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经-老狐狸经之处世之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人要真实

    不少人觉得,有时和别人交谈,实在是一件费劲的事,有时说了等于白说,感觉挺无趣;有时说的不得体又要得罪人,还不如不说。其实,说话本身并不存在问题,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问题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说话,而在于说什么话,怎么说话。

    我们常常用“瞎子点灯白费蜡”这句话,来形容做了无用功、白费劲,但是事情往往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有个瞎子,晚上出门都要打着灯笼。旁人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看不见任何东西,为什么要打着灯笼呢?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你是个瞎子吗?”瞎子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到了晚上,人们都成了和我一样的瞎子。因为晚上没有光,所以我打着灯笼出门。”旁人说:“你的心真好,你是为了别人而宁愿自己费油。”瞎子说:“不,我是为了我自己。我什么都看不见,如果我不打灯笼,别人就会撞到我。我打了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又让别人看到了我,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故事中的这位瞎子,点着灯却没有“白费蜡”,是因为他明白,做事并不能光想着自己,要想自己不被伤害,先要让别人看到自己,在照亮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照亮自己。在别人受益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好处。我们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与人交谈,是一个了解别人,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过程,所以,我们说话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或者说,既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人”字是相互的支撑,说话,就是构筑心与心的隧道,情与情的桥梁,就是点亮人生旅途中的明灯,寒冷夜晚中的篝火。不与人说话,感情的隔膜将无法驱除,一开口说话,人间的温暖就会荡漾在心头。即使是去单纯地宽慰别人,我们也能够在交谈中感受到真情的交流,从对方那里得到对生活的感悟,给别人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话对人对己都有益,在说的时候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要说自己想说的话

    话是说给别人听的,但是说什么话大有讲究。人们是在交谈中获得信息、增进了解,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别人要听的是你的心里话而不是假话。因此说话要说自己想说的话,才能让对方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给对方真诚的帮助,自己也能从交谈中得到启迪,就像故事里的那个瞎子,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如果言不由衷,光想着如何让对方听着顺耳,就免不了要说假话,一旦被人揭穿,别人怎么再会相信你?更要命的是,假话一旦说得多了,会把假话当成真话,你整个人也会变得虚伪,你的心就会堕入深渊而难以自拔,再也显现不出自己的真实一面了。

    当然,说自己想说的话,并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而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有人可能认为“忠言逆耳”,你说批评的话别人肯定听不进。其实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说违心的话,与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说话并不矛盾。说话的目的是交流,当你指出别人缺点时,你是真诚地给予别人帮助的,你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只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别人是会乐意接受的。《孟子》里有个典故,当梁惠王问孟子,为什么他辛辛苦苦治理国家,而人丁不比邻国兴旺时,孟子没有直接批评他的做法不对,而是先用了一个比喻:“五十步笑百步”,让梁惠王明白一百步也是逃,五十步也是逃。而梁惠王的做法和邻国没什么两样,当然不能希望人丁兴旺了。然后孟子再指出实行仁政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让梁惠王口服心服。这种“欲擒故纵”的批评方法,让对方自己想明白错在哪里,并且知道如何去改正,效果就大不一样,这种说话的方法很有智慧和技巧性,值得我们在交谈时采用。

    要选择适当的机会

    要想让自己的话得体和管用,必须注意说话时的机会和场合。就像那个瞎子一样,在别人晚上需要光明的时候,及时地点上灯笼,别人才会注意到他。能够在别人想听的时候开口,你说的话才能引起重视;或者在别人需要你关心的时候,及时地送上自己真诚的话语,说话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例如向上级领导提出意见或建议,就要选择领导比较高兴、他主动找你交谈、没有无关的人在场、态度要诚恳和缓的时候,用假设性的语气,如“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会比以前好一些”等,领导听取你的意见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如果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也不看场合,就由着自己的想法大说特说,你可能痛快了,而别人就痛苦了,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别人不想听的时候,或别人对你有误解的时候,你应该选择静静地走开,等以后找机会再说。要知道有时沉默也是一种语言,也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实态度和无言的力量,同样会受到别人的重视。

    要分清事情的性质

    想把话说得得体和管用,还要弄清楚说的是什么事,怎样去说清楚。如果事无巨细,一律把话说得很快很重,别人就会认为你语无伦次,分不清主次;一件简单的事,如果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就会令人讨厌;如果说话时的口气不对,好话也会说坏。如果能够分清事情的大小、轻重、缓急,在说的时候,区别对待,采用适合的口吻和词语,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得体管用。有些事点到为止,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些事要详详细细地说清楚,才能起作用。例如,朋友有烦心的事找你,你应该表示出这确实是件烦心的事,然后帮助他想一些解决的办法,再说些安慰他的话,效果会比较好。在反驳别人时,也要有理有据,不说伤害对方的话,而要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不能说服对方,也要表示出自己良好的与人为善的态度。

    曾在网上看到一帖子,说的很有道理,如果能够这样开口说话,我们就能做到对人对己都有用有益:

    小事,幽默地说;大事,清楚地说;

    急事,慢慢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乱说;做不到的事,别轻易地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地说;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抹去围绕你的阴影

    人活一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因此,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地均潜伏着消极的性态、习惯、恐惧和不安全感,它们又像浮垢一样漂浮在人的言表之间,成为我们美好人生的梗阻。如果不消除这些消极的意象,你的生活就摆脱不了邪恶、困惑和挫折,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帕特里克·L·米斯切尔为我们提供了自我解脱的种种技巧,如果你能认真阅读,便可清除心灵中消极、阴暗的意象。

    摈弃消极计划

    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意味着你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你,而不是别人。你的命运在谁手里?回顾一下你的生活历程吧!也许你的生活不很成功,因为你总是不能积极地对待生活。

    沃尔特·凯利写道:“我们遇到了敌人,那就是我们自己”。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自己最难对付的敌人,你的生活就开始改变了。审视你自己吧!

    ·你是一个消极的人吗?

    ·你总以为情况越来越糟吗?

    ·你怀疑别人的好意吗?

    ·你对人批评多于赞扬吗?

    ·你对大多数人都粗鲁冷漠吗?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这些消极的性格,就该有针对性地去克服它。这不是要你对自己责备不休,那是浪费精力,你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纠正消极的态度。

    改善消极心态

    要追求完美就不能对消极思想(比如,“我知道我可能要生病”)过于认真,但是如果允许类似的消极思想在你的头脑里占有一个小小的位置,那么在72小时内这种消极思想就会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从今以后,假如你受了寒气直打喷嚏,也不要让消极思想控制了你,不要想“坏了,这次感冒要引起气管炎了”,或者“我可能要转为肺炎”。这种思维方法只是过去沿袭下来的思维习惯。如果你受了凉或直打喷嚏,那么你首先应该在心理上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打消生病的念头,呼求你心中的上帝,把这些念头从你的潜意识中驱除出去,要相信自己,一切事情都是可以做到的,而不是需要生病。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明知自己病了,却告诉自己病不得,一定要去上班,没有几天就感觉好多了?而有一天工作不很忙,所以清晨一起来就向疾病投降了?你曾多少次听人谈起他生病的事(如患了流行感冒,服了新药也无济于事),他可能患流行感冒,而药物也可能对他不起作用。如果你的胳膊骨折了,到医疗所就诊,心里想“这怕是要长治下去了”,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骨头愈合的时间可能比通常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你心里所想的,72小时后就会影响到你的生活。不要吵嚷头痛或无病呻吟,因为这等于告诉潜意识头痛是真实的,而你的潜意识乐于满足你的要求。

    如果你潜意识里想挣钱,那就要回避消极的陈述,如“这个月我手头很紧”,“我永远付不出这笔钱”,“再不马上付钱,我的车就又成了人家的了”。手头缺钱花是令人懊丧的,而对潜意识来说情况就更糟了,因为潜意识必须按你的要求,实现你所描述的情景。按照同样的逻辑,责骂那些比自己阔绰的富翁,也会使你的潜意识确信你一定不想象他们那样富有。同样,如果你视金钱如罪恶、肮脏之物,你的潜意识也不会督促你去赚钱。因为你所蔑视的东西对你不会有吸引力,你也不必担心不义之财堵住你的路。如果你习惯于说或想“我付不起钱”,即使有时可能是真实的,你也要改掉这种习惯。你可以说,“我要买的,这东西挺中我意”,要深信不疑,不久你就会得到它。

    打消你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消极的疑虑吧!要知道你对自身的能力有权利,只要学会发掘这种力量,你就会有新的感悟,这种感悟将使你的世界获得解放,而不是被束缚;你将无拘无束地去爱,去为人医治精神上的创伤,去感受善的的情绪。

    学会涤旧纳新

    一个赢得了全美巡回演讲比赛的妇女,介绍了她是怎样赢得比赛的,并谈了她赢到的房子的情况。全部过程是这样的:参赛后,她出去拜访朋友,路上占了一卦,第二天她便相信,这一卦意味着她将获胜!赢到房子。果然,她赢得了房子!她成功的秘密不在于这一卦,而在于她愿意接受新的事物。

    在生活中,当你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东西时,只要你放弃那些已经不再需要的东西,为新事物让出位置,你就会获得新的。比如,如果你想把衣服上的旧纽扣换成新的,你就得先为新钮扣腾出地方来。涤旧才能纳新,要学会为新事物腾出位置,审视自我,挑出自己的毛病,逐渐克服、剔除之。

    不要强人所想

    作为母亲最担心的就是过于约束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很叫你伤脑筋,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都听不进,那你最终会明白,你帮不了他们了,谁也插不上手,只有听其自然,任其自由发展。丢掉沉重的精神负担,别再自寻烦恼了。听凭自然,解脱自己吧。如果孩子没有问题,而你总想让他们和你一样,请记住,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精神恍惚,老气横秋,没有主见。

    正像我们总想拴住孩子,却拴不住一样,我们可能还想维持那维系不住的亲情关系。如果你在奴隶的脖子上套上锁链,那无异于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当你意识到某个人不愿服从你的意志、意愿或决定时,不要强人所想,给人家自由,让人家自己做主,这就是善的品质。你容忍人家离开你,他也许再也不会进入你的生活,但是会有另外的人加人你的生活并充分满足你的意愿。你爱他,就要给他自由,自己承担风险,这样你自己就会得到自由和幸福。

    理直气壮拒绝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这样的人,你尽力帮助他、开导他,而他却毫不买账,一点听不进去?尽管他不听,你还是不厌其烦地跟他说,安慰他,开导他,而他却只想要你听他的,压根就不关心你在说什么,等你唠叨完了,他也记不起你说了些什么,这样的人会使你筋疲力尽的。你可能想帮助许多人,但你只能和少数人保持亲近,对其他人则要保持一定距离。

    当你从内心深处不想尽社会责任时,有人可能督促你要这样做。为了使别人幸福,你有多少次不情愿地被卷进社会事件中去?别做你不情愿的事了,对他们说:“不!”对那些要浪费你时间和精力的人说:“不!”

    你周围的人都是大自然造化的一部分,但是每个造化物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生命历程,严格地要求你自己,理直气壮地对别人说:“不。”当你能为你自己,对你朋友说“不”的时候,你的朋友也不会生你的气,他只是对你的拒绝感到失望,但他仍然是你的朋友。如果第二天你的朋友没有来,这也是可能的,他们没有被设想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也可能在设法阻止能使你幸福的好事,如果他们还在用消极思想和消极的观点为难你,那就更可能了。

    远离这些人,脱离这样的环境,让他们见鬼去吧。你生活的天地会更加广阔,你的思想也会发生嬗变。任何时候只要你有所舍弃,就会有所获取,只要你改变自己,就会展示新的自己。

    如果你常常为未来担忧,请务必请记住,生活的变奏曲在时间的进程里,将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展现出来,任何苦心和忧虑都扭转不了生命的必然。造物主使大干世界井然有序,不要试图打乱它,因为每一件事都是造化安排好的,正如《箴言》中写到的,“天地间每一件事情都有他的缘由,每达到一种目的,都需要时间。”不要为那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事忧心伤脑,白白耗费你的时间和精力,要经常提醒自己一切都掌握在造化的手中。

    有人担心原子弹大屠杀,世界末日明天就要来临;有人害怕今后半年将要发生悲惨事件。可以说人们所忧虑的大多数事件都不可能发生,请认真想一想吧。经营事故和火灾保险业务的公司老板想过了,他们的统计表证明,并不像大多数人想像的那样,大祸并没有临头,忧心也没有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生意兴隆,他们确信办理事故和火灾保险委托,既能补偿委托人的损失,他们也可从中谋利。

    不要为未来担忧,也不要疑虑别人说你什么或以为别人会议论你什么,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只能支配自己的思想,为什么要白费精力焦虑你所力不能及的事呢?

    摆脱负罪意识

    摆脱负罪意识,忘掉过去的耻辱行为吧!你自己要接受自己。不要责备自己过去的失败、私通或不幸的婚姻,自责会造成不健康的心态,甚至引发疾病。甩掉精神负担,从对往事的悔恨中解脱出来,听任良知支配你的行为,请求人们宽恕你的过错,让忏悔的眼泪从心底流出,你就可以开始治疗自己的创伤了。

    如果对过去行为的负罪感还在你的生活中作祟,你不能容忍它,也不要理会它。你要扪心自问,如果能够重新开始你是否愿意从头做起?翻然自新的路在哪里?你心灵深处是怎样想的?你现在的情况如何?周围的环境是否容许你重新开始?当然这些情况都没有关系,现在心中的你爱着你,他知道如果能够从头开始,你将毫不迟疑地迈开新的步履。

    追忆往昔的生活。如果你还能记起你对这个孩子或那个人犯下的罪孽,你或许需要寻求你一直未提出的宽恕。若是如此,你应该请求曾爱你而被你伤害的人宽恕你,把过去的罪孽从你的生活中彻底根除。不要再责备自己过去的行为,因为只要往事的记忆还在啃噬着你的心,你就永远得不到自由,负罪感将笼罩着你的全部生活,并影响到你的健康。

    克服恐惧心理

    恐惧影响到每一个人的行为,当恐惧和悲观的情绪交叉影响占据了我们的全部身心时,最终导致精神的压抑,进而造成不健康的心态和生理上的疾病。许多人被恐惧送进了精神病院,他们看上去十分虚弱、呆滞,一脸病态,在医护人员的强制性措施下打发光阴。就像一块经过精雕细刻的钻石一样,恐惧也是一个多面体:有人可能在电梯或狭小的房子里感到幽闭的恐惧;有人可能因为孤独而感到恐惧。

    只要你意识到恐惧的原因并相信能够战胜它,你就一定能够消除恐惧感。审视你自己,作为一个人你有权利过着幸福、安宁而不是恐惧的生活。任别人怎么想、任他们怎样议论,不要为任何恐惧所动摇。任何消极的批评都不要理会,因为你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和生活。

    你没有理由恐惧,那是愚蠢的,因为这些年来你几乎已经将童年时偶然发生的事情和对自我的反叛忘得一干二净了。彻底地打碎别人强加于你的权威,每天都不要忘记克服对权威的恐惧,你一定能根除恐惧的孽根。只要你做到这些,你就能消除恐惧心理,开始成功地生活。别忘了,你有权利获得幸福。

    消除失败感觉

    如果你时常这样说,“我不行”,“我没什么价值”,你就充满了失败感,这种感觉是基于过去的消极程序。当你意识到你正在抛弃自己,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时,你就会明白你正在伤害一个好人。要知道你有权利取得成就,你是有价值的,在这个地球上你应该使自己过得很好。

    你可以先做一些容易使你成功而不是失败的小事情,通过这种方式你就可以用成功的感觉取代失败感。如果你所处的关系或环境容易加重你的失败感,那你必须改变这种环境;如果你正与一个使你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的人生活在一起,或者正在做一项使你有类似感觉的工作,你可能需要和自己的顾问或朋友谈一下,在适当征求他们的意见之后,改变眼下的处境。不要留恋妨碍你成功的环境,否则的话你又要为失败而忧虑了。要知道你会成功,要相信你能成功,坚信这一点你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驱走自卑意识

    自卑实质上就是一个人怜悯、可怜自己。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他还是把自己与别人隔离起来,没完没了地向别人唠叨他的问题。在你能够从自卑中解脱出来以前,你不会找到幸福。首先你要承认自己存在自卑感,然后找出克服自卑的办法。

    笑声可以驱走自卑感。这可以通过各种阅读、欣赏、娱乐、聚会活动来寻找,开心大笑之中,可以排除自卑。

    另外,应多读一些从自卑之中奋起的人的故事,自传等。

    乐观是主宰

    水观怡然会给生命注入一份活力与生气,使人从痛苦、贫困、难堪的处境中超拔出来,乐观怡然是生命保鲜的最佳良药。

    一位年逾七旬的诗人,他告诉我这一生他有很多年轻貌美的异性朋友,她们都是些活泼可爱的姑娘。在他保留的像册中,我看到一张张青春无邪的微笑,就像置身在大自然的鲜花绿草之中。

    “在逆境中,是她们告慰了我这颗行将衰老和绝望的灵魂。”老诗人鹤发童颜,目光中闪着睿智的光。“我对她们的迷恋是一种圣徒对自然天性的崇拜,是对虚伪人生的逃避,是对衰老与死亡的抗拒。”

    苦中作乐不是自我麻痹,不是消极退却。如果大家都不那么锋芒太露、以牙还牙,多一些理解、尊重,世界也就不会被扭曲。流沙河曾写下:“我们将平分欢乐与忧愁,在眉间看出对方的心事……”

    “欢乐的贫困是件美事!”我们都得感谢伊壁鸠鲁老先生说出了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

    一个人是可以既征服着困难,又生活得很快乐的。有人曾经问过一些饱受磨难的人是否总是感到很痛苦和悲伤,有的人答道:“不是的,倒是很快乐的,甚至今天我还有时因回忆它而快乐。”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从心理上战胜了磨难,他从磨难中得到了生活的启示,他为此而快乐。西贝尔认为:

    (1)为今天,我要快乐。正如林肯所说的: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定决心都能很快乐。

    (2)为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能调整一切来适应我的欲望。

    (3)为今天,我要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我要多运动,善加珍惜,不损伤它,不忽视它,使它能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好基础。

    (4)为今天,我要加强和提高我的思想。我要学一些我还没有的东西。我不要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我要看一些需要认真思考、集中精力才能看的书。

    (5)为今天,我要做三件事来锻炼我的意志;提高我的修养;为别人做一件好事;做两件我并不想做的事。

    (6)为今天,我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修饰,衣着要得体,说话、行为文雅,不在乎别人毁誉,不挑剔别人的行为,不去干涉或是教训别人。

    (7)为今天,我要试着只去考虑今天的事,不去妄想把一生的问题都在今天解决。因为我虽然可以一天工作12个小时,但如果一辈子这样去做,就会吓坏了我。

    (8)为今天,我要照计划去做每一个钟点的事。也许我不会完全照着去做,但至少我可以免除两个缺点: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

    (9)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点钟,轻松一番,并充满幻想。

    (10)为今天,我要扫除恐惧。尤其是不要怕快乐。我要去欣赏美的一切,去爱,去相信我爱的那些人会爱我。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常会因为许多事情而引起无限感触。你常常白天一言不发地皱眉凝思,晚上莫名其妙地泪水洗面。究竟为什么?你自己也搞不清楚。直到有一天皱纹悄悄爬上眼角,你才顿然领悟到:自己过去之所以从未快乐过,关键在于总把逝去的一切看得比实际情况更好;总把眼前发生的一切看得比事实更糟,总把未来的前景描绘得过分乐观。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于是便钻人“庸人自扰”的怪圈里了。

    这里,不妨告诉你由忧愁转化为快乐的32字诀:

    1.摒弃自卑、充满自信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当我们试图摆脱它时,便容易陷入好高鹜远的境地,所以自卑往往是忧愁的总根源。一个快乐的人,并非完全没有自卑的时刻,而在于他能把握自卑,不轻易受它驱使,而是利用它为原动力,使自己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悲观者说:“蔷薇有刺。”而乐观者则说:“刺里有蔷薇。”一个小小的语序之差,道出了优愁和快乐的本质所在。

    2.自娱自乐、自得其乐

    当忧愁困扰你的时候,寻找一些理由来感谢自然的神奇和造化的伟大,你会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快乐溢满整个心胸。“啊,清新的空气,和馨的晚风,给我的躯体注入了伟大的生命之力!”你还可以精心挑选一些优美的抒情诗、抒情散文,大声郎诵,或配乐吟唱。

    3.顺应自然、表露情感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特殊的片刻,也就是情感高涨的时刻,不要窒息感情,要表达出来。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在大街上奔跑跳跃;拥抱一个从未拥抱过的朋友,由衷地祝福别人的成就;在球赛中大声欢呼呐喊;冲进滂沱大雨淋个痛快……总而言之,恢复你童年时可爱的品质——对什么都有反应,那么快乐就会很快降临你的身上。

    4.潜心入静、宁神除烦

    气功、瑜伽已被心理学家、保健学家们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到了“宁神除烦”的印证。潜心入静之时,人的生理机能处于有序状态,意念的引导诀语默诵,实际上起到了“心理反馈”的作用。

    那么如何使自己更加乐观怡然呢?这里提出几点,愿意和大家共勉:

    (1)乐观强制法。四下无人之时,不苟言笑的你可以强迫自己高兴起来,吹吹口哨哼哼歌,相信你会真的快乐起来。

    哈佛大学心理学威廉斯教授的意见:“情感似乎指引着行动,但事实上,行动与情感是可以互相指引,同时并作的。因此,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你可以挺起胸膛,强迫自己快乐起来。快乐并非来自外力,而是得自于内心的心境。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

    (2)保持精神的高贵气质。快乐与否并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财富。赚很多钱的人,有的可以笑口常开,也有的萎萎缩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为什么会如此,答案是他们保持的心境不同。你要时时把自己想像成有才干,有利于社会,不为一切世俗(包括钱财)所囿的自由创造者。这样,即使你是街头的补鞋匠,也会比好莱坞里月收入十万美金的名伶更快乐。

    (3)快乐来自于发现与创造。推销怪杰巴赫有个有趣的建议:在你心目中确定一个你喜欢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不可稍移。当你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你所喜欢的事业上时,在往后的岁月中,你会发现,你所渴望的机会,一个接一个你都掌握到了。这就像珊瑚静止于水中,而它所需要的微生物却不断送上门来。

    一个有确定目标的人,其他一切干系他的烦恼之物都容易脱解开来。

    传统女人习惯于咀嚼身边小小的悲欢,却常常脸上没有了超然的乐观。现代女性要豁达得多,她们的微笑是创造的冲击波,当你和她活在一起,只要心摆在目标上,总会有收获;在她目光的激励下,你不知不觉地会把头抬起,扬起你深锁的双眉,你感觉到自己就是明日的主宰。

    借助他人

    如果把团队看做是一条船,那么所有的人都在这条船上。如果我们能同舟共济,建立一个互相理解的平台,保持思想的一致,用共同的理想和想像去营造创造性的氛围,面对挫折而百折不挠,充分合作,从经验中学习,那么梦想和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

    个人奋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如今一切都在流动变革的背景之下,我们每个人要借助组织或他人提供的信息、资源、通道和信任才能获得机会和成功。团结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更快的成功。同样,一个团队要使每个成员感到自己是事业和理想的一部分,无论他们最初的动机是什么,要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团队的成员。而团队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有想像力,思想开放,要勇于承担责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努力营造一个创造性的氛围,激发成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组成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成功的梦之队。

    先看一出短剧

    第一幕,一栋公寓。清晨,门开了,一个男人走了出米。他把门关紧,向他的车库走去。在走到车库以前,他停下来,开始在口袋里摸钥匙,但是没有找到。

    第二幕,男人回到公寓,去拉门把手,但门锁着。于是,他开始重复找钥匙,先在裤子口袋里找,然后走到车子那里,想打开车门,但是打不开。

    第三幕,他回到公寓的前门,还在口袋里找钥匙。当走近门的时候,停下摇头,然后走过车子。他向街道的拐角走去,消失在观众的视线里。

    按照生活常识,我们可以说他的动作似乎表明他是在寻找钥匙。他的主要想法是:他的钥匙“应该在口袋里”。他越是重复这种寻找,他就越发陷入固执的圈子。他转向了另一种行为,说明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也许他觉得重要的不是寻找钥匙,而是按时去工作。也许他改变了计划,不再开车,而是乘出租车。一个不确定的开始以后,面对自己主导的思维模式,他作了变动,然后再依此而行。

    这种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们所有个人和团队行为的一个比喻。当一个人或团队碰到困难或情况时,首先要搞清情况,然后逐渐形成一个主导的想法;如果团队中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就要寻找一致意见;如果遇到难题,就要转变思路,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在传统的条件下,团队在问题本质方面达到一致之后,就产生了提议者的想法。这些都是受团队成员观点一致或者理解平台支持的。但是想法接近旧的想法,行动就接近旧的行动。

    成功的团队就是要具备创造力的支持系统,创造出新的强大思想,使团队成员隐藏在头脑图像背后的假设变为新的看法,并且由此发现新颖和富有价值的行动的思想,进而用行动去将它变为现实。

    互相理解的平台

    当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彼此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时,会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包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理想和目标。建立良好的理解平台,将会增强团队的创造力,团队成员能够获得双重的胜利,也会强化其他六个要素。

    共同的理想

    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有共同承担责任,要成就共有的目标。而成功的团队能够把责任转化为共同的理想,激励和支持团队的进步,并且避免只在口头上的共同的理想,选择一套实际的步骤。例如在讨论中引入隐喻,激发团队强烈的印象。一个为共同理想的努力一定会伴随在其他要素上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就是为了达到理想中梦之队的水准。

    创造性的氛围

    团队内部的创造性氛围是团队成功和革新变化的标志。一个极好的创造性的氛围,是一个容易使用的武器。这种氛围能造成团队持久的生命活力,帮助团队超越常规表现,达到持久优异的水准。

    思想的一致

    在梦之队中,引起最大的注意的想法是那些清楚地被团队成员察觉到的想法,像对任何人一样的公开,这样可以减少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在同一时刻,每一个团队和成员都是共同理想的所有者,在寻找着他或她可以承担起行动的途径。

    挫折的恢复力

    即使是梦之队也会遭遇到未曾预料到的失败和难以解决的困难。在任何情况下,反应应该是灵活的。一个成功的团队会具备把这种面对挫折的恢复力。如果一个团队拥有积极的氛围和强有力的理解平台,那么恢复力更能够创造出成功。

    组织的激活剂

    成功团队中总有一些成员是“组织的激活剂”,他们特别善于同团队内外的重要人物进行合作。当组织被更好地理解时,组织的激活剂就更能够在正式的体制之外拥有广泛的联系,交换思想,采取合作的态度,提供彼此之间的支持。另外,组织活动中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震动,而这些震动又是无法预料的,这时候,就需要组织中的活动积极分子发挥作用。这是梦之队拥有的态度和成功的因素之一。

    从经验中学习

    团队的成员必须养成从经验中学习的习惯,这一点需要特别的关注。成功团队具有极强的在组织范围内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同样,在团队的内部,有着更多的可以分享的经验和技术的资源,不能从经验中学习,就无法改善和发展其他六个要素。

    团队的力量在于想像和创造

    对团队来说,总要经历“形成一动荡规范一运行”这样一个过程:但支撑团队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创造。而创造又必须具备形象化的想象,这样团队才能够从常规的规范中解脱出来,并且和其他的关键要素结合在一起,团队的成员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共享各自的信仰与想象,才能成功地成为一支梦之队。

    其中,领域者的想象和创造性显得更为重要。创造性领导在工作中是开放所有的可能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团队的接纳与信任;保持事物的流动性,鼓励其他人,尽可能让一切都比较舒畅。他可能会给人以“软弱”和放任自流之感,但实际上是对创造力发出邀请,邀请一个团队进行不断的创造。一个团队不可能在命令之下形成积极的心态,创造力只能受邀请而来。这种领导者,以这样的方式信任他的下属,相比那种传统型的“指挥和控制风格”的领导人,这种风格能造成持久的团队生命力和创造性。邀请的风格能够建立起理解平台,使团队平安面对困难和危机,进而帮助团队超越常规表现,达到持久优异的水准,在未来一帆风顺。

    创造型的领导者帮助团队发展思想,建立起鼓励信任与开放自我的团队氛围。创造性的领导风格会带来双赢的结果(Win-Win),也即彼此妥协的方法,赋予团队激励机制,鼓励敏感和学习的策略以及对于在团队与个人需要之间平衡的敏感性。这不应与懒散混为一谈,通常,它需要领导者把团队的想法放在他自己的想法之前,需要大度和容忍,激发人们“我们能够做什么”,这是创造性工作所必须的。一个成功的团队就在于“源于合作的创造力”。鼓励性的行为能够避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支持从经验中学习,支持容纳各种不同意见的系统。创造型的领导人通过这样的话语,“一定有其他的方法,也许有更好的方法。”将加倍地增加鼓励的效果。

    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团队获得关于行为的新的探索,而且了解了这些行为如何支持新思想的。有效的方式是比喻,这是一种把职业或是倾向性思维和一种更富于想像力的思维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会帮助团队通过运用“制造熟悉的奇特和奇特的熟悉”方法脱离他们原来的假设,通过这样的过程得到的思想通常提供了更多的行为的起点。

    把思想和行动联系起来

    一个有着创造力的团队应致力于对新思想的有系统的追寻,我们通过集合这样一个团队,最大地刺激了革新,这就是运用一体化的发展的系统的创造力,是一种把思想转化为行为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三维体来实现这个追寻。一个轴是现有想法,一个轴指过程,最后一个轴是指目标。每一个团队成员在三维空间中都有一个固定的点,依照和自己有关的想法、过程和目标来定位。

    团队要把那些可以转化为行动的思想放在优先的位置上。尤其是在一个团队会议结束后,所有的思想都依照他们的行为可能性进行评价。然后团队成员对这些思想进行分组。为了下次会议,每一个人都被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每一个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是一个最聪明的方法,通过它支持日益发展的进步革新。

    熟练的领导者善于鼓励团队创造出更多的行动型思想。团队成员能绘出心中的画面或是电影镜头,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想像演出的起点。也许最初,团队创造的思想大多数仅仅是设想,领导者可以在一个想法被提出的时候,想出这样的问题“那么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做这件事的”。随后的努力就是更加倾向于行为的,同时更多的创造性思想也会发展起来。

    如果思想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的,团队成员就有可能更坚定地确认它们。最有希望的想法是“我们”“你们”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注。这种想法的好处是使参与者经历了支持性的氛围。最有希望的想法就能构思出一幅画面,在这幅画中,团队成员能够看到他或她并不孤独。创造性的团队就是这样的团队,他们公认共有行为的责任。

    对思想一行为的关注能够给予团队有益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模式能引发丰富和积极的思想,可以克服一套难以履行的想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从思考到达行为的起点。换句话说,思想与行为的联系减小了思想与行为的差距。

    协调发展和冒险精神

    英特尔一直致力于矩阵式管理和团队文化建设。矩阵管理的预期目的,是使英特尔在全球公司和机构在管理水平上达到一致的标准,在这一框架之下,一个中国员工如果做同样的工作,他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做。为达到这个要求,公司内部从招聘、培训、日常管理都以此为标杆。其次,矩阵管理能够让英特尔公司的每一部分都能分享共同的资源,保证其团队智慧处于全球的最前沿。

    但这种矩阵管理带来的问题是容易听到不同的声音,甚至是不同老板的不同意见。如果遇到这种问题,英特尔提倡的“建设性对抗”文化会产生纠偏作用,即把所有问题面对面地直接交流,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少数多数,都可以展开对抗性讨论,这种建设性对抗的原则就是“积极、直接、及时,对事不对人”。

    英特尔的成功还在于提倡冒险精神,领导层鼓励冒险的文化,错误比小处完美更珍贵。1999年,中国市场部经理被挑选去任亚太区总裁技术助理。当时他每天早上七点半进办公室,晚上很晚才回宿舍。有一天老板却对他说:“我觉得你的工作量还不够。”他感到纳闷,每天都忙成这样怎么工作量还不够呢?老板对他说:“你确实是花了很多时间,也很辛苦,但在这一年里,我没看见你犯错误,这对我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因为你只做了你熟悉的、让你感到舒服的东西,花时间在小的地方做得很完美,使你失去了其他机会,不能去把握创新的机会。”这句话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确实,要是所有事情都等有把握才去做,实际上就损失更多的机会。英特尔鼓励冒险的文化,就是要让每个员工有100分能力的情况下,尽力去发挥出120分的能力。

    英特尔的事例说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不大可能总是相互赞成彼此的意见。对于关键的决定经常会有热烈的争论,只要有时间,争论对团队的健康运转是重要的。公开,坦诚的观点能使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争论都应该只集中在问题本身,绝不允许争论转向个人恩怨。我们要把争论和冲突区分开来。争论应出现在团队里成员能够彼此舒心地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观点的时候,无论是谁提出了异议,探究差异是为了寻求最好的结果。成功的团队能够在寻求变化的创造性原则的基础上学习处理冲突的技巧,尊重所有人的需要,以彼此妥协得到双赢的结果。

    应用新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总是包含着冒险的因素。如果团队能够清楚他们项目的界限以及允许多大的误差,那么此时冒险就是有益的。实验性的规划和结果有助于澄清包含的危险。一个总是反对冒险的团队是无法获得哪怕是最小的概念上的突破的,同时成功的团队却能在与生俱来的冒险环境中得以生存。

    团队成员对于冒险的承受力有着不同的临界点,团队的创立过程有助于处理这种多样性。许多团队组织都建立了综合性的危险处理系统,尽管这可能在有些情况下忽视被察觉的个人或者心理上对于经历过的危险的情感,但是在创造性的氛围下,可以建立起互相支持性的理解平台,不再有同与这种个人恐惧联系在一起的羞耻感,相反会形成成员之间良好的竞争氛围,达到多赢的目标。

    机遇,机遇,开门吧

    “他比我幸运,因为他有机会,我没有。,,这句话的含义是:假如你有类似的机会,你也能成功。那么,万一机会始终不来,你就永远不能成功了吗?事实上,问题往往不在于“机会不来”,而在于你自己“错过机会”。

    欧立特(G·Eliot)说:“人生的黄金时刻迅速流过我们身边,我们听见到的只是沙土,天使曾经造访我们,我们却在他们离去之后才知晓。”“错失良机”显然是成功的大忌。为了避免这种遗憾,我们最好先弄清楚什么是机会。

    机会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有些人只从名利、事业、权位的角度来界定机会,未免过于浮面。一个气性悲观的人是否有“机会”扫除消极的情绪?一个备受压抑的人是否有“机会”平衡扭曲的心态?一个力求自重的人是否有“机会”超越虚荣、顽固与侥幸等陋习?人生最宝贵的机会,是从事一项考古工作,挖掘内在的张力与冲突,展现自我的真面目,然后诚心地接受它。这是今日浮华、动荡不定的社会中,一个人首先要掌握的机会。

    认识你是谁,你能做什么,以及你能如何施展全力,即是第一步机会。接着应自重自强、警觉而谨慎地留意时机的来临。不止是留意,更要进一步“创造”机会,因为你已具备走向机会的条件。于是危险随时可以转为再起的契机,失败随时可以化为成功的先声,挫折也随时可以引发令人满意的壮举。

    谁是探险家?敢于向犹豫不决挑战、勇于追寻新的地平线的人即是。假使哥伦布曾在1492年因暴风雨或坏血病而感到气馁,新大陆恐怕不是今天的面貌。谁是发明家?能见人之所未见、能感受生动创造力的人即是。假使爱迪生像常人一般粗心大意、坐失良机的话,恐怕科技的进展要拖延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睁开眼睛看看:你有限制、你也有挫折,但是你仍然具备创造的潜力。你可以探险、可以发明、可以调适;你在某一意义之下,就是哥伦布、就是爱迪生。

    谁给你这些权利?你自己。因为你尊重自己、爱惜自己、了解自己、实现自己。你的机会到处都是:因为你已经先掌握了自我,于是机会必将如影随形,环绕你身旁。

    在商战中,任何企业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风险和机会。而对一个企业来说,机会常常是成功的起点。只有抓住机会,企业的经营战略才能奏效。

    要想迅速抓住市场提供的机会,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力,看得准什么是机会,因为机会存在的内涵是一定的市场需求。其次是看准机会后必须抓紧时间,迅速行动,因为机会存在的外延便是特定的时间段,稍一犹豫,到手的机会就有可能溜掉。因此企业必须在市场需要出现的那段特定时间内,迅速果断地行动,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才能获得成功。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周围,随时都会有机会出现,就看你如何很好利用这样机会。当下一次机遇再叩响你的房门时,你是否可以考虑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去利用它呢?时机难得易失,稍纵即逝,所以,圣人的人常常吸应时机而行动,智者必定等待时机的发生。

    为什么机遇所起的作用会如此之大呢?这是由于机遇是人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人生事业的链条中,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功能。机遇环节也是如此。它的出现常常使人不得不重新估价自己原有的目标和行为,从而作出各种新的决策。正是因为机会的突然出现,一些人一下子被抛上颠峰的地位,从此威名远扬,出人头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遇到这样的机会,也不是每个遇有好机会的人都能及时捕捉到的。那么怎样确认和捕获机会呢?

    专家的建议,随时把自己安置在一个较有机会的场所。时时有妥当的准备,一待机会来临,不轻易放过。

    具体讲要做到以下四点:

    1.全面分析本单位的发展状况

    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单位风气正、效益好,很有发展前途;有的单位歪风盛行,效益很差,死水一潭,很有倒闭的危险。你所在的单位是一种什么状况,你要全面的对待,冷静的分析。如果是前者,你的机遇就特别多,对你的成长进步就大大有利;如果是后者,你就很难遇到良机,甚至会遇到许多挫折和磨难。在这种情况下,你要竭尽个人所能,千方百计地帮助单位改变这种局面,实在无能为力时,你便可以考虑另谋他途,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2.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

    机遇虽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它并不是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偶然机遇的背后,都蕴藏着客观必然性。因此,你不能对机遇抱侥幸心理,也不可消极等待而放弃主观努力,而是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现实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时时刻刻以经验与知识充实自己的实力,并创造条件使机遇由偶然变为必然,一旦机遇出现,立即捕获它,使它为自己的总体目标服务。

    3.尽十二分的努力工作

    你无论在哪一个单位里工作,都要尽十二分的力,甚至加班加点也不计较。如此,一方面你本人会因完成工作而获得满足感;另一方面,你将有更多的获得好运的机会。因为对于本身的工作不惜额外服务的人,比起下班时间一到立刻离开单位的人,甚至时常提前下班的人贡献大,也容易受到领导的赏识,成功的机会也多。

    4.不懂的事情应多问

    对你从事的工作,对你单位的事情,你应抱有健全的好奇心。不知道的事情,应尽量多问,不要害羞。如此,不但可以尽快学到不懂的东西,而且周围的人也会认为你是一个直率而求知心很强的人。这样,你的机会就可能比别人的多,你的成功率也将比别人的大。但千万不要发出谄媚或浅薄的质问,这样只会表现你的无聊或低能。

    如果你做到了上面几条,你将进一步接近好运气,总有一天,你会抓住机遇而出人头地的。

    应付各色人等

    办公室里,各色人等应有尽有,各种脾性一概俱全,绝对超出你的想像。你不必顺从他们,但需要运用智谋来应付他们。

    应付口是心非的人,尽量打马虎眼

    面对这种人,如果他是你的老板,你要装得有些傻傻的样子,他让你做事情,你就唯唯诺诺地满口答应。他和气,你要比他更客气。他笑着和你谈事情,你就笑着点头,万一你感觉到,他要你做的事情实在过分了,你也不能当面拒绝或翻脸,你就只能笑着打太极拳,不要轻易接受。如果他是你的同事,最简单的应付方式是装作不认识他。每天上班见面,如果他要亲近你,你就找理由马上闪人。能不做同一件事,就尽量避开;万一避不开,就学着写日记,每天检讨自己,留下工作记录。

    如果他是你的部下的话,就要注意三点:一,找一件单干的事给他做;二,不要让他有任何机会接近上司;三,表情保持严肃,不带笑容。

    应付吹牛拍马的人,不要与他为敌

    如果你碰到这一类的上司,要和他搞好关系,他吹牛拍马对你无害。

    当此类人是你的同事时,你就得小心了。不可与他为敌,没有必要得罪他。平时见面还是笑脸相迎,和和气气。如果你有意孤立他,或者招惹他,他就可能把你当做往上爬的垫脚石。

    如果他是你的部下,要冷静对待他的阿谀奉承,看看他有何动机。

    应付尖酸刻薄的人,保持一定距离

    尖酸刻薄的人,在公司里是不受欢迎的。他的特点是和别人争辩时往往揭人老底不留余地。同时冷嘲热讽无所不至,让对方自尊心受损,颜面尽失。

    这种人平常以取笑同事、挖苦老板为乐事。你被老板批评了,他就说:“这是老天有眼,罪有应得。”你和同事吵架了,他就说:“狗咬狗一嘴毛,两个都不是好东西。”你去纠正部下,被他知道了,他也会说:“有人恶霸,有人天生贱骨头,这是什么世道?”

    尖酸刻薄的人,天生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由于他的行为离谱,因此在公司内也没有什么朋友。他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别人怕他,不想理他。但如果有一天遭到众怒,他也会被搞得很惨。

    如果这类人不幸是你的老板,你唯一可做的事就是换部门或换工作。但在事情还没有眉目时,不要让他知道。否则,他的尖嘴刻薄,你恐怕会承受不了。

    如果他是你的同事。和他保持距离,不要惹他。万一吃亏,听到一两句刺激的话或闲言碎语,就装没听见,千万不能动怒,否则,是自讨没趣,惹鬼上身。

    如果他是你的下属,你得多花时间在他身上。有事没事和他聊聊天,讲一些人生的善良面,告诉他做人要厚道。你付出的爱心和教诲。有时会替公司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好处。

    应付挑拨离间的人,最好谨言慎行

    同样是一张嘴巴,有人用来吹牛拍马,有人用来讽刺挖苦,有人用来挑拨离间。吹牛拍马是损人利己;尖酸刻薄是损人利己;挑拨离间是将公司弄得乱七八糟,人心惶惶,变文明为野蛮,人人自危。

    这种人,给公司带来的杀伤力非常大,只要一不注意或处理不当,便可能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应付这种人,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防微杜渐,不让这种人出现,万一有了,就要予以制止或消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挑拨离间的人做了你的老板,你首先要注意的是谨言慎行,和他保持距离,在公司建立个人信誉,同时要保持着“能做就做,不能做就走”的宽广心胸。

    这种人做了你的同事,你除谨言慎行及和他保持距离外,最重要的是你得联络其他同事,建立同盟关系,将他孤立起来,如果他向任何人挑拨离间,不要为之所动,不受影响。如果他是你的部下,那你就要想办法弄走他,孤立他;如果下不了手,他就会孤立你,弄走你。

    应付胸怀大志的人,要虚心学习

    这一类型的人,胸怀大志,眼界开阔,而不计较一些小的得失。他在工作时,不忘掉充实自己及广结善缘。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他也会帮助别人和指导同事。每到一个地方,不论他是否已待很久,或已成为组织中的正式主管,他都能在极自然的情况下,影响人,控制群体的行为。俗话所说的“虎行天下吃肉”,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人。

    胸怀大志的人,见识往往异于常人,思维逻辑方式也有其个人特色。他在时机不成熟时,可以忍耐,不论是卧薪尝胆或是从你的胯下爬过,他都能欣然接受。但是,时机成熟,他奋臂而起,如大鹰冲天,没有人能与之、争锋。不是每一个胸怀大志的人,都是成大功立大业的。但是,做人处事自有风格,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是他的本色。碰到有胸怀大志的老板,你是跟对人了。于是亦步亦趋,片刻不可相离,他晋升你也跟着晋升。碰到这种老板,你要虚心向他学习。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曲终人散时,别人都受益匪浅,自然你也不会两手卒牵。一有胸怀大志的同事,如果大家利害一致,大可共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如一山不能容二虎的话,也可一相合纵挂六国相印,一相秦皇以连横合并天下,各取所需,各享盛名,而得其利。如果以上都行不通的话,你就全心全意地帮助他成功,自己多少也留下识才的美名。

    有了这种部下,你应有自知这明。知道他终非池中之物,有朝一日定会超过你。虚心地接纳他,给他实质上的帮助肯定,这叫聪明的投资,到时候一定会有回报的。

    应付翻脸无情的人,应该留一手

    这类型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翻脸如翻书。说翻就翻,一翻就是好几面。在他翻脸时,你不要问他理由,你不必述说从前对他的恩情和助益,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翻脸无情的人,他似乎是得了一种“忘恩记仇病”。你对他的百般呵护,只要小事一桩不顺他的心,就全盘翻覆。这犹如野心狼子,你养育愈久,对自己的危险就愈大。

    这种情形,在国内的连续剧的剧情中,最常看得见。三十集中,让他横行二十九集半,最后,还是编剧者应观众要求,将他在银幕内正法。

    翻脸无情的人利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他的人际关系,简直是无往不利,处处占有便宜。他知道每次利用完别人,又找到新利用对象时,此时就可翻脸。反正每次翻的都是不同的人,别人不但记不住也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

    如果不幸你的老板是这种翻脸无情的人,你在他手下做事时,千万要记住“留一手”。任何事情做完了,你就得小心被炒鱿鱼。怎么样化被动为主动,当他要翻脸的那一刹那,你也告诉他我等你好久了,为什么你今天才要翻!少来这一套,你这种手段我看多了。

    如果有这种同事,你倒是大可不必和他一般见识。反正没有利害关系,各干各的活,要翻不翻随便你!

    有这种部下最令人伤脑筋,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他常翻脸而特别将就他,别的部下会以为你是欺善怕恶,这就划不来了。

    应付愤世嫉俗的人,睁只眼闭只眼

    这一类型的人,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非常看不惯,认为社会变了,世风不古,人心愈来愈险恶,快活不下去了。和愤世嫉俗的人共事,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只要他所愤的事不是公司福利制度,对你来说这只是其个人行为,没有什么好说的。当有一天他对公司的制度、福利有意见时,你就有福了。他往往会牺牲自己,为你们去谋一些好处来。

    对愤世嫉俗的部下,要劝他多吸收新的知识。告诉他现在社会进步了,风气开放了,他的那一套理论已经过时了,要收起来,否则,会跟不上时代。骂不得要领,你会被见笑,我也失面子。

    应付敬业乐群的人,工作得卖力气

    这一类型的人,由于工作态度和做事方法正确,颇受公司的肯定和同事的爱戴。凡是他在的单位及群体,都会有着不错的生产力和业绩。这一类型的人,会感染其他的工作同仁,让组织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给员工带来一个合作而和谐的工作环境。

    当公司顺时,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果;当公司不顺时,大家咬紧牙关,奋发图强,再创生机。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会主动地训练新手,培养团体实力;工作忙碌的时候,他又能影响同人,相互支援,共渡难关。

    这一类型的人,不论是你的主管、同事和部下,在和他们一起工作时,你都要学着和他一样地敬业乐群。只要你表现出不是那个样子的话,你就会被他比下去。

    应付踌躇满志的人,尽量顺着他

    踌躇满志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有他自己的主见。他之所以会踌躇满志,是因为一直处在一种极顺的状况下,使他不曾尝过失败的苦头。因此也不怕失败。上帝既然对他如此地眷顾,只要上帝不死,他自然会再受眷顾下去。

    他没有办法接受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够聪明的话,也不用和他辩。要知道一个长久不曾失败过的人,是因为他的智慧,而不是他的运气。朋友,相信“智慧”这两个字,虽然很好写,但不容易了解。

    如果他是你的老板,在他的面前不要乱出点子。尽量照着他的意思去做,他会把他的意思讲得很清楚。因为他怕你笨,所以他会多讲一遍。最后,再问你一次,懂了吗?等你回答懂了,他才放心。有时,他会礼貌性地问你一次,对他的做法,有没有意见?此时你就立即肯定他的做法。此时你若稍有犹豫或再多问两句,都会被他嗤之以鼻。

    和这类人同事,不能太顺着他,只有让他尝到一些失败的苦果,才能真正地改变及帮助他。

    对这种部下,交一些难度较高的工作给他做。做成功了,也不赞许;做失败了,交给别人做。让别人做成功,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不用训练他和告诉他做事的方法,他听不进去。多花一些精神在别的人身上,对他绝对是有益的。

    批评是道美肴

    在人际关系中最能导致失败的就是以损害他人的自尊心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可以说,一味找别人的岔子,贬低他人,与人家格格不入,喜欢“顶牛”,这些都是自己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但是在生活中,人们有时又必须要指出他人的错误,以使其纠正。批评~一一这确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许多本来可以成功的人们,只因缺少这门艺术,而使自己无法达到成功的目的。

    批评的艺术鲜为人知,善于此道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因为批评之词常使人难于启齿。我们一听到“批评”这个词,脑海里便会出现那些被魁者的形象,我们平日自己挨批时,即被大声训斥弄得羞愧难当时的各种感受会一齐涌上心头。

    然而,批评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去狠狠地教训别人一通,而是要使他人振作;不是要去损害他人的感情,而是要帮助他人更好地工作。了解这一点是掌握批评这门艺术的前提。

    那么,怎样才算成功的批评呢?必须具备以下几条要则。

    1.批评应注意场合

    日常生活中,要使批评奏效,切不可损害他人的自尊心,请记住,你的目的是要使批评产生出好的结局,是为了纠正对方的错误,而不是损害他的自尊心。即使你的动机是好的,有充足的理由批评对方,然而对方对你的批评将会有什么感受呢?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也会触怒对方,不论你的批评正确与否,他都会感到你的批评使他在别人面前丢了脸。你是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去批评别人的吗?要是这样,那你批评的动机有时就不是去帮助对方,而是想以侮辱、贬低别人来满足你的发泄的欲望。即便和晚辈、孩子相处,也要尽可能地不去以训斥的口吻和过于严厉的态度对待他们。

    2.先表扬后批评,先肯定后纠正

    在批评之前,恭维、表扬和称赞对方的一些优点很有好处,既可以融洽气氛,也可以表明你决无攻击他的意思,这样就可以使下一步的批评易于开展。一个受训斥的人自然会有奋起捍卫自己的自我意识,一个被惹怒了的人是决不会接受你的意见。表扬和称赞可以打开他人的心扉,先表扬后批评,先肯定后纠正是个明智的办法。

    下面的批评是任何人都容易接受的:

    “小李,你写的这个报告不错,所有重要的事情你都有所考虑,然而,有一件事情你可能……”

    3.批评应对事不对人

    对事不对人的批评可使你避免损害他人的自尊,因为再怎么说,你所指的只是与他有关的那件事。而不是他本人。将批评指向他的行为,会使人认识到你对他的注意,同时也可使他的自我意识得到加强。这样,你不仅指出了他的错误,而且又增加了他的自信心。不要说:“你真是太差劲了。”而应该说:“我想,凭你的才能,你完全可做得比这好十倍。”

    4.代作回答

    当你指出他人做错了什么事时,同时也要注意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重点应是指出纠正错误方法和途径,而不是抓住他人的错误不放,这样才能使他人不重蹈覆辙。

    职工们最大的抱怨之一是:“我不晓得该做什么,我不知道要做什么才能使上司满意,我不知道他要什么?”在工厂、机关和家庭中,绝大多数人,只要你告诉他们怎样做是“正确的”,他们通常都会照此去做的。

    5.请他人合作,不要生硬命令

    “请”总比命令更能带来较多的合作。

    当你以命令的口吻要求他人时,你就把他人置于受役使的地位,而你却会以驱使者的面孔出现在他人面前;当你以请求口吻与他人说话时,你就是把他人看成自己人,而自己人的感受和参与感比起强迫力来,更能获得他人的合作。

    批评也是这样。你是自以为“我是头头!你必须按我的旨意办事”呢,还是认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你的帮助对实现我们的目标十分重要”?基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批评效果也就相隔十万八千里了。

    6.不要纠缠老账

    如果他人犯了某个错误,你给他指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要是你一再抓住他的这一错误做文章,那就是故意找茬了。请记住,你批评的目的是要使他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不是要战胜他。

    抓住别人的错误和缺点不放是愚蠢的,其结果也只会适得其反。管理人员中常有这种愚蠢的做法,但他们并不是唯一做这种蠢事的人。丈夫、妻子也常常不放过对方年代久远的错误和过失,父母也抓住孩子过去的傻事不饶人。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7.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批评

    如果问题没能在友好的气氛中得到解决,事情也就没有结束。不要把事情拖延下去,把矛盾推向未来,要设法解决它,结束它,然后把它忘掉。

    8.切忌含糊与笼统的措辞

    许多管理工员因为担心被员工视为刻薄尖酸,故于批评员工之际无不在措辞方面再三斟酌,使刚烈的话语转变为柔软的表白。以下便是几个现成的例子:将“喜欢斗殴”说成“为赢得论点及吸引注意而诉诸体力手段”;将“说谎”说成“难于区分幻想与实际”;将“作弊”说成“有待进一步学习公平竞赛的规则”;将“疏懒”说成“为改善工作而须施以广泛的督导”。以上各例显示为求措辞的委婉,而使观念本身变得含糊笼统。此外尚有一些管理人员主观性太强兼想象力太丰富,往往将具体事物推论为抽象的指责,例如“将您的报告迟了两天交”说成“您懒”,将“您不应在昨天会谈席上顶撞上级”,说成“您不应抗命”等。这类的指责不但使得事物本身失真,而且也极容易挑起员工的反感。

    9.切忌显示出置身事外的态度

    批评员工时,应使员工感到这不只是员工本人的事!而且也是管理人员本人责无旁贷的事。为了创造员工的这种感觉,管理人员最好安排一个有利于形成和谐气氛的环境作为批评的地点,如果因环境的限制不得不要求员工前来管理人员的团体赛时,则管理人员应注意下列诸件事:不要在办公桌周围踱来踱去;不要若有所思地凝视窗外或天花板;不要搜索抽屉;避免接见访客或收听电话。如能注意以上诸事,则员工可了解此时他是管理人员注意力的焦点,这不但能缩短员工与管理人员的距离,而且也能减轻员工对管理人员批评的抗拒。

    10.不能作不利的对比

    管理人员在批评甲员工时,若以远比甲员工优越的乙员工为对比,以衬托出甲员工的低劣,则势必引起甲员工的敌视。但是反过来,倘若管理人员在批评甲员工时,以远比甲员工低劣的丙员工为对比,以衬托甲员工的优越,此种比较对甲员工产生激励之效能。由此可知管理人员在批评甲员工时虽可借其他员工作有利的对比,但千万不能借其他员工作不利的对比。事实上,拿一位员工与另一位员工有利的对比所产生的激励效果,往往远不如就同一位员工的过去与现在作对比所能产生的激励效果。

    11.切忌使用戏谑言辞

    对接受批评的员工来说,批评或多或少会引起自尊心受损伤。管理人员以庄重严肃的态度所作的批评较容易为员工所接纳,因为这种态度被员工视为对他尊重的表示。若以戏谑的口吻从事批评,则不论其动机如何友善,终将引起员工的不满,因为戏谑口吻被员工视为对他讽刺的表示。世上真正具有幽默感的人并不多,因此在批评时切忌使用戏谑的言辞。

    12.切忌夸张

    在批评员工时应避免使用夸张之字眼,例如“您老是本末倒置”中的“老是”,“您从未站在公司的立场去看问题”中的“从未”等。含夸张字眼的批评通常都是过度严重的批评,这对被批评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13.切忌多重性批评

    管理人员每次只应批评一件事而不宜将几件事聚在一起批评,因为多重性批评将使员工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以致无所适从。

    给感情一点空间

    伺过经历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男女之间从相识伊始到恋爱,这段时间两情相悦,海誓山盟,成日里魂儿牵着,心儿系着。才下了眉头,又上了心头,恨不得两人并为一人,形影不分离。那种感情的程度,就如一首歌词所表达的那样:“我轻拈指尖揉碎了你,我张开怀抱融化了你,我鼓动风雪卷走了你……”这是怎样的一种甜蜜啊!

    女人爱幻想,也爱做梦,对爱情的占有欲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对自己的心上人。女人永远是甜蜜事业旋转的主轴。所有的女人都希望婚姻是爱情的一种延续,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也有不少女人希望丈夫仍然能像当初那么爱她,不仅心儿系着她,而且须臾不可分离。

    G女士就是这类女人。丈夫上班,她一日两次电话;丈夫参加社交活动,她更是不甘寂莫;丈夫外出她不让,径直闯到丈夫的单位,找领导要求另派他人出差,否则就以夫妻感情破裂来要挟。

    一日,G女士的丈夫从医院回来,原来他夫人生病住院了。他真的感觉到:“这几天我可以松一口气了,现在她不在家,我感到连呼吸都舒畅了许多。唉!我没想到结婚的代价这么大!”

    生活中并非所有妇女都像G女士那样,用爱这一柔软的锁链束缚对方;但却有不少女士的理想是能与丈夫长相知,长厮守。我想这种厮守的意义决不是要用柔软的爱捆住对方。

    生活中一些事情常常是“二律背反”的:你越是想得到他的爱,越要他时时刻刻不与你分离,而他却越离你越远,越又能背弃原来的爱情。你多大幅度地想拉他向左,他则多大幅度地向右荡去。

    琼瑶是位台湾言情小说的“圣手”,她与平鑫涛热恋之时,真想拥化了彼此。有一回,琼瑶突发奇想,想到国外著名风景点去观光旅游,硬把平鑫涛给撂在台北。到了夏威夷后写一信给茫然失措的平先生说:让我们的爱留点间隙吧,好让自由之风吹过!

    爱情固然是重要的,但不是一人一生中的一切。有时疏离一段,反倒更有新鲜感,俗话曰:久别胜新婚。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后,其容其态不比从前,中年妻子如果不结结实实把自己打扮打扮,其模样真是惨不忍睹。洋人之国提倡夫妻分房而居,有其道理,免得一天到晚目睹其庐山真面目。

    当今的女性同样拥有了在家庭之外的另一个人伦理活动范围,女性的归宿本质上不再在于结婚。妻子拥有了有别于丈夫世界的天空,于是,使夫妻之间情感交流、精神交流的背景更加宽阔深远了。情感的更新不仅必须,而且有了多种层次的可能,这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将爱的岛屿当做一件艺术品来欣赏。如果她成了一个对方挂在脖子上的累赘,失去了创造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她的精神世界日渐贫瘠,旧日曾深深吸引对方的美丽植株也会干枯萎败,只剩下一片荒芜,对方每一滴新鲜的情感落下去,就会立即被贪婪地吸掉,瞬间消失殆尽,却唤不出一点回应。

    我们常这样自信,真正的爱是超越时间、空间。因此,作为一个人,我建议在魅力的法则上,请留给彼此一个距离,这距离不仅仅包含空间的尺度,同样包含心灵的尺幅:留下你自己独特的性格,不要与我如影随形;留下你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不要做我的应声虫;留下你自己内心的隐私,不要让我感到你是曝光后苍白的底片;留下你一份意味深长与朦胧的神秘,不要将思想与灵魂在我面前抖落得一干二净……不要试图挽留我离去的脚步,不要幻想我的目光永远专注于你,一切都应是自然形成,在你我之间留下一小块距离,那你将会永远对我召唤。只是千万千万别离我太远了!当我失败的时候,不要让我牵不到你的手!

    赞许是一道“农药”

    在日常生活中,赞扬别人和被别人赞许是司空见惯的,有时候甚至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在家里,父母总是通过赞许激励孩子“听话”,做一个“乖孩子”;在学校里,孩子们总是从教师那儿争得表扬和奖励;在公司里,职员们总是想得到上司的好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他人的赞许,而且似乎更加喜欢受到他人的赞许。你可能经常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者因为得不到他人的赞许而忧心忡忡、闷闷不乐,甚至嫉妒他人。毕竟受称赞是令人愉快的,大家都认同你赞许你,就意味着别人对你的认可,意味着你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但是别人的赞许真的这么重要吗?

    肖斌在一家大公司企划部已经工作3年了,做起事来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实际经验,但是他比较顾及上司的想法,只要上司不赞成,他马上就改变方向,所以做方案时,肖斌为了能得到大家尤其是上司的赞同,可以说耗尽了心思,如果别人对他的方案有些嘲讽与批评时,他会感到十分沮丧,所以常常搞得筋疲力尽。一次,肖斌在做一家客户方案时,想出了很有创意的点子,他自己也很得意,但想不到还是受到了质疑。在大家看来,肖斌的想法总是有问题的,不然他不会每次都那么迁就。这次肖斌实在忍不住了,不顾一切地据理力争,最后居然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方案实施后的效果也很好,肖斌感到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喜悦。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想得到赞许与其说是一种生活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个人的一种欲望。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期望获得某种荣誉。当我们听到四周响起的掌声、听到他人的赞美之辞时,恐怕没有人会表现出一种厌恶与不满的情绪。因为这种场合会令你精神上受到抚慰,会给你一种美妙的感觉,你当然没有必要放弃生活中的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而且受到恭维是一种令人惬意的事情。但如果寻求赞许的心理成了你生活的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一种愿望,那你就陷入了生活的另一种陷阱。就像农药,它能使粮食产量提高,但它的毒性也害人非浅。

    当寻求赞许成为你生活的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奉献给别人,当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时,你就会产生心理惰性,认为自己不行,进而产生一种自我否定心理。当你处于这种境况时,你便将自身的价值置于他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人来随意抬高,或贬低自己。只有当他们决定给你施舍一定的赞许之辞时,你才会感到高兴和满足。这样势必导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和烦恼远远超过赞许带来的喜悦。

    事实上,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别人的赞许,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你为“生活”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如果你知道会有人反对你的意见,你就不会自寻烦恼,同时也就不会再将别人对你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的否定视为对你整个人的否定。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得不到赞许时就不会感到沮丧。

    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十分困难而且不大可能的。实际上,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了。同样道理,如果你希望得到大量赞许,最为有效的办法恰恰是不去渴望赞许、不去追求赞许,只要你相信自己,并且以积极的自我形象为指南,你便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赞许。在生活中最受赞许的人恰恰是那些从不寻求赞许,而且并未竭力获得赞许的人。这些人坦率直爽、开诚布公,不会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并且敢做敢当,充满了个性魅力,所以才最受人赞赏。

    赞许是人生的润滑剂,生活中需要润滑剂,但生活中更需要保持一份个性。没有个性的人就像寄居蟹,总在别人的庇护下生活。毫无疑问,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寻求快乐、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抬起头来走自己想走的路。

    女人的保护装

    职场女性常常有一种困惑:干活很卖力,但收效甚微,升职加薪轮不到,挨骂受训倒是家常便饭。除了个别出类拔萃的以外,要想在干活办事上出人头地,总是难上加难。其实道理很简单,“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出门在外要穿衣打扮,在职场上打拼同样要靠“装”扮,只有把自己包装好,才能赢得更好的生存空间。

    装与不装是一个问题

    有些女性往往以为,以自己的本色示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该怎样就怎样,别人能把自己怎么样?是啊,别人不能把你怎么样,但是结果怎么样,就难说了。

    有一位女经理,手下都是一帮半大不小的男人,同在一个办公室,容易遭人误会。她想和他们保持距离,以免遭到非议,又怕他们说自己“一本正经”,像个“管家婆”;如果抛开矜持,和他们打成一片,又怕别人流言飞语,会被说成“不正经”,不像个女人。更要命的是,因为工作需要,她经常要出差和应酬,陪同在她身边的都是男性。因此,她能推就推掉,实在推不掉,就咬咬牙,硬着头皮去,感觉浑身不自在,像上刑场一样难受别扭。弄得自己精神负担很重,始终有一种疏离、孤独和不安全感。

    这是大多数职场女性都会遇到的困惑,也是妨碍她们进一步得到提升的关键所在。男人的优点也在这里,他们没有这么多拘束,也没有这么多顾虑,有异性相陪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有什么不自在。男人做事一般不想被干扰,他们需要的是独立的环境;而女性往往谨小慎微,有主意没主见。当男人板起面孔时,通常表明他们在严肃地对待人或事;而当女人板着面孔时,基本上以吵架为主了。男人可以分清工作是工作,朋友是朋友。今天处于竞争对立的立场,明天可以一起去K歌,泾渭分明,无所谓;女人往往感情用事,工作上有矛盾,就会感觉很受伤,就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谈不上合作了。

    职场女性本来就有这么多的为难之处,如果不加以解决,不把自己保护起来,最后真的会伤害了自己。这样看来,装与不装,真是一个问题。

    给自己涂上保护色

    女性最大的特点或弱点就是感情用事,事事用心,斤斤计较,一有风吹草动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流露。女性常常认为同事之间不是朋友就是对头,所以在办公室里常常表现得爱憎分明,不是对某人关怀备至,就是对某人冷眼相待,恶语相加。女性做事喜欢给自己留后路,遇事会纠缠细节而忘记最终的目标,为一点小事就胡思乱想患得患失,该忍耐时会忍不住,该站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时又少了勇气,在挫折面前除了逃避就是放弃……

    其实,古代男人早就作过评价:“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如同小孩,与人接近了容易发展成亲密关系,一旦疏远了就感觉很受伤,就怨气冲天。这种看法值得引起女人的注意。其实,办公室里只有同事和上下级的关系,不必掺杂过多的个人好恶和私人感情,要做到近之也不逊,远之也不怨,唯有隐藏起自己的本来面目,唯有“装”扮成成熟、老练、大气,装得毫不在乎,装得若无其事。“装”是给自己涂一层保护色,是一种掩饰,掩饰自己的不足,掩饰自己的软弱,掩饰自己的感情用事,掩饰自己的锋芒毕露。

    小敏毕业时,记住了老师的一句话:“年轻人受挫折,往往在于锋芒毕露,真正有本事的人,是深藏不露、偶尔露峥嵘的人,大智若愚才是最高境界。”所以进了公司后,小敏老老实实跟在师傅后面,多听多看,从不轻易开口。一次,客户急着要销售方案,师傅紧赶慢赶,但客户就是不满意。老板亲自来过问,小敏就当着老板的面对师傅轻声轻气地说:“其实你的方案已经很好了,是不是把一些销售策略调整一下,客户可能就容易接受了。”两个人在原方案的几个地方改了一下,结果,客户满意,师傅也没失面子,老板觉得小敏又有能力,人又乖巧懂事,很快就提拔她做了部门主管。

    职场生存靠拼搏,也要靠合作,要合作,就要懂得忍让,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在职场上,不是要灭了别人来保护自己。而要先保护好自己来赢得更好的生存。两情相悦最好,再不行,相敬如宾、客客气气也好。

    职场就像谈恋爱

    如果不从感情的角度考察的话,谈恋爱的男女,肯定总把自己的缺点藏得严严实实,只有隐藏得好,才能博得对方的好感。到结婚后。才原形毕露,弄得对方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把两只眼睛都闭上。

    职场生存,也像一场恋爱,把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疑是自讨没趣,把自己的优势全暴露在外,也未必对自己有利。你在某个方面能干,别人就会让你多干,如果你是个新手,那么你多干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结果你累得要命,别人还认为你干得还不够。所以,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要认真负责,体现出你的职业精神,而对待别人的事,就像对待恋人一样,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时候装作没看见,看不懂的事更要不看。当然如果别人请你帮忙,你应该伸出自己的手,真诚地去帮助他们。

    对待同事,要刻意保持距离,距离才能产生美。这并不是说让你变成冷血动物,而是说不要过于用情,有的时候有情反被无情误。当然,就是这样,别人也会议论你,如果别人无意中得罪了你,你能怎么样,你又能怎么样?譬如,办公室里暗地里在传你跟某某人怎样的“绯闻”,说的跟真的似的,你非要去弄明白,结果越添越乱,反而弄不明白,弄巧成拙,弄假成真。你完全可以装作没听见,装作没有这回事,传言自然会平息。难听的话装没听见,才能显示出你的大度和成熟。

    装得像真的一样

    职场上做与不做是不一样,不做就要被炒鱿鱼;但做什么与不做什么也不一样,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不做就更不一样。工作有轻重缓急,需要你把最好的精力、才能用在刀口上,而不是平均使力,更不能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做之前,应该把需要做的事清理一遍,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做,需要上级关心的事等上级来了再做,需要合作的事与别人一起做,自己做不来的事不要强迫自己做,别人的事让别人做,但对自己关系重大的事一定要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的事明天再做,你就真的会做事了。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应该以工作和职务作为准则,不要因为朋友的关系而影响自己应有的判断。如果在工作中夹杂私人感情,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如果因为顾及朋友面子而误了工作,就会有负面影响,而对自己不利。即使彼此不是朋友,只要工作需要,能互相合作,那就装得愉快些,以利于达到目的。

    总有不如意

    生活中并不是充满鲜花和微笑。任何人都会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在各种社交场合,有些行为会给公众带来快慰,有些则不然,因此,就需要能及时制止某些不受公众欢迎的言行。一个人制止他人易而要克止自己时则比较难,这取决于每一个人的心、身、德的全面训练和制止技巧的熟悉和掌握。

    1.角色位置替换制止

    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以致别人对你有误解甚至不满,或者你怨愤而不能自制时,你要自觉实现双方角色的位置替换;这也许能消除不少隔阂,同时也能克止自己即将或正在采取的过火言辞和行为。这也就是说:假如我是他。

    2.会驾驭感情之舟

    办事凭感情冲动,尤其在处理公众尖锐甚至是子虚乌有的意见时,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抑制随时可能出现的感情冲动。

    3.自主训练,自我支持,健康排泄心中的不快

    如果事实的确是他人对你的误解或有意制造不快,那么,你除了作必要的解释、劝说之外,还应学会自我安慰。进行自我训练,健康地排泄心中的不快。具体做法是:

    (1)寻找强化性的环境,多接近那些肯定你和你的目标的人,或读一读能强化你的价值观念和决策的书刊,帮助你顺利通过相当困难的最后阶段。

    (2)满足自己。你想从你所有智谋中获得益处,成功地把握自己。当你没有那些不适宜的需要驱使你步人歧路时,你就能对自己实施最佳控制,满足自己了。

    (3)肯定自己。我们要提倡谦虚,并不是一味地谦让,甚至连自己的成功也不敢肯定。假如你因为过多的谦虚而产生不快,就应适可而止,适当适时肯定自己,能排泄心中的郁闷。

    (4)自主训练。进行有针对性地自主训练,能解除心理紧张、心理压力、增强心理耐力,使自己变得心情愉快和舒畅。

    4.健全自己的理智

    一般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都可能因同情、怜悯而失去理智的行动,因此进行健全理智的训练就显得尤为突出。

    (1)将不为公众认可的动机、欲望导向较正确的方向,把情绪激动起来的能量,引向对公众有利的方向。    (2)进行合理的补偿训练。把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用以弥补自己的生理、心理或某一方面的欠缺所引起的烦恼或苦恼。

    5.利用积极的语言交流,防止矛盾冲突的加剧

    克制不仅仅是一味地对自己实施,同时也要有目的对他人实施。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积极的语言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以大义。

    (1)使自己专注于对实际问题的原告感受。这不全致对方作出防御的反应。

    (2)你可承认自己有失控表现,并承担责任。并要尽量使用明显的指责性字眼,以使对方感到你的诚恳。

    (3)在交流前找到排解纠纷的方法。如能正确使用,既可恰当地表达原发感受,又可使对方以作的姿态作出反应。

    (4)选择交流的适当地点、时间、场合等,让对方能顺理成章地接受,并与你合作。

    6.转移思考主题和视觉中心注意力,自行排泄

    有时你遇到的问题特别棘手,越想越生气,越看越别扭,心中的无名火会油然而生,难免会做出格的事,这时你要能通过看电影、听音乐、散步、下棋、打球等活动来转移思考主题和视觉中心的注意力,无论什么都会自行消泄。脱离使人不快的情境,转移到令人愉快的情境中去,这是克制技巧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然而,当你与他人发生矛盾,当你受到他人的侮辱和侵犯时,激愤之情便会膨胀起来。愤怒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旦让它狂奔起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证实,人的大脑和免疫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在紧张、抑郁和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容易生病的道理。因为人体防御系统的主力军一一血液的白细胞,具有一种能够接受激素ACTH的受体,这种激素在人体紧张时可大量释放,与白细胞相结合,削弱了人体的免疫能力,各种病源体在向人体进攻时便得不到主力军的有力反击。因此,常发怒的人易生病。

    还有一点同样重要,那就是愤怒会使你成功的人际关系毁于一旦。成功的人总是善于克服愤怒的人。

    西汉时,韩信在街上受恶少胯下之辱,愤怒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周身,可他咽下了这口气,从恶少胯下钻了过去。不仅如此,当韩信功成名就,回乡报恩时。还到处寻找当年的“恶少”,对他表示感谢。这一千古流传的故事形象地注释了不发脾气的首要条件——忍耐。所以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可说是交际修养中的重要原则。

    平等地对待别人,能有效地制止发脾气或少发脾气。下属办错了事,有些领导居高临下,大声训斥,似乎天经地义;儿女不听话时,有的父母常火冒三丈,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棍棒相加,似乎理所当然;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把桌子一拍,审讯似地训一通,甚至将其赶出教室,似乎合情合理……领导、父母、教师的脾气之所以在下级、子女、学生面前一触即发,是因为他们总觉得居人之上。殊不知,这样极力维护的尊严,反而更容易丧失。

    有的朋友会说: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到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别着急,这里向您推荐三种简单而有效的制怒方法。

    1.写信发泄法

    你如果心事重重。觉得非要把自己的烦恼和不平之事倾诉一番,你可以给自己写封信,将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吐在信中的字里行间,详细地诉说他人的误解和对自己的不平公,一吐为快。

    情感发泄完毕后,请把信烧毁,不要将它邮寄出去。写信使你得到了发泄,你会体会到一种巨大的轻松感。更重要的是,感情的发泄使你不再需要向他人倾吐了。有时需要写上两遍,甚至三遍才能将淤积在心中的烦恼发泄干净。一旦你一吐为快后,你会发现自己再也不想去考虑那些使你不愉快的事情,更不愿和他人谈起这些事了。

    2.转移法

    试试转移法,你先要记住,在你生气或者完全失去理智的时候,千万不要作出任何决定。对物不对人,对事不对人,也是息怒之道。有些人在自己要发脾气时,赶紧离开这个“典型环境”,想一想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或者把自己关起来,闭目养神,在寂静中灭掉怒气之火,“唯有知道什么是孤独的人才真正懂得息怒”。或着拼命地工作、活动,转移注意力;或者说几句笑话。让笑声淡化怒气,减轻情绪上的压力;或者伏案疾书,让愤怒之情化做诗文……

    3.建立固定的条件反射,用理智战胜怒火

    民族英雄林则徐,脾气暴躁,有几次差点因发脾气误了大事。他奉命到虎门禁烟前后,为了不因怒气误事,特意在自己的居室和“办公室”里贴上“制怒”的条幅。每当要发脾气时,一看到这两个大字,便如同听到了无声的命令,也就慢慢心平气和、三思而行了。这样用某种方式提醒自己。也不失为息怒的妙方。

    日常生活中,当你被激怒时,千万不要轻易发火。谁要轻易地做了怒气的俘虏,谁的生活就会倾斜,谁就可能成为愚蠢与后悔的朋友。

    然而,一旦碰到冲突,我们将怎么办呢?我们说,健康的人际交往是不会没有冲突的。冲突是我们与他人全部关系中的一部分,它可能有害,也可能有益。

    为什么说冲突还可能有益呢?

    当然,冲突本身毫无益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便有这种可能。我们举个例子:当你在做某项工作时,有人存心在嫉妒你,并一再散布对你不利的语言,你不得不与他交涉,可他毫无不理会,于是你奋发图强,终于获得了更大成功,赢得大家赞赏。冲突能表现人们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促使人们挖掘自己潜在的才能。这是因为冲突本身是突发性的,冲突双方往往都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它给了人们一个随机应变、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不过,人际交往中绝大部分冲突还不是太伤脑筋,而是温和型的,特别是在受过良好教育、有修养的人士之间,冲突则是一种智慧和含蓄的拼争。

    小胡提议大家去看一部武打电影,而小唐则鼓动大家去看言情片,如果一组人中只有一种选择的话,这就形成了冲突。

    在论文答辩中,老师认为我的论文只能得“良”,而我和同学都坚持认为论文成绩应当是“优”。显然,评委的最后意见只可能是两者中的一个,而不可能择其“中庸”。

    日常生活中,人际冲突也处处可见,这就要看你解决冲突的方式和技巧的运用。不可否认,方式的运用又与你在冲突中目的的需要程度紧密联系。你可以视目的的轻重缓急而采取不同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解决冲突的方式大致分五种:

    1.打击方式

    这种解决方式表现为意欲以他人的牺牲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滥用权力的人往往采取这种方式,并非良策。

    2.求同方式

    这是值得推崇的一个办法,它包含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合作和自我维护这两个方面。该方式的目的在于满足双方需要。由于求同方式要求人们对付出的时间、精力及承担的义务都超过其他方式,因而需要花气力好好学会。

    3.回避方式

    回避并非总是消极的象征。有时避其锋芒,以免发生白热化对峙,等风头过去再行理论。但此法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途径。

    4.妥协方式

    指一味强调合作而不维护自我利益的行为,目的往往是有一个不痛不痒的结局即可。尽管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和谐融洽,避免冲突,但也容易助长逆来顺受,放弃自我权利和无原则服从等毛病。

    5.折中方式

    处于居中位置,要求双方既合作又要自我维护。通过折中,人们期望找到一种彼此都能接受,都能得到部分满足的解决方法。有时,这也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

    冲突发生后,人们都应有制怒的修养,这是决定冲突获得调解的前提。一个成熟的人,往往自我控制力较强。有人提出一个建议,当不愉快要发生时,把皮带解开,把手放在腹部或把手放在衣袋里按住腰部,气便消了。据说此办法很灵。当然,真正想找到万试皆灵的妙药,还需用“转怒为静”的“制怒剂”。

    在处理冲突技巧方面,如果在语言上有所改变,也有效用。比如可以说“我生气了”,而不是说“你惹我生气了”;或者说“我感到被拒绝了”,而不是说“你的话不可理解”。这便使重点由追究“非你即我”,改变为尽量沟通和调和我与他人观点的分歧,这样,和解的气氛便形成了。

    永远记住:在通常的人际交往中,愤怒从愚蠢开始,以悔恨告终。

    沉默是金

    每一个人都想获得他人的肯定,在人生的舞台上创造一番伟业,这种想法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只能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如果悲叹时运不济,不能施展抱负,不如先放眼看看周围。

    盛开的百合花和剑兰,会将营养贮存在球根,以便花朵随时汲取。而移植的时候,水分和肥料如果过量,植物反而会无精打采,难以生长。

    杉木必须有青苔才能生长,而青苔不能直接照射阳光,杉叶的绿荫正足以保护青苔,自杉叶滴落的露水,又可滋润青苔,当青苔繁茂之后,就会把蓄积的水分供应给杉木。因此,杉木与青苔彼此共存共荣。

    小指是身体上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常不会意识到它的功能;然而,它的存在却是不容忽视的。

    譬如,小指不灵活时,就没有办法拿铁锤,球也投不远,倒立时,不靠它更难以保持平衡。

    平时,我们一点也不重视它,一旦失去了,就会体验到它的存在价值。

    火车能够快速而平稳地行驶,要靠最基层的保养人员默默地工作,如果这些无名英雄不工作了,火车别说是快速行驶,连最起码的安全都有问题。

    天地间的自然原理是巧妙的,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用处,在不浪费的情形下,相辅相成,以保持调和的状态。

    相反的,如果一味地排斥对方,想压倒对方,实现自己的主张,使自己突出。那么齿轮必定无法配合,而产生对立现象,如此一来,自然的运行法则一日也难以维持。

    能明白这点,就算自己默默无闻。不被重视,也不会怨天尤人了。

    有位华人曾被派往夏威夷服务,每天都要负责打扫卫生。因为他当时尚在修习中,要修习一打扫、二勤勉、三学问的课程。“如果不能打扫好,又如何能做好学问”呢?

    每日打打时,他总会看到墙外许多观光客,在阳光下恣意地享受着“海上乐园”之称的夏威夷的迷人风光,内心就为身穿工作服在打扫卫生的自己抱不平。

    后来他才发现那段时光对自己影响很深,每日的劳动不仅食欲大增,身体也变得十分健康。

    相信许多人也像当时的这位华人一样,只知拿别人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相比较,不停地抱怨。

    的确,基础性的工作,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而言,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磨炼。

    世界上的伟人,都曾经历过一段漫长且艰苦的生活经验。毕竟,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那些卖座的歌星,表面上看来光彩夺目。但他们如果没有经过一番苦练和周围者的协助,不断充实自己,又如何有今天的成绩。

    总而言之,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