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此刻的美好,我刚下飞机,一个人从外地回到成都,在一座熟悉的城市里被这深夜里小声的哼唱打动。
车行至清江中路,抬头可望见杜甫草堂博物馆熟悉的北大门,暗红色的大门此时已经关上,门前停着过夜车,和任何一个平常的夜晚一样。司机停下哼唱对坐在后排的我讲:“小妹儿第一次来成都吧,要记得去杜甫草堂看看哦,那,就那儿,里面好大,还有离这儿不远的武侯祠,一定要去看,不看等于你没来过成都哦。”
刚进车里的时候讲的普通话,师傅把我当外地人了。
这杜甫草堂,对我是个特别的所在,上大学时我曾经休学一年,天天在博物馆当解说员接待四面八方的游客,这馆里,每一株植物我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每一幅对联我能讲出它们的出处,每一首杜甫在此写下的诗我能背诵,每一天,我一遍又一遍地讲:“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带着全家人由甘肃来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来听我讲的都是外地人,我对着他们讲的时候,也像这出租车师傅一样,会加上一句“来成都不来杜甫草堂等于你没来过成都,各位今天算是到了成都啦——”游客们一般都会点头含笑。
脑子里转了一圈阵年往事又回到车上,我说,师傅我在成都工作呢,以前天天去草堂,师傅你去过草堂吗?
我哪有时间去呀,每天开车累得要命,回家就想睡觉,武侯祠倒是去过,那也是上小学的时候啦。
我们不再说话,他也不哼唱了,电台里的邓丽君也没有了,主持人出来唠唠叨叨讲着一大堆流畅的废话,一分钟前我所感受到的美好突然间消失了。
可不是吗,一个成都人,没去过杜甫草堂不值得大惊小怪,很多人都没去过的,如果不是工作,我大约也是不会去的,一来家门口的风景不是风景,二来,心里想着总有一天会去,随时可去也就随时没时间可去了。
所有的被定为“景点”的地方,基本是为外地人准备的,为那些到此一游的外地人准备的。知道了这一点,当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的时,我开始变得警觉,知道在那些外地人扎堆的地方是不可能捕捉到什么的。比如在西安,看完所有景点,你最好再顺着老城墙走一圈,在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小角落,才有这城市独特的气息和隐密。
而对于外地来到成都的朋友,建议你看完杜甫草堂、武侯祠、王建墓、金沙遗址之后,还能随意走进一条街巷,听听看看成都老太太提着菜篮子在街边聊家常。
如果你不小心走进的是宽窄巷子,抱歉,那里曾经是成都,现在也变成为你们准备的景点了,不如再拐个弯吧,左拐有条名叫“泡桐树”的小街,泡桐树长得好,有家成都人开的书店不错,旁边还有小小的可以喝水吃饭的餐吧,你可以在那条街待上一整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