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别跟我说你会打电话——打电话开场白必须注意的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今,电话销售已经成为市场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通电话,很可能就可以促成一单生意,然而,对于那些不得其门的电话销售人员来说,他们通常是“撒大网,捕小鱼”,出力最多却又收获最小。面对这种情况,电话销售工作者就必须时刻改变和提高自己的电话销售技巧,与时俱进,创新求异。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电话销售立于不败之地,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增加自己的收入。

    事实上,电话销售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其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词,都必须认真斟酌,以求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1. 以礼待人,得到对方的认可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首要保障,电话交流更是如此。很多销售人员无视接线员的感受,直接要求转接老板,在对方询问时,又无法给出合理的身份,这时十有八九就要面临被挂机的危险了,这也是电话开场中最容易犯的低级错误。只有在电话开场中保持不卑不亢的语调,以礼服人,既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又不让对方感觉到行为人的卑微,才能使其愿意将交流继续下去。

    礼貌的电话交流方式,尊重对方是关键之一。比如,如果对方是接线员,你就可以这样说:“您好,鑫辉公司,我们设计生产了一款健身器材,特别符合贵公司的求购意向,请您帮我转接一下采购部。”这样的开场信息明显很容易让对方接受,自然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而且语气平和,既没有明显的强迫意味,也没有明显的请求意味,非常符合以礼待人的开场准则。

    2. 语义语词灵活化,让对方耳目一新

    在电话销售工作中,很多用语都已经形成模板,以致销售人员一旦接通电话就会按照死气沉沉的模板语来进行推销。殊不知,这会让对方感觉平平,行为人也很难得到对方更多的“关照”。如果能够将这些词语改换一下,说不定可以得到意外惊喜。

    比如,一广告公司的业务员这样说:“你好,我是金太阳广告公司的业务员,我想向贵公司推荐一个广告服务,请问您可以帮我转接一下负责人吗?”一般来说,这就是属于那种“撒网捕鱼式”的电话销售,即依靠多打电话来提高成功概率,业务员每打一通电话的心态都是成功最好,失败也能接受。而接线员通常也会捕捉到这种信息,面对这种电话时,一般都会直接挂掉。如此一来,业务员面临的境遇就会越来越窘迫,最后很可能连一个客户都“捞”不到。

    相比之下,业务员如果在开场白中加入一点技巧,就极有可能迎来好的结果。比如,广告公司的业务员可以这样说:“你好,金太阳广告公司的业务员,我们公司现在有优惠活动,在广告市场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让贵公司的广告费用节省百分之三十,相信你们的老板一定感兴趣,请你帮我转接一下……”众所周知,很多新产品在上线时都会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对于业务员来说,这是很好的开场切入契机,而且一定要注意开场的灵活性,首先将自己公司的优势或者产品和市场的优势表达出来,第一时间抓住对方的心。而不是按照固有的程式进行叙述,这样很可能还没说到对方感兴趣的地方,电话就已经挂掉了。

    3. 条条大道通罗马,不要死盯着一种途径不放

    销售人员最终的目的是将产品销售出去,能够达成这一目的的对方人员必然是其相关负责人,因此,销售人员没有必要将目光浪费和倾注在对方前台,如果此路不通,不妨通过其他渠道取得和对方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比如,可以通过对方的采购部、销售部以及一切对外公布联系方式的部门来获取信息——相比之下,这些部门对于推销电话的筛选意识要淡薄很多,而从这一点来看,销售人员通过这些渠道取得对方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法,相对也会容易一些。

    凡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士都很清楚,一通电话接通后,对方的回应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可能性分别是百分之五十,如果不能瞬时抓住对方的心理变化,很可能就会遭到对方的挂机。但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却并不会因此放弃,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对手”身上花费功夫,而不是立即将目光移向别的公司。有些比较“敬业”的销售人员,甚至会亲自前往对方的公司,利用各种渠道取得对方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法,实在不行就直接与之碰面进行推销。只要销售人员的尺度把握得当,对方所感受到的厌烦,瞬时就会变成好感,因为在契机合适的情况下,所谓的纠缠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坚持。

    4. 消除对方戒心,传达有利信息

    在工作中,很多公司都有规定,凡是没有合作过的客户、不是自己主动联系的客户,以及一切贸然来推销商品的电话,全部都要求工作人员找借口推掉。因此,销售人员要想成功绕过接线员,就需要在语气和用词方面进行仔细斟酌,以让对方认为电话是来自熟悉的客户方。

    可以说,只要顺利通过接线员这一关,老板就会认为电话是经过层层筛选才转进来的,因此会认真对待。即使一时拿不定主意,也会将电话转给专门的负责人,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很大。具体的电话开场方法,如:“你好,鑫辉公司,我们最近准备推出一款新产品,需要刘总事先体验一下,麻烦你转接,我要预约一下时间。”纵观整句话,没有一处请求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一点失礼的地方,对方接到电话,十有八九会认为这是老客户的电话,顺手就会给予转接。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销售人员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确定对方公司负责人的姓名,否则,一旦搞错,就会弄巧成拙,致使遭到对方立即挂机。

    当然,有些时候,不仅需要销售人员弄清对方老板的姓名,还要对对方的业务有所了解,甚至对对方老板的各种喜恶有所了解。总之,是了解得越详细越好——这样才更有利于销售工作的进行。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稳妥的开场方法。如:“你好,我是亚陵公司的张总,我记得上次参加交流会林总向我提过一个业务需求,我和公司的技术人员交流之后,认为可行性很高,麻烦你帮我转接一下,我要和林总细谈。”这同样是为了消除对方的戒心,让他知道电话的打入是因为之前交流会的契机,甚至让他觉得他的老板很期待这个电话。而实际上,各个公司老板参加的各类会议多如牛毛,根本不会记得在哪个会议上见过哪个人,说过什么客套话,所以销售人员在接通对方老板的电话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这个方法。

    5. 通过引导,促使对方给出预期回答

    这种方法同样属于语言技巧,如果运用得当,也是可以帮助销售人员使用电话顺利“打入对方内部的”。大多数人在询问对方问题的时候,都会使用“可不可以”或“能不能”等多选式方法提问,这实际上就给了对方选择说“不”的权力,尤其是让对方听出是推销电话后,有些礼貌欠佳的接线员会直接挂电话,根本不会给销售人员进行下一步动作的机会。面对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就需要掌握一些引导性的语言,通过语言技巧,战胜对方的消极心理,得到自己的预期答案。

    比如,在询问采购部负责人的电话时,销售人员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你知道采购部负责人的电话吧,麻烦说一下,我直接打过去,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作为一家公司的接线员,自然会有公司每个部门的电话,接线员在面对这类引导性的问句时,只要销售人员没有特别让其不满意的地方,告知其电话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提前道谢的方式,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效果,比如:“麻烦你转接一下采购部,谢谢!”当然,这种引导方法需要销售人员在前面进行一定的铺垫。

    语言引导的技巧,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方法,它的成功往往需要建立在一种“可行”的基础上,即对方没有出现明显的负面消极情绪时。如果对方已经发出明确的否定信息,这种方法的使用是很难奏效的。

    6. 建立强大气场,第一时间将对方“镇住”

    气场的建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种天生的气质,以及经年累月的环境熏染。很多经验丰富的老销售人员,就是在气场上不断修为,在与客户接触之初,就给对方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却又不会致使对方反感,相反会使对方由衷地生出一种尊重、信任和不同程度的认可。可以说,如果销售人员建立了强大气场,瞬时就能将对方“征服”,那么销售成功将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很多销售人员认为,只要练就了好的嘴皮子就可以做好销售,所以说起话来像机关枪,只顾自己说得高兴,完全不理会对方的感受,结果只能对着电话的盲音嘎然声止。在电话里对方如果出现负面反应,销售人员最好的方法不是加快语速或者提高音量,而是放慢语速甚至适当地选择沉默。这样对方会变得在意起来,甚至会很期待销售人员讲话,并发出询问。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再继续双方之间的谈话,效果会好很多,而这种节奏一旦能够被销售人员掌握住,最后的成功将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虽然强势的表达是一种技巧性极强的方法,但如果销售人员能够把握好尺度,这也不失为一种建立气场的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发出的问题甚至责备一定要有理有据,要让对方信服,认识到那一切确实是因为他的过失而引起的。还有一点就是要在对方表示屈服后瞬间“变脸”,具体表现如对自己刚才的“失礼”表示歉意,解释说明自己也是因为业务上的压力才失态的,以求得到对方的“原谅”。通常情况下,对方在这个时候也会主动说出自己的过失,而在这个时候,是双方拉近距离的最好时机,销售人员应该立即表示出自己的善意,而对方出于紧张后的释然,也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其示好。然后再经过一阵寒暄,销售人员就可以切入主题,和对方进行业务洽谈了。

    7. 不要轻易放弃,要努力到对方挂机的最后一秒

    销售人员的一个基本素质是要胆大心细,但除此之外还要足够“脸皮厚”。著名销售心理学家闫年宇曾经有一个论调,叫做“把每一单生意都当作恋爱来谈”。可以说,这是对销售真谛的一种独到诠释。在一通电话接通后,销售人员的每一个信息传送,都必须及时接收对方的反馈信息,并据此作出下一步动作。这就要求销售人员要具备一种超强的能力,即能够准确捕捉到对方的心理变化。如果对方给出肯定的回复信息,万事大吉;如果对方给出否定的回复信息,销售人员就必须要清楚对方是出于主观拒绝,还是由于客观所迫。

    实际上,大多数人在接到推销电话后,当即表示拒绝只是出于潜意识的驱使,处于一种可行可不行的模糊状态,并没有形成坚定的拒绝意识。所以,在对方委婉地拒绝后,销售人员应该再接再厉,争取下一步取得进展。相信,只要坚持到最后一秒不放弃,销售人员的成功几率就会大大提升。

    8. 借鸡生蛋,孵蛋成鸡

    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电话销售,其他销售途径同样可以使用,但相对而言,电话销售的效果会相对显著一点。在销售人员的工作中,无论如何都会建立起一些关系比较稳定的客户,或者本身就是朋友,或者某款产品让对方特别满意,致使销售人员和对方已经超越了主顾关系,而几乎成为朋友。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就可以通过他们将产品带给更多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必然有几个朋友,因为朋友的推荐往往是值得信赖的,这也是口口相传的广告比媒体宣传的广告效果明显的原因所在。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销售人员在寻求对方帮助的时候,除了依靠稳固的主顾关系外,还要适时给出一点“好处”,比如产品附加赠品、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活动的优先权,等等。这样一来,一张天然的销售网络就这样铺展开去了,只要产品质量具有足够保障,销售人员的客户源也会因此而源源不断。

    化妆品公司的李芸和同小区生活的邹雨静有良好的主顾关系,而李芸通过她约到了一个新客户的电话交流。“你好,我是明兰化妆品公司的李芸,是邹姐给我你的电话的,说你想要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产品。”这样的电话开场立即就会打消对方的戒心,只要对方客观环境允许,通常会继续与其交流下去。而销售人员也可以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多加入一些介绍人的因素,比如说:“既然你是邹姐的朋友,在价钱方面我肯定给你最优惠的折扣……”

    这样的客户关系建立通常会比较容易上手,产品质量方面如果能够跟上,销售人员还可以通过回访和意见征询等方法和客户保持长期联系,并不断从他们身上开发出新客户。这就是所谓的“借鸡生蛋,孵蛋成鸡”的电话开场方法。所以,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每一个客户关系的成功建立,都意味着一张潜在客户网的建立,只要运用得当,发挥其效力,将比“大海捞针”式的业务拓展方法有效得多。

    9. 不忘幽默,首先将愉悦传递给对方

    幽默其实可以归为气场一类,有些人就是具有天生的搞笑能力,所以才总会给人带来愉悦之感的。可以说,这就是幽默的人比较受大家欢迎的原因。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如果能够具备这样的气场,那么其销售业绩一定是优异的。因为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有意思的,哪怕对方是在生气,他们也能化解。

    电话交流虽然是一种声音交流,但幽默的人同样会将愉悦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对方,而愉悦的感受,无疑会为交流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默已经不再是一种技巧,它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心态的表现。幽默的心态往往会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而心情是可以传染的,当那些在工作中已经麻木的人忽然接到一通幽默的电话,他们的世界会如同夏季里的一缕清风扑面,无比舒爽又无比自然,而他们接下来做出的决定,也自然会向着销售人员的预期方向积极发展。

    10. 丰富知识,积累谈资

    知识是经过实践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真理,是可以引起大家共鸣的话题,也是得到对方认可和拉近对方距离的不二秘诀。因此,对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的人,其观点往往更容易被对方接受。电话交流中,因为缺少神情、姿态、肢体等辅助信息,对于语言的要求就难免更加严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虽然一些人的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强,但他们却很受大家的欢迎。这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即使是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能够提出相对成熟的见解。电话销售人员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必然可以事半功倍。所谓“一通百通”,这类人不但注重知识积累,同时也必然喜欢独立思考,因此无论面对什么事,他们都可以触类旁通地与人进行交流。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如果不能保证腹中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那么他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也将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只能给人留下虚张声势等负面印象;但如果此人腹中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不同了,在与人交流之初,也许会因为性格上的原因而表现出羞涩或者紧张,然而只要拘谨的感觉消弭掉,即使表达能力一般,也一定能够语出惊人,给人留下博学多才和见多识广等正面印象。

    真正强于交流的人,尤其是单纯通过电话进行语言交流的人,基本都是涉猎广泛的人,他们会抓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阅读机会充实自己,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知识。这样一来,当在电话交流中需要提出或探讨问题时,自然也不会腹中空空,搜刮不出东西。

    没有人知道日常交流中会出现什么话题,因此积累足够的知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佳选择,而对于那些以电话交流为职业的人来说,这一点显然更加重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