行不一定意指出家人或宗教家的行持,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应该要有修养,有修养就是有修行。现在有四点修行的意义,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在受苦时处之泰然

    世间什么最苦?生不得志,攻苦食淡;贫贱患难,人情最假。不管什么苦,都不如佛教的“八万四千苦”,一语道尽“苦”为世间之实相。古人说“道在苦中磨”“知苦方有道”,在在说明真修行在受苦受难的时候,仍然感到泰然,仍然感到自在。佛弟子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着粪扫衣,宿居冢间,食腐败汁,遭受外道陷害,身处危难,但是他的内心安然,不以为苦,甘之如饴,所以这是真修行。

    第二,在委屈时忍耐放下

    一个人最难忍耐的就是自己受到委屈,觉得不公平,不合理。假如在这个时候,不计较、不比较,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比方被人误解时,能不急于为自己解释辩驳;或者当别人出语不逊时,心里能够忍耐承受,以平等、放下的心来处事,修行就能见真章。

    第三,在忙碌时气定神闲

    有些人觉得要到深山里去苦思冥想,或是眼观鼻、鼻观心地自我独居才是修行。其实,真正考验一个人的修养,是在忙碌时。假如你平时修养很好,在忙碌时就不会心烦意乱、手足无措。如果生气发怒,那就表示功力还不到家。一个人在忙碌时,仍然能够气定神闲、井然有序,才是真修行。

    第四,在受辱时心怀慈悲

    我们在受到利益、顺境、好处时,心里感到很安乐,就能以慈悲心待人;反之,在受到他人侮辱时,还能不计较,可怜对方的无知,以慈悲的心量来原谅他,这个就是真修行。佛弟子舍利弗遭人毁谤污辱,但是他的心中毫无一丝怨恨,反而躬身反省,把吃的东西吐出来,以表示清白,他的心犹如大地,能容纳清净之物,亦可堪载污秽屎尿,同时以慈悲心对待毁谤的人。舍利弗是真修行的榜样。

    所以,什么是真修行?主要是对你的身心有所帮助,能在你的心理上,改变一些观念,那就是修行。

    修行战略

    世间最困难的战争,不是百万雄兵对峙,也不在于敌我阵势相当,而在于内心的佛魔之战。《四十二章经》形容,修行者好比披甲上阵与百万烦恼魔军作战的勇士,心性怯弱的人,大多半途而废,只有坚持愿力者,能够达到最后的胜利。那么修行要有几种战略呢?

    第一,以正见持戒为盔甲

    有形的盔甲可以抵御强敌,保卫自身,而正见的盔甲可以抵挡诱惑,远离贪嗔痴三毒。因此,首先要建立正见,才能走上正道;有了正确的人生观,还要持戒力行,才能圆满生命。

    第二,以智慧方便为刀剑

    经典说:“以智慧剑,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手持宝剑,就是象征以智慧剑,斩断烦恼魔军。有了智慧,加上自利利他的方便法,可以舍弃自私小我,进而成就无私大我的生命。

    第三,以精进勇猛为力量

    世间举凡艰巨的工作,都由勇猛坚持而完成,光明灿烂的前途,也无不由精进不懈而圆满。因为精进的力量,可以解开心中的缠结,勇猛的力量,能够驱策前进,不生畏退。如此必能克服困难,成就功业。

    第四,以慈忍大愿为战术

    慈,可以对治嗔恚,能化解内心无明怨怼;忍,具足大勇大力,能成就世间一切功德。如《忍辱经》所说:“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再以愿心做目标,如此可以增加内心的力量,降伏烦恼。

    第五,以戒定慧学为统帅

    戒如清水,能洗涤我们心地的污垢;定如璎珞,能庄严我们的身心;慧如明灯,能照亮我们的前程。以戒定慧三学作为我们与烦恼战斗的统帅,可以降魔,可以获得无量的法财。

    第六,以八种正道为大军

    八正道是离苦得乐之道,也是转凡成圣的途径。正见因缘果报、善恶业力、无常苦空;正思喜舍、慈爱、巧慧、结缘,正语诚实、柔软、爱语、善言,正业是护生不杀生、布施不贪取、持戒不邪淫,正命是从事合理的经济生活,正精进增长悲智,断除贪嗔,以正念作为安住身心之处,以正定开启般若智慧。这些都是我们防守六贼的坚固城墙,也是战胜烦恼魔军的勇猛大军。

    人生存在世间,就必须要有强盛的斗志,勇于向自心的无明、懈怠、执着挑战,来提升心灵的境界,让每一天的生命都有新的进步成长,这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以上这六点,是重要的修行战略。

    处世哲学

    人在世间上生活,总要与人相处,都要和人共事。如何相处共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应付,这就是处世的哲学。关于处世哲学,有四点意见提供:

    第一,不说人非,是厚道

    世间上最可怕的就是“是非”,是非无有定论,但杀伤力却强大无比。有的人被是非所困,终日扰攘不得安宁;有的人被是非陷害,丧失了本有的成就。所以,我们不说别人的是非,就是厚道。而当自己面对是非时,要紧的是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当一个人参不透人情、辨不清是非时,就会起无明,所以,批评别人的话当于人前说,自然可免是非。

    第二,不辩己是,是高见

    人际相处,有时候难免会被别人错怪、误会,有的人急于保护自己,就百般辩白。其实真正高明的人,不必为自己辩解,哪怕是自己没有错,不过你能自我反省,自我认错,并不会蚀本,反而增长阴德。所以有时候不要太计较自己的得失,人家的一言一语不要太在意,因为毁谤打倒不了一个有志气的人,除非自己本身不健全、没有实力,因此,面对毁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辩白,不辩己是才是高见。

    第三,扬人善事,是结缘

    佛教讲“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心存欢喜、恭敬、祝福的心,就是一种结缘的心,尤其给人好因好缘,就是最好的供养。有时候背后说人家的一句好话,称扬别人的一件善行,就是帮他铺路,给他一些方便,这就是最好的结缘。能够常常不吝扬人善事、称人美德,结缘多了,自己也会得到很多的方便。

    第四,隐人往恶,是修德

    古德云:“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中国人过去总把隐恶扬善视为做人应有的美德,但今人往往隐善扬恶,并且尽可能地以揭发别人的隐私为能事。其实做人要将心比心,自己的过往又何尝愿意让别人当成话题谈论,既然己所不欲,岂可加诸他人?因此,懂得隐人往恶,必是有德之人。

    处世的哲学当然很多,只是一个人只要能够做到“不说人非、不辩己是”,进而“扬人善事、隐人往恶”,必能广结善缘,积聚功德,如此人生的旅途必然走得更平顺,而不至于感叹世道坎坷,人间路难行。

    如何修行正法

    什么是正法?我们要如何修持正法?人与人之间有人道,人道就是正法。世上的忠孝、慈悲、信义,这些伦理道德都是正法。我们想在社会上求财,不能用邪法、外道,要用求财正法。此外,在感情上、人情上,不论什么道,也都有其正法。应如何求得正法呢?在《正行经》里提到四点:

    第一,精进听闻正法

    修持正法的首要态度,就是以一颗精进的心,多闻熏习,如此才会对正知、正见有所了解。听闻能知道理,听闻能知意义,最重要的是,听闻会增加自己的信念。所以许多人在听闻正法,追求正当的宗教信仰时,会感到正法之味,如饮甘露,会勤求正法而不觉得疲厌,因为在乐法里,会获得更多的法喜。

    第二,精进护持正法

    《梵网经》说:“闻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正法就是世间上的正义、世间上的公理。对于正法,我们必须努力不懈地护持。在佛教里,我们常用“护法”来称赞正信的佛弟子;一位充满热忱的护法者,还会为信仰、真理而牺牲奉献呢。

    第三,精进演说正法

    为使正法利益众生,我们必须时时宣扬和解说正法。《金刚经》说:“若有人讲说四句偈,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布施。”意思是广为众生演说正法,令人深信因果,止恶向善,散播菩提种子,社会必定美好,这种功德是胜过布施物质的功德。

    第四,精进修行正法

    任何艰巨的工作,无不是勇猛坚持才能完成;光明灿烂的前途,无不由精进不懈而得圆满。精进的力量,能使人驱策前进,不生畏怯,自然能克服困难,道业增长。修行人要透过实修,方能体证、觉悟,圆满自己。若不精进修行,则如金矿未经开采,终不能得。

    诸佛皆是修行在人间,成佛在人间,唯有听闻正法,护持正法,并且演说正法,修行正法,在浩瀚的宇宙中,发挥正知正觉的力量,才能成就佛道,为个人及大众留下善美深远的影响。

    如何修身

    一个人,之所以要修身,是为了要健全自己;自己健全了,对于家庭、社会、朋友、事业,都有帮助。修身,才能知道如何与人往来。我们要如何修身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居家要俭

    一个人如果贪慕荣华,只图享乐,必然助长恶行,有时更因此而招致家败身丧。如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并不是悭吝、一毛不拔,而是实不虚华,食不求精,衣不求美,饱暖则足。司马光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养成了奢华无度的习惯,再富有的家庭终必沦为贫乏;反之,如果能谨身节用,一粥一饭不奢靡浪费,自必因此而有所积蓄,甚至转贫为富,所以,居家要俭。

    第二,创业要勤

    这是一个物竞天择的社会,适者生存是必然的定律。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不是靠家人的声望,也不是取决于出身的高低,而是端看自己的勤劳与努力。语云,“勤有功,戏无益”,勤才能改变你的人生,即所谓“勤能补拙”。一个出身贫穷的人,只要能勤劳,必能转穷为富。勤劳是创业之道。

    第三,待人要谦

    人际间的相处,有一个重要的秘诀,那就是谦虚。一个人的学识再好,如果高傲而不知谦虚,难受主管的青睐;一个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负而不知含蓄,难受他人的赞美;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懂得忍让,难得他人的友谊。曾国藩说:“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所以,谦虚和睦,才能获得人缘;谦恭有礼,才能受人尊敬,所以,“谦”是待人之道。

    第四,处事要和

    “和气迎人,则乖灭”。嗔怒,不但有害人体的健康,还常使小过变成大过、有理变成无理,甚至作出不当的抉择,因此在待人处事上,要能心平气和。心平气和能让头脑冷静,心平气和才不失方寸,心平气和才能克制刚躁之气。古人云:“心平气和,而后足以平不平以致乎平,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所以,“和”是处事之道。

    人与人相处,不知道自己的缺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故凡事不要总是指责别人的不对、不是、不好或不应该。须知在世间法上,往往是对外容易对内难、修身容易修心难、做事容易做人难、读书容易明理难。

    修身的准则

    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的根本在个人,个人修身后,有了高尚的修养,才能齐家,家齐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佛教亦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学习佛陀的精神,要能克己复礼,道德自律,才能开发光明的智慧。由此可知,世间上不管哪一种宗教,都非常重视修身之道,因为修身才能去芜存菁,修身才有光明磊落的胸怀,以及择善而行的节操。历代贤者,能为众人表率,皆从自我修身做起。

    以下有四点修身应有的准则,提供参考:

    第一,修身要能有高雅的气质

    金钱可以买到华丽的衣服、可以买高级的化妆品,但是买不到气质,人的气质是由修身而得。《大学》云:“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正心,则能克制自己的妄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以礼来涵养性情,就如孔子所说,凡是不合礼者,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如此必能仪容端庄,风度良好,且能具有高雅的气质。

    第二,修身要能有庄重的风度

    一个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是否笃敬谨慎,为人处事是否圆满无憾,就在他平日对自我修身的要求。孔子曰:“诚于中,形于外”,一个有涵养、有风度的人,其所显现出来的气质,必然具有雍容庄重的风度,如三国时诸葛亮的“喜不大笑,怒不暴跳,哀不嚎哭,乐不轻佻”,这就是贤能之人的庄重气度。

    第三,修身要能有亲和的举止

    现今的社会,无论是学者、商贾或是政治人物,如果要能受到别人的爱戴,一定要具有“居上不骄,居下不卑”的亲和举止,因为不骄不媚的亲和行为,才能拉近人我的距离,更是获得人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亲和的行为不但是修身的方法,也是待人处世的原则。

    第四,修身要能有中道的观念

    人们在立身处事时,要能有不偏不执、不卑不亢的态度,要能有清净淡泊、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受人我是非所扰、不受世间利诱所迷。如《论语》所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如此则能从容处事,态度才能安详。

    语云:“求助不如结缘,求福不如修身。”

    行事的要领

    人,要在世间上生存,一定要做事,做事要懂得掌握做事的要领,才能事半功倍。朱浮言:“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做一件事如果不懂得要领与步骤、没有与时俱进的眼光与智慧,不但花费时间、金钱,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现代的企业非常讲究管理学,以及行事的要领。

    什么是行事的要领呢?有四点:

    第一,有智更要有慈

    古德云:“人用刚,吾以柔胜之;人用术,吾以诚感之;人使气,吾以理屈之;天下无难之事矣!”行事要有跳探戈的智慧,才能达到目的又不会伤人。除此之外,还要有慈悲心,有慈悲的人,才能为别人着想,才能体谅别人,才能爱护他人。歌德说:“仁慈是一条将社会连贯起来的金链”。所以,行事要有智更要有慈。

    第二,有勇更要有巧

    处事要有勇敢进取的心,才不会因循守旧、踌躇不前。拿破仑说:“绝对没有不因勇敢的希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者。”所以,行事要先有必胜的决心,然后才有成功的希望。此外,还要有巧慧,如果光有勇,而没有巧,只能称之为莽。如三国时代的张飞,虽然很勇敢、很有胆识,终因没有巧智而失败。所以,行事要有勇更要有巧。

    第三,有钱更要有德

    有的人以为做人、做事只要有钱,就能万事亨通。所谓“有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有钱不一定买得到健康,有钱也买不到寿命,更买不到别人对你的尊敬,所以,金钱不是万能的。我要如何让别人心悦诚服地与我来往?培根说:“没有比良好的品德与态度更受人欢迎。”由此可知,一个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获得人心。所以,行事要有钱更要有德。

    第四,有口更要有心

    行事不可以光是嘴巴说说,而不兑现。孟子说:“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随意开空头支票的人,是没有责任心、没有信用的人,这样的人会让人不敢与他深交,更不敢与他有生意上的往来。因此《论语》说:“言必信”“言忠信”,都是说明做人要言出必行,才能让人信任。所以,行事要有口更要有心。

    做事要有要领,懂得行事要领的人,必然也是个懂得做人的人。

    生活修行四句偈

    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是讲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补一补,东西坏了要修一修,人也会有行为不正、说话不正,乃至念头不正的时候,这时也要修正,这就是修行。人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离不开生活,因此,修行也是不离生活,以下举出四点,可以作为生活修行依循的方向:

    第一,涵养怒中气

    对一般人来说,对于忍苦、忍穷、忍饥、忍饿、忍冷、忍热,大都还能忍耐,但在做人处世上的委屈、不平、恼怒要去忍恨、忍怒、忍气,就不容易了。尤其一口气你忍得下去,这是很大的修行,也需要很大的力量。能以“养气”代替“怨气”,“和气”代替“意气”,这就是“涵养怒中气”的功夫了。

    第二,谨防顺口言

    想要修行,修口是一大法门。话,不能随便出口,尤其是顺口语,无论是愤怒的时候,或是高兴的时候,都要克制自己。生气愤怒时,容易口出恶言,一句话伤害到人,再也收不回来;过度高兴时,容易忘形,随意地就许下承诺,泄露秘密,甚至说出不该说的话。因此,说话要三思,不可随意顺口而说。

    第三,当心忙里错

    有时候太匆忙,容易忙里有错。有一位媳妇,半夜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连忙抱起床上的孩子就往娘家跑。走过田埂,慌乱的脚步让她跌了一跤,幸好孩子没有哭泣,抱起来又忙赶路。到了娘家一看,手中竟然抱着一颗冬瓜。她急着返回田里,没有看到孩子,只有一只枕头。当她哭哭啼啼回到家里时,原来孩子还在家里睡觉呢。越是忙的时候,越是要仔细用心;越是忙的时候,越是要谨慎小心。

    第四,爱惜有时钱

    台湾企业家张姚宏影女士发心建寺办学,利益众生。问她为什么?她说:“现在不做,等到将来我没有钱的时候,会懊悔的啊!”是的,正当有钱的时候不做,等到钱去了再想做时,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有一句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推而广之,凡事都应及时,当年轻力壮时,应以体力报答人间;当脑力尚佳时,应以智慧贡献人类;当有一片诚心因缘时,以心香一瓣,将好因好缘的生命,回馈社会十方。如何修行?“生活修行四句偈”,是很好的方法。

    开始

    人的一切行为造作之始,都是来自心中的想法,因此,心中的每个念头,是决定你上天堂或下地狱的开始;心中的每个念头,就是造成佛境与魔界的结果。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恐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要慎始;开始的好坏、正邪,就是决定未来失败、成功的转轴。以下以四个“开始”来说明其重要性:

    第一,崇山峻岭始于土丘

    重重叠叠的山峦,并非本来就是崇山峻岭,它可能是由沧海变为桑田,再变化成土丘,慢慢又演变而为层峦叠嶂的峻岭。人的恶行往往也是由小而大,一个恶贯满盈的人,常常是起自最初的歹念,所以人应该慎防开始的一念。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经常自省,自能让恶念不积,如此才不会自我毁灭。

    第二,汪洋大海始于细流

    《法句经》说:“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小的细流,日积月累,可能汇聚成长江黄河,成为汪洋大海,所以细流不容藐视。西晋文学家陆机说:“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小小的善行,可以救人一命;小小的结缘,可能改变人的一生,所以,一点一滴的小善行,就是积聚巨万的善功德。

    第三,千年万劫始于弹指

    一千年、一万劫,看似好长好长的时间,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也是从一刹那、一弹指,慢慢聚集而成;同样的,成功的企业家、创意的设计师、笔补造化的作家,乃至于社会上有名气、有地位的人,其智慧、创意、技巧、经验,都是经过岁月的积累、时间的酝酿、生活的体验而来的,世间万物不能无中生有,所以,成功是经过学习的过程与时间的磨炼。

    第四,永恒成道始于信念

    所有证悟者,或是社会上的成功者,都是来自对真理的内涵不起疑虑,对于所学的技能不怯退,对于自己所建立的目标有正确的信念,如此才能有所成就。《华严经》说:信念与信心可以增长智慧,有了信就可以到达如来的境地;《大智度论》也说:信,就像人的手一样,一个人到了宝山,有手就可以自由地取宝,如果没有手就不能获取。所以,“信”是学习上、修道上的根本。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始的方向正确了,才能到达目的地;开始的心念正确了,行为才能无误。所以凡事的起始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得不注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