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物-约翰·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造就了数千百万富翁,自己却潦倒离世

    两百年前,法国巴黎来了位陌生人,他就是英俊的约翰·劳。他是苏格兰人,在巴黎举目无友,名不见经传,后来却能够在法国的金融界发号施令,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十二年后,在民众愤怒的呼声中,他灰溜溜地离开了法国,这些民众恨不得要杀他饮血,把他碎尸万段。

    约翰·劳既有卡莎诺瓦的倜傥风流,又有约翰穆勒的经济头脑,他尝试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冒险。他的疯狂造就了半个法国的乞丐,他制造的“密西西比泡沫”也成了金融蠢行的代名词。

    早熟的约翰·劳在数学方面很有天分,十二岁时他就让爱丁堡大学教授为之惊叹;十七岁时他长成了位花花公子,出门时手夹着鼻烟,头顶着假卷发,趾高气昂,穿着红色丝质外套,上面还镶着蕾丝;二十岁时他迷上了赌博,好玩纸牌,喜欢掷骰子的声音;二十六岁时他爱上一位有夫之妇,那个男人气急败坏,找约翰·劳决斗,最终死于他的剑下。约翰·劳因此事被捕下狱,获谋杀罪被判处绞刑。在行刑前两天,他用药毒倒了看守,脱去了枷锁,翻过监狱的高墙,逃到了法国。

    而此时的法国正处于艰难时刻,民众骚乱蔓延,满腔仇恨的饥民上街游行,砸毁了已故国王路易十四的雕像,要求新政府采取措施拯救法国。就在此时约翰·劳出现了,他凭借三寸之舌和激进的理念,成功游说法国政府印纸钞,很快股价上扬,商业又开始活跃起来,幸福的日子又回来了。在法国,约翰·劳被尊为“创造奇迹的人”,后来他继续推广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家垄断公司,专权从事法国与中国、印度、加拿大以及其他美洲法属殖民地之间的贸易。

    约翰·劳鼓吹他的路易斯安那计划,那儿盛产黄金、宝石,他保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年终分红。计划一出,股价疯涨,民众也跟着疯了。

    无论是公爵还是洗碗工,也不管是伯爵还是杀人犯,他们都挤进约翰·劳的房子,等着购买股票,在歇斯底里的人群中甚至有人被挤死。政府开动机器印钞,约翰·劳继续发行股票。整个法国一片繁荣景象,人人变得富有,仆人、喂马工都在股市里进行投机交易,一觉醒来就成了百万富翁。有位公爵夫人去剧院看戏,她惊奇地发现旁边的包厢里坐着她以前的厨子,一身珠光宝气。巴黎街上就像过狂欢节,路上搭了许多摊点,以供表演、休息;轮盘赌博也是热火朝天;就连从欧洲贫民窟里跑过来的小偷也大发了一把。

    巴黎人口激增了三十万,小酒馆就像一座座兵营。一些家庭主妇很会安排,在阁楼上,厨房里,甚至在马厩里,都添了些床位接待住宿。街上车水马龙,行走只能一步一步地往前挨。股价飞涨,工资也跟着飞涨,机器日夜轰鸣,到处建着别墅,整个法国就像乘着一辆镀金的马车向前疾驰。

    危机终于出现了苗头。孔蒂王子一怒之下,装了三车钞票到银行兑换黄金,还有人把自己的钞票装上马车,扮成农民,穿着木屐,把钱运往比利时。

    “密西西比泡沫”就此破灭了,信心没了,正如它来时一样迅速。银行开始停止兑付,约翰·劳被解职,法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先前挤着要购买股票的人这回急着要兑回自己的现金,踩踏中十四人丧生。

    人们愤怒至极,捡起石头砸约翰·劳的窗户,扬言要杀了他。他吓得直打哆嗦,匆忙只身逃离法国,他那价值数百万英镑的财产都被充公。他的书籍、家具被变卖,老婆女儿都沦为了穷人。

    最终,约翰·劳在威尼斯去世。这位一度比法国国王还有影响力还富有的人物死时的景象非常凄惨,他窝在一间阴冷的房子里,没有朋友照料,身无分文,脚上穿的袜子早磨出了窟窿,连取暖用的柴火也买不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