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慈禧太后-皇家花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爱美的女人没有不喜欢花的,太后也是如此。由于爱美观念太浓厚,以至她对花卉的钟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凡是自己喜欢的花卉,无论有多么困难,她都会想办法得到。通过我的观察,除了权势金钱,她最看重的东西就是花卉。颐和园内种植了很多奇花异草,凡是民间有的,在园内都可以看到。

    皇宫中有一些太监专门从事园丁的职务,他们的园艺知识非常广博,几乎所有的花木到了他们手中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照顾。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上苑里的花儿都长得格外繁茂。太后没事的时候经常在园内走动,这在某种程度上杜绝了园丁们偷懒的可能性。兴致比较好的时候,太后会亲自充当园丁,在上苑内显示一把手艺。每次太后做这种事情的时候,规模都比较宏大,她总是带着我们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地开去。挖泥挑水的工作肯定不会让太后做,她经常做的工作是帮着捉一下害虫,修剪一下花枝,还有就是剪去多余的小花朵,以确保剩下的蓓蕾得到足够的营养。除去这些,太后能做的就只有剪下一些花朵带回去了。

    一天深夜,刚好是我当值。每次当值我都不敢睡着,最多是眯着眼睛休息一会儿。前半夜相安无事,时钟敲过三点的时候,外面突然下起了雨,粗大的雨点砸在屋顶上噼叭作响。这些声响不仅惊醒了我,还把睡梦中的太后惊醒了,她一醒过来就大呼:“啊,快点去叫那些当值的太监,这么大的雨点肯定会砸坏新种的菊花,让他们赶快把那些花儿盖起来……”太后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已经蹿了出去。按照宫中的规矩,随侍的太监不能进入殿内,他们守夜的时候非常痛苦,一般是靠着墙壁休息,此刻听到太后的呼喊也都醒了过来。我出去以后,立即对身边几个醒着的太监说:“太后有旨,让你们赶快去一趟上苑,把园丁叫起来,让他们把那些新种的菊花看护好,千万不能被大雨砸坏。”他们听完我的话,二话没说就拼命地朝上苑奔去。

    那些太监出去没多长时间就跑了回来,还带回一个好消息:“不用担心了,园丁早就把幼小的花儿盖了起来。”这个消息对此刻的太后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安慰,听完那个太监的报告,太后翻了个身,又去和周公幽会了。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宫中的太监并非个个都是酒囊饭袋,其中不乏有识有能之人。据那个小太监带回来的消息说,那些园丁还没睡觉的时候就预感到夜里会下雨,并且也考虑到了那些菊秧经不起雨水的冲刷,就提前把花儿用芦席盖了起来。第二天太后醒来的时候,窗纱上已经映满了阳光。经过一夜雨水的洗刷,不仅空气分外清新,就连阳光也显得分外明媚。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太后的心情非常好,加上记挂着那些宝贵的花儿,她决定去一趟上苑。既然太后想去,我们这一班人只能排列成整齐的队伍跟着她一起去。太后照例走在最前面,只见她身穿鲜艳的服装,满脸堆着笑容,远远望去谁也认不出她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太后平日外出,脚步非常缓慢,可今天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她不仅走路速度很快,而且走了那么长一段路竟然没有感到疲累。

    依据太后的个性,我猜想在路上她肯定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花的事情。果不其然,还没走到一半的时候,太后就打开了话匣子:“你们猜一下颐和园内总共有多少盆菊花?”我们都知道太后又开始卖弄了,所以都没有回答,于是太后接着说:“根据确切的资料统计,在颐和园内总共有三四千盆菊花,这个数目可是不小。”这只是一个前奏,其后太后给我们说了许多关于菊花的事情。太后是一个爱美的人,只要是她觉得美的东西,不管多么难,都会想方设法得到,甚至不惜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只要回想一下太后对服装和装饰品的讲究程度,我们就不难想象太后对鲜花的钟爱。末了,太后说:“菊花的种类有八九十种之多,年轻的时候我能够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可惜现在年龄大了,记性也差了,只能说出很少的一部分。”

    园艺不是一项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工作,不仅需要强壮的体魄,还需要丰富的学识,如果不具备这两点,肯定不能成为一个好园丁。做平常人家的园丁尚不容易,做皇家的御用园丁更不用说了。为了颐和园内的花木,那些人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气力。一般来说,这些人非常有学问,不仅懂得种植花木的诀窍,往往还能为花儿想出非常典雅的名字,以此来博取太后的欢心。那些花儿原本都有名字,他们觉得合适就留用,如果觉得不合适就自己想一个新名字来代替。除了这一点,那些人还有其他优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有巧夺天工的本领。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菊花的种类不同,开花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早开的菊花会在八九月间开放,而那些迟开的花儿则要等到十月初。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一种遗憾,一个人无法在同一时间欣赏所有盛开的菊花。不料这些园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破了这个常规,他们搞了一间暖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培育不同的菊花,最后竟然让那些菊花同时开出了艳丽的花朵。颐和园内的菊花有很多名种,我觉得最可爱的就是丹凤朝阳。丹凤朝阳的花瓣是紫色的,但如果只是紫色还算不上稀奇,难能可贵的是,它的花朵从花蕊到花瓣外端的紫色深浅不同,最里面的最浅,和粉红色相差无几,然后越向外面伸展,紫色越重,到了最外端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深紫色。这种花的颜色虽然非常鲜艳,但丝毫不妖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丹凤朝阳都是难得一见的佳品。颐和园中原本没有这种花,后来一个江南的老臣摸清了太后的性子,为讨太后欢心,送来了几种上品菊花,其中就有这种丹凤朝阳。太后非常喜爱这种菊花,每次去看菊花总要在它面前停留几分钟。除此之外,颐和园中还有白龙须、紫金玲、雪球、雨过天晴等数十种上品。在这里我不再一一描述它们的形态,即使举出来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因此一概从简。

    不管是什么东西,太后总喜欢物尽其用,尽量多地想出一些使用那些东西的办法。就拿花卉来说吧,无论什么花,太后都不止于观赏,玫瑰花和凤仙花被用来制成了化妆品,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太后对菊花也开发出了新用法,菊花汁液不浓,不适合拿来做化妆品,但却是绝佳的食材。每逢菊花盛开的季节,太后总会过来饱啖菊花宴,这已经是多年前就开始的习惯了,不是什么新鲜事。菊花总是现采现吃,太后常吃的是一种名叫雪球的菊花,大概是因为它花瓣肥厚而洁白,最适宜嚼食。

    整朵的菊花采摘下来以后,先要把花瓣一瓣一瓣地扯下来,然后抛掉其中部分发黄的和衰败的。花瓣挑好以后还要放在水中清洗,首先是在清水中泡上二十分钟,然后捞出来放入融有稀矾的温水中漂洗,最后再把它们放入特制的竹篮内沥水即可。这些工作做好以后,菊花就可以放在一旁待用了。随后,御膳房的太监捧出一个暖炉。那个时候还不是深秋,暖炉并不适合使用,不过此时情况特殊,偶尔使用一下也无妨。暖炉里面并非空无一物,大多盛放的是熬得很浓的鸡汤,还配备着一个盖子,大小和暖炉严丝合缝,这样一来里面的热气就不会轻易散出,就连鸡汤的鲜美味道也不会有一丝一毫散逸出来。负责膳食的张德迅速摆好了一张小桌子,那张桌子和平常的不太一样,中间有一个小孔,大小和暖炉相匹配,估计是专门为这个设计出来的。御膳房不仅准备了暖炉,还随同备好了几小碟肉食,大多是生鱼片或生鸡片,由于太后喜欢吃鱼,很多时候往往只备生鱼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上好的酱、醋。

    一切备好之后,张德揭开了暖炉的盖子,霎时间里面所有的香气都冒了出来。张德拿着盖子并不放下,目的是方便重新盖上。盖子掀开后,太后亲自挑了几片生鱼片放下去,张德就把暖炉的盖子重新盖上。五六分钟后,张德再次揭开盖子,生鱼片基本上已经熟透,随后,太后或我们这些女官酌情抓起一些菊花放进暖炉里面去。盖好盖子重新煮上五分钟左右,这种特殊食品就烹制成功了。煮食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太后亲自指挥的,其实她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辛苦,我们已经反复训练多次,根本不会出现错误。用菊花烹制食品最重要的就是鲜美,鸡汤本来就很鲜美,加上被烫熟以后的生鱼片,味道变得更加浓厚,又加上刚刚采摘下来的菊花,鲜美程度已经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的了。菊花本身并没有滋味,但经过鸡汤和鱼片的渲染,它的滋味顿时变得鲜美起来,太后心情高兴、食欲旺盛的时候,往往一个人要吃下很多片。看着太后自己吃如此鲜美的东西,站在一旁的我们着实不好受,肚子里面翻江倒海似的咕咕乱叫。偶尔太后会发发慈悲,允许我们把剩下的食物分食掉,我们就谁也不肯谦让,恨不得把整个暖炉都吞到自己肚子里去。

    除了把菊花当作食材以外,太后还喜欢用菊花当作洗手用的肥皂。名义上说是洗手,其实应该叫作玩耍,并不是因为身上有什么污垢,而是完全出于兴致。太后总喜欢从花瓶或者花园的花枝上取下一朵将开未开的花儿,拆散以后放在自己手掌中,用力去摩擦,一直到那些粉嫩的花瓣变成了花渣才松手。松开手后,太后也不让我们帮她把手擦干,而是要等它们自然风干。如此一来,菊花的香味就留在了太后的手掌上,并且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太后还喜欢用鼻子闻自己用菊花擦过的手掌,好像上面涂了什么不得了的香味似的。太后不仅喜欢自己这样做,很多时候还要求我们跟着她一起做。不知道别人心里面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我个人觉得相当无聊,始终达不到太后那么高的兴致。当然了,我也有使用花瓣擦手的时候,那大多是在如厕后或者沾染上了什么腥臭之味时,平日闲暇我绝不忍心去糟蹋那些漂亮的花朵。

    世间的花朵有成千上万种,颜色也有千百种,而最为少见的颜色恐怕还要数绿色。早在几年前我就听说有一种名叫“绿菊花”的名种,它不仅枝叶是绿的,就连开出的花朵也是绿的。我虽然听很多园丁提到过这种花,但从来没有见过,也不清楚世间到底有没有这种花。太后如此爱好菊花,当然也听说过这种菊花,为此她特意命人前往各地寻访。

    得知太后要寻找绿菊,那些想讨太后欢心的人立即送来了几百盆,不过那些菊花开出的花朵大多只是泛一点绿气,或者只是上面有一些绿色的斑点,不仅谈不上什么美丽,而且还很难看。虽然第一次征寻结果不太好,但太后并没有灰心,接着派人去各地寻访。

    第二年菊花盛开的时候,有人送来了四盆“绿菊花”。初看的时候,委实绿得可爱,太后非常喜欢。可惜,没过多久,那些绿色竟然逐渐褪去,露出了白色的质地,经过仔细查证,发现那些绿色竟然是人为用颜料染上去的。这下子惹怒了太后,那个献花的人也因此被扔进了大牢。不过,这个人虽然欺骗了太后,但也从另一个侧面给了太后一个启示,她决定自己培育绿菊。太后特意在颐和园中划出一块地,在那里播撒上最好的菊花种子。这些菊花从一开始就着重培养,虽然使用的肥料和其他菊花一样,但有一项完全不同,那就是所浇的水里面掺入了绿色的色素,太后想以此让那些白菊花吸收绿色色素,进而开出绿色的花朵。不幸的是,那些白色的菊花并不理解太后的心情,到了最后开出的花朵仍然是白色的,最多不过是在白色的花瓣上沾染一些绿色的痕迹。最终,这项培育绿菊的工程彻底宣告失败,太后从此痛贬绿菊,让人看起来分外好笑。

    太后向来认为自己能够做到物尽其用,和我们闲谈的时候经常说,评判一朵花是不是上品不能只看颜色,颜色好看只能愉悦人的眼睛,还需要有其他功用相辅助,不然就会失去几分味道。上面说的用菊花做调料,或者用来洗手,都是太后想出来的主意,目的也是践行她所说的物尽其用。不仅如此,太后还用玫瑰花瓣和一些蔗糖调成了一种甜酱,味道非常鲜美,如果当时京城中有卖面包的,我肯定会每天早上都用面包蘸这种酱吃。从前的富贵人家崇尚喝茶,茶也被人们认为是高雅的东西,上好的茶叶非常贵,从来不按斤来卖,就是一两也需要花费一二十两银子,这是平常人家无力承受的高价。正因为茶叶高雅而价格昂贵,所以受到太后的欣赏。我很难断定太后喜欢喝茶到底是因为茶的味道好,还是为了附庸风雅。她使用的都是上好的茶叶,价格非常贵,每次喝茶都只要新茶叶,为此浪费了很多钱财。喝茶的时候,太后喜欢扔一朵或两朵晒干的花瓣进去,在众多的花儿中最喜欢用冬天的野花,夸它们有冰雪之气。每次太后喝茶的时候,碗里面总少不得要浮上一两朵野花。

    太后拿来食用的花朵不仅仅只有菊花,荷花也是她喜爱的一种,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每到夏季,太后就会命令御膳房采集许多新鲜荷花,摘下它们完整的花瓣,浸在用鸡蛋调和好的面粉里面,取出来以后分别制成甜、咸两种,随后再把它们放入油锅里面炸透,这就做成了一种非常爽口的小吃。春天,每逢玉兰花开得比较鲜艳的时候,太后也会命人采摘玉兰花瓣,然后依照荷花的制法做成玉兰片,休息的时候太后常常拿出来吃。

    颐和园内种了许多花,那些园丁的工作着实辛苦。虽然太后安排了很多人供那些园丁差遣,可他们还是忙得焦头烂额。太后兴趣广泛,每一种花木都要求他们尽全力照料,所以他们一年中很少有休息的时候。菊花是一种时令花,相对状况还好一点,就是再忙也只是秋冬两季。可即便如此,一到秋天,那几十名专门负责照料菊花的园丁就没有一个能休息片刻。他们每天都要忙着浇水、施肥、迁种,日光强烈的时候给菊花搭棚子,下雨的时候还要给它们蒙上席子,雨停了以后又要把席子撤去,好让它们充分吸收露水。另外,由于那个时候还没有打虫药,捉虫子也要费去不少时间。不知道为什么,菊花特别容易招惹虫子,能够危害到它们的虫子很多,最可恨的是那些专门钻在花心的小青虫。小青虫非常狡猾,你不仅难以预测它们光临菊花的确切渠道,而且还难以发现它们的踪影,因为它们都狡猾地躲在花心里面,不仔细搜寻根本无法找到。菊花还没有开花的时候,你根本瞧不见它们的踪影,等到花儿一开放,它们就像是从地下冒出来似的,一夜之间多了起来。它们常常几个几个地聚在一起,不分日夜地吞吃花蕊,甚至会把一枝花上面的花朵全部吃完。正因为如此,到了菊花开放的季节,那些太监真是忙到了极点。二十多个园丁分成十多个组,两人一组,一个负责把小青虫从花朵里面摇出来,另一个负责用一个大铁杯接着那些小青虫。仅仅这样还不够,那些人还要掰开花蕊一朵一朵地检查,不然难以除根。一般来说,每一盆花他们都要花费六七分钟,整个颐和园里面有三千多盆,那得需要多长时间啊,难怪那些园丁会整天忙得团团转了。很多时候我在想,太后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在这些花儿上面,究竟值不值得。可是,如果不让这些太监从事这些工作,你让他们去做什么呢?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劳动力投入进去,根本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如果这些太监的努力能够博得太后一笑,也总算他们的劳动有点回报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