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动物世界的考察-动物预感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海啸中奇迹生还的动物们

    2004年12月26日圣诞节翌日,一场史无前例的海啸席卷印度洋沿岸各国,数十万生命瞬间被吞噬,昔日的椰风海韵顿时成为人间炼狱,遇难者的尸体布满海滩。为了统计在海啸中印度洋沿岸的野生动物损失情况,一些动物观察家来到了斯里兰卡。让他们吃惊的是,在一个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的动物自然保护区里,横七竖八躺在泥泞当中的都是人的尸体,而没有一具动物的尸体。

    不仅如此,早在海啸发生的前两天,一些深海鱼类也出现了集体大逃亡的现象。据马来西亚库洼拉姆达海啸灾区的渔民报告说,当时有很多的海豚游到离海滩非常近的地方,而且纷纷跃出海面摆动尾巴。在海啸发生的前三天,当地渔民捕获到的鱼的总量是以前的20倍,这可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可正当人们为这难得的“丰收”庆祝时,海啸就来临了。

    一个美联社的记者在海啸发生时,正好乘坐直升机飞在斯里兰卡一个小岛的上空采访。据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无数只蝙蝠在岛上的岩洞里栖息,它们白天进洞睡觉,夜晚才出来活动。但是海啸发生的那天早晨,蝙蝠全从岩洞里飞了出来。”

    动物的异常表现

    据史料记载,1971年地震前夕,人们在圣·弗兰西斯科的都市大街上曾经看到过从街区逃来大群大群的老鼠。不仅是老鼠,其他动物似乎也具有这种神奇的本领。

    1853年查乐斯·达尔维乘“比格利号”船在南美洲海岸航行时,突然发现海鸟大群大群地升空,匆匆往大陆纵深处逃离,正当他为这罕见的景观惊叹时,历史上著名的智利地震发生了。

    1969年,有一天,塔什干地区动物园里的老虎、狮子前所未有地坚决拒绝进入兽舍,放弃了舒适的床铺的兽中之王们,宁愿待在露天土地上过夜,这让在场的所有饲养员们大惑不解,几天后塔什干发生地震,结果这些动物们因为睡在露天土地上,在灾难来临之际幸免于难。

    1975年2月,在我国的辽宁省海城发生了一次7.4级的大地震,在这个地震发生之前就有人观察到,有一些动物出现了反常现象。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原本冬眠的蛇却突然都醒了,总共有上百条的蛇在路上到处爬,有的是爬到屋里面,有的甚至都爬到井里去了。

    河北省唐山市殷各庄公社大安各庄李孝生养了只狼狗,那一夜死活不让他睡觉,狗叫不起他,便在他的腿上猛咬了一口,这下可够狠的,疼得李孝生当时就蹦起来了,提上鞋就去打狗,边跑边琢磨,这狗今儿是怎么啦?李孝生犹豫了一下,可就这么会儿工夫,四周突然摇晃起来,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

    丹麦的一个女主人领着自己心爱的猎犬出门散步,走了没有多久,爱犬竟然死也不肯再向前一步,主人怎么劝说都没有用,只好悻悻而归,一路还在奇怪自己的宝贝怎么会变成这样。可没想到等他们到家后一个小时,天空开始出现电闪雷鸣,过了3个小时,狂风暴雨骤然而降,这令女主人震惊不已,望着爱犬说不出话来。

    科学家的不同观点

    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这些动物行为之所以被称为异常,是因为在某地某时比较罕见。但是一旦把观察范围扩大到整个城市辖区内,把时间范围扩大到一、两个月,针对的又是多达上百种动物的无数个体,那么异常行为就变得常见了。如果没有地震发生,这些异常行为不会有人长久记得;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后再回头去回忆,就总能发现动物异常行为的案例。

    这能证明这些动物异常行为与地震有关吗?不能。

    有许多更为常见的因素能让动物行为出现异常:饥饿、发情、遇到天敌、保护领地、受到惊吓、气候变化等。如何证明震前动物异常行为不是这些更为常见的因素引起的?

    大地震前,家禽、家畜、鱼类、鸟类、穴居动物等都普遍有异常反应。其中,穴居动物反应最灵敏,反应时间最早,有的在震前几天,甚至一个月前就出现异常。还认为老鼠的异常在动物中最普遍,反应敏感性高,时间最早;大牲口则比较晚,往往临震才有反应;虎皮鹦鹉在震前10天以内也会出现异常行为,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组就曾根据其跳动频度的相对值来预报地震,并取得过几次成功。

    动物预感是否真的存在?在历经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何每当灾难来临,总有物种能奇迹般地生还?在印尼海啸、唐山地震等一次次的灾难来临前夕,动物的反常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

    延伸阅读

    鉴于动物对灾害的特殊敏感性,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利用观察动物来预测过地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预报海城地震。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民间组织坚信动物可以预测灾难,为此他们养了大量的动物,并加以观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