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拒绝诱惑-深重的苦难 顽强的生存——读《巴德,不是巴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国作家柯蒂斯以幽默而辛酸的文字,在《巴德,不是巴迪》这本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底层社会的一段故事——一个十岁的黑人孩子巴德寻找亲人的故事。我喜欢柯蒂斯这本写给少儿的小说。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苦难。苦难是我们每个国家的人民都经历过的事情,但许多苦难都又被人们忘记了。忘记了旧的苦难,新的苦难就有可能再来。这本小说对美国经济崩溃后的苦难情状写得触目惊心,对这种苦难给儿童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和伤害写得淋漓尽致。它让我们重温那场苦难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醒人们避免类似苦难的到来。我喜欢这本书还因为它贡献了一个生动有趣的黑人少年的形象。书中的巴德这个孩子,我在其他的少儿小说中还从未见过,他因苦难而早熟的情状是那样令我吃惊。书中写到他对“六岁”这个年龄段的感叹,他说:大多数人觉得人到十五六岁才算进入成年,但那是错误的,其实成年从六岁就开始了。因为就是在六岁的时候,大人们随时准备跳起来给你一拳,把你击倒。六岁时,真正恐惧的事情开始发生在你身上——你嘴里的牙齿开始松动了。六岁实在太艰难了,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我正是这个年龄……读着这样的句子,你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好像这个机智、伤心而早熟的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我喜欢这本书,也因为书中张扬了人决不被苦难压倒的顽强精神。在那场大萧条的苦难中,书中的大部分美国人没有绝望,他们依靠彼此的关爱共渡难关。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珍贵。尤其是在当前的中国,当“非典”瘟疫肆虐猖狂,我们民族遭遇灾难的时候,这种共渡难关的顽强精神更值得提倡,这也是我们读这本书的现实意义所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