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广记-贪吝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开当

    【原文】

    有慕开典铺者,谋①之人曰:“需本几何?”曰:“大典万金,小者亦须千计。”其人大骇而去。更②请一人问之,曰:“百金开一钱当亦可。”又辞去。最后一人曰:“开典如何要本钱,只须店柜一张,当票数纸足矣。”此人乃欣然。择期开典,至日,有持物来当者,验收讫,填空票计之。当者索银,答曰:“省称来称去,费坏许多手脚,待你取赎时,只将利银来交便了。”

    【注释】

    ①谋:这里指向人请教。②更:更换。

    【译文】

    有个人羡幕别人开当铺,于是就向别人请教说:“开当铺需要多少本钱啊?”被问的人说:“开大的当铺需要万两银子,开小的也需要上千两。”他听了,非常惊讶地走了。他又请教一个人,那人说:“只要百两银子就可以开一个当铺了。”他听了后又走了。最后,他又问了一个人,那人说:“开当铺哪要什么本钱啊,只需要一张店柜,当票一本就够了。”他听了非常高兴,就选了一个好日子开张当铺。到了那天,有个人拿东西来当,他验收后,开了张空当票给那个当东西的人。当东西的人向他要钱,他回答说:“省得称来称去的,很费事,等你下次来赎东西的时候,只要把利钱交了就可以了。”

    请神

    【原文】

    一吝者,家有祷事,命道士请神,乃通诚①请两京神道。主人曰:“如何请这远的?”道士答曰:“近处都晓得你的情性,说请他,他也不信。”

    【注释】

    ①通诚:非常诚意的。

    【译文】

    有个很吝啬的人,家里要祈祷,让道士请神驱邪。于是道士费很大的劲从京城请了两位神。主人说:“为什么请这么远的神?”道士回答说:“附近的神都知道你的品性,说了请他,他也不信。”

    好放债

    【原文】

    一人好放债,家已贫矣,止余斗粟,仍谋①煮粥放之。人问“如何起利?”答曰:“讨饭。”

    【注释】

    ①谋:打算。

    【译文】

    有个人很喜欢放债,家里已经很穷了,只剩下一斗米了,他仍然打算把它煮成粥放债出去。有人问他:“你怎么收利呢?”他回答说:“靠讨饭。”

    大东道

    【原文】

    好善者曰:“闻当日佛好慈悲,曾割肉喂鹰,投崖喂虎。我欲效之,但鹰在天上,虎在山中,身上有肉,不能使啖①,夏天蚊子甚多,不如舍身斋了蚊罢。”乃不挂帐,以血饲蚊。佛欲试其虔诚,变一虎啖之。其人大叫曰:“小意思吃些则可,若认真这样大东道,如何当得起!”

    【注释】

    ①啖:吃。

    【译文】

    有个喜欢行善的人说:“听说当初的佛非常慈悲,曾经割自己的肉喂鹰,并投下悬崖喂虎。我也要效仿他,但是鹰在天上,虎在山中,即使我身上有肉它们也吃不到啊。夏天的蚊子很多,我不如就舍身喂蚊子罢。”于是他不挂蚊帐,用自己的血喂蚊子。佛祖想试探他的虔诚,就变为一只老虎要吃他。那个人大叫道:“小意思吃点还可以,如果真要做这样的大场面,叫我如何承受得起啊!”

    打半死

    【原文】

    一人性最贪,富者语之曰:“我白送你一千银子,你与我打死了罢。”其人沉吟①良久,曰:“只打半死,与我五百两何如?”

    【注释】

    ①沉吟:考虑。

    【译文】

    有个人生性很贪婪,有个富人对他说:“我白白送你一千两银子,你把我打死了罢。”那个人想了很久说:“我只打你半死,你给我五百两银子怎么样?”

    兄弟种田

    【原文】

    有兄弟合种田者,禾既①熟。议分。兄谓弟曰,“我取上截,你取下截。”弟讶其不平,兄曰:“不难,待明年你取上,我取下可也。”至次年,弟催兄下谷种,兄曰:“我今年意欲种芋头哩。”

    【注释】

    ①既:已经。

    【译文】

    有对兄弟合伙种田,稻谷熟了后,两人商量如阿分。哥哥对弟弟说:“我拿上半截,你拿下半截。”弟弟很惊讶,认为不公平,哥哥说:“这不难,等明年再收成时,你拿上半截,我拿下半截就可以了。”到了第二年,弟弟催哥哥下田种稻谷,哥哥说:“我今年打算种芋头了。”

    合伙做酒

    【原文】

    甲乙谋合本①做酒,甲谓乙曰:“汝出米,我出水。”乙曰:“米若我的,如何算帐?”甲曰:“我决不亏心。到酒熟时,只逼还我这些水罢了,其余多是你的。”

    【注释】

    ①本:本钱。

    【译文】

    甲乙两人商量合伙做酒,甲对乙说:“你出米,我出水。”乙说:“米如果是我的,那怎么算帐呢?”甲说:“我绝对不会做亏心事的。到酒酿好的时候,只要还我这些水就行了,其余的全归你。”

    翻脸

    【原文】

    穷人暑月无帐,复惜蚊烟费,忍热拥被而卧,蚊囋①其面。邻家有一鬼脸,借而带之。蚊口不能入,谓曰:“汝不过省得一文钱耳,如何便翻了脸?”

    【注释】

    ①囋:叮咬。

    【译文】

    有个穷人,在夏天没钱买蚊帐,又嫌熏蚊子的药贵了,就忍着热盖着被子睡觉,但是头却被蚊子叮到了。穷人知道邻居家有个鬼脸面具,就借了过来,晚上唾觉时戴上。蚊子叮不到他,说:“你不过就省了一文钱而已,为什么就翻了脸?”

    画像

    【原文】

    一人要写行乐图,连纸笔颜料,共送银二分。画者乃用水墨于纸上,画出一背像。其人怒曰:“写真①全在容颜,如何写背?”画者曰:“我劝你莫把面孔见人罢。”

    【注释】

    ①写真:画实景。

    【译文】

    有个人要画行乐图,连纸笔带颜料。一共给了画师二分银子。画师就用墨水在纸上画了一个背像。这个人生气地说:“画像主要是画脸,你为什么偏偏画背?”画师说:“我劝你还是不要把脸给别人看吧。”

    许日子

    【原文】

    一人性极吝啬,从无请客之事。家僮偶持碗一篮,往河边洗涤,或①问曰:“你家今日莫非宴客那?”僮曰:“要我家主人请客,除非那世里去!”主人知而骂曰:“谁要你轻易许下他日子!”

    【注释】

    ①或:有人。

    【译文】

    有个人非常吝啬,从来没有请过客。一天,家里的侍童拿着一篮子碗到河边去洗。有人看到了就问:“你家主人莫非今天请客?”侍童说:“要我家主人请客,除非是下辈子的事!”主人知道了,骂侍童道:“谁要你轻易向别人许下日子。”

    醵金

    【原文】

    有人遇喜事,一友封分金一星①往贺,乃密书对内云:“现五分,赊五分。”己而此友亦有贺分,其人仍以一星之敬答之。乃以空封往,内书云:“退五分,赊五分。”

    【注释】

    ①一星:一点点。

    【译文】

    有个人家里办喜事,他的朋友给他只送了极少的一点贺礼,贺礼信封里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现金五分,赊五分。”不久,那位朋友也办喜事,他也用极少的一点贺礼回敬。他也封了一封空贺礼,并在里面用信纸写着:“退五分,赊五分。”

    携灯

    【原文】

    有夜饮者,仆携灯往候,他问:“少时①天便明,何用灯为?”仆乃归。至天明,仆复往接,上责曰:“汝大不晓事,今日反不带灯来,少顷就是黄昏,叫我如何回去?”

    【注释】

    ①少时:一会。

    【译文】

    有个人晚上去喝酒,仆人提着灯等候他,他问:“不久天就会亮了,用灯干什么?”于是仆人回去了。到了天亮的时候,仆人又去接他,他责备仆人说:“你真是太不懂事了,今天反而不带灯来,过一会就到黄昏了,你叫我怎么回去啊?”

    不留客

    【原文】

    客远来久坐,主家鸡鸭满庭,乃辞以家中乏物,不敢留饭。客即借刀,欲杀己所乘马治餐①。主曰:“公如何回去?”客曰:“凭公于鸡鸭中,告借一只,我骑去便了。”

    【注释】

    ①治餐:作为餐桌上的食物。

    【译文】

    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主人家里坐了很久,主人家里满园养的都是鸡鸭,却推辞说家里没什么东西招待,不敢留他吃饭。客人马上借了一把刀,想要杀自己骑的马做菜。主人说:“那你怎么回去啊?”客人说:“凭借你们家里的鸡鸭,只要你借我一只,我骑回去就可以了。”

    不留饭

    【原文】

    一客坐至晌午①,主绝无留饭之意。适闻鸡声,客谓主曰:“昼鸡啼矣。”主曰:“此客鸡不准。”客曰:“我肚饥是准的。”

    【注释】

    ①晌午:正中午。

    【译文】

    有个客人在主人家坐到中午了,主人完全没有留他吃饭的意思。这时听到鸡叫午,客人对主人说:“鸡叫了,到中午了。”主人说:“这是别人的鸡,叫的不准。”客人说:“我肚子饿是准的。”

    射虎

    【原文】

    一人为虎衔去,其子执弓逐之,引满①欲射。父从虎口遥谓其子曰:“我儿须是朝脚射来,不要伤坏了虎皮,没人肯出价钱。”

    【注释】

    ①满:满弓。

    【译文】

    有个人被老虎叼去了,他的儿子拿着弓箭追过去,并将弓拉开准备射过去。父亲从老虎的口里远远地对儿子说:“我儿一定要朝老虎的脚射,不要伤坏了虎皮,要不然没有人肯出高价钱的。”

    吃人

    【原文】

    一人远出回家,对妻云:“我到燕子矶,蚊虫大如鸡。后过三山峡,蚊虫大如鸭。昨在上新河,蚊虫大如鹅。”妻云:“呆子,为甚不带几只回来吃。”夫笑曰:“他不吃我就勾了①,你还敢想去吃他!”

    【注释】

    ①就勾了:就不错的了。

    【译文】

    有个人出远门,回到家后对妻子说:“我走到燕子矶,那里的蚊子像鸡一样大。后来经过三山峡,蚊子像鸭一样大。昨天经过上新河,蚊子像鹅一样大。”妻子说:“呆子,为什么不带几只回来吃呢?”丈夫笑着回答说:“他不吃我就不错了,你还敢想去吃他!”

    悭吝

    【原文】

    一人性最悭吝,忽感痨瘵之疾,医生诊视云:“脉气虚弱,宜用人参培补。”病者惊视曰:“力量①绵薄,惟有委命听天可也。”医士曰:“参既不用,须以熟地代之,其价颇贱。”病者摇首曰:“费亦太过,愿死而已。”医知其吝啬,乃诈言曰:“别有一方,用干狗屎调黑糖②一二文服之,亦可以补元神。”病者跃然起问曰:“不知狗屎一味,可以秃用否?”

    【注释】

    ①力量:这里指在财务上的能力。②黑糖:即红糖。

    【译文】

    有个人非常吝啬,突然得了肺痨,医生给他诊断后,说:“你的脉气虚弱,应该用人参补补身体。”病人非常惊讶地看着医生说:“我没有那么多钱买人参,只好听天由命了。”医生说:“如果不用人参的话。用熟地代替也可以,它的价钱很低。”病人摇摇头说:“费用也太高了。我宁愿去死。”医生知道他吝啬,于是骗他说:“另外还有一个药方,用干的狗屎调和一二钱红糖吃下去,也可以补元气。”病人非常高兴地跳起来问医生说:“不知道单吃狗屎这味药可不可以呢?”

    卖粉孩

    【原文】

    一人做粉孩儿出卖,生意甚好,谓妻曰:“此后只做束手①的,粉可稍省。”果卖去。又曰:“此后做坐倒的,当更省。”仍卖去。乃曰:“如今做垂头而卧者,不更省乎!”及②做就,妻提起看曰:“省则省矣,只是看看不像个人了。”

    【注释】

    ①束手:背着手。②及:等到。

    【译文】

    有个用面粉做小人卖的人,生意很好,他对妻子说:“今后只做两只手背在后面的小孩,可以节省一些面粉。”果然都卖出去了。他就又对妻子说:“今后做坐着的小孩,应该会更节省。”也仍然卖出去了。于是又说:“今后做低头睡觉的小孩,不是更省吗?”等做好了,妻子拿起来看了后说:“省是省了,只是这样子看起来不像个人了。”

    独管裤

    【原文】

    一人谋①做裤而吝布,连唤裁缝,俱以费布辞去。最后一缝匠云:“只须三尺足矣。”其人大喜,买布与之。乃缝一脚管,令穿两足在内。其人曰:“迫甚,如何行得?”缝匠曰:“你脱煞要省,自然一步也行不开的。”

    【注释】

    ①谋:打算。

    【译文】

    有个人想做条裤子,但是又舍不得布,连续找了几个裁缝,都因为太费布而最后都辞去了。最后有一个裁缝说:“只须用三尺布就够了。”那个人非常高兴,买布给了这个裁缝。于是,裁缝只缝了一条裤管,让他把两只脚都穿在里面。那个人说:“太紧了,怎么走路啊?”裁缝说:“你那么节省,自然一步也走不开的。”

    莫想出头

    【原文】

    一人性吝者,买布一丈,命裁缝要做马衣一件,裤一条,袜一双,余布还要做顶包中。匠每以布少辞去。落后①一裁缝曰:“我做只消八尺,倒与你省却两尺,何如?”其人大喜。缝者竟做成一长袋,将此人从脚套至头顶,口用绳收紧。其人曰:“气闷极矣。”匠曰:“撞着你这悭吝鬼,自然是气闷的。省是省了,要想出头,却难哩。”

    【注释】

    ①落后:最后。

    【译文】

    有个人很吝啬,他买了一丈布,却要裁缝做一件马衣,一条裤子,一双袜子,剩下的布还要做顶帽子。找了几个裁缝每次都以布少而推辞了。最后有个裁缝说:“我只要八尺布就够了,还要比你省两尺布,怎么样?”那个人很高兴,把布给他了。裁缝竟然做了一个长袋子,把他从脚套到头,并用绳子把口封紧。那个人说:“太闷气了。”裁缝说:“碰到你这个吝啬鬼,自然是气闷的。省是省了,要想出头却很难啊。”

    一毛不拔

    【原文】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身上毛尽行①拔去。”即唤夜叉动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楚,王笑曰:“畜生,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注释】

    ①尽行:全部。

    【译文】

    有只猴子死了去见冥王,要求来世转做人。冥王说:“既然想做人,就必须把身上的毛全部拔掉,”随后就叫夜叉动手拔毛。刚拔一根毛,猴子就忍不住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一毛不拔,怎么做人啊!”

    七德

    【原文】

    一家延①师,供馔甚薄。一日,宾主同坐,见篱边一鸡,指问主人曰:“鸡有几德?”主曰:“五德。”师曰:“以我看来,鸡有七德。”问:“为何多了二德?”答曰:“我便吃得,你却舍不得。”

    【注释】

    ①延:聘请。

    【译文】

    有家人请老师教书,给他吃的饭菜却很简单。有一天,老师和主人一起坐着,老师看见篱笆旁边有一只鸡,于是指着鸡问主人:“鸡有几德?”主人说:“五德。”老师说:“依我看,鸡有七德。”主人问:“为什么多了两德呢?”老师回答说:“我能吃得,你却舍不得。(‘得’音同‘德’)”

    粪鸡

    【原文】

    东家供师甚薄,久不买荤。一日,粪缸内淹死一鸡,烹以为馔①。师食而疑之,问其徒,徒以实告,师愤甚。少顷,主人进馆,师忙执笤帚二把,塞其口中,逼使尽食。东家曰:“笤帚如何吃得?”师曰:“你既不肯吃笤帚,如何倒叫先生吃粪鸡。”

    【注释】

    ①馔:菜肴。

    【译文】

    一家主人招待自己的老师很简单,长期不买荤菜。一天,粪池里有只鸡淹死了,主人就把这只鸡做了菜给老师吃。老师吃了后很怀疑,就问他的徒弟,徒弟告诉他实际情况,老师听了非常愤怒。一会儿,主人进了学馆,老师急忙拿两把扫帚塞到他的口里,逼着他吃下去。主人说:“扫帚怎么吃得啊?”老师说:“你既然不肯吃扫帚,为什么倒让我吃粪鸡呢?”

    恶神

    【原文】

    一神道险恶,求者必用生人祭祷。有酬愿者,苦乏人献,特于供桌中挖一孔,藏身在桌下,而伸头于桌面。俟①神举箸,头忽缩下。神大怒,骂曰:“这班小鬼都是贼,才得举箸,如何就一些没有了。”

    【注释】

    ①俟:等到。

    【译文】

    有个恶神非常残忍,求他的人都必须用活人给他祭拜。有个想还愿的人,因为找不到活人献给神而非常苦恼,于是特意在供桌中间挖了一个洞。自己藏在桌子下面,然后把头伸到桌面上,等到恶神举起筷子要来吃时,他忽然把头缩下来。恶神很生气,骂道:“这群小鬼都是贼,刚举起筷子,怎么下饭的菜一点也没有了!”

    下饭

    【原文】

    二子午餐,问父用何物下饭,父曰:“古人望梅止渴,可将壁上挂的腌鱼望一望,吃一口,这就是下饭了。”二子依法行之。忽小者叫云:“阿哥多看了一眼。”父曰:“咸杀了他。”

    【译文】

    两个儿子在吃午餐,问父亲用什么菜下饭,父亲说:“古人说望梅止渴,你们两个可以看看墙上挂的咸鱼,看一眼,吃一口饭,这就是下饭的菜了。”两个儿子按照父亲说的方法做。忽然弟带叫道:“哥哥多看了一眼。”父亲说:“咸死他吧。”

    吃榧伤心

    【原文】

    有担①榧子在街卖者,一人连吃不止。卖者曰:“你买不买,如何只管吃?”答曰:“此物最能养脾。”卖者曰:“你虽养脾,我却伤心。”

    【注释】

    ①担:挑着担子。

    【译文】

    有个人挑着一担榧子在街上卖,一个人连着吃了几个还不买。卖的人说:“你买不买,怎么只吃不买?”那人回答说:“这东西最能养脾了。”卖的人说:“你吃了虽然能养脾,我却伤心了。”

    一味足矣

    【原文】

    一先生开馆①,东家设宴相待,以其初到加礼,乃宰一鹅奉款。饮至酒阑,先生谓东翁曰:“学生取扰的日子正长,以后饮馔②,毋须从俭,庶得相安。”因指盘中鹅曰:“日日只此一味足矣,其余不必罗列。”

    【注释】

    ①开馆:开学馆教书。②饮馔:饮食。

    【译文】

    有个教书先生开学馆教书,东家设宴填款待他。因为他是初次到家里来,主人为了表示更加的礼貌,就杀了一只鹅来招待他。酒快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先生对主人说:“以后打扰的日子还很长,饮食方面一定要从俭,这样我才安心。”因此指着盘里的鹅说:“每天就这一味就够了,其余的就不必再摆上来了。”

    卖肉忌赊

    【原文】

    有为儿孙作马牛者,临终之日,呼诸子而问曰:“我死后,汝辈当如何殡殓?”长子曰:“仰体大人惜费之心,不敢从厚,绸衣布裘,二寸之棺,一寸之槨,墓道仅以土封。”翁攒眉①良久,责其多费。次子曰:“衣裳棺榔,俱不敢用,但具稿荐②一条,送于郊外,谓之火葬而已。”翁犹疾其过奢。三子暗喻③父意,乃诡词以应曰:“吾父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既经蝉力于生前,并惜捐躯于死后?不若以大人遗体,三股均分,暂作一日之屠儿,以享百年之遗泽,何等不好?”翁乃大笑曰:“吾儿此语,适获我心。”复戒之曰:“对门王老三,惯赖肉钱,断断不可赊。”

    【注释】

    ①攒眉:皱眉。②稿荐:草席。③喻:明白。

    【译文】

    有个人一辈子为儿孙做牛做马,到了他临终那天,他把几个儿子叫到旁边问道:“我死后,你们准备怎么安葬我啊?”长子说:“我们了解您老人家怕浪费的心思,不敢厚葬,只要一些绸衣布裘,一副两寸的棺材,一副一寸的棺槨,坟墓只用土盖上就可以了。”老人皱眉很长时间,责怪他太浪费。二儿子说:“孝服,棺材和棺槨都不能用,只准备一张草席裹好,送到郊外火葬就可以了。”老人仍然怪他奢侈。三儿子已经暗自猜到老人的意思,于是用假话来应付说:“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我们都知道,生前您为子孙竭尽全力,死了也不惜为子孙捐躯。不如把父亲的遗体平均分成三分,我们暂且做一天的屠夫,把肉卖出去,这样就可以达成您的心意了,不是很好吗?”老人听了大笑道:“我儿的这些话正是我的心里话。”接着又告诫他说:“对门的王老三,习惯赖别人肉钱,千万不能赊给他。”

    咬嚼不过

    【原文】

    一人死后,转床殡殓,诸亲及众妇①绕灵而哭。只见孝帏裂碎,到处飞扬,皆称怪象。特往关魂问之,乃曰:“无他,只是当众人咬嚼不过耳。”

    【注释】

    ①众妇:这里指众妻妾。

    【译文】

    有个人死后,转床殡殓,亲戚们和妻妾们都围着灵床哭泣。突然孝帏碎裂,四处飞扬,大家都认为这现象很奇怪。就特意问他的灵魂,他说:“也没什么其他的,就是被你们吵得难以忍受。”

    醮酒

    【原文】

    有性吝者,父子在途,每日沽酒一文,虑其易竭,乃约用箸①头醮尝之。其子连醮二次,父责之曰:“如何吃这般急酒!”

    【注释】

    ①箸:筷子。

    【译文】

    有很吝啬的父子两人一起外出,每天只买一文钱的酒,考虑到会太快喝完,于是约定只用筷子头蘸着吃酒。儿子连蘸了两次,父亲就责备他说:“你怎么喝这么急的酒!”

    吞杯

    【原文】

    一人好饮,偶赴席,见桌上杯小,遂作呜咽之状。主人惊问其故,曰:“睹物伤情耳。先君①去世之日,并无疾病,因友人招饮。亦似府上酒杯一般,误吞入口,咽死了的。今日复见此杯,焉得不哭?”

    【注释】

    ①先君:指已经去世的父亲。

    【译文】

    有个人很喜欢喝酒。一次,他偶然去吃酒席,看见桌上的杯子很小,于是就装做呜咽的样子。主人很惊讶,问他原因。他说:“我只是睹物伤情而已。先父去世那天,并没有什么疾病,只是因为一位朋友邀他喝酒,那朋友家里用的酒杯也和你府上的一样,先父不小心吞到口里去了,活活地咽死了。今天又看到这杯子,怎么能不哭呢?”

    好酒

    【原文】

    父子扛酒一坛,路滑跌翻。其父大怒,子乃伏地痛饮,抬头谓父曰:“快些来么,难道你还要等甚①菜?”

    【注释】

    ①甚:什么。

    【译文】

    有对父子一起抬一坛酒,因为路很滑不小心跌倒,酒也打翻了。父亲非常愤怒,儿子却趴在地上痛快的喝起酒来,儿子抬起头对父亲说:“快点一起来喝啊,难道你还要等什么下酒的菜吗?”

    恋席

    【原文】

    客人恋席,不肯起身。主人偶见树上一大鸟,对客曰:“此席坐久,盘中肴尽,待我砍倒此树,捉下鸟来,烹与执事侑酒①,何如?”客曰:“只恐树倒鸟飞矣。”主云:“此是呆鸟,他死也不肯动身的。”

    【注释】

    ①侑酒:作下酒菜。

    【译文】

    有个客人很留恋酒席,不肯起身走。主人偶然看到树上有一只大鸟,于是对客人说:“这桌酒席已经摆了很长时间了,盘子里的菜都已经吃完了,等我把这棵树砍倒,捉到那只鸟,煮熟给你下酒怎么样?”客人说:“只怕树被砍倒的时候鸟早就飞走了。”主人说:“这是只呆鸟。他死也不肯动身的。”

    恋酒

    【原文】

    一人肩挑磁壶,各处货卖。行至山间,遇着一虎,咆哮而来。其人怆①甚,忙将一壶掷去,其虎不退。再投一壶,虎又不退。投之将尽,止存一壶,乃高声大喊曰:“畜生,畜生!你若去,也只是这一壶。你就不去,也只是这一壶了!”

    【注释】

    ①怆:恐慌。

    【译文】

    有个人肩上挑着瓷壶到处叫卖。当他走到一座山林里时,碰到一只老虎咆哮着向他扑来。那个人非常恐慌,急忙把壶扔过去,老虎没有退走。于是他又投了一壶,老虎又没有退走。壶眼看就要投完了,只剩一壶了,于是他高声大喊道:“畜生,畜生!你如果走也就这一壶了,你如果不走,也只有这一壶了!”

    四脏

    【原文】

    一人贪饮过度,妻子①私相谋议曰:“屡劝不听,宜以险事劝之。”一日,大饮而哕,子密袖②猪隔置哕中,指以谓曰:“凡人具五脏,今出一脏矣,何以生那?”父熟视曰:“唐三藏尚活世,况我有四脏乎!”

    【注释】

    ①妻子:妻子、儿子。②袖:作动词,用袖子来藏。

    【译文】

    有个人喝酒过度,经常喝得大醉。他的妻子和儿子私下商量说:“你父亲,屡劝不听,应该用危险的事例劝他戒酒。”有一天,他又喝多了酒回来,并吐了一大堆,儿子偷偷地在袖子里放了一块猪隔,并把它丢到呕吐物中,指着它对父亲说:“每个人都五脏俱全,今天你吐出来一脏,怎么活下去啊!”父亲看了一眼,不在乎地说:“唐三藏只有三脏都活下来了,何况我还有四脏呢?”

    寡酒

    【原文】

    一人以寡酒劝客,客曰:“不如拿把刀来杀了我罢。”主愕然①,问曰:“劝酒无非好意,何出此言?”客曰:“其实当你寡不过了。”

    【注释】

    ①愕然:惊讶的样子。

    【译文】

    有个人用很少的酒劝客人喝,客人说:“你不如拿把刀把我杀了吧。”主人很惊讶,问他说:“我劝酒是好意,你怎么这么说呢?”客人说:“我实在被你寡(音‘剐’)得受不了了。”

    白伺候

    【原文】

    夜游神见门神夜立,怜而问之曰:“汝长大乃尔①,如何做人门客,早晚伺候,受此苦辛?”门神曰:“出于无奈耳。”曰:“然则②有饭吃否?”答:“若要他饭吃时,又不要我上门了。”

    【注释】

    ①乃尔:这般一样。②然则:表转折。然而。

    【译文】

    夜游神看到门神夜里站在门口,很可怜他,问他说:“你长得这么高大,为什么要做别人的门客,白天夜晚地伺候着,受这种辛苦呢?”门神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啊。”夜游神说:“那么你这样做有饭吃吗?”门神回答说:如果要向他要饭吃的话,他就不会要我上门了。”

    梦戏酌

    【原文】

    一人梦赴戏酌①,方定席,为妻惊醒,乃骂其妻。妻曰:“不要骂,趁早睡去,戏文还未半本哩。”

    【注释】

    ①戏酌:有戏看的酒席。

    【译文】

    有个人做梦要赴宴看戏,刚摆好酒席,他的妻子就把他惊醒了,于是他就骂了他妻子一顿。妻子说:“不要骂了。趁早再睡吧,戏文还没有唱到一半呢。”

    梦美酒

    【原文】

    一好饮者,梦得美酒。将热而饮之,忽被惊醒,乃大悔曰:“早知如此,恨不冷吃。”

    【译文】

    有个人很喜欢喝酒,梦见自己得了一壶美酒。刚要把酒热了喝下去,忽然被惊醒了,于是非常后悔地说:“早知道这样,不如就凉着喝下去了。”

    截酒杯

    【原文】

    使僮斟酒不满,客举杯细视良久,曰:“此杯太深,当截去一段。”主曰:“为何?”客曰:“上半段盛不得酒,要他①何用?”

    【注释】

    ①他:同“它”。

    【译文】

    主人指使侍童给客人斟酒不要太满。客人举起杯子仔细地看了半天,说:“这酒杯太深了,应当截去一段。”主人说:“为什么?”客人说:“这酒杯上半段又不能盛酒,要它有什么用呢?”

    切薄肉

    【原文】

    主有留客吃饭,仅用切肉一碗,既嚣①且少。乃作诗以诮②之,曰:“君家之刀利且锋,君家之手轻且松。切来片片如纸同,周围披转无二重。推窗忽遇微小风,顿然吹入五云中。忙忙令人觅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

    【注释】

    ①嚣:薄。②诮:讥讽。

    【译文】

    主人留客人在家吃饭,但菜只有一碗切肉,而且既薄又少。于是,客人就作了一首诗讥笑主人:“君家之刀利且锋,君家之手轻且松。切来片片如纸同,周围披转无二重。推窗忽遇微小风,顿然吹入五云中。忙忙令人觅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

    满盘多是

    【原文】

    客见坐上无肴,乃作意谢主人,称其大费①。主人曰:“一些菜也没有,何云大费?”客曰:“满盘都是。”主人曰:“菜在那里?”客指盘中曰:“这不是菜,难道是肉不成?”

    【注释】

    ①大费:大大的破费。

    【译文】

    客人看到主人家饭桌上没有菜肴,于是假装感谢主人,还说他太破费了。主人说:“什么菜也没有,你怎么说太破费了呢?”客人说:“满盘都是。”主人说:“菜在哪里啊?”客人指着盘中说:“这不是菜,难道还是肉不成?”

    滑字

    【原文】

    一家延师①,供膳菲薄。时值天雨,馆僮携午膳至,肉甚少,师以其来迟,欲责之。僮曰:“天雨路滑故也。”师曰:“汝可写滑字我看,如写得出,便饶你打。”僮曰:“一点儿,一点儿,又是斜坡一点儿,其余都是骨了。”

    【注释】

    ①延师:聘请老师。

    【译文】

    有一家请了一位老师,招待他的饭菜却既少又差。有一天,刚好下雨的时候,馆童带着午饭来了,里面肉很少,老师认为他来迟了,想要责打他。馆童说:“天下雨了路滑所以才来迟了。”老师说:“你把‘滑’字写给我看看,如果你写得出来,我就饶了你。”馆童说:“一点儿,再一点儿。又是斜坡一点儿,剩下的都是骨头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