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人间:精进-卷四 幸福之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怀抱希望的人对未来必定充满自信。

    对未来抱持信心,就会有幸福。

    幸福之道

    每个人追求的幸福不同,定义也不同。有人以获得财富为幸福,有人以拥有爱情为幸福,有人以权力在握为幸福;这些外在取得的幸福,看似实际,犹如泡沫,难以掌握。到底什么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幸福?有以下四点:

    第一,生活要乐观进取

    英国诗人拜伦说:“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世不老。”分别只在一心的取舍。心,可以是光明庄严的道场,也可以是烽火漫漫的战场;心,可以是生产良好产品的工厂,也可以是盗贼土匪的温床。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幸福的种子就已萌芽,加上进取的因缘,必定获得幸福的果报。

    第二,工作要胜任愉快

    工作中,想要胜任愉快、发挥所能,莫过于敬业乐群,最失败的,不外乎与主管对立、与同事有隔阂。再者,抱持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情,推诿、讲理由,做来感到辛苦不堪,如何有幸福可言?能发挥热忱、活力,工作自能胜任愉快。

    第三,事业要进取有恒

    想要有一番作为,恒心毅力、进取勇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倘若稍受困阻,就尽弃前功,如何成就?孟子云:“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如弃井也。”因此,做事必须进取有恒,抱持“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信念,终能“滴水穿石”,走向幸福的大道。

    第四,未来要充满自信

    怀抱希望的人,对未来必定充满自信。大文豪萧伯纳说:“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内心充满自信者,能驱动生命,转化因缘;对未来有信心,就懂得为当下负责。纵观现今社会,忧郁症和自杀者频传,这就是对未来空虚,没有产生希望。因此,突破内心的恐惧,对未来抱持信心,就会有幸福。

    幸福,不是别人给我们的,也不是上天赐予的,想获得精神上的满盈、永恒的幸福,把握以上四点就可以实现。

    事业成功之道

    表演者演出内容要精彩,必须不断揣摩;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符合大众的需要;想要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就需付出努力;任何事业要成功,也要有各方的因缘来成就。事业成功之道有四点:

    第一,个人为小,团体是大

    所谓“三人成众”,现在的社会,唱独角戏的个人表现已不太能成功。事业要成功,首重“集体参与”“集体创作”,要将自己的心随顺大众,融入团体里,才能有所成就;离开“众”则事难有所成。倘若人人都能抱持着“大众第一,自己第二”的想法,何愁事业不成功呢?

    第二,职务精简,分工合作

    现代社会重视分工合作,如建筑分工、管理分层,而每个事业无不集多数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分工合作就是团队精神的展现。在分工合作中,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职务都不可忽略,大家集思广益,才能创造出历史性的事业。好比佛教丛林职务有四十八单,依个人的发心、能力、德行、才学的不同,彼此分工合作,才能使团体更上轨道。

    第三,相互尊重,精神一致

    团结如桶,不可有漏洞。一个团体要发挥最大的力量,必须每一分子都有共识,且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如果一起工作,却彼此离心,彼此牵制,则无法成就;若能精神合一,理念一致,即使分散各地,也会有所成就。

    第四,掌握时空,健全制度

    修行人之所以要精进修行,就是为了在无限的时空里证入菩提,在刹那的时光中掌握永恒。同样的,事业要有百年根基,也要懂得掌握时空,才不致错失良机。现在的社会凡事讲究制度,一个企业也要有健全的体制,才能永续经营。

    成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事业要成功,必须具备种种因缘。

    快乐之道

    快乐是对生活感到充实,对心灵有所提升。快乐是一种精神的成就、满足,好比农家看到果菜丰收,园丁欣喜百花争艳。快乐是人人所希求的,我们要追求的快乐之道到底在哪里呢?

    第一,快乐在真心情意里

    有人以为有钱就会快乐,但是金钱也会带给人烦恼,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许多人以为爱情就是快乐,但是自私的爱情,也会给人带来许多执着痛苦。有人认为有了名位就会快乐,等到名位高了,反而失去自己。其实快乐就在真心诚意里,你待人以真、待人以诚,脚踏实地培植好因好缘,以真情真义交流相待,获得的快乐,才是珍贵。

    第二,幸福在人我友谊里

    人不能没有朋友,朋友之交,相互提携,彼此勉励,是快乐的泉源。《中阿含经》云:“比丘但念自饶益及饶益他,饶益多人,悯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生而为人,生活安乐、家庭平安之外,真心关怀友人、关怀世间,自利利人中,会为人生带来快乐。

    第三,平安在无求无怨里

    有所求,就会有所失落,失落了,就会产生怨恨,内心就会不平衡,不平安。《八大人觉经》云:“无自多求,增长罪恶。”多求多烦恼,只有无求,才能得到平和、平静、平等、平安。菩萨在人间付出,普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他的心无怨无悔、无虑无求,不但自己坦然平安,也会带给一切众生平安。

    第四,解脱在看破自在里

    一般人习惯追求外在的感官之乐,例如眼观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这种根尘的快乐却是短暂、空虚而不真实的。人想要从忧悲苦恼中解脱出来,追求更高的心灵层次,就必须要能看淡世事、看破实相,心里有满足、有包容、有智慧、有信仰,自在快乐的泉源就会被开启了。

    与其追求短暂不长久的快乐,不如追求永恒无住、没有执着的欢喜自在。《善业经》:“过去之法不应追念,未来之法不应希求,现在之法不应住着,若能如是,当处解脱。”能够认识人生真相,凡事尽己因缘,结果随缘随喜,不追求取着,穷也好、富也好,有也好、无也好,一如云水,悠悠去来,就可以解脱获得快乐了。

    安全之道

    生活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安全、安乐。天灾地变,非个人力量可扭转,但人为的祸端,有时却是自己造作所致,因此,灾祸是可以从日常做人处事上避免的。如何是安全之道呢?有以下四点:

    第一,非善之事不为

    人要做事,生活才有着落,人要做事,生命才能发挥功用。但是做事也要有所选择才能安全,《佛说孛经》说:“人发善心,鬼神助之,恶虽不觉,终必受殃。”不善的行为、不善的事情不能做,只有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才有好的人生。

    第二,无义之言不说

    《一切有部毗奈耶经》说:“若人生世中,口常出刀剑,由此恶说故,常斩于自身;若赞于恶人,毁谤贤善者,由口生众过,定不受安乐。”说话不当,有时比利剑更伤人,不但自己无法安乐,甚至惹来祸殃,招致不幸。因此,说话要得体,说得合理,要说对人、对世间说善美的话,要说有意义的话,你说的话,才会被人接受,受人敬重。

    第三,危害之行不做

    所谓“一人一事都有道理,一举一动都有因果”。因果是如实的真理,一切善恶都有规则循环,害人之行最终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所以,即使是小小恶事,都不能妄为。一个人只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别人、对家庭、对团体、对社会做有益的事,你对别人有贡献,别人怎么会不看重你,和你友好相处呢?

    第四,造恶之友不交

    朋友是一生重要的伙伴,他们的言行,也深深影响我们自己。《缁门警训》说:“邪师恶友,畏若豺狼,善导良朋,视如父母。”因此,交往的对象要慎选,远离恶友、损友、心念邪恶的人、行为不端正的人。

    开车、坐车要系上安全带,道路有安全岛维护车道行进安全,乃至车与车之间也要保持安全距离,同样的,人要活得安全,主要靠自己的行为。用安忍来面对困难坎坷,用慈悲导正暴力行为,用戒法健全自我身心,用禅定作为自己安住的力量,再加上述这四点作为安全之道,必能远离灾害。

    聪明之道

    聪明之道,首先耳朵要聪敏会听,听四面八方;眼睛要明亮会看,看远近古今。光会听、会看,还要会说,说得真实不虚,说得让人拍手叫好。聪明的人,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能用心学习一切,讲说智慧之语,提升生命的层次。聪明之道有四点:

    第一,眼观天下,天下如“果”

    有一种奇妙的果实,吃了它以后,再吃任何东西都会变得非常可口,即使是很酸的柠檬,也变得很甜。用眼睛看世间,如何把丑的人事物美化呢?宋朝有一则公案,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打坐,一个说对方像一堆牛粪,一个说像一尊佛。苏小妹点破了说,以粪心看人就像粪,以佛眼看人都是佛。看世间如果能加一点佛心,就会像吃了奇妙果实,什么都很甜美。

    第二,耳听众音,众音如“曲”

    我们的耳朵会听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天籁,令人陶然沉醉,而好话如甜美的歌声,善语像优美的旋律,这些声音,也会让人心旷神怡。听到美好的声音固然欢喜,听到不顺耳的,也要能够转化,把批评当作养料,讽刺就是针砭,讥笑好比药石,毁谤则为砥砺。不论是哀伤幽怨,如泣如诉,或清脆悦耳,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不都是人间的悲喜交响曲吗?

    第三,口说语言,语言如“歌”

    动之于心,诉之于口,嘴巴是我们沟通、表达的管道,说话幽默风趣,可以带动欢喜热闹的气氛;说话尖酸刻薄,则损人害己,招来祸殃。因此,讲话要像一首动听的歌,宛转高雅,真情流露,才能打动人心。

    第四,心思众生,众生如“亲”

    诸佛菩萨,悯念众生,如母忆子一般。一个有智慧的人,心胸豁达,不自私拘泥,心里所想的都是为大众,为将来与后世子孙,看待一切众生也如同家人一样。当一个人把心思放在众生,常常为众人解决困难,无形中,其智慧、福德就会在大众中成长。

    看得多,见识广;听得多,知识丰;想得多,理路透。如果我们想要拥有广大的世界,就不能狭隘设限,要开阔心胸,放远天下,关怀众生,始能从中习得圆满的智慧。

    语言之道

    语言是表达情意、沟通人际、传递思想的重要工具。因此,语言要讲究真实、善美、清净。因为好话、坏话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人格,也影响着别人的喜怒哀乐。《大智度论》云:“常以好语,有所利益,是名法施。”意思就是说,只要我们讲一些对别人有利益的话,就是在布施真理。语言之道,有四点需要注意:

    第一,言仁不言暴

    有的人说话,语带强制、恐吓,是谓语言暴力,或是巧言令色,以花言巧语,卑躬屈膝的态度,博得他人的信赖;这些言语,都无法令人生起慈爱之心。因此,我们说话要说仁慈的话、仁德的话,不要讲暴力的话。

    第二,言义不言利

    历史上著名的经典翻译家唐朝玄奘大师,童年时就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性格,他自我勉励:“言无名利,行绝虚浮”,因而成就他一生的伟大事业。孔子亦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强调言行中正义的重要。

    第三,言礼不言邪

    语言,是心灵之窗。善美的语言,反映出清净的心灵;丑陋的语言,则显示出心中的污秽。古人说:“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因此,说话要有分寸、要有礼貌,不可胡说八道,虚假妄言,蛊惑人心。

    第四,言信不言诈

    所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说话没有信用,不知道还能以什么作为立身处事的准则?我们讲话,言语中不能有一句欺诈,不能有一句不实,要讲有信用的话,开诚布公的话,以及对人间能增加信心,对自他具有建设性的话。

    爱惜口中的语言,用慈悲的爱语化导暴戾气氛,能使社会趋于平和;爱惜心灵的语言,用智能的心语消除贪嗔愚痴,可以让心灵常保明净。只要合乎行为礼节规范的语言,都是好话。

    交友之道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所以必须了解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真正的好朋友是能互相规劝、砥砺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除了亲人,朋友是我们人生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人际关系,而且许多事情是靠朋友知交才能处理的。交友之道有哪些?如何才能得到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

    第一,以德交友,患难与共

    要如何交朋友呢?首先需问自己想交什么样的朋友。如果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就要拿出自己的真心,以道德、以义气、以慈悲来交往;如此得来的朋友,在最紧要关头时,大都能同甘共苦。所谓“患难见真情”,在最困顿的时候,还能不变初衷地支助扶持,才是真正的朋友。

    第二,以诚交友,肝胆相照

    和朋友相处,彼此要讲究知心,讲究坦诚,讲究肝胆相照。双方以真实的言语、真实的感情交往,摒除利害关系,拥有手足般的义气情谊,能相知相惜,相互关爱,彼此扶助,就是真正的肝胆相照了。如战国时的隐士田光,为助燕太子丹刺秦王,举荐荆轲,更为守秘而刎颈,田光之忠诚,可谓肝胆相照。

    第三,以知交友,见多识广

    见识广博或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会受到朋友的尊重与信赖。同样的,要结交有内涵的朋友,也要先充实自己的内涵;懂得随时吸取新知的人,智慧容易开启,也会吸引许多见多识广的人到身边来。刘禹锡之交往即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第四,以道交友,法乐融融

    “道风德香传千里”,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无人不欣喜,不论远近,大家都会争相来亲近。和他交往的人,也都会依他自勉,而得到提升,此即所谓“与善友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中庸》曰:“待人以诚,感人以德,交人以善,这是率性之谓道。”朋友交往以诚以真,相待以礼以敬,相处以平以淡,相勉以学以道,都是交朋友的原则。

    为友之道

    大家都渴望找到真心的朋友,但是,要找到一生不相负的好友,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你常常慨叹朋友辜负了你吗?想要交到真心的朋友,本身也需具备一些条件。例如不能太过倚赖朋友,这会使对方感到不胜负担,久之必然离去。尤其不能因为熟悉而失去了分寸,失了分寸与尊重,久之必然反目。如果对方失意时,要适时给予鼓舞与安慰。再者,双方都能互相勉励、共同充实彼此的内涵,这样友谊的层次也能提升。在《长阿含经》里面,佛陀对于朋友之道有以下四点开示:

    第一,为彼不惜劳苦

    历史上的“管鲍之交”闻名千古。主要因为鲍叔牙有慧眼识英雄的本领,一眼认出具有冲天之志的管仲,又有“不受离间”的智慧,无论旁人如何评论管仲,鲍叔牙都不为所动。反而不断地给予包容、谅解与协助,才有后来擘划千里、成就齐国霸业的管仲。

    另有晋国公子重耳,家国流散,在外颠沛十数载,忠臣狐偃始终不离不弃,后来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回国为君,重耳重用患难之交的忠臣狐偃,奋发图强,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第二,为彼不惜财宝

    朋友有经济上的困难,应量力帮助他渡过难关。如姜子牙未发达前,义兄不惜财宝的接济,终于造就了历史上的姜子牙。

    六祖惠能大师未上黄梅以前,卖柴为生,靠着安道诚的仗义相济,给予安家费,使其无后顾之忧,顺利参访五祖,终于成就道业,成为中国禅宗史上提倡顿悟的祖师。

    第三,为彼济其离怖

    朋友受到挫折、失败或感觉无助之时,要像观世音菩萨的施无畏精神,及时伸出援手,让朋友远离怖畏,得到安心。

    第四,为彼时相教诫

    要成为对方的挚友,就要相互勉励,彼此为鉴,并且观察他的偏失,矫正他的气质。在朋友虚浮时,能够养之以沉稳;观念褊狭时,导之以宽广;急躁不耐时,修之以从容。朋友有过错,应该要暗地里规劝他改过,这是好友应尽的责任。

    朋友是互相的,应该要彼此感恩,懂得付出,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也才能得到相互依存的挚友。

    朋友之道

    古人对交友很重视,并列于五伦之一,因为与朋友之间的互动是为人处世重要的一环。如果关系顺利,可以带来生命的互助与喜悦。

    明朝的苏浚在《鸡鸣偶记》中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对于朋友相处之道,提供四点意见:

    第一,要互相交流

    唐朝李白、杜甫是一见如故的朋友,他们相互讨论诗作,将唐诗带到文学的高峰。要互相交流,平时的关心慰问不可少;逢年过节也要礼尚往来。有时候可以特别举行茶会、餐会、读书会等,彼此以新知交流,增进了解,彼此更加融和相知。

    第二,要互相帮助

    朋友是两个个体的联系,彼此有互动关系,必然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所以要有“同体共生”的认识。如三国时代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及张飞,贫富与共,患难相扶,侠义之情令人敬佩。

    第三,要互相尊重

    不要将朋友视为私人所有,这样的友谊必定不能长远,因为朋友也有他独立的人格,不但要给予相当的个人空间,还要尊重他好的传统、正信的宗教、光明的观念、正当的嗜好,以及他的家庭、性格等等,尊重可以带来长远的情谊。

    第四,要互相信任

    所谓的“疑友不交,交友不疑”,朋友之间的往来,如果存有疑忌之心,不但不能互相信任,甚至可能彼此受害。交友之先,要能分辨趋炎附势的佞友,恶劣为非的损友,吃喝玩乐的劣友,朋比为奸的诈友,在交往之初,可能会让人感觉甜蜜,然而久之必受其害,此类恶友都不可结交。

    会劝正导善的畏友,能切磋互勉的诤友,虽然刚开始交往,容易使人有点难堪,但久后必受其益。此类善友可以多多结交。

    待客之道

    家庭里,免不了常有亲朋好友等客人来访;公司里,免不了有商业往来的客人走动;寺院道场里,信徒、友寺、社会人士参访,更是时常有之。所以寺庙的知客师很重要,“知客”就是“知道客人的需要”,也就是要懂得待客之道!待客之道,不分寺院、公司、家庭,人人都应该了解。关于待客之道,分为四等:

    第一,像朋友的客人,要让他宾至如归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时候久未联系的朋友忽然来访,不能让他觉得生疏,要热情招呼,让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从他一到,举凡喝茶、吃饭、休息,我都要以礼相待。尤其用餐时,上等的主妇在饭菜上桌后,很快就能走出厨房,到餐桌上招呼客人用餐;如果客来扫地,客去泡茶,这是最劣等的主妇。

    第二,有困难的客人,要为他解决问题

    俗语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又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难免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对于有困难的客人,不管他跟我们是商务上的往来,或是曾经共事的同事、主管、属下,乃至单纯友谊往来的客人,我们都要真诚地关心他,不能跟他支吾其词,让他觉得你好像有意要避开他。你能帮他直接解决问题最好,否则帮他出主意、提供其他管道,总之,能帮他把问题解决,让他觉得不虚此行,这才是对有困难的客人应有的待客之道。

    第三,随机缘的客人,要予他欢喜希望

    有的人来访,并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随兴忽然而来,他没有事先通知,也没有事前约好,临时就跑来了。不过你还是要好好招待他,要给他欢喜、给他满足,要让他感受到人情的温暖,进而对人生充满希望,这才是待客之道。

    第四,对高位的客人,要和他不亢不卑

    “以客为尊”,请客要让客人受到尊重,受到礼遇,这是应有的待客之道。但是宾主是有界限的,宾主各有各的立场,例如开会时,主席、代表、会员,都是主体,有时即使上级领导莅临与会,也只能是来宾。大国的总统到小国访问,是小国的上宾;小国的国王应邀到大国去,也是大国的上宾。宾主不能只论大小,而是平等的论角色。所以有的客人身份、地位很高,但是所谓“客随主便”,不能“反客为主”;身为主人的,对于高位的客人,也要不亢不卑,才不会有失身份。

    宾主自有他一定的内涵与规矩,所以一个好的主人,最主要的是要会对待客人。

    保健之道

    时代愈文明,人类应该更健康才是。但是纵观今日的世间,医学科技愈进步,难治的疾病就愈来愈多,这是十分奇异的现象!仔细想来,或因人类只知医病,既未将真正的病根寻找出来,也没有将身、心、灵看作一体来保健。

    有人把健康比喻为“1”,把家庭、爱情、事业等等,比喻为“0”。有了“1”,一切的“0”都变得有价值;只有“0”而没有“1”,所有的“0”都失去了作用。这个比喻很有道理,与古人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相同的意义。另外,在自我精神层面上的保健,也要注意到四点:

    第一,不急躁,宁静可以致远

    古时候常听到巡更之人,一面敲着锣,一面沿着街道大声提醒大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自然界干燥之时,容易“星火燎原”,引起火灾;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太过急躁,同样也很容易“心火燎身”。心中一急躁,情绪立即冲动,身体来不及应变,引起肌肉紧绷,氧气无法到达,身体机能运转不灵光,因此容易致病。

    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身心时时维持宁静,精神容易升华。再者,人在宁静之中,眼光能看得远,心胸能放得开,生命层次自然也跟着提升。

    第二,不发怒,心平可以气和

    想要身体健康,内心首先要修养得平和,对人能够体谅,对事能够随缘,对物要能爱惜。想要健康就不能常常生气,因为生气容易损伤精神。多年前曾有科学家实验,人一旦发怒,全身的血液都会产生剧毒。人不要时时准备操控他人,那样只会与心境平和的修养背道而驰。能控制自己,理性时时都能战胜情绪,逐渐地能够做到心平气和,这也是延年益寿的一种秘诀。

    第三,不压抑,随缘可以自在

    遇事缺乏处理的智慧,客观环境又不允许发泄出来,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太多的压抑,必定一发而不可收拾。滞郁之气需要化解,苦闷需要找到渠道来疏通。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为你排解,可以交给悠云、流水、虚空,或是向佛菩萨倾诉;等内心能看得更远了,自然凡事都能欢喜接受。欢喜与接受,这都是增加生命养分的好方法。所以,不要以压抑来处理内心的不满,而要朝光明面来看事情,才能过得随缘自在。

    第四,不幻想,踏实可以进步

    幻想与梦想不同。梦想是一种远景,只要积极有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实践,许多梦想都能成为事实。

    但幻想的人,只想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假象。或是尽管想得天花乱坠,却不肯付诸行动。幻想既劳心又使人脱离了现实,到最后甚至得了幻想症,何苦呢?还不如把握住现在,安安分分的,该吃饭的时候吃饭,当睡觉的时候睡觉,应办事的时候办事。生活在现实的人生当中,凡事处理得好,进步就容易了。

    如何学道

    现今社会上学佛的风气非常普遍,这是好现象。因为一个人心中有佛,他眼睛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心中有佛,耳朵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心中有佛,手上做的都是佛的事情;心中有佛,口里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学佛者在心中要当下承担“我是佛”,是佛,就不会吸烟喝酒;是佛,就不会打骂人;是佛,就不会沾染任何恶习。如何修学佛道?

    第一,欲求佛道须先正心

    《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儒家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而修身则要通过内心的修养,心若不正,一切都是空谈。《正法念处经》亦说:“不念善事,不正心意,彼行放逸。放逸所诳,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心不正,眼、耳、鼻、舌、身所见所闻都不正,放逸恣行,恐怕连人身都难保有,遑论成佛道。因此,欲求佛道须先正心。

    第二,欲入佛道须能放下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又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先有舍,才会有得。想要进入佛道,要先把贪欲、嗔恨、愚痴放下,要把世间的人我得失先放下,把蛮横执着放下,把这些世间种种陋习放下,佛道就能提起。

    第三,欲行佛道须运悲智

    要行佛道,要先有慈悲心。有慈悲才会心存众生,才有实践的动力。但《大宝积经》说:“一切如来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如来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如来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如果光有慈悲而没有般若智慧,所行只是世间善法,且容易流于滥慈悲。所以有心行佛道,必须悲智双运,才是最理想的修习。

    第四,欲证佛道须悟无我

    无我不是说没有我,只是不执着这个我。常人有根深蒂固的自我爱,太看重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于是造作种种业行。佛教菩萨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劝诫我们不把心量局限在个人,那就是无我的意义。有了无我的体认与实践,才能扩大生命,进一步证悟佛道。

    每位学佛修道者都想要有所成就,但如果方法错误,居心偏差,就像煮沙欲成饭,那是不可能的。

    教化之道

    做一名教师,有启发学生的方法;做父母教育子弟,有教育子弟的方法;从事社会教化的人,当然也有社会教化的方法。当初佛陀教化众生的原则就是“契理契机”。有的时候,要契合真理,有的时候,要契合众生的根机。不合真理的话,你不能说,根机不合者,你也不能勉强。如何是教化之道呢?在这里提供四点:

    第一,启发的教育在潜移默化

    最好的教育,就是启发。启发教育不是口头教说,而是潜移默化的身教,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仙崖禅师看见夜游的沙弥,只轻轻说一句“夜深露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赶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后,就不再提起。从此,全寺学僧再也没有人出去夜游。佛门禅师,就是以身体力行作为榜样,启发行者。

    第二,感化的教育在身教言行

    教育子弟,最好用感化方式,使他感动。有一首歌词强调“爸爸妈妈真伟大”,这不一定很好。为什么?爸爸妈妈很伟大,怎么伟大?要钱有钱,要糖有糖,要玩具有玩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是我没有,我的爸爸不伟大,那我就只有偷、只有抢。所以,不如说“爸爸妈妈真辛苦”。让孩子知道,父母亲起早贪晚,工作忙碌,生病照顾,准备快餐……从身教言行做起,让他感动,才能感化人心。

    第三,指导的教育在引发思想

    教导,在引发学生思考,让他思想能随你不断深入、不断向前。丹霞禅师受到一句“选官何如选佛”的启发,放下求官之志,成就道业;怀让禅师点拨一句“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又岂能成佛”,马祖道一闻言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指导的教育,启发生命,也成就智慧。

    第四,惩罚的教育在慈爱鼓励

    就是学生有错,犯了过,惩罚他时,还是要出自爱心劝导、鼓励,不能丧失他的尊严,否则就没有办法可教了。佛光山的沙弥学园,因为沙弥年纪小,顽皮捣蛋,后来罚他们睡觉,不准拜佛、参加早晚课诵。当他们看到同学们可以上殿,自己却不能参加,心里会了解,睡觉是被处罚,拜佛是光荣的,心中自然升起惭愧心,改过迁善。半年以后,沙弥们果真变得自动自发。因此,教育要先从人情上着手,就是惩罚,也要先尊重他们,才能培养他们的荣誉感,自然向善。

    多采用关怀与启发,不仅消除反抗、猜忌、敌对,还可以赢得诚恳与真心。这些比斥责、训话、体罚等方式,不知胜过了多少倍。这四点教化之道,可以参考。

    忍之道

    佛教讲“忍辱波罗蜜”,忍可以解决人间复杂的问题、不平的问题,是人生最大的力量。《大集经》说:“忍是安乐之道,能除贪嗔、邪见、两舌,并得自在、端正、威力等功德。”忍要具备高度的智慧,才能做到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所以佛陀赞叹忍辱的功德是布施、持戒所不能及,能忍辱者为“有力大人”。“忍之道”有哪些呢?有以下四点:

    第一,忍得好容色

    《因果十来偈》说:“端正者忍辱中来。”一个人相貌庄严,是因为能修忍辱,接受种种考验,而得端正仪表。有一则譬喻故事,铜佛承受铁匠的雕琢铸镂,成就庄严法相,接受万人膜拜供养;大罄不能忍耐,人家一敲,只有嗡嗡作响。《佛光菜根谭》:“心中常有拂心之事,形体毫无不悦之态。”以此养忍调性,才能像菩萨一样,慈眉善目,端严相好。

    第二,忍得具眷属

    无论凡愚圣智,皆是我们人生中的亲友眷属,若要求得家庭和睦,众人爱敬,就要忍辱谦让。《罗云忍辱经》:“忍之为福,身安亲宁,宗家和兴,未尝不欢。”忍能增加力量,能减少冲突纠纷,止息众乱,眷属和合。

    第三,忍招诸胜报

    世事多成于忍,能忍方成大器,佛陀在本生修行为长生童子,以实践忍辱为修行,终取得国家胜利,忍看似牺牲,却是获得最后胜利。故《忍辱经》:“世无所怙,唯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以忍依怙,才耐得住迫害、苦难及种种诱惑,身心能安住泰然。

    第四,忍得寿命长

    能忍之人,嘴上不说激愤的话,面上不露憎恨之相,心中不存人我是非,看得开、放得下,自然就会健康,寿命延长。怒则气逆,怨则气损,修忍辱要能如饮甘露,才能心平气和,所以忍的功德其大无比。

    《罗云忍辱经》云:“忍恶行者,所生常安,众祸消灭,愿辄如志颜貌炜晔,身强少病,财荣尊贵,皆由忍慈惠济众生所致。”故以忍辱作为资具,化暴戾为祥和,就能身心安住,制止众恶,眷属合乐。以上出自《大方等大集经》的“忍之道”四句偈,提供大家参考。

    谦虚之道

    有谓“谦卑在人前,所向尽通;傲慢在人前,寸步难行”。谦虚,是做人处世迈向成功的重要动力。谦虚的人,谨慎踏实,努力补足不全,失败就会远离。谦虚的相反是傲慢,它让人自以为是,无法自我检讨、自我反省,当然也无从进步。人要如何谦虚呢?以下有四点意见:

    第一,位高而心愈下

    谦虚的人,地位愈崇高,他的心愈更谦下。相反的,做人最怕就是“满瓶不动半瓶摇”,肚子没有什么东西,却狐假虎威、虚张声势,只有更显出自己的不足,俗语云:“虚心使人高贵,自负使人肤浅。”所以,当地位越高时,态度越要谦和低下。

    第二,禄厚而自弥约

    当获得高位厚禄时,千万不可志满得意,应该简朴自约,低调行事,避免惹祸上身。《训检示康》云:“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纵然得到万钟厚禄,也不可以胡作非为、任意挥霍,只有淡泊简约,才能依正道而行,不被世俗物累所羁绊。

    第三,宠甚而思以惧

    当领导宠信,或工作顺遂时,更要怀有戒慎恐惧,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历史上,年羹尧因宠而忘记本分,李莲英受宠而误国误事,这都是令人引以为惕的。所谓“高处不胜寒”,爬得愈高,愈要谨慎。名相诸葛亮说“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道崇而自谦退

    当你的声名如日中天,让人崇敬时,更要谦冲自牧。明朝儒士方孝孺说:“虚己者进德之基。”一个自命不凡、恃才傲物的人,容易树敌;懂得反身退步,才会让人感到德厚如春风,让人愿意亲近。

    箭弓不可太紧,太紧会断;锋芒不可太露,太露遭忌;《易经·谦卦》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位高而心愈下,则人自亲;禄厚而自弥约,则心自朴;宠甚而思以慎,则位自固;道崇而自谦退,则德自厚。以上四点谦虚之道,可为座右铭。

    说话之道

    俗话说:“一张嘴,两片皮,说好说坏都是你。”一句好话能感动人,乃至流传千古;一句恶言却能伤害人,甚至令人难以原谅。因此,说话要适时、适人、适地。说话之道有四点建议:

    第一,责备的话中要带抚慰

    东方国家为人父母者,受“打是疼,骂是爱”的观念影响,经常将责备的话挂在嘴边,一旦儿女做错事,随口就是指责,因此,忽略子女的尊严,造成亲子间嫌隙的情况,时有见闻。语言,当以关怀真切为第一,虽是责备,也不能把话说尽,“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身体不舒服吗?”语带关心慰问,让人感受到爱心的温暖,反而能感化对方。

    第二,批评的话中要带赞扬

    赞美,是世间上最美好的声音。佛门有句话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同样的,用之于社会,对朋友、对儿女、对学生,也要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赞美,才能和谐。批评他人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成为双方相处的阻力,批评中带有鼓励,才能解决问题。

    第三,训诫的话中要带推崇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够深,对于不如法的行为,偶有训诫也未尝不可。人虽有缺失,但也总有些长处,因此训诫的话,不要忽略语带推崇。是好事的,要说“你如何好”,是训诫的,要说“我们可以如何改进”,倘若一味指责,反而适得其反。

    第四,命令的话中要带尊重

    有的人说话总习惯用命令的方式:“别质疑我的话”“照我的话做就没错了”,这种强硬的语气,往往令人难以接受。若能以平等心对待,所言都是谦虚之词:“拜托你”“麻烦你”,如此,对方感受被人尊重,自然就会有响应。

    例如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曾经和丈夫吵架,她敲门向房内的丈夫道歉,丈夫问:“谁?”女皇习惯性回答:“女王”,丈夫总是不予回答,直到女皇改口:“是你的妻子”,门终于打开。所以人和人之间讲话,要学会相互尊重。

    说话是一门艺术,不一定要能言善道,却要有一颗体谅别人的心,抱着同理心讲话,一定能结好缘。

    因应之道

    世间种种都有其因应之道,如兴建地铁,以因应交通拥塞;鼓励生育,以因应人口负增长;制定法律,以因应各种犯罪。人一生当中,难免会有大大小小的顺逆境界,如何因应,有以下四点意见:

    第一,面对过失要诚意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多少都会犯错,面对自己的过失,能真心诚意改过,则“善莫大焉”。

    过去,大禹因“闻过则喜”,受人敬重;子路因“闻过则拜”,为人称扬;本是小混混的韩信,因为改正陋习,成为开国大将军;游手好闲的寇准,因为改正过失,成为一代名相。能懂得改过迁善,品德必能日日新而有所作为。

    第二,受到赞誉要虚心接受

    受到一点赞誉,就自得自满,骄傲狂妄,日久,便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而停止进步了。明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即在警惕世人,受到赞美恭维时,心能持平谦下,不以为是理所当然,道德必然能日渐增长。

    第三,遭逢失败要检讨原因

    爱迪生做实验经历了多次失败,有人问他:“你做实验果真经历过许多失败?”他回答:“不!我成功地发现许多不能成功的方法。”遭逢失败时,不要怨天尤人,重要的是自我检讨失败的原因,进而付诸行动,才有机会东山再起。因此,抱持永不言败的心念,才能与成功交会。

    第四,被人欺侮要逆来顺受

    被人欺侮,要学习皮球,打击愈大,弹跳愈高;要如搓面团,愈揉韧性愈强。遇欺骗,须宽大;逢毁谤,不复仇;遭加害,待以慈;受苦难,宜忍耐。如果我们善于调御己心,能逆来顺受,面临再苦、再难堪的境界,也能甘之如饴。

    “失败者常把机会当困难,成功者常把困难当机会。”不论我们遇到怎样的称讥毁誉,能对境界不停不滞,即是最佳的因应之道。

    求感应之道

    《中庸》云:“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感应之事,唯“心诚则灵”而已。有感则应的原理,就像叩钟必有回响,敲鼓即得音声一样,还有日常的喝水止渴、饥食饭饱,或叫一声“妈妈”,妈妈就回头,这都是一种感应。感应有其因缘条件,如何求得感应?

    第一,要重视因果

    善人视因果为朋友,智人视因果为龟鉴,愚人视因果为法官,恶人视因果为仇敌。感应它不是凭空而得的,种瓜才能得瓜,种豆才能得豆。就像听广播,看电视,要转对了频道,才收得到节目。修行也是一样,相信慈悲,慈悲会在我们生活中有所受用;相信佛陀,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做,则能成就佛道。

    第二,要立功发愿

    想要有什么感应,先看自心立何愿、求何事,好比想要升官的人,要先看他的功劳表现。像孔子和墨子,有着“孔席不得暖,墨突不得黔”的济世奉献精神,而被世人称圣称贤;历代大德,也都是靠愿力成就功业的。若我们每个当下,都能够发愿,如同一滴水能滋润花草,任何善愿,都能开花结果。

    第三,要由衷忏悔

    虽然“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但水混浊,云层厚,也看不到月亮和太阳。希望水清映月、拨云见日,就要由衷地忏悔,让心清净,才能有感应。如《杂阿含经》载:“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只要我们能时常借着忏悔的法水来涤净心垢,自然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第四,要虔诚回向

    一心至诚、一心礼敬、一心称名,是感应的原理。若只为一己之私,所得的利益有限,要想获得大利益,修得大功德,就要懂得回向,回向犹如耕耘种子,小心照顾,使它发芽、开花而结成累累果实,以小小的因,成就丰硕的果。所以,不管是求学问道,都要将利益回向群生,才会有大成就。《往生净土忏愿仪》言:“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由此可知,只要虔诚礼敬,忏悔发愿,生起广大菩提心,就能求得不可思议的感应。

    修身之道

    生而为人,最可贵的是能够自我管理,具有惭耻的美德,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反省修正,让身行端正、心念善美。身心修养好了,性情自然和美,成为一个善人。如何修身呢?

    第一,眼不看不净之事

    人的认知,有许多都是借由眼睛看来的。看的时候,如果心念不正,所看到的都是不净。例如轻蔑别人,就会看人低下,鄙视他人,自然也看不到对方的优点。《泥洹经》云:“持心不净,不得度世。”因此,要学习用净眼看世间,用慧眼看出真、看出切、看出妙、看出好,看见一切前因后果,看出来龙去脉。

    第二,耳不听不善之音

    耳朵是我们认识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无论好声音、坏声音,都是通过耳朵传递,所以,耳朵也要修行。要谛听,才会听出真意,不会乱听;要正听,才不会把好话听成坏话、好事听成坏事。尤其,不要听是非而听实话,不要听恶言而听善言,不要听杂话而听佛法,不要听闲言而听真理,能听出有意义的内容,就会提升生命的层次。

    第三,口不说伤人之语

    一个火爆的场面,会因一句柔和的话而消弭无形,一个颓唐的失败者,会因一句鼓励爱语而振作奋发。能真诚恳切、融洽地与人谈话,不但能结善缘,更能增进人际和谐的关系。所谓“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谨言慎行,不出言伤人,常说仁德之语,才是修口之道。

    第四,面不露不悦之容

    带一张臭脸回家,会使全家人心情也跟着郁闷;摆一脸怒颜进办公室,同事看了就要退避三舍;一张不悦之容,真是会让周围的气氛冻僵紧张。因此,给人如沐春风,不轻易动怒,即使不欢喜,也会为了大众忍耐,不让人为难、尴尬,这也是高超的修养。

    《大宝积经》云:“身常行慈,不害众生;口宣仁德,不说恶言;意常正心,不报增损;己得利养,十方共有;等护禁戒,而无所犯;常以正见,开导屈戾。”很多人问如何修行?其实修行不离身心,以上这四点修身之道,随时可以实践。

    善因善缘

    一个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识,是人生的真理,是行事的准则。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人是自己的园丁,人生要活得幸福、美满、快乐,就要培养善因善缘。有关“善因善缘”,有四点意见:

    第一,避免轻诺寡信

    “人无信不立”,做人信用第一,所谓“一诺千金”,别人有求于你,你能做到的当然要答应,做不到的,则要说明原委,千万不能轻易承诺之后却不当一回事。你不守信用,一次、两次,等别人对你失望,甚至对你怀恨,从此不再和你来往,那时再想挽救便嫌迟了。所以一个人要守信,约会要守时守信,对别人的承诺更要信守不移。信用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条件,千万轻忽不得。

    第二,严戒好言善辩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受人诽谤尚且不必急于辩解,何况平日无事,更无须与人争辩。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欢辩论,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只要一讲话就口沫横飞。但是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为善于狡辩,乍听之下好像有理,但是经常狡辩,常常言过其实,自然别人心里有数,也就对你敬而远之。所以,如果你不想做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就应该严戒好言善辩。

    第三,待人宽大厚道

    胸襟宽大,待人厚道,条条都是大路;心量狭小,对人刻薄,处处都是荆棘。做人宽大厚道,宽则得人,厚可载物;做人尖酸无情、得理不饶人,容易树敌。所以,宽恕别人,其实就是释放自己。所谓“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一个宽大厚道的人,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更能得到多助,所以厚道才能成事。

    第四,重视基本礼仪

    人和人之间,不要以为“熟不拘礼”,其实所谓礼者,就是要合乎道理,合于伦理。《三字经》说:“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在家庭中,夫妻有夫妻之道,父母子女有父母子女之礼,君臣之义更不可废。乃至平日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长官部下之间,彼此见了面,一句“你好”“你早”,甚至点个头、问个讯、合个掌,都是做人应有的基本礼仪,都能给人一个心意上的尊重,都是人际间不可少的交流。

    爱惜自己的福报,就是珍惜自己的现在;广结人间的善缘,就是丰富自己的未来。当一个人遭遇逆境、挫折时,只要肯要改变自己的因,并且广结人际之间的善缘,就有美好的未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