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人间:精进-卷三 君子之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君子具有宽恕之美,

    对自己要求严苛,尽量满人所愿;

    对别人则随顺因缘,不带勉强。

    君子之道

    君子的行为是怎样呢?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他的所说、所做处处都会为人设想,不会有无理的要求,更不会强制你的行为。他尊重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包容异己,所以君子是有德之人,随顺自然,量才为用。君子之道有四:

    第一,君子不责人所不及

    人有贤愚不等,能力大小不一,等于五个手指头伸出来,自有长短功用。团体当中,相当能干者、不能干者,能力大小分别,不责人所不及,不任意责备他人。学问不如我者,能力不如我者,鼓励提携,给予他尊重,给予他赞美,给予他包容,这才是有德的君子。

    第二,君子不强人所不能

    一个君子自我要求以身作则,力行身教,不会勉强他人做不想做的事,或做不到的事。好比有人不会讲话,逼他上台教书;不会唱歌,叫他开口唱歌;不会画画,要他拿笔作画,这都是强人所难!人并非万能,包容他人的不能,尊重启发他人的能处,这是君子令人赞佩的美德。

    第三,君子不苦人所不好

    君子具有宽恕之美,对自己要求严苛,尽量满人所愿,对别人则随顺因缘,不带勉强。君子处人,不勉强好静者逛街购物,不勉强木讷者开口畅言;喜欢大自然的人,邀约他游山玩水;爱好艺术的朋友,提供相关信息,适其性情,随其所好予以安排,不要求他人做不欢喜之事。

    第四,君子不藐人所不成

    一个有德的君子,知道每个人各有其特质,各有其司所要,因此他不轻视别人,藐视无成。他看人之好,不看人之缺,知道世间之人,必有一处长于自己,如《法华经》常不轻菩萨所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人人皆有佛性,即便是烧火扫地者,也会有强过我之处,因此,君子不看轻一人,不藐视一人。这四点君子之道,也是我们生活中与人相处之道。

    和平之道

    现在举世人类,最大的希望就是和平。全人类一致要求和平,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好战分子,他不以人民的幸福安乐为念,而以牺牲人命为他的升迁之道。所以今天的世界,虽然多数人倡导和平,但是,和平要有道。和平之道是什么呢?有四点:

    第一,以无我观致力和平

    今天大家倡立“和平”,却把“我”抬得太高,把“我”执着太深,凡事都是我想、我以为、我认为;“我”之一念,令人永不安宁。《法华经》说:“我见太重之人,喻如饿鬼。”“我”为纷争之源,无我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和平。所以,欲求世界和平,必须无我;“无我”才能达致根本的和平。

    第二,以慈悲力倡导和平

    人人希望和平,但是你用嗔恨心对待别人,怎么能和平?你以贪心希求别人给我,怎么能和平?和平必须要用慈悲心待人,你以慈悲心帮助别人,以慈悲心拔人苦厄;人人能以慈悲心相对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果能如此,则世界才能和平。

    第三,以尊重心谋求和平

    人人都喜欢被人尊重,却容易忽略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战国时代为人称颂的“将相和”故事,即蔺相如尊重廉颇,并得到廉颇尊重之回报,终使赵国免去强邻的侵扰;人的五指互相尊重,才能团结为一个拳头,一个拳头才有力量,有力量才能谋求和平。所以,欲图持久的和平,必须建立尊重之心;没有尊重的和平,不能持久。

    第四,以平等行实践和平

    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悟道成佛时,即宣告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此一生佛平等之宣言,实为万亿众生得救之明灯。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佛陀常说:“我不摄受众,我亦是僧数。”佛陀以平等心与僧团大众相处,实践平等心,从未以统治者自居。我们要见世界和平,必先呼吁普世之人建立平等心,大国小国平等相处,各个种族平等相处,唯有平等心才能进取和平。

    平常之道

    禅宗有谓“平常心是道”!有的人说话,语不惊人誓不休;有的人做事,不能惊天动地非丈夫。其实,说话,闲话家常更觉亲切;做事,能让大家认同就是圆满;修道,也要修大家都能做得到的“平常道”。能够从平常事物中体会出佛法真理,这就是真修行,所以,平常之道有四点:

    第一,稳当话就是平常话

    说话,不必标新立异,说话旨在表达意思,因此,说话要稳当、切实,不要说空洞、高调的话。如果说话华而不实,说得到却做不到,或是说话得罪了别人,这都会让人看轻你的人格,所以说话要稳当,这就叫作平常话。

    第二,本分人就是快乐人

    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做一个本分的人最要紧。什么叫本分的人?例如应该正直,我就正直;应该诚实,我就诚实;应该慈悲,我就慈悲。我身为人家的儿女,我就做个孝顺父母的儿女;我的身份是学生,我就好好地用功读书,每次考试都有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我在社会机关里做一名职员,我就好好地把我的职务做好,这就叫作本分人。能够做个本分人,就是快乐的人。

    第三,淡泊情就是真性情

    人是“有情”的众生,但是,有的人情感太热了,只有5分钟热度,不能维持长久;有的人情感太多了,多得让人受不了。所以,有时候淡泊一点的情感,持之以久,甚至愈久愈香。淡泊的情,就是真性情。

    第四,惭愧心就是向道心

    人为什么要信仰宗教?在诸多的原因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培养“惭愧心”。惭愧心就是自觉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儿女、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大众,我很惭愧。甚至我没有能力、我没有道德、我不够清净、我所做的不够多,因此,要奋发向上。怎样奋发向上?我信仰佛教,在佛教里我开辟另外一片天地,这就叫作向道心。一个有惭愧心的人,自然懂得精进向道。

    世事无常,诸相皆空,如果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世间的一切有也好,无也好,都看作镜花水月;得也好、失也好,都能以平常心看待,则生活自能恬适、自在!

    丰收之道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好的收成,例如农民希望五谷丰收,商人希望一本万利,莘莘学子希望成绩优异,孜孜矻矻行者希望早得安心。要想丰收,就必须先要付出努力,所以,丰收之道有四点:

    第一,欲得谷食,当行耕种

    古人说:“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想要五谷丰收,就必须耕种。只要春耕、夏耘,秋天必有积谷存粮,自然也就不愁严冬来临。同样的,文人在稿纸上耕耘,焚膏继晷,费尽心血;老师在黑板上耕耘,循循善诱,百年树人;甚至禅者念念相续在心地上耕耘,也无不希望打破迷惘,安住身心。

    第二,欲得富贵,当行布施

    富贵,让人觉得生活安适,这是人人所追求的。但是,欲得富贵,必先播种;富贵的种子,就是布施。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你不给人,别人当然也不会给你;你不付出,也难以有所获得。所以,布施如播种,有了布施的因,才有富贵的果。

    第三,欲得长寿,当行慈悲

    一般人总喜欢到神明、菩萨前面祭拜,祈求福禄寿喜。其实,神明、菩萨、佛祖,他不会给我们福寿,只有自己可以给我们自己。我悦服众生,我尊敬生命,我尊重别人,我给人方便,我当然就会长寿。人的寿命,也不只是求得身体上的长命百岁,主要是指延续慧命。所谓:“求福当求永久福,增寿当增无量寿”。我们在肉体的生命之外,还有很多生命,如语言、功德、事业上的寿命;能为自己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慈悲、为人间留下美好,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更加长寿。

    第四,欲得智慧,当修般若

    有人希望聪明、智慧,但聪明不是上天所赐,也不会凭空而得。想得到聪明智慧,就要修习般若。般若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一切智慧的根本。修般若就是修心,心一明,一切皆懂;般若,可以说是人生的宝藏。

    因此,人不仅希望获得外在物质的丰收,更应该耕耘内在的精神世界,那才是恒久不失的丰收。

    取财之道

    中国人每逢过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一般的商家大都供奉财神爷,甚至居家生活也总是说:“和气生财”,可见财富为大家所追求。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才是取财之道?有四点看法:

    第一,非分之财不可贪

    古人说:“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说明财富吸引人之处。中国人讲“不义之财莫取”,佛教也以“毒蛇”形容非分之财的危险。所谓“孰以显廉?临财不苟”,不是应得的财富,即使得到,也会惹来无妄之灾,所以非分之财不要妄求。

    第二,分内之财不浪费

    祖传的产业、所得的薪水,这都是分内的财富。分内的财富是自己的,可以自由运用,但是也不能任意支出。荀子的《富国》说:“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国家如此,个人也是。财富好比流水,流水一去不回头,用了一个就少一个,所以要量入为出,不必要的开销,就不能随便浪费。

    第三,劳力之财不自卑

    有的人不喜欢用劳力赚钱,觉得劳力的工作卑贱辛苦,收入微薄,为此感到不好意思。事实上,孔子说过:“吾少也贱,故多鄙事。”一个人即使担任清洁工作、在家里做代销、送报纸、打零工……以此贴补日用,养家糊口,这是辛苦所得,虽然是小钱,却是光明正大,坦坦荡荡,更加难能可贵,理所应得,不必为此而感到自卑。

    第四,智慧之财不荒废

    有的人用自己的智慧、技术、能力来获得财富。比如刻一个图章、设计一栋建筑、画一幅图画、发明新的专利,其所获得的财富,可能比别人薪资所得还高。这种智慧财富,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人,不过也要好好用在适当的地方,否则用在无义之处,徒然浪费,那就很可惜了。另外,信仰、精进、持戒、闻法、喜舍、智慧、惭愧,这七圣财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更要积极培植。

    财富的意义,不在于金钱的堆砌,或是账户数字的增加。财富是为光亮生命的内涵,是为造福人类的工具。有钱是一种福报,懂得正确取得钱财、使用金钱,这才是一种智慧。

    感化之道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恶事一旦发生,都要靠法律来制裁;但是在宗教里,对于人间的种种不善,则是用感化来对治。法律制裁于已然,宗教则能防患未然。关于感化之道,有四点:

    第一,以慈爱来感化怨恨

    社会上有一些人,只要稍有不顺就怪你怪他,心中充满了怨恨,充满了不满;殊不知自己的一生,是多少人的成就,他不但不知感恩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导、亲朋的扶持,乃至社会福祉的照顾,反而心生不满。对于这种凡事怪人,不懂自我反省的人,倘若一味采用教训、惩罚的方式,只会更造成他的反感,因此,唯有以慈爱才能感化他,以慈化导,才能消弭怨恨。

    第二,以养正来感化邪恶

    世间上也有不少人为了功名利禄,不惜一切地中伤别人,甚至心存邪恶的念头,对人不怀好意,尽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对于这样的社会人心,唯有人人“养正”,也就是从每个个人自我健全做起,自己要有道德,自己要肯牺牲,自己要肯奉献,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以正道来感化邪恶,才能导正社会风气。

    第三,以施舍来感化吝啬

    在我们身边,不容讳言,有很多悭贪、吝啬的人,即使给人一点小小的协助都不愿意,正是所谓“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为也”!其实这是一个同体共生的世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假如沦落到你不帮助我,我也不帮助你,这将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呢?因此,对于吝啬的众生,要让他认识布施的真意,让他了解布施如播种,唯有肯得布施结缘,才会更有福报。

    第四,以真诚来感化虚妄

    在生活里,常见有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而说谎,有的人为了获取一己的利益而欺诈。说话或行为虚妄不实的结果,造成人际之间的纷争,乃至影响国家社会的秩序,所以,“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事之道,也是国家社会安定之基。如《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是做人的根本,诚以待人,则人能被感动;诚以处事,则能大公无私,因此我们要以真诚来感化虚妄。

    面对世间上每天所发生的恶人恶事,不是只有大动干戈、拳头相向才能解决,一个人要有容人的雅量,能以道德来感化别人,才能建立祥和的社会。

    更新之道

    枝头新绿,园丁欣慰;开春新雨,农民欢喜。新生命让人迎接,新人受人瞩目;因为新,带来期盼,带来希望。所以,企业经营要别创新格,物品生产要推陈出新。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要更新,做法也要更新;不断更新的人,才会有进步,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人,难以开创新局。我们如何更新呢?更新之道有四点:

    第一,要有新观念,迎接新生活

    观念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行为会表现成为生活方式。一个人的财富多少、成就大小,往往也会受到观念所左右。观念保守执着,限制了人生的进展;观念灵活正向,就会有不同的契机。旧的观念不改,难以配合时宜;有了新的观念,才能迎向未来,才会有发展。因此,我们要迎接新时代,就要用新观念来开创新生活。

    第二,要用新精神,从事新事业

    我们的精神不断地更新,事业才会不断创新。人类从过去畜牧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近代的高科技信息时代,乃至未来急速发展的纳米科技来临。无论你从事什么事业,你要有新精神,随着时代脚步更新,才不会被淘汰。

    第三,要有新知识,领导新时代

    现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不断地更新,科技不断地进步,医学研究不断针对各种病源,想要找出特效药,甚至哲学思想也不断地出现新理论。无论什么人,都要积极吸收新知,诚如台湾著名出版人高希均所言:“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每个人必须不断阅读;在学习世纪的大环境中,每个人必须要不断学习。”有了新的知识,你才有影响力,才能化导新的时代。

    第四,要有新作风,处理新环境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表示有执行力、有新作风、有开创未来的魄力。有新作风,才能处理老问题,才能去除旧包袱,创造新环境。领导人有新作风,部属也要有弃旧图新的接受度,才能彼此配合,带来新的格局、新的气象。

    犯错的人改过自新,令人赞佩;初发心的菩萨道心虔敬,给人赞赏;参禅者也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净化,不断地升华,才能一天一天接近悟的境界。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后,上下耳目一新,走上现代化国家;20世纪初,美国杜威就已喊出:“重新估定价值”;中国近代教育家罗家伦也呼吁,要有新思想,要做“新学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到了21世纪的现代,我们怎能不走上“更新之道”呢?

    相处之道

    如何与人相处?这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有的人不善与人相处,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甚至不但不得人缘,还到处受人排挤,障碍重重,自然感到凡事都不能顺心如意。反之,善于与人相处的人,处处逢源,处处方便,到处都有贵人相助。所以,如何与人相处的这门学问,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学习。有四点意见提供:

    第一,了解别人是群我之道

    我们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了解别人。所谓知己知彼,对于别人的性格、习惯、需要,我都能了解,才能成为知交。春秋时代的管仲和鲍叔牙,所以能结成“管鲍之交”,主要就是他们相互知心、相互了解。但是,反观现在的社会,有很多夫妻、恋人之间,常常因为不了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总是令人感伤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因了解而结合,因了解而相互帮助,相互体谅,这才是群我相处之道。

    第二,宽容别人是和睦之道

    人和人能够认识、相处,就是有缘,既然有缘,就应该和睦相处。和睦之道,在于一颗宽容的心。例如当别人有不合己意的地方,你要包容他;当别人与自己有意见冲突的时候,你要宽容他。所谓“有容乃大”,就像大地普载万物,大地才能受人赞美;虚空能包容万物,虚空才能成其大。所以,我们要让自己伟大,应该学会对别人宽容,这也是人际之间的和睦之道。

    第三,接纳别人是体谅之道

    人难免有智愚贤不肖,对于别人的不足、缺失,你能接纳他,就是一种体谅之心。有的人对人完全不懂得体谅、包容,一天到晚怪这个人做事太慢,嫌那个人说话不中听,甚至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对。对别人完全没有一点体谅之心,自然心生排斥,当然无法接纳。

    第四,关怀别人是友爱之道

    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怀,尤其当失意、困难的时候,适时表达一句关怀的慰问、提供一个关怀的协助,可以激发人的信心、重燃希望。关怀别人,就是表达善意,你能不吝关怀别人,一定能获得对方的友谊,所以关怀是彼此友爱之道。

    一个人要有未来、要有前途,群我关系一定要相处融洽,一定要主动去关怀别人,能感受别人的存在,自己才能存在。

    保养之道

    机器用久了,要上油保养,人的身体也要时时运动,用心保健。甚至我们的心灵也要修养,我们的气量也要养成,所以,社会上有各种养生、养心、养性、养量之道。关于身心的保养之道,有四点看法:

    第一,清淡的饮食为养身之道

    饮食是资养色身不可少的要件,所以,人每天都要吃饭。甚至为了保健,除了三餐以外,还有各种食补、药补。但是,吃得好、吃得多,造成营养过剩,不见得对身体有益;每日三餐,重要的是要定时定量,要吃得均衡,尤其清淡的饮食,不会造成肠胃的过分负荷,反而有益健康,所以现在很流行素食。

    第二,良好的书籍为养心之道

    人的身体要有充足的营养才能常保健康,心灵也要有养分的滋润才不会枯竭。心灵的营养是知识,知识主要来自书本,所以人每天都要读书。所谓“一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读书求取知识,可以变化气质、净化身心,让自己透过读书而明理知义、通情达理,甚至对人生的迷惑、疑问,都能够心开意解,所以读书是养心之道。

    第三,尊重与包容为养量之道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所以人要养量。古人有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政治家要有包容心,尤其现在民主时代,政治人物更要有包容异己的心量,如果你不能包容异己,别人也不会容许你存在。度量的养成,就是要有尊重与包容的心,能够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彼此和平共存,才能养量。

    第四,欢喜与融和为养缘之道

    世间一切都是靠众缘和合才能成就,所以人要广结善缘,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存在。一个乐观进取、欢喜与大众在一起的人,才能融入人群,才能与人结缘,所以,养成欢喜的人生观,有欢喜的性格,用欢喜可以培养因缘。例如,说话给人欢喜,与人结个欢喜缘,乃至欢喜施舍、欢喜助人、欢喜给予;经常给人欢喜,就能够广结人缘。

    做人要善于养身、养心、养量、养缘,人生的路才能走得平顺。

    修养之道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留给人很有修养的印象,有的人被认为没有教养,不仅是自己的耻辱,也意味着家教不好,间接地让父母没有光彩,所以,人要注意自己的修养。怎么样才算有修养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谨言行以寡过

    谨言慎行是修身的第一步,也是处世要道。所谓“祸从口出”,有的人因为逞一时之快,一句话说得不当,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做人要想免去无妄之灾,首先应该注意不可随便说话,更不可以率性行事;当你的言行都能合乎道德、合乎慈悲、合乎正直,就不会有过失,这是做人的第一修养。

    第二,节饮食以养身

    人的疾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饮食不当所引起,例如吃得太多,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病,乃至现代人吃得太好,营养过剩,形成肥胖症,甚至胆固醇过高、糖尿病等百病丛生。所以,在佛教里主张“少食为良药”,甚至主张“不非时食”“过午不食”。

    我们看到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前,人民虽然贫穷,但是很多人都很长寿,八九十岁,甚至百岁人瑞多不胜数,可见得少食有益健康,所以节饮食可以养身。

    第三,耐烦劳以尽职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就看他耐不耐烦。有的人事情一多、工作一累,就无端地乱发脾气;因为他不耐烦、不耐劳,所以成不了大事,当不了主管。反之,有的人凡事接受,他能耐烦、耐久、耐劳、耐苦,为了恪尽职守,为了要把事情做好,为了对主管有所交待,为了不愧对自己的良心,这就是修养之道。

    第四,慎喜怒以平气

    “喜怒不形于色”,这也是一个人莫大的修养。有的人沉不住气,欢喜的时候,大呼小叫、欢天喜地,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很开心;有时候烦恼了,他就迁怒、生气、找人麻烦,这都是没有修养的表现。所以,真正有修养的人,不管喜怒,都能心平气和,这是很大的修养。

    修养是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自然行仪,要靠平时的养成。

    对治之道

    世间的问题层出不穷,不但有人的地方就有问题,而且常常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所以,解决问题,唯有对症下药、根除病源,才可一劳永逸。例如“救寒莫如加裘”“止谤莫如静修”“弃恶莫如扬善”“离过莫如积德”等,都是有效的对治之道。说明如下:

    第一,救寒莫如加裘

    每年寒冬,一般的寺庙、慈善团体,都会举办“冬令救济”。所赈济的物品,除了金钱、米粮以外,总少不了棉被、大衣等御寒的衣物。因为天寒地冻,衣裘最能送暖,此所谓“雪中送炭”“寒冬送衣”,最是温暖人心。

    第二,止谤莫如静修

    现代的社会讲究言论自由,但另一方面又常因言论失当,引发毁谤官司。其实,一个人之所以遭人毁谤,多数都是因为表现太好,遭人嫉妒,所谓“誉之所至,谤亦随之”,誉与谤常常如影随形。因此,当一个人遭人批评、毁谤的时候,切忌跟他舌战、辩驳,或是打官司、控告对方,这都不是很高明的办法。最好就是闭门自修,冷静以对,最后是非自然止于智者。

    第三,弃恶莫如扬善

    佛经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作恶是消极的止持戒,能够起而行善,才是菩萨道所应奉行的作持戒。尤其对于一个曾经坏事做尽、臭名昭著的人,虽然良知发现,改过迁善,但是,因为过去所造的罪业还是存在,所以必须多做善事,以行善培福来消弭罪业。行善就像是在田地里施肥、灌溉,一旦禾苗长大、茁壮,下面纵有一些杂草,也起不了作用。

    第四,离过莫如积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有心改过,必须下定决心,积极以行动来利益世人。所谓“立功、立德、立言”,能够建立古今圣贤一致推崇的三不朽事业,必然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

    人生在世,时刻都要小心谨慎地修养身心,同时要有因应问题的智慧与办法。

    用心之道

    每个人天天都要用心,用心读书、用心做人、用心做事,举凡“举心动念”,都是在用心。只是,我们可曾检视过自己的心,我们是如何在用心的呢?我们是把心放在金钱上呢?放在爱情上呢?放在名利上呢?或是把心放在人我是非上呢?如果用心不当,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应该注意用心之道,有四点:

    第一,用心宁远勿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的人目光短浅,看不到未来。他眼中所见,只有一时、一地、一人、一物;心中所想,只有一时的安乐、一时的利益。这种人容易贪小便宜,因小失大。所以,我们要怎样用心呢?心要想得远,要想到三十年后、五十年后的未来。甚至要知道,生命不是只有一世,我们不能只想到今生,还要看得到来生。一个人的眼光能看得远,生命才有未来、才有希望。

    第二,用心宁广勿狭

    做人心胸要宽广,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的心量愈宽大,包容的愈多,成就必然愈大。所以,一个人的眼光不能只有看到我的家庭,还要看到社会;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还要有国家观念。甚至不能只看到国家,还要有世界;乃至不只看到我们的世界,还要看到无边的法界。能够开阔心境、放宽眼界,世界就愈大,生命也就愈丰实。

    第三,用心宁深勿浅

    一棵大树,根要扎得深,枝叶才会茂盛;山里的矿产,愈是埋得深,质地愈纯净。做人,经过养深积厚,才有内涵;有内涵的人,出言吐语都会经过深思熟虑,自然不会被人讥为肤浅。所以,人生处世,做人不能心机太深,但是做事要用心思考,所思所想要能“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尤其要往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发掘,才能把自家的宝藏开发出来。

    第四,用心宁大勿小

    每个人的出身,虽然家世背景不同,乃至智愚、贫富等立足点也不平等。但是,个人前途的创造、人格的养成,并非必然地受限于先天条件的限制。有的人尽管资质鲁钝,只要肯发大心、立大愿、做大事、利大众,也能创造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开展出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反之,有的人尽管智商很高,聪明才智加上祖荫家产富厚,但是如果只是用心于一己之利,其人格、成就也是可想而知。所以,做人用心要大,千万不要因为小心眼而局限了人生的发展空间。

    《劝发菩提心文》说:“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虚空非大,心王为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宝贵无比的心,千万要好好善用它。

    为将之道

    《孙子兵法》里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家的安全,需要由军队来保卫,而军队的训练领导,则需要有将领的指挥、带头;所谓战略、战术,战场上的武德十分重要。同样的,一个团体、机构的发展,也与他的领导人息息相关。如何成为一名将领呢?以下说明为将之道:

    第一,体能不健,不可以为强将

    我们无论做哪一项事业,不但要有智慧、才能,同时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能。你看,能征惯战之将,他们的身体、相貌,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如果不是训练有素,怎么能有军人的威武架势呢?所以,强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要强健的意志,要有强健的战斗力,才能成为一名强将。

    第二,进退不明,不可以为勇将

    战地里的勇将不只要会打胜仗,纵然打了败仗,也要懂得如何撤退。身为领导人,不能知晓进退,是无法称得上是勇夫。诸葛亮爱将马谡,由于恃才傲物,只知进不知退,导致战争失利,全军覆没,几乎动摇蜀国的根基。所以进退也要有道,才能成为真正的勇将。

    第三,兵法不熟,不可以为大将

    不懂兵法,不会领兵,不知战略,怎么能做一个将军呢?即使在一般的团体里,对于领众方法、办事效率,不能透彻,也是无法知天时、识地利、利人和、善进退,更不能成为一名大将。

    第四,历练不足,不可以为名将

    无论是文臣武将,学术、理论一定要通彻精淳,并且能知行合一,行解并重。人称军事天才的拿破仑,也是经常苦读世界各国战史,精研兵书。当他领军作战时,将之运用,并且面对困难,接受挑战,如此才能造就功勋大业。

    人生的旅程上,我们要做健将,要做勇将,要做大将,要做名将。

    致胜之道

    学生参加考试,希望赢得高分;选手参加比赛,希望获得胜利;商人从商,希望赚取利润;国家经济发展,希望展现国力。所谓“赢在起跑点”,要想达到理想,一切都要先有计划,如何才能得胜呢?致胜之道有四点参考:

    第一,杰出最需要的是创意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故步自封的人往往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科学家为了因应时代,不断创造发明,为人类生活带来新气象;制造商为了促销产品,不断改良创新,以致供需能平衡。你想要出人头地吗?你想要高人一等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意,观念要时时调整、思想要经常更新、人品要常求进步,有创意才能为生命注入活水。

    第二,成功最需要的是努力

    我想成功,你想成功,他也想成功,却不一定人人都能如愿成功。柏拉图曾说:“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一个人所以能成功,不是光靠聪明伶俐,或是谈吐如流,而是需要努力和坚持,需要精进向前的毅力,需要不懈怠、不因循的意志力,如此付诸行动,才是成功最大的关键。

    第三,支持最需要的是群众

    一件事情的完成,需要大众共同支持成就,孤军奋斗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发展迅速的时代。好比一场精彩的演出,需要观众的鼓励肯定;一场激烈的球赛,也要有球迷的加油喝彩;乃至民主国家,上至领导者,下至人民代表,都需要群众支持的力量。同样的,事业要能成功,主事者也要有能力让决策获得广大员工的支持,才能凝聚共识,共同努力。因此,平常的广结善缘很重要,真心待人处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第四,合作最需要的是信任

    人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互信互赖,你相信我,你才敢跟我合作;我相信你,我才愿意和你配合。就像员工信任主管,才会投入工作;主管信任员工,才会大胆用人。信任不能只是一句空话,信任感的取得是来自言行一致。因此,平时做人处事,就要重视人格道德,就要公平公正,建立双方的诚信,才能增进良好的合作关系。

    循着胜利的原则行事,才能成功在望。

    学问之道

    佛教里面的青年学子,要经历访师寻道的过程,以增广见闻,才能获得学问,这个过程叫作参学。好比我们现代人除了正规的教育之外,还要继续留学深造,或是四处参问学习其他知识,方为有学问之人。

    尤其处于现代社会,无不讲究专业知识与专门技术。科学家还分为生物科学、电讯科学、星际科学、纳米科学、复制科学等等。这些林林总总专业学问的获得,是人类精神、潜能、毅力的开发。学问之道,兹有四点意见:

    第一,学问之道,能问则得

    学问之首在于发问。有如叩钟,大叩大鸣,小叩小鸣,不叩不鸣;同样的,学习必须向人谦虚请益、叩问,才能获得长辈、大德的教授。例如佛教因为有须菩提尊者的发问,才能留下令人千古传诵的《金刚经》;禅宗祖师启问“什么是本来面目?”“何谓祖师西来意?”“念佛是谁?”让学生向内心自问自参,直至机缘成熟,而豁然意解,妙得于心。

    然而中国人受传统礼教观念的钳制,以填鸭式的教育灌输于下一代,并没有得到禅宗思想教育的启发,所以,学生不敢发问,更不懂得怎样问,如此学不到思考、辩解,又怎能进步呢?所以,学问之道,能问则得。

    第二,学问之道,能闻则知

    听闻,是获得学问的途径之一。由听闻知道理,由听闻去除恶事,就如容器受水,土地植种,应离不当的过失。例如对于师长的教授,如果不用心,就等于将茶水倒在茶杯的外面;或以贡高我慢的态度,将茶杯倾覆,让茶水倒不进去;抑或是听闻之后,转头即忘,等于茶杯漏了,哪里能装水呢?

    第三,学问之道,能思则明

    所谓“以闻思修入三摩地”,思考,可以让一个人理路清晰,明了;依理思维,可使学人发生智慧,所以参学之后,要不断地思考,思想才能深入。

    第四,学问之道,能用则深

    参学所得到的知识道理,要灵活运用,方能产生力量。例如在老师那里听闻慈悲,就要将慈悲用来感染人间,增加人生的善美;学了禅定,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将禅定用来待人接物,自我观照;问道于前人所得到的智慧,就要用来行佛,利济群生,才能发挥学问的作用。

    用书之道

    古人说:读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阅《资治通鉴》能够知古今;《二十四史》道尽天下的兴亡;三藏十二部佛教典籍,叙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可见得书的重要。

    人应该要读书,不读书则不知仁义。古来的读书人自我反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无非是勉励自己,也能跻身圣贤之流。所以,人不仅要会读书,还要会用书,用书之道,有四点:

    第一,藏书不难,能看为难

    现在有很多人,收藏了很多书,尤其那些发了财的人家,在酒柜之外,还要加设书柜,收藏一些名家的著作,附庸风雅,方能堪称书香世家。所以藏书不难,却以能看为难。

    第二,看书不难,能读为难

    有些人看书,走马看花,随意浏览;或是漫不经心,貌似阅览,却妄想纷飞,心猿意马。若能将书中真义读出来,真正深入了解却很不容易,所以看书不难,能读为难。

    第三,读书不难,能记为难

    纵使会读书,也能了解,但是记不住,随看随忘,随读随弃,亦不能达到读书的效果。所以读书不难,以能记为难。

    第四,能记不难,能用为难

    有很多学者,以速读的方式阅读,在博闻强记之下,赢得博学多闻,聪明巧慧的美名。虽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倒背如流,但是不会运用,没有融会贯通,不能善加运用,即使读了许多书,对于自他也是没有什么利益的。

    古德云:“一册经卷满馨香,法味供养最富足。”“人抬人万丈之高,书抬人无价之宝。”韩愈也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在在说明以著书立说来利益人间,是书的最妙之用。

    所以我们读书要紧的是不但要藏书,而且是要能看书,能看书还要能读书,能读书之外还要能记书,记书以后还要能运用书。将书本融入生活,把知识化为智能,以处理人世间的诸多问题,那么这个书才有用。其实,我们自身就是一本书,所谓“不读自身,不晓得失;不读自心,不知妙处”。

    虽然用书之道有四难,但是若能做到“以满腹经纶代替胸无点墨;藏书千册代替腰缠万贯;以文会友代替酒肉朋友;书香社会代替功利社会”,仍不失“用书之道”。

    治心之道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药石医假病,真病无药医。”所谓的真病,指的就是心病。我们的心有贪嗔痴慢疑的烦恼疾病,需要转换、净化和调伏。以下提供八个治心方法,作为参考:

    第一,以静心对动心

    现代人普遍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终日凄凄惶惶,不知生活的目的为何,如果能每天有一点宁静的时间,透过禅坐思维观照,必能涤清尘虑,引发智慧。

    第二,以好心对坏心

    我们的心,时而圣贤,时而魔鬼,载浮载沉,好好坏坏。好心一起,万事如意;恶念一生,万障门开。因此,我们要屏除坏心,摄持正念,消除自他之对待,培养慈悲喜舍,便能以好心对治坏心。

    第三,以信心对疑心

    怀疑是根本烦恼之一,世间上有不少悲剧导因于猜疑;疑念一起,作茧自缚,人我猜忌,如高山隔阻,见不到真实之自他,因此我们要学习以信心调伏疑心的毛病。

    第四,以真心对妄心

    我们的心念妄想杂乱,必须以正念来对治妄念,以无念来对治正念,无念即是消除差别,平等一如的真心。意即:“心中有佛离心念,念得心空及第归。”

    第五,以大心对小心

    所谓“百川入海,同一咸味”。“高山不辞土壤,大海不择细流”。都在说明包容的重要。小,有限有量;大,无限时间空间。

    第六,以无心对有心

    虚空之所以为大,正因为空无。待人处世别有用心则心有牵系,无心则不为一切万法所系。如果能以无心对治虚妄执着,便能享受随缘放旷,任运不系舟的逍遥。

    第七,以恒心对变心

    “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我们的心如同水上打毛球,生灭不停,对这个无常的心念,我们要以恒心面对,才能不为形役,不为境转,才能获致身心的自在。

    第八,以等心对伪心

    拣择、分别的心使我们的生活偏离正道,烦恼丛生,所以,禅宗祖师教示以“等心”来对治“伪心”,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要以真实、平等的心来待人处世,才能免于受困在妄想、分别的桎梏中。亦所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

    领导之道

    有些人不希望被人领导,希望能领导别人。然而在家庭,有家长要领导我们;在公司,有董事长、老板要领导我们;国家、社会上也有许多领导人,如县市长、乡镇长、村长等要领导我们。要成为一个领导人,要有领导之道,略有四点:

    第一,要能讲、能做

    做一位领导人,自己不是只能讲,却都叫别人做。自己能讲,自己也要能做。中国有句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你要以身作则,站在前头,率先垂范,领导者负有带动部属的责任,不能光讲不做,自己不能实行的话,跟随的人久而久之,必定对你能讲而不能做没有信心。假如能做不讲的话,他也不知道你的意见何在,进而对领导者没有交流。《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对部属谨言慎行,但言行一致是很重要的。

    第二,要无怨、无悔

    领导者的行为、态度,时时都受到众人的瞩目。你不能让跟随你的人,每天讲你的怨言,每天不断地给你泄气,甚至让他每天懊悔,失去勇气,弄得大家终日不见阳光,只见乌云盖天,其成绩后果可知。所以,做一个领导人,要经常乐观,所谓春风、笑语、慈颜,把欢乐一直散播给大家,让众人感动,所谓“带兵要带心”。

    第三,要有慈、有智

    领导人要有慈悲心,所有部属的问题要能解决,所有公家赋予我们的责任,也要能解决。要用慈悲心对待一切,你不能做事都与人为敌。过去我们常讲“服务为做人做事的根本”,慈悲是给人快乐,用同理心去设想对方、体谅对方,用柔软心对待对方、协助对方。还要加上智慧,既然作为一个领导人,要懂得策划,懂得安排,懂得方法,懂得前后的因果关系。所以,在佛教里面,要能“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就是要能在时空关系、上下人等,都要能够周全圆融,普遍十方。

    第四,要不私、不傲

    不要自私,不要只顾自己,有己无人,不能让人甘心效命,凡事先想到部属,对应的报酬慷慨给予,何愁不唯命是从?做人不要太傲慢,太傲慢,人家感觉到你很官僚,往往与人难和,这样凡事都不易做通,谦虚对待、亲和关怀,不盛气凌人,不居高临下,则更加方便、更能得到部属群策群力,同心效力接受领导,给人利益则无往而不胜。

    好的领导之道是采取积极行动,以身作则,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去改变部属生活与工作的现实,激发他们的效能。

    治家之道

    中国古来圣哲、贤人,均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像颜之推《颜氏家训》、朱柏《治家格言》,甚至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训》等,都被认为是读书修身、治家之道的宝典。佛陀时代,须达长者娶嫁媳妇、女儿,对象希望是有同样信仰的佛教徒。还说:“没有皈依三宝的人,请不要投生在我的家庭里。”可见,以信仰传承也是一种治家之道。主要的治家之道有哪些呢?

    第一,妻女无妒则家和

    俗语云:“一个厨房容不下两个女人。”其实,家庭里的妻、女、姑、嫂,相处之道要彼此“跳探戈”,对方进一步,自己就退一步,和平礼让,恭敬淳谨,不要嫉妒、多生是非。因为嫉妒如火,能烧毁一切。所以,家庭的最大道德,就是不要相互嫉妒,这一个家庭自然会和谐。

    第二,兄弟无偏则家兴

    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思想、意见、看法,要合于中道,不要太过偏颇、执着。更不能为了争取家庭中的地位、财产,而演出兄弟阋墙的不幸事件。所谓“苦瓜虽苦共一藤,兄弟虽愚共一心”,兄弟团结无偏,家庭才能兴隆。

    第三,上下无纵则家尊

    家庭中,无论长辈、晚辈,不可纵情纵欲,要依理遵法,家庭才会有尊严。曾国藩在朝为官,权重一时,却经常关心家中兄弟、子侄的生活情况。他特别写信告诫大家,不可流于“骄”、“佚”,因为“骄”、“佚”是败家之道。因此,一个家庭要有尊严,必须上下无纵。

    第四,嫁娶无奢则家足

    婚姻嫁娶是家庭的大事,难免慎重其事。所谓“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人品的良好端正,才是重要,至于礼节,则不可太过奢华、浪费,家庭就会富足。

    第五,农工无休则家温

    农工之家能勤于耕作、劳务,不懒惰、不懈怠,家庭自然温饱无缺。现今的工商社会,也不一定指农工之家,只要从事正当事业,都要勤劳勉力,你不游乐、不偷懒,就不怕经济不景气,即使开个小面摊,都能够让家里的大人小孩衣食温饱。

    第六,祭祖无忘则家良

    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子孙对先人懿德的缅怀纪念;有时也会遇到邻居、亲友丧祭之事,这时也要适时协助、给予慰问。一个家庭,不忘记祭祖之诚、不忘失丧祭之礼,必定是一个良善的家庭。

    学习之道

    生命是一连串学习的过程,在学校里固然可以学习,在社会上、人我间,更有着宽广的社会大学。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对象、事情。如何参究学习之道,提供四点参考:

    第一,在苛刻中,学习宽容

    受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做人处事,我们可以自我反省、自我觉察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待人苛刻,就容易没有人缘,不受人尊敬,做事经常碰壁,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时,就必须要学习宽容、厚道及包容。不要一句话就跟人计较,一点小事就与人冲突,能够在苛刻中,学习到包容、厚道,这样才是做人之道。

    第二,在冷酷中,学习温情

    做人很冷酷,或是对人太冷淡,凡是别人的苦难感觉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当然就没有人缘,不受人尊敬。这时要学习一点温情、关怀、爱心,如果能学会给人一点温情,给人一点关怀,给人一点爱心,那么就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这世间也会多一些温暖和情意。

    第三,在懦弱中,学习勇敢

    许多人感到自己的性格懦弱,不敢说话、不敢承担、不敢举手表达意见,甚至不敢站到人前,这都是勇气不足的缘故。懦弱没有关系,勇敢是可以慢慢学习的,从小事情做起,从小团体参与,慢慢自我训练、自我突破,应该说话的时候,要勇于说话;应该做的时候,要勇于承担;应该见义勇为,就当仁不让,勇敢就会慢慢增加。

    第四,在狡诈中,学习真诚

    做人狡诈、滑头、投机取巧,这是源于自我的认知不足,自我的信心不够,才用此种方式来获取种种利益。所谓“因地不正,果遭迂曲”,这必然受人轻视,受他人的不欢迎、不尊敬。唯有改变自己,学习真诚、实在、信用,才会获得人家的尊敬,受到人家的肯定。

    学习,能使人脱胎换骨,面对生命的顿挫;学习,能让人接受现实,勇于向缺点挑战。因此这四点学习之道值得穷毕生之力,去认真学习。

    处众之道

    人是群居的动物,每个人都是大众里的一分子,佛教讲“同体共生”,就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依相恃的紧密关系。人与人相处,如何和谐愉悦、皆大欢喜,获得好人缘?以下六点处众之道可以参考。

    第一,语言要温和

    俗语云:“见面三分情”,见面时,要以善意问候来结缘。佛门的“爱语”,就是以温和礼貌的语言来与人交往,用砥砺人心的语言来给人鼓舞,用关心体贴的语言来与人沟通。一句温和的话,能得到很好的朋友;一句恶语,可能会让多年挚友反目成仇。所以,不要吝惜用温和的语言。

    第二,往来要诚挚

    “感动,是最美的世界”,要使人感动,铭心不忘,唯有真心与人相待,时时不忘散播欢喜的种子,让周围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在家对父母感恩,在学校对师长敬重,在社会上对朋友尽义。对大众和睦,对社会尽心,都是展现对朋友诚挚的互动。诚心如滴水穿石,又如铁杵磨针,更能化腐朽为神奇。

    第三,待人要恭敬

    《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以敬视众生如佛的普敬法门来修行,使他能授记成佛。“因位如来”的普贤菩萨,也是以“礼敬诸佛”作为修行。所以你恭敬他人,他人也会恭敬你,减少彼此摩擦。恭敬实为成就自己与他人最快速的不二法门。

    第四,处世要谨慎

    在缜密的人际网络里,言行举止上容易冒犯他人,也因自己不周全而伤害别人。处世要“停听看”,“停”是等待,等待机会、等待因缘,是预备力量再出发;“听”是让你知道人情世事的好坏善恶,不听,怎么知道好坏对你的影响呢?看清目标,才能清楚前途何去何从,没有眼睛的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呢?鉴古知今,关羽“大意失荆州”,拿破仑“滑铁卢之役”,都是过度自信自满才招致失败,所以在做人处世上,不可不小心谨慎!

    第五,举止要谦逊

    与人相处,礼貌周到,每一个行为举止要谦逊有礼,虚心表现自己的不足。人人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老师,如此才能让人欢喜、受人欢迎。俗谚说得好:“若要好,大作小。”自己广结善缘,也能因此学习到更多。

    第六,人我要尊重

    你比我好,我尊重你比我付出多一分的努力;你比我差,我尊重你为了成就大众才甘居于后。人人若能够尊重彼此的优点,并引以为学习的榜样,培养宽容的雅量,自己在智慧上也会增长更多。

    在社会群体中生活,要能从人际的互动,感受人性真善美的可贵。“处众之道”无非是要缩小自己,成就他人,在互尊互重互爱之下,自他关系更为圆融。

    觉悟之道

    一年365天,人生百年,就有36500天,日子一天天过,要选择过快乐的一天?还是痛苦的一天?是清明觉悟的一天?还是浑噩愚痴的一天?我们虽然无法决定寿命的长短,却可以选择过着清净自觉的生活。怎样才是过觉悟的一天?提出四点意见:

    第一,以无我观,觉悟世间假相

    一般人执着我,这是我的眼、耳、鼻、舌,这是我的身体。其实,这个都不是我的,身体在时间之流里,我不能自主;身体在宇宙里生存,我无法做主,要生病,要逐渐损坏,都无法自我决定。这一个我、身体,是种种的因缘供给我让我存在。因此我们要以无我观来看待,无我观就是因缘观,种种的因缘和合存在,因缘散灭了,和合的假我也就散灭了,只是一个短暂的存在。如果能彻底觉悟无我,就不会太计较、太执着世间的假相,人生因这样的觉悟,就会获得更大的快乐。

    第二,以无常观,觉悟诸法实相

    宇宙万有中,有一个不变的原理,就是无常,无常是指一切迁流不息的变化,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常人执着我拥有的物品、亲人、名位、财富等,再坚固的物品会有损坏,再亲密的亲人会有离散,再崇高的地位会有堕落,再多的财富也会有消散。虽然好的变坏了,但是,坏的可以再变好,这种变化,就是无常,是诸法的本来面目。能够觉悟这种实相,就能看破放下,而拥有更积极、开放的人生。

    第三,以平等观,觉悟理事无碍

    这个世间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其本性平等,无高下之分;其他有情众生,无情的山河大地,也都平等。从理上看,世间万物,其性本空;从事相上看,森罗万象都是依因待缘而有。

    能用平等心观世间,从理中有事,事中有理来体会,慢慢能达到理事圆融无碍,就能广纳世间。

    第四,以般若观,觉悟人我一如

    《摄大乘论释论》说:“由一切众生一体摄故,我即是彼,彼即是我。”所谓的“蝴蝶效应”:“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拍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以般若智慧来看,宇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个渺小的事件,也可能具影响性的关键,能以般若智,觉悟万有是同体共生,是人我一如,就能像布袋和尚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昏昧也是一天,清楚也是一天,同样过24小时,结果却不可以道理计算。提供这四则觉悟之道,朝着解脱的目标迈进,过一个清明净觉的生活。

    读书之道

    人在世间上,一定要读书。从一个人的谈吐、气质、智能、知识、品德,可以知道这个人所受的教育,虽然知识和人格不一定成正比,然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人的修养。所以说到教育,就必须要读书,关于读书之道,有四点说明:

    第一,不时地展阅,则眼熟

    好书,开卷有益。时常地展阅,温故知新,对于书里的道理,自然熟悉。正如苏东坡所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三国时的董遇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每次重读,随着年龄、生活经验的增长,另有一种新的体认。

    第二,不时地谛听,则耳熟

    听到一曲耳熟能详的歌,很快地引起共鸣。同样的,一句话,你会谛听,可能改变观念;佛法一句偈,你会谛听,可能打开启悟之门;禅门祖师一句话头,你能听入内心,就能契入真理。《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因此,无论修学佛法,读书做学问,皆贵在多闻熏习。

    第三,不时地读诵则口熟

    好书,不只是要看,有时更要读诵,甚至能琅琅上口。好比学习语言,要勤于说,遇见外国人,才能脱口而出。过去中国的私塾教育,讲究背诵,背书必须读诵,读得滚瓜烂熟,才能在必要的时候,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讲出深刻隽永的道理。

    第四,不时地思索则心熟

    读书除了眼到展阅,手到书写,耳到谛听,口到念诵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思索。思索以后融会于心,才能将书中的道理,转化为自己的财宝,成为自己的学问。譬如乳牛吃了牧草,也要反刍,才能消融转化,成为养分。因此,儒家有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佛法亦云:“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这都是指出“思”的重要。

    读书之道,别无他法,唯有多看、多听、多读、多思考,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道理,内化成自己的涵养及智慧。读书做学问,也不在聪明智慧,而在专心与努力。

    教子之道

    世间上,无论功在乡梓或是祸殃乡民者,其思想个性的养成,均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与家庭的熏陶。所以,对于孩子的品格和道德的养成,父母的观念、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叹的是,现在社会信息复杂,价值观模糊,让做父母的常常感到不知如何教育儿女才好。以下四点教子之道,贡献给大家参考:

    第一,励以志,不励以辞

    有位身陷囹圄、悔不当初的狱中人,回忆少年时期逞凶斗狠,每次和人打架,满身伤痕地回到家里,母亲总是厉以颜色地说:“你还好意思回来,爱打架就去打得够,打输了就别回来!”这样的教育,使得他性格愈加暴戾,终于犯下杀人罪。所以在教育子女时,要让他受到尊重,加强他的责任感,教导他理性地表达自己,鼓励他确定生活目标,而不是用严厉的语言不断地苛责。

    第二,劝以正,不劝以诈

    有个小孩在学校偷了同学的圆珠笔,父亲知道后,立刻给儿子一记耳光说:“你怎么可以偷人家的笔呢?你要圆珠笔,爸爸可以从上班的地方拿一大包给你。”这样的言行,怎能做儿女的表率?所以,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孟子曾经说过:“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自己要有高风亮节的行谊,才能教导出言行道德高尚的子女。

    第三,示以俭,不示以奢

    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的人,对物质的欲望必定较少,奢侈之人,必定多求妄用。寡欲则能谨身节用,不被利欲蒙蔽自己的良知道德;奢侈则因不能满足己欲,导致铤而走险,遭来祸殃。俗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因此,父母应以身作则,让子女们从小就养成节俭的习惯。

    第四,贻以言,不贻以财

    西晋何曾日食万钱,子孙习其骄奢淫逸而倾家;宋朝寇准豪华奢侈,子孙遗其奢靡而穷困。与其留给儿女万贯有形家财,不如把宝贵的人生历练、无价的智识经验以及生命的智慧,遗留给子女,让他们在馨香的道德环境中耳濡目染,培养健全的人格,长养廉洁的道德,传承前人处事的智慧,这才是让子女安居乐业之道。

    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除了提供无虞的物质生活,还要给他们精神生命的滋润,所以,父母应有无限的方便与善巧,有时以严格来折服教导,有时要以慈爱为善巧抚慰,恩威并济、宽严并施,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则的教示。

    夫妇之道

    夫妻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所谓“夫妇之道有三等”,你是哪一等的夫妇呢?看看有以下六点参考:

    第一,上等的丈夫,回家帮助太太料理家务

    上等的先生下班之后,会想到太太忙于工作,还要忙于家务,必定辛苦,回到家里,他会体恤太太的辛劳,协助太太操持家事。这样的丈夫,必定是上等的好丈夫。

    第二,中等的丈夫,回家喝茶看报赞美太太

    不会帮忙做家事的丈夫,回到家里,虽然喝茶看报纸,至少嘴巴还会赞美太太,感谢太太的付出,如此的话,太太再怎么辛苦,也能甘之如饴。

    第三,下等的丈夫,回家盛气凌人嫌东嫌西

    最下等的丈夫,回到家里,就是一副自己最辛苦、自己为家庭付出最多的姿态。一下嫌太太菜煮得不好、一下嫌太太不会打扮,看不顺眼东嫌西嫌,甚至盛气凌人,这是最下等的丈夫。

    第四,上等的太太,治家整洁贤惠有礼

    俗语说:“家有良妻,如国有良相。”一位贤良的妻子,能将家庭的开源节流打理得妥当,家庭环境维护整洁,态度温敬柔软,周到体贴,行仪慈孝和顺,让先生无后顾之忧。

    第五,中等的太太,慰问丈夫赞美辛劳

    莎士比亚说:“一个好妻子,除了处理家务外,还兼有慈母、良伴、恋人三种身份。”所以,治家能力差一点的太太,至少要能多说好话,要常常慰问赞美先生的辛劳与付出。

    第六,下等的太太,唠叨不休刻薄自私

    下等的太太,不但不善于治家,先生辛苦回到家时,还会喋喋不休,一下嫌弃他的职业太低、赚钱太少,一下埋怨住得不好、穿得不暖,如此只会让先生觉得家如监狱牢宠。

    很多失败的婚姻,都是因为双方不能谅解对方的辛劳,不能体会对方的付出。所以,夫妇之道,从互相欣赏、互相体谅开始,遇到困难险阻时,能互助克服,共离困境,婚姻才能美满。

    孝亲之道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以孝立国,以孝治天下,孝亲是非常重要的。在佛教里,孝亲之道分有三等:衣食无虞、物质供养,这是最基本的小孝;努力进取,光宗耀祖,是中等的孝顺;引导父母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见解、信仰,让他可以解脱烦恼,离苦得乐,甚至超凡入圣,成就佛道,这是上等的孝顺。以下也提供四点孝亲之道:

    第一,供养莫使贫乏

    子女幼小时,为人父母者无不尽力满足所需。儿女长大后,有能力回报时,对于父母所需饮食、生活等基本物资,也要能供应,让他们无所匮乏。乃至有时候,父母有一些特别的嗜好,只要是正当的,如散步、运动、喝茶品茶、聊天下棋等,都应尽量给予支持,让他们感到安慰满足。

    第二,凡事先行告知

    有一话说:“父母心,磨石心。”经典也说:“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无论父母年纪多大,他们的心就像石磨一样,转动不停,时时惦念儿女。因此,做儿女的人,有什么事情、出门去哪里,要告知父母,让他们安心,免得老人家为你挂念、担心。你凡事应向父母禀告,让他们安心,感受到你的尊重,这比你给他再多的供养还要重要。

    第三,做事光宗耀祖

    天下的父母无不以儿女为荣。你的所有言行、所有作为,不使家庭蒙羞、父母蒙羞,乃至使祖先蒙羞,这就是孝顺了。光宗耀祖也不一定是拥有高官厚禄、声名显赫,你心中有道甫,时时助人,走到哪里,让人感到欢喜你、肯定你,父母因为你的善行懿德,受到别人的欢迎祝福,这也是光宗耀祖。

    第四,不断父母正业

    假如父母有什么好的事业、正行,为人子女者更要为他们发扬光大。例如父母恭敬虔诚,热心护持宗教事业,子女要有信仰上的传承;父母曾经帮助教育慈善事业,子女也应该延续他们的爱心,让父母亲的善名,远播十方。有了这些继承,父母的慧命、事业,都能可以延续,这是最大的孝亲之道。

    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责任,孝是人伦之际亲密的关系;孝维持了长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是对生命的诚挚感谢,无悔无怨的回馈报恩。这四点孝亲之道,可以让我们实践孝的精神。

    用水之道

    古人有云:“福报如水”,水用完了,表示福报也流尽了,所以长辈莫不教诫子弟要“滴水如金”。古代也有句老话,每个人每天只能用七斤四两水,超过了,就是浪费不惜福。如何才是用水之道呢?以下有四点意见:

    第一,要节约爱水

    古代大德形容水如财富,你能把用水当作用钱,不浪费水,也等于是不浪费钱财。反之,你不节约用水,甚至浪费水,就等于浪费钱财。因此,爱惜财富,就要节约一点,不能随意花费。水也是一样,能节约用水,水就能源源不断,一生会用不完。

    第二,要惜福用水

    以前有一名弟子提水给仪山禅师洗脚,由于水太烫,在加一点冷水后,随手便倒掉剩下的半桶冷水。仪山禅师生气说:“即使是一滴水,也能给人解渴,给草木生长,它蕴含天地无限的生机,你这样轻易把水倒掉,怎么能和诸佛接心,与祖师相应?”这名弟子受了仪山禅师的教诲,从此改名“滴水”。人在世间,福报有多少,这是有数量的,不要以为自己万贯家财,若福报享尽,仍会一无所有。等于银行存款,浪费开支,终有尽时。所以虽然只是滴水,也要节用惜福,不随意浪费。

    第三,要培德蓄水

    不但节约用水,还要知道蓄水。平常水龙头一开,水就自然而来,等到停水时,就知道生活的困难。假如平常就知道节约用水,惜福用水,甚至我们像培福集德一样,蓄水储备,就不怕因一时失水而着急了。

    第四,要植树造水

    除了消极地节约、惜福用水外,也要积极从爱护水源、不破坏水源着手。要爱护水源,平时就要不滥砍伐树木,甚至要广植林木,借着种植树木让树根抓住土壤,涵容水分,以加强水土保持。

    水,浇在花草上,花草会生气盎然、吐露芬芳;水,送给焦渴的人,焦渴的人会如获甘霖,解除热恼。旷野的森林草木动物,也都是靠着水的滋润,才能生长活动。水对万物,实在有无限贡献。

    因此,这四点用水之道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实践。

    进退有道

    一个人言语举止没有分寸,别人会批评他“不知进退”;赞美一个人待人处世合乎法度,说他“进退中绳”。说一个人“进退维谷”,是形容他陷入前进不了,又后退不得的窘境;一个人临事张皇失措,就是“进退失据”。一个人如果只知“进步”,那他只拥有一半的人生;还要懂得“退步”,才是完整的生命,因此,我们要能进能退。进退之道大有学问,提出四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快速而不马虎

    我们处在追求快速的时代,做任何事都讲究时效、效率,不容许慢吞吞。吃的,以方便面、快餐解决;行的,追求高速、超音速;住的,流行快速建筑。行事有效率当然很好,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在追求速度之时,也要能静下心来,仔细规划、考虑,才能避免受马虎之害。譬如现代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就是对婚姻大事,抱持速成马虎的心态,只知进而取,不知退而思的后果。

    第二,谨慎而不保守

    小心仔细做事,固然比较不会出错,但过度谨慎,就易趋于保守,往往在该果断时,仍迟疑不决,因而丧失先机。只求不犯错的谨慎,只是有“守”的技术,而没有“进”的智慧。一位年轻人拿着解聘书到总经理室,问:“我这两三年来都没有出错,为什么解聘我?”总经理说:“你没有出错,代表你只是追寻前人的脚步处理事情,而不敢冒险。敢大胆冲刺,小心求证的人才,才是公司竞争的本钱。”因此,做事要谨慎而不保守。

    第三,谦虚而不卑贱

    仅有高视阔步,昂首向前的自信,只是半部“前进”的人生;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情操,懂得低头弯腰,才是完整的人生。但是,态度需要谦虚,却不能卑躬屈膝,谄媚阿谀,置自我尊严于不顾。一个人必先懂得自我尊重,才能真正尊重别人。因此,要在自我尊重里谦虚,而不是奴颜媚骨。

    第四,礼让而不畏缩

    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最讲究的就是礼让。礼让是美好的处世态度,但礼让不是畏缩,不是躲避。只知一味礼让,只是退步的人生,易流于怯弱;在礼让之下,还要能勇敢向前、自我承担,才是有进有退的完整生命。

    圆满的人生,要像跳探戈,有进有退。如何进?何时退?其道甚大,必须运用智慧,才能真正体会“进退有道”的深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