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中国何时能和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赋闲在天津的段祺瑞,像一位钻进大森林里的老猎手,望见了那么多的猎物,不是开枪晚了,便是没有瞄准目标,一个一个眼望着就到手的猎物,又一个一个都溜掉了。剩下的,只是自己的叹息。须磨街,渐渐成了他的伤心地。到了1928年,这种伤心事竟接二连三地与日俱增起来。

    北京还在急剧变化,阎锡山同冯玉祥打了几仗,竟成了朋友,他们目标一致地放下北伐军,共同反奉,把北京的张作霖逼出关去。皇姑屯一声爆炸,张作霖命归西天。袁世凯创建的北洋军和由北洋派掌握的政权,至此,彻底完结了,蒋介石主宰了中国。段祺瑞想想自己,想想北洋家族,又多了几分感伤!

    须磨街令他感伤的还有家事。段祺瑞从大连回来时,便发现他的三姨太、四姨太有些儿异样:终日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入戏院歌厅。原来这些人都有了新的归属。一怒之下,段祺瑞每人一张休书便打发她们去了,只告诉他的现任管家王楚卿:“以后每月各寄三十块钱去。”并特别交代:“以后不许叫她们姨太太,只在账簿上记上什么氏就行了。”

    人忧伤了,公馆也开始萧条了,先是减少闲杂人员,后是减少太太、姨太太和公子、姐儿的费用,棋友、牌友也被冷落了。最后,须磨街也住不起了,只好在英租界四十七号租了一套费用较少的住宅。从此之后,料理宅内杂务的已不再是专职人员,而是由魏宗瀚邀约的一些当年的老兵。这样,才没有出现“黄叶落阶无人扫”的地步。段祺瑞还在寻求狩猎目标,他想有收获。

    他想对佛教密宗潜心研究一番。他的部下曹汝霖马上告诉他:“天津日本驻屯军香月司令正在酝酿成立一个‘中日密教研究会’,想请你出来任会长。经费由日本来解决。”段祺瑞答应了,他有事做了,积极起来了。时人称段是“释迦牟尼”,把他身边的曹汝霖、章宗泽、王揖唐等人称作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后来,段祺瑞渐渐明白了,这个密教研究会原来是日本人为笼络北洋系军阀、政客而搞起来的,他们视聚居在津的这批寓公为奇货,掌握在手中,随时拿出来制造混乱。不干,我绝不干这种勾当!——段祺瑞冷落了密教研究会。土肥原这个日本特务忽然又上门来了。

    此时,日本人已经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全中国人民纷纷打起抗日旗帜,同时组织反蒋活动。日本人想在华北策划内战,想在东北成立政府,这两件事都与段祺瑞有关。第一步想让韩复榘、阎锡山来联合段祺瑞,先搞一个由吴佩孚在大同出任总司令、由韩、阎任副总司令的所谓“北方抗日联军总司令部”,而后通电拥护段祺瑞组织亲日政府;第二步,想在溥仪、段祺瑞二人之中选一个任政府首脑。由于段祺瑞和安福系态度不明,日本人只好把溥仪拉到东北组织“满洲国”去了。段却说:“这样也好,让他们去搞吧。”

    段祺瑞心灰意冷了,他闭起门来,和请来教幼子读经的王觉三一道披阅旧时诗文,删定他的《正道居集》。一天,他忽然翻出了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当年赠他的《观棋》诗,他认真复读起来,越觉合意:

    俨同运甓惜光阴,镇日敲棋玉漏沉。代谢几人称国手?后先一着见天心。漫争黑白分疆界,转瞬兴亡即古今。局罢请君观局外,纵横南北气萧森。

    看着,思索着,段祺瑞不由自主地感叹起来:“天下纷乱,扰攘未已,我虽欲执子敲枰,又何能有些心境呢?”树欲静而风却不止!

    就在段祺瑞潜心删修他的《正道居集》的时候,曾毓隽领着一个广东陈炯明的代表和日本人土肥原又来找他,说要同他商量在华北成立政府,让他当这个政府的首脑。段祺瑞笑了。“如果形势需要我出来,我当然将勉力从之。但是,我得说清楚,我既然是中国政府的首脑,我就要以政府的名义和日本政府就东北问题谈判。现在,东北有个‘满洲国’,是日本人把事情做绝了,将来怎么能谈呢?”土肥原尴尬地呆愣着,没有说话。

    段祺瑞又说:“中日争端,总要留有余地,才好转圜。所以,我认为你们应当保持东北原状,下一步才好办。否则,我这个政府不是要给老百姓骂吗,那我不是连蒋介石也不如了吗?”

    这只“休眠”了许久的北洋之虎,今日忽然成了醒狮,动起威来了,连日本人也觉得他变了样。土肥原吞吞吐吐地说:“这个嘛……成立满洲国,是东北人民的事,我们也不能干涉。不过,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还没有承认它。这就是留下了余地嘛!”

    事隔不久,日本原驻沈阳总领事吉田茂说“受日本政界元老西园寺公爵委托”,又来见段祺瑞,希望“段老先生同西园寺公爵以中日在野元老身份,出面斡旋两国和平”。

    段祺瑞说:“怎么和平,西园是什么意见呢?”

    “先商谈就地停火。”吉田茂说,“不打仗了,再谈下一步。”

    “要停火,日本应该先停。”段祺瑞说,“东三省的事先不说,这次攻打榆关,就是日本军队先开战的。”

    吉田茂震惊了一下,沉默片刻,竟用威胁的口吻说:“段老先生的意见,恐怕难以接受。因为关东军目前气焰甚高,如不迅速停战,只怕战事还会扩大。”

    段祺瑞一见日本人耍赖了,也变了脸,把一张报纸扬了扬说:“你瞧瞧,中国军队士气之高,决不下于关东军!真正打起来,结局还难料定呢!”

    吉田茂接过报纸一看,但见上边刊载着一批中国高级将领如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榘、傅作义、蔡廷锴等人向政府请缨要求抗日的情况,还有介绍驻守榆关的数百名中国士兵顽强抗战、牺牲殆尽的英雄事迹。日本人见段如此坚决,只好悻悻而退。

    段祺瑞在天津的“来来往往”,国人无不“拭目以待”,上海商会主席王晓籁者,便给段祺瑞发来一封措辞激烈的“劝进”电报,说:

    ……日本军阀用以华灭华之计,阴谋煽动失意军人、政客为虎作伥,企图兵不血刃占领中华,先试之于东北,今又将试行之以华北。而确有少数人甘心而为汉奸。足令人忧虑……公资望历史极高,旧部又多,公虽大义凛然,而日人决不忘情于公,卑辞厚币,暮夜进说,实意中事。国人无不盼公能以颜杲卿、文天祥之正气对待日人,消除其阴谋,并劝诫旧部勿为利用。

    段祺瑞看完这封电报,浑身阵阵燥热,站起身来只是踱步,一时不知如何才好。踱步许久,又拿起电报,反复再看,虽然对王晓籁辈十分气恼,但也觉得有理,日本人真的没有忘情于我,不是因为真的想帮助我,而是想利用我的资望历史,对旧部的号召力,达到他们的目的。想到这里,段祺瑞眼前大亮了,他大声自言自语:“不,绝不……我宁可永不出山,也不做日本人手中的石敬瑭、溥仪!”

    已经握有国家大权的蒋介石,深知东北、华北是一片不稳固的地方,而日本人又在夜以继日地兼程扩张自己的势力。天津段氏公馆发生的一切,无不令这个五十五岁的国民党总裁、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寝食不安,他尤其担心段祺瑞为其利用。他想把段祺瑞拉到他身边,哪怕当太上皇供奉他也可以,以免得他拉着旧部为日本人效力。但是,蒋介石又不愿意亲自出面去做段的工作。思之再三,他想起了曾在段祺瑞执政时任过教育总长、现在南京赋闲的王九龄。他把王九龄叫来,对他说:“竹村(王九龄号竹村),你不是跟段合肥关系不错么,我想请你去天津一趟,见见合肥。”

    王九龄说:“是的,他做执政时,我们共过事。只是,这些年不见了。”

    “你去见见他,就说我对老师很思念。”蒋介石说,“当年他做保定军官学堂总办时,算是校长,我是学生。关系还不错呢!”于是,蒋介石又把当前形势和他的想法告诉了王九龄。“这也是为了老师的晚节和人身安全。只是,此事暂不必以我的名目出现。”

    王九龄想了想,说:“老总南来,似乎并不难,只怕他身边的一些人阻拦。要知道,他的众多旧部、亲信都在北方,至今过往甚密。”

    “那你就见机行事,多多费些思索和唇舌不就行了。”蒋介石迫不及待了,一个溥仪到了东北,闹出一个“满洲国”;再一个段合肥在华北再闹个什么“国呀”“府呀”,他蒋介石要用多大精力对付呀!

    王九龄见蒋介石决心这么大,也便泰然地领受了“说客”的任务,匆匆北上。

    王九龄到天津,直去段公馆。

    段祺瑞听说老部下来拜,热情欢迎。亲自迎至门外,握手领至客厅,对面坐下,便说:“竹村呀,一转眼又是多年不见了,身子还好?”

    “好,好!”王九龄说,“老总近古稀的人,还是这样精神焕发,好福气呀!”

    “老了,老了!”段祺瑞摇着头,说,“听说你陪着班禅喇嘛到南方弘扬佛法了?好事,好事!”

    “是啊,刚回来。”于是,王九龄便把蒋介石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拟邀请段去南方的事说了一遍。“南方诸位也都甚盼老总能成行。”段祺瑞没有马上回答,头脑却紧紧张张地活动开了。

    王九龄趁机又说:“我来天津之前,听说上海工商界和社会名流已经组织一个代表团,不日即北上。他们就是来请你老南下的。”“有这样的事?”“确实。”

    “知道有哪些人吗?”

    “大约有穆藕初、王晓籁、黄炎培、许克诚,还有李组绅等。”王九龄又说,“因为我跟李组绅是旧识,此事是他亲口对我说的。”

    “他们说什么了?”“他们说芝老是开创、保全民国的功臣。因此,不仅是北洋系的领袖,也是全国性的政治元老,声望极高,动静举措,均具政治意义。当今华北已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势力范围,若芝老被日本人挟持,身不由己,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王九龄把蒋介石的意思一个宛转,说得清清楚楚而又滴水不漏。

    段祺瑞听了,正合自己的思想,唯其顾虑的,是怕南方接待他的规格不高,有失面子。所以,还是迟疑、推托了一番。

    不几日,上海的北上代表团也到了天津。王九龄和李组绅一起,又去做段祺瑞的工作,并又做了曹汝霖,吴光新等人的工作;王、李二人针对段祺瑞怕南方轻率的思想,又先后发电报给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以及上海的钱永铭。不久,又接国民政府电报,不仅欢迎段南行,且备了专车,派钱永铭为代表专程来津迎接。段祺瑞终于下定了南下的决心。

    1933年1月21日,天津卫还在酣睡之中,晨星寥寥,街巷寂寂,段祺瑞携着家眷,领着随员,在国民政府代表钱永铭等人的陪同下,走进天津车站,走进迎接他的由津浦铁路局特备的专车,向着南方飞去!坐在一节豪华包厢里的段祺瑞,望着消失在夜幕中的城市,心里一阵酸楚:他三十二岁奉派为新建陆军炮队统带来到天津之后,漫漫三四十年,而今六十九岁了,他的全部事业均在北方,均与天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他要离别这片深有情感的地方了,要到一片他本来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的地方。人生、地生,自己又是如此处境:南方,南方会是一片什么地方呀?我适应不适应它,它适应不适应我?一股愁绪涌上心头。他想写诗,但却又毫无“诗路”,他忽然想起了明天就要到南京了。南京是六朝古都,“金陵多少兴衰事,秦淮处处哭笑声”!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想起了李煜的“空照秦淮”“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他低声地涌起李煜的《破阵子》来了: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段祺瑞没有辞庙,也没有宫娥对他垂泪。然而,刚刚车站那番送别,也够他倍伤情感的:要登车了,他同送别的人一一握手,最后,他看见立在角落里那位在宅上做了二十二年佣人的王楚卿正在流泪。他走上去,拉住他的手,说:“楚卿,别难过了。宅子里的一些零碎事,多亏你料理。现在,还得你最后收拾。跟我南去的人都走了,留下的人,你发给他们每人三个月的遣散费,让他们回家吧。还有租界里的自来水、电灯费,也别欠人家的,一项一项还清了,你也就回北京家人那里去吧。”说着,两颗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

    王楚卿拉起衣襟揉眼,只顾点头,却说不出一句话。

    ……专车到济南,是上午9点。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登上车厢,对段表示慰问。随韩登车的当地记者要段祺瑞说几句话。他笑笑,说:“此次赴京,因蒋先生表示国难当头,国家事要与国家元老商量,故不能不去。关于抗敌御侮,尤要唤起民意民气,望记者诸君努力于此。“22日晨,专车抵达长江北岸的浦口。

    浦口,南京长江北岸一个荒凉的小小水陆码头,为迎接段祺瑞,顿时热闹起来,除众多军警之外,南京政府已派出军政大员在车站等待。他们有朱培德、张群、贺耀祖、黄慕松、杨杰、许世英、杨永泰、姚琮等。人群中有几位北洋时的人物,他们现在在国民政府中任职。与段祺瑞相见,自然又是一番亲热之情。他们簇拥着段祺瑞,上了长江轮渡,向南岸驶去。

    江水滔滔、波翻浪涌,好一派浩瀚之势!

    段祺瑞立在甲板上,望着滚滚东流的江水,颇为感慨地说:“长江天堑,连海通疆!当年我就主张在下游一片适当的地方建设国防要塞,以防外敌溯江而上。不知如今搞了没有?”

    军事家杨杰回答:“芝老果然深谋远虑。现在,已经在江阴附近建成军事要塞,相信战时会发挥它的威力!”

    许世英走到段祺瑞面前,轻声对他说:“刚才接到消息,蒋先生已在南京下关码头亲自迎接芝老。”

    “啊呀!这就不必了,不必了!”段祺瑞口中这么说,心里却感到莫大欣慰。便举目南望,面带微笑。

    船到码头,刚一停靠,蒋介石便全副戎装地快步登上轮渡,见到段祺瑞,上前一步,立正、敬礼!“学生蒋介石向段老师请安!”

    段祺瑞慌忙迎上去,笑容可掬地说:“蒋先生,不敢当,不敢当!”

    此时,码头上军乐雄壮,人群如潮,阵阵欢迎的呼声,此起彼落,场面十分热烈而壮观。

    蒋介石立在段祺瑞面前,恭恭敬敬地询问了段老师健康情况,并对一路辛苦表示慰问。然后,亲自搀扶着段祺瑞走下渡轮,上了他的专用轿车。段祺瑞居中,蒋介石和吴光新分坐左右,在长长的车队护卫下,驶向中山门里的励志社。

    段祺瑞到南京,蒋介石便形影不离,问寒问暖。段祺瑞十分高兴,他没想到蒋介石会对他如此热情。蒋介石在励志社小客厅对段祺瑞说:“段老师,此番南来,今后就在南京住下吧。我已吩咐人为老师准备好了宅邸和汽车。老师在南京,日后若有大事,学生也好随时上门请教。”

    段祺瑞笑着,委婉地说:“多谢盛情。只是我女儿式荃住在上海,最近常患病,我打算去看看。以后呢,就想靠着女儿、女婿住了。人老了,儿女心倒越发重了。好在上海距南京也不远,我还可以来看蒋先生。”

    “也好,也好。”蒋介石不想勉强他。因为段祺瑞只要在南方,他就放心了。他又说,“老师旅途疲劳了,午后好好休息。”

    段祺瑞不想休息,到了南京,他知道必有一项重大的政治活动,他不能马虎。于是说:“不休息了,下午我想到紫金山去拜谒一下中山先生的陵墓。当年,我和孙先生联合讨伐贿选,曾有过同志之谊。”

    “好,好!”蒋介石说,“今晚请老师到黄埔路学生家中吃顿便饭,务请赏光。”

    段祺瑞答应。“那就打扰了。”

    段祺瑞在南京住了三天,然后乘火车去了上海。蒋介石像在中山码头接待他一样,仍然亲到车站送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