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作品合集-好吗好的(1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时深圳东门开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他领了工资,领江村去开洋荤吃大餐,不会点,一人点了四个套餐,又不舍得浪费粮食,差点儿撑死。

    ……

    他那时勤奋得很,超市、酒吧、服装商场,哪里需要美工设计他就扑到哪里去。

    资源是匮乏的,但天道酬勤,机会青睐伸手接住的人。他后来靠勤奋啃完了一个巨难的单子,替中国最大的室内主题公园未来时代做舞台美术设计,活儿干得很漂亮,他又接到了锦绣中华民族村的道具制作。

    边干边学,边学边做,不知不觉中人就会升值。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他进了4A公司,参与了央视春晚的三维动画制作,再后来进了南方电视台当摄像师,又从南方卫视跳槽香港有线电视台,天南海北地拍片,拍过乌镇广告,也拍过孔府广告……他片子拍得极好,后来他挑梁一个摄制组,既是策划人也是执行人,人人都夸他敢想能干,没人知道他的学历,也没人在乎。他并不懂经营人脉,但几乎每一个合作过的人都成了他的朋友,原因很简单:他是极普通的人,养气功夫却足,待人接物时总能做到不仰视也不俯视,不给人压力也不对人阿谀。

    人都不傻,都知道自己的朋友圈里需要有这样一个人。

    他后来创业做公司时,很多人主动站出来帮他,全深圳的宣传片几乎被他们公司包揽,包括深圳城市宣传片。他还和江村合开了一家藏式酒吧,白石洲的老朋友来了有热茶有烧酒。

    忽然不用再一分一厘地省钱了,他获得了最初的经济自由,于是第一时间把父母安置到西安,大明宫公园旁买了房子,并第一次带着父母出门旅行。

    那时他还不满27岁,旁人自怨艾青黄不接的年纪,他已经靠自己的能力谋得了一份温饱体面,闯出了最初的成功,赢得了最初的尊重。

    输在了起跑线,却赢在了弯道,他是个懂得自己给自己制造弯道的人。

    他从未停止过制造弯道。

    有一天,他忽然对公司合伙人说:生意已经上了轨道,我觉得我该“出轨”了,我还年轻,不应该现在就开始守成。他对江村说,酒吧全给你吧,我走了,上学去了,去把过去没机会学的东西都好好补课。

    他对朋友们说:除了挣钱,接下来我要挣点儿别的东西去,再见面时,莫笑我疯。

    他对父母说:以前的拼命是为了生存,以后就是为了生活了,只有真正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个天天高兴的人,我才能真正当一个孝顺的人。

    他并没受什么刺激,也并非忽然醍醐灌顶,所有的决定像是一场漫长实验后的化学反应,自然而然的结晶。

    然后他走了……

    不管他后来去向何方,找到的是什么,他27岁之前的故事很普通,普通人的普通人生。虽然他的出身背景,远不如大部分普通人。

    (十五)

    他30岁那年,我26岁。

    我们相遇在午后的街头,我是过路的鼓手,他是卖唱的歌手,他笑着打量我,问:这么好的太阳,走得那么急干什么?

    我停下来,和他一起弹琴、敲鼓、晒太阳,一起组织路人丢手绢、捉迷藏……一起围坐在篝火旁。

    我问他:你是哪儿人?他故意用方言回答我说:饿四赏北瓦窑堡县廖公桥仍(我是陕北瓦窑堡县廖公桥村人)。

    口音太土了,我咧嘴笑。

    他也笑:饿们那,鼻英都重(我们那儿,鼻音都重)。

    我请他来首陕北民歌,他张嘴就是一句道情:哎……亲口口,拉手手,咱们两个旮旯旯里走……

    好有趣的男人,好正宗陕北洋芋擦擦腔,姿势也正宗,一手掐腰一手护在耳后,下颌微抬,微微闭着眼,仿佛面前不是彩云之南而是黄土高坡的山梁梁,面前聚拢而来的不是人而是他正在放的羊……

    这么有意思的人当然要结交,请教他的尊姓大名。

    他告诉我,他的名字可大有来头。

    他说他一岁前没有名字,妈不识字,爸爸在外当电工。那时他病重昏迷,24小时水米不进,去县城看病来回要走几十里路,那时零下一二十摄氏度,路难走,能找到驴车就活,找不到的话只能抱着走,然后死在半路上。

    很多娃娃就是这么夭折的。

    驴车没找到,天太冷,村里唯一的驴赖床,怎么也拖不起。

    妈妈哭肿了眼,骂了半天驴,又紧紧地把怀中的他抱紧,毛个蛋蛋,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你没了?不行!

    妈妈死马当作活马医,请来麻节(陕北民间萨满)降神,麻节做法半晌请下神神,说是关公附了体!巧得很,他5月13日生人,恰是关公磨刀日。

    关老爷赐下仙方——草根树皮鸡毛猪鬃庄稼叶子五谷粒粒,外加井水和窗台灰。筷子撬开牙,狠狠灌下去,关老爷说了:明天能醒就好了,不能醒就准备草席。

    关老爷附体的麻节还说:知道为甚这娃娃被索命?名字都不给人家娃娃起一个,能好养活吗?!赶紧给起个名,有了名字,铁定能成。

    关老爷说:

    这娃娃如果不能醒,就准备草席……

    能醒,以后就叫铁成。

    (十六)

    这个世界很有趣,有些人忙着做事,有些人忙着做梦,有些人忙着做戏。

    还有一些人不慌不忙,既做事又做梦,又在人生这场戏里做自己。

    旁人笑他太疯癫,他却做来做去做成传奇。

    铁成的传奇不应被盲目复制,路径不应被盲目学习,他不是范本只是个例,不是模具只是参照系。

    与其效颦他的经历,不如去捕捉一下那些经历背后的意义,继而填充你自己。

    铁成的故事还在继续,你的故事呢?开始了没?

    是否歧路徘徊,抑或力不从心?想过缺的是什么吗,是目标还是前提?

    如果缺目标,这篇文章算是画给你的饼,请纳入你的备选方案里,不要指望它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你的饥馑,当下把它仅仅当个菜单上的图片就行。

    知道它有,它存在,它可供你选择就行。

    明白是否有权选择它,和你是什么出身背景蛋关系没有就行。

    若你选了,请一定明白:每一种理想中的生活都有其前提。和找到目标同等重要的,是认知前提。目标一词是多选题,前提二字是必选题。

    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的生活有前提,叫:平行世界、多元生活。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也有前提,叫:想不想要,想要多少。

    越是追求多项选择式的平衡生活,越要完备并善后你的前提。若漠视前提,并妄图侥幸越过……就别去扯什么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自由、自我、自在的状态并非一蹴而就,世上哪儿来那么多捷径。

    人只能靠自己去成全自己,真正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懂得如何让自己变得完整。

    若想此生不枉此行,请先清楚该往哪儿走,怎么走,哪种完整,怎样完整。

    想不清楚别慌走,山洪雪崩泥石流。

    若想清楚了,那还等什么等?

    前途风光正好,追风赶月莫停留!

    不送。

    【寻人启事】

    这篇文章是一个寻人启事。

    寻的是一个故事的结尾,找的是两个离家太久的孩子。

    卉姑娘,故事该怎样画上句号,自己决定吧。

    若你愿意继续当你的灰姑娘,有一间小屋永远乐意当你的南瓜马车。

    如果你希望这个故事悄悄地结束,仿佛从未发生过。

    那么好吧,保重,祝你生日快乐。

    看得懂的,都不是命运。说得清的,都不叫爱情。

    忘得了的,都不是遗憾。听得见的,都不是伤心。

    躲得开的,都不是缘分。猜得透的,都不叫人生。

    海鸥在飞。

    现在是2016年2月10日,正月初三。

    德雷克海峡风速30节,浪高9米。

    船颠簸得像过山车,偶尔有冰山在不远处漂过,穿越这片沉船无数的海域,前方是南极。

    整整四天,没有网络信号也没有手机信号,整船的人与文明世界暂停了联络。

    四天的时间,我攥紧手机坐在后甲板上打字,风浪里写下这篇正在进行时的故事。

    晕船的人们在我身旁哼唧,他们艰难地问:Hi,Ice(嗨,大冰),你在写什么?

    我说:寻人启事。

    寻的是一个故事的结尾,找的是两个吹泡泡的孩子。

    (一)

    左手是筷子,右手是碗和蒜。

    腊月里的一天,我蹲在门口吃面。

    吃面就该大口吃,尤其是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微酸微咸却又鲜甜,滚烫滚烫的好似初夜……咔嚓,再啃一口蒜。

    那个高个子男生走过来,并排蹲到我身边,冰叔,还记得我不?

    长长的一口面挂在嘴上,我甩着面汤点点头……你好你好,你哪位?

    他失望地撇了一下嘴:我在小屋过了三次春节了都,包饺子放鞭炮咱们都是一起……

    他摇摇头,沉重地叹了口气:你不记得我了……

    添堵来了?没看见我正吃饭呢吗?面碗扣你脸上信不信!

    每年被我捡回小屋一起过除夕的孩子有十几个,这么多年下来哪儿能记住那么多?有人在我这儿过了六次春节都还叫不上名呢,你委屈个溜溜球啊你。

    他慌忙解释:没委屈没委屈……只是,如果留的印象这么不深,那有些话怎么好和你提……

    想提什么?又是来借钱滴?

    愁死我了,我向来反对盲目地辞职退学去流浪以及什么狗屁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切不负责任的穷游都是在对自己有限的青春耍流氓懂不懂……

    你们这帮熊孩子啊,又是穷游缺盘缠了是吧?有困难自己摆摊儿卖装备、打工刷盘子挣钱去,我又不是开银行的,怎么可能天天江湖救急给你们当提款机?

    男生慌忙摆手,我咋会是来要钱的……我只是想请你拿个主意!

    头立马大了,赶紧端起碗跑,不跑不行,看来又是来找我探讨青春的迷茫、理想的遥远、生活的困惑的伤感文青……

    但我一不是垃圾桶,二不是心理辅导员,三不是午夜情感电台的知心大姐,我自己个儿还没活明白呢,有什么资格给你指点迷津?

    哎,你拽我裤腿子干吗?撒手!面汤浇你一脑袋信不信!

    大个子男生吭哧半天,仰着的额头上憋出来一层汗。

    半晌,他艰难地开口:

    叔啊,我今天来的目的,和那个姑娘有关……

    姑娘海了去了,哪个姑娘?

    叔,就是那个神奇的卉姑娘。

    (二)

    好几年了,卉姑娘每年都会出现,每次都是除夕前的三天。

    除夕之前,许多人都会专程赶来小屋。

    大都风尘仆仆,大都单身一人,大都是孤儿。

    这是小屋多年的传统:除夕不打烊也不做生意,大门敞开,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

    和情怀无关,也并非悲悯,结个小善缘而已。

    小就是不深不浅,善就是天性使然,缘就是聚合离散。

    有戈壁就应有绿洲,有沧海就该有礁屿,前路远且长,总有些单飞的鸟儿乏了累了,那就来嘛,停下来歇歇脚,攒攒心力。收留族人本就是小屋存在的意义之一。

    来嘛,一起放鞭炮一起包饺子,一起抱团取暖,再各奔东西。

    大年下的,有家没家,总要吃顿饺子。

    每年除夕一起吃饺子的人很多,可惜我神经大条、记忆力低下、脸盲症严重,大多嗯嗯啊啊记不住姓名,可唯独对卉姑娘例外。

    神奇的小卉姑娘是个谜。

    张卉王惠刘辉李绘赵慧?不知道。

    哪里人?什么星座?搁哪儿上大学?学的啥专业?现在做啥工作?不知道。

    问她也不说,她话极少,只是笑眯眯地揉揉鼻子,含含糊糊地嘟囔一声:哦……头发垂下来,轻轻遮住眼,睫毛扑闪扑闪,让人不知不觉就心软了。

    没人会舍得继续逼问她。

    没办法,谁让人家真会打扮真好看。

    卉姑娘真好看。

    哪种好看?

    第一眼哦还行,第二眼哎哟不错哦,第三眼啊呀我去咋这么好看的那种好看。

    眉毛也弯弯,睫毛也弯弯,一头Biu Biu的小自来卷儿晃呀晃,橱窗里的洋娃娃一样,刚出炉的小蛋糕一样,看起来很好吃的那种好看。

    长相如果70分,打扮就又加了30分,小靴子小裙子小绒帽小披肩,洋气得嘞。

    同样是粉底口红假睫毛黑眼线,搁在有些人脸上像极了葫芦娃的女主角,可搁在小卉这儿,却分寸把握得舒服得当又自然,怎么看怎么养眼。

    同样是化妆,和她一比,别人成了刷墙。

    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有着耐人寻味的地方,卉姑娘也不例外。

    她有许多很神秘的地方,比如永远戴着小手套。

    屋外也戴屋里也戴,也不怕焐得慌。

    有时是皮的,有时是布的,有时候是毛线绒绒球的,包饺子时也戴着手套,医院里用的薄薄的胶皮的那种。她24小时细心呵护,裹得严严实实的,没人有机会看到她的手到底娇嫩成什么样。

    戴手套的原因怎么问她也不说,只是笑眯眯地揉揉鼻子,含含糊糊地嘟囔一声:哦……

    我和她开玩笑:

    卉,你是个江洋大盗吗?手保护得这么好是为了保持敏锐度吗?好用来拧金库的密码锁是吧,电影里演的那样?她腼腆,喜欢捂着嘴笑:叔的脑洞好大。

    啊哈小卉,那你是个手模是吧,手是不是上过保险啊,是不是还需要天天在牛奶里泡?

    她抿着嘴笑:牛奶泡手啊,太浪费了才舍不得呢……

    我说:浪费啥,用两块钱一袋的那种不就得了。

    她摇头,那也浪费……

    语气不是在矫情,表情也不是假的,那小眉头皱的,看来是真的在心疼牛奶。

    但“浪费”两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总让人感觉怪怪的,从衣着打扮来看,小卉的经济状况应该不是一般地好,她这样漂亮精致的小白领还会吝啬两块钱一袋的牛奶?

    这么惜财,我猜她是金牛座。

    事实证明,卉姑娘其实是大熊座。

    她力气太大了!这是她第二个奇特的地方。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需要买够十几个人吃的菜,忠义市场离小屋远,石板路窄,车开不过来,只能靠人背。第一次背菜时就把我骇住了,小卉两臂一抡,力从腰起,嗖的一个漂亮的背篓上肩动作……熊的力量啊!

    一个背篓装满,几十斤重的米面瓜果菜,我背都吃力,她一个娇娇小小的丫头子是怎么做到的?

    练过摔跤吗?天生神力吗?

    来不及问她,她走得太快了,同样沉的背篓,我们四五个大老爷们儿喘得吭哧吭哧,人家姑娘边走还边哼着歌,脚下穿的还是高跟靴。

    怀里还比我们多抱了一头大冬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