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赌故事-巧对“瞎话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庄的张老汉外号“扯白王”,李庄的李老汉外号“瞎话篓儿”,都是说故事的能手。

    这一天,两人在赶集时碰了面,提起说故事的本领时,互不服气,吹开了牛。

    张老汉问李老汉:“瞎话篓儿,你肚里装有多少故事?”

    李老汉笑笑说:“我的故事啊,装了一肚子两肋巴,手里还提着两疙瘩。”

    他接着反问张老汉:“你扯白王的故事有多少哇?”

    张老汉吹得更邪乎:“我肚里的故事呀,荤的成本儿,素的成捆儿,有的开花儿,有的结籽儿。怎么样,不比你的少吧?”

    李老汉心想:这扯白王真敢吹呀!我得难他一难!于是哈哈一笑,说道:“老兄的故事的确不少,扯白王名不虚传!哎,能借给我两捆儿‘扯白儿’看吗?”

    张老汉一听,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大话吹过了头,不好收场了。可不答应又太失面子,只好硬着头皮说:“好吧,隔天你到我家取去。”

    张老汉回到家里,忧心忡忡,坐卧不安:明天瞎话篓儿找上门来,该怎样应付他呢?

    张老汉的小女儿小名叫巧妞,生得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她见爹爹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的样子,知道他遇上了难题,就主动问道:“爹呀,你是怎么了?”

    张老汉摆摆手说:“妞哇,你别问,爹遇上个难剃的头哇!”

    “你说说嘛,说不定我能帮你剃这个癞痢头哩。”

    张老汉看女儿挺认真的样子,就把这件为难事从头到尾细说了一遍。

    巧妞听后笑着说:“爹呀,为这么件小事犯不着发愁!明天你只管下地干活去,瞎话篓儿来了,由我来对付!”

    “你能行?”张老汉有些不放心。

    “嘿嘿,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巧妞胸有成竹,让父亲安心睡觉去。

    第二天一早,张老汉刚下地,瞎话篓儿就扛着一根扁担、提着两盘绳找上门来。他走进院子,见巧妞坐在门边纳鞋底儿,就大声问:“小姑娘,你爹哩?”

    巧妞白他一眼:“你找俺爹干啥哩?”

    李老汉挤鼻子弄眼地说:“俺事前有约,他叫我今天来,把他的扯白儿挑两捆儿回去。”

    巧妞说:“真不巧,我爹下地干活去了。”

    “一大早满地都是露水,他能干啥活?”

    “他呀,就是去采露水籽儿的!”

    “什么?”瞎话篓儿哈哈大笑,“真是瞎说!露水会结籽儿吗?”

    巧妞抓住了他的话把儿,反问道:“是啊,露水不会结籽儿,扯白儿就能成捆儿吗?”

    瞎话篓儿啧啧嘴没话说,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走到半道上,迎面碰上郎中王先生,王先生见他神色沮丧,不由问道:“老兄,你在跟谁生气呀?”

    瞎话篓儿叹口气说:“扯白王的小闺女儿嘴巴真厉害呀!想不到活了大半辈子竟栽在她的手里!”接着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说一遍。

    王先生是秀才出身,识文断字,能说会道,一听这话生气了:“嘿嘿,我就不信,一个丫头片子会斗过咱大老爷儿们!我用膏药贴住半拉儿嘴也说得过她!”他一边说一边打开药箱,找出半张狗皮膏药,真的贴住了自己半张嘴,然后接过扁担、绳子,找巧妞为李老汉出气去了。

    巧妞正做针线哩,忽见王先生嘴上贴着膏药,怒冲冲地闯进门来,就知道是来找岔子的,于是迎上去问道:“先生到此有何贵干?”

    王先生悻悻地说:“找你爹挑扯白儿来了。”

    巧妞转了转眼珠子,笑笑说:“先生来的真不巧,我爹这会儿正在锅台上犁地呢,不见客。”

    王先生惊疑地问:“你爹能在锅台上犁地?”

    “俺那锅台特别宽么。”

    “那就不怕牛把屎屙锅里?”

    巧妞嘻嘻一笑:“不碍事,俺爹用一张膏药把牛屁股贴住了嘛!”

    “你……”王先生被巧妞巧骂一顿,羞得满脸通红,也垂头丧气地败下阵来。

    半路上,王先生又碰上了寺院里的老和尚,两人是老朋友,王先生又忍不住向老和尚诉说一番。

    这老和尚自恃才高,夸口道:“老兄不必烦恼,你只管带我去会会那小妞,看我怎样制服她!”

    两人返回张老汉家。一进门,老和尚就大声嚷嚷:“扯白王在家吗?”

    巧妞翻他一眼,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爹不在家,去街上看驴牴架去了。”

    老和尚摇摇头说:“不信不信,驴没长犄角,怎么会牴架?”

    巧妞冲他做个鬼脸:“秃驴没长角,就不会用它那光葫芦头蹭?”

    “这个……”和尚抓了抓光脑袋也没话可说,只好吃个哑巴亏,灰溜溜地走了。

    (王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