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讲的是情爱中的一个新品种: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和一个三十六岁的成年女人的情爱。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与纳博科夫的《洛丽塔》里的情爱都不一样。本哈德·施林克的人物一出场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十五岁的少年对成年女人产生情爱和享受性欢愉时的内心图景究竟是什么样子?作者进行了精彩的描述。他的胆怯,他的渴望,他的主动与迟疑,他隐瞒真相的机灵,他设计幽会的聪明,他受到打击时的那份沮丧,他为了解了女性身体而生出的骄傲,他以为自己已成人的那份欢喜,这种内心世界的奇妙波动,是我迄今为止还没有从别的作品中读到过的。作家能把一个少年的内心世界写得如此逼真丰富如此波翻浪涌令我顿生敬佩,也让我对这种奇特的情爱发展有了浓厚兴趣。
小说让人意外的是,少年所爱的成年女人有一个奇怪的嗜好:喜欢听他朗读。他们的幽会常常是从对文学作品的朗读开始的,很多次做爱前,都要先行朗读,朗读带给了成年女人一种极大的快乐。成年女人这种少见的嗜好,也给读者带来了惊奇:她为何喜欢听少年朗读?于是,朗读这种优雅的举动和一场另类的情爱结合在一起,把美和感动还有想弄清真相的急切送到了我们读者心中。
更让人吃惊的是,小说中的少年所爱的成年女人,原来是一个罪犯——是一个当年在纳粹集中营当过看守的罪犯,是一个要对一批被关押女囚的死亡负责任的罪犯。这个真相一旦被少年知道后,在少年心里所激起的波浪的高度是可想而知的,他不能不对自己的感情重新审视,不能不对自己的情爱对象进行新的打量,不能不对上一代人的所作所为作新的判断。作品的思想力量就在这时显现了,它让我们读者也开始了思考:我们该怎样对待前辈人的错误和罪责?
最让人震惊的是,少年所爱的成年女人其实是个文盲,她在法庭上原本可以用不识字来为自己辩护以求轻判的,但她没有那样做,她没有那样做的目的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是文盲。虚荣和虚假自尊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可以让她用自己的自由来换取。美貌的她不想让别人因为她是文盲而另眼看她。这让我们不能不感到震惊:原来我们对人性奥秘的认识还远没有完成。
本哈德·施林克在情爱故事里选择了一个新品种,又用了高明的技巧来讲述,让一个又一个的意外造成了一波三折的效果,使我们读完书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