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是什么让你说不好开场白,让你不敢当众说话?——开场白障碍与应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确实存在开场白障碍。比如,突如其来的开场白让一些人不知如何应对;由于自身的害羞和紧张不能将开场白开展下去;进行开场白时出现口吃或吐字不清的情况;开场的第一句话不知道如何说;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无法顺利进行开场演说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一个人将很难从开场白障碍的泥淖里摆脱出来,而他与其他人的沟通和交流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这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将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如何克服开场白障碍是包括语言学家及演讲大师在内的很多人应该共同研究的问题,因为开场白障碍好比一块阻碍成功沟通交流的绊脚石,如不及时清理,人们将会被其绊倒在地。

    1. 突然让你发言,你该如何开场

    很多时候,人们会在一些公开场合遭遇到令他们措手不及的事。比如,公司临时召开员工大会,要求一个没有准备的人上台讲话;在演讲比赛中,让一个从没有任何经验的人突然发表演说……对于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因为事情太突然,他们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没有充分的准备。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就会因此变得紧张不安而说不出话,或出现恐慌心理等。

    显然,这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种障碍。那么,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化解这样的障碍呢?相信我们可以从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的经历中找到答案。

    稻盛和夫有一次到任天堂公司参观考察,当时该公司的负责人事先并没有安排他进行演说,可当稻盛和夫参观完准备离开时,任天堂的董事长却乘兴邀请他到生产技术部演讲。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盛情邀请,就算是见过大场面的稻盛和夫也明显感觉到有一些压力,而其呈现出来的紧张情绪也难以掩饰。如果换成一般人或许会推掉这次突如其来的演讲,但稻盛和夫并没有这样做。虽然他事先没有准备,心里也有些紧张,但他还是接受了邀请。

    然而,演讲台上的稻盛和夫完全没紧张到找不到台下的感觉,他轻松自如地为在场人进行演说,不但没有失误,而且演讲异常精彩。事后,当人们问他是如何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如此顺利地进行演说时,稻盛和夫微笑着表示:“其实,我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与我自身的修养及良好的心态有关。”

    他详细地解释道:“面对突如其来的开场白,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没有准备而出现心里发慌的情况。这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情绪尽快平静下来。比如,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让自己得到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开场演说打好基础。”

    虽然稻盛和夫运用的这个方法看似非常简单,但很多人都不能做到这一点,从而导致其出现开场白障碍。可以说,稻盛和夫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开场白时所采用的策略,是值得人们好好琢磨和借鉴的。

    2. 如何克服开场白中的害羞心理

    在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看来,要想克服在众人面前说话害羞的心理,人们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

    调查发现,有超过50%的人在众人面前讲话时会出现害羞或紧张的情况。这在卡耐基看来,有一定程度的登台恐惧感,对于人们练习演说来说反而是有一定益处的。因为很多时候,人类都具有一种适应环境并接受挑战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进入人类的潜意识层面,自动告诉人们不要过于紧张,而要保持冷静。

    一般来说,即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演说家,也不可能完全克服在众人面前感到害羞的心理。但是,他们因为害羞而影响开场演说的几率却比常人低很多,这是因为他们可以很快克服这种害羞心理,让自己镇定自若,至少是表现得镇定自若。相信,人们只要弄清楚自己害羞怯场的原因,就能从根源上下手,成功克服这种心理。

    第二,采取恰当的方式充分做好演讲的前期准备

    卡耐基曾看过这样一次令他难忘的演讲:在伦敦的一次欢迎宴会上,主讲人是伦敦一位地位显赫的政府高层官员,在演讲开始前,人们都关注着这名政府高官在演说中的表现。演说正式开始,但台下的人很快发现,这名高官似乎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本来他想随兴发表一番言论,结果却与他自己想象的情况完全不同,于是他赶忙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的外皮已经破损,而且看上去很杂乱。当他手忙脚乱地从笔记本里取出一张演讲稿时,稿子却掉在了地上,他不得不弯下身去捡讲稿。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流逝,他颤抖的双手及嗓音令这次演说非常不顺利。此时的高官已经完全被这些因为准备不周而导致的突发情况所击倒,他最终红着脸走下讲台,悻悻而去。卡耐基觉得这是他人生中所看到的最失败、最尴尬的演说之一,而用他的话来形容此人就是:害羞得不知所措。

    因此,卡耐基强调,演说的成功必须得通过事先不断的练习和准备才能实现,这就像战场上你没有必要的武器且缺少弹药,那怎么还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呢?所以,为了克服开场白中出现的害羞,一个很重要的解决办法就是,演说者非常有必要在演说开始前做足文章,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原本就无法避免的害羞的心理负效应进一步扩大,而导致演讲失败。

    3. 如何应对开场白中的口吃和吐字不清

    上台演讲对于一些人来说就好比是“出丑”——他们因为自身的口吃或吐字不清等原因,往往会使自己变得很难堪,甚至还很担心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会极力避免在众人面前说话。

    提起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伟大而富有建树”,但很少有人知道年少时的他曾因为在同学面前介绍自己时吐字不清而苦恼不已。一次做自我介绍时,年少的罗斯福上台之后就出现了口吃,他说道:“我……我叫……西奥多·罗斯福,很……很高兴认识大……大家……”因为这个糟糕的开场白,不少同学甚至有些瞧不起罗斯福,还有同学干脆当面嘲笑他。如何克服这种开场白中的口吃现象就成了罗斯福最关心的事。为此,他制定了非常具体的训练方法,即尝试在同学面前大声说话来克服口吃。罗斯福对自己信心满满,并且不再在意同学们的嘲笑,坚持训练,而最后,他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在多年以后的大学毕业典礼上,西奥多·罗斯福被校长要求发表毕业感言。面对着台下数千名师生,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这段经历,不知什么原因,此时他的声带就好像失去了知觉一样,竟然无法说出话来。罗斯福极力地让自己紧张的情绪安静下来,片刻之后,紧张情绪稍有缓和,他开口说道:“此时此刻,我……我的内心……”话刚说到一半,他竟然口吃起来,这种尴尬的情况让这位年轻人始料未及。罗斯福低下头,哽咽起来。但如此场景却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罗斯福此时才明白,自己的哽咽已经将口吃的毛病遮盖住了,台下的人完全陷入到自己的情感攻势中了。意识到这点后,他紧张的情绪放松了很多,同时内心也抱有必须让这次演说成功的信念。于是他接着说道:“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情绪非常复杂,一方面是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向往,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活的恋恋不舍。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即使我离开了校园,也一定会情系校园,因为这份怀念是最美丽的。”当他演说结束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显然,他克服了口吃,演说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那么,罗斯福究竟是怎样克服口吃的呢?

    第一,向听众发起“情感攻势”

    罗斯福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可以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开场白中出现口吃或者吐字不清时,听众大多会对说话者产生不好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会将精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这样一来,只会加重说话者紧张的情绪,同时也会加重说话者的口吃。但如果说话者懂得运用情感攻势的策略作掩护,就能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使其不再将目光放在演讲者的口吃上,而如此一来,说话者内心的紧张之情便会慢慢得以放松,从而避免口吃的出现。

    第二,内心树立一定会成功的信念

    很多时候,信念是否坚定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开场白中出现口吃的人如果没有树立改正口吃的信念,那么这个障碍或许就会伴随他们一生,而这必定会影响他们的事业发展和日常生活。因此,出现口吃或吐字不清的情况时,就需要坚定信念,努力改正,这样才能摆脱苦恼。

    4. 解决说话缺少逻辑的问题

    开场白缺乏逻辑也是演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成为人们有效沟通的障碍。

    一般情况下,说话缺少逻辑的表现有:说话不着边际,让听众不能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说话没有条理性,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去说另外一件事。无论是哪种情况,没有逻辑的表达对于说话者和听众之间的沟通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人们十分有必要将其进行改正,以防止其成为影响人们沟通交流的障碍。

    世界著名语言大师韩礼德曾说过:“一个人说话缺少逻辑对听众来说就好比是一场灾难,因为听众很难明白说话者要表达什么含义。这样一来,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0世纪70年代末期,韩礼德得到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进行演说。在演说现场,他和大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以测试大学生的演说水平。首先,他让一位男生上台演说。这名大学生这样说道:“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演讲,最近我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也希望有人能和我一样喜欢滑雪运动……”在场的人听完他如此不合逻辑的开场白后,都面面相觑,不明白他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当时的韩礼德眉头紧锁,而这名大学生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开场白存在一定问题,于是很难为情地走下台。事后,韩礼德和这名大学生进行了沟通,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知道你的开场白存在哪些问题吗?”韩礼德开门见山地问道。

    “我的开场白肯定没有得到您的认可,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您能告诉我吗?”

    “你的开场白缺少逻辑性!”韩礼德说道,“我认真听了你的开场白,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逻辑关联性。也就是说,当你告诉大家非常高兴能发表演说时,你却没有继续表达高兴的原因,而是把话题转移到心理学方面。而这两者之间的跳跃性不仅很大,而且没有任何关联。可接下来你仍然没有继续阐述心理学方面的事,反而又把话题转移到了滑雪方面。你的这种毫无逻辑性的开场白让所有人都不知道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因此自然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韩礼德通过如此细致的分析让大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而这位学生也深刻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显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的是,开场白缺少逻辑性是演讲不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当人们在演讲时,尤其是进行开场白时,一定要让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否则,很容易给人留下不是很好的印象。

    5. 开场白的第一句话该怎么说

    不要以为开场白非常简单,现实中的一些人往往会由于不知道开场白的第一句话该说什么而陷入尴尬境地。世界著名诗人、语言大师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就曾说过:“在我的一生当中经历了很多场演说,而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自己经历的第一场演说。那场演说不仅让我不堪回首,还让我吸取了很多经验并得到了成长。”那么,她究竟经历了怎样一场演说呢?

    20世纪50年代,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的诗词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于是波兰华沙大学特意邀请她进行指导。当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在华沙大学万人大礼堂进行诗词指导演说时,面对台下上万双眼睛,她竟然紧张得不知该说什么。此时,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如何开口以及开口说什么便成为摆在她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华沙大学的校长很快意识到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的紧张情绪,于是赶忙帮助其圆场,并谎称她的身体出现了不适,临时做出演说时间另行通知的决定,帮助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摆脱了当众出丑的尴尬。这件事对她影响非常大,也让她开始认真反思如何突破这一障碍,避免再次出现这种尴尬。

    在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看来,在开场白前自己没弄明白所要说的内容,即她没有找到话题切入口,就是问题的关键。意识到这些后,她决定第二天将前一天没有进行的演说进行下去。当她再次站到演讲台上时,虽然她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但她不断告诉自己演说的目的就是对人们关心的诗文进行指导,明确了开场白该说什么后,她面带微笑地对台下听众说道:“我是《存活的理由》这本诗集的作者,我叫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诗词方面的知识。对于昨天发生的意外,我深表遗憾,所以我要用今天的演说来弥补这个意外,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她说完这些话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显然,这说明她的开场白正是台下的听众们希望听到的。

    而希姆博尔斯卡通过自身的实际经历总结出了以下一些如何说好开场白的方法:

    (1)弄清楚开场白要表达的主题,这样才不会出现没话可说的情况。比如,一个物理学家面向听众所要说的主题要和物理学有关,而不能换成其他主题。只有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后,才能做到从容自如,为一场成功的开场白打好基础。

    (2)进行自我介绍。很多人不知道开场白的第一句话说什么好,其实关于第一句话说什么的问题很多语言大师都曾探讨过,但并没有一致的意见。在他们看来,每个人的语言习惯都不一样,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不过有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如果不知道开场白的第一句话该说什么的时候,不妨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为自己“解围”。这样做不仅能让听众清楚地知道你的身份,而且很少会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因为无话可说而出现尴尬的情况。

    6. 不善言辞的人如何开场

    很多时候,不善言辞的人进行开场演讲时非常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让开场白正常进行下去。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由于自身性格内向及不善言辞等原因,他们在进行开场白时总是难以让听众满意。这种情况下,如何有一个成功的开场白就成了他们很关心的问题。

    一般而言,不善言辞的人性格大多是内向的,而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可以通过从其他方面入手,解决如何有一个成功开场白的问题。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这些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人克服“开场白障碍”呢?

    第一,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人或事情谈起。很多时候,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入手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是自己所熟知的,对这些也有很强的把握能力。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避免开场白的“生拉硬拽”。

    第二,用自己理解最深的一句话作为开场白。大多数情况下,自己理解最深的话往往是自己耳熟能详的,也是可以轻松背诵出来的话。可以说,这不失为克服“开场白障碍”的一个有效方法。要知道,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尴尬的发生,还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三,借用名人的话进行开场白。有些时候,名人说出的话对于开场演说也有一定作用。因为生活中存在不能否认的名人效应现象,即名人说过的话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善言辞的人找不到话题进行开场白时,可以说一句自己熟知的名人的话,当听众听到这句话后,自然会联想到名人,同时也会感受到说话者自身的内涵。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不能顺利进行开场白的问题,还能吸引听众,可谓是一举两得。

    7. 知识积累不够的人怎么开场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抱怨由于自己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而不知道该如何在众人面前开场。

    对此,世界著名沟通大师哈维·麦凯表示:“一个人如果感觉自身的知识积累不够而不懂得怎样开场,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转移’的办法开场,这是让演讲顺利进行下去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哈维·麦凯所说的转移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他看来,转移就是将自身知识积累不够的事实进行淡化,或者进行“掩藏”。为此,他总结出了一些转移的方法:

    第一,以听众都知道的事情开场。知识积累不够的人可以采用听众都知道的事情作为开场白,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拉近和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还能够形成有效互动。

    第二,从听众最关心的话题入手。很多时候,从听众最关心的话题入手,往往能够调动起听众的兴致,进而使其乐于倾听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

    8. 口头表达能力稍差的人如何开场

    口头表达能力强,对于开场白的顺利进行来说确实能带来积极作用。这一点从那些优秀的演讲大师身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这些人上台以后,他们会凭借自身过硬的口头表达能力,轻松地进行开场,从而使听众认真倾听其接下来的演讲。而那些口头表达能力差的人却不知道如何开场,自然不会得到听众的欢迎。如此大的差距确实让一些人内心倍感失落,失落之余他们会想:“口头表达能力差的人怎么开场才能赢得听众的心呢?”

    世界知名培训大师马修·史维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他觉得,口头表达能力差的人虽然实施开场白的过程会比较困难,但如果通过训练,也是可以摆脱开场白障碍的。那么,他的好建议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做好自身心理暗示。相信人们对于心理暗示带来的作用深有体会,这同样可以运用在开场白中。比如,一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人应该给自己做这样的心理暗示:“我一定可以克服说话障碍,最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说家。”经过这样的积极心理暗示之后,他就会增强信心,从而从心理上更容易克服不知道如何开场的问题。

    第二,运用由简入难的方法。如何理解由简入难呢?其实,它就是指说话者可以先以一个简单的话题作为突破口,然后逐渐向更深层次的问题靠近——当说话者完成简单的话题后,便有信心应对此后复杂的话题,而如此一来,开场白就会顺利进行下去。

    9. 有口音的人怎样提高开场效应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人们难免会带有一些方言或口音。只是一些人对口音的存在有一定偏见,以致那些非常在意口音问题的人对自己在某些场合上没有自信,而这也可能会让他们无法在一些需要开场白的场合顺利地进行开场演说。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这样的障碍呢?

    其实,有口音并不是丢颜面的事,很多知名的演说家同样存在口音问题,但他们却将演讲进行得有条不紊。他们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懂得以减低语速或表明字词含义等方式进行表达。这样一来,听众虽然感觉到他们存在口音的问题,但还是可以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些人所表达的内容。

    相关人员通过观察发现,那些有口音而无法顺利进行开场白的人大多是因为忽视了以上这些方法,而听众自然也就无法理解他们,开场白更不会顺利地进行下去。

    10. 开场白进行一半遭遇“卡壳”时怎么办

    当一个人满怀信心地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说时,本以为可以顺利地将开场白进行下去,可没想到,在开场白进行到一半时却出现了问题——演讲者一时之间不知说什么好。虽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出现的几率不高,可一旦出现,同样会让人感到无比尴尬。

    对于这种“卡壳”现象,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忘词。忘词这种情况在开场白进行到一半时非常容易出现,而这种情况难免会让人陷入到尴尬境地中。

    第二,没有话题。缺少话题也是开场白进行到一半时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这不仅会让开场白现场变得很尴尬,还会让演说者自身面临突然加大的精神压力,愈发窘迫。

    第三,受外界干扰。很多时候,外界的干扰也是让开场白进行到一半遭遇变故不能顺利进行的一种阻力。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对开场白带来的不利影响,演讲者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而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自己尽可能地冷静下来、理清思绪,这才更有助于解决问题。千万不能慌,不要被突如其来的“卡壳”事件所吓倒。如若不然,开场白只会变得更加糟糕,甚至无法收拾、难以挽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