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物-拜伦爵士[15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位“完美情人”嚼烟草,啃指甲,用人头骨喝葡萄酒

    一百年前的完美情人什么样?什么样的男人会让我们祖母们小心脏乱跳,而我们的祖父们却坐在壁炉旁嫉妒仇恨得直抽筋呢?谁是那个久远时代的唐璜[154]、瓦伦蒂诺[155]和克拉克·盖博[156]呢?

    答案很简单。一百年前,在女人们的心中,没有谁比得上乔治·戈登·拜伦爵士。

    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他影响深远,改变了19世纪文学的整体趋势。他的浪漫诗句最带劲,最柔情。他爱过几十个女人,但最奇怪的是,他最爱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这场不伦之恋震惊了整个欧洲,毁掉了这个女孩的生活。他们被迫分手后,拜伦为她写下了一首动人的诗:

    若我会见到你,

    事隔经年,

    我如何和你招呼?

    以眼泪,以沉默。

    但是,拜伦越是恶名在外,女人们越是仰慕他。她们对拜伦的崇拜到了疯狂的程度,拜伦的妻子因为忍受不了丈夫的暴躁而离开了他,欧洲一半的女子都站出来斥责这位妻子。这些女子给拜伦寄来诗歌、情书还有自己的一络络头发,数量之大,犹如滔滔洪水。有位著名的英国贵族女子,美丽而富有,整个伦敦都拜倒在她的脚下。就是这个女子,打扮成男子模样,站在街上,在暴雨中等待了数小时,就为看完美情人拜伦从家中走出来。还有一位女子爱上了拜伦,她爱得神魂颠倒,一路跟着拜伦,从英格兰一直跟到意大利,她让拜伦烦不甚烦,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这位大情圣,这位一个世纪前的瓦伦蒂诺到底是什么样?他有一只跛足,走路瘸得厉害。他啃手指甲。他嚼烟草。在19世纪的英国,大白天的,他虚张声势地拿着上了膛的手枪耀武扬威,就像是芝加哥的歹徒一样。他的脾气很坏。如果有人盯着他看,他就觉得别人是在看他跛足,他的血压就嗖嗖嗖地往上窜。这位诗人被誉为完美罗密欧,却喜欢折磨女性。婚礼结束后不过两个小时,拜伦就对新娘说自己恨她,自己是出于鄙视才娶了她,只要她还活着,她就会悔恨见到自己的那一天。她的确非常悔恨。

    他们的夫妻关系维持了一年。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确没有殴打过妻子,但他砸毁家具,还把情人带到家里来。他的妻子最后叫来了医生,要检查他是否疯了。

    拜伦住在一栋老旧的修道院里,住在他家附近的乡下人讲的故事很是怪异。他们说,拜伦家里的仆人都是年轻漂亮、温婉可人的女孩。那些乡下人说,拜伦和他的客人们都穿上黑色的法衣,装扮成教士,他们纵情欢乐,相比之下,巴比伦最后一位国王的夜宴也不过是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的早餐而已。温婉可人的女仆端上葡萄酒,而拜伦和客人们则用人头骨来喝酒,人头骨被刮成了圆形,打磨得亮晶晶的,就像是大漠之上的月亮。

    拜伦长得纤细而优雅,经常被比作望楼的阿波罗[157]。他的皮肤白皙,仰慕他的女子觉得他就像“晶莹剔透的雪花石膏花瓶”。但是这些女子不知道,长成这样,拜伦受了多少苦。她们不知道,他这一生,每一天,每个小时,他都在不断地同肥胖作战,精疲力竭、苦不堪言。为了保持苗条可爱的形象,他严格控制饮食,就是好莱坞也没有人那样干过。

    比如说,他一天只吃一顿饭,而这一顿饭通常都只有一点土豆或是大米,再撒一点醋。如果想要变化一下,他就吃几块干饼干,喝上一杯苏打水。说什么“晶莹剔透的雪花石膏花瓶”!他没有饿成中国饥荒灾民的样子真是个奇迹!为了不长胖,他击剑、拳击、骑马,还游泳。他是他所处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可是比起自己不朽的诗篇,他更觉得自豪的是自己畅游了达达尼尔海峡。打板球的时候,他穿着七件背心。就是穿七件背心出的汗也不能消耗掉脂肪,所以他还要到土耳其浴室去按摩,一周三次。

    这样节食,他的消化系统受到了损害。他的卧室里摆着药片、药剂,还有专利药品,房间里充斥着一股药味,更像是药剂师的药铺,而不是完美情人香艳的就寝之处。

    他深受噩梦的折磨,就服用鸦片酊。可是,鸦片酊也阻止不了他的噩梦,于是他在床边放了两把上了膛的手枪。夜深人静,从噩梦中大喊大叫地醒来,他咬牙切齿,拿着手枪和匕首在卧室里大步走上走下。

    《真情告白》[158]杂志要是有他写的故事,那该有多好。要是遇到了他家娘子的问题,就是《心声》也会不知所措。

    让拜伦爵士噩梦不断的老修道院里有修士的鬼魂出没,那位修士在这里住过,已经死了很久了。拜伦诅咒发誓地说,那个戴着黑色尖帽子的幽灵长着一只邪恶的眼睛,经常在走廊里从他面前飘过。在他缔结不幸婚姻的前一天,他就看到了这个可怕的幽灵。数年后,在意大利,他发誓说,自己看到了诗人雪莱的幽灵走进了一片树林。雪莱本人当时在数英里之外的地方,这一点拜伦也清楚。奇怪的是,没过多久,雪莱真的死了,遭遇暴风雨溺死在湖中;拜伦亲手搭好了火葬用的柴堆,焚烧了雪莱的遗体。

    他还另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迷信。一个吉普赛算命的告诉过他,说他三十七岁那年会死。三十六岁生日过去三个月后,他死了。他认为他的家族受到了诅咒。他信誓旦旦地说,三十六岁生日对于他家的人来说是要命的。有些当代传记作者还倾向于同意他的看法,毕竟拜伦的父亲死于三十六岁,他的女儿,其一生几乎就是父亲的翻版,也死于三十六岁生日的前一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